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6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时代呼唤新型农民
中国农科院常务副院长刘志澄
在人类社会中,农业是永不衰退的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民是层出不穷的农业产业大军,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力量。
“九五”期间农业肩负着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双重任务。21世纪上半叶也肩负着双重目标,一是把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大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农业强国;二是把我国还处于弱质地位的传统农业建设成为高效率、高产值、高效益的现代化基础产业。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的一个大前提是,建设一支跨世纪的新型的农业产业大军,特别是寄希望于当代青年农民。时代呼唤具有以下内涵的新型农民:
讲科学,有文化素质和高尚思想道德的新型农民。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坚定不移贯彻“科技兴农”的方针,带头学文化、学科学;带头讲礼貌、讲道德;带头学法律、树新风,敢于向封建迷信挑战。
讲改革,有开拓思路和创新精神的新型农民。要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己任,在贯彻“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方式根本转变”中,带领群众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促进农村经营体制的稳定、完善和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讲发展,有全局观点和经营思路的新型农民。要学会辩证地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发展为契机,推动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做到发展有规划,规划有胆识,实施有魄力,经营有方向,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
讲奉献,有时代特征和正确导向的新型农民。树立“热爱社会、服务人民、献身农村”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坚持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讲贡献、崇尚节约的农村社会新风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团结青年一代成为跨世纪农村建设的接班人。(附图片)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发挥优势建功立业
农业部副部长洪绂曾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规定了今后农业和农村发展必须实现的“两大任务”、“三项目标”。按照“九五”计划的要求,到本世纪末,我国粮食总产必须达到4.9~5亿吨,棉花450万吨,肉类5200万吨,水产品2850万吨,乡镇企业增加值年递增20%以上,每年新安置农村劳动力500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按1990年不变价计达到1200元,解决65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广大农民基本实现小康。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关键在于调动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尤其要调动起广大青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目前,我国农业正面临着两个转变,一是经济体制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这两个转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需要大批高素质的青年农民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趁今天这个座谈会的机会,我对广大青年农民提几点希望:一是希望广大青年农民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身体力行,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二是希望广大青年农民树立远大理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长才干,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争当跨世纪“四有”新人和“服务万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行动”的活动中去。三是希望广大青年农民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新知识,自觉投身到农村改革的大潮中去,抓住机遇,有一番作为,为发展农村经济贡献力量。四是希望广大青年农民认真学习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在发展农业生产中起示范带头作用。(附图片)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从事农业生产大有作为
浙江省余杭市余杭镇上湖村农民兰兆祥
我从初中毕业开始务农,至今已整整20年了。1987年以来,我承包粮田680亩,创办了上湖农场,一人承担了全村90%以上的国家定购粮任务,10年累计向国家售粮250多万公斤。余杭市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地处杭州市近郊,又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乡镇企业比较发达。许多人见我不进工厂做工,而去务农种粮,并把粮食全部卖给国家,都说我傻。其实,我认为,农民种田是天经地义的事,种好粮,售好粮是我的天职。中国十多亿人口要吃饭,经济和社会要稳定发展,都离不开粮食。
十多年来,我不但自己种好粮,售好粮,还带领和帮助周围20多名青年成为种粮大户,其中三户还被评为市青年种粮标兵。我在确保粮食面积的同时,合理布局,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94、1995两年,全场实现农业总收入113.2万元,净收入25万元。我的实践表明,种粮并不是注定要吃亏,农村青年从事农业生产也是大有作为的。
在实践中,我相信科技,运用科技知识促进农场发展。我先后通过培训、自学等途径学习农业技术,大胆开展科学试验,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先后开展了“水稻旱地育秧”、“化学除草”、“机械抛秧”等轻型栽培技术试验,并获得了成功,多次完成了省市科研课题。今年3月,省政府在我场召开了早稻机械抛秧现场会,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近几年我省吃俭用,把所得利润全部投入再生产,投资数十万元,购置了收割机、插秧机等大型农机数十台套,基本实现了“耕收机械化,农田园田化,种子良种化,排灌标准化,服务系列化,布局多样化”,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尝到了规模经营和依靠科技发展农业的甜头。(附图片)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农业在跨世纪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谭向勇
