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1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种子的怀念
杨山
花的种子
播进泥土里
还属于我的手
种子从泥土里
生长了出来
绽放鲜艳的花朵
它们再也不是我的
而就属于彩蝶
属于蜜蜂
属于春天的眼睛
这是方敬1986年写的《花的种子》一诗中的前两段。那时方先生已72岁,然而他青春焕发,身体健康,精神很好,不断写出许多清新意深的诗。我编了一套《西窗诗丛》六本,他以诗集《花的种子》列入,将这首诗置于卷首,我十分高兴,并请他为这套诗丛写了总序。诗丛的总名也是他取的。我高兴的是,他这首诗代表了六位诗人写诗的意愿:作种子。他这首诗的最后一段说:种子播进泥土/是沉默的/种子长出来开了花/就用彩色的声音/甜美的声音/呼着蝶唤着蜂/与春天的眼睛谈心。
我深信这种情操、诗中的灵魂的意向展示,对世人在追求真善美的人生旅途上,会给予启示与激励。人,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难道有比献身精神更美丽更辉煌的么?种子播进泥土,就消失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你愿不愿意作埋进泥土的种子?年过七旬的老诗人方敬诚挚地身体力行,毅然选择了作一颗埋进泥土的种子,这使我深深为之感动。
我想起了一些往事。
在我与方敬的接触中,我从未发现他以地位炫耀,他的文学成就大,然而他始终将自己看作是一个诗国的公民,与比他年岁轻、成就不如他的诗人相敬互尊。种子和种子在一起,都是种子,都是奉献者,有何区别!他的这种作风,使诗界许多人都非常乐于和他接近相交。自从《银河系》诗刊创刊以来,我与他商量、研究工作,无论当面、电话、信函往来中,我从未见他因自己是30年代就已闻名于世的诗人而居高临下,他总是鼓励我大胆执编,有什么看法,他总是谦虚地提出商榷。有的事,比如《银河系》刊登广告,他不赞成,他说,巴金编《收获》是不登广告的,我们不刊登广告。我说:诗翁,我们的办刊经费全由自筹,不刊登广告,诗刊就要停刊了。他则苦笑,作了让步。他对《银河系》很重视,每期都从头至尾看完,凡有意见,必定提出,不作空头挂名主编,发表了好诗、评论文章,则说这一期不错。
方敬在新时期思维敏捷,创作活跃,写出了许多好诗,是他一生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高潮。有的诗如《高楼赋》、《生命赋》等,受到诗界的好评,展示了他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信念坚定和艺术上不断创新勇于攀登的毅力。他晚年的许多诗,较之他30年代40年代的诗,更臻于思想性与艺术性完善统一,闪射着熠熠的光辉。
使我更难忘的是方敬的严于律己的风范。他的一位抗战时的友人给他写了一首诗赞扬他的为人,托诗人野谷转给他请他过目后发表,方老看后,回信说,他没有什么可赞扬的,不要发表。方老逝世后,野谷给我看了这首诗,我觉得写得真诚而有感染力,没有不真实地赞扬他。我感到,我强烈地感到诗的种子方敬,何等纯洁!他自觉地播入泥土,埋葬,然后发芽,开花,绚丽的花朵,正如他说的“它们再也不是我的”而是“属于彩蝶,属于蜜蜂”。
种子,是不会死的。他的诗花不正开遍天涯么……


第7版(副刊)
专栏:

