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车臣局势暂趋平静
列别德与反对派达成一些协议
美呼吁俄避免大规模军事行动
新华社莫斯科8月22日电(记者赵志鹏)22日晚,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列别德同车臣反政府武装参谋长马斯哈多夫,在车臣新阿塔吉村签署了关于冲突双方脱离接触、撤离军队以及对格罗兹尼个别地区实行共同监督的协议。双方是在进行了长达8个小时的第二轮谈判后签署上述协议的。
据列别德的新闻秘书透露,在当日凌晨的第一轮谈判中,双方就两军脱离接触等问题达成口头协议。列别德同时保证,俄联邦军队将不对格罗兹尼实施空袭和炮击。马斯哈多夫在第一轮谈判结束后传下命令:允许联邦军队汽车向格罗兹尼运送食品、药品并运出该市的联邦军队伤员。22日下午,联邦军队的一支车队满载食品和药品进入格市,沿途未受到袭击和拦截。
目前,车臣首都格罗兹尼的局势基本平静,车臣反政府武装仍然控制着格罗兹尼大部分地区。据报道,从昨晚到现在,格罗兹尼未遭炮击,交火事件也明显减少。
据新华社莫斯科8月21日电(记者赵志鹏)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列别德21日晚在车臣表示,应当在交战双方之间确定隔离地带,然后讨论格罗兹尼非军事化问题。
据俄通社—塔斯社及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列别德是当晚抵达驻车臣俄联邦军队基地汉卡拉后向记者作这一表示的。
在汉卡拉,列别德会晤了刚刚休假归来的驻车臣俄联邦军队司令季霍米罗夫及其副手普利科夫斯基,随后赴新阿塔吉村同车臣反政府武装参谋长马斯哈多夫谈判。
在谈到对普利科夫斯基18日发表要求格罗兹尼市民48小时撤离的最后通牒式声明的看法时,列别德表示,他将防止最后通牒的实施。他强调:“我们将不再用最后通牒式的语言来讲话。”
新华社华盛顿8月21日电(记者周锡生)美国政府21日对最近车臣局势的严重恶化表示关切,并呼吁俄军队和车臣反政府武装立即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尽快回到谈判桌旁寻找解决方案。
白宫发言人麦柯里在当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透露,美国总统克林顿20日晚已致函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车臣武装冲突的不断升级“深表关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向新闻界表示,美国政府反对车臣的分裂,但也希望俄罗斯军队尽量避免在车臣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以免激化矛盾。(附图片)
8月21日,俄联邦军开始用飞机和大炮猛烈轰击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这是炮轰开始前几小时,一位妇女从车臣反政府武装士兵身旁匆匆走过,逃离格罗兹尼。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北约明年将决定候选国
本报波恩8月22日电记者刘华新报道:北约将于1997年初决定与哪些国家开始举行加入北约的谈判。
德国国防部长吕厄21日在德国北部吕根岛与丹麦国防大臣海克鲁普、波兰国防部长多布然斯基会谈后表示,北约将于明年初的首脑会议上决定第一批候选国,波兰肯定在此之列。
吕厄说,与这些国家进行入盟谈判的同时,北约将加强与俄罗斯政府关于战略伙伴关系的对话,以使俄相信“新北约”的合作意愿。
三国国防部长重点商谈了明年在丹麦举行首次三方在和平伙伴关系范围内的联合军事演习问题,还就车臣和波黑局势及与波罗的海三国的合作问题交换了看法,并邀请爱沙尼亚等三国参加德、丹、波三国国防部长会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尼泊尔外交大臣重申对华友好
新华社加德满都8月22日电(记者陈安宁、曹卫国)尼泊尔王国政府外交大臣普拉卡什·钱德拉·洛哈尼表示,尼泊尔政府决不允许在其领土上发生任何形式的有损于中国统一的活动。
洛哈尼昨天在尼泊尔议会下院会议上说,尼泊尔王国政府过去没有向所谓的“自由西藏运动”开绿灯,今后也不会这样做。
洛哈尼说,尼泊尔王国政府一向致力于加强尼泊尔和中国业已存在的历史性友好关系。两国各级官员经常互访,就双方感兴趣的问题交换意见。
他说,两国有关方面目前正在就建立两国的空中和公路联系,促进双边贸易发展,吸引中国到尼泊尔投资等问题进行商谈。
在谈到今年4月尼泊尔首相德乌帕访华期间两国决定成立中尼“民间合作论坛”一事时,洛哈尼说,由两国工商界人士和学者组成的这个论坛将探讨两国合作的新领域。他表示相信,中尼“民间合作论坛”的成立将为“尼中友谊增加新的活力”。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朗呼吁伊斯兰国家联合反美
