1996年9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诗歌征文

大别山竹笠
熊明修
历史这位哲人已证实
红军头顶上的那片天空
是大别山人编的一片竹笠
于是
在雪山草地
处处闪现
竹笠的斑驳
如同江水忆念它的源头
大别山写下了
将军是竹笠掩护出来的这部传奇
既然把大别山和竹笠联系在一起
将军们都有竹笠和大别山的情怀
漫长而又艰难的历程
始于竹笠之下
光荣的弹洞和历史的创痕
茫然四顾欲言又止
被感动得热泪盈盈的今天
见到竹笠
视为一顶桂冠高擎在手
只是不肯站到竹笠下
清点多年的期盼和惆怅
言及红军头顶上一片天空
那朵壮丽无比的竹笠之花虽已
成为昨天的风景
我仍然虔诚静穆肃然
起敬


第12版(副刊)
专栏:

悼泥人仇
王朝闻
突闻仇志海(1935—1996)病逝,痛感斯人去得太早。
今年5月应邀到济南参观他的黑陶艺术,进一步感到他的陶艺特征与他长期从事的雕塑艺术的卓越成就互相联系,相得益彰。
仇志海在最近的回信里,不仅告诉我,他七岁在乡镇上讨饭时,曾拜捏面人的大爷为师学艺,还用过自己的作品回击迫害童友的地主老财。“一次讨饭时,小伙伴被地主的狗咬伤。为了发泄愤怒,我用泥巴照着猪市庙的鬼神的形象塑了伸舌头的鬼,挂在地主的大门上,引起一场大乱。”仇志海作品仓库里,还保存着一个引起我关心的作品《胜利者》。回信还说,他在“十三岁和一群伙伴跟地下党为解放区运送火油、姜黄、火柴等禁运物品。”为了纪念“被国民党杀害的童友,于1971年在博山创作”了鲜为人知的《胜利者》。
仇志海在济南军区的作品陈列室及作品仓库里,每一件黑陶容器和雕塑作品,即使是有所模仿的,也能从他对模仿什么的选择中表现出他的审美个性。他所创作的雕塑《胜利者》与黑陶《鸟纹钵》之间,两件作品在神韵方面的共性,也能看出他对雕塑与黑陶的审美趣味的一致性。《鸟纹钵》大敞口,钵腹富有似在暗作横向延伸的张力,钵底尖得使我不禁联想到儿童玩具中的陀螺,也是在静态中暗含动态而显出活泼的美,表现出早期雕塑《胜利者》的形体结构的共性。这个大约八九岁的男孩,面带笑容,右臂抱着沉重的筐子,左手提着似要犯“自由主义”而向下滑的厚而大的棉裤,正要向前迈步。
仇志海的许多作品的形态并不雷同,它们所显示的雕塑与容器的内在联系没有淹没双方各自不能被代替的差别。包括仇志海80年代复制的那只黑陶袋足鬶,和他大量模仿过的青铜器中的钵或罐等容器一样,在造型特征方面的审美特性,似像有生命力的动植物不安于现状,总要向外延伸以至扩张空间那么富有动势的美。
仇志海近期来信还说到:“我五岁那年,父亲被日本鬼子杀害,母亲领着我兄弟四人过着贫穷的生活。”我在1988年曾为仇志海的黑陶艺术展写过一篇短文《黑旋风赞》,提到他“苦大仇深”。他的这一叙述,进一步说明了仇志海作品的思想倾向和艺术趣味与风格特征,与他的历史经验有不可割断的渊源。
仇志海在来信中还说:“总之,我的作品都是我的生活写照。”这样的概括能不能包括他对《大肚佛》的模仿与创造?我看也不例外。他的生活不只直接提供了《胜利者》这样的素材,而且还创造了他特有的艺术爱好。可能有人会问:《大肚佛》有什么值得强调的审美特性?中国传统艺术例如戏曲《醉打山门》里的主角鲁智深,以及绘画或雕塑中的《布袋和尚》,这些突出了大肚子的人物,岂不也像戏曲里的猪八戒大肚子那样,可能代表一种丑中见美的趣味?在我看来,仇志海的《大肚佛》,那个正高举双臂好像是在打哈欠的和尚,也像雕塑《胜利者》那个战斗生活中的小孩左手提着要往下掉的棉裤那么有噱头意味的创造。我和他长时间的交往中,觉得他在别的生活方面也有点噱头意味。但这一特点不是主要的。看来包括他对这些噱头的兴趣,与山东人民那质朴中富有幽默感的审美经验有内在联系。
仇志海这位对艺术勇于进取、永不感到满足的艺术家,还有许多尚待开拓和发展的有关黑陶和雕塑的事业。我如今只能面对书架上或图片上的他的作品而默悼而已。不论为繁荣城市雕塑还是为了提高黑陶制品的艺术美,仇志海创造的几百件雕塑与黑陶作品,应当是有志于撰写现代美术史的专家不会忽略的研究对象。(附图片)
鸟纹钵(黑陶)仇志海
胜利者(雕塑)仇志海