  井冈走笔(五章)
林杉
五马朝天
五匹嘶鸣的山峰,把它们高昂的头颅插入奔走如飞的云霭。哦!多么威武的神骏,飞瀑为鬃,清泉为目,古桥为鞍,巨石为蹄,从一个神话里奔驰而来。
这是险峻的美丽,这是奔跑着的宁静,这是万籁无声的喧嚣,五匹天马呵,当你们被玉帝的草叉逐出了宠幸,伏枥于这天造地化的大山,你们的生命在这里得到了永恒。
谁说你们是冥顽的石头?你们的脉管中血液始终滚沸着,你们的灵魂醒在风雨如晦的长夜里,贴近你,我分明感觉到了你们的呼吸和体温。
一位饮马的诗人,投鞭清流,从此,一个马背上的国家诞生在他的吟哦里。
从一滴泪水中跃出的马儿,在秋雨中扑闪着睫毛的马儿,从你们的背上滑落的是岁月,被你们的头颅托起的是一个世纪的亘古之月。
击鼓潭瀑布
日子自天外轰鸣而来。
是谁擂动着这葱茏的群山,是谁把水的彩练舞向天空,风云叱咤,雷电奔涌,一路上莽莽荡荡,一路上奔走呼喊,惊天动地的绿,惊天动地的姹紫嫣红,激荡在这连天的鼓声里。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这是水的当哭长歌;溅玉泻珠,飞光流彩,这是石的雨意云情。
万丈悬崖,是水的道路,一井苍穹,是山的风骨,有谁不赞美这忠勇的跳崖者,它义无反顾的一跃,完成了一次灵魂的闪光。
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飞跨。
击鼓!击鼓!我们的梦醒在这泼天的鼓声里;击鼓!击鼓!我们的魂醒在这撼地的鼓声里。
笔架山杜鹃长廊
这是大山啼血的忠诚。
十里云锦,十里落霞,灵动着一个缤纷的幻梦;十里长廊,十里峰峦,烘染着一架羽化的虹霓。
谁用如椽大笔泼出这一天一地的彩锦,红色的火焰,黄色的火焰,紫色的火焰,白色的火焰,吵吵闹闹地引爆着山的冷寂。
所有的记忆破萼怒放,所有的情绪呼啸飞扬,松涛在远处低吟,飞泉在脚下浅唱,每一片萼瓣上,都镀亮金子一样的阳光。
这是纯美的笼罩。
仿佛石头也开成了柔美的花朵,仿佛溪水也淌成了芬芳的胭脂,时间就这样被熏染着,洗濯着,我的心开成了千瓣杜鹃。
一架硕大的花环披挂在八百井冈的颈项上,这是生命与阳光的布礼。
花果山
第一声鸟鸣啄破了四月。
酸酸甜甜的梅子熟在另一个节令里,酸酸甜甜的梅子熟在发黄的书页里,连同桂花嫩嫩的香,连同栀子淡淡的苦,都在时光的背面遥远着。
这是被第一声鸟鸣啄破的四月。
果实的路并不漫长。
从枝桠上第一只凸起的苞蕾开始,从树干上第一对小心的蜗角开始,果实的路,在第一片叶子上闪动着。
我们在季节的边缘远远地望着梅子,我们从第一盏灯火里取得了渴。
花朵与果实在我们梦的栅栏里闪光。
兰花绽放着井冈的四月,茶歌悠扬着井冈山的四月,我手中的茗碗中,漫出了整座神山的芳香。
黄洋界
那一页炮声在时光里淡远着。
这是一个共和国的海拔高度,看山的人呵,在它的脚下,你只配仰望。云如群峦,变幻逶迤,仿佛十万甲兵腾起的烟尘。冷兵器的时代,金属与血的撞击定格为壮美的景观。
野桃花烂漫着四月,野桃花缤纷着史书中最有亮色的风景。
这是和平与静穆的观照。
“宝光”穿透云幔,纯金的虹桥一千架一万架横亘在丛山之上,光环陆离,营造出一派如歌如梦的诗境。
在这里,梦是一种物质,它被光和着,浸润着,它的宁静在远逝的炮声中被守护着。
我在这个梦里,成为一座山的影子。


第7版(副刊)
专栏:

  依然年轻
江边
一个晴朗的夏日,与家人小憩于景山公园蓊郁的林木间。多情的风,携着怡人的花香,将一曲曲激昂、嘹亮的歌声,传送到我的耳畔。
那是一群中、老年人,在集体演唱他们喜爱的歌曲——那是在艰苦的战斗岁月里,伴随他们茁壮成长的歌曲。
如今,他们集结在这座幽静的小公园里,就像当年集结在宝塔山下、黄河岸边。他们发自肺腑的歌声,令我们重又回到了昨天那硝烟弥漫的战场,那麦浪滚滚的田野……
隔着绿色海洋般茂密的林木,无法看到这些歌唱者们的身影。可是,我们能够清楚地听到他们动人的歌唱,能够真切地感觉到他们火热的胸膛里,一颗颗依然年轻的心,是在怎样激烈地跳动。
青春是美丽的。只要有一颗年轻的心,就能永葆青春的活力,就永远不会衰老。


第7版(副刊)
专栏:

  贵州,摆脱贫困的人们
马平清楚
从贵州参加全国第一次文化与生产力学术研讨会归来,我们总在问,贵州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我们问过许多人,也看过不少资料,从古至今,因着眼点不同,各人看法必然各异。唐代大诗人李白嗟叹:“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明代宰相刘伯温却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昔人一句谚语又流传到现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而共和国的代主席董必武又曾赋诗曰:“若论天下资源富,‘天府’名应属此区”。这些看法似乎截然相反,其实又各有道理。
贵州处于西南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中心带,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主要的生态脆弱区域之一,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7%,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你只要一进入贵州省界,就可以看到这里山高坡陡,道路崎岖,岩石裸露,土壤瘠薄;却又因降雨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单一的以粮为纲的农业经济结构,使得贫困的人们过分向土地索取一切,造成过度垦种;过度开荒,过度垦种,又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新一轮生态环境恶化。可以想象,生态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又导致农业生产的下降,导致教育的滞后,进而又影响人的素质。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越生越穷,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据权威资料统计,目前贵州还有800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占全国1994年7000万贫困人口的11.4%。
众多的贫困人口和严重的贫困程度已经使贵州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一位国情分析专家把贵州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定义为“贵州现象”,但人们对这种现象并不会总是熟视无睹的。
富裕和文明,是多少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创造富强繁荣的新中国大旗,唤醒了无数中国人的创造力和战斗力。在贵州也是如此,它的3000万儿女正在为早日摆脱贫困,开拓思路,因地制宜,付出艰苦奋斗。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云干乡大关村,有一位年近六旬的苗族共产党员,名叫何云亮。1981年他出任大关村党支部书记,当时这个1000多口人的行政村人均耕地只有八分,而且全部挂在怪石嶙峋的陡坡上,又是没有任何水利设施的“望天地”,亩产玉米只有25公斤,“种一坡,收一箩”就是当地俗语对这种生产方式所作的生动形容。贫困就像一条巨蟒,牢牢地缠绕着他们,使他们远离现代文明,为生存而奋斗。直到1983年,大关村的人均口粮也只有9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到50元。何云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试图组织村民们外迁,但没有地方愿意接收他们。“穷则思变”,万般无奈中,何云亮想到了造田。对于已经穷得只剩一双手的农民来说,这是个过于大胆的想象和举动。但实践证明这种选择是正确的。
何云亮老人现在向人们谈起这件事总是眉飞色舞,津津有味,他说:“那年在为本乡修公路时,我发现用石头铺底,雨水不容易漏掉,回去就试着用这法子造了一块田,还真的收了一箩谷子。从1984年起,我就组织村民人工造田,刚开始时大家不相信,我就强迫命令。第一年谷子收下来,大家才服了。”这可不是一般的开垦,造这样一亩田,一个农民需要花费500个到1000个劳动日。十年间,大关村人在何云亮的带领下,造田近千亩,还为全村60%的人解决了饮水的难题,并基本实现了脱贫。望着一层层配有蓄水池的稻田,人们不会再认为“愚公移山”只是个寓言。
就在何云亮开始率领村民上山造田的那年,平坝县乐平乡凤凰村的一位叫向大忠的农民,借了一笔贷款,办起了家庭养殖场。五个月后,因为不懂技术,6000元的贷款几乎赔光。仅仅是为了还清债务,向大忠又借了些钱接着干。“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次,他一边养鸡,一边参加函授学习,还订了十几份科技刊物,从中汲取养殖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获,向大忠成功了。十年间,他的养殖场由一个变成了七个,每年获利100多万元。现在,省会贵阳市蛋禽需求量的20%是由向大忠的养殖集团提供的。
农民出身的向大忠最了解农民渴望摆脱贫困的心愿。他在事业成功之后,为全县农户举办了十几期技术培训班,培训人员2000多名。近几年来,1000多名农民加入了向大忠的养殖集团,并由此走向了富裕路。
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从这个意义上说,何云亮和向大忠创造的两种脱贫方式对贵州的确具有不寻常的启示。尽管贵州要彻底摆脱贫困,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贵州走出贫困的希望。这就是我们得到的贵州印象。谨以此文献给1996年“国际消除贫困年”。


