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中国海城民族歌舞艺术节近日举行
由文化部民文司、辽宁省文化厅、海城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海城民族歌舞艺术节”近日在海城市举行。来自京、辽、桂、黔、蒙、吉地区的民族歌舞团在艺术节上一展风姿。艺术节期间还举办了一系列经贸活动。(李玉生)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
经典声乐《长征组歌》再度献演
曾风靡全国、被亿万人传唱的大型声乐作品《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时隔20余年后,将再度在京献演。时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也恰好是这部作品问世30周年。
以《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长征组歌》等为代表的“红色经典”走俏京城,是今年北京演出市场的一大景观。这批迥异于流行歌舞的作品,以自身的艺术魅力,重新征服了今天的广大观众。人们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那个时代,感受到几代人为之奋斗献身的精神力量。
由肖华作词,晨耕、生茂、唐诃、遇秋作曲的《长征组歌》,由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1965年8月1日首演,成为当年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周恩来、邓小平、贺龙、罗瑞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北京军区领导在作品的创作、排练、演出过程中进行过具体入微的指导和关怀。周总理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还躺在病床上,通过电视观看了《长征组歌》在京的最后一场演出。这部作品以深刻凝练的语言、清新动人的曲调,讴歌了长征这一不朽的人类传奇。其中的一些歌曲在广大群众中迅速传唱,被誉为我国合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并被选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
首演这部作品的战友歌舞团,是我国最具影响的文艺团体之一,《长征组歌》一直是该团的重点保留剧目。该团著名艺术家马玉涛、贾世俊、张振富、耿莲凤、刘斌、马子跃、于文华等深受群众欢迎。在8月30日至9月3日北京展览馆剧场举办的五场演出中,这个团除上演《长征组歌》外,还将奉献新创作的一批音乐歌舞作品。
演出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北京军区政治部、北京启明演出公司主办。这几家单位将依据他们以往演出的惯例,将演出的部分收入捐助北京一批高校的特困研究生。(纪文)
(附图片)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军歌嘹亮
——八一晚会《我是一个兵》观后
朱羽君
八一建军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部队演出,并以现场演出为主,精心编辑成一台录像节目,8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台节目实际上成为了一台别出新意的庆祝晚会,它一扫长期以来屏幕晚会的俗套,给观众以不同凡响的视听效果。在北京某部演出现场,长空当天幕,广场作舞台,三军战士威武雄壮,军歌直上云霄;在内蒙古边疆,草原为背景,篝火为照明,军民心连心地歌唱,分不清哪是演员歌手,哪是长官士兵,歌声随着电波,响彻长城内外。
晚会的创意做到了扬中国军队之军威,抒发中国军人的阳刚之气。首先,晚会利用各种形式、各种电视手段,结构了大跨度的时空,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与现代军人的时代精神联结,将东西南北中的战士欢聚沟通。红军时期的老军人和年轻的共和国士兵坐在一起,边防战士的舞蹈伴着文艺工作者的歌声,草原边卡的庆祝活动与北京主会场的表演遥相呼应,演出不分台上台下,不分专业、业余,演员走向观众,观众也是演员,编导的用心就在于演员和观众相互融合交流,陆、海、空三军战士成为晚会的重要角色。正是他们的参与,形成了晚会情景交融的氛围。还有大量的影片资料,适时介入,配合着昔日老军人、老演员的现场追述,也大大拓展了晚会的时空。当银幕上出现当年英姿飒爽的李向阳,而今日站在面前的“李向阳”已白发飘逸;银幕上昔日活泼可爱的潘冬子,现在已是成熟的男子汉……虽然人在经历着沧桑变幻,而军队愈是铁打营盘,永远朝气蓬勃。这种创意安排,给人以历史的凝重感和宽阔的空间视野。
其次,晚会创意的成功还在于能从历史的和现代的军旅生活中寻找动情点,将军旅的威严和军人的温情结合,将日常生活的规律齐整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连通,使晚会出现许多动人心弦的场面。比如,当军人歌手马玉涛唱起一曲《英雄赞歌》时,当年电影《英雄儿女》的王芳、王成的演员就出现在坦克之上,向观众诉说当年的战斗激情,这情景,不禁使人泪花闪动。还有,天安门的升旗战士在台上满怀深情地说起战友陶维革,他为能在天安门升国旗而骄傲,在他身患绝症时,仍到各处宣讲国旗,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在他病逝以后,许多人围着国旗为他送行……说到动情处,我们看到所有台下的战士无不显出庄严的表情。在草原上同样也有动人心弦的场面。当歌手郁钧剑紧握着“草原水神”李国安的手,问他是否也有过痛苦和遗憾的时候,李国安真挚地回答说:“在几十年的边陲生活中,的确也有过痛苦和遗憾,但一想到,我们不来守边关,也会有别人来守边关,我们不去掘甘泉,也会有别人来掘甘泉,为祖国奉献,无论遇到什么痛苦和遗憾,我们都会像您所歌唱的那样: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接着,郁钧剑和战士们共同唱起了这首歌,在他们激情歌唱之中,出现了江泽民主席接见李国安等英雄的场面,这一连续性的形象构成具有极大的情感力量,打动着千万观众的心。