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8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将举行国际讨论会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8月中旬将举行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交流和探讨毛泽东诗词在世界各国的研究现状。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外国的汉学家和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者将应邀参加。(钟社)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研讨繁荣创作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日前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理事扩大会和研讨会,深入探讨繁荣文学创作,提高通俗文艺创作品位问题。贾芝、陈钧等70多位学者、作家与会,并作专题发言。这次会议是由内蒙古公安厅协办的。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内蒙古分会在会上宣告成立。(陈卫)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金台文论

  为了历史的神圣与庄严
——历史题材创作问题随感
林为进
提起历史,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钻木取火,用石头作为工具和武器跟虎狼熊豹搏斗,以兽皮作衣、茅草为屋,在山洪暴雨中挣扎,把荒野造为良田,为生存、为发展开创出人类最初文明的先祖。提起历史,我们会想到遍尝百草的神农,想到水稻、高粱、小麦、玉米……这些至今仍在养育着人类的农作物从无到有的实践,想到牛、羊、马、猪、狗、鸡、鸭被驯化为家畜家禽所表现出来的智慧与耐心。提起历史,我们会想到大禹治水的牺牲精神及“与天奋斗,其乐无穷”的豪情和勇气,想到伟大的“四大发明”,想到陈胜、吴广以来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反抗压迫、追求公理与正义,不畏强权、前仆后继的豪迈与雄遒。提起历史,我们还会想到老子、庄子、孔子、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曹雪芹、王羲之、张衡、祖冲之等难以胜数的闪光名字,想到经、史、子、集一大批经典著述,想到“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敦煌壁画”那些令人叹绝的文化艺术遗产。
想到这一切,“历史”在我们的心目中无疑是既神圣又庄严,并会认识到历史决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环扣一环、充满生命活力、与现实紧密相联的存在。
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中国的历史在认知与审美方面都一直给我们极为丰富的营养,历史也一直是我们观照现实,认识人生,理解人生,省悟人生的重要凭借之一。
历史以她的神秘与深邃、博大和辽阔,吸引着一代代追求理想、期盼人性沿着健康方向发展的人们投身她的怀抱,展示她的姿容,探寻她的内蕴。而且,往往是愈到社会发展的重要关头,人们就愈是重视和关注历史。或许正是这一缘故,近年,各种形式和门类的历史题材的创作又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客观地说,其中不乏比较优秀的作品,但也出现了某种令人遗憾、担忧和愤怒的现象。
从今天的视角出发,就个别而言,不难发现历史中有昏庸、有肮脏,也有失望和缺陷;但就整体论,我们的历史无愧于灿烂与辉煌。正因如此,当我们看到某些冠以“历史”的电视剧、小说或所谓的“纪实文学”,以戏弄甚至猥亵的眼光、态度来叙述与评价历史时,就像听见有人跟德高望重的白发老人开庸俗下流的玩笑那样感到恶心和愤慨。
对于历史,无疑应该像对我们自己的父亲、母亲和祖父、祖母那样,可以批评她,可以责备她,但决不能侮辱和戏耍;对历史,不妨加以认真的反思,探讨为什么这个样子而不是另一种模样的原因与得失,但不要玷污。玷污历史,就是玷污自己及自己的祖先。
缺乏历史底蕴的民族固然无可奈何,而拥有辉煌灿烂的历史却不懂得尊重和珍惜,更是可怜复可悲!戏弄和嘲笑历史并不能表现戏弄和嘲笑者的高明,相反,倒是难以掩饰地见出自己的浅薄与庸俗。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更深入地探寻历史的厚重与丰富,不妨变换视角和调整视点。近年来比较优秀的历史题材创作中,就有不少作品表现出拓展创作视域的勇气与追求。严肃的创作,反映出创作者不仅对历史、社会和人生具有自己的思考与理解,而且是从尊重历史出发去表现真实历史的形状与内涵。真正尊重和热爱我们的历史,并对历史有相当深刻认识的创作者,不会、也肯定不敢亵渎历史。只有那些对历史一知半解、缺乏感情而又没有多少创作才华的人,才不得不既要借重、凭借历史的威望和影响为自己制造很有学问和思想的假象,必须打出历史或历史名人的招牌装点门面,又无法表现出历史的深邃和博大,而只能是极其轻浮地以一些花哨的玩意儿去糟蹋历史,糊弄读者和观众。
无疑,这是极不负责,也很不严肃的表现。既然对历史没有感情,更欠缺一点必要的深入研究,似乎大可不必不懂装懂,拿神圣而又庄严的历史作赚钱的招牌,表演玩世不恭的“潇洒”。历史属于我们的祖先,属于我们,同时也属于我们的后来者。如果说我们现在对那些胡编乱造、杂耍式的东西,因为知道那并非真正的历史,可以不屑一顾,那么,我们的后人由于不了解就有可能当作历史来认识和对待,那样,就有听任谬种流传之危险了。基于此,我们对亵渎历史的现象就不能视而不见。
为了历史的神圣与庄严,为了我们的后人不被编造的、胡吹海侃的所谓“历史”所愚弄,每一个具有责任感和历史感的人,都应该对不严肃的、亵渎历史的创作加以抵制、拒绝和谴责。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纵横诗笔见高情
——《诗的感言》读感
屹立古易前
高占祥是一个多面手,杂文随笔、书法绘画、艺术摄影等都有一定造诣。他对文艺评论提出过开一代风气的“浇花论”并广泛评述过各种文艺创作;他的文化论著堪称十余年文化变革的史录……然而,我以为他在本质上是一个诗人。他几十年来创作过各种体裁的诗歌,新近出版了诗集《微笑》。所以,当他的新作《诗的感言》发表之时,我觉得“诗人高占祥”的形象更加鲜明起来。