第7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礼貌,体现文化素质
胡德培
日常生活中,你常常能看到两种相反的现象:有的人上公共汽车时拚命拥挤,抢占座位,碰上老弱病残站在身旁,也故意视而不见;有的人则按顺序上下车,扶老携幼,主动让座。有的人排队买东西、办事情,插队、夹塞儿,挤前靠后,甚至挤得汗流浃背;有的人排队时总注意与前面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谦谦有礼。有的人在公共场所、大庭广众之中,旁若无人似地大声喧哗,毫不顾及他人的存在,只顾自己呼喊、宣泄;而讲文明的人,如遇别人在场,虽然见到熟稔的人,也只是快步走上前去,轻声招呼,低声细语说话,时刻考虑到怕影响别人,不愿干扰和妨碍别人,显得沉静而文雅。有的人在大街上随地吐痰;有的人则吐到痰盂里,或用纸接着口痰再扔到垃圾箱里。有的人横穿马路,甚至攀越护路栏杆,跑向街的对面;有的人则漫步走上过街天桥,或穿过地下通道,或看绿灯才走过人行横道……这些,看来似乎都是生活小事,好像是司空见惯、不足为怪的。然而,通过这些小事,却能看出不同人的不同品节、不同德行,看出不同人的操守和修养。
前不久,与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化界前辈谈到这类社会文化现象,他沉思片刻之后,沉缓地说,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言谈、礼貌,大都体现出人的一种文化素质。良好的文化素质及其行为、礼貌,是需要一代传一代,连续若干代人才能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文化风俗。这番话,寓意甚深,十分耐人寻味。
文化素质如何,往往浸透一个人的骨髓,支配一个人的言行,影响一个人的品貌以至生活习惯等等。因此,为人处事和在公共场所是否注意公德,维护法度,关心他人,讲究礼仪,常常显现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与文化素质。一般来说,在待人接物、公务交往、商业谈判、亲友联谊等重要场合,人们比较注意谦和平易、礼貌待人、尊重法规、彬彬有礼,但在一般的平常的公共生活场所,也许由于比较放松,比较随意,不太注意法规和礼仪,人们往往有点放任,因此,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不知不觉间就会流露和表现出来,时有欠礼貌、欠公德、欠检点、欠谨慎的行为。诸如故意不遵守交通规则,忽视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注意维护公共秩序和尊老爱幼、谦让有礼的传统美德,不考虑是否妨碍他人,不留心保持平静、有序的公众环境……论理说,每个人只要稍微多留意那么一点点,经常想到礼法、想到大众、想到他人,这些日常生活小事是不难做到的。你照顾他人,他人也照顾着你;你遵守公共生活的礼数,他也遵守公共生活的礼数,大家都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那么,我们的生活环境不是会变得越来越秩序井然、合乎法度,越来越清洁、雅静而美好了么?!
近日报载,我国南方上海、深圳等地银行的一些营业网点,陆续实行了一种“文明线”制度,即一个窗口只有一位储户,后面的人都自觉地排在“一米线”以外。这不仅秩序井然,给人安全感,而且符合文明礼貌,有利于少出差错、不出差错,提高工作效率。还有,现在许多地方规定公共场所、办公室以至凡有三个人以上的场合,皆禁止吸烟等等。
当然,这些日常生活的为人礼貌和法规,要真正建立起来,需要大家持之以恒,需要一代代逐渐培养、逐渐养成。如老师带领学生从小养成“红灯停,绿灯行”的穿过马路习惯,讲究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注意公众场合的个人形象、言行和礼仪,等等。一句话,使一种良好的中华文化和道德节操指导每个人并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为,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自然也就可以大大提高。


