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7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勤劳的傣家女
黄橙
在西双版纳,傣家女子永远是最生动、最迷人的风景。热带风光尽管旖旎翠丽,“干栏”式竹楼尽管清幽奇特,这毕竟都是静止的。而穿紧身窄袖的短衫、花色长筒裙,走起路来摇曳生姿的傣女,才使大自然的景物更多几分灵气和生机。当然,要真正了解傣女勤劳、贤淑的品德,就得去瞧瞧她们的家居生活,以及街头赶集、田野躬耕的动人场面。
在勐海县附近的景龙村,我在司机的陪同下敲响了一户傣家的院门。恰是黄昏时刻,比喃(傣语:大嫂)半蹲在火塘边炸辣子鸡。从她的口中获知,至今傣族大多数男子结婚仍然沿袭着“上门”的传统,从妻居的习俗决定了男子尤其是初婚未单立门户者无法成为家庭的主宰。而且,到市场上出售物品的有90%以上是妇女,掌握钱财仿佛天生是女人的“分内事”,从而从另一方面抑制了男子在家庭中的权威。当然,男子的特权主要表现在他们是政治和宗教权力的专有者。这种社会角色的分工,决定了傣族男女基本上能平等共处。谈话间,不知不觉已到晚饭时分,比喃的丈夫和两个女儿也都归来了。此时我们想告辞已来不及,何况火塘边摆满酸牛筋、炸青苔等正宗傣味。
比喃抱着一个竹筒,翻开盖子,让我们从中抓糯米团吃。据她介绍,每天清晨鸡鸣头遍后,她就起床燃旺火塘,忙碌着烧水做饭。一天要吃的饭就在这时一次蒸好,并用香油反复揉捏后装进竹筒,这样不仅使糯米饭更香,而且弄饭团吃时不粘手。与此形成强烈对照的是,男人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到火塘边坐下,点燃第一斗草烟,一直待到主妇将饭煮好,才起身去洗脸。天天如此,餐餐如此。外地人往往以此推论傣女地位低下,其实是一种误解。傣女天性柔顺,即使财权在握也不滥用,大有孟光“举案齐眉”的风采,按时髦的说法是“服务意识”比较强。可以不夸张地说,傣家的温馨和睦,女人的功劳占了大半。走进勐海县城的民贸市场,我惊讶于这里色彩斑斓的美丽。几条平行的水泥条上摆着芒果、香蕉、石榴等鲜丽可人的瓜果,也摆着龙爪菜、洋芋、竹笋等琳琅满目的蔬菜,与此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的是撑着红艳花伞和傣女亭亭玉立的风姿。一排排自然形成的伞阵,在蓝天映衬下炫耀着壮观的艳丽。这里是女人的市场!卖东西的是女人,买东西的是女人,像我们这样贸然出现在市场的男人倒成了惹人注目的陌生人。
从景洪到勐腊的途中,七月的暖风吹得人昏昏欲睡。在双眼迷糊中,我猛然被扑面而来的田野播种的画面所振奋。只见一长排的傣女正在水田里俯腰插秧,依然是花色缤纷的筒裙,依然是顶髻插梳的头饰,即使在最辛劳的耕作中,她们也没忘记自己是“金孔雀”的化身。看到她们挥汗如雨地躬耕,我不禁要问男人哪里去了?司机说,男人管犁田,女人管插秧,这样的分工似也无可挑剔。
用“里里外外一把手”来形容傣女是名符其实。难怪来版纳观光的青年男子总爱动这样的念头——娶一个傣女回家!可是傣族从妻居的习俗和傣女恋乡土的情怀,使这些向往者不能梦想成真。当然,娶傣女不可能,“嫁”自己是可能的,据说,这几年不断有痴情男远“嫁”版纳,傣女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附图片)
傣家女劳动归来黄橙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一方水土

  维西城的变迁
76岁的傈僳族、曾任过老师的李文会老人从小就在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县城长大。县城保和镇,在唐代就成为藏、汉等各族群众与内地联系的纽带。南来北往的各族商人的马帮都在这里歇息,或交换各自带来的货物。印度的布匹、毛制品等,内地的茶叶、食糖、粮食、铁锅等物资交流给维西城带来了繁荣。
但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滇藏公路开通后,很多商人不再靠骑马来往于西藏、云南之间,而是驾车沿着那条没有穿过维西的公路运货、做生意,到维西的人因此急剧减少,商业经营一度十分萧条,铁匠、石匠铺因此少了很多。但是,公路却在不断地延长。
全县公路里程由1985年自治县成立时的305公里增加到1994年的800多公里。维西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县城保和镇城区面积比昔日扩大了20多倍,近300多家各式商店里,经营着日用生活、生产用品、家电、照相器材等各式商品。农贸市场上,苹果、桔子、香蕉、青菜、白菜等各种蔬菜瓜果四季不断,每天销售生猪达30多头,市场供应十分充足。 (鱼世昌李银)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大家庭专访

  三言两语话“振兴”
——四位县长谈民族地区振兴之路
胡健
编者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根“针”指的就是县长。他们不但要贯彻各级政府部门的方针政策,而且要忙于各种实际工作去促进本地区发展。可以说他们对上面的政策、下面的实情都要了然于心。记者近日在“全国民族地区杰出青年表彰会”期间采访了四位受表彰的县长。下面是三位土生土长的自治县县长对民族地区现状、发展道路以及发展机遇与期望的述说。另一位是援藏干部,他从经济最开放、最发达的上海来到封闭的紧挨不丹、锡金两国的西藏亚东县。他看待民族地区发展用的是另一种眼光,也听听他的见解。