《诗的感言》集纳了百余条关于诗的感悟式短语。其思悟随心所欲,诗里诗外,尽有议论,有中国画散点式透视之妙,正是“纵横诗笔见高情”。但凡诗的本质问题,诗的艺术规律,诗的继承与借鉴,诗与时代、社会、人民、祖国、生活的关系,等等,都在简洁的文字和精炼的概括中,给人以启示。
以诗论诗在我们这个古老的诗的国度里是有悠久传统的。杜甫《戏为六绝句》、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皆是脍炙人口之作;以杂感评诗也是由来有之,皎然的《诗式》、王世贞《艺苑卮言》在诗歌批评史上各有地位。高占祥《诗的感言》体裁属杂感,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关于诗的美学评价。“诗,是艺海的奇花,她给人类美的享受。诗,是智慧的天使,伸展羽翼给人间无数的启示。诗,又是时代的号角,为人们奏起悦耳雄壮的战歌。”这是对诗、思、史三位一体的诗歌本性的审美描述。“闪电是诗,因其犀利如剑可斩凶顽。风雷是诗,因其气势磅礴而促发万物相生。”这是诗的风骨之言。
在具有审美意味的“诗话”的引导下,作者从多角度进行综合、立体地思考,诗美、诗教、诗心、诗思、诗风、诗境、诗品、诗的语言、诗的思维、诗情画意,一一道来,不乏真知灼见。关于诗人与诗,高占祥紧紧扣住诗歌极富主观性的特点,力倡诗人要当人民的歌喉、时代的鼓手和生活的琴师;主张诗人必须独具诗眼,呼吁诗人要向生活的深处进军。关于写诗之道,高占祥不仅分别点评了抒情诗、叙事诗、寓言诗、哲理诗、散文诗、儿歌、朦胧诗、歌谣等诗歌的所长所限和各自的入门甬道,而且就诗歌创作最基本的原则和最关键的技巧做了涉笔成趣的议论,如音韵、构思、想象、夸张、灵感、动静、剪裁、跳跃等。其中在对诗情的感悟里,作者的言论切中要害。
对“诗外”功夫的言说,《诗的感言》从两个视点加以透视。一是从狭义而言,其言论常在诗的时代精神上有热切呼唤。“生活土壤是诗歌之根,时代精神是诗歌之魂。”由此论及诗与生活、诗与人民、诗与祖国、诗与时代变革、诗与诗人之历史使命等。二是从广义而言,即诗歌振兴的社会条件和文化氛围,诸如队伍建设、继承借鉴、百花齐放、学习民间、走向人民……视野宏阔,切中肯綮。这些看似老生常谈,其实在诗坛此调不弹久矣,重新思考,重新定位,重新呼唤,是必定要在对诗歌振兴有所期待的人们心中引发共鸣的。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笔谈

  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黄钦若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是抽象的,它只有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中,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现实力量。企业文化是精神文明在企业管理中渗透所得出的成果。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渗透度已成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去,促使企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企业文化是一种自觉地以文化为导向的现代管理模式。它视企业精神为管理的灵魂。企业精神是以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价值观和企业伦理观的高度综合为内容,以规范化的语言为形式,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通过对其他要素的粘合与导向形成科学的管理结构,从而实现管理功能的整体优化。企业精神所涵盖的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价值观体系和企业伦理,都是社会精神文明和企业经营管理特色相结合的产物。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企业的渗透,意味着企业要在社会主义文化准则的指导下,去形成富于个性的企业经营之道和价值观体系;去体现职工办好企业,服务顾客的共同信念;去培育社会主义企业伦理和道德观念。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企业的渗透和落实,最重要的是为企业塑造一个美好的灵魂,在它的导向与辐射下,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企业的内部环境,增强企业凝聚力,通过提高企业管理整体素质,驱动企业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不断前进。
企业文化是人、物并重,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论。西方企业文化理论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反映了社会日益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管理的特点与规律。在我国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不仅反映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而且还体现了我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制度。
企业文化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必然要涉及以什么样的“人”为本的问题。以什么样的“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基。
