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2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塔利班占领伊斯兰党基地
据伊斯兰堡报纸二十五日报道,阿富汗学生武装塔利班日前占领了希克马蒂亚尔为首的伊斯兰党在帕克蒂亚省的军事基地斯皮纳·沙加。此前,塔利班从伊斯兰党手中夺取了斯皮纳·沙加附近的阿里·凯尔镇,这两处地方靠近巴基斯坦边境,塔利班占领这两地后即控制了经巴基斯坦通向喀布尔东部约六十公里伊斯兰党总部萨罗比的公路。(本报专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开始实施反恐怖法部分规定
美国反恐怖主义法中的一些规定于本月二十二日生效。按照这些规定,美国人或驻美的外国机构将不得以集资名义接受一些被认为威胁美国安全的国家的赠款,也不得将所筹的资金帮助这些国家的极端组织。被美国列在黑名单的这些国家是:古巴、伊朗、伊拉克、利比亚、朝鲜、叙利亚和苏丹。该法的这些规定在美国一些公司中引起不满。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将派空军飞行员赴俄受训
日本防卫厅决定从一九九七年度起派航空自卫队的战斗机驾驶员去俄罗斯接受“苏霍伊27”主力战斗机的使用训练。舆论认为,防卫厅此举与今年七月末日本派护卫舰参加俄罗斯海军建军庆典活动,反映了日俄关系的新变化。今年四月日本防卫厅长官臼井日出男访问了俄罗斯,从此两国间“防务交流”不断增多。


第6版(国际)
专栏:

希腊内阁决定提前大选
希腊总理西米蒂斯二十二日晚宣布,希腊将于九月二十二日提前一年举行大选。他说,内阁一致同意提前大选的决定。西米蒂斯将于二十三日会见希腊总统,要求解散议会。根据宪法规定,大选必须在作出宣布之后一个月内举行。
(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友好往来
▲中国驻摩尔多瓦共和国大使林贞龙和摩尔多瓦外长波波夫19日在基希讷乌互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摩尔多瓦共和国领事条约》的批准书并在批准书的证书上签了字。
▲捷克总统军事顾问佩兹尔19日在总统府会见了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王克上将。
▲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统科瓦奇22日在布拉迪斯拉发会见了来访的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王克上将一行。
▲巴西外交部长兰普雷亚和司法部长若宾22日下午在巴西利亚分别会见了邓朴方。他说,巴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所取得的经济成就表示敬佩。
▲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22日在堪培拉说,澳政府重视发展同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霍华德是在会见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王军时说这番话的。
(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波黑三方对统一问题意见各异
塞族起诉克总统和穆族领导人
多国部队销毁没收的塞族军火
新华社萨拉热窝8月22日电美国新闻署22日在萨拉热窝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塞族和克族人不愿同穆族人生活在一个统一的国家里。
统一波黑是代顿协议的最终目标。但美国新闻署今年7月对2763名波黑人进行的调查表明,95%的塞族人和2/3的克族人反对波黑统一,而97%的穆族人支持统一。
3/4被调查的克族人认为波黑克族控制区应该真正成为克罗地亚的一部分,而96%的塞族人赞成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成为塞尔维亚一部分。
90%的克族和96%的塞族人认为波黑将“不可避免地分裂成三个民族区域”,而80%的穆族认为波黑各个民族最终将和平地生活在一起。
观察家们认为,这项民意调查结果表明,波黑三方之间的裂痕很深,实现代顿协议困难很大。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8月24日电波黑塞控区的巴尼亚卢卡公共安全中心近日上书巴尼亚卢卡检察院,对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和波黑穆斯林领导人伊泽特贝戈维奇及其他穆斯林和克族高级军事指挥官提出刑事诉讼,指控他们“对平民和战俘犯有战争刑事罪”。
此外,该中心还对克罗地亚国防部长舒沙克、克罗地亚军队总司令切尔文克、波黑克族军队总司令布拉什基奇以及波黑穆斯林军队总司令代利奇、波黑穆军第三军司令杜达科维奇和波黑穆军第七军司令阿拉吉奇等人提出刑事诉讼。
诉讼书指控上述人员从1995年9月至1996年2月在克罗地亚军队、波黑克族军队和波黑穆军占领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西部地区期间,曾下令或未予阻止对当地平民和塞族战俘进行屠杀和折磨。
诉讼书还指控克罗地亚、波黑克族和波黑穆斯林领导人1995年9月命令克罗地亚军队、波黑克族军队和波黑穆斯林军队采取联合军事行动,对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西部地区进行侵略和占领。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8月23日电驻波黑多国部队发言人马里纳23日在萨拉热窝宣布,多国部队已全部销毁在马尔盖蒂契村没收的约500吨塞族军火。
马里纳透露,销毁军火的行动是22日下午结束的。他说,现在要做的事是清理现场和使整个引爆地点恢复原状。
多国部队是在塞族的一片抗议声中结束这一行动的。塞族领导人指出,一方面多国部队强行销毁已申报的塞族防御性武器,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却又武装和训练穆克联邦部队。