还有老战士合唱团的一曲《分手时再敬一个军礼》,这时,在场全体官兵起立,向老战士恭恭敬敬回一个军礼,接着一面巨大的八一军旗,伴随着歌声徐徐升起,映红荧屏,映红蓝天,映红老战士合唱团每位同志的心……我相信,这一曲,唱出了多少在各个时期复员、转业、退役的军人的心声,唱出了他们生命中最动情的时刻。由于晚会设计了多次类似以上的动情点,使晚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由于整个晚会的设计是以各个历史时期的军旅歌曲为主要内容,为了便于情绪连贯,观众容易接受,编排成九个章节。这样的安排,使晚会段落分明,庄谐穿插。其中战士们参与的表演都很有味,他们十分认真,十分投入。说实在话,看他们的表演比起看明星的表演更加有光彩。像女兵的大合唱,为宋祖英伴舞的秧歌队,为阎维文助兴的士兵队列,都收到出乎意料的艺术效果。
在荧屏上看到这样的晚会,令人振奋,如久旱闻春雷,一洗软绵之风,给人以阳刚之气。有人说它是擎天动地的歌声,一点不过。从播出之后的热烈反响来看,观众需要阳刚之美,浩然之气,市场经济同样需要精神力量。人民军队的雄壮威武,给我们时代增添了信心和勇气,鼓舞全国人民更努力地团结奋进,建设社会主义祖国。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光彩照人的太行男子汉
——电视连续剧《太行七贤》观后
施殿华
中共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和石家庄市电视台根据《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长篇通讯《太行七贤》改编创作的6集电视连续剧《太行七贤》,以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灵寿县油盆村7位普通农民集资修路的真实故事为主线,运用真实细腻的荧屏语言、巧妙精当的戏剧冲突和质朴无华的艺术格调,塑造了众多思想性格鲜明的当代农民英雄群像。
思想深刻,意蕴深邃,是这部电视剧突出的审美特征。《太行七贤》有别于我们过去曾看到过的电视剧《沟里人》、《修路》等同样的修路故事,该剧编导匠心独具,另辟蹊径,对主题意旨和意蕴内涵进行了深入开掘。它不仅仅满足于表现艰苦奋斗精神风貌这样的思想层面上,而是把“集资修路”放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大背景下,着力揭示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嬗变。我们从集资修路引起的兄弟之间以及兄弟与妯娌之间的思想冲突上,从油盆村和邻村刘黑牛等人集体主义与本位主义的矛盾纠葛中,很明显地看到了改革开放的艰难和思想解放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特别是该剧进一步严肃地提出了农民在初步解决温饱之后如何进一步走向富裕、迈向小康的时代命题,以及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如何引导大家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课题,并较好地提出和解决了当代共产党人如何带领群众走向富裕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活脱鲜明,栩栩如生,是这部电视剧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审美特征。表面上看,编导似乎侃侃而谈、娓娓道来,让全剧给我们讲一个有头有尾的“修路”故事,而实际上是在刻意描写人物,通过集资修路来描绘和刻画人物的思想个性。该剧编导没有在屏幕上仅仅表现打眼放炮、开山劈岭,没有只把“修路”作为电视剧的描写对象,而是把人与人之间思想性格的矛盾纠葛作为构成戏剧冲突的根本要素,把“修路”中出现的矛盾集中凝聚在人物思想性格的冲突上,以此来充分表现人物丰富、深刻的精神世界,塑造出感人至深的英雄形象。从剧中我们看到,在自筹资金修路的家庭矛盾冲突中,在五月家庭的“卖牛风波”里,在赵老大自作主张“卖蜂”的家庭纠葛上,赵安明的机智、沉稳,赵老大的执著、倔强,五月的内向、软弱,六月的粗鲁、莽撞,武二叔的坚定、顽强,大嫂的宽厚、善良,三嫂的温柔、贤惠……通过一个个戏剧冲突,透过一幅幅荧屏画面,这众多人物由远而近向我们走来,非常清晰地站在了人们面前。
真实而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幽默而健康的生活情趣,是这部电视剧在总体艺术格调上显示出来的审美特征。编导不满足于仅仅表现人物的外貌和言谈举止,而是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描绘他们的灵魂冲突和情感波澜。精心设置的戏剧冲突,加上几位主人公轮流登场的“画龙点睛”,独特精巧的艺术结构是这部电视剧在包装样式上别出心裁的审美特征。它很好地借鉴了中国传统评书的表现形式,一个大故事,中间套一个个小故事,构筑出了波澜起伏的艺术氛围,再加上主人公简洁明快的“大实话”,又评又说,相得益彰,很适合中国观众特别是农村观众的欣赏习惯和欣赏口味。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全国国产电视节目交易会今秋在京举行
由广电部主办、北京市广电局承办的全国国产电视节目交易会,将于九月五日至七日在京举行。有关部门将借此摸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节目交易活动规律,拓宽电视节目交流的主渠道,加强对节目交易的管理和宏观调控,为进一步繁荣我国电视节目制作创造良好环境。(王文)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普兰店市进京演出评剧《孔繁森》
辽宁普兰店市文工团近日进京演出现代评剧《孔繁森》。该剧艺术地再现了孔繁森情系高原、全身心为人民服务的英雄事迹。该剧曾在辽南等地演出二十余场,受到观众欢迎。(文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