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大地的肚脐
孤悬在西太平洋中的复活节岛,距最近的大陆(南美洲)3800公里,18世纪初荷兰人发现这个小岛时,岛上土著居民已经说不清他们的祖先是怎样来到这个孤岛的。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是复活节那天第一次上岛的,就将孤岛定名为复活节岛,而当地人把它叫做拉巴努伊,意思是大地的肚脐。几个世纪之前,土著人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他们所能看到的最近的陆地就是天空中的月亮,可说是地球上最孤独的居民。因此,他们把自己居住的那片土地称作大地的肚脐也就是中心,就不难理解了。图中那块蛋状的大石头,直径约一米,不知怎样与何时出现在岛上海边。岛民说,那里就是大地肚脐之所在。
李志明摄影并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环境污染祸及人类
章明
20世纪末,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工业废水泛滥成灾,臭氧废气无孔不入,一种被称为“环境污染综合症”的怪病,正日益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及生命。
在墨西哥,被废水废气严重包围的墨西哥城,西北地区的臭氧含量升高到269点,这比因危害健康而发布紧急措施所规定的含量高出了19点。一个包括100个环保组织在内的机构指责说:“污染达到如此之高的程度,儿童经常生病。谁都无法预测,将来他们的身体将受到怎样永久的伤害。”臭氧虽无味无色,但如空气中的含量过高就会引起呼吸困难、头痛和头晕、眼睛疼和恶心。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的反应尤其严重。根据墨卫生部公布的数据,在该市约1800万人口中,1/3的人感到眼睛不舒服,24%的人抱怨头痛,12%的人呼吸困难。前不久,上千名学童因空气污染而病倒。被污染的空气中包括动物的粪便微粒和铅之类的有毒重金属。
在巴西,每年冬天,圣保罗市的不少老人和儿童因空气污染致死。由于街上汽车剧增,空气污染致死的人数日益增多。肺病学专家保罗·萨尔迪瓦认为,这个城市的空气中含有污染物质过多,造成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增加15%,65岁以上老人的死亡率增加12%。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哮喘和营养不良,而老人出现的症状是肺气肿、支气管炎和其它呼吸道疾病。
在俄罗斯,出生在莫斯科的小姑娘索尼娅今年六岁,可她生下来就没有前臂,她的母亲——一位生物学家发现,当时在同地区出生的其他孩子,不少人有同样的先天残疾。莫斯科居民800万,可被列为产生有毒废物的工厂就有482家。克尔皮乔娃医生对莫斯科北区的一批八九岁的儿童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500名儿童中有490名儿童体内重金属过多,呈现不同程度的“慢性中毒”。
环境污染疾病的不断蔓延,给人们的心理及精神上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一种“环境过敏症”又在更多的人身上表现出来。
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在那里的门诊部求医的病人中,大多把他们的头痛、过敏反应或其他病痛归咎于口中含水银的汞合金补牙充填物和居住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如保护木材的杀虫剂等)及烟尘。但诊断结果令人惊讶,100个所谓环境污染受害者中,几乎没有一个可以断定其体内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平均水平的。相反,环保医生对他们所作的心理检查结果表明,大多数病人患有神经官能症和精神抑郁症等。许多年长者还把自己对环境的恐惧传染给了自己的孩子。一个八岁的小孩因害怕中毒而几个月拒绝吃水果和蔬菜。更为严重的是,在不少孩子中滋长着一种末日来临的情绪。有个11岁的孩子说:“当我长大了的时候,已经再也没有一点点绿色的东西而只剩马路了。”他的同班同学则推测,“2000年时再也没有水和氧气”,“人们将在自己的世界上窒息而死”。