农业在跨世纪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是提供各种食物的作用,保证在收入不断提高前提下的12亿多人口的吃饭需求。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保证食物供给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经济任务和政治任务。其次是提供工业原料作用。工业要发展,必须有充足的原料,特别是像我国这样一个处在发展初期的国家,发展与农产品原料相关的工业是非常重要的。再次是提供土地的作用。工业化和城市化必然要占用一部分优等土地,农业必须作出牺牲,但又必须积极开垦土地,保证我国耕地面积的基本稳定。第四是提供劳动力的作用。工业化和城市化必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和工业转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第五是提供资金及外汇的作用。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仍将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部分资金,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农业在出口创汇方面还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最后是提供市场的作用。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和农民必将消费更多的农用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日用品,这将极大地促进工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当代青年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必须认识农业在跨世纪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农业,尊重科学,提高素质,不断促进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粗放农业向集约农业,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模式的转变,促进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坚实的稳固的农业基础之上。跨世纪的中国农业是当代青年农民用武的广阔天地。(附图片)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红红火火“大家乐”
本报记者唐维红
被誉为“打工者乐园”的深圳“大家乐”舞台,近日度过了它的10岁生日。在深圳,提起“大家乐”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去“大家乐”已成为许多打工者在夜晚的第一选择。“大家乐”是这座居民平均年龄只有27.3岁的年轻城市中,一道永远不老的风景。
“大家乐”乐大家
80年代初,深圳特区刚刚起步,市政府很难拿出大量资金进行文化建设;不断涌入的百万打工青年八小时之外的文化生活几乎是一片空白。为解决这一矛盾,1987年7月,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从紧缺的经费中拿出1万元,在活动中心的广场用砖头和水泥砌筑了一个简易的露天舞台。这就是日后经久不衰、红红火火的“大家乐”广场。
它一出现,便以新颖的群众“自荐、自演、自娱、同乐”的形式,受到大家的青睐。表演者只需交5毛钱的报名费就可登台一展风采,而观众则是免费欣赏。每到活动时间,“大家乐”舞台前便人头攒动,人们像赶集似的从四面八方赶来,就连舞台背后的山坡上也挤满了人。
从一月两次到一周两次,发展到今天的一天一次,“大家乐”越办越红火。10年来,各级团组织在全市建起了100多个“大家乐”网点,仅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大家乐”舞台,就举办各类文艺演出2130多场,自荐表演者4.28万多人次,观众多达452万人次。在深圳,“大家乐”甚至成了群众文化娱乐场所、基层文化设施的代名词。
今年6月23日,原定为庆祝“大家乐”10周年举办专场演出的日子。因为下雨,演出只好改期,可仍有几百名观众撑着雨伞来到了“大家乐”广场,工作人员便又搬出了音响设备,开始了“大家乐”的传统节目——自荐表演。
在后台,记者看到十几个年轻人正忙着填写歌单。27岁的阳应中是两年前从成都来深圳打工的。他常来“大家乐”,今天是第二次上台。他告诉记者,“在这里不管唱得好坏,总能赢来一片热情的掌声。那感觉真是好极了!第二天上班时,你都会是快乐而自信的。”
小舞台大天地
在深圳350万人口中,外来人口就有250万。在许多人眼中,深圳是别人的城市。1994年底,深圳团市委和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推出了第一届《深圳是我家》系列活动。他们以“大家乐”舞台为中心,组织了30多场文艺演出以及征文、游艺、咨询等活动,并组织“文艺轻骑队”到各乡镇慰问演出,观众达18万人次。1995年底至1996年初的第二届《深圳是我家》活动以更大的规模举行,共在“大家乐”舞台演出70多场,赴军营、工厂、村镇举办了20多场慰问演出,观众达20多万人次。
1996年除夕之夜,市委书记厉有为、市长李子彬等来到“大家乐”举办的“今宵团圆宴”上,与青工们一起吃饺子,举杯贺新春。台上,来自安徽的女孩杨红朗诵了她的获奖作品——《和妈妈诉说我的1995》:“妈妈,春节我不回去了,是深圳给了我机会,我爱深圳……”台上泣不成声,台下泪眼矇眬,是“大家乐”使大家找到了家的温馨。
现在在深圳小有名气的歌星朱晓玲早几年就迷上了“大家乐”,常到这里演唱,还曾在“大家乐”工作了一年。几乎每次演出前,她都要这样介绍自己:“我是从‘大家乐’走出来的。”为了表达她对“大家乐”的感激之情,她把自己的奖品——一台价值8000多元的钢琴献给了“大家乐”。
有人称“大家乐”是深圳歌星的“黄埔军校”。其实,“大家乐”培养的岂止是歌星。10年来,“大家乐”已发展成为以舞台为依托,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教育活动为主要内容,充分体现开放性、参与性、群众性、公益性,有效地吸引广大市民特别是打工青年参与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形式。
“大家乐”是一座真情的桥梁,是一所引人上进的学校,是一个令人陶醉的乐园。
永远不变的真情
10年了,“大家乐”舞台的设施改善了,各种支出费用也增加了,但依然坚持低廉的收费,保持着大众化的特色。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人对记者说:“这是深圳百万青工的家,家里人不能冷了家里人的心。”
别人的节假日,正是“大家乐”工作人员最忙的时候。特别是春节期间,每天要组织三台演出,常常要连轴转上十几个小时,有时手里拿着筷子,人却累得趴在桌上睡着了。南山区“大家乐”舞台的负责人张辉萍,挺着7个月的身孕依然台前幕后忙碌着……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实践着“大家乐”“团结、教育、塑造、奉献”的宗旨。
工作人员的默默奉献赢得了演员、观众的支持。李进、江珊等来“大家乐”演出分文不收,蓝剑、张娟娟等本地歌星更是随叫随到,不计报酬。在“大家乐”开创之初,没有固定的观众席,大家就帮工作人员将椅子搬到台下,散场后又帮忙搬回去。10年来,在歌如潮、人如海的“大家乐”广场从未发生过失窃、吵架、斗殴等事件。孩子来“大家乐”玩,家长总是很放心。“大家乐”舞台先后荣获“深圳文明单位双十佳”、“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典型”等称号。
在近日举办的“深圳市大家乐文化研讨会”上,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邵汉青指出:“大家乐”是深圳首创的群众文化的标志性形式,是一所包括打工阶层在内的广大群众自我教育的大学校。“大家乐”10年的发展历程正是“团结、奉献、开拓、创新”的特区精神的体现。
“大家乐”今后的发展已纳入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划。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大家乐”现象必将在特区内外产生更大、更积极的影响。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以服务促建设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巴音朝鲁
