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20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出版工作如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于友先
199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之后,根据中央的重要指示精神,新闻出版署党组提出:要努力推动新闻出版工作由扩大规模数量为主向实现优质高效为主的阶段转移。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感到,这一工作思路是符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的;同时,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为我们更好地实现这一工作思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和明确的工作目标。当前,新闻出版工作面临两项任务:一是要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反映出版工作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出版体制;二是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出版业的规模经营能力和集约化程度,提高出版物的整体质量。
创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体制
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出版业作为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行业,必须在这个转变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出版业既涉及精神生产又涉及物质生产,这就使其在两个根本转变中,与其他行业相比更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我国的出版业是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族的政治、文化和科技素质,对形成文明高尚的社会风气,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都有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中负有十分重要的责任。因此,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服务;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我们改革出版体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创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体制,必须充分体现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充分保证出版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改革开放为我国出版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国家在财政、税收、物价、流通、金融、外贸和外汇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为出版业更好地引进市场机制创造了条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使得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急剧增长,形成了巨大的出版物市场,出版业的发展有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如果不积极探索新的思路,改变目前出版单位的部门所有和出版物市场被行政分割的状况,出版体制改革便难以推进。因此,出版体制的改革,必须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出版工作“武装”、“引导”、“塑造”、“鼓舞”人民群众功能的因素,增强出版业的综合效益。
在我国众多的行业中,像出版业这样既要遵循精神生产规律,又要遵循物质生产规律,是不多见的。这是我国出版业的一条重要的自身发展规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体制,必须将两种生产规律有机地统一起来,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有机地统一起来。任何时候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一点绝不能动摇,出版业要牢固树立讲社会效益就是讲政治的观念。在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两个效益总的来讲是能够做到有机统一的,“统一”是主流,是普遍现象,但需要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和艰苦工作才能实现。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地运用市场经济的有效机制,实现出版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
出版业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出版业的发达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从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发达国家不一定每一个产业都十分发达,但无一例外的都有一个功能齐备、体系完整的出版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德国,出版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支柱性产业。增强规模经营能力,提高集约化程度,是发达国家发展出版业的重要通则。中国的出版业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居于更加引人注目的地位,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我国出版业的现状来看,粗放型增长的特征是很明显的。从1978年到1995年,我国出版社从105家增加到563家,增长了436%;而反映出版生产实物量的总印张数不过从135亿印张增加到315.41亿印张,增长了134%;总印数从37亿册增加到62.6亿册,增长了69%。可见,这一时期出版业生产要素的扩张要大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出版业中,计划产品所占的比重较大,就拿图书生产来讲,1995年全国销售图书的流转额为350亿元,其中按严格的政策性产品来计划价格、计划调拨、计划供应的中小学教材的总流转额为112亿元,占1/3。国际出版市场上的竞争,既是数量与价格的竞争,更是质量与效益的竞争。出版业在国际、国内所遇到的现实挑战,明确无误地昭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业不可能再按过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来迎接挑战了。出路就在于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用集约化经营方式和优质高效来迎接挑战。
从出版业的结构来看,出版、印刷、发行、物资供应四个环节发展很不平衡,突出表现在低水平书刊印刷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高水平书刊印刷生产能力不足和全国统一大图书市场建设缓慢,特别是城乡图书发行网点建设严重落后于出版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出版业结构不合理是出版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是出版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出版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下大气力来加强图书市场建设,在净化出版物市场、规范流通秩序和完善市场规则的同时,以便民、利民、营造良好的购书、读书环境为目标,注意解决图书发行中重批发,轻零售;重课本发行,轻一般图书发行;重大型批销中心和书城建设,轻零售网点建设等等问题。
切实发展我国的多媒体出版事业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正在由纸介质出版向多媒体出版发展的中国出版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多媒体出版已成为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有一种观点认为,纸介质出版物将成为“明日黄花”,我以为这未免过于“武断”或者“悲观”。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计算机普及率还不高的国家里,纸介质出版物将会在很长的时期内仍是出版业的主导产品。即使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普及率的提高,单就编辑和复制的便捷廉价,阅读和携带的方便而言,纸介质出版物仍有别的任何介质出版物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大力发展和繁荣纸介质出版物仍然是我国出版业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曾经预言过信息时代的种种特征,但却对多媒体出版对信息革命的决定性影响估计不足。信息革命中最具深远影响的是多媒体革命。现在,纸介质媒体在出版业中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磁、光、电等新媒体不断出现,并迅速产业化。建立出版资源数据库可以说是多媒体革命的关键,因为有了数据库,出版资源在多媒体之间的转换就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当前,在多媒体革命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网络出版;在网络上各种数据化了的出版资源能够便宜、快捷地被用户所获取,一个覆盖面和传播力十分惊人的网络出版系统正处在快速建立的过程之中。在发达国家,网络出版的发展已有了相当的规模。然而,多媒体出版与纸介质出版相比,具有投入高、风险大的特点。任何单位如果没有很大的规模经营能力,是难以进行多媒体出版的。现在,在美国的多媒体出版中,扮演主角的恰恰是那些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公司。不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形不成规模效益,就难以在多媒体出版的时代站住脚跟。要发展中国的多媒体出版事业,充分发挥纸介质出版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要在坚持国有国营的前提下,注意发挥资金和技术力量较强的行业和单位的积极性,使之迅速形成规模经营能力,不仅要占领国内市场,还要到国际市场上去争得一席之地。