人创造了文化,又是文化的创造物。作为企业文化之“本”的人,首先是指高素质的职工群体。高素质的职工群体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共同的崇高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共识;二是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三是掌握了与其主人身份相匹配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技能。很明显,这样高素质的群体决不是自发长成的,而是在特定的大文化氛围中,通过长期定向培育的结果。在我国,所谓大文化氛围是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环境,所谓长期培育,就是坚持不懈地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教育与培训,用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现代文明去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其次,以人为本的“人”,还包含组成群体的职工个体。每一个职工个体的成长都和他所处的环境有关,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综合形成了一种氛围,每个人都在特定的氛围中接受各种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他们的成长过程就是对不同文化选择、认同的自我塑造过程。如何将拥有不同价值观和不同行为方式的人凝聚起来,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价值观的统一,是一项极为艰巨复杂的任务。在我国,完成这一任务的实质就是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去营造企业的小环境,克服职工个体中某些不良的文化心态,通过环境的熏陶和文化心理的调整与重塑,达到价值观的共识,并以此规范个体行为,增强他们的自律性与自觉性。
企业文化是以实现高效益和高效率为目标的现代管理学说。追求高效益和高效率是企业的永恒主题。管理学家们正是围绕着这一主题不断地进行新的理论探索和开拓新的实践,推动管理科学不断地向前发展。是否实现高效益和高效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是衡量企业管理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
产品与服务是企业物质文明最主要的成果,企业的高效益和高效率最终要落实到这两项成果上来。企业产品,不论是生产技术装备、工艺流程、劳动操作、产品开发与经销,无一不渗透了现代科技文明成果。当然,产品的质量不仅仅取决于科技成果的物化,还取决于劳动者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服务也是如此,任何高水平的服务都是先进技术手段和服务者敬业精神相结合的产物。随着市场竞争的激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目前倡导的“文明服务”,就是要求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贯穿于服务的全过程,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物质文明是企业全部活动的基础。在当代社会日益信息化,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急剧变革的条件下,单纯凭借经济手段和组织制度的力量去促进企业生产,已经远远不够了。社会文明程度越高,要求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文化含量也越高。经济和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向,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企业物质文明成果将越来越成为企业精神文明的载体,体现着企业以至国家的整体素质和文明水平。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向企业渗透的有效途径,它在促使精神文明向物质文明转化的同时,必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生长点,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大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作者为铁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新观察

  小说故事“复活”之后
张德祥
客观地说,90年代以来的小说很“好看”,原因不仅在于文学又一次回到了“写实”,还在于“故事”的复活。所谓故事的复活,也就是小说更注重于“故事”因素对于文学的重要性,注意到了故事的审美作用。“故事”的复活使小说充满了柳暗花明的魅力,使小说具有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活力。近年出现的一大批中长篇小说都有充满人间烟火的七情六欲、悲欢离合的故事,小说不再追求那种“小说无故事”的“时髦”,所以小说又“好看”了许多。
曾有那么一段时间,时髦“三无”小说,无主题、无情节、无意义,甚至无人物,什么都“无”,把小说弄得空洞无物,显然不“好看”,甚至有的小说让人“读不懂”,读不懂便不再读,于是小说读者离开小说而去看电视、看《故事会》,小说读者减少了许多。看来,什么事情都不能走到极端,小说“革命”亦然。故事虽然“老”,却不能“革”了它的“命”,所以,那种欲“新”小说而把小说“新”得“一无所有”的激进方式显然是一条歧途。此路不通之后,小说又注重了故事,也即注重了情节,回到了它的来路上。
很清楚,小说是由故事发展而来的,故事是小说赖以站立的躯干,抽掉了故事,就抽掉了小说的枝干,小说就会变成一堆无组织的纷乱的文字,或者变成了散文而不再是小说。小说当然是“散文”,但小说又不是那种漫无边际的大“散”,它区别于散文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故事”约束着,不能散出“故事”去,相反,要“散”出一个故事主体,要散出情节的内在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故事或情节是构成小说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小说怎么进步或革命,都不可能彻底地抛弃故事情节,相反,故事情节的生动性本身就构成了小说的一种审美价值。
