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不给回扣也风光
——记西安杨森公司
熊吉莹
前几天,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一位销售经理冯继武的老同学找他问:“最近有关部门正在查我们公司的药品回扣问题,你能不能在这方面给我出出主意?”冯继武回答说:“我真想帮你,但是爱莫能助。”
冯继武说的是实话。因为西安杨森在药品销售过程中从来没给过回扣。
在回扣风刮得最厉害的1994年,由于该公司顶住了来自医院、商业、竞争对手以及自己销售人员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当年公司还因此损失了一个多亿的销售额。但是他们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做法,没有动摇。公司总裁罗健瑞说:“当时如果随大溜给医院或医生回扣,我们可以马上扩大销售,公司的经济收入也可大跨一步。但是,我们认识到,这样做我们会失去自尊,失去患者对我们的信任。”
目前,西安杨森生产和销售的12种专利药品,都是八九十年代国际最新的高科技产品,又按照国际医药界最高标准的《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开展了大量国内临床试验,获得国家卫生部门的批准之后,才在我国正式上市。西安杨森公司不仅拥有药品管理规范(GMP)标准的硬件设备,在质量的软件管理上,按照国际最高标准,还自定了各类标准程序及标准操作法、表格、标签规定250余种。以产品息斯敏为例,从原材料到成品要经过26批次、179个项目的检验。曾在一个省级药物研究部门工作过七年的湘、黔、贵、闽、川销售大区经理侯晓京说:“在以前的单位,我曾研制过一些肝炎与糖尿病方面的药物,实际和市场上的药物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为了出成果,也会去申请报批。其实,对这些药,自己信心也不足。西安杨森的产品却不是这样,药品有很好的科学依据,在向医生作宣传时,我自信心非常强。”
西安杨森规范、科学的宣传促销工作,一直为中国的医务界所称道。现在全公司有销售人员265名,90%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这些销售员带着比利时杨森公司和西安杨森医学部验证过的、由世界相关领域权威专家通过科研和临床试验得出的有关产品的最新基础医学研究的信息、临床试验的结果,深入浅出地讲给上百个城市的几千家医院的数万名医生。医药代表宣传销售产品的形式纷繁众多:有面对面的个别介绍,小型和大型的幻灯演讲,巡回演讲,临床试验和国际国内的学术活动等等。以产品普瑞博思为例,1996年上半年,就开展了2000多名医务工作者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西安杨森组织或赞助过各种实实在在的学术活动:国际胃肠动力研讨会、国际皮肤科大会、工商伙伴研讨会、GMP研讨班、医药商业和医院管理培训班等等唯独没给过回扣。还有,仅1995年一年,西安杨森用于支持医药科研的费用达4500多万元,同样也没有给过回扣。
西安杨森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销售队伍。负责销售的副总裁庄祥兴说:“做事先做人。只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最终才能干成大事。你选择西安杨森,必须认同她的价值观。否则,你不会在这里取得成功。”西安杨森的价值观就是他们信奉的企业信条。这组信条的第一条:“我们相信我们首先应对医生、护士和患者,对母亲和父亲以及所有使用我们产品与服务的人负责,为了满足他们的要求,我们所做每一件事都必须具有最高质量。”在这个信条的大旗下,西安杨森提出了“忠实于科学,献身于健康”的企业宗旨,把它作为处理大是大非的准绳。当索要回扣等不正之风盛行的时候,西安杨森的医药代表会这样对对方说:“我们公司有自己的信条,我们不能违反。”这种强烈的责任感让医生们深深地记住了西安杨森。1994年7月,桂林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水,医药代表刘庆兰带着资料、幻灯机,蹚过半人高的洪水,准时出现在令人吃惊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生的面前时,使这次幻灯演讲给医生们印象最深刻。陕西医药代表张媛生下孩子三个月就上班了,一次孩子得病毒性肺炎住进医院,她却必须在当天前往北京出差。坐在火车上,张媛心急如焚,眼前老是晃动着儿子扎着吊针的小脑袋,耳边仿佛听到儿子痛苦的呻吟和焦急的呼唤……
北京销售经理苏劲说:“我加入公司时大学毕业才一年多,在公司四年多的熏陶下,我的价值观由不成熟转向成熟,成为一个符合公司信条和销售哲学的销售人员。我觉得我们的社会,确实需要良好的价值观。应该用劳动换取成功,而不是靠不正当的手段。无论是在国营单位,还是在合资企业,这应是一条不变的真理。”苏劲说,他曾经面试过一位来求职的医药代表,这个年轻人原来在另一家医药公司当销售员,收入比西安杨森高一倍。他说:“原在企业卖抗生素,给医生回扣,能得很多奖金。但心里总觉得不安,感到对不起病人。甚至觉得自己的收入也不是靠辛勤的劳动而是用回扣换来的。”
西安杨森在洁身自好的同时,一方面坚持企业信条抵制回扣风,另一方面,也在医药界呼吁建立规范的医药市场。1994年6月,公司赞助中华医学会伦理学会召开的中国首届临床医德研讨会上,总裁罗健瑞倡议中国医药战线全体人员自觉抵制不正之风,而不要坐等国家有关部门发文治理。随后,西安杨森又联合其他25家跨国医药公司,成立非官方的医药工业协会,为建立高标准、专业化医药市场竞争标准做探索性工作。
随着国家对医药市场整顿和社会对良好医德医风的呼唤,西安杨森的做法也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认同。1996年上半年,这个公司实现销售7亿多元,上缴国家税金1亿多元。今年8月,西安杨森按十项综合指标被评选为“中国医药工业五十强”的第一名。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发展合作医疗保障农民健康
彭珮云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的一些重要文件中多次指出,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民自己创造出来的好办法。早在40年代,陕甘宁边区群众就建立了“医药合作社”。五六十年代,在广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发展。到70年代末,一度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农村。80年代初,全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后,由于未能适应新的形势,找到新的思路、新的办法,致使合作医疗出现了大面积滑坡。
