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2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研究》评介
冯之浚
杨玉珍著的《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研究》一书已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它阐述了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及其文化渊源,以及石油城的兴衰、区域经济运行模式、黄河流域治理、海港建设、生产力布局、外向型经济、环境与发展等内容。它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生机勃勃的发展蓝图。
黄河三角洲是一片新陆地,其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演化蕃盛,气候条件良好,又具有其它发达的大河三角洲依河傍海的区位优势,但这里却长期处于荒凉落后的面貌。60年代,这里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被发现,石油工业的崛起为黄河三角洲开发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80年代以来,人类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李鹏总理代表我国政府作出庄严承诺,将认真履行大会所通过有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件。继之,我国编制并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在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天,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必须做到为其千秋万代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条件。可贵的是,黄河三角洲的人民以全部精力和热情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对此,本书予以充分的阐明。1994年11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支持黄河三角洲持续发展”无偿援助项目,终于由UNDP、荷兰政府和中国政府共同签字生效,并被UNDP列为支持中国21世纪议程的第一个项目,其总目标是为实现黄河三角洲持续发展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准备工作。一年多来,“黄河三角洲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的全体人员正在与国内外专家一起实施此项目。目前,该项目行动正进入峰期。为此,作者所强调的开放意识与持续发展思想,是反映了当前黄河三角洲开发的现实与特色的。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调查研究

  我国城镇女性就业新特点
张秋俭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我国女性就业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女性就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女性就业领域拓宽,有了新的机会和多元选择。当前,我国城镇女性就业呈现以下新特点。
1.女性就业率上升与改革同步。据国家统计局在《1992年中国统计年鉴》和《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公布的统计数字,1978年至1994年,我国女职工人数持续上升,特别是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后,虽然从局部看,大批女职工下岗,但从总的情况来看,全国范围内女职工人数依然在上升。女性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业女职工超过同期就业男职工的增长速度。1978年至1990年即改革的头12年中,女职工的增长率比男职工的增长率高31个百分点。1991年至1994年,局部产业和部门女工下岗率上升,但总的看,女职工人数依然呈上升趋势,1994年比1991年女职工人数增加162.8万人,增长3%。
2.女性就业走向与现代化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基本同步。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出现新的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从国家统计局在《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发布的统计数据看,1988年至1994年期间,第一产业女职工就业人数1994年比1988年下降13.2%,而第二产业女职工1994年比1988年增加193万人,增长7%,第三产业女职工1994年比1988年增加455.6万人,增长23%。女性在第三产业内部行业分布的特点,一是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的女职工人数在第三产业中居首位,说明这一行业与目前我国女性就业素质及女性生理、心理特点更相符合;二是在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等行业,女性就业人数相对其它行业人数较多,体现出我国女性文化素质的提高。另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女性开始涉足新兴行业,自1990年起在房地产业及其它新兴行业,女职工人数逐年上升。
3.下岗女工闯市场、转新岗,与市场经济发展同步。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调整内部产业结构,推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在把企业推向市场的同时,把女职工也推向了市场。女工下岗现象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据1992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的调查报告,在被调查的90万名女职工中,下岗职工为2.1万人,为下岗职工总数的60%。1993年抽样调查1230个企业的下岗女职工为2.3万人,占女职工总数的6.9%,占下岗职工总数的60%左右。据1995年全总女职工部在黑龙江、辽宁、吉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7省及哈尔滨、石家庄、兰州、大连4市的调查,在34958个企业中,共有下岗职工63万余人,其中女职工35万余人,占下岗职工总数的55.6%,这些下岗女职工分布于纺织、机械、轻工、财贸、冶金、建筑、交通、电力、煤炭、化工等二十几个行业中。