但是,小说并不是以营造故事为最终目的,故事情节只是构成小说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说“故事”、“情节”是小说的枝干,那么,人物才是小说这棵树上的果实,因此,人物形象的塑造才是小说艺术的最终目的。有人认为,创造典型形象,是现实主义小说的要求,而且是古典现实主义的要求,现代小说已经不以创造典型形象为艺术目的,而主要是表达现代人的感受与体验。这种看法在近十年来的文艺思想和观念中很是流行,其实,这种看法还是经不起推敲。只不过是面对那么多古典形象难以从艺术上超越的一种托辞。小说以塑造形象为最高的艺术要求,不会因为时间发展到了现代而有所改变。实际上,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是叙事文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艺术自觉,因而不仅仅是现实主义文学的要求。衡量一种叙事文学作品的艺术质量,最终还是要看创造了怎样的艺术形象。故事情节可以忘记,而成功的形象总是记忆犹新。
故事情节是事件的发展过程,而事件又是人促成的。因此,故事情节又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过程,是人物的性格史。在小说这棵树上,情节枝干的生长最终是为了结出人物之果,情节故事是一种“展现”,而这种展现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一种“积淀”,这就是完成人物性格的“积淀”。没有展现,无以积淀,没有枝干,也无以结果,所以说,曾经时髦过的小说“三无”的说法的荒谬之处,就在于既无树又无果,当然也就没有意义,小说在“无”中无法存在。
就当前的小说创作而言,小说不缺乏故事。但是,故事的枝干上并没有结出多少人物之果,往往枝干茂盛,果实稀疏,这一点,尤其表现在现实题材的小说创作中。那种流行着的小说不再以创造形象为最高艺术要求的观念,从而不再注重“典型化”。另一方面,和作家的艺术能力有关,能否创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实际上正是对作家艺术能力的一种检验,也是对作家艺术概括能力的一种检验。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第一个要素,是小说之树的“枝干”,是人物性格得以展现的载体,所以,故事的“复活”是小说自身的一种要求。但是,小说又不能停留于“故事”,不能为“故事”而“故事”,它还必须往前走,必须使故事情节中走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这就需要正确处理情节与形象之间的艺术关系。没有恰当地处理情节与人物的艺术关系,是当前小说创作中形象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家编织故事情节并不难,难的是创造出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是从故事情节中走出丰满的人物来。事实上,人物形象的生动与否、丰满与否、典型与否,取决于作家艺术能力的高低。真正优秀的作品,故事情节并不自我突出地虚张声势,而是悄无声息地转化成了人物形象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行为,故事不再是外在于人物的一种跌宕起伏,而是转化成了人物的血肉筋脉,隐没于形象的光彩之中。
因此,故事“复活”之后,人物应当“复活”作家的艺术追求不能停留在、满足在“故事”的层面上,还应当透过故事而追寻人物。事实上,一个时代文学的成就,不仅在于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和历史内容,还在于这种思想感情与历史内容融化在怎样的艺术形象之中,在于它充盈了怎样的艺术形象。因为思想可以转变,感情可以陈旧,而形象永远是生动的存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应当能够创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典型人物,使典型人物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与这个时代之文学的标志。
重新提出注重于人物形象的创造,在有些人看来,已经是一种陈旧不堪的老调重弹,简直有一种倒退的感觉。但是,如果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中真正能走出几个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典型人物,我倒以为这是文学的一种进步,是这个时代文学的丰硕成果。因此,我以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中应当有典型形象的出现。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寻找电影与观众的契合点
——关于繁荣电影艺术的一点思考
耘德
长沙电影会议之后,振兴我国电影事业的呼声日益高涨起来。有关繁荣电影的话题,不但成为社会议论的热点,而且业已成为广大电影工作者的共识。然而,面对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的崭新要求,面对着人们审美方式嬗变和文化生活选择多样的严峻挑战,面对着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崛起的强烈冲击,面对着世界电影业危机的历史背景,再造中国电影艺术的辉煌,确实是一项艰巨而又繁重的历史任务。工作千头万绪,困扰着电影人的问题很多,我想,如何寻找到电影与观众的契合点,正确处理好电影与观众的关系问题,这是促进电影艺术繁荣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寻找电影与观众的契合点,首先要求电影贴近生活,走向大众。电影只有走向大众,才能赢得大众。走向大众,要求艺术家熟悉人民群众的生活,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活中碰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了解他们的疾苦和痛痒,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满腔热情地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建设美好新生活的实践中去发现美、捕捉美,通过艺术开掘,来展现生活的底蕴和创造的魅力,让人民群众的奋发精神和创造力量透过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得到典型的对象化体现。