目前,全国农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还不到10%。合作医疗发展缓慢,一个重要原因是认识不够统一。
在十年动乱中,合作医疗曾受到“左”的影响,出现了平均主义、一刀切、超越客观可能性、管理不善等弊端。但合作医疗的本质是农民群众通过互助共济,共同抵御疾病的风险。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勇于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改革,兴利除弊,使这一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而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
有相当一部分同志担心组织、引导农民出资办合作医疗,会被认为是加重农民负担。合作医疗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减轻农民负担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我们都应该认真贯彻执行,并把这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合作医疗从根本上说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要办好合作医疗必须遵循自愿、适度、受益这三条原则。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地增加对健康的投资,不搞强迫命令。筹资一定要适度,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承受能力。要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则,制定适当的报销比例。同时,必须重视科学管理,实行民主监督,把资金管好用好,力争用较低的费用,保障农民得到基本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使农民真正受益。一些地方的实践证明,合作医疗如果办得成功,确实可以减轻农民的医药费负担。如江苏丹阳市1992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说明,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全年人均医药费16.37元,未参加合作医疗的全年人均医药费竟达71.45元。
做好农村卫生工作,保护和增进农民健康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民看病与吃饭、穿衣、小孩上学是同等重要的事,一定要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当前,农村卫生工作比较薄弱,一部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医疗设施和人民健康水平差距拉大,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合作医疗、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和乡村医生队伍是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三大支柱。近几年,我们认真抓了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由于许多地方农民看不起病,就诊率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不能很好发挥作用,乡村医生队伍也很难稳定。因此,当前应当把加快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的关键,下大力气抓好。
搞合作医疗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涉及许多部门,其政策性强,难度大,仅靠卫生部门不可能把这项工作抓好。河南、江苏等地的经验证明,只有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组织、引导、支持合作医疗作为政府行为,才能推动合作医疗顺利开展。
首先要在干部、群众中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大家认清合作医疗的重要意义,明了办合作医疗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原则,大力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充分调动大家办好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第二要坚持民办公助的原则,筹资应以农民个人投入为主,集体加以扶持。集体扶持的资金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的规定,可在村提留的公益金中安排。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也可以用集体经济收入扶持合作医疗。为了启动和支持合作医疗,地方各级财政也应根据自身的财力,拿出一些资金适当补助。
推行合作医疗,态度要积极,步骤要稳妥,工作要扎实,发展要健康。要办就办好,成熟一个办一个,办一个巩固一个,切忌一哄而起,一哄而散,避免再出现大起大落。为此,各地要抓紧试点,创造出适合本地情况的典型,逐步加以推广。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花开春二度岁墓夕阳红
——关于提高妇女更年期生活质量的对话
  本报记者 艾笑
徐苓教授,“女性生殖内分泌”专家,曾有诸多有关妇女更年期流行病研究的成就影响学界。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还兼任世界卫生组织不孕症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等社会职务。
记者:日前,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得知我国新药雌二醇透皮控释制剂(伊尔贴片)对更年期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能起很好的作用后,欣然题词“花开春二度,岁暮夕阳红”。请问,雌二醇不是激素吗?它为何对妇女这么重要?
