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美国客人
本报北京9月20日讯 记者廖先旺报道: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上午在中南海会见了美国电力公司董事长兼执行总裁林·德雷伯一行。
李鹏说:“美国电力公司是美国著名的能源企业之一,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欢迎贵公司来中国投资,兴办电力项目。贵公司提出采用中国的国产设备合资办电厂,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中国的国产成套发电设备在性能和价格方面都是有竞争优势的。我们希望美国电力公司同中国的合作不断取得进展。”
德雷伯表示,美国电力公司同中国的合作不仅重视现在也着眼于长远。美国电力公司对扩大同中国的合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利用中国的国产设备建电厂是美国电力公司同中国开展电力合作的一个重要举措,目的在于利用双方的优势,不断扩大同中方在电力方面的合作。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央党史研究室等举行座谈会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
《红军长征史》、《红军长征纪实》出版
本报北京9月20日讯 记者沈兴耕报道: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今天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座谈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暨《红军长征史》、《红军长征纪实》丛书出版。
这两种图书是中央党史研究室为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组织编写的,分别由辽宁人民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红军长征史》题写书名并题词“英雄的史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为本书题词“长征精神万古长存”,并为《红军长征纪实》丛书作序。
宋平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说,回顾长征历史,重温长征精神,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历史的启示。长征的历史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正确路线,我们才有克敌制胜的保证,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有坚强的精神支柱,就会无往而不胜。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传华主持座谈会。辽宁省委宣传部部长张锡林和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梁平波也在座谈会上发了言。参加当年长征的老将军洪学智、李德生、陈锡联、廖汉生、莫文骅、方强、杜义德等以及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龚育之、于友先等出席了座谈会。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壳牌公司董事长
本报北京9月20日讯 记者廖先旺报道: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在中南海会见了英国—荷兰壳牌集团公司董事长吉宁斯及公司其他领导成员。
李鹏说,壳牌公司是世界上实力雄厚的石油公司,已同中国进行了十几个项目的合作,还有几个项目尚在谈判中。他说,双方关于南海石化项目的商谈正在进行,中方对开展此项合作是有诚意的。相信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过认真的商谈和论证,是会制定出双方满意的合作方案的。
吉宁斯说,他来华后同中国国家计委和其他部门的负责人就壳牌公司在华合作项目特别是南海石油化工合作项目进行了讨论。他说,壳牌公司对合作前景是有信心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圆满完成各项议程通过有关决议
各国议联第九十六届大会在京闭幕
本报北京9月20日讯 记者苏宁报道:来自12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的各国议会联盟第九十六届大会,在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后,于今天下午在京闭幕。本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尊重和保护普遍人权,特别是妇女和儿童的权利”的决议;关于“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今天,确保人类享有食物的权利的政策和战略”的决议。会议还通过了补充议题。
利比亚、叙利亚、墨西哥、哥伦比亚、俄罗斯、爱沙尼亚、加拿大等国家议员团的代表以及下届议联大会东道国韩国的代表分别在闭幕式上发言,代表各自地区或集团国家的议员团对会议出色的组织工作表示感谢。他们说,来北京参加这次大会,亲眼看到了这里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他们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祝贺。