经济在发展差距在缩小
鲍晓华(女,蒙古族,38岁,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县长):喀左县被誉为“塞外明珠”,人口41.4万人,蒙古族占17%,另还有满、回、壮、朝鲜等少数民族。“八五”期间是喀左县发展最快的时期。“八五”末期与“八五”初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1.85倍,人均收入增2.6倍,县财政收入增3.4倍,整个经济处于高速发展之中。社会事业也有长足发展,“八五”期间考入大中专院校3000多人,全县共有8000门程控电话,公路总里程达490公里,并且有了完善的职业教育和民族教育体系。
安永红(男,裕固族,41岁,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长):这个县是全国裕固族人唯一居住地,共有1万多裕固族人。社会事业和民族建设都有很大发展。1995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2300元,80%以上乡镇已经提前达到小康水平。预计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达4000元,完全脱贫。
闻志宽(男,回族,41岁,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县长):大厂县在全省133个县中排名11位,人口只有11万,是比较典型的“人口小县,经济强县”。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995年达到8.8亿元,比1990年增长2.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59元,比1990年增长2.2倍。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3∶50∶27,实现了协调发展。1995年引进外资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311万美元,内联项目33个,项目总投资达2.06亿元。使1995年成为开放力度最大的一年。
张兆田(男,汉族,44岁,西藏亚东县县长):我是去年到西藏的上海援藏干部。我和其他6名亚东县援藏干部从上海筹集资金300余万元,在亚东县建了一所幼儿园和四所希望小学,为离边境最近的阿桑村送去了电,扶助县里两名最贫困家庭的儿童到县城读书,并承担这两名儿童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生活和学习费用。全县将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预计在“九五”期间经济总量翻三番。
因地制宜真抓实干
鲍晓华:求发展必须明确一个思路,真抓实干。具体说来,我们实行“富民升位”战略,即让群众富起来、使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中位次前移。在农业上,抓主导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区域化,形成羊、牛、兔生产基地。在工业上抓龙头企业,依据地理、资源和传统技术优势,组建成采矿、机械加工、建材、纺织、酿造、化工六大产业。
安永红:我们重点实施了“科技兴县”、“资源转换”工程。所谓“资源转换”,是指利用资金、技术优势使资源变成高附加值产品。马鹿是当地生长的高寒动物,全身是宝,我们利用科技在不影响马鹿生长的情况下提取的血清,具有极高的价值,成为拳头产品。我们县是甘肃高山细毛羊基地,50年代起就走“科学养畜”道路,人工受精、绵羊改良,几十年不动摇。细毛羊始终保持着极高的出毛率、出肉率,农牧民尝到科技的甜头,现在比县城里的人还富。
闻志宽:大厂县耕地很少,在农业上只能走精耕细作道路,现已达到浇地管道化,耕种机械化。另一个与其他自治县不同的是几乎没有资源,但地理位置很好,处于北京、天津之间。依据这种情况,县里制定了“开放兴县”方针,即充分利用自己的民族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开放引进科技,引进人才。羊屠宰加工厂是合资企业,屠宰方式是伊斯兰教的,但加工设备从德国引进。另一个牛肉加工企业是与美国合资的。这两个企业去年一年上交财政收入600万。全县将坚定不移地走开放之路,预计2010年在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张兆田: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还是要遵循市场经济互惠互利原则,仅让单方面得到利益不能长久。要把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税收减免、低利率等)和地理优势(亚东县将恢复一个边境口岸),同沿海发达地区的人才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结合起来,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亚东县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上海水产集团无偿提供一套设备、培训三个技术人才,并投入一点启动资金,而作为投资一方,与亚东县共同获利。双方的优势都得到充分利用。