徐苓:说到激素,人们通常有些谈“虎”变色。其实,人体几乎每个脏器都分泌具有各自特定功能的激素。如: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激素、性激素、肠肽激素等,甚至心脏也分泌激素。这些激素“专项专用”,体现着各种脏器的正常作用。雌激素的作用是刺激女性特征发育,维持妇女性及生殖功能,是女性必须的激素。
但是,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萎缩,会导致体内分泌雌激素水平迅速低落。我们做过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60%以上的人绝经前后都出现潮热、出汗、心悸、失眠、头晕、乏力、抑郁、烦躁、易怒及阴道干燥、萎缩等症状。特别严重的是,雌激素水平的低落还会加速钙丢失造成骨质疏松,出现疼痛、驼背、变矮和易骨折的危险。我们从北京市的2000位50岁以上的妇女中,随机抽出400人进行检测,发现她们中15%由于骨质疏松都有脊椎压缩性骨折。此外,流行病学调查还证实,雌激素水平低落,会明显增加冠心病和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率。因此,对绝经后的妇女补充雌激素,不仅抗衰老,还可以有效地预防上述各种病征,使越来越长寿的妇女,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记者:我想,衰老、绝经是生命的自然过程,本不该算是病。没病用药,无端地招致一些药物副作用,是否合适?
徐苓:你说得不错。所有的药物都不可能100%的好,很好的药也有它的副作用。医学界认识补充雌激素的意义,只有30多年历史。但是,近30年来全世界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已达百余项,流行病学调查数万个样本,随访观察超过20年。基础研究和临床专家们都尝到了“缺什么补什么”的甜头,研制的补剂越来越精适。如目前使用的雌二醇,严格说来这不能算是药,它是一种天然雌激素,与人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是一样的。据1990年统计,国外绝经后妇女应用雌激素的比例已达10—30%,美国妇女达30%多。
记者:据了解,我国医学界对雌激素干预的认识,与发达国家几乎同步。但一项1990年的《围绝经期妇女流行病学调查》反映,在北京这样的城市,用过雌激素替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仅为0.14%,在全国这个比例可能更小。这是否与人们顾虑用后发胖或致癌有关?