能否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已经成为新闻出版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继续健康繁荣发展的核心问题。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作为新闻出版工作跨世纪的工程。


第9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跨世纪发展战略与精神文明建设
乔清举
日前,中央党校、辽宁省委党校、大连市委党校联合在大连召开了“跨世纪发展战略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全国党校系统16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着重研讨了以下问题:
关于跨世纪发展战略
与会学者着重研讨了邓小平发展战略观。与会代表指出,邓小平发展战略观,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说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邓小平发展战略;狭义说认为,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可分为八个部分:一是战略目标:即到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实现现代化;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二是战略步骤:即分三步走的战略。三是战略布局: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邓小平同志强调:“这个战略布局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永远不改变。”四是战略重点:共有三个,农业、能源交通、教育。五是战略方针:即抓住时机,发展经济,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加快速度,提高效益。六是战略政策: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七是战略方法: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八是战略条件:即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的稳定。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体现了高度的政治性、综合性和务实性,是坚持辩证法的典范。
许多学者还论述了中国的发展战略与现代化模式。大家集中讨论了江泽民同志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和“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认为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正确地回答了如何解决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反映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是我们的行动纲领。有的同志还系统地回顾了解放以来我国实行的各个阶段发展战略,分析了其中的利弊得失与经验教训。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与会学者认为,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以来的十年中,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四大确立了这个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用这个理论武装全党和教育全国人民的工作正在深入开展;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开展。与会学者着重对以下问题作了研讨:
——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有的同志根据这一精神,把精神文明建设与新的发展观相结合,详细地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指出旧的发展观是把发展简化为经济的增长,着眼于人均国民产值的提高;新的发展观则主张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的协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发展的可持续性,新的发展观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有的学者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连续的统一体。精神文明的必然性内在于物质文明建设之中,它是后者的必然延伸。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规范、制约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而且也是对后者的完善和补充。因此,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的同志具体深入地探讨了如何建立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问题,指出必须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工作机制,建立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内外的互动机制,激励、保障和制约机制等。
——关于道德建设。与会学者深入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道德建设的影响。大家指出,市场经济所提倡的效率观念、平等交换观念等,为提高人的素质、自主性和平等观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进步,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较好的物质基础。但是,道德并不是自发进步的,市场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一面。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性质,运用集体主义等道德规范,对可能出现的弊端进行约束。有的同志具体分析了道德建设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的辩证统一,指出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可以提出他们能够普遍接受的、具有广泛性的道德要求,如社会公德等;而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则必须提出更高的、更具有先进性的道德规范。
——关于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同志探讨了邓小平同志的文化发展战略,分析了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实质,提出了批判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必要性。一些同志还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出发,从精神文明建设对市场经济的规范和配合两个具体角度,分析了如何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指出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观念、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以义取利的观念、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诚实守信的处世态度等,都是可以在批判的基础上,吸取和发扬的内容。
——关于政府文化与干部职业道德。大多数同志认为,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使得政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能。因此,政府自身的文化与文明的建设就尤其重要。当前,政府文化建设应包括以下的内容,首先是倡导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其次是要树立新的政府价值观,从过去通过领导体现服务的作风,转变为通过服务来体现领导的新作风;再次是要树立法制观念,依法行政,注重决策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稳定性。最后,要严格约束政府行为,严惩贪污腐败等现象。


