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22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唱起来
张恩会
今年以来,太原化学工业集团公司组织群众性的歌咏活动。主要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际歌》、《咱们工人有力量》、《敢问路在何方》。职工们那一阵阵嘹亮的歌声,动人心弦,催人奋进。
这家大型国有企业的领导介绍说,组织职工唱《国歌》、《国际歌》,意在教育职工树立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以主人翁姿态站起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同心协力,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唱《敢问路在何方》,意在告诉职工,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道路上,没有平坦大道,要奋斗,要拼搏。唱《咱们工人有力量》,则是要鼓舞士气,增强斗志。
歌咏活动,不一定是一个模式,不一定都是这几首歌曲,但是,有意识地将歌咏活动与改革,与我们要完成的任务协调起来,用健康庄重的旋律引导人们面对现实,鼓舞人们奋发进取,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一个生动范例。


第1版(要闻)
专栏:人物介绍

基里巴斯总统斯托
今日起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基里巴斯共和国总统塞布罗罗·斯托将于9月22日至29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斯托生于1953年,1977年毕业于南太平洋大学。曾任南太平洋大学学生协会的学生协调员,并在基里巴斯教育部负责过奖学金和中学、大学教育指导工作。他迄今已三次当选议员。1994年9月30日,斯托出任基里巴斯第五任总统,并兼任外交和国际贸易部长。
(新华社发)(附图片)
塞布罗罗·斯托总统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健康咨询服务悄然兴起
日前,益生健康咨询卡由益生医疗保健信息网推出,有了健康问题,一个电话或一封信就能得到满意的答复。益生医疗保健信息网拥有5000多家医院的信息网和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医学专家,持卡人只要拨通益生网专设的健康咨询电话或给益生网来信,就会得到适合自己疾患的诊疗信息,具有丰富经验的全科医生的就医指导。(刘冠武)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新疆千里国道尽染绿色
绿洲仅占土地总面积4%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如今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国道绿装尽染,加上花园、果园、菜园及葡萄架的“三园一架”式道班,构筑了一道道绿色风景线。新疆交通厅公路局提供的数据表明,到去年末,该区国、省道绿化里程已达3924公里,占国、省道总里程中宜林路段的67%。(彭惠玲 杨烨)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瑞环与俄联邦委员会主席会见
本报莫斯科9月21日电记者刘进荣、许恒声报道:正在此间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今天下午在俄联邦委员会会见联邦委员会主席斯特罗耶夫,强调中俄两国睦邻友好,加强互利合作有极其重要意义。
李瑞环表示对有机会同斯特罗耶夫主席会见感到高兴,并转达了乔石委员长对斯特罗耶夫的问候。他说,俄罗斯是我很早就关心并热心了解的地方。这次有机会亲眼看一看,感到十分高兴。中俄两国有着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是最大的邻国。尽管我们有不同的地方,但也有许多相同之处。我们都致力于国家的稳定,都在努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都努力维护自己国家的主权,反对外来干涉。两国实现睦邻友好,加强互利合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应当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中国愿意学习俄罗斯一切有益的经验,衷心祝愿俄罗斯国家繁荣,人民幸福。近年来,中俄在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交流与合作都取得了令人高兴的成果,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对两国关系起到了直接有力的推动作用。
李瑞环介绍了中国全国政协的历史及其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示中国全国政协愿为加强中俄友好互利合作关系而尽自己的努力。
斯特罗耶夫说,很高兴能在莫斯科会见李瑞环主席。近年来,俄联邦委员会同中国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其他中国社会团体已建立起良好联系,相互交往密切。联邦委员会的副主席目前已在北京出席各国议会联盟第九十六届大会。他本人下个月将率代表团访华。相信双方的这些交流有利于促进两国互利合作关系的发展。
斯特罗耶夫还说,俄中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两国人民都是有益的,不仅我们这一代要坚持这种关系,还要教育下一代这样做,使俄中友谊世世代代坚持下去。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建筑设计开始走向海外市场
集中了我国一批高级专业人才的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日前与在海外建筑设计市场有影响的马海建筑设计公司联手组建九源建筑设计公司,将以精品工程拓展海外市场。 (杨志东)


第1版(要闻)
专栏:

激活一潭止水
——文化部直属院团改革纪实
杜英姿 王洪波 邵一峿
编者按:改革是一场革命,精神生产领域的改革更是难上加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部直属院团改革成果值得重视。尽管还只是一个开头,但其意义深远,它给艺术领域乃至整个精神生产领域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启示。
9月6日晚,在原中央乐团基础上易名组建的中国交响乐团在北京世纪剧院举办了首场音乐会,江泽民、丁关根、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
这是中国交响乐团按新机制重组后的首次亮相。面对焕然一新的乐团,面对她奏响的辉煌乐章,年逾八旬的著名指挥家李德伦泪眼模糊:“我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这是中国交响乐团新的一页。
这是文化部直属院团改革这部交响巨制中激动人心的篇章……
还历史一个公正 给未来树一个公正
今年2月以来,文化部直属艺术表演团体进行的布局结构调整和用人制度改革,至此已基本告一段落。这场涉及5000多人切身利益的变革由于是在拥有众多知名演员的国家级院团进行,更加引起文艺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最高规格的10个艺术院团从此不再给任何人留有终身席位。对此,有人困惑,有人叹息,更多的人则为之兴奋。
这场改革,牵涉面之广、涉及因素之多、政策性之强,是前所未有的。有人说,这个过程进展得如此平稳,没有发生爆炸性事件,本身就是爆炸性新闻。
我国艺术表演团体试行聘任制已有10年之久,但由于各种原因,多数都流于形式。这次却是要动真格的。由文化部组织的中直院团艺术专业人员应聘资格考评委员会,对各院团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的考评,这还是头一遭。尽管有人怀疑艺术领域的考试标准有无绝对的权威,是否完全公平,但它毕竟是把艺术的标准放在了应有的位置,因而得到了绝大多数演员的支持。文化部流传着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中国歌剧舞剧院一位舞蹈演员,在应聘资格考试中不慎拉断了脚筋,他在手术后尚未痊愈的情况下来到部里,没有提什么困难和要求,而是送来了一封信表达心愿:作为一名舞蹈演员,五六年没有剧目排练,没有演出,是最大的痛苦。虽然我受伤了,但内心是平静的,因为改革是一件好事,使我们有戏排、有戏演了,这是我们当演员的多年盼望的一件事。
在应聘资格考评的基础上,各院团按新机制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岗位设定,依照双向选择的原则,陆续完成了岗位聘任。与之相配套,文化部文化艺术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分别吸纳1450人和120人。稍稍出人意料的是,人员分流的过程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困难。进入两个中心的人依然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公费医疗、住房、退休养老保障等福利待遇。其中,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又是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并行的,进入中心的前三年,如一时找不到工作,由中心根据有关规定发给待业保障金和培训金,有了新的工作以后则须逐月向中心交纳养老保障金,退休后可正常享受退休人员待遇。一部分另有他长的未聘人员甚至是开着小车、手持无线电话前来中心报到的,并且一次性地交纳了从离岗之日起直到退休时的养老保障金。这次改革与以往不同的是未聘人员离开院团,切实减轻了院团的压力与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部直属院团布局结构的调整几乎是与考评聘任同步进行的。依照艺术风格样式,并充分考虑了历史沿革情况,采取合并与重组相结合的方法将原有的13个院团调整为现在的10个。它们分别是:在中央乐团基础上组建的中国交响乐团;在中央歌剧院与中央芭蕾舞团基础上组建的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在中央歌舞团与中国轻音乐团基础上组建的中国歌舞团;以及保留建制的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民族乐团、东方歌舞团、中国京剧院、中央实验话剧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这有利于集中艺术优势,提高投资效益,为最终完成新的国家艺术院团组合,适应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需要奠定了基础。
还历史一个公正,给未来树一个公正。苏贞,一位年仅23岁、今年刚刚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坐到了中国交响乐团中提琴副首席的位置上。中国京剧院的黄炳强,既非世家又长期无演出机会,这次考评中他脱颖而出。一旦竞争局面形成,又有制度保证,就有可能使在职的艺术家们重振精神,发掘他们最大潜力;也使后起之秀看到前途和希望。
生存还是消亡
一个农民把他的良田撂荒,一定会被骂作败家子。改革前被称为“国家队”的文化部直属院团很少演出甚至害怕演出,也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改革前13个中直院团每年才演出200多场,平均每个团才演十几场!与此相联系的几乎不考虑演出活动的经济效益,过分依赖国家财政拨款。在这种情况下,演出活动不是出于进行艺术实践、服务社会的内在需要,而变成了一种“任务”或负担。国家投入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元排演的剧目,有的仅演出几场便束之高阁,许多耗费巨资制作的服装道具成为“一次性”的东西。加之中直院团机构膨胀,从1988年到1993年,总人数从4290人激增为5057人,相当于每两年半增加一个院团,国家有限的投资被抛入无底洞。许多演员几年、十几年没有演出机会,艺术青春白白流逝。不仅国家剧院团的导向、代表、示范作用无从发挥,连自身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实在是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说起来,改革开放之初,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就提上了议事日程,经过了减团减人、承包经营等阶段。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增强艺术表演团体活力”。有关领导同志指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艺术表演团体的根本出路,在于不断深化改革。”
