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20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

古代相术评介
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教授卢央
相术是以人的相貌、体态、气色乃至人的声音、情状作为依据,占测人的贵贱吉凶。根据对于人体不同部位的观测,相术又可分为面相、手相、体相、骨相、音声之相等类别。古代无论中外,各地都产生过大致相似的相术。
古人看相,首先是将传说或历史中特殊人物的形貌体态作为基准,如果占测对象具有圣人或伟人的相貌或体形特征,他的相就贵,反之则贱。此外,也常用各种动物形象作为相人的依据。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载尉缭说秦始皇:“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秦始皇高鼻梁,长眼睛,胸前像鸷鸟一样突出,声音如豺狼一般,这是凶悍、残忍之相,故说有虎狼之心。
相人术与相六畜有密切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相马名家,其他如相牛、相猪、相狗、相鸡等也很盛行。相人术从相六畜中得到很多启发。从相牛相马中,相士们看到牲畜各有不同的脾性、能力和寿限,这与它相应的形体、骨架、皮表、声音等相关,因而推论人的秉赋、能力、寿限也与各人的体态、形象、声音等相关,从而进一步推出吉凶贵贱。
相术在其发展的同时,即不断受到批判。最早对相术给予直接批判的是荀子。他在《非相篇》中直接指出:“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君子之为吉,小人之谓凶,故长短、大小、善恶形相,非吉凶也,古人之无有也,学者不道也。”这是说如果人有一副好相貌,但心术不正,仍只是一个小人。若人的相貌和形体并不佳,但心术正派,仍不失为君子。君子就是吉,小人就是凶,而不是形象佳为吉,形象不佳为凶。
晋代的葛洪认为确实有人从体态、形象看出人的品格,但这并不是经常的,也不是必然的。他在《抱朴子外篇·清鉴》中说:“夫貌望丰伟者不必贤,而形器尪(wāng)瘁者不必愚,咆哮者不必勇,淳淡者不必怯。或外候同而周意异,或气性殊所务合。非若天地有常候,山川有定止也。”他同意荀子关于由外候不能断定人之贤愚贵贱吉凶的论点,并指出这与四季气候物候的规律不一样,也不像山川形势那样一目了然。他还进一步指出,对于人的认识能力也不能过分信任,“譬犹眼能察天衢,而不周项领之间;耳能闻雷霆,不能识蚁虱之音也。”看到的形貌体态,或听到的声音言语,未必就能反映人内在的情志或贤愚贵贱。
在相术的发展过程中,相准的和相错了的事例都有,相错的事例更多,但记载的要比相准的事例为少。这是因为相准了的事例比较稀罕,而相不准的事例却引不起人们的注意。《孔氏杂说》中举了许多相错了的事例,并得出结论:“相之不可凭也。”
唐朝皮日休对看相作了辛辣的讽刺。他在《相解》中说:“今之相工言人相者,必曰某相类龙,某相类凤,某相类牛马。某至公侯,某至卿相。是其相类禽兽,则富贵也。噫,立形于天地,分性于万物,其贵者,不过人焉。有真人形而贫贱,类禽兽而富贵哉!将今之人,言其貌类禽兽则喜,真人形则怒。言其行类禽兽则怒,真人心则喜。”由于以动物形象作为看相基准,因而有禽兽之形,才会有特异的相貌,这样使得被相的人喜欢有禽兽之形,反而不喜欢自己仅仅是人形。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人们不喜欢别人说自己的行为像禽兽,而喜欢别人说自己的行为像人。可见一千多年前,相术就已经搅起了这种滑稽的社会心理现象。(附图片)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事中有法

讨债别忘了诉讼时效
赵江波刘少岚
王某于1980年2月从董某处借现金2300元,约定3天后偿还。到期后,董多次向王讨要,王一直未还。1990年以后,董便再没有找王讨要此款。1996年4月25日,董以借据为凭诉讼至法院,要求王偿还本金及利息共计3.5万元。法院受理后,发现原告董所请求保护的民事权利已超过诉讼时效,因此依法判决驳回董的诉讼请求,并且由董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本案中,原告董某与被告王某之间的债务关系虽然明确,但原告董某未能及时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内提出诉讼请求。董某在1980年至1990年之间一直未间断索要此款,而被告又答应履行义务,此间原被告的民事行为受法律保护。原告于1990年1月之后再没有向王某索要此款,其诉讼时效已于1992年1月期满。董某于1996年4月25日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四年有余,故法院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实话实说