机遇、挑战和期望
鲍晓华:党中央在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国家也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法》,这些都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家在具体的政策上对民族地区有倾斜,关键在落实。方针政策的落实程度与缩小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差距的速度紧密相联。希望各职能部门能进一步落实。
安永红:自治县工业上不来,县长就难当。自治县的发展关键在培植自身的财源。我们县农牧民收入高,但财政收入并不高,政府实力不强,在一些好的企业挖潜改造上很难注入资金。这对今后的发展是个挑战。国家是否每年能结合自治县具体情况安排一两个项目,使自身有造血功能。许多自治县客观环境很差,如何营造一个好的投资环境也是一个挑战,在交通等基础设施改造方面仅靠民族地区自身投入远远不行,还需扶持。
闻志宽:江总书记最近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这体现了党中央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有中央的重视,民族地区发展大有希望。希望国家的一些职能部门在重视几个自治区的发展同时,不要忽略内地少数民族自治县,许多对民族自治区的优惠政策,内地自治县并未享受到。1993年财税制度改革后,自治县的财政遇到一些困难,国家是否能在税收上对民族自治县更优惠一点。
张兆田:在民族地区发展中,人的素质越来越成为挑战性因素。民族地区持续长久的发展,根本性问题是抓教育。国家虽然在人才支援上制定了优惠政策,但着重点应放在民族地区自身人才的培养上,这样人才更扎得住根。在发展教育上可按照西藏的办法,在其他地区办各类民族班,不仅仅是增加民族地区学生的学识,更重要的是更新了他们的观念,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在扶持发展上,希望能形成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长期稳定的对口扶持关系,这样国家也省了许多财力。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牡丹江丰富多采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牡丹江市有朝鲜族13万人,满族3万人。多年来他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其特有的文化、娱乐、体育等活动也得以继承并发扬。
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朝鲜族艺术馆等部门是少数民族文化、体育的组织者。据有关领导介绍:许多活动已经常化、制度化。有时活动经费紧张,群众就自发捐款支持。自1976年起,每5年搞一次全市少数民族文艺汇演。1994年的汇演,除朝鲜族外,参演的还有满族、蒙古族、回族等。
这个市15年前成立了黑龙江省唯一的一家朝鲜族图书馆。附近的朝鲜族居民、中小学生有了阅读本民族书刊、报纸的场所。1989年,国家、省、市拨专款,建成朝鲜族文化中心大楼,图书馆搬到新址。面积由90平方米增加到1000平方米。新工时制实行以来,这个馆每周仍只休一天。读者半数以上是朝鲜族。馆里每年搞6次读者活动。组织朝鲜族中心学生开故事会、朗诵比赛等。
这些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切实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弘扬了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提高了人的素质。 (魏久纯)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在民族教育园地里耕耘
陈鹤龄
大兴安岭东麓,呼伦贝尔草原南部。内蒙古扎兰屯师范学校鄂伦春族校长王志,以其卓有成效的工作能力多次跻身于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的行列。
王志出任校长时正值严冬,扎兰屯是冰的世界、雪的原野。他在新学期第一次校长办公会上出语惊人:
力争年内启用综合教学楼;力争年内建成一幢教职工住宅楼;力争年内对校园进行美化、硬化;力争年内办起一个企业并见到效益……
所有这些“力争”做到的事情,前提必须拥有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作为师范学校,国家拨给的经费仅仅能够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王志虽然不能说是成竹在胸,但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春寒料峭,王志驱车北上,斯时正值全盟教育工作会议在海拉尔召开,他利用会议间隙游说于呼盟行署主管领导和呼盟教育局领导之间,争得10万元中小学教师住房专项资金。