第6版(国际)
专栏:札记

  别羞羞答答
祝基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在其电视体育节目中诋毁中国和中国运动员的行径,激起旅美中国学生和华人团体的强烈不满。日前,这家广播公司迫于压力,向旅美中国学生和华人团体的代表发去一封信,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了歉意。虽然这封道歉信简短,不太像样,从时间上说也晚了点,但仍不失为一种认错服理的表现。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这次不仅对中国进行诋毁,对别国运动员的报道也不乏片面、不公正甚至诋毁之处,在世界上引起了普遍的不满。还应说到的是,对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攻击和污蔑,这在美国新闻界并非什么新鲜事。美国新闻界喜欢吹嘘自己“客观”、“公正”,但事实证明,它们说的是一套,做的则是另一套。
在哪里撒了脏东西就应在哪里收拾干净,这是常理。既然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对中国的诋毁性报道是在晚上的黄金时间,那么,它就应该在这一时间内公开认错,正式道歉。这才合乎情理。一封短信,显然是不够的。何必羞羞答答呢?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被迫道歉一事,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对外国人因不了解中国情况而产生的误解,我们要多做解释;而对于那些存心不良的诽谤,则应及时据理驳斥,以正视听,这样才能有效地维护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


第6版(国际)
专栏:

8月23日,在法国首都巴黎,1000多名宪兵和防暴警察袭击了由非法的非洲移民占领了近两个月的圣·贝尔纳教堂,抵抗者被逮捕。这些移民和他们的支持者以占领教堂抗议法国强硬的移民政策。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车臣局势若明若暗
谈判有进展却被迫中断
停火协议再次面临挑战
据新华社莫斯科8月24日电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列别德24日下午再次飞往车臣。他此行的主要目的,一是监督交战双方停火协议的实施,二是继续同车臣反政府武装领导人进行谈判,以便签署一项关于车臣地位的政治协议。
据安全会议内部“消息灵通人士”向俄通社—塔斯社透露,列别德将在谈判中提出关于5年后在车臣举行全民公决以决定其主权问题的建议。另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车臣反政府武装的一名官员24日对该社记者说,即将签署的协议“完全符合双方的利益”。预计协议将于24日晚或25日签署。
据新华社莫斯科8月24日电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列别德同车臣反政府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马斯哈多夫24日晚在车臣新阿塔吉村就车臣前途问题举行了第一阶段谈判,双方就政治协议的大部分条款取得了一致意见。
据参加谈判的车臣反政府武装的新闻部长乌杜戈夫透露,双方将于25日上午继续谈判,以期达成最后协议。他没有透露协议的具体内容。
本报莫斯科8月25日电记者许恒声报道:俄安全委员会秘书、总统驻车臣全权代表列别德原定于今天上午10时与车臣反政府武装总参谋长马斯哈多夫就政治解决车臣问题继续举行谈判。由于车臣非法武装分子24日再次对俄联邦部队进行挑衅活动,这次谈判未能举行。列别德已于今天下午乘飞机离车臣回莫斯科。
列别德在离车臣前发表呼吁书指出,对峙双方必须消除互不信任和敌对的情绪,车臣反政府武装方面必须停止对联邦部队的挑衅活动。他表示,“尽管有些势力对扩大冲突感兴趣”,但他“决心要在车臣大地上结束战争,确立和平”。
本报莫斯科8月25日电记者许恒声报道:俄联邦驻车臣部队司令部新闻中心提供的消息说,自从列别德和马斯哈多夫22日晚签署车臣停火协议,23日12时停火协议实施以来,车臣反政府武装方面150多次破坏该协议,车臣非法武装分子的狙击手继续向联邦部队射击,造成人员伤亡。
据报道,24日傍晚,一批车臣反政府武装分子在格罗兹尼市区一广场包围了一支联邦部队,强行夺走了他们的70多件武器。俄联邦驻车臣部队司令部今天就此事件多次同车臣反政府武装方面联系,要求归还被夺走的武器。对方说,这批反政府武装分子是“散兵游勇”,不属于“反对派武装力量”。有报道说,对方已就此事向联邦部队“正式表示道歉”,但不排除“类似的事件还会发生”。