各国议联理事会主席苏鲁尔博士在闭幕式上致辞说,这次大会在中国召开具有深远意义。他对中国政府和人民为大会提供的周到安排和盛情款待表示真诚的感谢。
本届大会主席、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在闭幕词中首先对苏鲁尔博士、议联秘书长科尔尼永先生和议联秘书处给予的密切合作、热情帮助,以及各国代表团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田纪云说,几天来,与会代表围绕本届大会的议题进行充分讨论和协商,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交流看法,共同切磋,通过了相应的决议。这次会议对于加强各国议会之间的合作,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一如既往地加强与各国议会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不断推进友好关系的发展。(附图片)
9月20日,各国议会联盟第九十六届大会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闭幕。这是与会代表鼓掌通过决议。新华社记者樊如钧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9月18日,由数十万南京市民捐款援建的拉萨南京希望小学在西藏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落成开学。该校是西藏现有的44所希望小学中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学校。图为辍学在家的12岁藏族女孩次仁曲珍(前中)满怀喜悦地重返校园。
新华社记者 杨磊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结束对瑞士访问
李瑞环抵莫斯科受到热烈欢迎
本报莫斯科九月二十日电 记者刘进荣、许恒声报道:应俄罗斯国家杜马的邀请,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从日内瓦乘坐中国民航飞机今天下午一时二十分(莫斯科时间)抵达莫斯科机场,开始对俄罗斯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俄罗斯国家杜马代主席奇林加罗夫到机场热烈欢迎李瑞环。到机场迎接的还有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凤林。
李瑞环在机场发表了书面讲话。他说:“近几年来,中俄关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两国间频繁的高层互访为双边关系注入新的活力,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今年四月,叶利钦总统访华,两国宣布发展平等信任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俄间这种新型国家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以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李瑞环表示相信,他此次访问将进一步增进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促进两国的互利合作。
李瑞环主席的主要陪同人员有:全国政协常委、秘书长朱训,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郁昭,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主席郭荣昌,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中央副主席刘亦铭和先期到达这里的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等。
俄罗斯是李瑞环访问欧洲五国的最后一站。
李瑞环在从日内瓦飞赴莫斯科途中,致电瑞士联邦委员兼外长科蒂,感谢瑞士政府和人民的盛情款待。


第1版(要闻)
专栏:

第三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揭晓
本报北京9月20日讯 记者杨健报道:第三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今天在京揭晓。在悠扬的童声合唱中,15位年轻的科学家登上了领奖台。
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的11位科学家,分别是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郑泉水、中科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研究员袁亚湘、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研究员李静海、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教授樊代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陈剑平、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亚平、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日祥、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卢柯、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系教授瞿金平、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席酉民。