新华社德黑兰8月21日电伊朗议长努里今天呼吁伊斯兰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国旨在控制海湾这个世界能源中心的图谋。
努里在会见来访的孟加拉国外长阿扎德时说,美国正在加紧在海湾地区的活动,以控制世界石油的生产和贸易。他说,伊斯兰思想的复兴是对美国统治者最大的威胁,而伊朗是伊斯兰复兴的中心,因此,美国正在利用各种手段向伊朗施加压力。
努里认为,伊朗同孟加拉国的友好关系“牢固而紧密”,他希望两国继续加强这种关系。
阿扎德今天还同伊朗外长韦拉亚提举行了会谈。阿扎德对记者说,伊朗之行是他担任孟加拉国新政府外长以来首次出访,这表明孟加拉国十分重视同伊朗的关系。他希望加强同伊朗在双边、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的合作,并要求伊朗帮助孟加拉国的建设。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中尼睦邻友好之树常青
“尼泊尔和中国的关系堪称真诚友谊和睦邻友好关系的典范。两国政治、外交关系的显著特点是密切的友谊、真诚的理解、相互信任和彼此尊重。”这是尼泊尔《聚光》杂志在比兰德拉国王第九次访华前夕,对多年来两国关系恰如其分的评价和概括。
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中尼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是由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开创、奠基,新一代领导人辛勤培育的。1955年两国建交后不久,周恩来总理就于1957年和1960年两度访问尼泊尔。1961年,马亨德拉国王亦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老一辈领导人高瞻远瞩,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奠定了中尼友好合作关系的坚实基础。中尼两国政府签订了“中尼和平友好条约”和“中尼边界条约”,在互相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圆满地解决了两国边境划界问题。雄踞于两国长达1400多公里边境线上的喜马拉雅山脉成了铭记中尼睦邻友好关系的丰碑。
继周恩来总理访尼之后,邓小平副总理、李先念主席、李鹏总理和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等中国领导人多次访问了尼泊尔,为茁壮成长的中尼友谊之树培土浇灌。比兰德拉国王则早在1966年就作为王储访问了中国;1973年继承王位才一年的比兰德拉国王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1975年正式加冕后,他又于1976年第三次访华。之后,在1978年至1993年的十余年中,比兰德拉国王又先后五次访华,同中国领导人结下深厚的友谊,为增进和巩固尼中友谊倾注了巨大的心力。比兰德拉国王已成为中国人民尊敬的老朋友。
中尼两国一向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尼泊尔王国政府坚持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一再重申台湾和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绝不允许任何人利用尼领土从事有损于中国主权和统一的活动;当西方某些国家挥舞人权大棒,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时候,尼泊尔政府和人民始终站在中国一边,多次挫败他们的图谋。中国政府和人民也一贯支持尼泊尔政府和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正义事业。双方签订了中国援建中尼公路协定、中尼贸易协定、中尼文化合作协定、中尼民用航空运输协定及拉萨至加德满都的公路运输协定等,使两国的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扩大,贸易往来逐年增加,1995年两国贸易额突破5000万美元,创下了新纪录。今年4月,双方还成立了“中尼民间论坛组织”,以期在新形势下拓展两国经济合作与投资的新领域。
中国人民正期待着比兰德拉国王的第九次访问。相信国王的这次友好访问将进一步推动中尼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中尼两国政府和人民培育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友谊之树必将葱郁常青。
(新华社加德满都8月20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波黑:难题与希望
胡锡进
不久前离任的驻波黑多国部队司令史密斯将军,对波黑当前局势说过这样的话:“战争结束了,但波黑并没有真正的和平。”去年底签署的代顿和平协议,使波黑热战戛然停止,这种停战明显带有外部强加的色彩。要消除各方的敌对情绪,在波黑内部建立起支撑和平的机制,显然不容易。
