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1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九月的“约会”
——记法国“文化遗产日”
郑园园
有人说,法国人把夏天留给外国游客,把秋天留给自己。当金色的阳光变得柔和,凉爽的秋风吹拂着梧桐枝叶的时候,法国人静静地迎来一个节日——全国“文化遗产日”,他们把这个节日称为与本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约会”。
文化遗产日又叫博物馆日。在那个节日里,全国的博物馆敞开大门,公立博物馆一律免费开放,私立的门票减价。文化遗产日活动安排在9月的第三个周末,自这项活动创办十几年来,年年如此。只有1992年例外,那年,法国举行关于欧洲联合的《马约》的公民投票,时间恰好也定在9月的第三个周末。但文化遗产日也并未取消,只是提前到第二个周末举办。文化遗产日里,文化部和各省推荐给公众的参观点多达一万多个,人们扶老携幼,举家出动,朝圣似的去同本国历史文化相会(见下图)。参加这项活动的人与年俱增,到90年代中期达到600万,占法国总人口的1/10强。我曾有幸连续三年和法国人一道赶赴盛会,深深体会到它独特的魅力。在巴黎,最有吸引力的去处,要数平日门禁森严的国家机关的所在地,如总统府、总理府、国民议会等地。这些历史悠久,富丽堂皇的宫殿,很有点“神秘色彩”,只在遗产日对公众开放,所以特别吸引人。要想参观爱丽舍宫,可得耐心排上三四小时的队。在外省,“节目单”也丰富多彩。在朗德省,人们可以追寻法兰西斯一世的足迹;在科西嘉岛,可以寻访拿破仑的踪迹;在布列塔尼,人们可以参观史前巨石阵——卡尔纳克。人们到葡萄园看收获,到废弃的矿井凭吊工业化时代,到乡村看奶酪制作,到作坊观看玻璃工匠的手艺……古老的法兰西尽情地展示它的文化遗产,国民则尽情地欣赏,沉浸于对历史与文化的激情之中。
文化遗产日的起源,可追溯到戴高乐就任第五共和国总统之初。1959年,他为文化部规定了三项任务,第一项就是必须保证让更多的国民参观人类的、首先是法国的文化遗产。根据这一思想,文化部长、著名的作家安德烈·马尔罗,签署了一项名为“法国历史遗迹和艺术财富清点造册”的政令,开始了法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清点“文化财富”的工程。在法国,“文化遗产”的涵盖面很广,历史性建筑、200年以上的老屋、古堡、教堂、修道院以及各类艺术品属文化遗产无疑,法国人还把各种自然与人文景观(园林、岩洞、考古发掘遗址等),以及反映了法兰西民族生存的手段和技能(如磨坊、运输工具、服饰)等一切带有历史印记,体现历史演进过程的遗物和遗迹都当作文化遗产。经过近十多年清点,有200多万张文化遗产照片登记入册,大量建筑物、艺术品、古董有了文字资料档案。在巴黎,还专门成立了“全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心”,存放上述资料。
在大清点工作的基础上,文化部于1984年正式推出了文化遗产日活动。公立博物馆责无旁贷地投入人力、物力,积极参与这项活动。难能可贵的是,私立博物馆(大多为古堡)也有很强的参与意识。每年春季,文化部遗产司致函私立博物馆,询问是否有意在遗产日开放。除特殊情况(如古堡正在维修),主人总是热情响应。参加这项活动,主人虽然损失一些门票收入,得到的回报却很丰厚。一是政府税收上的优惠,二是在情感上得到满足。他们苦心孤诣维护祖先文化遗产的行为,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有一位年过七十的老太太,独力维持着一座古堡改建的服装博物馆。她告诉我,文化遗产日是她与外界进行感情大交流的美好日子。参观者有的对展室的布置陈列提出建议,有的看到庭院里缺少某种花卉,几天后,就把种子给寄来了。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们了解到古堡维修有困难,便自发地为她捐款。
在法国众多的文化活动中,遗产日是很具民族特性的节日,也是文化味最浓的节日。虽然没有狂歌劲舞,没有喧闹的集市,但人们静静地看着,默默地思考着。他们或是小声交换意见,或是同讲解员讨论某个问题,那种气氛,俨然是进行一场学术研讨会。在那种场合,我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质朴气氛,它让你产生崇高感,使人的感情变得深沉了。爱国的重要前提是爱本国的历史文化,爱文化的前提则是了解文化。文化遗产日把国民的求知热情引向对祖先文化遗产的认知,使他们在年复一年的“约会”中,对祖国的文化历史有了更执著的爱。1994年,在纪念遗产日创办十周年之际,法国文化部作了一项民意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法国人一致支持举办遗产日活动,并且认识到:一、遗产日使他们产生自豪感、新奇感、喜悦感;二、文化遗产是一个永不过时的概念,那种把“热爱遗产”同“面向未来”对立起来的观点是荒谬的,在现代人身上,两者能和谐地统一;三、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财富,政府是受托保护人,严格认真承担起保护的责任,国家的文化预算还应该增加。也是在这一年,法国成立了一个由国家、社会团体及私人共同出资组成独立的“文化遗产基金会”,其宗旨是帮助维修私人博物馆。