从女工下岗的原因看,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初始阶段,产业结构调整还不明显,这一阶段,女工下岗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女工自身素质问题。至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一些企业生产任务不足,劳动力供大于求已成为女工下岗的主要因素。
下岗女工就业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在逐步发生转变。在90年代初,下岗女工在就业观念上的主要特点:一是依赖性强,一味依靠国家、政府和单位的保障,缺少市场经济的自立、自强的择业意识;二是偏重于选择所有制性质,追求国营、大集体企事业,认为“全民是铁饭碗,集体是瓷饭碗,个体是泥饭碗”;三是重第一、二产业轻第三产业。
时至今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女职工经历了多年改革的磨练,逐渐转变了“等、靠、要”的消极态度,增强了自主参与、平等竞争的心理素质。很多下岗女工逐渐转变了择业观念,对改革采取积极、理解的态度,认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有一个过程和付出一定的代价。目前,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下岗的女工一方面努力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另一方面盼望企业早日恢复生机走出低谷。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她们开始打破传统意识,全民、集体、个体,工业、农业、商业等全方位多向选择,目光不再单一集中在国营企业而是把握各种就业机会,脚踏实地,量力而行地选择职业,到能发挥一技之长的单位工作。因此,近年来,女职工队伍从事职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据统计,女职工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全体职工中的比例为41.6%,在集体所有制单位的比例占57.1%,在三资企业中的比例为49.2%,在其他所有制单位中的比例为51.5%。
目前,解决下岗女工重新就业,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各级政府、企业、工会组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广开就业门路,办三产、培训上岗、发展庭院经济等安置下岗女工再就业;二是下岗女工自谋职业、闯市场、转新岗自解自救。1995年,全总女职工部在调查的7个省中,发现现已安置下岗女职工19.8万人,占被调查下岗女职工总数的55.6%。如鞍山市总工会女工部积极为下岗女职工提供就业咨询,与劳务市场和一些单位职业介绍所及时沟通,掌握用人单位对女工有关技能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下岗女工的再就业进行培训和咨询服务。通过女职工组织的牵线搭桥,该市已有4000多名女工在饭店、理发店、针织厂、电器维修站、家务服务钟点工介绍所找到了职业。阜新市总工会女工部引导万名下岗女职工转新岗、闯市场,沈阳、大连、营口、抚顺、葫芦岛等市相继为下岗女职工再就业提供咨询、培训和再就业职业介绍等。下岗女工中一批经过培训重新上岗或转岗的女工,经过几年的锻炼,她们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学会“游泳”,找到了施展才华的新的舞台。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者论坛

  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
尹世杰
内容提要:我们所说的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消费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作用。“消费主义”是一种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是一种非文化甚至反文化的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和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我们要站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高度来引导消费文化,提高精神文化产品的质量,提高消费者的素质,充分发挥消费文化的积极作用。这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甚至是相反的东西。但现在往往有人把它们混为一谈了。区别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牵涉到价值导向和一些重大方针、政策问题,牵涉到什么是消费文化,以及如何发挥消费文化的作用问题,牵涉到我们应该主张什么,应该反对什么的问题。弄清这些问题,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而有讨论的必要。
一、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的根本区别
要弄清什么是消费文化,先要明确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一切创造性活动的结晶和升华,是社会文明的内在本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伯格和费德瑞柯指出:“文化是价值、知识和物质客体的贮存器,是世世代代积累和保持下来的一个群体”(见《人类行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译本第47页)。但是,不能把人类劳动的一切创造物都称之为“文化”,只有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进步作用,并能够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劳动创造物,才可能称之为文化。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人们的经济活动的重要领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消费生活中有各种文化,无论是优美的消费品或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无论是优美的消费环境或高雅的消费行为,都体现为各种文化。按恩格斯的说法,人的消费需要是有层次的:一是生存,二是享受,三是发展和表现自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需要的层次不断上升,享受、发展和表现自己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使享受资料、发展资料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这就更反映消费中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反映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不断提高,也反映了消费文化的作用不断扩大。