不久,王志和扎兰屯市职业高中联合,在卧牛河镇建起一座面粉加工厂。面粉厂远离市区15公里。王志或早或晚,总是忙里偷闲自己驾车到施工现场转转,对存在的问题现场解决,投产后,他跑得更勤了。来了就谈工作,谈完工作就走,从没在下边吃过一顿饭。
年初所有的“力争”到年末都变成了现实。
王志出任校长后,在教学实践中把德育教育归纳为“德教六性”,即坚持德育的方向性,强调德育的开放性,把握德育的整体性,明确德育的层次性,加强德育的示范性,提高德育的时效性。他还出资设立校长奖学金,以期营建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争鸣氛围。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一方水土

  融江难觅木排影
大苗山的主要河流融江显得格外冷清,昔日苗族人民将原木拉到河边,扎成木排顺水下运的放排情景,如今已难看到。在通往山外的大小公路上,一辆辆满载着各类鲜果以及折叠椅、木衣架、竹凉席等竹木制品的汽车飞奔而去。
自古以来,融江放排一直是苗族人民与山外的重要经济联系方式。由于公路不断向山区延伸,融水苗族自治县17个山区乡镇如今都通了公路,汽车运输业就逐渐代替了放排水运。
融江不见放排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苗山原木输出量大为减少了。
在盛产杉木的四荣乡,潘进荣乡长向笔者介绍,这个乡目前每年已有30%的原木被就地加工成木衣架、折叠椅、木地板等产品,木制品加工厂已由1993年的5家发展到1995年的12家,单一出售原木的经济格局已经发生变化。
竹林制品加工业也取得长足发展,年创汇已超千万美元。相比之下,原木输出量从过去的年20万立方米下降到10多万立方米。
(梁鹏志韦永亮)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一方水土

  充满活力的帕哈太克里乡
走在帕哈太克里绿树掩映的乡间道路上,路边整齐美观的维吾尔族民居和热闹繁忙的街市店铺无不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活力。帕哈太克里乡干旱少雨,却有着悠久的种植水稻的历史,但受旧的耕作习惯的限制,当地水稻单产很低,高的不过二百公斤,低的仅一百多公斤。十四年前,年轻的维吾尔农民达吾提引进了适合当地的旱育稀植技术,当年,他种植的十亩水稻单产就达到了八百三十公斤。一九八九年,达吾提的水稻单产达到一千公斤以上,并至今保持了这一纪录。帕哈太克里的农民们走上了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一九九五年,全乡水稻平均单产达七百二十一公斤。
农业的变革使农民们摆脱了贫困,一九九五年全乡人均纯收入达到一千零九十九元,超过了新疆平均水平。然而,在帕哈太克里,使人们感受最深的还是集体经济的飞速发展。乡长吐逊·买买提介绍说:去年,帕哈太克里乡村两级收入达五十万元,其中村级收入就有三十八万元。如今,这个村的村民们享受免费用电,中小学生书本费全部由村里负担,初中生和贫困户的小学生学费也由村里承担。
(陈国军樊英利)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亟需加强我国民族建筑研究
顾孟潮
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善各民族居住、生活、生产、学习的建筑环境,保护并弘扬民族建筑文化,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建筑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加强我国对民族建筑的研究,是有关各界的一项急务。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因而也有着丰富、光辉、灿烂的民族建筑文化遗产。它们是民族风貌的象征,是历代各民族人民改造自然、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经验、科学技术、艺术成就的结晶。有着凝聚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意识的深远意义。其中许多具有民族特色、举世无双的名胜古迹,如长城、热河外八庙、西藏布达拉宫、甘南那不楞寺、新疆古城等,都是世界性宝贵文化遗产。正如李瑞环同志在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指出的,“抢救保护文物古建筑如救命、救火!”抢救、保护对象中许多都属于民族建筑。要抢救、保护,更要发展,作好这方面工作的基础是加强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和开发,不能像目前这种带盲目性只顾眼前利益而造成建设性的破坏。
