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1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文摘)
专栏:

  中小学生高消费抬头
学生这个无丝毫收入的消费群,被商家看好,并随之出台各种促销措施以招徕顾客。家长在孩子与商家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参与这种消费。于是,学生学习用品出现消费高潮,并且渐趋高档化。据了解,某市三年级二班的52名学生,就有38名用的是名牌书包,价格不低于100元,闲暇课余,学生们聚在一起,就是互相炫耀,互相攀比。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随之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许多孩子在家里,家长百般呵护;“小皇帝”到了学校,更是不能容忍己不如人。而作为家长,尽管比较吃力,却努力满足孩子的要求,不忍心让孩子受一丝委屈,这也许就是这些家长对孩子表达爱的特殊方式。
造成这种畸形消费的原因除家长和学生之外,社会原因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商家为取得最大程度的利润,以目前流行的卡通人物为标志,并加以大量的广告宣传来吸引孩子。一个三年级小学生让妈妈花了168元买了一个书包,只因为书包上印有“西瓜太郎”。
让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数据:现在救助一名失学儿童完成全部小学学业的标准是40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相当于城里孩子购置文具的一次性高消费,而这能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接受五年的学校教育。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在东南部经济腾飞的同时,全国中小学尚有1600多万平方米的危房未能得到修缮,西部还有许多小学适龄儿童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威威咪咪”,什么是“西瓜太郎”,什么是“唐老鸭”,他们只是睁大求知的双眼,渴望一个读书的机会,然而,每学期40元的花费让他们的家长愁眉不展,望而却步。
(9月8日《工人日报》张艳 董振霞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光明日报》载文提出
公众精神文化消费比重偏低
近日,《光明日报》记者孙明泉与湖南师大消费经济研究所尹世杰教授以访谈的方式畅谈了精神文化消费问题。
近来有一些人以追求个人生理和心理上的享受、感观的快乐作为人生价值所在,在精神文化消费领域,表现为及时行乐、寻欢猎奇、炫耀性消费等。另外,一种非理性的精神文化消费倾向在相当一部分人中也有蔓延之势。这些现象是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过程中极易出现的通病。
消费虽是个人行为,但人都是经济人、社会人,他的一切行为都要与周围环境发生关系,因此必须遵循共同的社会道德规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具有较强烈的自发性,人们的行为也往往具有自发性,很容易出现一些非理性行为。因此,当前更有必要加强对精神文化消费的引导,端正消费观念,抵制各种庸俗、腐朽思想的侵袭,提高消费中的文化含量。精神文化消费,应大力发展一些高层次的有利于发展智力的精神文化场所和精神文化产品,还可结合实际,开拓精神文化产品的市场和消费活动。而要提高精神文化产品的质量,除加强“扫黄打非”的工作力度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加强对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坚决制止劣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反对唯利是图的经营倾向。同时,还可采取倾斜政策扶植高层次文化产品的生产。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我们的精神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依然较低。以城镇居民而言,1995年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为3537.59元,精神文化消费为321.71元,仅占8.8%;农村居民1995年生活消费支出为1310.30元,精神文化消费为102.39元,仅占7.7%。同时还要看到,我国城乡居民娱乐型的消费比重一般比较大,而用于发展性、智力性的消费比重很低,如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中,文化娱乐用品支出比书报杂志的支出高5—8倍,在农村居民的消费中,文化娱乐用品的支出也高4—6倍。这显然不利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


第8版(文摘)
专栏:

  让我们重新认识地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的最新研究表明,地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中,所以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地球。
地球自转速度不一过去一直认为,地球是以均衡的速度自转的,一年四季都不变。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利用先进的仪器,对地球的自转速度可以进行精密的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地球自转速度因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8月和9月自转速度最快,3月和4月自转速度最慢。后来,科学家进一步测量到,地球不仅在一年之内自转速度不均匀,而且各年之间的自转速度也有差异。
地球的体积在膨胀过去一直认为,地球的体积是1.1万亿立方公里。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地球的实际体积要比这个数字大,因为它在不断地膨胀。由于大洋底部的扩张运动使地心的密度逐渐变小,而地球的体积愈来愈大。由于体积的增长,使它自转的速度降低。
地球的重量在增加据科学家计算,每年要有4万吨“宇宙灰尘”落在地球上。这些灰尘的大部分虽还可以返回宇宙空间,但仍有一部分留在地球表面。这使地球的重量不断增加,预计在5亿年之内,将增加十万分之一。
地轴在摆动地球在自转时,好像一个旋转着的陀螺,总是绕着自己的轴不停地转动。现在发现,地轴有周期性的摆动。地轴摆动在时间上总是和太阳的运动相吻合。(8月22日《中国妇女报》王金宝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八小时以外:
  时间安排呈多元化
《中国青年报》推出《八小时以外您怎么过》的调查后,回收问卷7273份。调查发现:双休日制度的推行,极大丰富了当代青年的业余生活。在休息日,人们在进行娱乐、家务、进修、应酬等方面的时间安排呈多元化色彩。
据抽样统计,1022名青年的业余时间每周平均达到51.6小时,而工作时间只有46.2小时。业余时间超过工作时间5.4小时。
为便于比较,本次调查将业余时间分为“平时”与“周末”两个时间段。
调查显示,人们对业余时间的安排,“周末”与“平时”有很大的不同,“平时”没有时间或只在很少时间进行的活动,到了“周末”都得到明显的强化。
最为明显的变化是“购物”。平时只有34.2%的人平均每天花57分钟购物;到了周末,购物人群的比例增长到60.9%,平均每天花的时间也达到1小时53分4秒。
用于“娱乐”的时间也得以强化。平均大约有78.6%的人平均每天娱乐1小时48分钟,周末大约有81.7%的人平均每天娱乐3小时30分钟。
平时大约有73.7%的人忙碌1小时36分钟的“家务”,周末有74.2%的人忙碌2小时30分钟。
“社会应酬”也由平时的42.0%的人花1小时18分钟增长到周末的47.7%的人花2小时6分钟。
“家庭交往”由平时的37.4%的人花1小时24分钟增长到周末的47.3%的人花2小时18分钟。
在业余时间里,除了有一道休闲的风景外,还有一大批青年组成了忙忙碌碌的另一道风景。
调查发现:50.9%的青年平时花费在进修、学技能上的时间平均每天是2小时6分钟;周末仍然坚持的青年比例达到43.2%,平均日花费时间延长到2小时30分钟。
一批新的实用型、技术型知识受到青年普遍青睐。
最为突出的是“新三证”的兴起:即计算机证、外语证书、驾驶证。这三证被不少舆论喻为新世纪的敲门砖。
据调查,以下技能愿意自费学习的人数比例是:
计算机为51%;外语为30.8%,驾驶为24.3%。
调查表明,多数青年觉得眼下的业余生活过得一般,但希望自己忙一些的青年却占多数。(摘自《中国青年报》)


第8版(文摘)
专栏:

  漫议现代化图书馆
在人类文明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图书的概念开始扩大,图书馆也出现了崭新的形式。
这首先缘于出版领域发生的变化。现在,西方国家许多出版社已经开始要求作者用电子形式投稿。这就是说,作者不必将书稿用打字机打在纸上,而是用磁盘或电子邮件将书稿寄送到出版社。
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自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书目的变化。如今,现代化图书馆都有了计算机检索的目录,人们在图书馆的任何一台终端,甚至在与图书馆联网的家里或者办公室里,都可以查阅图书馆的目录,而且查阅的途径很多,除了书名、作者、分类、主题外,还能查出版社、出版年、国际标准书号、会议名称、关键词等等,并可作布尔式组合检索,缩小检索范围。
此外,网络的应用使得人们在一处就可以查到许多图书馆的目录。如果北京图书馆没有读者所要的图书,但在网络上查到上海图书馆有此书,就可以通过馆际互借手续来借阅或者复制。
其次是文献的索引和文摘的自动化。现在,大多数重要的学术期刊都收入了文摘和索引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以磁带、软盘、只读光盘或网络的形式发行。读者在计算机上查到了有关的文章以后,可以看到其内容简介,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8月28日《中华读书报》)


第8版(文摘)
专栏: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须规范
所谓“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是向公众提供信息、人们无须经过专门训练即可理解其意的图形符号,它能有效地克服人际交流因所用语言文字不同而导致的局限性。随着当代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种通用语言正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日渐广泛地介入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出口、入口、电话间、停车场、飞机场等公共场所,皆可见到它的身影。“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承担着给予信息指导、调节公众行为、为社会提供便捷而规范的服务的职能,这就要求它必须是统一规范的、表述清晰的、便于识别和易于记忆的。
负责这项工作的国际标准化组织,迄今已设定了50种国际通用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我国技术监督部门则以此为主要依据,借鉴许多国际组织如国际民航组织、国际铁道联盟等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共设定了79种国内通用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仅在北京市范围内就重点推广过三次。1990年亚运会期间,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所、北京市及亚运会组委会都曾发文,要求重点场馆都必须悬挂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使不少窗口行业的这方面状况大为改观。此后,有关部门又曾联合国家旅游局、劳动部、民航总局进行推广和宣传。但是,由于广度不够、执行不严、督查不力,迄今仍不时传出诸如外宾在机场找不到出口,上厕所找错入口之类的事。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技术监督局目前正准备开展一系列有关“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宣传普及活动,拟联合民航总局、铁道部、公安部等部门对“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置情况进行检查,并从生产和使用两方面从严把关。
正确使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不仅仅是简单地悬挂一个标志牌,而且要求它与整个城市建筑格局相适应、相配套,使人们一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都市,便可置身于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图形符号形成的完整信息导向系统之中。(9月8日《经济日报》马莉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文具乎,玩具乎?
(9月2日《文汇报》严亚平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