“第二个我”的监督
姜新基
一位将军在给机关干部上党课时讲:在现在的条件下,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三不怕”:不怕别人说“无钱”,甘愿艰苦朴素;不怕别人说“无能”,坚决不搞投机钻营那一套;不怕别人说“无情”,不用感情代替原则,不用手中权力为家属亲友谋好处。
提倡这“三不怕”,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自觉做到功名利禄心不动,酒绿灯红眼不迷,不义之财手不伸,邪风浊流冲不垮。概括起来就是“自律”。我认为,自律,基本含义有两个方面,即自我反省与自我纠正。曾子就提出过“吾日三省吾身”的自律方式。明人王守仁更进一步阐发自律必须在“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是要拨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人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评判能力。当一个人产生一种欲念之后,需要有“第二个我”诘问自己:这个欲念对不对?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社会又将怎样评价呢?人们也常说,“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自己最清楚。”这句话,除了说他对自己的行为动机了解外,当然也包含着“第二个我”的自我评判功能。
“第二个我”,作为一种人的主观意识,是需要主体自我开发和培养的。要事事、时时、处处启用“第二个我”,并持之以恒,用自身的觉悟、良知和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衡量与改进自己的言行。进一步开发“第二个我”,发挥“第二个我”的监督功能,从思想上打牢了拒腐防变的堤坝,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能更有成效。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普通人的故事

王飞和他的妻子
航空兵某师空战射击主任王飞有一位病瘫的妻子。8年来,他不但深情地爱着妻子,千方百计关心照料妻子,而且以超人的毅力在困境中奋飞,成为一名飞行技术拔尖的优秀飞行员。最近,他被树为空军精神文明建设标兵,荣立一等功,成为“功勋飞行员”。
1987年3月,王飞与吉林省劳改局女干部王颖结婚。一年后,王颖因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引起突发性脑出血,医生说,由于脑部神经受损,瘫痪已不可避免,恢复起来,可能十年八年,也可能十几年或几十年。医生的话,像一记重锤砸在王飞的头上。
了解王飞的人都知道,当飞行员是他多年的梦想。当他成了一名四种气象全天候飞行员时,偏偏家中又出了变故。是继续当飞行员,还是停飞转业?妻子深深理解他那颗爱她而更爱飞行事业的心。王飞把妻子留在长春治疗,自己又回到西北继续飞行。
每次探家,王飞都把全部时间用来照顾妻子,以弥补他不能长相厮守的缺憾。由于王颖基本丧失了语言和行为能力,护理她是很累的。早期,她没有自控能力,平均每隔一小时要小便一次,她还有习惯性便秘,每次解手,必须靠王飞长时间给她按摩。为了妻子早日康复,王飞先后购置了轮椅、按摩器、偏瘫治疗仪等康复器械。他还在卧室天花板上打了两个小孔,系上绳子,做了一个形同秋千的简易锻炼器械,便于妻子做下肢活动。
王飞不在妻子身边的日子里,也想方设法让她知道他时刻在牵挂着她。平时,他除了坚持写家信,还每个月给家里打一次电话,询问妻子的康复情况。每年元旦,王飞都要给她寄贺卡,印上他专门为她镌刻的兔子属相的印章。他还精心为她镌刻了一枚“妻早康复”的印章。每当妻子生日这天,王飞无论在哪里,只要有条件,总要打电话祝贺。
王飞的父亲已78岁高龄,母亲患过脑血栓,岳母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岳父有心脏病。为了让王飞集中精力搞好飞行,不管家庭生活遇到了多大困难,他们都默默克服。在家人的支持下,这些年来,王飞坚持地面苦练,空中精飞,飞行出勤率达100%,出色地完成了多次重大任务,十多次成功地处置了空中特情,四次夺得上级组织的岗位练兵第一名。
王飞的军功章来得是多么不易,这里面包含着多少亲人的心血和爱!
北京市刘从礼邱火林上官学敏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事中有法

救人时伤人不负责任
于杰于海
一天,养羊专业户刘洋赶着羊群行至铁路道口时,发现一个小孩趴在轨道上玩,此时一辆火车由东向西驶来,尽管火车司机不断鸣笛,趴在道轨上的小孩仍在玩耍。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刘洋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把小孩推出轨道。由于刘洋用力过猛,小孩被推出轨道后头部碰在路基碎石上,造成脑震荡,住院治疗花了1万余元。事后,小孩的父母诉至法院,要求追究刘洋的刑事责任,并承担医药费。法院经审理判决:被告人刘洋的行为系紧急避险,不负任何责任,驳回原告人的诉讼请求。
刑法第18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刘洋的举动正是为了小孩免遭被火车轧死的危险而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故不负刑事责任。同时按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紧急避险行为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因此,刘洋对小孩造成的脑震荡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编读往来

用科学理论教育人
读了你报8月23日“读者之友”版对看风水进行科学分析的文章,我觉得很受启发。
我是个共产党员,不迷信,但对有关风水的许多问题搞不清。如农村中有些坟墓建在朝向好的地方,墓碑始终很光亮,从不长青苔,地理先生说这是风水好。另外,我乡有一所村小,原来的坐向、朝向不理想,十几年来,到这所小学任教的教师都常生病。他们说,一住进这所学校,就觉得不舒服,硬着头皮干上一两年,就要带病离校。在改建中,把学校的朝向变动了一下,这所学校师生都觉得很舒服,也不患病了。对这些问题,只是简单地下一个迷信的定论,用行政命令强行破除,其结果是破而不除,经常死灰复燃,你不信他信,明着不信暗信。你报刊登的文章不是简单地给看风水下迷信的定论,而是用科学理论分析什么是风水,风水并不神秘,并无神鬼。看了文章,我的一些疑惑解开了。
我觉得破除迷信,确实要通过宣传自然科学道理,分析搞迷信人的欺骗性,帮助人们解开疑团,才能使人们聪明起来。只有科学的真理,才能教育人们去战胜迷信的欺骗。
江西遂川县汤湖乡政府方世宏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

