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6-09-16

1996-09-16新闻联播 文字版

特色城镇舞“龙头”——来自祁东的报道

第10版(农村经济)<br/>专栏:地方经济<br/><br/> 特色城镇舞“龙头”<br/> ——来自祁东的报道<br/> □蒋中任周冰波<br/> 8月19日,湖南享有盛名的辣椒镇——祁东县风石堰镇正逢赶集。但见街头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四五百担脆生生的鲜辣椒摆成了几条长龙阵,红的像玛瑙,青的像翡翠,一眼望不到头;十几辆东风牌大卡车正忙着收购、装运;店铺、摊位上摆着的剁辣酱、腌辣椒等,散发出阵阵诱人的清香。这是祁东县建设特色产业小城镇的一个缩影。<br/> 祁东是一个拥有80多万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县。这里盛产的黄花、香芋、生姜、辣椒等大宗传统农副产品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近些年,该县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规模经济,经济作物面积猛增到78万多亩,比1992年扩大21万多亩。如何引导“一村一品”的名特农产品迅速形成“拳头”,闯荡国内外大市场,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县委书记胡必胜、县长周绪和等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一次专题调查,提出了“建好特色城镇,舞活产业‘龙头’,销售加工并举,发展县域经济”的小城镇建设工作思路。县委、县政府把建设好特色产业小城镇作为实施名特农产品基地化、规模化、市场化,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工程来抓,全方位推行“以业兴镇,城镇带动,开发兴农”策略。<br/> 近三年来,该县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培育市场销售网络,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采用土地转让、住宅集资、出售门面、预租摊位、收取城建税等10多种集资办法,先后吸引8万多农村能人进小城镇建房开店、办厂创业,共投资5亿多元,建成各类市场54个,建房1200多万平方米,一条条农民街相继竣工,19座特色产业小城镇迅速崛起。金桥镇农民素有种植席草的习惯,年种植席草近2万亩。镇里因势利导,组织上万名农民从事草席设计、加工、经营。他们征地50亩,建成了湘南最大的草席专业市场和农民草席加工一条街。全镇共购进1300多台电动草席编织机和120多台配套机械进行草席加工,年销售草席上亿条,成交额达6亿多元,使这里成为产品辐射全国、部分销往国外的草席专业镇。<br/> 祁东县在建设特色小城镇时,十分注重引导进城农民把名特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使名特农产品不仅能够卖出去,还能卖个好价钱。黄土铺、官家嘴、石亭子三镇是该县黄花菜集中产区。过去因加工技术滞后,卖不出好价钱。农民企业家李映武与台商合资,投资1200多万元,兴建了一条具有90年代先进技术的黄花保鲜加工生产线,使传统熏蒸后色暗味差的低档黄花菜,变成了色泽金黄、形态鲜嫩、营养价值高的抢手高档货,每公斤售价从6元上升到16元,大部分产品销往港澳台等地。当地农民尝到了甜头,扩种黄花菜1.5万多亩,使全县黄花菜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

培育“智力型”农民

第10版(农村经济)<br/>专栏:农村杂谈<br/><br/> 培育“智力型”农民<br/> 刘梅富<br/> 前不久,我们对农民的文化程度与富裕的关系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是:家庭收入高低与家庭劳动力素质高低成正比。富得快、变化大的农民大都是有文化、有技术、善经营的“智力型”农民,而相当一部分由于文化程度低、缺技术、凭苦力挣钱的“体力型”农民,尽管家里劳力多,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还是富得慢。<br/> 不少农民反映,他们很想致富,却感到致富无门。其实,致富的大门是敞开的,关键在于自身科技文化素质怎样。在同一个村子里,那些有文化、有技术、善经营的“智力型”农民率先跻入富裕行列,成为专业户、示范户。也有不少农村基层干部反映,好不容易引进一个农业项目,由于农民素质差,却很难在当地得到大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世界科学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贫富差距就是知识的差距。历史与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是资本和物质资源,而是人力资源,尤其是人的科技文化素质。当前,农村产业不断拓展,农民致富门路在增加,传统农业逐步向市场农业、高效农业转变,对农民智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应尽快实现由用“体力”向用“智力”转化。应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充分运用函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夜校等阵地,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开发农民智力。农民朋友也应转变观念,多搞点智力投资,千方百计把自己和下一代培养成为有文化、懂科学的“智力型”农民。