代顿协议签署八个月来,围绕波黑问题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南斯拉夫和克罗地亚关系改善,两国日前宣布相互承认,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前南地区的政局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塞尔维亚与克罗地亚这两个地区大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波黑问题来说,南、克两国是波黑塞族及克族的母国,贝尔格莱德和萨格勒布若能联手推动波黑和平的车轮,其作用显而易见。此外,欧美之间在波黑问题上屡有分歧、互不买帐的混乱局面,已被美国主导、欧洲盟国随从的状况所取代。大国利用波黑某一方和波黑某一方利用大国的余地都缩小了。
战争留给波黑的问题依然相当棘手。百万难民两年内回归家园的计划恐难实现。即将到来的大选能否“民主地清洗”各方的强硬派,对此持乐观态度的人不多。交战三年半后,各方都对重新共同生活怀有恐惧。如此等等。
但重要的是,和平进程的车轮在艰难地前进,而不是向后转。克罗地亚族至少就解散自己的小“共和国”作出了承诺。他们在抵制莫斯塔尔选举后,最终有所让步。塞尔维亚族对国际法庭起诉他们的领导人忿忿不平,但明智地与法庭进行接触,并更换领导人,避免了一触即发的直接对抗。特别是,相信过去的那场战争是个错误,已成为波黑绝大多数人的共识。
客观地说,在短期内解决波黑的战争遗留难题是不可能的,但随着和平进程的一步步推进,解决这些难题的希望也越来越大。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从军事演习看美国巴尔干政策
本报驻南斯南夫记者吕岩松
为期一周的黑海多国军事演习已于16日结束,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土耳其、希腊等巴尔干国家与美国、俄罗斯联合演练了执行海上禁运及护卫救援物资运输船队等科目。在此之前,美国还专门与6个巴尔干国家在阿尔巴尼亚进行了一次代号为“和平山鹰96”的联合演习,2000多名士兵在地拉那东北30公里处的一个军事基地“完成了”在民族冲突地区维持和平的使命。据悉,本月晚些时候,巴尔干国家还将与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中东欧国家一起派兵前往美国,参加在北卡罗来纳州举行的新一轮军事演习。
这一系列军事演习是由美国一手操办的。为了安排有关事项,美国防部长佩里等高级官员多次前往巴尔干访问,与此同时,美国还为改造演习基地、保障后勤供应提供了大笔经费。
美国不惜动用大量人力和物力,接连在巴尔干搞军事演习,为的是推行它的“泛巴尔干安全新结构”。透过这些演习似乎还可看出美国在该地区的一些战略构想。
近几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巴尔干政策主要是围着波黑战争转,无暇顾及整个地区的安全问题。其实,那里的局势都不轻松。随着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巴尔干原有的力量均势失衡,长期被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掩盖起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再度表面化。且不说前南斯拉夫地区新独立国家间剑拔弩张式的对峙,就是北约成员国希腊与土耳其的矛盾也在激化,地中海岛屿争端以及近来塞浦路斯问题的升级便是最明显的例证。可以说,巴尔干国家之间的纠纷已变得相当尖锐,甚至超过了冷战时期。
去年底代顿协议签署后,美国率先提出了建立“泛巴尔干安全新结构”的构想,试图以此降低各国间军事对峙程度。在今年3月末举行的南部巴尔干国家国防部长会议上,佩里首次较为详尽地阐述了美国的这一构想。其中重要一点就是,通过联合演习和其它军事交流活动,增加各国军事部门之间的了解,减少相互猜疑,进而建立起地区信任。美国还建议由希腊或土耳其牵头组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通过共同执行搜索遇难者和营救灾民等民事领域的任务,增强各国军队合作的信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巴尔干各国间的联合演习接连不断,军方高级官员的接触也颇为频繁。继上半年南部巴尔干国家国防部长会议后,7月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国防部长再次进行了会晤。据报道,整个巴尔干地区的国防部长会议也将于今年秋季在索非亚举行。
此间的一些新闻媒介还从另一角度分析了美国积极在巴尔干组织军事演习的原因。它们指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实力较前相比有所下降,它不想也不可能在世界每一个角落充当“警察”,美国希望通过军事演习尽快培养起巴尔干国家采取联合行动的能力,以便日后再次出现类似波黑的武装冲突时,主要由该地区国家在美国指挥下执行维和任务。
