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文摘)
专栏:

  来自第二季度的报告:
消费者各类投诉上升
据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消费者协会材料统计,1996年第二季度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信135052件,总信件比去年同期上升11.3%。
金融保险投诉突出。安徽、贵州等省市消协反映,消费者对一些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诉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不按规定支付利息和债券到期不兑现。
服务类投诉持续上升。根据徐州市消费者协会统计材料表明,二季度服务业投诉比一季度增加了九成,北京市二季度投诉比一季度上升了56.5%。
电视收视广告多、服务差。北京一位消费者反映,现在电视台在节目播出过程中插播广告,不仅影响了节目的连续性,也严重地影响了其欣赏性。
美容业亟待整顿。南宁市消费者黄×,买了三套克丽提娜化妆品,使用一个月后脸上不断长出大颗疱疹,皮肤逐渐变黑。据了解,医院已接纳过几例因使用该化妆品而导致毁容的病例。
医药收费重负难承。据福建、北京、贵州、安徽等省市消费者协会反映,目前医药费用过高以及乱收费用,消费者难以承受。
成都消费者孙××到“成都康复医院”看病,医生开10副药为480元,但经过中医院划价仅值55元。
邮购服务质次诈多。据北京、河南、河北、四川、浙江等省市消费者协会反映,消费者对邮购服务的投诉呈上升趋势,河南省消费者协会二季度关于邮购类的投诉比一季度上升39.9%,河北省为39.5%,四川为49.7%,浙江为220%。主要问题有:邮购的商品与广告宣传不一致,欺骗消费者;汇款后长时间收不到商品或只能收到部分商品;以邮购之名诈骗钱财。
(7月16日《科技日报》王澎毛铮铮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铁路客流量下降说明什么
去年十月,铁路客运价格自建国以来第二次调价,上调幅度为百分之五十一点八,当月全国铁路客流比上年同月下降百分之十二点九;今年一至六月份,全国铁路客运量为四点四八亿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百分之十四。看来,铁路客票调价是客流下降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我国公路上等级如火如荼,使公路客运遍地兴起,不少“热”线上车辆等级提高,票价却在下调;民航自一九九四年开始运力普遍缓解,许多航空公司纷纷以折扣票、优惠票吸引旅客。而铁路票价不仅不能适时调整,一些“优质优价”列车却在本已上调的客票基础上又上浮百分之五十,暑期许多列车还要加收空调费,使客票价格一高再高,这是铁路客流下降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铁路内部改革滞后。我国改革开放十多年,铁路的基本框架没变,基本经营方式没变,基本组织结构没变,使得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也基本没变。虽然铁路历任领导都力图进行改革,但囿于本身是政企合一的部门,又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无法进行根本的变革。
这次铁路客流下降从幅度上说,没有一九八九年那次客流下降幅度大,为什么比上次引起的震动大呢?一是因为幅度虽低于上次,而绝对人数却高于上次,一九八九年十月比同年九月客流下降四百九十四万人次,而去年十月比九月客流下降达七百零五万人次,绝对人数相比,下降了二百一十一万人次。人们希望以后出门能永远像现在这样,任意选择运输工具,永远不再为买票发愁,这种潜在的预期心理是这次客流下降震动大的第二个原因。
三是铁路部门的“老大”思想有了危机,过去多年铁道部领导强调要有危机感、紧迫感,却总得不到职工的呼应,而这次危机一下子到了头顶上,许多人都开始认真考虑“铁路该怎么办”这样一个严肃而紧迫的问题了。
需要指出的是,客流下降并不说明我国铁路运输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从总体上看,我国铁路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没有赶上发达国家,还需要继续加大铁路建设的力度。因为一旦国有经济在改革中迅速起飞,带动全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铁路仍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七月十六日《经济日报》王若竹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新课题:护老社会化
如今,上海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猛增至227万,约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7.4%,比四年前增加了五个多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1.25个百分点。这不仅反映了老年人口增长之快,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来势之猛,而且这股白发浪潮还猛烈地冲击着原来看上去很稳固的上海市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的大堤。
在上海市老年人中,约有30多万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这部分人中约有半数生活不能自理或基本不能自理。另外在近227万老年人中,还有5至6万名老年痴呆症患者。这么多生活不能自理或基本不能自理的老人,怎么办?
可以说目前的家庭结构,决定了将来大多数家庭缺少条件或能力护理老人。时下,愈益多的家庭为“一二四”结构,即一对夫妇上有四位老人,下有一个孩子。既然家庭缺乏照顾老人的能力,那么社会就该责无旁贷地提供帮助,共同承担起这份责任。否则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将受到制约。
在兴办老年人福利事业的诸渠道中,政府兴办一直是主渠道。除此之外,企事业单位、热心社会福利事业的个人以及港澳台同胞、归国侨胞等兴办老年福利事业,也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可以补充政府办的为老服务网点不均及不足。
另外,为鼓励社会各界兴办老年社会福利事业,政府在财政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探索老年福利事业民办公助的具体政策和办法。
(7月16日《解放日报》沈彦桥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奇特的社会文化尴尬的艺术教育
山东电视台“文化传真”曾报道:从参展水平很高的省职工书画作品展览传来消息:此次展览除去开展仪式热闹一阵之后,便冷清得几乎无人光顾。
其实,这类“新闻”四川成都的几家报纸都有过报道:在四川美术厅举办的画展的观者中大多是作者的朋友。但是,伴随着几乎是全社会对艺术的冷漠,却出现了一股无法阻挡的艺术培养教育热潮。《西南教育》载:在重庆有关部门对该市10所小学的1000名儿童进行抽查,业余从事艺术学习的占95.3%,其中美术占46%、音乐30%。成都电视台报道说,在市少年宫寒假课外活动报名中,“主攻”艺术的儿童占86%,一专多能者为38%。从北京、上海一些文化馆、艺术馆传来的信息是儿童的艺术培育十分火爆,几乎到“无人不艺”的程度!
音乐艺术的教育和普及从表面看似乎要好一些。如今,音乐艺术好像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中国人谁不能唱几支歌?然而,就是在这种全民皆卡拉OK的热潮中,音乐正令人不安地走“下坡路”。一条来自北京的消息说,目前各种演奏会的观众中,大部分是音乐圈内的人,其余的是学院的学生和领导,形成今天你演我看、明天我演你看的情景。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人们对儿童音乐教育的热情。笛子二胡、扬琴吉它、电子琴手风琴乃至钢琴、黑管小号萨克斯,所有高雅的乐器都走进了儿童世界。
某些成人对艺术的冷漠与儿童艺术教育的热闹构成90年代中华大地上一种独特的“风景”。究其原因很多,有历史文化的局限,有现代商业的冲击。艺术虽然在这中间暂时有些尴尬,但前程毕竟美好。
(7月23日《工人日报》木华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好心办错事
(7月25日《中国青年报》张兆林画)