贫困地区要跳跃式前进

第10版(农村经济)<br/>专栏:<br/><br/> 贫困地区要跳跃式前进<br/> 国务院扶贫办刘福合<br/> 扶贫开发所要追求的理想效果是一方面逐步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另一方面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但从这些年的实践看,从整体上讲,通过扶贫使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有了大幅度减少,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并没有相应缩小,反而在逐步拉大。因此,中西部贫困地区只有实现超常规发展,跳跃式前进,才有可能靠自身的努力,遏制和逐步缩小与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此外别无选择。<br/> 第一,走出等靠要的误区,加速推进市场经济进程。在传统体制下,区域经济发展基本上是由国家计划来组织和推动的。那时,要缩小地区差距,有效的手段是地方政府尽可能从中央政府那里多争取项目、投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的运行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主要靠市场去完成。在这种情况下,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等靠要已是误区,国家转移支付的宏观调控既是有限的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可靠的选择就是推进市场化进程,用市场经济机制运行的巨大推力去积极参与竞争,奋起赶超。<br/> 第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精心培育支柱产业。资源存量大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优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一方面给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互惠互利合作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也为贫困地区在市场配置资源的竞争中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等价交换的机会。另一方面,贫困地区可以自主地根据当地资源优势,突破小而全的发展战略,选择并发展一些产业关联度大,市场需求和收入弹性高的支柱产业,以此为龙头,带动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br/> 第三,保持超前意识,抓住东部产业西移的历史机遇。东南沿海地区经过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产业,原材料初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已越来越有西移的内在动力。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东部向西部的产业转移将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大规模展开。西部贫困地区要有超前意识,在战略上要为产业西移做好精神的和物质的准备。<br/> 第四,要重视和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贫困地区由于区位条件、资金、技术、管理等水平的制约,把有限的资金过多地发展国营、集体经济,总体效益是事倍功半的。实践证明,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脱贫效果明显。

扶贫要多管齐下

第10版(农村经济)<br/>专栏:<br/><br/> 编者按:从1994年到2000年,用7年时间基本解决当时全国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的扶贫工作任务,也是中国政府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br/> 到1995年底,全国贫困人口由8000万减少到了6500万,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果。但是面对本世纪末基本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我们要做的工作还相当多,难度也越来越大,任务十分艰巨。<br/> 从80年代中期至今,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已经十多年了。总结这些年的成就、经验,寻找问题、不足,探讨下一步工作的方向、方式与方法,是加快扶贫工作步伐,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重要前提。<br/> 日前,本报经济部农村组邀请了在中国贫困与反贫困问题方面有一定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就扶贫工作,本着各抒己见的原则进行座谈。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本版分两次摘要刊出,以飨读者。<br/> 扶贫要多管齐下<br/> 中央政策研究室艾云航<br/> 按期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任务重,时间紧。因此,必须下定决心,集中力量,采取以下强有力措施。<br/> 第一,加大扶贫力度,增加扶贫投入。目前制约扶贫攻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扶贫资金相对不足。为了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很有必要进一步增加投入,特别是财政投入,重点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地方病、人畜饮水、扫盲、科技推广等有长期社会效益而在短期内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社会发展项目。<br/> 第二,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一是下苦功夫,花大力气,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农田。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保证粮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养殖业为主的多种经营,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三是充分发挥贫困山区资源丰富的优势,搞好农业综合开发。<br/> 第三,积极开展科技扶贫。动员科技部门、研究机构、大专院校,深入到贫困地区推广既成熟可靠,又容易掌握,有利于群众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科学技术。同时,要围绕扶贫攻坚开展多层次的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和管理者的素质。<br/> 第四,继续组织沿海发达省、市对口帮扶西部贫困省、区。东西互助是促进东西部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缩小东西部差距的重要途径。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要重点组织好沿海六个省、三个直辖市、四个计划单列市对口扶持西部十省、区的工作。对口扶持工作要落实到县一级。东部地区富裕县市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才、技术、资金、市场、信息、管理等各种优势,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与西部贫困县共同开发当地资源,发展经济。<br/> 第五,实行党政一把手扶贫工作责任制。贫困面大、贫困问题严重的省(区)要把扶贫攻坚、解决群众温饱的进度,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主要标准,定期检查结果。<br/> 第六,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扶贫攻坚要靠农村基层组织和乡村干部去落实。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选好一个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好班子。同时,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以减轻农民负担,使基层党组织有条件更充分地发挥作用。<br/> 第七,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努力改善医药卫生条件。要把扶贫工作与计划生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改变“越生越穷,越穷越扶,越扶越生”的恶性循环状态。积极办好合作医疗,积极做好地方病、流行病的防治工作,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坚持正确扶贫决策