上述种种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病态心理现象被称之为“环境过敏症”。社会学家们认为,近20年来,人们对环境的恐惧和歇斯底里与公众关于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的争论是同时发展的。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祸患日益明显。人类再也不能挥霍资源、破坏环境,我们仅有一个地球,我们决不能用自己的双手把人类带向死亡的深渊。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五岁顽童办公司
刘华新
在德国北部波罗的海沿岸的小镇萨斯尼茨,有一个五岁的小男孩,最近成为全德国最年轻的“企业家”。
男孩名叫汤姆·朗格,尚未到入学年龄。去年圣诞节,父母花150马克为他买了一件节日礼物:一辆遥控吉普车。但小汤姆并不喜欢,他劝告父母或者把车还给“圣诞老人”,或者借给别的小朋友玩。汤姆从这件事上得到启发,决定开一家玩具出租公司。此举最终得到了父母的赞同。
于是,爸爸妈妈拿出两万多马克,让汤姆采购了500件玩具,在家中辟出一块30平方米的地方,开办了“汤姆玩具出租公司”。汤姆还在附近设立了去公司的路标。
这件事很快轰动并传遍了萨斯尼茨和邻近的吕根岛。公司今年6月开张,一个来月就赢得了33家固定客户:街坊们有小朋友远道而来,不必再自带玩具;岛上开旅店的居民也从这里租借玩具,让带孩子的家庭度个开心的假期;还有专门举办节日活动愉悦孩子的公司也来这里做生意。公司每件玩具每周租金1马克至30马克不等。虽然汤姆还未公布“公司财政报告”,但看来生意很火爆。
小汤姆当“企业家”时间不长,却颇有一番生意经。他认为,小朋友们从小就应该养成爱护财物的习惯。因此,凡是第一次来借玩具的,他都“警告”对方不得损坏,否则得掏出自己储蓄罐的钱,原样买一个赔来。孩子对孩子说话,往往具有意想不到的作用。有些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以前暴殄天物,但现在借了汤姆的玩具,居然变得爱惜东西,非常感激和称道“小企业家”的眼光。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体育三赞
李学江
四年一度,奥运会再次光临,广播、电视、报纸天天都有关于它的报道,亚特兰大也好像一下子名满天下,成了全球目光的聚焦点。许多人可能没读过小说《飘》,没看过电影《乱世佳人》,不知道美国的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故乡在何处,但今天,奥运会在亚特兰大举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见奥运会的影响之大。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所说,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20世纪下半叶最为重要的社会事件”,此言并非过誉之词。
人们在观看奥运会或其他体坛大赛时的那种专注,那种投入,可说是任何其他活动所无法比拟的。记得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电视还没有现在这样普及,人们便聚集在机关的会议室中,商店的电视机柜台前,或有电视的亲朋好友家,而那些慷慨的邻居则干脆就把电视机搬到四合院中。再看众人的神情,时而鼓掌叫好,时而扼腕叹息,随着运动员的动作而亦惊亦喜,若痴若狂,获胜时则鞭炮齐鸣,失利时又叫骂不绝,甚或也有摔了电视机的。
此情此景不由让人深思:体育运动的魅力究竟从何而来?答案并不难找,因为这些大赛集中了人类的体育精英,而这些精英又在赛场上展示了人类的体能所能达到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比赛是人类体能发展的一种自我检阅、自我欣赏和自我祝贺,运动员的成绩可说是人类体质进步的一种明确标志。
但具体而言,体育竞赛值得赞美的地方,以笔者看来主要有三点。第一是体育运动所崇尚的公平和公正性。这不仅指机会均等和无欺骗性,而且指竞赛规则的同一适用性。不管你是王公贵族,一上赛场便与平头百姓一碗水持平;不论你是拥有三连冠的头衔,还是刚荣获创纪录的伟绩,也都得与初出茅庐的新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较高低。在这里,对任何人都没有双重标准,这就为那些晚辈与新秀提供了小荷露角的平等机遇与一展身手的用武之地。当然,毋庸讳言,随着商业文化对体育的渗透,少数运动员为追求成绩而不惜以戕害身体为代价的有违体育公平和公正性的事件也屡禁不止,但这无一不受到了道德舆论的谴责和唾弃,并受到应有的惩罚。
