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遵义会议》拍摄小记
熊易农 郭连保
多年来,对决定长征胜利和对中国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的“遵义会议”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由于种种原因,在影视艺术创作上一直是一个空白。
1994年初,中共贵州省委决定精心组织拍摄一部反映“遵义会议”的电视剧,向长征60周年献礼。
贵州电视剧制作中心接受拍摄任务后,全体创作人员憋着一股劲,决心群策群力,克服困难,把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艺术地再现荧屏。为了将此剧拍摄成“精品”,创作人员认真研究原作,在走访了党史专家和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产生了该剧的主要内容和艺术追求:
结构上,以湘江惨败开始,表现王明“左”的路线及错误的军事指挥对革命的危害,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铺垫。以娄山关大捷结束,展现革命从艰难困境中走向胜利的光辉前景。略去突破乌江、四渡赤水等内容,集中篇幅拍好会议。
塑造人物形象上,既写出毛泽东、周恩来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忍辱负重,也表现出各自的性格特征。所以有了毛泽东拂袖而去、周恩来拍案而起、博古坦诚交权等细节的描写。使剧中人物形象可亲、可信,具有艺术魅力。
对会议本身,不回避正面描写,完整表现会议的召开过程,以会议内容所包涵的高屋建瓴般的思想境界及尖锐的思想斗争迸发出来的真理之光,给观众以启迪。同时展现出会议不同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特别是对毛泽东的高人一筹的思想、滔滔江河般的雄辩口才、幽默机智的语言艺术,给以淋漓尽致的展现。另外如周恩来的坦荡、干练,博古深刻的内心矛盾,李德的顽固骄横都通过会议给以展现。
1995年9月中旬,剧组100多人携带大批服装道具、枪械辎重,浩浩荡荡地开赴外景地。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剧组的同志们沿着红军长征的道路,转战黎平、乌江、遵义、赤水、娄山关等地,跋山涉水,顶风冒雨,在6000多公里的征途上留下了艰辛的足迹,也留下了许多令人终生难忘的记忆。湘江之战的拍摄即为一例。
发生在1934年10月底的湘江之战,是长征途中所遇到的最为惨烈的一场恶战。这场戏的场景选定贵州锦屏县的清水江。拍摄当日,夜色尚未退尽,拍摄现场已是人头攒动,战马嘶鸣。江面上浮桥摇曳,山峦上军旗猎猎,钢枪如林,由数千民兵扮演的渡江部队已进入了各自的阵地,架在不同方位的摄像机也都静静地张开了镜头。10时整,随着总导演的一声号令,十里河滩枪炮齐鸣,硝烟弥漫,杀声震天,60年前湘江之战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在清水江畔得以艺术地再现。
《遵》剧制作完毕后,中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约请中央党史研究室、文献研究室和军事科学院、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等单位的专家、艺术家及学者数十人参与审片。与会者一致认为该剧在正确反映“遵义会议”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及刻画人物方面,都达到了相当水平,并有所突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成功之作。


第12版(副刊)
专栏:

别开一面述说西部故事
宁夏厂投拍《这女人这辈子》
这些年,在中国的银幕上人们已看惯了一些谓之为“西部电影”的蛮荒和粗野。似乎没有满目苍凉和一身野性就构不成西部电影。如今终于有人要反其道而行之了。这就是宁夏电影制片厂正在拍摄的故事片《这女人这辈子》。
这是宁夏厂在建厂二十多年第一次获得出品权后拍摄的开山之作。影片依据在宁夏民间广为流传的“张寡妇黄酒”的故事,透过女主人公秉承乐善好施的丈夫的遗愿,坚守“心正酒香”的信条,为酿出造福一方的醇香美酒,含辛茹苦坚韧不拔的行为,表现的是生活在大西北的中国妇女坚忍、顽强的品质和勤劳、正直的美德。
新上任不久的厂长李乐说,宁夏厂在设备生锈、人心思走的困难中等待多年之后,终于能拍摄《这女人这辈子》这种“着眼宁夏,面向全国”的故事片,得益于“长沙会议”开创的新局面。长沙会议不仅理顺了电影、电视的关系,更激发起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拍摄精品电影的热情。区财政厅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首次破例拨款上百万投入电影拍摄,自治区党委分管副书记亲自打电话要求外景地所在政府全力支持影片拍摄,广电厅负责人更是多次来到厂里了解情况,解决困难……
为了打响独立拍片的“开山炮”,宁夏厂在广电部电影局支持下,请来曾成功拍摄出《小村无故事》等片的于向远执导该片。这位近些年执著于拍摄农村题材影片的长影厂导演,一来到银川郊区的镇北堡拍摄地,便破天荒地在颓败的院落里种树栽花,并请来剪纸高手遍贴窗花,为这个因荒凉、粗粝而被誉为“西部电影摇篮”的地方平添一抹绿意几分生机。同时他又邀请来曾在塔里木生活了十年,非常熟悉西部民间音乐的中央戏曲学院教师徐晓明为影片写出了一曲曲悠扬而优美的“花儿”插曲。
“我就是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在西部土地独有的美丽中表现出西部人美丽的心灵。”这是导演的创作意图,也是摄影、美工和演员正为之努力的艺术追求。但愿一部新的西部电影正由此而诞生。人们期待着,中国银幕期待着。(西央文/向兵摄影)(附图片)