巴尔干向来是大国政治的试验场。美国的巴尔干政策也不仅仅是针对该地区的,美国高级官员曾公开表示,巴尔干地区含有重建“马歇尔欧洲”的“最好机会”。那么,这些机会指的是什么呢?它们将给美国带来哪些利益?首先,扩大势力范围,力图维持美国对巴尔干地区乃至整个欧洲事务的主导权。同冷战时期的欧洲一样,巴尔干半岛也一度为两大军事集团所分割。美国正通过军事合作、经济援助等多种手段积极发展与这些国家及前南地区大部分国家的关系,试图在那里建立一个首尾相接的安全网,将俄罗斯置于“长久的半隔离状态”。其次,巩固北约这块“欧洲安全基石”的地位,实现其从预防联盟到维和机构的职能转变。华约解散后,北约失去了传统的对手,一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正是在波黑战争中,北约在欧洲新安全体系中的重要性得到再次确认,特别是去年底,以北约为主的多国执行和平部队进驻波黑,这进一步突显了它的维和职能。第三,协调与俄罗斯的关系,在实践中探讨“特殊伙伴”的内涵。所谓的“特殊伙伴”关系是既有合作,更有竞争,它较北约与其他原华约成员国之间的“和平伙伴关系”要复杂得多。俄罗斯在巴尔干有着许多传统的利益,这一地区为它与西方协调关系提供了现实场所。无论是波黑战争期间在是否对塞族实行空袭问题上的较量,还是战争结束后在多国执行和平部队指挥权问题上的争夺,都为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特殊伙伴”关系注入了现实的内容。 (本报贝尔格莱德8月21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德克勒克为曾推行种族隔离道歉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8月21日电南非前总统、南非国民党主席德克勒克今天对他从前领导的政府所奉行的种族隔离政策表示道歉,但他否认曾对政敌进行谋杀或折磨。
德克勒克在开普敦向事实调查与和解委员会的一个特别听证会提交的长达34页的报告中说,国民党愿意为其种族隔离政策而造成的“重大错误和伤害”承担责任。他还表示,国民党对其任总统期间的侵犯人权行为承担全部责任。
但德克勒克强调,他从未参与过内阁、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其它部门侵犯人权的行为。但是他承认其内阁曾采用收集情报、提供假情报以及支持反对自由运动的组织等“特殊战略”,他否认这些战略包括暗杀、谋杀、酷刑、强奸或袭击。
由图图主教主持的特别听证会20日开始,由各政党向听证会提交各自的事实调查报告。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将于22日由副总统姆贝基提交报告。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东局势
以色列部队搜查巴机构
巴拒绝以撤军附加条件
黎总理批评以色列威胁
以愿与叙利亚恢复和谈
新华社耶路撒冷8月21日电(记者怀成波)据巴勒斯坦传媒通讯中心提供的消息,以色列军队和边界警察今天搜查了约旦河西岸两个村镇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自治政府)办公室。
消息说,在伊扎里埃村,以色列边界警察破门进入办公室进行搜查。在阿布迪斯镇,以色列人员搜查了巴勒斯坦耶路撒冷行政区办事处,但未进入行政区区长贾米勒·纳赛尔的办公室。以色列安全人员还没收了有关巴勒斯坦官方人员在东耶路撒冷活动的文件。
纳赛尔谴责以色列安全人员的行径违反了巴以和平协议。他表示,巴勒斯坦方面将向以色列政府提出交涉。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8月21日电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书记阿布·马赞今天拒绝以色列对从希伯伦撤军附加的新条件。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0日在议会外交和国防委员会发表讲话时扬言,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自治政府)关闭在耶路撒冷的全部机构之前,他不准备下令以军从希伯伦撤出。
马赞对在伦敦出版的阿拉伯《生活报》发表谈话时说,以色列的这一逻辑是不能接受的。以色列政府必须根据巴以协议按时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
根据巴以协议,以色列应当在今年3月底以前完成从希伯伦的撤军。由于连续发生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制造的爆炸事件和以色列大选,以色列一再推迟从希伯伦撤军。利库德集团上台后强调从希伯伦撤军首先要考虑安全因素,因而迟迟不肯作出决定。
新华社贝鲁特8月21日电黎巴嫩总理哈里里今天在这里指出,以色列的“挑衅性威胁”将不利于中东和平进程。他重申,黎巴嫩与叙利亚不会改变它们对以色列的一致立场。