二赞体育队伍和赛场上流水般的新陈代谢。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来描写赛场十分恰当。赛场永远是青年人的天下。在这里,没有永恒不落的太阳,哪怕你是多么璀璨夺目,也只是一颗划过天穹的流星。纪录在不断地被打破,成绩在不断地刷新,后来者永远居上。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已历三届奥运会,夺得8枚金牌,本届不管他胜败荣辱,他的时代都将被新手画上句号。“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就是体育运动英才辈出、永远年轻的根本所在。
三赞体育运动永不停步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完美地结晶在“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之中。人的体能是有限的,但人的精神追求却是无限的,因此,人正是通过体育锻炼,点点滴滴地克服自身的局限,来实现自我超越。比如说,人究竟能跑多快,应该说是有限度的。在百年前的雅典奥运会上,百米纪录是12秒,当时的人们以为那已经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了。但并没过多久,这个纪录却一再被突破。1936年,美国短跑名将欧文斯创下了10.3秒的世界纪录,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刘易斯又一举突破了10秒大关,而在本届奥运会上,世界纪录又被提高到9.84秒。可以断言,这也绝不会是人类速度的最高纪录。如今全球的体育健儿们又在亚特兰大风云际会,倒海翻江,无疑,一批新的世界纪录又将随之诞生。看这些男女精英在赛场上龙腾虎跃、鸾翔凤翥,展示人类辉煌,人们又怎能不激动、不赞叹呢!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赞叹之余,人们可曾想到,如果人类也能在其他领域创造公平竞争、人人奋进的环境,树立永不止步的精神,人类社会将呈现一个英杰层出、生机勃勃的局面。这也许正是赛场经验的可借鉴处。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拾零

  维也纳特别风景线
郭天禄
维也纳的仲夏,日长气爽,绿肥红瘦。迷人的去处颇多:名园古宅、河滨湖畔、层层叠叠的大森林、多彩多姿的露天音乐会,即使小小的咖啡馆也透显出一股典雅的韵致。
然而,令我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却是另一道风景线——维也纳的街头垃圾箱(筒)群。
说它是一道风景线确不为过。那些绿色箱体像卫士般伫立在大树下、马路边,默默无语,融入周围的绿色环境之中。箱体是绿色的,帽子般的盖却有红、黄、绿、蓝、棕、黑、白之分,醒目耀眼。如果背景是一家小院的草坪,丽日下的色帽犹若树花,亮丽多彩、相映成趣。
帽子的颜色标志不同的功用。红盖箱装纸类垃圾,黄盖箱装塑料类,绿盖箱装彩色玻璃,白盖箱装透明白玻璃,蓝盖箱装金属类,棕色的盖箱装植物类,黑盖箱装生活垃圾。
箱体上没有令人生畏的罚款字眼,也没有“要爱护环境”的呼吁,图示一目了然,给人以亲近感。可能考虑到有时分类较难掌握,有的箱体上附有详尽的文字,如在塑料类的图示下标有:废弃的塑料袋、包装箱、装洗涤剂、净化剂和淋浴液的塑料容器;在装金属类的箱体上标有:罐头盒、金属残屑、废炊具、五金工具、电缆、易拉罐、密封环、钢管、钢筋等。
垃圾处理是道难题,分类则是难中之难。散布在维也纳大街小巷的垃圾箱群实际上是座垃圾分拣厂,维也纳人从源头着手的处理方式应该说有点先锋意味。
作为旁观者欣赏风景是一种享受,但对营造风景的人来说就不那么轻松了。与笔者比邻而居的一位老太太每天都要将一些杂草和树枝投入棕色盖箱内,掉在地上的细枝碎叶也要弯腰拣起。我问老人使用这么多的垃圾箱是否麻烦,答曰:像穿新鞋走路,刚开始有点不舒适,慢慢也就习惯了。听着这些平平常常的话语,目睹老人平凡的举动,我的思绪翻腾不已。是啊,当一种意识形成一种心境时,约束也就变为乐此不疲的自觉行为了。
在美泉宫看到的一幅画面久久激荡着我的心扉,至今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一个一岁半多点的男童手持雪糕纸投向垃圾箱,可能箱口高了点,他的动作又有点稚拙,两次都未将纸投入箱口,在妈妈的帮助下,小家伙才高兴地完成自视的壮举。我没拍下这动人的瞬间,但男孩的认真却长久地定格在我的印象中。