受法国的启发,欧洲一些国家也陆续举办这项活动。1991年9月,欧洲委员会主持的首届“欧洲文化遗产日”在当年的欧洲文化首都都柏林隆重地开幕,它标志着文化遗产日成为一项全欧性的活动。而今,9月的后三个周末,总有欧洲国家举行文化遗产日活动,有30个国家的约2600多个城市和村镇参与了这一文化盛事,提供的参观点共有两万多个,有1000万欧洲人前往参观。文化遗产日,已成为欧洲各国民众追寻民族文化之根的自觉活动,已成为欧洲人9月里的一个意蕴深长的“约会”。(附图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澳大利亚的土著文化
王能宪
赴澳大利亚东部城市布里斯班参加国际会议期间,我感想颇多,特别是对澳大利亚的土著文化和土著文化政策有了一些初步的印象。
澳大利亚是18世纪末叶英国向那里流放罪犯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当英国人进入这块所谓澳洲新大陆的时候,这里亦称澳大利亚人的土著人,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不知道多少个世纪和年代了。当时的土著人约有30万,大小500多个部落,各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他们从事采集、渔猎,使用石、骨和木制器具,保持着原始氏族公社、部落集团和老人掌权等制度。英国人进入之后的200多年来,土著民族遭受殖民者的压迫和屠杀,人口越来越少。据1966年的人口普查,具有50%或更多的土著民族血统的居民,仅有80207人。据说,纯血统的土著人现在只有2万人左右。
尽管澳大利亚土著民族人口数量不多,生活方式落后,特别是近200多年来遭受白人的种族歧视,但是澳大利亚土著民族同世界上许多地方的土著民族一样,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创造了多姿多彩、风格独特的土著文化。我们在布里斯班博物馆中所看到的那些石器、陶器、弓箭、刀枪、渔具等历史遗物,以及现代土著人的编织、木雕、绘画,还有我们在植物园里所欣赏到的土著少女动人的舞姿和美妙的土著音乐,无一不证明澳大利亚土著文化的丰厚与精美。
但是,长期以来,澳大利亚土著民族遭受种族歧视,许多基本权利如受教育的权利,保持文化传统的权利,甚至连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在植物园观赏土著艺术表演的时候,我曾与一位吹奏“得久罗多”(一种土著乐器)的演员交谈。他告诉我,过去英联邦不准他们用本民族语言讲话,一旦发现就要挨打,甚至被杀头,以至母亲只能偷偷地教儿女们学土著语言。
当然,上述状况已经成为历史。
现在澳大利亚,白人占99%以上,土著不到1%,无论人口数量还是人口素质,白人都占绝对优势。种族间的歧视虽没有根本消除,但是,过去那种尖锐对立的矛盾和冲突已经不复存在,正向着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经过接触,使我们感觉到,一般白人对土著人和土著文化都流露出尊重、平等、宽容、理解和支持的感情。如今,土著民族的生活也有了较大的改变。许多土著人已进入城市,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接受了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他们中还涌现出一些出色的人才,例如全澳土著委员会主席路易丝·奥多诺戈博士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在现代社会里,土著民族要求努力保持和弘扬土著文化,维护土著人的文化权益,提高土著文化的地位。为了扩大土著文化的影响,澳大利亚已确定2000年为土著民族文化年。他们要借奥运会的东风,向世界宣传和弘扬土著文化。正如澳大利亚土著委员会(ATSIC)主席在她宣布的土著文化政策中所讲的那样:“澳大利亚人重新控制他们自己的文化价值、文化遗产、文化产品的时代已经到来。”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拾零

  感受“大都会”
孙为刚
在美国纽约的曼哈顿岛,有一座堪称世界之最的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之大,没有到过的人难以想象。这座位于著名的5号街中段(南北走向)的艺术博物馆,横跨整整四条街(东西走向)。不包括楼顶花园有三层建筑,收藏着200万件艺术品(经常展出的有数万件之多),仅展览陈列室就有248个,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精品。
在浩如烟海的艺术品陈列中,我感触最深的要算中国艺术品了。在三楼东北角的中国艺术馆里,中国古老的陶器、玉器、瓷器、青铜器、雕塑、壁画、宋代的中国画,应有尽有。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在这座“大都会”里都可以见到。一走进中国艺术馆,迎面便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大型壁画,它有三米高,十米长。从壁画内容看,它反映的是隋唐时期的佛教故事。在这个陈列室里,还有一尊两米多高、缺少头颅的石雕佛像躯干;而在另一角,则陈列着一具没有躯干的石雕菩萨头像。这些作品大多是公元六七世纪的作品,造型生动,刀法细腻,一看便知是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艺术精品。