徐苓:我可以肯定地回答,雌激素没有发胖的作用。注意一下我们的周围,卵巢功能良好、雌激素水平正处高峰的年轻妇女,身材大都很苗条,而进入中老年体内雌激素水平大为低落时,不少妇女反倒是“发福”时。至于“怕长癌”的问题,雌激素的确和某些肿瘤有关。长期应用大剂量雌激素,发生子宫内膜癌的机会要增加3—5倍。是否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还没确定。其实,这种恐惧大可不必。因为雌激素诱发子宫内膜癌的问题已有办法解决,就是雌激素与孕激素联合应用。大量研究和临床已经证实,这种联合应用,不但不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甚至对子宫内膜还有保护作用。此外,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仅为万分之几。面对这种风险不大的威胁,与追求绝经后数十载健康的高质量生活享受相比,权衡利弊还是后者值得。
记者:谢谢徐教授一番科学、务实的诠释。让我们祝愿所有中老年姐妹“花开春二度,岁暮夕阳红”吧!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缺啥补啥是根本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邵敬于
人体内分泌腺不下10种,对维持生命功能至关重要。基础研究证实,内分泌腺功能低下的治疗原则,应是缺啥补啥。
妇女一生中约有1/3时间是在绝经期后度过的,更年期后转入非生育期,免除了生育避孕之苦。儿孙绕膝,事业有成,经济收入稳定,生活中充满着金秋般的丰收景象,按理讲,这是女性的黄金时期。但是总有15%左右的绝经期妇女产生令人烦恼的病征,如由于热调节功能紊乱产生潮热、出汗;因内源性内啡吠分泌下降导致情绪不稳、感觉不适、失眠、烦躁不安;由于性激素下降引起性功能降低,排尿不适和尿频等;经常并发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和心绞痛等。近年来有研究证实还和老年性痴呆、骨质疏松症有关。
为了提高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医学界经过大量的动物研究和临床研究,终于获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绝经期综合征和其他内分泌疾病一样,应遵循缺啥补啥的原则补充雌性激素,尤其对于早期因病切除卵巢和症状表现明显的妇女,采取综合治疗,如心理安慰,加强体格锻炼,适当营养,补充钙剂和维生素并加适量性激素为最好。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悬剑——黄河的断流与决口
中国科学院 霍明远
黄河,一条古老的河,一条拥有中华民族光辉灿烂历史的河,也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人们在享受黄河哺育的同时,也时常受到它的灾难的侵害。
8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下游的山东、河南两省,经济发展带动了对水资源的大量需求,中上游省区,在农牧业上也大量建设引黄灌溉工程。尤其是甘肃、山西、陕西三省大耗水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建设,突然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黄河水不再是多得到处泛滥,而是很快就不够用了。80年代初,黄河开始了长时间的大范围断流的历史,揭开了黄河演变的新篇章。
1981年,黄河断流时间达128天,断流距离为622公里,成为1995年以前黄河历史上有记录的断流中最长的一次。1996年,也就是间隔15年,黄河断流的时间记录又一次被刷新,达150天左右,断距超过700公里。黄河的断流已经引起了国家决策层的注意。
1995年,黄河断流造成经济损失达60亿元人民币,预计今后黄河断流损失每年将超过百亿元人民币。研究结果表明,国民经济愈发展,黄河断流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愈大。例如,断流300公里,1987年经济损失仅10亿元人民币左右,到1992年,同样断流300公里,损失已上升到30亿元,呈3倍增长,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损失增长也在1倍以上。
黄河的决口与断流,已经成为黄河儿女头上的两把悬剑。从长期趋势看,河床不断淤积抬高,下游多年平均淤积量达3000万吨。在最近的80年内,除六七十年代河道发生过冲刷外,大多以迭积为特征,河道高悬于地面之上,少则几米,多则10米以上。在相同的流量下,河道高,决口的淹没范围广,损失大。治理黄河决口,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围堵,一种是疏导。因为围堵终将有一个限极高度,而疏导才是良策。但是,含沙量高的河水疏导工程又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至今未能彻底解决泥沙处理问题。如果说黄河的决口主要起因于天灾即连降暴雨和大雨的话,那么黄河的断流则主要是人祸即中上游的人工引水量猛增的结果。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量时间分布不均匀,春冬干旱和夏秋洪涝有关,也与沿黄省区人工引黄用水量迅速增长有关,而且后者作用明显大于前者,这有黄河历史以来断流的资料为证。每年的断流累计起来的经济损失可能会比一次性决口大。决口与断流,一个是斩立决,一个是慢性自杀。为了解决决口问题,一些科学家认为应在黄河上游兴建水利工程,加大用水量,减少下游水量,从而减少下游水量过多的威胁,避免决口。我国确是这样做了,也达到了在一定时期不决口的目的。但是,按下了葫芦起了瓢。解决了决口,又出现了断流。于是有的科学家又提出“莫把黄河变成内陆河”,建议不要再在中上游兴建任何水利工程,以保证下游的用水,因为经济大头在下游,例如中原油田、胜利油田和齐鲁石化等国家大型企业和下游沿黄大中城市的用水生死攸关。彻底解决黄河断流的措施是实施引长入黄工程。断流与决口是黄河的双生子,科学研究表明,断流的时间和距离越长,决口的可能性越大,其损害程度越高。应千方百计避免冬春断流长、夏秋又决口的严峻情形的出现,最大程度地减少双重经济损失。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
国家环保局 张坤民