面相手相是非谈
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张其成
面相、手相的基本方法是将面、手划分为几个特定的区域,通过观察这些区域的形状、颜色、线纹、大小、凹凸、浮沉、色痣、神气等来判断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命运前途。
从面、手看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在我国由来已久。最早的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人体内脏出现疾患往往会反映到体表。其《灵枢·五色》篇记载了面诊法,将面分为若干区域,分别对应五脏、六腑、肢节。后世将面诊区位作了一些调整,依后天八卦方位,加上中央,将面分为九个区位,如发现这些区位的形状、色泽、纹路、神气等有所变化,则说明它所对应的脏腑、组织器官有了疾患。
当然中医诊病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单就望诊而言,除面诊外,还有手诊、指诊、眼诊、舌诊、鼻诊、足诊等。相术在发展中吸取了中医望诊的一些思想,但两者又有较大不同。比如手相就与中医手诊有较大区别。手相按天象、五行将手掌分为太阳、月、地、金星、木星、水星、土星、火星等八个“丘”,并给手掌三大线及其他纹线赋予特定的含义和名称(三大线分别命名为生命线、智慧线、情感线),以“丘”、“线”颜色的变化、特殊纹路(如井纹、岛纹、三角纹等)的出现来判断病理变化。如金星丘上出现晦暗色斑点,提示可能患肝病;生命线上出现岛纹,可能是消化系统发生病变。
值得注意的是,古往今来各种相法对面、手特定区位对应什么脏腑、肢节,对特殊纹线、色泽变化提示什么疾病的说法并不一致,甚至大相径庭。这说明面、手相诊病还不可靠,不像相士所炫耀的那样“灵验”。
依据面相、手相判断人的命运是相术的主要内容,也是相术的目的。
中国传统面相根据人面部的眉、眼、口、鼻、耳、额等推断休咎旺衰,面部部位除划分为后天八卦外,还有不同分法,如三停、四渎、五岳、五星、六府、九州、十三部等,实际上是将天地万物之象——星辰、江河、山岳、州府等纳入面相之中。具体相法有相形、相神、相气色等。如三停中上停像天、像父母,长而丰隆、方而广阔者主富贵,父母荫护;尖狭缺陷者主多刑厄之灾,妨克父母,为卑贱之相。
传统手相将手掌分为八卦九宫用以断命。如乾宫为天门,主四时,此位浓肥,预示子孙富贵。现代手相以“丘”、“线”断命运。如太阳丘、水星丘丰满,则表示财运亨通;太阳线、命运线、水星线合一上升,便能成为亿万富翁。
相士还认为一个人有“命”也有“运”,“命”是先天的,“运”是后天的。“流年运气”,即人生各年所行“运”的好坏,可以从面相99个部位、手相几条主要线纹中推断出来。凡某一流年有缺陷、色痣、特殊纹路,气色幽暗,都主灾祸;凡某一流年部位丰满,气色光润,则为吉利。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只要弄清楚命运是怎么一回事、命运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就找到问题的答案了。所谓命运,是指人生贫穷富贵、婚恋、事业、生老病死等一切遭遇和发展趋势。决定命运的固然有遗传、生理素质等先天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教育、环境、机遇、个人努力程度等后天因素。面相、手相虽然能部分反映人的遗传、生理等因素,但决定命运的关键因素——后天教育、环境、个人努力与面相、手相之间并不存在什么必然联系,因而从面、手相上观察人的命运、财富、事业、前途,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对此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那么为什么有的相士能说得头头是道,让人信以为真呢?其原因,一在于相士“头头是道”的语言技巧。相士在看相时,从健康、疾病、个性一直讲到你的前途、命运、财富、事业,在滔滔不绝的说道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信息都传给了你。在分析你的命运时,他告诉你的是“以后你会怎样”,而以后的事现在又无法验证,或者设一悬关,然后说一些破解的话,这样他好坏都说到了,或者适时地说一些好听、恭维的话,至少让你现时听了很舒服。你在接受这些真假虚实的信息时,往往选择并记住了那些真实的、说对了的信息,忽略并忘记了那些虚假的、说错了的信息,从而认为这个相士“算得准”。二在于相士丰富的经验和综合直觉的判断力。所谓“高明”的相士都是善于察言观色、善于揣测人的心理、具有社会经验、具有较敏感的直觉判断力的人。他在看相时,往往并不机械地依据面、手的特定部位、线纹作判断,而是结合或主要依据你的衣着、谈吐、举止、表情、神色,然后作出直觉、整体判断。所谓线纹、部位、色泽有时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直觉、综合所取得的印象才是第一要素,一旦线纹等解说与直觉总体印象不符,往往把线纹等弃置一边或对它进行重新解释。(附图片)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世相百态

看热闹
本报记者王忠家摄于西安民俗风情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