第12版(副刊)
专栏:

请多学习
陆锡铭
当前,文艺界里某些人的某些基本知识浅陋到了使人吃惊的程度。举些例子吧,有位剧作家曾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介绍给一位正走红的“笑星”,结果一转身,他听得那“大腕笑星”向别人打听:于是之是干什么的?还有一位在京剧界很有知名度的女演员在和人谈话时记不起田汉是何等人物。
吃艺术饭的青年演员搞不清于是之和田汉是谁,很可笑。他(她)的脑子大约被现实的名利挤满了,不再去想如何学习前辈艺术经验的事了。这样的修养的演员,即使正走红,也不过如过眼云烟而已,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
令人叹息的事还有。一位任某文艺单位主要负责人、60年代初毕业于中文系的作家,竟视早在美国的女作家谢冰莹与谢婉莹(冰心)为同一人。这“粗心”也是实在不应该有的。对于一些业余青年作者,如果搞不清此谢与那谢,尚可原谅,但对于一位科班出身的吃专业饭的文艺界领导来说,就很难原谅了。
文艺界的那些欠缺最起码的某些基本知识的人,头脑可能都很聪明灵活,否则不会有他们现在的春风得意。一口饭吃得比许多人好。然而,他们却懒得去关心本该关心的某些应具的知识。但他们又不怕因缺少某些知识而闹笑话,也不会因在某些场合里表现出的“茫然无知”而脸红。因为,他们很活得下去。不知道某人的名字又怎么啦?大家都知道我的名字就可以啦!
批评讽刺归批评讽刺。我们还是要诚意地劝导那些弄不清不该弄不清的前辈大名之类的文艺界人物,能虚心地多学习着点儿,以提高自己。否则,您真太说不过去了,您真对自己太不负责了!


第12版(副刊)
专栏:舞台屏幕

为戏曲和电视架设金桥
  李希茂作品研讨会举行
出生在太谷秧歌之乡的山西电视台导演李希茂近十几年来先后执导拍摄了《风流父子》、《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山杏》、《魁星楼》等九部戏曲电视剧,被誉为为戏曲和电视架设金桥的人。日前,中国电视艺委会专门为他的作品举行了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要拍好戏曲电视剧,既要懂得戏曲艺术,又要懂得电视艺术,对文化素养的要求是很高的。李希茂多年来执著于戏曲电视剧艺术创作,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和赞扬。专家们对他的作品多方面地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长处与不足,热切希望他有更多的佳作问世。 (文一)


第12版(副刊)
专栏:

文学艺术走向电视文化的成功之作
——电视连续剧《子夜》观后
阎延文
当电视文化以令人目眩神驰的强悍力度冲向当代艺坛,并以强烈的大众性、普及性和巨大覆盖面赢得了最广泛的接受群体后,文学艺术走向电视文化,借助“电视”这个最具生命力的现代传播媒体实现高雅艺术与普通大众的完美契合,就成为近年来一个不可逆转的创作趋势。然而,以文学名著为底本并不能保证电视精品的必然问世。在以传播性、娱乐性为特征的大众文化氛围中,如何避免“戏说”、“传奇”等商业化功利性运作,保持文学原著特有的风骨神韵?在文学艺术的经典语词叙述被转化为以画面为主的视觉艺术后,如何完成两种艺术门类的巧妙切换,避免照搬原著,简单图解的创作“公式”?这无疑是当前电视艺术的一个难题。可喜的是,浙江电视剧制作中心近期摄制的14集电视连续剧《子夜》,对这个难题作出了令人欣悦的回答,提供了由文学艺术走向电视文化的一个比较成功的范本。
首先,在艺术再创中,电视剧实现了对原著的精深理解和本质忠实。该剧以短短14集篇幅囊括了书中波澜壮阔的全部历史情境,活画出60多个性格迥异的各色人物,并在叙事结构上保留了以城市民族资产阶级为主的全部情节主副线。这就从根本上理解并复现了茅盾“大规模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创作初衷,复活了这部“里程碑”式巨著的恢宏体制和主题精神。
然而,文学与电视剧毕竟是异质殊途的艺术门类,完全按照文学原著亦步亦趋地图解搬演不仅会消解电视画面独特的审美趣味,也会构成原著深广主题和象征意蕴的缺失。为避免这种倾向,《子夜》巧妙地完成了文学叙述向电视画图的转换,通过交叉互补的创构手段,成功地实施了电视文化对文学名著的艺术再创。这种再度创造是通过以下四种模式进行的。其一是“切换”。由于文学独特的语词叙述方式,《子夜》原著包蕴了大量精彩细腻的心理描写,有的甚至长达数页。这种方式在阅读中不会产生障碍,但当电视画面直接作用于观众视觉时,就显得抽象、复沓而难于表现。因此,在剧作中编导巧妙地创造出人物细节动作、面部表情和画面旁白三位一体的图像组合,以新颖的电视构思切换了原著的语言叙述。其二是“填补”。由于原著简约洗炼的叙述风格,许多细节画面和空间转换都没有具体描写,这就要求电视艺术用想象填补原文的“诗意空白”。例如,冯云卿出卖女儿色相窃取金融秘密、却终于人去财空凄惨自尽的悲剧,在原著中只有零星简约的描写,而电视剧则大胆地将情节归拢到一集里,并增添了冯云卿破产后夜半归来、扶墙蜗行的凄凉画面,从而完整具现了金融斗法的血腥残酷。其三是“删削”。电视剧不仅删去了克佐甫、苏伦、吴芝生等重复性人物,而且在吴荪甫与屠维岳的几次对手戏中,都将长达几页的对话删减为一两分钟的精彩画面,这就在有限的电视时间内突出了人物个性和情节的紧张激烈。其四,最引人瞩目的,是电视剧对原著的艺术“创造”。篇头有意增设的“子夜巨钟”形象和篇中反复出现的急切翻动中的“月历”形象,都在原著之外创构出一种强烈的象征意味,使苍茫旷远的历史沧桑与紧张激切的情节节奏鲜明地活现于观众视野中。而篇末特意创造的吴荪甫子夜登船、怆然回首的画面,则更具有总领全剧的象征意蕴:中国振兴民族工业的梦想又一次破灭了,中国的吴荪甫们将走向何处?历史定格般的巨大构图深切体现出“中国向何处去”的社会主题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必然失败的悲剧宿命。
于是,我们看到,《子夜》既忠实地再现了原著的艺术精髓,又大胆地实现了电视文化对文学名著的艺术转换,为今天开拓电视艺术的广博空间作出了崭新的启示。


第12版(副刊)
专栏:舞台屏幕

影视套拍《丝绸之路》开镜
大型历史故事片与八集电视连续剧《丝绸之路》日前在内蒙古开机。
故事以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为线索,再现丝绸之路的辉煌。汉朝使臣张骞西行,身陷匈奴10年,历时13年,几经曲折坎坷,到达西域各国,开创了东西方交流的丝绸古道,成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影片集汉武盛世文明与西域古国传奇色彩为一体,抒写大漠孤烟的英雄主题。故事根据王祥玉、李生熠《踏出丝绸彩带的使者》小说改编。
该剧制片人:黎燊,编剧:大戈壁、辛加坡、赵玉恒,导演:王星军,主演:王星军、钢花、奥登高娃、小巴特尔等。影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电视剧由天津电视台录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