历史上民族建筑的研究曾引起一些有识者的重视。特别是近代于一九二九年,朱启钤先生首倡成立“中国营造学社”这一民间学术组织,对于考察、测绘、整理、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包括许多重要的民族建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及一批科学考察报告。为弘扬华夏民族建筑文化传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现在很需要有一个类似的学术组织把这个历史的接力棒接过来。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从事民族建筑研究的人才已有上千人,特别是八十年代初开始,不少地区恢复和建立了民族建筑研究所(院)或古代建筑研究所和民族建筑工程队,并有许多专家、教授、学者和高级技术人员热心此事,在校学生和研究生、青年建筑师、教师也有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积极性。尤其重要的是,一些曾参与“中国营造学社”工作的单士元先生、罗哲文先生还健在,愿老骥伏枥,领导民族建筑研究工作。这极好的建立相应学术组织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条件,应抓住时机才好。(作者系中国建筑学会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民族艺术

在民族文化艺术节上的“拾哈达”表演。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白族新娘曹昱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一方水土

  水稻种植地攀天阁
目前世界上公认种植水稻的最高海拔为2580米,而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攀天阁乡却把水稻种到海拔2600米的地带。这里的水稻至今已种了六茬,最高亩产量达到352公斤。今年这里种植的1800亩水稻又长势喜人,可望丰收。
从位于云南西北边的维西县城保和镇出发向北行60多公里,就到了位于碧罗雪山中的攀天阁乡。乡里有一个2800亩的大坝子,海拔2600米,周围群山环绕,形成一个小盆地。长期以来,盆地里腐烂了很多的松枝和杂草,土壤十分肥沃,但由于气候寒冷,在这里很难种植水稻。
维西县农技站站长赵明喜和农技站的其他人员经过15年的实践,终于在1990年底选育出一种抗病、耐寒、芒短、着粒密度达到每穗120粒的粳稻,赵明喜将其命名为“攀龙1号”。1991年,赵明喜等人说服一些农民种了500多亩,当年这种稻谷亩产即达220公斤。
“攀龙1号”粳稻因其适宜在高海拔地区种植,很快受到了维西其它高寒山区群众的欢迎,白济汛乡等海拔稍低的乡今年的种植面积已达4000多亩。 (鱼世昌李银)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彝寨酒歌
(白族)李灿南
“不喝酒,不听歌,就不算到过彝寨。”虽说这话有几分夸张,但却反映了酒和歌在彝家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那天,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我来到了德昂寨。一进寨子,迎面就碰上彝家朋友阿罗,未侃上几句,很爽快地就把我拉进他家。
刚进屋坐下,他就双手齐眉递上一碗酒,用彝族话说:“火木哪觉浓,尼木支基益。”我一听此话汉语的意思是:“汉人贵在茶,彝家贵在酒。”看来他是向我行彝家“无酒不成礼”的习俗了。酒到唇边,我才知喝的是彝山上有名的汽水酒。阿罗告诉我,彝家人饮酒,不分老少、男女,也不分生人熟人。逢年过节或喜庆日子,就打歌对唱,友人相逢,走亲戚,年轻人谈情说爱,也离不开酒,并对酒作歌;在婚礼上唱叙事长诗《酒礼歌》、《婚娶仪式歌》。故有“有酒大家喝才好”、“有话当面说才好”、“麂子是猎狗撵出来的,话是烈酒撵出来的”等格言和俗谚,并形成“有酒歌三日”、“有酒必有歌”的习俗。说到高兴处,阿罗唱道:
远方来的客人,
尝尝我们彝家的酒,
它是用鲜花的露珠酿造而成。
你看酒碗里的酒花哟,
像春天的鲜花在欢迎你光临。
让我们端起酒碗,
美美地一口而喝光,
让我们的友谊哟,
像这香甜爽口的美酒。
以酒为内容的歌除叙事诗、结婚歌、娶嫁歌的歌词是固定的外,其他酒歌的歌词则是因人、因事而即兴唱出,常是热忱、大方、直爽、坦诚,令人未饮先醉。
喝罢迎客酒,我俩步出阿罗家门。寨子中正欢歌笑语,一小伙子唱道:
今天晚上唱支歌,
又怕那心上人来笑我。
不唱又怕别人唱,
怕失去了美酒这么多。
喝着美酒哟就唱起歌,
借着歌声把话说,
面对妹子说句话,
错了莫怪你情哥哥。
世上妹子千千万,
心上妹子我只爱一个,
心上妹子来喝酒,
心上妹子来对歌。
喝酒喝到大家都醉倒,
唱歌唱到你我歌不落。
小伙子的歌声刚落,我正要拍手赞美几句,忽然听不远处突然飞起一阵银铃般笑声,紧接着传来一年轻女子优美的歌:
酒一出缸香哟香喷喷,
芦笙一响引歌声,
小哥喝着美酒唱酒歌,
小妹斟美酒找到了知音。
听歌声,这是相恋已久的一对。以酒为媒酒歌声中谈恋爱,真是爱也像酒般充满激情。难怪有人说彝家人个个是酒将,人人是歌手。我祝福他俩情浓若酒,爱韵似歌。
说真的,那一夜我不知喝了多少酒,更不知听了多少动人的酒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