第10版(农村经济)<br/>专栏:<br/><br/> 坚持正确扶贫决策<br/>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严瑞珍<br/> 从目前的扶贫进度来看,到2000年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规定的目标难度很大,必须要在今后四年中加大扶贫力度;而加大扶贫力度,关键在于有一系列正确的扶贫决策:<br/> 一、综合性扶贫决策。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态、资源、交通、人口素质等各种因素。因此,反贫困也要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这叫做综合性扶贫。<br/> 一些地方和单位把扶贫工作简单化,以为只要引进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一个新的品种、建立一个乡镇企业,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任何一项新的技术和新的产业都要和一定的生态、经济、社会、意识的环境条件相适应。假使原有环境条件没有逐步地加以改变,这些单项的扶贫措施就难以生根发芽,有的即使奏效于一时,在短期内把人均收入水平暂时提高了,但都无法持久。这是一些地方脱贫之后很快返贫的根本原因所在。<br/> 二、区域补偿性扶贫决策。贫困地区都位于边远地区。它和位于城市和经济中心附近的农村比较起来,往往遭受以下四个方面的经济损失:第一,土地质量差,同等投资获得的经济收益少;第二,因为要加上运输成本,工业品价格逐远逐高,农产品价格逐远逐低,使得贫困地区农民买进工业品要多花钱,而卖出农产品却少赚钱;第三,集约化程度低,造成边际收益低,边远地区是平原地区的生态屏障,每年投入植树、种草、建设水土保持工程方面的耗费巨大,但收益却部分地转到平原地区的生态效益上。区域间级差土地收入的差异,是造成地域间经济收入差异的经济根源。因此,应该把近郊富裕地区获利的部分,通过税收纳入到国家财政中来,用于对贫困地区的补偿。<br/> 三、以农为主的扶贫决策。人们往往沿用“无工不富”的口号于扶贫,一个时期在贫困地区大上工业项目。当然在有条件的贫困区,可以发展一些工业。但在大多数贫困地区往往并不具备这些条件。<br/> 如果在贫困地区把发展工业和农业加以比较,工业的投资量大、动员面窄,只有部分农户参与;同时投资工业受益覆盖面小,受益率低。农业正好相反,除极个别地区外,农业资源都较丰富,不乏发展收益很高的特色农业的条件;投资量不大,稍有启动资金就能运行;家家户户都能参与,受益覆盖面广;风险低,成功率高。因此,要走出轻视农业,似乎只有主要依靠工业才能脱贫致富的误区,坚持走以农业为主的道路。

扶贫要注重区域性经济发展

第10版(农村经济)<br/>专栏:<br/><br/> 扶贫要注重区域性经济发展<br/>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蔡昉<br/> 我国的扶贫工作,经历着一个从一般性区域发展带动型到瞄准农户型的转变。经济改革之前,我国农村贫困属于一种普遍贫困的类型。与当时的贫困类型相适应,一般性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带动扶贫的良好效果。<br/> 在经济改革之后,我国贫困类型开始发生变化。第一,从普遍贫困到越来越集中到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偏远地区。第二,经济增长和市场发育在使大部分农民富裕起来的同时,产生了新的贫困。第三,贫困人口越来越与人力资本低下、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相联系。第四,贫困地区资源外流形成了贫困的恶性循环。面对这种新的情况,我国政府于1994年开始实施“八七计划”。为实现本世纪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扶贫战略越来越从一般性区域发展带动型转向瞄准农户型。<br/> 这种扶贫战略的转变,无疑是一种正确的选择。然而,我国以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扶贫的方法,也曾经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经验,不应忽略和忘记。需要将瞄准农户的扶贫方式与区域性发展带动扶贫的方式结合起来。<br/> 首先是资金使用效率的要求。按照目前的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到2000年解决6500万遗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仍然存在着较大的资金缺口。固然,通过增加各级政府投入和动员社会扶贫,将会加大扶贫力度。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更大的潜力。过去我国扶贫工作中利用不同的资金来源形成互补性的区域性投资努力(如以工代赈资金着眼于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着眼于人力资源的培训,扶贫贷款着眼于生产性项目的扶持等等),被实践证明可以具有更大的扶贫涵盖面。今后在更加关注贫困户的同时,不应放弃这种区域性投资的做法。<br/> 其次是保持脱贫的可持续性的要求。人力资本素质差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所以,在瞄准农户的扶贫战略下,通过援助资金和物资的投入,尽管可以解决一时的贫困问题,但返贫率常常很高。而只有通过区域性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才可以更好地改进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力资本,提高社区和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从而达到脱贫的可持续性。<br/> 最后是利用政府、社区组织资源的要求。由于贫困问题常常反映了市场机制的某种缺陷,因而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工作也仍然要在相当大程度上依靠政府的职能和社区的组织优势。这种组织资源发挥作用的领域,又主要是以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实现的。例如,计划生育在我国农村扶贫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要巩固扶贫成就,计划生育政策就必须坚决执行。而这方面显然不能离开政府和社区的作用。