因此,我们认为,消费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文化不仅具有一般的文化功能,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通过高层次的消费,特别是精神文化消费,像马克思说的,它能放射出“崇高的精神之光”,即能培养人们高尚的品德,高雅的情操,高层次的精神境界,能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发扬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由于人的素质提高了,不仅通过消费需要的满足调动了积极性,而且开拓、发展了人的智慧和能力,直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市场的繁荣,使消费文化的经济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由此可见,我们所倡导的消费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作用。
所谓“消费主义”,是在西方国家曾经流行过的一种消费观念、消费思潮,极力追求炫耀性、奢侈性消费,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以此作为生活的目的和人生价值。重视物质消费,轻视精神文化消费,重视目前享乐,忽视精神价值和人的发展。这种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是一种非文化甚至反文化的表现,决不能称之为“文化”。它不能体现消费文化,而只是对消费文化的渎辱,当然是我们不能提倡的。
美国在60年代曾出现过所谓“嬉皮士现象”,就是消费观念走向极端的表现。他们崇尚极端放任和自由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个人价值至高无上”,“人生享乐第一”,他们甚至脱离各自的家庭组织“群居村”,实行财产、子女和性爱的“公有制”。后来变本加厉,“嬉皮士”成为西方暴力和色情的代名词,对社会文明、对社会文化产生极坏的影响。西方“消费主义”以及后来的“享乐至上主义”和“嬉皮士现象”,不仅把人变成“残缺不全的人”,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甚至导致各种犯罪,出现社会危机。针对美国的情况,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早就指出,目前不是经济危机,而是人的道德和精神上的危机。
近年来,西方有识之士都认为,富裕并不等于幸福,单纯物质生活的满足,并不是真正的享受。他们针对“消费主义”、“享乐至上主义”盛行的情况,大声疾呼:这些“物欲”和“人欲”将侵蚀社会机体,毁灭一代人。由此可见,“消费主义”,是一种不健康、不文明的消费倾向,对社会文明、社会进步起着逆反的作用,和我们所说的消费文化,是背道而驰的。
二、要弘扬消费文化,反对“消费主义”
现在,我国在消费领域有不少健康向上的东西,给人以鼓舞和力量。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品丰富多彩,精神文化产品绚丽多姿,消费环境也不断改善;有些人不断增加智力投资,增加发展性消费;有的人向往高雅的消费、特别是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如学习、培训等);有的人通过享受消费文化的优秀成果,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文明。所以,我们要弘扬消费文化,要充分发挥消费文化的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在消费领域也出现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东西。享乐至上之风等有所抬头。有的沉迷于酒色财气;有的大搞封建迷信,求神问卦,或耗费金银财宝大肆殉葬等;有的大讲排场,大摆阔气,一挥万金,甚至挥霍公款,满足私欲。这些低级庸俗甚至腐朽堕落的消费行为,都是俗而无文,劣而无化,都是文化垃圾,是“消费主义”的流毒,决不是我们所讲的文化。但是,现在有的人却把这些“文化垃圾”贴上“文化”的标签,混淆了文化与非文化、反文化的界限。我们要为文化正名,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美德,倡导健康的消费文化,抵制和反对“消费主义”及形形色色的“享乐主义”的消费行为。
三、要站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高度来引导消费文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和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创造条件,文化的繁荣,引导并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文化一体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推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在于重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使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之俱兴。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物质财富不断涌流。经济发展只有同文化因素相结合,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的幸福相一致。
消费是重要的经济领域,是任何人一刻也不能脱离的生活领域,消费中又蕴藏着各种文化。可以说,消费是经济、文化的重要的结合点,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重要载体。这就更说明消费文化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了。通过消费,不断提高消费中的文化含量,使人们的消费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不仅促进人的发展,而且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形成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生产力与消费力之间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大量地渗透于消费领域,消费中的科技含量提高了,也就从一个侧面提高了消费中的文化含量;当代文化艺术丰富多彩,这就直接提高了消费中的文化含量,直接体现为消费文化。消费文化发展了,就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社会进步,促进经济文化一体化。
要充分发挥消费文化的作用,重要关键之一在于提高精神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改变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文化消费,重娱乐性、消遣性消费、轻智力性、发展性消费的倾向,使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占据主导地位,作为支配消费生活的重要力量,作为指导消费行为的锐利武器。
