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1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
中国重视发展中柬关系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高兴华)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今天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中国和柬埔寨两国间业已存在的良好关系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在今天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沈国放说,中柬是友好近邻,中国重视发展同柬埔寨之间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中柬两国之间业已存在的良好关系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他说,西哈努克国王是伟大的爱国者,深受柬埔寨人民的爱戴。我们一贯支持柬埔寨王国政府和人民在西哈努克国王的领导下,为维护国内政局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恢复重建经济所做的努力,祝愿柬在和平、稳定和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第4版(要闻)
专栏:

  钱其琛将访加并出席联大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高兴华)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今天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应加拿大外长劳埃德·阿克斯沃西的邀请,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将于9月17日至20日对加拿大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钱其琛还将于9月23日至9月27日出席第五十一届联合国大会。在联大期间,他将在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言,阐述中国政府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并会见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和外长。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喜闻本溪又见蓝天碧水
金海采薇
从“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到重现蓝天碧水的全国卫生城市,本溪的变化令人感慨万千,也给人很多启示。
本溪的成功来之不易。人们还记得那个烟雾笼罩、灰尘弥漫的本溪,那个河水污浊、鱼虾绝迹的本溪,那个呼吸道和肺癌发病率居全国之首的本溪。然而,经过短短七年的奋斗,本溪变了一个模样:二十四条“尘龙”全部得到控制,太子河二十三股污水全部得到治理,两座渣山所产生的污染基本消除,城区大气十公里能见度已从原来的二天至三天提高到二十七天至二十八天。一九九五年,本溪被国家确定为“中国北方工业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市”;一九九六年,本溪市首次进入全国卫生城市行列。
本溪的经验证明,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思路是行不通的。在不少地方,人们对环境污染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危害,不是不清楚,但是为什么还是对环保问题漠然视之?根本原因就是只顾眼前利益,认为和空气、水源被污染相比,还是多赚钱划算、实惠;因而也就导致了上工程、上项目大把花钱,搞环保舍不得投入的现象。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事实上,环境污染本身就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倘若烟尘蔽日,垃圾围城,引资环境从何谈起;倘若连吃水、呼吸都让人担心,健康受到威胁,又怎么能留住人才,引来人才;倘若资源被污染、被破坏,发展经济还有什么依托。实践证明,漠视环保,只能是自堵生路,自毁家园;等到不治理就无法生存的时候再治理,往往要付出几倍十几倍的代价。况且,有时环境被污染破坏,其颓势是不可逆转的。纵观当今世界也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发达国家无不是环保意识较强、环境状况较好的国家;而一些谋求以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往往事与愿违,不但环境状况糟糕,经济也发展不起来。本溪坚持数年治理环境,非但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反而使经济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这个事实证明,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加强环保工作可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对环保的投入,一定可以获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丰厚回报。反之,污染环境也必然会遭到报复,危机又岂止是贻害子孙。
治理环境污染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方面多,治理难度大,没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是不行的。本溪治理规划跨越两届政府,其间变动了三位市长和三位副市长,但七年治理规划没有变,市长亲自抓环保的决心没有变。治理环境有时要付出很大代价,有的项目不能上马,有的企业要关掉。同时治理污染又要巨额投入,投入不少又很难马上看到效益。这一减一增,对于建设资金相对紧张的本溪当然是个难题。很多地方就是在这里打了退堂鼓的。本溪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知难而上,顶住压力,动员广大群众和政府一起渡过难关。他们提出“一保吃饭,二保环保”的口号,明确地表达了市政府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推进环保工作的坚定决心。这种着眼于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决策,显示了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可见抓不抓环保已不仅是个发展思路问题,而是一个很具体、很实在的政治问题。
我国环境保护成就巨大,但环境状况总的来说不容乐观。本溪的实践给我们以很大的鼓舞,像本溪这样的重污染、环保历史欠帐大的城市尚能很快重见蓝天碧水,其它地方经过努力应该也可以比本溪做得更好。本溪人民说得好:“路艰难而在人辟,事艰难而在人为”。这也许就是本溪成功的秘诀。本溪的经验不仅对于治理环境有借鉴意义,对搞好其它工作同样有重要的启示。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25周年
本报举行专家学者座谈会予以纪念
本报北京9月10日讯记者何刚报道:来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外交部、新华社、中国联合国协会、宋庆龄基金会、中华少年杂志社等外交、新闻、研究机构的近20名专家学者,今天参加了由人民日报国际部在本社举办的座谈会,纪念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25周年。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周瑞金主持了座谈会。中国前驻联合国代表李鹿野等与会专家学者在座谈会上发言,他们分别回顾了中国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情景和意义,以及中国25年来积极参与联合国多边国际事务、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的努力。与会者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予以充分肯定,并对新世纪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表示乐观。
1971年9月召开的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于10月25日通过2758号决议,正式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25年来,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多次明确申明: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根本无权加入联合国。


第4版(要闻)
专栏:

 经中央军委批准
西藏驻军将享受特殊津贴
新华社拉萨9月10日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邹陈东、新华社记者刘永华)经中央军委批准,驻西藏自治区部队的官兵将享受“西藏驻军特殊津贴”,特殊津贴可于今年10月1日前发到驻藏部队官兵手中。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十分关心驻西藏部队,近年来多次专题研究,制定特殊政策,提高官兵的生活福利待遇。
“西藏驻军特殊津贴”将采用按所驻地区类别的不同,采取定额补助按月计领的方式进行,实行后,驻藏部队官兵的平均工资和津贴水平相当于内地部队官兵的2.5倍。


第4版(要闻)
专栏:

田纪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步健全完善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今天说,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全国人大通过制定现行宪法和修改选举法、组织法等法律,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正逐步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田纪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为了保障人民自由地行使选举权利,全国人大通过多次修改选举法,实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充分民主地提出代表候选人的办法,政党、人民团体和选民或代表联名都可以依法提出代表候选人,把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不断改进和完善选举制度。
田纪云说,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承担着繁重的任务。为了加强全国人大的经常性工作,我们扩大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除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制定外,其他法律都可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同时还加强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建设,规定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增设了一些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研究、拟定和审议有关议案。
田纪云说,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乡级人大设立主席、副主席,是中国政权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它有效地加强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特别是加强了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同级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监督,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地方政权建设。
田纪云说,按照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全国人大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他说,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议事程序和工作制度也得到了健全。
田纪云同时指出,目前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不够完善,它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还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第4版(要闻)
专栏:

  一批军队将领军地学者受聘国防大学兼职教授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李绪成)教师节到来之际,一批高级将领和军队地方的著名学者受聘担任国防大学兼职教授。
这次受聘担任国防大学兼职教授的16名将领和军地学者中,有副总参谋长、大军区领导、集团军军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地方大学教授,他们在三年聘期内,将全方位参与国防大学战略学、合同战役学、作战指挥、军事战略、作战理论、国防经济发展战略、军队政治工作学、后勤组织指挥等学科的科研和教学。
据了解,国防大学近十年邀请军内外、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已达4000余人次,但正式聘请高级将领和军地著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尚属首次。


第4版(要闻)
专栏:

  李岚清会见马里总统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今天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来访的马里总统阿尔法·奥马尔·科纳雷,同他就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李岚清说,科纳雷总统此次访华和江泽民主席今年5月对马里的访问都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它们将推动中马友好关系的发展。李岚清对科纳雷总统访华取得成功表示高兴。
李岚清指出,保持非洲的和平与稳定对其实现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希望通过平等互利的合作与真诚的帮助,增强非洲国家自身发展经济的能力。
他说,中马之间的传统友谊有着坚实的基础,两国进一步发展经贸合作有着良好的条件。中国重视中马经贸合作,相信中马合作的领域会不断扩大。
科纳雷总统说,马中两国多年来进行了很好的合作。
他希望双方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探讨新的合作途径和方式,特别是加强双方企业之间的合作。


第4版(要闻)
专栏:

  李岚清与教育工作者座谈时强调
优先办好师范教育
各级政府必须增加投入使生均拨款基数高于综合大学
本报北京9月10日讯新华社记者尹鸿祝、本报记者毕全忠报道:今天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人民大会堂与教育工作者举行座谈,共同庆祝教师节。李岚清在座谈时指出,培养和培训高水平的教师,已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一项先导性战略措施,要优先办好师范教育。
参加今天座谈的有出席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的代表和到北京参加教师节庆祝活动的教师代表。李岚清向他们热烈祝贺节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仁岗、山东省沂水县西棋盘村小学教师张在军、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校长刘京海、成都军区西藏军分区拉萨八一学校校长焦爱芝、北京市副市长胡昭广、四川省副省长徐世群、江苏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在座谈会上发言。
李岚清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师范教育和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范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教育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所在。大力办好师范教育,是办好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根本大计。正因为如此,我国对师范教育采取优先办好的重要决策,实行适度超前发展、大力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方针。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教育,师资先行。师范教育培养出来的师资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素质的提高,而且对周围社会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师范教育在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
李岚清说,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师范教育的需求是如此巨大,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对师范教育所寄予的希望是如此殷切,我国师范教育正面临着极好的改革发展机遇。
在谈到师范教育的改革时,李岚清说,师范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精于从事高素质教育的师资。要围绕这一任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一位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位开发人力资源的科学家、专门家。培养人民教师的师范教育,应该是一种高难度的教育,是必须走在教育现代化前列的教育。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一方面,党和政府要为师范院校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提高其教育设施、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水平;另一方面,师范院校自身也要深化教改,努力提高学术水平特别是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办出高质量的师范教育,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高素质的现代师资,努力造就一批未来的教育家。
他指出,提高办学效益要靠搞好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优化结构、合理调整好学校布局,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师范教育的教育资源,是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举措,各地要根据具体情况,积极稳妥地做好这项工作。
李岚清说,教师这个职业是崇高而又艰辛的,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多年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要认真贯彻《教师法》,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应依法严肃查处。
关于民办教师问题,李岚清说,争取在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决策,国家教委、人事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的解决民办教师问题五年计划即将颁布。现在有些地方,过去的民办教师问题尚未解决,又以代课教师名义出现了一些变相的民办教师,这是决不允许的。
李岚清特别强调政府对发展师范教育的责任。他说,举办师范教育是政府行为,必须把师范教育放在教育事业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师范教育在教育事业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否落实,一看认识是否到位,二看经费投入是否优先,三看有无切实的政策倾斜。现在师范院校办学困难,经费短缺是突出问题。各级政府一定要及时地逐步地提高师范专业奖(助)学金的标准。必须补足师范院校多支少收部分的经费缺额,在此基础上应增加投入,使生均拨款基数高于综合大学。要加快实现师范教育标准化和现代化的步伐。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同志,要定人定期联系师范院校,及时帮助解决办学中的实际问题,要以实际行动,多办实事,争取把师范院校办成当地最好的学校之一。
座谈会上,李岚清还充分肯定了河北农业大学17年来坚持走“太行山道路”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热情赞扬了农大教师们的奉献精神,希望他们为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座谈会由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主持。国务院副秘书长徐志坚,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张天保,人事部副部长徐颂陶,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唐天标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了座谈。