当然,电影走向大众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电影工作者付出艰苦的努力。如果游离于生活表层,像油一样地漂浮在水面上,与沸腾的生活格格不入,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没有生活的深刻感受,没有人生的深切体验,没有艺术的真切启悟,即使偶有小成,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不可能产生振聋发聩的力作。俗话说浅滩出鱼虾,深海藏蛟龙。只有涉足于高山密林,遨游于汪洋大海,才能练就一身擒龙缚虎的本领;只有扎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群众,甘当学生,才能汲取智慧和营养,激发创作灵感,增强创作实力,不断在电影和观众之间架设起畅通无阻的桥梁。
寻找电影与观众的契合点,要求电影适应人民大众的鉴赏情趣,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电影工作者要研究观众心理,了解观众需求,胸中时刻装着观众,设身处地地为观众着想,努力在电影吸引观众方面狠下功夫。满足观众需要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电影发展的前途与命运。分析中国电影近年在放映场次、观众人次、发行收入、放映收入方面连年滑坡的原因,其中固然有电影所处的外部环境和电影自身在创作、体制、经费和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但电影脱离观众的问题无论如何都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电影疏离观众的倾向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把电影艺术视作宣泄个人思绪、咀嚼一己悲欢的道具,把电影沦为百无聊赖、胡吹神侃、玩世不恭的人生游戏;二是一味沉浸于电影技法的惊世骇俗,滥用许多使人颇费猜测的意念、象征等手法,或把电影画面切割得支离破碎,或故作神秘,生涩难懂,让人如坠雾中,把电影形式探索推入死胡同;三是从概念出发,为对付任务、完成指标而草率上马,既没有鲜活的生活内容,也没有深刻的思想感悟,既没有创作激情,也不是艺术佳构,使影片成为理念的演绎和概念的传声筒;四是只把目光盯着国外的某些奖项,削足适履,唯洋人马首是瞻,不顾国情民俗,有时甚至不顾民族道义、不惜自我作践,以期博得他人的几声喝彩;五是以“娱乐大众”为幌子,把一些胡编乱造、格调低劣、制作粗糙的影片搪塞给观众。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损害了国产影片的形象和声誉,败坏了观众的胃口,因而也就直接地危害着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我们倡导电影要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具有积极健康的思想倾向,同时也鼓励艺术上的大胆探索和创新,以不断提高电影艺术表现力;我们倡导弘扬社会主义时代精神主旋律,也提倡电影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我们倡导立足本国,以中国老百姓的需要为第一需要,同时也积极面向世界,努力用优秀的国产影片增强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上的竞争能力。所有这些,我们的出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满足中国人民的需要为宗旨,为中国人民提供更多的雅俗共赏的优秀电影,使他们通过电影观赏,在获取知识、受到教益的同时,调节情绪、怡养精神、娱悦身心,获取审美享受。
寻找电影与观众的契合点,还要求电影艺术在适应人民大众欣赏需求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大众的审美水平。应该特别指出,适应不是迎合,更不是俯就。那种把媚俗当作“适应”,认为老百姓只能欣赏那些浅层次甚至低级趣味影片的看法,说到底是对人民大众的一种亵渎。适应是一种高水准的供求满足,它要求电影艺术家不仅具有丰厚的社会积累,而且还要有较强的把握生活的能力;不仅要谙熟电影创作规律,而且还要有相当丰富的创作实践;不仅需要充分掌握人民大众的审美心理,而且还要运用娴熟的艺术表现,使自己的创造物切实为人民群众所喜欢、理解与接受。适应为了接受,适应的同时在于征服。适应中渗透了对大众鉴赏情趣的引导,接受中逐步养成人民大众健康的审美习惯,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力。歌德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我们的电影就是要在尊重中国观众审美习惯、适应观众审美需要的基础上,拍摄一批又一批能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优秀影片,并以此带动人民大众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提高了的审美趣味发展着高层次的审美需求,这种需求反过来又对电影生产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推动着优秀影片的创作与生产,形成电影与观众的良性互动。倘如此,中国电影的再度辉煌想必也就指日可待了。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报告文学《淮河的警告》受到关注
陈桂棣的报告文学《淮河的警告》(载《当代》1996年第二期)描绘了淮河两岸治理污染的艰难过程。数百家乡镇企业在给淮河流域带来富裕的同时,又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作品张扬了许多有识之士为治理环境,还淮河以碧水清风所做的努力,批评了地方保护主义对治理环境污染带来的恶果。在近日召开的讨论会上,与会者就文学关注环境生态、反映生存环境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当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