要充分发挥消费文化的作用,还必须提高消费品,特别是精神文化产品的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直接影响人的思想、精神面貌,对人的成长、发展,关系很大,因而特别要强调质量。
现在的问题是,有些精神文化产品质量不高,有些还很低劣。这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包括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法制手段和行政手段,鼓励那些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限制那些低劣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要扫除文化垃圾,净化精神文化市场,努力创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层次的消费文化,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
充分发挥消费文化的作用,至关重要的是要提高消费者的素质,提高消费力,特别是精神消费力。这就要从根本上提高消费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艺术修养,这样才能充分享受现代科学技术的丰硕成果,才能充分享受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我们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提高消费力,特别是提高精神消费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促进社会文明、社会进步,促进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农业经济学科研究的新成果
——《农业发展论》评介
郑琴缭
郭熙保著的《农业发展论》一书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容丝毫忽视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即农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和政策为主线,其内容涉及到农业发展领域中的各个主要方面。作者在书中将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思路清晰,论点新颖,说理充分。
该书较为系统地述评了当代西方农业发展理论,其中有些在国内尚属首次介绍或较为详细的介绍。作者通过潜心研究,取精去粕,作出了颇富新意的评论。同时,作者跳出就农业论农业的老框框,把农业发展置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高度与范围进行考察,并将理论分析与历史经验总结紧密结合,从而使其有较强的说服力与可信度。比如,作者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定历史背景,运用多种方法揭示农业发展的特征与规律性;突破传统理论观点,修正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判别标准;阐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下降规律的内涵及其与农业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重要地位之间的辩证关系,等等。
长期以来,对农业经济的研究一般多突出阐述传统农业的落后性、脆弱性和低效性。其增长源泉只是注重依靠追加活劳动和农用地投入量的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方式,以求维持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者谈论现代农业时,则区分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增长的源泉,指出现代农业增长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其源泉主要来自其现代新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而且这些新生产要素是由非农部门提供的。作者还悉心考察了各种土地制度的变迁与创新带来的经济刺激结构变化;探讨了农村教育体系、金融体系、农业销售体系与农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突破了单纯增加产值的农业增长观,强调了农业发展观指导下的现代农业增长源泉及道路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总之,《农业发展论》一书,可以使我们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农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主要政策,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和国家文献中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光辉论述的理解,把农业问题牢牢地置于关系我们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基础地位。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探索商榷

  试论农业投入机制
徐三保
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农业投入不足是造成我国农业徘徊、农产品供应短缺的主要原因。实现“九五”农业增长目标,关键在于落实农业投入。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谁来投?靠谁投?政府要农民投,农民盼政府投,上面要下面投,下面等上面投。所以,这是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从我国发展农业企业的探索和实践来看,政府、集体、农户合理分工,综合配套,并使政府投入制度化,以政府投入带动集体和农户增加投入,农业投入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1.正确引导农户的投资行为。农民在农业投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即使前几年粮价不高,农民也能保证种子、化肥、农药等基本生产要素的投入。这两年粮价提高后,农民不仅对承包土地的投入明显增加,而且对农业科技和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也有所动作。但是,农民的投资行为有其特定的取向,突出地表现为局限性和趋利性。经营规模有限,加上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影响,农民投入只能是以生产性投入为主,集中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农业生产领域方面。而那些诸如水利建设、农田基本建设等较大项目,农民大都没有投入能力,也不愿去投入。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在农村经济工作中,农民的投入完全建立在增收的基础上,只要哪一方面出了问题,减少了其收入,投入也将受到抑制。因此,在现阶段认真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农户增加投入显得尤为重要。这首先就要千方百计保证农民增收,使农民每年都具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而不是停留在维持上一年简单再生产的水平上。政府部门要引导农民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把农民劳动积累集中起来,统筹安排,用于长效性项目的投入,效果就比较好。目前,要稳定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的出发点,也应着眼于延长期限,扩大规模,为农户增加投入创造稳定的环境。