哈里里是在今晨赴叙利亚作短暂访问之前针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日前对黎发出的威胁作上述表示的。哈里里强调:“以色列的不妥协和挑衅性威胁以及其坚持侵略的立场无益于和平进程,也不会动摇黎巴嫩与叙利亚的立场和两国维护其土地、主权和尊严的决心。”
内塔尼亚胡19日访问黎巴嫩南部以色列设置的“安全区”时警告说,袭击以色列军队的黎游击队将遭到以色列针锋相对的打击。
据报道,哈里里在访叙期间会晤了叙利亚副总统哈达姆和其他高级官员,商讨了双边关系和地区局势的最新进展。哈里里已于当天从大马士革回国。
新华社华盛顿8月21日电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格林·戴维斯21日证实,以色列外长利维已致信美国,表示以色列已准备好在任何时候和无先决条件的情况下与叙利亚重新开始和平谈判。
戴维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利维在一次会晤中请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马丁·英迪克向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转达以色列重新开始与叙利亚的和谈的愿望。戴维斯说,美国将尽快向叙利亚转达以色列的要求。


第6版(国际)
专栏:

  尼重申对话解决巴卡西半岛争端
新华社拉各斯8月21日电尼日利亚日前重申,它愿意通过协商对话来解决同喀麦隆在巴卡西半岛归属问题上的争议。
尼国防部新闻局长弗雷德·齐约卡20日说,尽管有报道说喀麦隆正在巴卡西半岛地区集结军队,尼日利亚仍然坚信对话是解决争端的唯一途径。尼不会首先进攻自己的邻国,但如果遭到进攻的话,尼将坚决还击。
自1994年以来,围绕着石油资源十分丰富的巴卡西半岛的归属问题,尼喀两国已发生多次冲突。近日有报道说,在尼日利亚与喀麦隆交界的十字河和阿克瓦伊博姆两州,已有上千名尼日利亚人为了每月130美元的薪金而参加了喀麦隆军队。这引起了尼日利亚国防部的重视。


第6版(国际)
专栏:友好往来

  友好往来
▲国务委员兼国家体改委主任李铁映率领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代表团于21日圆满结束了对爱沙尼亚共和国的四天访问。访问期间,李铁映分别会晤了爱沙尼亚总统梅里和总理韦希,并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的问候。李铁映高度评价了爱沙尼亚领导人对发展中爱两国关系所作的努力,对爱沙尼亚政府在台湾等问题上支持中国的一贯立场表示赞赏。
▲肯尼亚总统莫伊22日在内罗毕接见来访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田曾佩时说:“肯尼亚将在所有有利于肯中两国人民利益的领域里加强同中国的友好合作。”接见时,莫伊总统重申了肯尼亚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他说,“关于‘一个中国’的立场,我们从未动摇过,我们不承认‘两个中国’,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田曾佩对肯尼亚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表示感谢。 (据新华社电)
▲巴西众议院代议长佩林21日会见了正在巴西访问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佩林代议长对邓朴方率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代表团到巴西访问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巴中两国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巴西十分重视发展同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残联代表团的访问将对两国关系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当天下午,邓朴方一行还同巴西司法部、教育部、社会福利部、劳工部等部门负责残疾人事业的官员举行了工作会谈,双方交流了通过国家、社会共同努力,保障残疾人权益的经验和做法。(本报专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韩国拆除殖民统治遗留建筑
8月20日,韩国工程人员正在拆除日本殖民统治时代留下的蓝顶国会大厦。这座位于汉城的大厦由日本建于1926年,曾经是日本驻朝鲜半岛殖民政府所在地。韩国是在去年纪念二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开始这项拆除工作的。新华社发(共同社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