第7版(副刊)
专栏:

  大兴安岭下一小镇
王忠范
跨过金代留下的绵延千里的金界壕,驱车10公里,便是大兴安岭下的内蒙古阿荣旗旗府那吉镇了。
这是一座普通而美丽的北疆小镇。
小镇东倚充满诡秘奇幻的矮山。松柏青青,杨柳依依,蝶舞草丛,鸟吟枝头,坡间烂漫的山花摇曳彩色的温馨,空气新鲜而湿润。轻轻移步,仿佛徜徉在一幅风景画里,感受到生活着的希望与美好。而鸟瞰小镇街景,满目生机,胸中忽起雄风,顿感清朗、自豪和激情满怀。
从大兴安岭深处飘然而来的阿伦河,如蓝色绸绫紧贴小镇之西绕来挥去,起伏的声音,忽而激越,忽而婉约,有草原四胡之神韵。站在乌司门大桥上,看山影卧波、云梦绕浪,观水溅青岩、碧洗天空,如临净土憩园,所有的疲惫与纷扰都被大河隔住了。两岸猎村稻乡之间的沃土绿野上,豆麦青翠,稻谷丰盈,牛马涌浪,羊群撒雪,一派古意,几缕时风,寻迹溯源,使人感慨万端。
掩映在这青山秀水里的小镇,自然显示出几分灵动和奇幻,意趣超然,美意无穷。长长的中央大街宽阔平坦,坚实的水泥路面闪烁着缕缕青辉。两侧的楼房鳞次栉比,姿态不一,色彩各异,既有古远风格,又有现代风采,组列成淡雅而浪漫的意境。路旁浓密的白杨、绿柳、苍榆和数不尽的花坛,洗淋去繁华中的尘嚣,也引来虫鸟的唧唧歌唱。或散步,或购物,或观市肆,都会远离浮躁、怅惘,心地洁静,步履畅然。若夜晚登上阿荣宾馆的楼顶,浴惠风,揽花香,赏明月,听涛声,享受着自然与生命,好像悄然进入妙不可言的梦境。
从影剧院门前横穿中央大街,一座漂亮的农贸市场便出现在眼前。这里拥挤着五颜六色,红的喷艳,绿的吐鲜,青的丰厚,黄的素雅,层层叠叠,诱人眼目。这里堆积的酸甜腥辣,如同时间的宝瓶打开了塞盖,溢出来的尽是生活的美味和欢乐。这里叫卖的笑声甜甜脆脆,是热乎乎的乡情纪念品,装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在西二道街,每隔不远就有红红蓝蓝的牌幌,圆框摇风,彩穗曼舞。这便是大大小小的具有小镇独特风味的饭店。大饼铺里的豆腐脑儿,是用全国闻名的优质大豆制作的,老嫩适中,色泽明快,加上一两匙辣椒油,又热又辣,一碗下肚,保准汗湿额头,全身畅快。凡是远来的客人,都想品一品小镇的豆腐脑儿。朝鲜族饭店更是别开生面,凉狗肉、拌鱼片、辣白菜,样样新奇,盘盘浓香。大碗的狗肉汤稠重可口,就着打糕喝上一碗,解酒增热,好不爽神。
带有山野味的饭店,算是最有名气了。黄昏时分,我陪几位北京的作家来饭店小酌,老板以山里人的礼节接待了我们。色味香形,奇美至极。那摆台也很讲究,山鸡的头对着谁,谁就要多喝一杯酒,说是吉祥幸福的征兆。服务员是一位年轻的姑娘,衣着打扮,举手投足,都是山里人风韵。她告诉我们,当年内蒙古电视台来拍《鄂温克风情》,还把这个小店摄入镜头了!作家们笑了,姑娘也笑了。
姑娘给每个人斟上一杯当地产白酒,深情而自豪地说:“我们小镇景美人美,近年又有大豆、柞棉条不断出口,客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更加兴隆红火,给诸位敬杯酒吧。”接着,唱起小镇流行的敬酒歌:
大兴安岭高哟阿伦河水长,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请宾朋喝一杯圣洁的美酒,
共同把我们的幸福歌唱。
品着这酒、这歌、这小镇,谁能不醉呢!