第8版(文摘)
专栏:

  孩子的路得孩子自己走
家长应慎重对待高价择校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中小学中存在着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之分。近年来,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不惜花巨资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一所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学校。近日,《新华日报》就这种现象作了报道并配发评论。
《追踪“择校生”》一文介绍:
南京市某重点中学,因为高考升学率高而成为众多考生和家长竞相选择的学校之一。该校高中一位班主任在谈到对学生择校的看法时说,对一些成绩不好、又不努力的学生来说,花钱进什么样的学校都于学生的将来无补。这位老师说,目前,他们班10名择校生成绩均居中等偏下,最好的只在班级中处于前15名左右的位置。
南京另一所重点中学的老师告诉记者,择校生中的大多数人在改变了学习环境以后,学习成绩变化不是很大。有的学校把择校生与正取生一起编班,有利于择校生与正取生的团结,有利于择校生的学习进步;但是有的学校把择校生单独编成一个班,学生心理上就产生一种受歧视的感觉。
汉中门附近有个贩水产的个体户,前几年花一万多块钱送儿子到某校“借读”,满以为这一下万事俱备,只等儿子进高校的喜讯了,结果今年考砸了。他的亲戚没有钱,女儿没能择校,结果在普通高中今年高考成绩十分理想,两相对比,他对记者说:“看来,有钱并不能买一切。孩子的路,还得孩子自己走!”
在《论高价择校的价值导向》的评论文章中,作者指出:高价择校最大的受害者是孩子。现在,高价择校者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教学条件这一种客观因素上,学生在这样一种片面认识的指导下,就必然会养成一种依赖客观条件的心理素质,就必然会压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危害是极大的,甚至于会危害他的一生。
另一方面,高价择校对于那些无钱择校的学生的心理刺激更大。这种现象给他们一个强烈的信号:有钱可以买到一切!
高价择校给青少年心理造成的创伤,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带来的扭曲是明显的。


第8版(文摘)
专栏:

  《光明日报》组织学者探讨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评价是一个历久常新的话题,也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究竟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这个问题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存在争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丁守和先生认为:应该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作指导,着重研究社会形态和经济关系,进而阐明历史的规律性。研究历史既要看到人物的活动,又要探究这些活动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实事求是,具体分析。
丁先生还讲到:近年来,评价历史人物出现了一种错误倾向。一些人研究历史人物,不从事实出发,而从主观设想出发,用所谓“激进主义”、“保守主义”评价近代历史事件和人物。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翟林东先生认为:在评价历史人物这个问题上,唯物史观给我们以正确的指导,丰富的史学遗产又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知人论世,也就是把历史人物放到他们所处的时代去考察,这种方法是中国人治学的优良传统。
翟先生对自己的观点作了进一步阐述:如果我们对于那些在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物稍作限制,论定他们的善恶是非、功过得失的关键何在呢?我同意这样的看法,即看他是加速了还是延缓了、是促进了还是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
《求是》杂志副总编辑、高级编辑苏双碧先生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提出了三个标准:(一)历史人物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历史的进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否为社会历史进程提供了比前人更新的东西。(三)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在评价历史人物问题上,只要人们遵循唯物史观的理论和方法,努力于知人论世,把握住论定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关键所在,那么就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新的成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