第6版(国际)
专栏:

  穆巴拉克称
中东北非首脑会议可能推迟
据新华社开罗8月22日电(记者孟新)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今天警告说,如果中东和平进程目前的停滞状态继续下去,第三届中东北非经济首脑会议将无法如期举行。
穆巴拉克说,如果有关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和谈届时仍没有取得进展,许多国家将不参加经济首脑会议。他指出,和平进程的停滞不前将会产生严重后果。
穆巴拉克批评以色列决定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扩大犹太人定居点并修建新的公路。他还指责以色列政府推行“安全第一、和平第二”的政策,认为这一政策不仅将永远不会奏效,而且将使和平的敌人有机会破坏和平进程。
穆巴拉克重申,他支持阿萨德总统所持的关于叙以谈判和黎以谈判不可分割这一立场。他说:“没有人能对黎巴嫩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提出疑问,但存在着这样一个事实,即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利益紧密相关,这使叙利亚无法接受‘黎巴嫩问题优先’的建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结束五年敌对状态南克实现关系正常化
本报贝尔格莱德8月23日电记者吕岩松报道:南斯拉夫和克罗地亚这两个前南地区最大的国家23日在贝尔格莱德签署了两国关系正常化条约,结束了长达五年的相互敌对状态,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两国关系正常化协议是由南联盟外长米卢蒂诺维奇和克罗地亚外长格拉尼奇今天下午在贝尔格莱德签署的。协议15天后生效。
协议规定,克罗地亚承认南联盟为前南斯拉夫的继承者。前南财产的继承问题、划界问题和其他争端将根据联合国宪章通过和平协商加以解决,避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双方在协议中保证采取必要措施,使难民和失散人员自由和安全地返回家园或到自由选择的其他地方定居,并为他们创造正常的生活条件。双方还保证归还他们的财产或赔偿他们的损失,同时保证凡拥有对方国籍或在对方居留的人员都将得到同本国公民一样的法律保护。克罗地亚还保证对所有参与武装冲突的人员实行大赦。协议保证在克罗地亚境内的塞族人、黑山人和在南联盟境内的克族人都享有国际法规定的全部权利。
双方在协议中还同意在公路、铁路、空运、河运和电信方面继续进行合作,并立即着手签署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环保等领域进行合作的协定。
另据报道,南联盟政府总理孔蒂奇今天会见了克罗地亚外长格拉尼奇,双方对两国关系正常化给予了高度评价。孔蒂奇指出,南克关系正常化对解决前南地区危机具有“历史性意义”,将有助于在该地区建立持久的和平与稳定。格拉尼奇说,尽管实现关系正常化协议未能解决两国间存在的一切问题,但为解决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表示希望南斯拉夫尽快重返国际社会。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总统将会见阿拉法特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8月25日电(记者王玉奎)据有关方面透露,以色列总统魏茨曼已经表示,如果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近期内仍不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举行会晤,他将以总统身份会见这位巴勒斯坦领导人。
以总统府的官员指出,魏茨曼作出这一决定,是因为他感到中东和平进程,特别是以巴和谈目前正处在一种危机之中。他在作出决定之前,特意向以军政界高级官员进行了咨询。这将是这位以色列国家元首第一次与阿拉法特举行会晤。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进入北极圈
——格陵兰岛纪行之一
本报驻瑞典记者章念生
即使在欧洲人的想象中,北极圈附近的格陵兰岛也是个遥远神奇的地方。人们只从地理书上知道,它隶属丹麦,那里有冰山、雪原、驯鹿、麝牛,还生活着因纽特人。不久前,记者应丹麦外交部国际新闻中心之邀,采访了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