扶贫:跨世纪的伟业部分专家学者座谈中国反贫困事业(上)

第10版(农村经济)<br/>专栏:<br/><br/> 扶贫:跨世纪的伟业<br/> 部分专家学者座谈中国反贫困事业(上)<br/> 编者按:从1994年到2000年,用7年时间基本解决当时全国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的扶贫工作任务,也是中国政府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br/> 到1995年底,全国贫困人口由8000万减少到了6500万,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果。但是面对本世纪末基本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我们要做的工作还相当多,难度也越来越大,任务十分艰巨。<br/> 从80年代中期至今,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已经十多年了。总结这些年的成就、经验,寻找问题、不足,探讨下一步工作的方向、方式与方法,是加快扶贫工作步伐,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重要前提。<br/> 日前,本报经济部农村组邀请了在中国贫困与反贫困问题方面有一定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就扶贫工作,本着各抒己见的原则进行座谈。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本版分两次摘要刊出,以飨读者。

救救庄稼“卫士”

第10版(农村经济)<br/>专栏:来信<br/><br/> 救救庄稼“卫士”<br/> 编辑同志:<br/> 入夏以来,大关县城街头每天都有乡下人兜售青蛙、蛇,庄稼“卫士”惨遭杀戮,给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威胁,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重视。<br/> 大家知道,田野里的一些两栖、爬行类动物,如青蛙、蛇类等,是捕食作物害虫的能手,成了庄稼“守护神”。然而,正是这些长年累月默默奉献的庄稼卫士,自己却面临被人吃掉的危险。由于大量捕杀庄稼卫士,田鼠及作物害虫渐趋猖狂,有的禾苗被蝗虫咬得缺头破芽而枯萎,玉米刚刚背苞就遭鼠啃;青黄不接之际,田鼠竟把麦苗咬得光秃秃的。云南省大关县地方志办公室马仲全

