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6-09-17

1996-09-17新闻联播 文字版

巧遇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巧遇<br/> 苏殿远<br/> 说起来,颇像个传奇,但实际上却是件千真万确的往事。<br/> 那是几年前,一个雪花纷飞的冬日,我乘坐251次列车,从北京去河南郑州完成一项紧急采访任务,不料天寒受冷,感冒加重,咳嗽不止。<br/> 子夜,正是进入甜蜜梦乡的时辰,周围的旅客却因我的“作祟”而不得安宁。我难受、后悔——悔不该这时犯病,上哪里去寻止咳良药呢?<br/> 愧悔中忽然来了救星——一位好心的女乘务员发现我咳得厉害,很快请播音员用最轻柔的声音播了一条“急讯”:“……哪位是大夫,或带有止咳药物,请到11号车厢来,有病人需您救护。”<br/> 不一会儿,果有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女子走来。她摸了摸我的脉,轻轻地说:“我给你贴两贴膏药吧,很快会好的。”说罢,她哈腰拎起热水瓶,冲我的玻璃杯内倒满开水,又从兜内取出两贴膏药,借助杯壁传出来的热量,暖化了膏药,然后在我前胸和后背膻中、华盖穴位上各贴了一贴。<br/> 几分钟过去,我觉得呼吸自由了一些,气管也无堵塞之感了,于是,昏昏然睡去。<br/> 也许是折腾得太累,这一路我睡得很死。一觉醒来,天已大亮,列车已快到达终点站郑州。我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寻觅“救命恩人”,便去打听列车员。孰料列车员回答:“昨晚给你贴药的那位女同志是哪个车厢的,我也不清楚。”<br/> 下车了,我只好努着眼睛,在茫茫人海中寻觅“恩人”。“恩人”呢,却像“针”沉大海,不见踪影。<br/> 谁曾想,两年后一个料峭的早春,我竟鬼使神差地在北京新外大街的小西天23号,解放军总参管理局医院同“恩人”邂逅相遇——<br/> 多年的气管炎和轻度肺气肿,使我进入冬季就胸闷、气短,稍一受凉就咳嗽。有人劝我去解放军总参管理局医院看看,说那儿有位女大夫用膏药治气管炎、哮喘挺“神”的。他们说这个女医生的医术医德都很不错。<br/> “膏药”二字,令我神情一振,因我曾受其惠于急难之时!于是我带着一丝侥幸心理,骑着自行车,奔向解放军总参管理局医院。<br/> 万万没有想到,坐在我面前、身穿白大褂的女大夫,面容是那样熟悉。她多像那夜的“救命恩人”啊!尽管那一夜我在病中呻吟,看得并不是特别清楚。<br/> “大夫,您尊姓大名?”我猜疑着问。“我叫丁素兰。”她答。“您是否到河南去过?”“对呀,我就是河南人嘛!你怎么知道?”<br/> 我大喜过望,马上说出那次深夜遇救的往事,谁知她听后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咳,那是件芝麻粒小事儿,你,赶上了。”<br/>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恩人就在眼前!<br/> 今年春节前夕,我从电话里打探她家的住址,她知道我要去感谢她便秘而不宣。但是,恩情却常常使我如负重石,不释不快。我终于鼓足勇气,带上一嘟噜水果、几瓶罐头去医院拜访她,以表达感激于万一。<br/> 不想,在离医院几百米的22路汽车站旁,我又同她邂逅相遇——她正一手打着雨伞,一手搀扶着一位老年病人,迎着鹅绒般的雪花,把病人亲自护送到公共汽车上……

中国的脊梁

第12版(副刊)<br/>专栏: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诗歌征文<br/><br/> 中国的脊梁<br/> 萧通湖<br/> 在八月,重读《井冈山的斗争》<br/> 我们与一群粗手粗脚的矿山老前辈<br/> 邂逅于历史丛林的深处<br/> 岁月没有留下那一个个朴实的名字<br/> 却记住了他们苦难的出身<br/> 在三座大山的最底层<br/> 镇日在昏暗的巷道里匍匐而行<br/> 不见天日,不见苦海的尽头<br/> 直到借助安源山采来的火种<br/> 他们才第一次看清命运的出口<br/> 挽起觉醒的群山昂首怒吼<br/> 然后,打起飞脚,投奔星星之火的故乡<br/> 成为边界红军的来源之一<br/> 长长二万五千里<br/> 征途铁流滚滚,有他们溅起的朵朵浪花<br/> 于血色黎明的前夜<br/> 化为苍茫大地的点点野花,灿灿晨星<br/> 从这幕追求的历程中<br/> 我们读出一种夸父追日的悲壮<br/> 共和国将永远铭记<br/> 历史和人民将永远铭记<br/> 这群顶天立地的矿山硬汉子<br/> 是怎样成为中国的脊梁<br/> 那大浪淘沙的年代<br/> 早已遥不可及,在和平的星光下<br/> 我们努力采撷岩层中的花朵<br/> 一些沧桑的面孔时隐时现<br/> 挺直腰杆,踏遍青山<br/> 我们再次感到继往开来的沉重分量

《诗刊》更上一层楼

第12版(副刊)<br/>专栏:艺文短波<br/><br/> 《诗刊》更上一层楼<br/> 在广泛听取读者意见的基础上,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诗刊》,1997年将更上一层楼,从内容安排到形式布局上都将有很大的改变。首先,是增加一个印张(16面)作为新栏目“中国新诗选刊”的版面。这个重头栏目将尽可能地把全国各种报刊新发表的优秀诗歌新作、理论观点、诗坛信息包容其中。加上原来深受读者喜爱的栏目,使刊物真正成为我国新诗的创作中心、研究中心和信息中心。另外,在版式设计、字号选择等方面,也将有新的突破,力求做到大气、严谨、活泼,使《诗刊》从内容到形式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br/> (龙汉山)