要攻克中直院团改革这个堡垒,就必须跨越众多前人没有逾越的屏障。文化部党组以实事求是的精神、知难而进的决心,于1993年10月拉开了这场改革的序幕。
用演出激励人心,在演出中扶植高雅艺术和民族艺术,改革的第一步——改革国家与院团的关系,将艺术生产前的不可控投入,变为生产后的可控投入,演出补贴制的实施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说来好笑,当时的中国歌剧舞剧院有四个品种的演出形式,分配给他们100场的演出任务,给95万元的演出补贴,他们竟然犹豫不决。就像古代一个笑话所讲,一个人只知道去啃他脖子前面的饼,后面的连转一下都犯懒。
实行演出补贴制的一年之内,中直院团演出1196场,比改革前增加了近5倍,演出直接环节的收支也由多年来的全面亏损,转为盈利近300万元,初步扭转了过去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的僵死局面,走入了良性循环轨道,各院团由“要我演”转变为“我要演”。
面对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文化部党组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改革要深化,决不能停留,否则膨胀的人员、滞后的机制会重新吞噬已有成果。为此,文化部首次实行了院团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并通过考核、考试和签约的形式将其落到实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关怀下,文化部于今年初将历时一年半、七易其稿、几经讨论的《文化部直属艺术表演团体布局结构调整及考评聘任的总体方案》以及相关的八个配套文件印发出台,为中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奏响了希望的乐章。
道是无情却有情
中直院团的一潭死水终于激活了。朗朗歌声、悠悠琴韵、翩翩舞姿,驱散了排练场日久的封尘和琴房里郁结的寂寞,把生机和活力洒满院团的每一个角落。
竞争是无情的,然而新机制焕发出人们久违的热忱和激情。围绕艺术生产做好院团工作成为大家的共识。作为这次改革龙头的中国交响乐团实行了艺术总监制,由艺术总监对艺术生产负全责。艺术总监陈佐湟取东西方之长设定该团作为国家级职业交响乐团的发展方向。从9月6日的首场音乐会开始率先推出了第一个跨年度的音乐季,并以此作为该团艺术生产的主体工程。第一个音乐季安排了四十多套音乐会,包括以经典作品为主的交响音乐会系列、免费为青少年服务的普及音乐会系列、室内乐队音乐会系列以及由该团首创的亚洲音乐家音乐会系列。音乐季中所有音乐会的演出、地点以及有哪些指挥家或独奏家与乐团合作及至绝大部分音乐会的曲目都已提前排定。管理规范、分配档次拉开的新机制吸引了海内外219名乐手投考91个席位,北京交响乐团大提琴原首席许玉莲为了进入她梦寐以求的最高乐府,宁愿放弃原来的席位,与另外两位同事舍弃住房等已有的一切,辞职进入中国交响乐团。首场演出显示了重组后的中国交响乐团的巨大潜力。
改革前后变化最大的要属中国歌剧舞剧院。长期以来,它已近乎销声匿迹。演出没有,大院成了杂院,曾排练过《东方红》史诗的场地上坑坑洼洼,排练镜锈迹斑斑。随着这次普遍实行的院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落实,行政管理大大加强,大院清除掉二十多车垃圾,昔日脏乱差、人称“没有主权”的单位今日整旧如新。排练场把杆不够用了,演出抓创意质量不断提高,演出合同接踵而至。号称“十大腕”的中青年演员也主动要求上课学习提高业务,大家为最终形成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演出风格齐心共进。
三年分两步走的改革,理顺了国家和院团以及院团与演职员的关系,为“建立科学合理的布局结构、建立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建立长期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的长期改革目标的实现开了个好头。尽管这一过程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它给艺术从业人员带来的冲击和思想观念的震撼是空前的,人才竞争、流动的机制初步形成,为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同时,也为全国的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北海列为农村改革实验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日前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在全国已设立的国家级农村改革实验区中,北海是唯一以异地扶贫开发综合改革为主题的实验区,将成为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进异地扶贫开发的示范区。 (郑盛丰 董晓燕)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跨国公司代表赴川考察
来自美国、德国等国家的21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驻华代表19日赴四川进行投资洽谈活动。其规模之大、层次之高在四川省尚属首次。据悉,此次应邀赴川的跨国公司在世界同类公司排名榜上均在200名之内,经营重点在电子、通讯、汽车、化工、金融等行业。(梁小琴)