应重点帮助贫困人口

第10版(农村经济)<br/>专栏:<br/><br/> 应重点帮助贫困人口<br/>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发所刘文璞<br/> 当前落实扶贫政策面临的最大难题不仅在于扶贫资金缺口大,还在于现有资金使用效益低。扶贫资金被转移用于非扶贫项目的现象很普遍。特别突出的是扶贫资金效益难以落实到真正贫困农户的头上。不少地区热衷于发展那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又与农户、农业无关的企业。结果,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作用并不明显。<br/> 针对扶贫工作中的问题和扶贫政策中的某些缺陷,今后扶贫政策和措施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br/> 扶贫政策应当更加针对农村中最贫困的群体,对现行的以区域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政策做适度调整。实行现行的扶贫政策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由于中国贫困形成的特点,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有很高的集中性。实践证明,这一扶贫方针对贫困地区的发展以及使很大一部分贫困人口脱贫起了明显的作用,今后也仍然需要区域发展政策。但是,今天剩下来的未脱贫人口脱贫难度都很大,单纯的区域发展政策已远远不够了,只依赖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已很难使剩下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必须实行一项直接针对贫困人口的扶贫政策才能奏效。<br/> 实行直接面向贫困人口的扶贫政策面临的难题首先是如何判断谁是穷人。我国现行的判断贫困人口标准是依据纯收入指标,这是很科学的,但复杂的计算方法很难做到在全国统一地一家一户地进行。外国采用的许多判断方法,又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尽管存在着种种困难,但近年一些地方的政府开始做这方面的尝试,根据一定标准,把贫困户划分出来,落实具体扶贫措施,定期检查。在一些地方由于贫困人口基数特别大,要首先划出贫困乡和贫困村,最后再划出贫困家庭。<br/> 实行直接面向贫困人口的扶贫政策还有认识上的障碍。一些人认为穷人愚昧,无法理性地使用扶贫资金,选项和经营不当会降低资金使用效果;还有人认为贫困农户信誉低,还款能力低。实践证明,这些看法都是不正确的。没有什么人比农民自己最了解什么项目以及怎样经营对他们脱贫最为有利。在选择经营项目上,让贫困农户直接参与往往是项目成功的条件。实践也证明,贫困农户还贷信誉并不低,借款呆滞率在各类承贷组织中是比较低的。<br/> 实行直接面向贫困农户的扶贫贷款方针也有实际的困难,即可能提高信贷操作成本,这也是银行不愿向贫困农户贷款的原因之一。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是把农民组织起来,让农民组织充当银行和农户的中介。这样既可以减轻信贷机构的压力,又可以使贫困农民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目前在国内一些地方进行的直接向贫困农户放小额贷款的试验可为此提供一些经验。

农用车市场潜力多大——我国农用运输车发展现状分析

第10版(农村经济)<br/>专栏:农村经济观察<br/><br/> 农用车市场潜力多大<br/> ——我国农用运输车发展现状分析<br/>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br/> 农用运输车拥有状况<br/> 随着农用运输车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农民对农用运输车认识的提高,购买农用运输车已成为一些农民致富的手段。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1995年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农用运输车0.51台。<br/> 农户拥有的农用运输车以柴油农用运输车为主,且大部分为三轮农用运输车。调查资料表明:在农户拥有的农用运输车产品中,95.0%为柴油农用运输车,5.0%为汽油农用运输车,72.8%为三轮农用运输车,27.2%为四轮农用运输车。<br/> 从农户购买农用运输车的时间看,他们的农用运输车有3.3%是1990年以前购买的,17.3%是1990—1992年购买的,54.6%是1993—1994年购买的,24.8%是在1995年购买的。<br/> 近几年,农村居民家庭对农用运输车的拥有量及整个农村对农用运输车的拥有情况均呈逐年递增趋势。<br/> 农户对农用运输车的购买意向<br/> 1.在被调查的农户中,有5.10%的农户准备在近3年内购买农用运输车,而大多数(94.90%)农户没有购买农用运输车的打算。<br/> 在准备购买农用运输车的农户中,有11.5%的农户准备在半年内购买,25.6%准备在一年内购买,34.9%准备在两年内购买,28.0%准备在三年内购买。<br/> 2.柴油农用运输车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在准备购买农用运输车的农户中,88.7%的家庭准备购买柴油农用运输车,11.3%的家庭准备购买汽油农用运输车。其中,有48.9%的家庭准备购买三轮农用运输车。<br/> 3.农户不准备购买农用运输车的原因。有34.9%的家庭认为买不起农用运输车,32.7%的农户认为购买运输车用处不大,7.5%的农户已经拥有农用运输车,而21.0%的家庭则因为道路、农田不符合农机要求,售后服务跟不上、质量不可靠等其他原因不准备购买农用运输车。<br/> 农民对农用运输车的了解途径及对价格的看法<br/> 农民对农用运输车牌号的了解有34.6%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22.9%通过电视广告,5.7%通过报纸、杂志刊登的广告,4.0%通过广告牌、广告标语,2.1%通过权威部门的信息,1.2%通过企业的大型公益活动,而6.8%的农户是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农用运输车品牌的。<br/> 由于农用运输车在农民家庭中并不十分普及,约有一半左右的农户不了解运输车的市场价格,而对运输车价格有所了解的农户,大部分认为目前农用运输车的市场价格偏高或过高。<br/> 大多数农户喜欢多用运输车<br/> 调查结果表明,在对农业机械用途的选择意见上,有41.1%的农户倾向于选择多用运输车,19.9%的农户选择普通运输车,19.7%的农户愿意选择联合耕作机,13.6%的农户选择普通耕作机械,5.0%的农户选择通用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