7月25日上午,共青团中央邀请有关部委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农民代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当代青年农民与跨世纪中国农业”座谈会,深入探讨了当代青年农民在我国农业跨世纪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所担负的历史责任以及应具备的主要素质。
据了解,我国近9亿农村人口中,青年约有2.5亿。在4.5亿农村劳动力和3.3亿农业劳动力中,青年劳动力分别约有1.9亿和1.2亿。他们是农村中最有生气的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各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而影响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编者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在考察河南农业和农村工作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带有根本性、战略性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措施,对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顺利完成“九五”计划和2010年我国农业发展的宏伟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各级团组织始终把团结带领农村青年脱贫致富奔小康,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共青团农村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针对农村青年的特点和求知求富的愿望,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坚持不懈地在农村青年中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了近60万名懂科技、会管理、能带动一方科技致富的青年星火带头人。
去年以来,团的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又重点帮助1万个村的团员青年学技术、上项目,对农村青年的致富成材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广大农村青年是农村中推动改革、发展经济的重要力量。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青年带来了许多发展机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农民,要适应未来需要,就必须具备艰苦奋斗、勤劳致富,进而走向共同富裕的坚定信念和实干精神;要有学习、应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自觉意识和实际能力。
共青团必须把培养符合农村跨世纪发展要求的合格劳动者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要以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措施,全面提高农村青年的科技文化素质;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的工作,为广大农村青年树立起看得见、学得到的榜样群体;要增强团组织的服务功能,切实为青年农民建功立业、健康成长提供具体有效的帮助,在服务农村大局,服务农村青年的过程中,走出一条“以服务促建设,以服务求活跃”的农村团的建设的新路子。(附图片)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全国铁路广播开办希望工程专题节目
本报讯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铁道部运输局、全国铁道团委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1996年9月1日起,在全国铁路车站、旅客列车广播中开设希望工程专题节目。
全国铁路共有1088对旅客列车、5000多个火车站,每年有10.5亿客流量。有1400多所铁路中小学,分布在全国5万多公里的铁路线上。为解决和改善铁路沿线、边远山区、贫困地区铁路小学办学条件和资助大、中专特困生完成学业,中国铁道希望工程在成立的两年间,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到目前,已救助因贫困而失学儿童3317名,援建铁路希望小学6所。
这次利用站、车这个规模大、范围广的宣传载体,开办希望工程宣传专题节目,就是要通过宣传党和政府“科教兴国”战略,宣传希望工程实施七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唤起人们尊师重教意识,进一步增进社会各界人士对希望工程的理解、重视和支持。据悉,在站、车广播中开设希望工程专题节目,在全国行业中是首次。希望工程专题节目,将由中国铁道希望工程办公室统一制作。 (任树新王桂芳)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支持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素质
财政部农业司司长张振国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农业问题的讲话强调:要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为认真贯彻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财政支农部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在支持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素质方面突出抓好几个主要方面的工作:
一是支持开展农科教“三结合”,加强对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广泛地推广和普及农业科技知识,鼓励科技人员到农业第一线向农民传授知识。二是通过支持办好农业广播学校,向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传播农业技术知识。农业广播学校是目前向农民传播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几年来,财政部门专门拨出一定的资金支持农广校购置仪器设备,扩展培训内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具有初级农业技术知识的新型农民。实践证明,办好农广校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今后各级财政部门要继续支持办好农广校。三是通过支持“丰收计划”项目,开展试点示范,使农民直接参加到增产增收的活动中来。四是支持“科技兴农计划”,向农民推广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导农民发展高产、优质、低耗、高效农业,大大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五是支持办好农业电视频道,用现代化手段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了500万元资金,支持开播农业电视频道,并使每天开播的农业电视节目时间达7小时。(附图片)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基层来了慰问团
近日,由铁11局机关青年组成的志愿者慰问团,自编25个以筑路生活为题材的、风格独特的文艺节目,利用双休日赴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京九铁路、南昆铁路、神朔铁路等施工一线进行巡回慰问表演,受到一线工人的热烈欢迎。图为演出现场。
邓捷梁邦焕肖鹏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