面对着这些残缺不全的中国雕塑,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些轻者数百公斤,重者数十吨的中国艺术品,是怎样来到这远隔重洋的美洲大陆的?那简短的说明文字中没有记载。我想,假若一定要注明每一件艺术品的来历,那一定是一件令主办者难堪的事情。行文及此,我想起了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散文《道士塔》中写到的情景。本世纪初,俄国人、法国人、日本人等以极其低廉的代价,从愚昧无知的中国道士王圆箓手里,“买”走了敦煌莫高窟里的大量艺术精品。这其中有没有美国人?余秋雨先生的文中没有提到。但从这些惨不忍睹的雕像身上可以断言,它们都有一段被残害、肢解的经历。得到这些艺术品的西方人,是偷?是抢?还是像莫高窟发生的那一幕那样,廉价地“买”去?我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那是一段令人心碎的历史。看着这些支离破碎的中国艺术瑰宝流落他乡,作为炎黄子孙,我的心不禁隐隐作痛。
在苍茫的暮色中,我走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回望这座艺术的宫殿,我的心绪起伏难平。我想,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却拥有上下五千年、纵横五大洲的艺术精品,这实在是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阿联酋的文学运动
王贵发
关注现代阿拉伯文学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海湾国家的文学运动正在兴起,特别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它是一个“文化年龄”比较短的国家,建国也只有25年的时间。但尽管如此,阿联酋的文学,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正在兴起和发展,尤其是短篇小说创作已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阿联酋的文坛上,现在还没有长篇小说问世。这是由于阿联酋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个国家,它今年才庆祝建国25周年。而在这25年的历程中,国家经历着快节奏的变改,尤其是经济迅速发展,使得一些知识分子、作家不及构思创作长篇文学作品。他们本身需要有个与时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过程,长篇作品问世也需要有一个孕育、准备的过程。
但是,海湾各国的过去20年,高速发展,已为短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契机和源泉。短篇小说创作在海湾国家,尤其是在阿联酋已脱颖而出,并受到人们的喜爱。现在,从事短篇小说创作的主要是年轻的一代。他们既对过去有一定的了解和经历,又对现代社会有较深和广泛的了解,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对新生事物反应敏感。因此,写起短篇文学作品来比较得心应手。但归根到底是社会的变改推动他们去创作。例如,过去,海湾和阿联酋人的婚礼一般是在星期五或星期一晚上举行,但由于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和习惯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在星期五和星期一晚结婚,难以预订结婚场地。于是,人们便开始选定其它的日子结婚,举行婚礼也不一定都在夜晚举行。显然,这些传统、习惯的改变便成了作家笔下进行创作的素材,写进文学作品中。
但在急骤的社会变革中,阿联酋人民也不无担心。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候,如何保持本国人的个性和文化的特性,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阿联酋作协主席、阿拉伯和海湾地区短篇小说先驱者之一阿卜杜·哈米德·艾哈迈德说得好:“旧社会对我们今天一代年轻人来说只成了记忆。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凡去过阿联酋的人都会对它的发展和变化的速度感到吃惊。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在阿布扎比或迪拜的市场上,你每天都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到处是各种肤色、操不同语言、不同服饰的人群。据说,在这里有100种人种,而阿联酋人和阿拉伯人反而变成了少数。阿卜杜·哈米德·艾哈迈德说:“生活在人种如此杂居的城市里,连我都感到陌生了。”他还说:“我上街买东西不得不同小商贩讲英语,这同在英国又有什么区别呢?”