获得提名奖的四位青年科学家是: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沈保根、中山大学生物工程中心教授屈良鹄、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郑永飞、浙江大学能源工程系教授樊建人。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常务副主席巴音朝鲁在颁奖大会上致词。
老科学家王淦昌院士代表科技界向获奖者表示祝贺,他希望我国青年科技工作者进一步深入了解国情,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敬业求实,艰苦创业,勇敢地担负起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李克强等出席颁奖大会并为青年科学家颁奖。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颗永远闪耀的“红星”
——记老红军原海军顾问段德彰将军
新华社记者 黄彩虹 通讯员 阮山峰 本报记者 郭嘉
在上海新华街道,一位80多岁的老人经常到学校、工厂、机关,给小学生讲红军长征的故事,给青年人讲红军光荣传统,给党员干部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今年3月,上海市评出1995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好事”,他的事迹列在榜首。如今,他的事迹在浦江两岸、江西老区到处传颂。
他就是老红军、原海军顾问段德彰将军。日前,海军党委作出决定,号召广大指战员开展向他学习的活动。
“共产党闹革命就是为了劳苦大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现在搞改革开放更不能忘记工人农民”
早在1931年就投身革命的段德彰将军,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和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舰队政委、海军政治部主任等高级领导职务,还四次当选全国党代表大会代表。他常说:“我65年跟共产党走,记住的就是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为共产党闹革命就是为了劳苦大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现在搞改革开放,更不能忘记工人农民。”
1995年春节前夕,作为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关心下一代”协会名誉会长的段德彰和夫人路毅一同参加了年前的访贫问寒活动。这天,他听街道干部说,辖区内有一个叫肖惠娣的女工因患尿毒症,生活甚是艰难。段德彰听后即刻起身道:“她家住哪里?领我去看看。”
在街道同志和夫人的搀扶下,段德彰吃力地爬上一幢居民楼的四楼,叩响了女工肖惠娣的家门。肖家里没有一点节日气氛:侧卧在床的肖惠娣被疾病折磨得面黄肌瘦;丈夫朱淼泉愁眉紧锁,唉声叹气;女儿朱琳站在一旁发愣。
“我……我还能活下去吗?”在这位素不相识的白发老人面前,肖惠娣泣不成声。
“你会活下去的。要相信我们的党和国家,只要有救治的一线希望,我们都会努力。”段德彰握着肖惠娣的手说。
随后,段老又关切地询问朱琳的学习。当得知孩子交不起学费时,他让夫人拿出身上仅有的200元钱塞到孩子手里,并对朱淼泉说:“千难万难,也要让孩子读书。从今往后,孩子的学费由我们负担。”
离开肖惠娣的家,段德彰心情再也无法平静。他想,要治好肖惠娣的病,所需的费用不是自己能付得起的。正在他为此事犯难时,所在街道干部建议他以老红军的名义呼吁全社会来关心救助肖惠娣。很快,一封由段德彰签名的《救救这个特困家庭》的短信,刊登在上海《文汇报》上。他不仅写信呼吁,还动员自己的秘书想方设法募集到1万元人民币。
真诚的呼唤感动了千百颗爱心。从这天起,上海各界群众的心被一位濒临死亡的女工牵动着,也被一位老红军的高尚情怀感染着。干部、工人、企业家、香港同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学习老红军,向特困女工献爱心”活动,迅速在上海各界兴起。段老又一次拿出500元捐给肖惠娣。一个多月后,肾移植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的上海长征医院的专家,为肖惠娣施行的换肾手术获得成功。肖惠娣得救了,她的一家人得救了!可就在这时,一直为肖惠娣和她家操心的段德彰,却因患结肠癌住进了医院。身患重病的老将军仍然关心着肖惠娣的治疗。他时常托人给这位女工送去水果和营养品。今年春节刚过,他又给肖惠娣的女儿送去了新衣服和学费。
当躺在病床上的段老听说肖惠娣病愈出院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肖惠娣出院后立即去看望病中的段德彰,她声泪俱下地说:“没有您老的帮助,我这位普通女工早撒手西去了!是您老使我认准了,还是共产党好啊!”
几十年来,段德彰对老区人民更是时刻铭记在心。他经常讲:“没有老区人民的牺牲与奉献,就没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革命成功了,不能忘记老区人民。”