本世纪七十年代,全球围绕着“环境危机”、“石油危机”和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的极限”,曾经爆发出一场关于“停止增长还是继续发展”的争论。以后,联合国指定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一九八七年发布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该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产为基础,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可持续性”可以通过适当的经济手段、技术措施和政府干预得以实现。要力求降低自然资产的耗竭速率,使之低于资源的再生速率或替代品的开发速率。要鼓励清洁工艺和可持续消费方式,使每单位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物数量尽量减少。
可持续发展要求体现环境资源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环境对经济系统的支撑和服务价值上,也体现在环境对生命支持系统的存在价值上。应当把生产中环境资源的投入和服务计入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之中,并逐步修改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强调“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需要改变过去各个部门封闭的、分隔的、“单打一”地分别制定实施经济、社会、环境政策的做法,提倡根据周密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科学原则,考虑全面的信息和综合的要求来制定政策并予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纳入经济发展、人口、环境、资源、社会保障等各项立法及重大决策之中。
一九九六年三月五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一○年远景目标纲要》,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两项基本战略,并提出:“到二○○○年,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到二○一○年,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从一九九六年开始实施的“九五”计划期间,中国将重点解决“三河”(淮河、海河和辽河)“三湖”(太湖、巢湖和滇池)“两区”(酸雨污染区、二氧化硫控制区)的污染控制问题,这对扭转水污染、大气污染不断加剧的趋势,保护公众健康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九五”期间,国家推出“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两项重大举措。前者的实质是对以烟尘、粉尘、二氧化硫、石油类、重金属、化学需氧量(COD)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十二种主要污染物,要求其排放量到二○○○年能够控制在国家批准的水平。后者是“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二○一○年远景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六五”、“七五”、“八五”历次环保五年计划的创新和突破,也是同国际接轨的做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是多领域的、综合性的、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绿色工程规划》(第一期)包括水、大气、固体废物、生态保护、重点行业、全球环境问题行动和国家环境监督管理能力建设项目共一千五百九十一个,投资需求约一千八百八十八亿元。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九五”期间的一些重点环境工程项目。到下世纪头十年还将进行第二期、第三期,滚动发展,不断延续。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雌激素与更年期妇女健康
浙江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 石一复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我国妇女的平均寿命已提高到近75岁,一般妇女绝经年龄在50岁左右,也就是说一生里有20余年是在雌激素水平低下或缺乏的情况下生活。由于雌激素水平低落,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如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生殖器萎缩等现象,轻者引起身体不适,重者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因而人们常称更年期是人生“多事之秋”。
研究和临床都证明,适当补充雌激素,对改善更年期的各种症状和防治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疾病等大有益处。目前雌激素制剂甚多,常用口服雌激素药物,易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反应,病人难以坚持,且口服药在肝脏内分解代谢,药物作用明显下降,对肝脏还有一定损害;肌肉注射需较大剂量多次注射;阴道内用药也极不方便,体内药物浓度有波动;皮下埋藏会有一定皮肉之苦,并因药物剂型、剂量和用药时间等不同,以及副作用或药物来源、价格昂贵等因素而不易被人们接受,难以广泛推广使用。近年国外已有通过皮肤吸收的霜剂和贴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国产的雌激素贴片也于90年代初问世,它是涂在铝箔上的粘性薄片(伊尔贴片),药面为无色透明或略带乳白色,贴片中雌二醇恒定释放,经皮肤渗入人体,直接进入血液而发挥作用,能改善上述各种症状。贴片与皮肤接触面积仅十平方厘米,一般贴在大腿根部以上的下腹部,内裤穿后均遮盖,游泳、沐浴也不脱落。伊尔贴片每周只需贴一片,连续三周后停贴,并于使用第三周时同时加服五天安宫黄体酮。雌激素贴片在国内已由浙江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等临床验证,效果显著又安全。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山西永济市土乐村实行农村改水后,告别了以往喝“黄泥汤”的现象,家家都用上了自来水。图中王俊花老太太高兴地说:“有了甜水就不会闹病了。” 王建军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