夏日中午凉飕飕
8月10日是个大晴天。我们外国记者一行乘坐北欧航空公司的飞机,从丹麦哥本哈根国际机场起飞,往西北穿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越过挪威海,掠过冰岛,约4小时后来到了格陵兰东部。从8000米的高空透过薄雾俯瞰,只见星罗棋布的冰块在深蓝色的海面上时隐时现。一座座峻奇的山峰、一道道洁白的沟壑、一条条古老的冰河赫然映入眼帘。这时,机组人员广播说,我们已经进入了北极圈,正在穿越格陵兰的内陆永冻层,永冻层的最厚处深达3000米。约半小时后,飞机在康格鲁斯瓦克机场降落。
下了飞机,发现机场处在一个山谷,周围的山光秃秃的,几乎见不到什么植物,更不用说夏天应有的绿意了。时值中午,太阳就在头顶,却丝毫没有感觉到暖意。一阵风吹来,似乎夹杂着远处雪山上的雪花,使人不禁打了个寒噤。随行的同行纷纷说,北极圈内的风果然厉害,在夏天也能将人吹个透心凉。这是格陵兰最大的机场,也是岛上仅有的两个能起降中型客机的机场之一,我们将从这里转乘40座的小型螺旋桨客机前往首府努克市,努克机场的跑道只有900多米长,降不了中型客机。
空军基地一美元
也许是为了避免给我们留下格陵兰满目荒凉的第一印象,主人着意安排我们先去看北极圈内特有的麝牛和驯鹿。
来自中、法、英、德等8国的15名记者,上了一辆老式的美制军用面包车,汽车颤颤悠悠,冒着黑烟驶出了机场,拐上了一条宽约8米的公路。司机兼导游是个丹麦人,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说这条公路可能是格陵兰岛上最长的公路,西起机场西部约20公里处的港口,那里有定期客轮与加拿大和冰岛通航,东经康格鲁斯瓦克机场,再延伸到山里,总长约30公里,海空联运的许多物资就是从这条公路上经过的。
这儿最早是一个美国空军基地,二战期间修建。几年前,这里还驻有300名美军士兵,几乎与当地居民人数相等。1992年,美军全部撤离,将包括营房、电力设备及生活设施的整个基地卖给格陵兰自治政府,价格是一个美元。于是自治政府花一美元买下了一个空军基地。现在,美军每年都要用“大力神”运输机将士兵运来这里集训几周,但现在他们只是基地的客人而不是主人了。
麝牛威利不屈服
汽车往山里驶去,渐渐地有了一些绿意,墨绿色的灌木丛开始出现在路两旁。不久就看到了驯鹿在觅食。再行不远,碰上了一群麝牛。麝牛浑身长长的毛,两角很尖,个头很大。司机说,麝牛是介于牛与羊之间的一种野牛,当地人更愿意将它看作是羊而不是牛,因为它性情温和。当然,如果把它惹急了,它会很犟。司机接着给我们讲了一个麝牛威利的故事。60年代,美军在此扩建基地,占领了麝牛的地盘,当美军士兵修跑道时,一头麝牛当道而立,颇有抗议之势。士兵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威利,用网罩住将其送到山中。第二天,它回来了。士兵们又用汽车将威利送到几十公里远的地方。谁知几天后,它又回来了。于是他们干脆用直升机将其运到了数百公里之外的地方。可是一周后,它还是风尘仆仆地回来了。不过这回它可急了,袭击了一名妇女,于是终于被射杀了。
后来,威利的故事就在美军中广为流传。司机在讲这个故事时,表情比较严肃。他说当地人都以威利为骄傲,认为它代表了格陵兰人不屈不挠、刚毅执著的性格。我听完了这个故事,对威利也不禁生出了几分敬意。(本报斯德哥尔摩电)(附图片)
题图照片:格陵兰岛雪海峰壑本报记者章念生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拉克谴责伊朗侵犯领土
新华社巴格达8月23日电伊拉克今天谴责了伊朗对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居住区的轰炸,称这是侵犯其领土主权和违反国际法准则的行径。
据伊拉克通讯社报道,伊朗的轰炸是为了支持当地两个库尔德派别中的一派。库尔德民主党和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间历时近一周的战斗目前仍在伊拉克库尔德地区继续。据报道,伊朗支持的一方为库尔德爱国联盟。伊朗21日炮击了多处库尔德人居住区,造成100多人死亡,给当地房屋和财产也造成严重损失。
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在伊拉克北部设立了“禁飞区”,伊拉克政府失去了对其北部库尔德人地区的控制,库尔德人的两大对立派别成立了“政府”,并一直实际控制着这一地区,但是他们之间纷争不断。


第6版(国际)
专栏:

  澳要求联大审议
禁核试条约草案
新华社联合国8月23日电(记者高坚)澳大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巴特勒23日在此间向新闻界宣布,他已正式要求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和联大主席多阿马拉尔在50届联大闭幕前安排一次全体会议,审议在日内瓦被搁置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草案。
巴特勒说,他希望这次全体会议能在9月9日举行,并希望能够使该条约草案获得通过并送交各国政府签署。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圣·贝尔纳教堂风波
本报驻法国记者王芳
近日来,由300多名无合法居留证件的非洲人在巴黎占领教堂并绝食引起的移民事件已扩大为一场社会冲突。
8月23日凌晨,位于巴黎北部的圣·贝尔纳教堂内外气氛紧张。7时30分,教堂报警的钟声敲响,教堂内的无证件移民用桌椅堵住了所有的出入口。7时45分左右,1000多名宪兵和防暴警察来到教堂,他们在警棍和催泪弹的帮助下冲开示威的人群,进入教堂,将滞留在那里近两个月的无证件非洲人清理出去,送往拘留中心。抵抗者被扣上手铐带走,绝食已50天的10名男性被送往医院。整个驱逐行动历时两个多小时。
警方的这次干预是在朱佩发表讲话后行动的。22日晚,法国总理朱佩宣布了国家行政法院的意见:无证件者没有身份合法化的权利,不能在法居留。他重申了政府要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移民的决心,同时,表示将酌情处理特殊案例,为发给一部分人合法证件敞开了大门。正在休假的希拉克总统首肯了政府的这一坚定立场。
无证件移民强占教堂事件起于今年3月。大约100多名非洲人为争取合法身份于18日占据了巴黎的一家教堂,他们中的不少人已在法国居住多年,始终无合法身份,没有居留和工作的权利,处于被遣送回国的非法境地。几天后,在宗教人士的要求下,这些人被赶出教堂,随后他们又不断更换地方,都遭到驱逐。6月28日,他们来到圣·贝尔纳教堂安营扎寨,人数增至300多名,其中的10人从7月5日起以绝食抗争。8月中旬,警方强行将这些人送医院就诊,但当天晚上他们又回到教堂继续绝食行动。随着事态的拖延,圣·贝尔纳教堂事件逐渐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社会党、法共等左翼力量以及一些社会团体开始出面干涉,批评当局“不人道”,敦促谈判解决危机。但深受移民问题困扰的法国政府态度十分强硬,拒绝不加区别地给予这些人全部身份合法化。8月21日,刚刚结束度假的朱佩总理紧急召开有关的9位部长会议,研究对策,并要求行政法院作出裁决。
圣·贝尔纳教堂驱逐事件发生后,巴黎以及法国其他二十几座城市爆发了大规模抗议示威。23日晚,在巴黎近郊的万森拘留所附近,支持这些无证件者的民众再次同警方发生冲突,造成7人受伤,40多人被抓。暴力冲突持续到午夜过后2时多。
两天来,法国各地游行示威不断,无证件者的律师四处奔波。24日傍晚,3辆警车在摩托车的护送下驶往巴黎附近一军用机场,将57名非洲人送上一架A320空中客车飞机,他们中有数人参与了圣·贝尔纳教堂事件。据来自官方的消息透露,在300多名无证件者中已有几人被收审判刑,其他人中除一部分因家庭团聚和健康等原因于下周可获合法居留身份外,还有一定数量的人将按原定计划被遣送出境。
圣·贝尔纳教堂风波正接近尾声,但由此引发的无证件移民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法国政府的移民政策走向将会继续成为舆论关注和争论的中心。 (本报巴黎8月25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总理为七名俄机组人员授奖
俄政府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二十三日向从阿富汗反政府武装塔利班手中逃脱后返回祖国的七名俄机组人员授奖。切尔诺梅尔金总理向七名俄机组人员传达了叶利钦总统对他们的祝贺,并根据叶利钦总统的命令,授予机长沙尔帕托夫和另一名驾驶员以“俄罗斯英雄”的称号。其他五名机组人员也获得了荣誉称号。


第6版(国际)
专栏:

波黑总统呼吁难民回国
波黑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二十四日在德国呼吁因战乱逃到德国的波黑人回国参加战后重建。伊泽特贝戈维奇二十四日抵德国,开始竞选游说。在德国约有三十二万波黑难民,其中十二点八万人已经登记,将通过信件投票参加九月十四日的波黑大选,因此此行对伊泽特贝戈维奇非常重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