第9版(理论)
专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建设

  关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席义方
思想道德建设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中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努力实现全面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目标和任务。
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能零打碎敲,而是要有目标、有内容、有载体、有措施地进行。首要的是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思想建设要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落脚点。就其内容来说,一是要持之以恒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用爱国主义这面伟大旗帜,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培育和树立起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二是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优良传统和新时期创业精神的教育,大力倡导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六十四字创业精神,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敬业创业精神。三是要广泛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教育,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民主、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不断提高各级干部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进程。
道德建设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我们要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个层次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行为规范,使“五爱”精神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就其内容来说,一是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这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我们要在全体公民中进行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教育,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起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维系社会正常秩序的思想观念,在整个社会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这对于规范职业行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关键意义。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灵魂,要从培养“敬业、乐业、勤业、精业”精神入手,在全社会各个行业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风尚。三是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这对于实现广大社会成员家庭生活幸福,促进社会健康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伦理观,在全社会倡导和形成尊老爱幼、相互尽责、团结和睦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同时,我们还应当在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村积极开展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的活动,以克服愚昧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一项重要工作。
目前,我国正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更需要加强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道德规范。针对当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要进一步加大道德建设的力度。例如,应当尽快制定道德教育大纲,对思想道德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制定严格的制度和实施有效的办法,使工作有章可循。要把思想道德建设与各行业、各单位的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健康的思想道德意识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从而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
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还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我们既要总结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思想道德,摒弃其中的封建主义糟粕,又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思想、新道德。二是吸收与抵御的关系。我们既要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思想道德成果,又要有效地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作风、生活方式的侵蚀和影响。三是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思想道德建设要区分不同层次,对不同的人要提出不同要求,对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强调先进性和高标准;对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应注重基础性和广泛性。四是利益导向和价值导向的关系。要通过深化改革,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调控经济利益和价值导向的反差,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思想道德建设要通过多种形式,依靠多种手段,并注意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当前,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充分运用好教育和法律两个手段。重视思想教育,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无论过去、现在都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工作,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干部群众的头脑;积极组织群众,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内容,落实到农村、企业、学校、街道、机关等各个基层单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能仅仅靠教育,还要靠法律、法规来约束社会行为,依靠法制来解决问题;对那些腐蚀人们心灵,毒化社会环境的丑恶现象,必须依法取缔和严惩。要逐步健全规范社会行为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维护思想道德准则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化力和法律法规的强制力作用的过程中,都离不开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我们要加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增强社会的约束力量,使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涉及诸多方面的工作,各级党政部门要选择好“突破口”,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重点地打好几个“战役”,务求取得明显成效,以此带动和促进整个思想道德建设。目前,我们在经济领域要继续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坑蒙欺诈”活动,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为职业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在文化领域要深入开展打击“黄、赌、丑、恶”等社会公害,破除封建迷信,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在政治领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以优良的党风、政风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