1984年,段德彰回到了阔别30多年的老家江西省于都县。当他走进自己曾经生活过的车溪乡时,发现还有6个山村没通电。他当即给江西省委书记写信,恳请给予解决。很快,省有关部门拨出10万元专款,帮助这6个山村通了电。之后,段老不顾年迈,又四处牵线搭桥,引进技术、人才,为家乡办起一座小农药厂。如今,这个万人贫困乡已告别了贫困,去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7000万元,人均收入1400元。
急人民所急,帮人民所难,为人民谋福,是段老坚持的人生准则。1963年,河北发大水,他马上寄去500元钱和50公斤粮票;1991年,安徽发生洪涝灾害,他为灾区人民捐款1000元。今年南方数省暴雨成灾,他再次捐款1500元;“红军长征第一渡”的于都河渡口要建“长征大桥”,他闻讯后即刻寄去1000元表示支持,并写信鼓励家乡政府把这件造福老区人民的事办好。“我帮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一把,是让他们能感受到共产党的温暖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段德彰将军离休后,街道成立“关心下一代”协会,请他担任名誉会长,他满口答应。他说:“我帮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一把,是让他们能感受到共产党的温暖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993年,段德彰同志从报纸上得知共青团中央发起“希望工程”、救助老少边穷地区失学儿童的消息后,立即给北京邮去了200元。后来,上海市也设立了“希望工程”办公室,并开展“1+1”结对子助学活动,于是,段德彰和夫人决定从1994年开始每人每年资助一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在资助对象的选择上,段德彰夫妇坚持两条:一是贫困的老区,二是家庭困难的女童。至今,他们已给希望工程捐款2400元,帮助七名老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近两年,受资助的女童经常写信给他们汇报学习成绩,表达感激之情,他们有信必复,教育孩子们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并一一给她们邮寄衣服和学习用品。
段德彰将军当年接济孤儿的动人往事,至今仍被上海人民传为美谈。那是1963年11月,时任海军东海舰队第二政委的段德彰,听说舰队管理处的临时工邱伟中父母相继病逝,留下4个7岁至18岁的孤儿,便主动义务承担起了接济和教育孤儿的责任。孩子们一年四季的衣服都由段老夫人路毅请人缝制和购买。每逢春节,他们都要将这些孩子们接到家里过节;伟中的妹妹生病了,路毅就带她去医院检查治疗。段老夫妇还把弱智老二邱伟萍接到家里调养,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整整六年时间,段德彰夫妇以父母般的慈爱,将党和国家的温暖送给了邱家兄妹,抚慰着四颗孤儿的心。
1968年,段德彰调任南海舰队政委后,邱伟中仍和段德彰夫妇保持书信往来,仅段老让夫人写给邱伟中的信就达四十多封。
湛江—上海,关山阻隔,却隔不断段德彰夫妇对邱氏兄妹的一片深情,对四孤儿生活中的困难,他们一如既往地给予资助。1970年邱伟中结婚时,他们送去了150元,还有被面、枕巾等用品;听说伟中的弟弟伟民要上云南支边,他们又专门为他准备了蚊帐、胶鞋等。
如今,邱伟中已是上海某单位的科级干部,邱伟民是武汉钢铁厂的高级工程师,两个妹妹成家后也很幸福。他们把段老夫妇当作最可亲可敬的人。
“作为领导干部决不能因为私事亲情,坏了党的规矩!”
段德彰坚持几十年在社会上扶危济困,弘扬正气,在自己家庭生活中也带出了清正廉洁的好家风。
他军旅一生,崇尚节俭。生活上,他从来是部队发什么穿什么,没有买过一双皮鞋,只做过三次便服,还是出于工作需要。他不抽烟,不喝酒,饮食上也从不讲究。他对子女亲属的管教也非常严格。1960年大儿子段黎明上高二时,因品学兼优被解放军西安电讯工程学院破格录取。读到大学三年级时,因国家处于困难时期,学院被迫减员,段黎明作为大学肄业被提前分配。当时身为海军东海舰队第二政委的段德彰丝豪没动过让儿子完成学业拿到大学本科文凭的心思。1969年军队部分干部复员地方,段黎明被复员到南海舰队后勤部所属修船厂当工人。有关领导想与段黎明所在单位商量将他安排到舰队工作。身为舰队政委的段德彰态度鲜明:“作为领导干部决不能因为私事亲情,坏了党的规矩!”后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文,将1969年复员的军队干部重新作为干部调整安置,段黎明征求父亲的意见,段德彰说:“你既然已当了工人,就不要改来改去了,都是革命工作嘛!”就这样,段黎明今年已55岁了,仍是全厂上下公认的好工人。
一人清正,带动全家,影响亲属。段德彰的其他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也都先后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对他们的去留和安置,段德彰从不过问,子女也不打他的牌子谋取私利。他长期接济于都老家生活困难的亲属,但却坚决不允许亲属违反政策要特殊照顾。侄孙段绍秋、段绍发六七十年代先后应征入伍,他俩写信给段德彰,想请他这个当舰队政委的爷爷出面,或帮忙调到海军部队,或找关系提干,但都遭到了拒绝,并受到了严厉的批评。他俩退伍回乡,想请爷爷出面给于都县领导打个招呼,让他们在地方上当个干部或工人,同样被拒绝。