厦门两章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厦门两章<br/> 方叶<br/> 归来堂陈嘉庚塑像<br/> 带着一身蕉风椰雨,穿越万水千山,归来了!<br/> 来不及抖掉风衣上的浪花涛声,<br/> 手杖也许还飘荡着胶园的芬芳,<br/> 匆匆,踏上了梦绕魂牵的海岸。<br/> 面对遍地烽烟的国土,你义无返顾跨过怒吼的黄河,走向了呐喊中的长城:<br/> 用一副肝胆,一腔赤诚——<br/> 去铸造消灭日寇铁蹄的枪支弹药,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br/> 去铸造一座座幽静的校园学村,举托起炎黄子孙的灿烂星辰。<br/> 终于,你把自己铸造成一面旗帜,一个不朽的侨魂!<br/> 而今,寂立花木丛中。你那轩昂姿势,是在谛听南薰楼传出的琅琅书声,还是在凝望集美港湾里日夜拔节的楼林?<br/> 也许在那风清月白之夜,你真的飘然走出鳌园,迈向车水马龙的海堤、长桥,凝视着日新月异的特区,颔首微笑……<br/> 走向你,谁不感到你博大的心脏依然在怦怦跳动!<br/> 肃立你面前,谁能不久久思索一个永恒的主题——祖国,故土,家园。<br/> 重返何厝<br/> 一叶不沉的舢舨,停泊在我思念的港湾。<br/> 迎面扑来的咸涩海风,吹醒了尘封的记忆,满眼却都陌生了。<br/> 那战壕里的红花绿草,是我青春的脚印?<br/> 亲手栽种的相思柳木麻黄,已不再是旧时的模样。<br/> 何处寻觅,低矮的木屋、石垒的渔棚?香山脚下瘠硗荒坡上,生长出一幢幢鲜嫩的小楼别墅、一片片气势凌云的开发区、加工厂……<br/> 绿茵茵校园里,飘拂的红领巾,可有当年的姿影?“英雄小八路”的故事,早已雕凿成一尊尊历史的塑像。<br/> 匆匆奔向堤岸,只有海还是这么阔,只有天还是这么蓝。无边的视野里,再也找不到凹凸的弹坑;金灿灿的沙滩上,盛开着耀眼的太阳伞和一片片色彩缤纷的泳装。<br/> 而风浪中的渔舟、帆影,曾钓瘦了几多潮汐,几多壮阔的岁月。<br/> 远处,淡淡的岛影,该也悄悄打开了金铸的大门?<br/> 伫立高岗峭岸,真想自己是一棵小树,深深扎进滩涂,再也不离开这风,这浪,这海……

“五谷不分”之忧

第12版(副刊)<br/>专栏:金台随感<br/><br/> “五谷不分”之忧<br/> 尹卫国<br/>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句话常用于形容旧社会的读书人,多少带有点对轻视劳动的旧知识分子的鄙视。旧社会的读书人毕竟是凤毛麟角,如今的读书人却是浩浩荡荡。把这八个字“赠言”给今天的中小学生,还真有点“言中”了。如果搞一次农业基本知识考试,恐怕绝大多数学生不及格。前不久,我儿子所在的六年级外出郊游,在绿油油的田野里,全班50名学生无一例外地统统误识韭菜为青草,油菜籽为枯草,年轻的班主任也说不清莴笋是长在地上还是埋在土里?<br/> 所幸许多地方和学校已经意识到弥补这一缺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据报道,江苏靖江市马桥乡七所中小学专门开设劳动课和农业技术课,“三夏”大忙期间,乡政府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下田间学习劳动,人人写一篇有关推广稻子抛秧新技术的作文。湖北荆沙市按照小学三亩、初中五亩、高中十亩的标准,给学校划拨农田作为劳动实习基地,老师领着学生犁田修垄,种稻种菜,既掌握了耕作技能,又锻炼了吃苦耐劳。<br/> 自幼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是他们健康成长、成材的必修课,这一点愈来愈成为人们的共识。今年暑期,香港专门组织一批小学生到广东农村搞夏令营活动,与农民同吃同劳动,亲身体验“粒粒皆辛苦”。香港是个工商业高度现代化的弹丸之地,已经难闻稻谷飘香,难见麦浪翻滚,孩子们生活也十分舒适、安逸。可当地学校不辞辛劳,把他们送至远离港岛的内地农村锻炼,可见师长们培养孩子的良苦用心。<br/> 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确实拉大了农村与中小学生之间的距离,农村和农作物对那些在车水马龙的都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是那样的遥远和陌生,有的孩子只知死读书,以致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厌恶劳动,意志脆弱,这无疑是一种危险的信号。自然界的植物要生存下去,必须与艰苦抗争,人的成材又何尝不是如此?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一点吃苦精神,不想付出艰苦劳动而只想获取丰厚报偿,这种人能为社会和他人奉献什么呢?维持生存的最基本的体力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组织孩子们熟悉农事,识五谷,种庄稼,显然是为了增强他们的吃苦意识和劳动观念,但深一层意义又远不止这些。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有5000多年的农耕历史,吃饭始终是12亿人口的第一需要。今天在校读书的学生尽管将来不可能都从事农业生产,但对农业大国的耕作传统是不能一无所知的。如今的孩子对农事已经知之甚少,再过几十年更不知会是啥样了。这一课难道不重要吗?

图片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岭上多白云(中国画)<br/> 梁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