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促使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社会变革带来各种文化的撞击,引发出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和冲突。反映社会这一现实的短篇小说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接受和喜爱,读者会从中找到自我,引起反思,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例如,一些以反映外国人在阿联酋做工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并没有因为他们是外国人、给阿联酋的社会带来一些问题而鄙视他们、排斥他们,而是着重描写他们来这里虽然是为了赚取美元,但他们也为阿联酋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也是人,他们有欢乐,也有苦恼、问题和困难。艾哈迈德主席要求作家们在以这一题材进行创作时,要保持忠诚。
尽管现在还没有长篇文学作品问世,但可以相信,在这样伟大的变革时代,海湾和阿联酋的长篇文学作品必将在本国的文坛上孕育而生,并开放出绚丽的花朵。(附图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异国风情

特拉维夫的“街头艺术家”
  苏丽雅
安息日的特拉维夫,最是游人如织。这个以色列最大的海滨城市,总是以其勃勃生机和活力,吸引着人们前来享受它和煦的阳光、明朗如洗的天空、金黄柔软的沙滩和碧波万顷的地中海风光。一到安息日,人们仿佛要卸掉一周紧张工作的疲惫,纷纷扶老携幼,到特拉维夫海边垂钓、游泳、晒日光浴、散步或干脆找个海边小咖啡屋坐下,边品尝咖啡和点心,边欣赏轻柔的海浪,和亲友们好好地聊上半天。而这一天也正是“街头艺术家”们大展身手的好时候,他们以自己娴熟的技艺、异彩纷呈的表演,为这个地中海城市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在海滨大道,每走几步就能碰上这些“街头艺术家”。他们有的在专心致志地给游客画肖像,有的灵巧圆熟地为行人剪影,有的表演着滑稽的魔术,而更多的则是演奏乐器。演奏家们也各有所长:有悠然自得地吹奏小号的;有如痴如醉地拉着手风琴的;有动情地怀抱吉他边弹边唱的;有神气十足地敲着架子鼓的……
一个来自厄瓜多尔的小乐队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支乐队由四五个人组成,全都穿着印有“厄瓜多尔”字样的桔黄色表演服,在明丽的阳光下简直就像一团团闪动的火焰。他们每人身上都挂着两种以上的乐器,轮换着演奏。这些乐器比普通乐器小一些,适合于演奏节奏感强、热烈欢快的乐曲。这些乐曲充满了神秘和原始的气息,如同一股夹着热浪的旋风,一下子把人带到了遥远的南美大陆。突然间,鼓手领头唱了起来。吹笙的乐手放下了笙,也加入了歌唱,只是把腰间的小木珠“哗哗哗”抖动得更响。一时间,所有乐手齐唱起来,并围成一个小圈跳起了简单而又优美的舞蹈。他们的舞蹈古朴又自然,他们仿佛被自己所陶醉,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当音乐和舞蹈都进入高潮时,歌手们好像相互心领神会,喧闹和欢腾戛然而止。密密匝匝围看表演的观众先是一愣,短暂的沉默后,轰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各种面值的钱币像雪片般落在地上张开的琴盒里,这时,一位乐队成员不失时机地向观众推销该乐队灌制的唱片、磁带。
离厄瓜多尔乐队不远,一支由大、中、小提琴手组成的乐队也吸引了不少观众。拉琴的大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舒缓地拉着古典音乐大师们的名曲。虽然没有指挥,但他们似乎已演奏多次,彼此配合得非常默契。这琴声如松涛阵阵,如原野的风,如海浪拍岸,如溪流淙淙,如少年在花丛中纵情歌唱,如诗人在月光下浅诵低吟,使人如饮甘泉,燥热的心逐渐归于宁静,并激发起对生活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一曲奏罢,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纷纷掏出钱包。一位年轻的母亲则将钱放在蹒跚学步的孩子手里,拉着他走向琴盒……哦!这就是特拉维夫的“街头艺术家”,这就是热情的以色列观众!