第1版(要闻)
专栏:

关键在领导 出路在改革 潜力在管理 希望在奋斗
山西省国有企业现生机
本报太原9月21日电 记者刘伟报道:山西省委、省政府从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入手,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攻难关。国有企业开始呈现生机。
山西是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对外输电全国第一,煤炭外调量占全国2/3多。但是,由于老企业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企业内部改革及相关配套改革滞后,山西国有企业面临诸多困难,效益一直难以提高。
如何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山西省委提出“关键在领导、出路在改革、潜力在管理、力量在群众、希望在奋斗”的思路,已在全省各级干部中形成共识。5月份,省里组织了13个由厅局长带队的调查组,对全省国有企业和职工困难情况进行调查摸底。7月底以来,省委书记胡富国、省长孙文盛又连续深入到11家困难企业现场办公,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山西今年投入35亿元资金进行冶金、机电、化工、建材四大产业70项重大技改项目。围绕“三优”工程,山西今年还重点培植和发展10大系列80种拳头产品。去年煤炭行业,重点抓了焦炭生产,焦炭出口首次超过煤炭,成为山西第一大出口产品,表明山西出口开始从资源型向资源加工型转变。太钢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在不锈钢市场上做文章,上半年实现利税4900多万元。
重点扶持一批优势企业。让太钢、长钢、山焦等技术设备水平较好、有拳头产品和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一批优势企业,成为山西国有企业的盈利大户和行业排头兵。对这些企业在资金上优先安排,电力负荷上戴帽下达,铁路运输重点协调,技术改造重点支持,努力改善优势企业的外部环境。以山西焦化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组建山西焦化集团;以山西铝厂为龙头,组建铝业集团;以运城盐化局为龙头,壮大南风集团实力;联合临钢、阳钢等企业,理顺太钢集团。
救活一批扭亏有望的企业。对产品有一定市场、管理有一定基础的企业,实行“一厂一策”,帮助走出困境。省领导在企业现场办公时,了解到太原瓷厂的扩建工程年产可达1200万件,市场前景看好,但因资金缺口2000万元,工程已停工的情况,当即让随行的省市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力争在8月底以前把该项目所缺资金凑齐。
兼并、破产一批特困企业。对山西纺织印染厂、山西无线电厂、太原汽车厂等长期亏损负债率超过100%的企业,予以兼并、租赁、拍卖或破产。省里还拿出部分专用资金,用以解决困难企业职工的生活困难。


第1版(要闻)
专栏:

刘华清与普罗迪会见
本报罗马9月20日电 记者罗晋标报道:意大利总理普罗迪20日下午在总理府会见了正在这里访问的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及部分主要随行人员,宾主就中意两国间的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交换了看法。双方一致表示,共同努力,发展两国间长期稳定的全面友好合作关系。
普罗迪说,加强对华友好是意政府的一项重大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47周年国庆快到了,我向你们表示祝贺。意中两国有着悠久的友好历史,加强友好合作关系具有巨大的可能性。意大利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坚决支持中国同欧洲发展关系。
普罗迪说,我曾几次访华,我还是天津大学客座教授,参加了中意合资的天津无缝钢管厂的剪彩仪式,该厂效益很好,意方决定加倍投资。他表示,我还想再去中国,并将带一大批企业家去。我们愿意加强同中国在经济、科技、中小企业以及军工方面的合作。普罗迪强调,加强意中两国的友好合作是意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
刘华清向普罗迪总理转达了李鹏总理的问候。普罗迪总理表示,我们等待着李鹏总理来罗马出席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近期内两国间一系列高层往来将使意中友好合作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刘华清说,我们对普罗迪总理愿意加强中意友好合作关系表示赞赏。中国愿意同意大利和欧洲积极发展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全面友好合作关系。目前中意两国关系很好,珍视和保持这种友谊是我们双方共同的愿望。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很好,我们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这为两国进一步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他还说,中国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中国加强国防建设是为了自卫。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上,中国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也愿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
参加会见的有刘华清的夫人徐虹霞,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曹刚川中将,国防部外事局局长罗斌少将,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吴明廉等。


第1版(要闻)
专栏:

制定五大战略抓好四大支柱发挥三大优势
内蒙古各级领导提高驾驭市场能力
本报呼和浩特9月21日电 记者刘亮明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连续两年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讨论,全区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奋起探寻发展经济的新路子,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明显提高。
内蒙古经济发展不快的根本原因是各级领导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大多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老思路、老办法。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区党委统一部署,在全区各级领导干部中开展了市场经济理论大学习、大讨论,着重解决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作风、能力、精神状态等问题,取得了明显效果。
以新观念思考问题,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全区经济发展有了较准确的认识和把握。为把内蒙古得天独厚的“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是煤”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区党委制定出了资源转换、科教兴区、人才开发、开放带动、名牌推动等五大战略,并明确提出要重点抓好“四大支柱产业”,即以农畜产品为主的加工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以钢铁为主的冶金工业,以重型汽车为主的汽车工业;抓好化工、森工、建材“三大优势产业”。各盟市、旗县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制定出了相应的实施方案。
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盟市、旗县各级领导千方百计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下功夫,全区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伊克昭盟工农业开始走上集约化发展道路。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哲里木盟、巴彦淖尔盟等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导引的农牧业生产加工产业链。特别是全区出现了“鄂尔多斯羊绒衫”、“仕奇西服”、“宁城老窖”酒等一批名牌产品。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扩大对外开放。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普遍树立起“不开放就发展不起来”的强烈意识,走出区门、国门,招商引资。今年5月20日至6月3日,区党委书记刘明祖、政府主席乌力吉率领区直有关厅局和12个盟市主要负责人到山东、辽宁学习考察,多层次、全方位地寻求合作领域,共达成522个合作协议。自治区和各盟市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寻求与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仅去年以来,累计进出口额达16亿多美元;利用外资项目300多项,协议外资金额7.3亿多美元;完成国内各类经济技术协作项目1753个,协议引进资金近43亿元,已到位近19亿元。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1997报刊宣传日在京开幕
为时三天的1997年报刊宣传日21日在京开幕,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北京日报等190家报刊社、出版社应邀参加本次盛会。本次报刊宣传日的指导思想是:加强党报党刊的宣传力度,在广泛进行收订宣传的基础上,密切出版、发行、读者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报刊发行事业的繁荣发展。在今天的开幕式上,北京邮政管理局还举行了报刊订阅礼仪卡的首发式。(据新华社)


第1版(要闻)
专栏:

烟台崛起新城区
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十余年的建设,在二十多平方公里的荒沙滩上,初步形成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服务高效、产业合理、技术先进、新型外向型的现代化工业区,成为烟台市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城区。 谢英厚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特困生领到助学卡
新学期伊始,江苏铜山县夹河乡大刘村李花、李平姐妹俩凭乡里发给的助学“绿卡”——“扶贫助学基金会使用卡”,重新回到学校。夹河乡最近成立了全国首家乡级“扶贫助学基金会”,以确保特困生免费享受九年制义务教育。
新华社记者 孙参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