维也纳正因了这些从孩童到老人的自觉行为,因了那些无数散立街头的垃圾箱群,整个城市才树绿草长,气洁水清,琴弦上才流淌出沁人心脾的音符。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今古人物

  播撒知识的种子
——拉露斯和他的词典
杨汝生
在大写的“L”旁边,一位妙龄少女,手执一束盛开的蒲公英,轻轻一吹,蒲公英的冠毛随风飘洒。这是1890年法国著名画家格拉塞特为皮埃尔·拉露斯编纂的词典设计的封面插图。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个插图已经成了拉露斯本人及其出版物的生动标志,它象征把文化和知识的种子播向人间。
许多人知道《拉露斯词典》,但知道拉露斯其人的并不多,这是历史的不公。他虽然没有雨果、巴尔扎克、左拉、孟德斯鸠这些大文豪那样享誉世界,但他对知识和文化的传播所做的贡献却有口皆碑。去年是他辞世120周年,拉露斯出版社专门出版了他的长篇传记——《皮埃尔·拉露斯和他的时代》,作为对斯人最好的纪念。
拉露斯于1817年10月23日出生于法国伊奥纳省的图西村,他在学校、乡野和图书之间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九岁那年的一天,他偶然得到《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竟从母亲那里偷来四支蜡烛,连夜偷偷将这本书读完。在他母亲开的旅店里,来往旅客和商贩讲述世界上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无不激发他求知的强烈欲望。17岁时他考上凡尔赛初级师范学校,四年后毕业返乡,在图西一小学任教。他对旧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极为不满,两年后愤然辞职,口袋里装着可怜的几个法郎来到巴黎。他在拉丁区租了一个小阁楼安顿下来,便前往索朋大学、国立工艺博物馆、法兰西学院、法国自然博物馆等地旁听免费课程。他口袋里总是塞满记事本,所有感兴趣的东西都记录下来,晚上再到一家有暖气的图书馆整理。肚子饿了,一块面包加一个洋葱,就是一顿美餐。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他还如饥似渴地学习拉丁文、希腊文、梵文和中文等。尽管他知识渊博,但从没有获得大学文凭。为了生计,他后来又到一家私立寄宿学校当辅导老师。就是在这个时期,他与女友苏萨娜相识。后来,苏萨娜成了他事业上的得力助手和继承人。直到他逝世前三年他们才正式结婚。
1851年,拉露斯在巴黎与童年时期的朋友布瓦埃邂逅,两人志同道合,次年便成立了拉露斯—布瓦埃书店。自那时起,他们就开始大量出版根据现代教育方法编辑的书籍,从根本上改造了法语教学的内容。
1856年,一本《法国语言新词典》与读者见面了,这本词典是有名的《小拉露斯词典》的前身。与此同时,拉露斯正在筹划一个更为大胆的行动,即把当代人类社会所有的知识财富编辑在一套能为大众阅读的百科全书之内。这个计划于1863年12月变为现实,《世界大百科全书》第一分册问世。这部鸿篇巨制虽然不是拉露斯独自完成的,但从策划、修改到最后审定,无一不凝聚了他的心血。由于疲劳过度,拉露斯后来患了脑中风,1871年身体瘫痪,1875年1月3日辞世,终年57岁。当时,这部被认为是19世纪世界上最浩大的出版工程之一的世界大百科全书才出到第七卷。其妻苏萨娜和侄子吕莱斯·奥利埃继续他未竟的事业,又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才最终完成这部总共有15卷和两个增卷、2.06万页、4.8亿字的《世界大百科全书》的编辑出版工作。150年以来,在“拉露斯”名字下集合了数千名作者和合作者,将这位先驱开创的事业代代相传下去。
“准确性、可靠性和现实性”是拉露斯出版社一贯遵循的出版原则。1905年出版的彩色版《小拉露斯词典》首版便一举成功,第一次印刷的10万册刚一发行,便一抢而光,只好在一年内六次再版。这部辞书自问世以来已经修订出版了15次。自1993年后每年修订出版一次。为了不断补充新内容,20多个有经验的编辑常年负责精读世界上的主要报刊,最后挑选出5000个见报率最高的新字、新专用名词和原有词汇新的用法,经过认真地筛选和专家们的审定,最后才将其中的200—300个字收入新版《小拉露斯词典》之中。