侄孙段绍华在山村当了几十年民办教师,他和妻子都重病缠身,生活十分困难。无奈之下,写信请段德彰给县里反映反映,争取退休之前转为公办教师。段德彰回信道:“生活上有困难尽管找我,但转公办教师,必须按当地政府规定的政策办。”段绍华流着泪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这做孙子的,不能为爷爷尽孝,还长期要八十多岁的爷爷照顾我们,心里有愧啊!以后我再不找爷爷的麻烦了。我理解和敬佩爷爷!”(附图片)
段德彰十分关心少年儿童成长,离休后担任了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关心下一代协会”名誉主任。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摄


第1版(要闻)
专栏:短评

心系根本 愈老弥坚
老红军段德彰将军的事迹朴实感人。他的事迹集中反映了一位老战士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追求,表现了共产党人关心群众、热爱人民的博大情怀,体现了一名领导干部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
段德彰同志投身革命65年,始终如一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因为他牢记“人民是根,为民是本”这一朴素深刻的道理。人民是“根”——我们事业的生命根植于人民,我们的力量来自人民,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离开了人民,失去了人民,我们的事业就会寸步难行;为民是“本”——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完全、彻底、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利益,绝对不允许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为个人谋取私利。正因为段德彰树立了这样的“根本”观,心里始终装着人民,所以才能够时时处处为国分忧,为民谋福:邱家四孤落泊,他慷慨接济;女工肖惠娣重疾,他伸手相助;地方遭受水患,他及时送去温暖;开展“希望工程”,他屡屡献上爱心……老区人民感谢他为家乡做了大贡献,社会各界赞许他那颗闪烁的“红星”依然在激励后人。
红军精神代代传,长征自有后来人。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段德彰的事迹对于全国人民同心同德组织实施跨世纪宏伟工程,进行新的长征,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应该像段德彰同志那样,时刻牢记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做人民的好公仆。


第1版(要闻)
专栏:

意大利总统会见刘华清
本报罗马9月19日电 记者罗晋标报道:意大利总统斯卡尔法罗今天下午在总统府会见了正在这里访问的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及其主要随行人员,宾主着重就加强和发展两国及两军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斯卡尔法罗总统说,我们非常重视与中国人民的友谊。意大利很愿意同中国发展关系,重视包括军事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意大利政府、议会和普通市民普遍对中国人民怀有友好的感情。他还说,你的这次访问是一次很重要的访问,是两国两军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标志。
刘华清副主席首先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对斯卡尔法罗总统的问候。斯卡尔法罗总统对此表示感谢并请刘华清副主席回国后转达他对江主席的问候。刘华清感谢总统重视发展中意友好合作关系。他说,两国建交后关系发展是很好的,两军关系的发展也不错,我们对此表示满意。我们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又都重视两国关系的发展。我们愿在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军事等各方面同意大利进行交往与合作。


第1版(要闻)
专栏:

柴达木油田成为青海经济“火车头”
形成产、运、炼、销一条龙配套生产能力,今年已上缴利税上亿元
本报讯 记者马应珊报道:青海石油管理局局长蒋洁敏最近宣布,今年柴达木油田职工发扬“铁人”精神,在戈壁二次创业,使日产原油达到3900吨,达历史最高水平。1月至8月总产量达90万吨,并全面超额完成了今年上半年各项生产指标。
青海的柴达木油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田,也是自然条件最差的油田。青海石油局的2万多名石油职工,扎根雪域高原,艰苦创业,目前已探明油田16个,含油面积147平方公里,石油储量超过2亿多吨。冷湖油田、花土沟油田、尕斯库勒油田都在全国大油田之列。目前,这里还找到大气田6个,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00亿立方米。近几年来,青海石油局建成了年产量140多万吨的油田,年产成品油100万吨的格尔木炼油厂,全长436公里的花土沟油田至格尔木炼油厂的地下输油管道,从而使柴达木油田完全具备了产、运、炼、销一条龙的配套生产能力。今年1月至8月,销售收入已达10亿多元。
通过开发和发展,青海石油局不但养活了全局6万多名职工和家属,而且累计为国家生产原油1239万吨,创工业产值60多亿元,仅今年1月至8月底已上缴利税1亿多元,成为推动青海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