2.增强集体的积累投资功能。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农业物质投入的规模和结构与集体积累密切相关。那些乡村范围内的公益性投资,政府财力有限,无暇顾及,农民也不可能投入。在这种情况下,集体的投资能力尤为重要。联产承包后,纯农业的积累方式起了变化,过去以集体积累为主,现在以分散积累为主,再靠这部分来投入农业,不可能在增加投入方面有多少作为。然而,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产业结构及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决定了农业积累方式应该多元化。尤其是非农产业更应发挥对农业母体的反哺作用。首先,要建立健全农业合作基金制度,管好用好原有的村队积累资金,使这部分资金既支持了农业,又得到了增值;其次,实行以工建农,以工带农,以工补农的制度化,乡镇企业、非农经营单位、个体私营经济和使用农民工的城镇、国有企业应按一定比例征收费用,集中起来作为集体积累。再次,完善公积金制度,村组继续按比例征收公积金,其一大部分(如30—50%)列入农业合作基金,征用土地的补偿费仍用于土地复垦和农业综合开发,做到“取之于土、用之于土”。这样,在新形势下,集体的积累投资能力就可以得到强化。
3.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决定了其必须对农业投入有大作为。特别是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要靠政府去组织协调,甚至要靠政府投入。因为,目前农业还是效益低的弱质产业,工农产品剪刀差依然存在,农民难以获得平均利润,即应有的经济效益,政府的财政收入较大一部分来自于农业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出让金等等。从产权关系看,农民在联产承包中获得的土地使用权还没有真正法律化,即使将来真正做到了,土地所有权是集体的,政府代表集体管理土地。既然如此,政府投入也就天经地义。当然,这种投入主要是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扶持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等。生产条件改善了,土地必然增值,取得相应的回报只是迟早的事。
现在看来,政府投入必须发挥其本身应有的调节性功能,即协调农户、集体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投资行为。这方面,地方政府尤其县级政府可做的事情很多。诸如可以通过典型引路,在科技、新农机推广等方面对农户产生示范作用;诸如可以通过配套投入的形式,规定出资比例,调动集体和农户投资的积极性;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农业产业化,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善于运用税收、信贷等手段鼓励农民和集体增加农业投入。从现实看,改进政府的农业投入行为,必须首先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大农业投入的方针。因为,在目前农业效益低的情况下,农业在一些人眼中是没有多少位置的。这个指导思想不端正,根本谈不上投入。其次,财政要专门拿出一块,建立农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农业投入。地方政府每年都要把农业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返还的全部以及地价收入、物价风险基金和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纳入农业发展基金。从我国的一些县、市实施情况来看,由于建立了这一制度,使农业投入有了稳定的来源,投入的重点在水利、农技、农机和多种经营,投入的效果主要是带动性和长效性的。因而,较好地完成了农业保供增收任务,并使其基础设施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领导者应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晓喻在《领导者应有的健康心理素质》一文中指出,心理素质是人的心理适应各种客观变化的能力。从领导科学角度看,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领导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领导者,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般来说,人们的心理动态,总要通过人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如人的坚定、犹豫、自信、胆怯,都能在人的表情和行为中找到特征。领导者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气宇轩昂的外在表现,就会给人以坚强的感觉,感染下属充满必胜的信心。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在顺境中,如事业有成、得到提拔重用等,容易产生骄傲、得意、妄为等不良心理活动。这种心理往往影响领导者的外在形象。这种心理素质是不成熟的表现,必须加强控制和约束,学会正确看待自己,自我鞭策、自我激励,以形成不骄不狂的心理素质。领导者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困惑,如工作失误、领导批评、遭人非议、家庭环境恶化等。这种情况容易产生泄气、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如承受不住,将一蹶不振。因此,领导者必须努力培养自信、自强、自重的健康心理,把挫折当动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面对现实,迎难而上,尽快摆脱困境,力求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认同心理是领导者与部属之间彼此心理相容、情感相通、目标一致的和谐心理状态。只有达到认同,下属对领导活动才能主动支持与配合。要达到这种认同,领导者必须克服“领导高明”、“居高临下”的心理定势,克服对能力强的部属嫉妒和对看不习惯的下属“讨厌”的不良心理,做到尊重下级、联系群众、学人之长、豁达待人,形成亲密、协调、向上的工作环境。
(摘自《领导工作研究》杂志,一九九六年第七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