从1885年至1983年,拉露斯出版社一直是一个“家庭企业”,主要由拉露斯的后人经管。现在的拉露斯出版社已成为法国最大和最有影响的出版社之一,除了出版百科类书籍和词典,还出版语言类和人文科学书籍。为了永远纪念拉露斯和鼓励青年人热爱辞书,1990年,拉露斯学院还设立了“皮埃尔·拉露斯奖”,每年评选一次,奖励那些在语言科学和百科全书方面的优秀论文。(附图片)
图为《小拉露斯词典》1997年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无题 管彦忠荐自阿根廷《民族报》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外游踪

小城·渡口·桥
胡锡进
走过多瑙河上数不清的桥,最难忘的却是匈牙利南部边陲小城莫哈奇的那个古渡口。作为主要与前南战争打交道的记者,我本与多瑙河上的这个小城无缘,只因南斯拉夫与克罗地亚之间的边界关闭,它才成了我绕道途中的偶得。每次漂过世纪老人般的河道,感悟岁月在古埠风情中的造化,我总是想,渡口在多瑙河上恐怕所剩无多了,于是,便生了点思古的幽情,看什么都嚼出点沉香遗味:高高的护河堤颇有城墙的气派,大小建筑更有色彩和雕琢的雍容。电线杆是木头的,从河岸望主街,其“欧洲风范”有如布达佩斯步行街的那般生动。人们走路也好似踩了岁月般,不紧不慢。骑自行车的人多,许多自行车上还装着小孩座,大人带着小孩与小汽车同道并行,若在大城市,这该是一种奢望。
我猜想,它大概有过卓尔不群的过去,于是有一次,我成了市政府的不速之客,主管城市土地规划的官员伊凡先生成了我的“全陪”,加上一位中学外语老师当翻译,一本介绍城市的英文小册子,城市的过去终于在我面前一页页翻开。
编年史第一次提到莫哈奇是1093年,在巴尔干,这足以让人骄傲。从17世纪开始,小城发展成为多瑙河上的重要商埠,直到今天,这里仍能见到溯流而上的乌克兰籍、罗马尼亚籍等多瑙河下游及黑海沿岸国家的“海员”。口岸的重要地位给莫哈奇带来了繁荣,也招来了灾祸。1526年和1687年,莫哈奇两次在匈牙利历史上留下重笔,第一次是土耳其人在这里大败匈牙利人,奠定了其随后统治匈牙利半壁江山150年的基础。一个多世纪后,又是在莫哈奇,匈牙利人打败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从18世纪开始,塞尔维亚人、德国人、犹太人等先后移居这里,并为城市留下“德国街”、“犹太街”、东正教堂、萧卡茨人(克罗地亚人)节等一笔笔文化财富,形成了小城今天2.2万人口的多民族格局。上世纪中叶,铁路从西边修过来。然而,小城与河西的交通网联为一体后,河东整个巴尔干通往中、西欧的公路、铁路干道却都绕过了它。或许是原因,或许是结果,小城始终没有横向的那一笔——桥。小船换了大船,但渡口还是渡口。
在多瑙河上架座桥,是莫哈奇人几个世纪的夙愿。1944年,苏联红军攻下莫哈奇,在多瑙河上架起一座浮桥,渡过百万大军。这大概可以算作小城900年历史上唯一一次关于桥的“记载”。此外,便是有过一种“波拉卡图特桥”。波拉卡图特是本世纪初的莫哈奇市长,当时的多瑙河上经常结冰,那位市长筹不到钱修桥,就动员市民往河上摆玉米秸秆,加固冰层,形成能走人的“冰桥”。“波拉卡图特桥”因此而得名。给我们当翻译的中学女教师,恰是那位市长先生的曾孙女,她苦笑着说,她不知道这种命名是人们对她曾祖父的尊敬还是嘲笑。
今天,莫哈奇似乎失去了成为联接多瑙河两岸交通枢纽的历史机会,多瑙河航运成了它的主要老本。前南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在多瑙河上对南斯拉夫实施禁运,莫哈奇货运港数年萧条,但也恰恰是这个时候,它的古渡口却突然繁忙起来。小城出现大量我这种绕道而来的外乡客。这些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留下对渡口和城市古貌的赞美。也有人诧问,咦,为什么不修座桥。这些沿陆路涌来的外乡客,又一次刺激起莫哈奇人“桥”的神经。
中学老师又去上课了,留下我和只能讲简单俄语的伊凡先生。他领我去逛街,坚持请我吃饭。连蒙带猜再加手势的帮助,我们竟也大致沟通了。吃饭时,伊凡先生忽然迸出“老子”、“鲁迅”、“巴金”、“金瓶梅”、“林语堂”等一连串词,令我大吃一惊。我几乎不敢相信,这位40出头、从没有去过中国、一个汉字不认识的小城“土地爷”,家中竟有130本匈牙利文版的“中国书”!分手时已近黄昏,伊凡先生从幼儿园接出儿子,并带着儿子一起送我。与我谈了一天的渡口和桥,面对滔滔南去的河水,他似乎生了感慨,抚着孩子的头,非常肯定地对我说:桥,会有的,孩子们的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