第4版(要闻)
专栏:

  史诗《玛纳斯》汉译基本完成
专家认为我国天山北部是《玛纳斯》的故乡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10日电(记者张先国)经过民间文艺学者35年的艰辛努力,我国巨型史诗《玛纳斯》继柯尔克孜文全文出版后,汉译工作于最近基本完成。
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玛纳斯》是我国三大史诗之一,向有“国宝”之称,在国际上久负盛名。从1961年开始,我国就组织学者在民间广泛收集《玛纳斯》的各种唱本,至今已整理出80多位史诗演唱者的近百万行资料。著名史诗演唱家居素甫·玛玛依的唱本共8部,长达23万多行,比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长14倍,是世界上最完整的《玛纳斯》唱本。
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从1984年开始组织出版翻译居素甫唱本,到去年底18本柯尔克孜文版的《玛纳斯》全部出齐,在国际史诗学术界引起轰动。
记者最近从这个协会获悉,汉译《玛纳斯》初稿基本完成,正进入文字润色和定稿阶段。汉译稿以居素甫唱本为主要依据,近20万行,分为18卷,预定于明年正式出版。
被称为“柯尔克孜民族魂”的《玛纳斯》歌颂了柯尔克孜古代英雄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的英雄业绩,史诗气势恢宏,语言优美,主题健康,民族特色浓郁。这部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包括了古代柯尔克孜族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部研究柯尔克孜古代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文化、语言、宗教、习俗的百科全书。这部史诗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交流融合及心理发展的过程,同时对了解中亚史、中亚文化和中亚古代社会生活也有重要价值。
千百年来,《玛纳斯》以口头形式代代相传,在柯尔克孜人聚居的地方至今仍广为传唱。居素甫·玛玛依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唱完整部《玛纳斯》。
柯尔克孜族学者、汉译《玛纳斯》执笔人之一的阿地力·朱玛吐尔地说:即将出版的《玛纳斯》汉译本将为中华民族文化宝藏增添新的光彩。《玛纳斯》将拥有更多的读者,我国的史诗研究也因此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10日电(记者张先国)我国民间文艺的专家学者经多年研究于最近得出结论:我国新疆天山北部的特克斯草原是著名史诗《玛纳斯》最早的形成之地,我国是《玛纳斯》的故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郎樱说,新疆的柯尔克孜族群众是这部辉煌长诗的创作主体。她对史诗的内容作出了分析。据介绍,主人公英雄玛纳斯诞生于特克斯草原,童年时代曾在哈密的巴里坤草原放牧,在吐鲁番种过麦子,到阿勒泰投奔过他的叔父。他征战的足迹遍及吉木萨尔和喀什地区。特克斯、哈密、吐鲁番、阿勒泰、喀什和吉木萨尔均为新疆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人烟阜盛。
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阿地力·朱玛吐尔地在考证新疆柯尔克孜人文景观之后认为,新疆是《玛纳斯》流传与发展的主要地区。据了解,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分布着众多史诗所歌颂的英雄的墓地,其中玛纳斯的40名随从之一色尔哈克英雄及玛纳斯的哈萨克族盟友木孜布尔恰克英雄的墓地保存完好。新疆的玛纳斯县和呼图壁县都是以《玛纳斯》中的英雄名字命名的,玛纳斯县目前是新疆人均收入最高的县。
这位柯尔克孜族学者指出,新疆的一代代柯尔克孜族史诗演唱者丰富完善了《玛纳斯》。
《玛纳斯》与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并称为我国三大史诗。这部史诗在新疆柯尔克孜群众中广泛流传,中亚各国也有传播。


第4版(要闻)
专栏: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马园居委会旁的马园亭近日热闹非常,近500名戏迷在此冒雨庆祝“自乐越剧角”诞生一周年。
张柯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