第12版(副刊)
专栏:

平常人的光彩
常莉
姚金兰是北京和平里街道安德里居委会的主任。没当居委会主任之前,她是工厂的工人。从1979年退休至今,她已经在居委会干了17年。
谈起这17年的事,让姚大妈最难忘的还是她开始当居委会主任的时候。那时的安德里,几座楼房,片片洼地,杂草乱石,垃圾成堆。环境不好,人际关系也不好,吵架斗殴时有发生。
姚大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垃圾。居民区的垃圾多得不知从哪儿下手,楼房的垃圾道从一层到顶层,被石头瓦块堵死了多少年,阳台和窗外都成了新的垃圾通道。她和几位热心公益的居委会老大妈们一起,挨家动员居民们打扫卫生,但是没几个人响应。居委会的几位老大妈们组织起清洁队,自己干起来了,姚金兰的大儿子是东北插队回来的知青,能吃苦,她让大儿子和她们一起干。她们从附近单位借来千斤顶,在垃圾道里,从下往上一点一点地顶,终于,堵死多年的垃圾道一个一个地被打通了。看热闹的居民们被感动了,纷纷加入了清洁队。垃圾清除了,死角消灭了,脏乱差的安德里小区变干净了;姚大妈她们从卫戍区拉来黄土,到附近的高层建筑工地捡来碎砖,在小区砌了24个花坛,从此以后,姹紫嫣红的鲜花年年在小区竞相开放。安德里小区变得美丽了。
居民们都欣喜地感受到了小区的变化。姚大妈们自然是最高兴的,她们当时虽然只有一个月15元的“磨鞋底费”,每天要从家里带暖水瓶提着开水来上班,但却劲头十足。
姚大妈和她的居委会委员们在家都是家庭主妇,对居家过日子的实际需求心里明白。虽然那时还没有社区服务、小区配套设施是否完善等等说法,但日常生活的诸多不便姚大妈清楚:没有卖早点的,没有牛奶站,洗衣服、理发都不方便……居委会陆续办起了牛奶站、早点摊,与地方医院联合办了医疗站,还办了托儿所和便民服务部等20多个服务项目。小区居民的生活方便多了。
随着北京迈向现代化大都市的步伐,北京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了,在外面忙碌的人们,无暇照顾家里,上学的孩子中午吃不上饭。这一切,姚金兰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安德里居委会办起了北京第一家“托老所”,有日托,有全托。开办之初,资金紧张,她们拿出自己的钱,为老人们购置被褥和生活用品,还买了电视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服务人员,姚大妈和居委会的几位副主任轮流值班照顾老人。为解决上学的孩子中午吃饭问题,居委会办起了“小饭桌”……
安德里小区居委会具有开创性的社区服务引起社会瞩目,国内10多个省市的代表来参观取经,英美日等国家的参观团也来小区参观。1989年底,一座建筑面积达59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落成了。这是一座二层小楼,在广厦林立的北京,这座小楼可能显得比较朴素,但在全国众多的居委会中,这样的服务中心首屈一指。姚大妈很为这座小楼自豪,这是她们白手起家,四处奔波求援,东拼西凑了30万元资金盖起来的。
这是一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中心,姚大妈带我们参观了中心里的活动站、医务室和托老所。联合国妇女组织秘书长蒙盖拉夫人曾来到这里并为托老所题词。托老所的厨房很干净,一位健谈的90岁高龄的老人说,她是四世同堂,儿孙们分散在全国各地,工作都很忙,所以她在托老所里安度自己的晚年,每逢星期天和节假日,儿孙们就把她接回家去……姚金兰同志介绍说,现在托老所和早点部、家庭小饭桌比较受居民的欢迎。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办什么,谁有困难我们就设法帮助”,姚大妈说。现在小区成立了有490多人参加的社区志愿者服务协会,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老人。人们通过互相帮助,沟通了思想,也建立了感情,打架斗殴的现象没有了。安德里小区是个文明的小区。
姚金兰同志十几年来不辞辛苦,为小区的人们办好事,办实事。她和居委会的同事们一起,为安德里小区的社区服务,为小区的文明祥和的环境一直努力工作,她的工作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姚大妈也赢得了荣誉:全国综合治理积极分子,老有所为精英奖,市优秀共产党员,市三八红旗手;她的事迹被拍成电视剧,还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一个平常人的心灵,闪出的光彩却很不平常。有谁能够说,只有惊天动地,轰轰烈烈才能受人敬佩呢?


第12版(副刊)
专栏:

暖春的回忆(油画)刘剑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