众所周知,犹太民族是热爱艺术的民族。今日亲眼目睹,此言果然不虚!他们不仅拥有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更有大批爱好艺术、具有很高艺术修养的人民。只有在人民这块“肥沃的土壤”中,艺术家们才能从小苗长成参天大树!(附图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蒙娜·丽莎之谜新解
李新烽
巴黎卢浮宫内的名画《蒙娜·丽莎》迎接着慕名前来的各国观众,她那永恒的微笑被络绎不绝的游人带到世界各地。那自然温存、高深莫测的一笑,不知使多少人神摇意夺、镂骨铭心。然而,近500年来,蒙娜·丽莎的微笑却始终是一个谜。
高如珠穆朗玛峰、难似“哥德巴赫猜想”,亦有勇士敢于涉足攀登,一幅油画之谜哪有解不开之理?闭目静心,苦思冥想,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己感兴趣的理想天空翱翔。于是乎,微笑之谜底纷纷揭开:
其一,情人说。有人认为,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情人。这位佛罗伦萨皮货商的妻子自然温存的微笑,只有和她有着微妙关系的达·芬奇才能准确地捕捉到。
其二,妓女说。意大利的一位教授独具慧眼,辨认出画中的女人非良家妇女,而是那不勒斯城的一名高级妓女。达·芬奇表现的是一位职业诱惑者的微笑。
其三,怀孕说。英国一位医学博士运用丰厚的专业知识,根据蒙娜·丽莎双手交叉放在腹部的姿势,皮肤鲜嫩的脸上流露出的满意表情,论证出她正身怀六甲。
其四,缺齿说。“蒙娜·丽莎压根儿就没有笑,其面部表情很典型地说明她想掩饰自己没有门牙。”这是一位美国博士的观点。
另外,法国的脑外科专家认为蒙娜·丽莎患有中风,日本的心脏病大夫说蒙娜·丽莎胆固醇含量过高……
正像“红学”研究在中国某些专家那里成了“曹学”一样,这门“蒙娜·丽莎学”也难免会变为“达·芬奇学”。现在就已有两种说法流传:一是少年说。加拿大的一位女艺术家别出心裁,把蒙娜·丽莎的嘴部放大并旋转90度,发现了“新大陆”:一个少年的脊背,同时露出了双臂。结论:达·芬奇是同性恋者。一是自画像说。这一“科研成果”的拥有者称:将达·芬奇的胡子移到蒙娜·丽莎的脸上就成了画家本人的画像。通过透视能证明:蒙娜·丽莎正是身着女装的达·芬奇。
艺术作品的欣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过,就画论画,想入非非,就难免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书画当观韵”,而韵生于情。无论从那个角度谈,都可以肯定,达·芬奇在创作时对蒙娜·丽莎是满腔热血地爱着的,他投入了全部的情感和精力。所以,这幅名作能以情动人、以情取胜。尽管蒙娜·丽莎没有光彩照人、摄人心魄的美貌,但作品却“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试想,没有情感的全身心投入,达·芬奇就很难捕捉到蒙娜·丽莎表情上的微妙变化,亦画不出蒙娜·丽莎的神韵来。
古人在论及创作时曾言:“文到无情真悔作”,画亦如此。一切传世之作皆离不开一个“情”字。当然,这情是真情实意、赤诚一片,不是虚情假意、塞责敷衍,否则,“强哭者虽病不哀,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情从何而来?来自生活。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游离生活、脱离人民,艺术家就会像离开大地的安泰俄斯巨神一样,失去了力量。其作品只能是空中楼阁,充其量不过昙花一现。蒙娜·丽莎之所以能世界闻名、经久不衰,其奥秘就在于达·芬奇强调艺术的真实性,重视观察生活。在创作人物画像的时候,他总是先调查其地位、性格、习惯,然后再决定其神情、姿态、衣着;既研究人物的跑跳走立等动作,也研究人物的喜怒哀乐诸表情。据说,达·芬奇在画蒙娜·丽莎之时,这位24岁的少妇刚刚失去爱女,一副愀然不乐的样子。画家一边创作,一边请人在她身旁唱歌、弹琴、讲笑话,才引出她那一刹那的神秘微笑。脚踏实地地生活,张开双臂去拥抱生活,真情地热爱人民,生活和人民将厚爱你,加倍地回报你,把你变成时代的宠儿,而不论你是干哪一行的。这,或许就是蒙娜·丽莎微笑之谜的真正谜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