第7版(副刊)
专栏:

  洪水中的家园
廖志理
洪水洪水
这被大雨鞭打的咆哮
这被闷雷驱赶的波涛
窜过了千年的堤防!
稻子秧苗房梁炊烟
被大水淹没的家园
被大水冲走的哭喊
那浪花卷走的兄弟不再回来!
在即将冲垮的大堤
有人在抬石有人在筑垒
在临时搭成的窝棚里
有人在生火:水中不灭的火光!
这不是命运却是灾难
让我们垒土打桩
在地上打桩在心上打桩
用信念的桩扎住泛滥的悲伤!


第7版(副刊)
专栏:

  大地书讯
李犁耘的《刃锋传——木刻人生》已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潘旭澜的散文集《小小的篝火》由群众出版社出版。
李汝伦的杂文集《和三个小猢狲对话》由群言出版社出版。
胡健的中篇小说集《心里有事》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洪亮的《放逐与回归——苏东坡及其同时代人》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第7版(副刊)
专栏:

  寻觅夜光杯
吴恭让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代王翰这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生动地描述了荒寒艰苦、紧张动荡的征战生活,深刻反映了边关将士悲壮苍凉、开怀痛饮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向我们披露了另一个信息:将士们豪饮葡萄美酒用的是一种叫夜光杯的酒具。
世间真有夜光杯吗?据了解,如今古丝绸之路上,无论是酒泉用祁连玉制作的夜光杯,还是武山用鸳鸯玉制作的夜光杯,在微光或者夜光条件下都不发光。据技术人员介绍,夜光杯发不发光,关键在于有没有制作夜光杯的夜光玉。
夜光玉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种种神奇的传说。晋代王嘉《拾遗记》载:大禹治水,开凿龙门山,“有兽如豕,衔夜明之珠,其光如烛”。《史记·李斯传》载:秦始皇有随和之宝和夜明之珠。唐虢国夫人有夜光杯,“不假灯烛,光照一室”。
“文革”时期,南京明代墓中曾出土一枚子弹大小的夜光玉,后不知下落。相传,清代慈禧凤冠上有九颗夜光玉磨制的夜明珠,其中四颗在西安发现。80年代在洛阳又发现两颗。据说,为逃避盗墓罪责,军阀孙殿英曾将慈禧嘴含的那颗夜明珠赠给了政界要人。据孙后来交代,此珠百步内可见慈禧头发。
由于没有见到实物,人们往往对这些历史记载和神话传说持否定或将信将疑的态度。
兰州军区某部副政委刘春灏于1992年秋去敦煌旅游,在街头地摊上随便买了两尊玉雕佛像。一尊送给了当晚返回的战友,另一尊带回宾馆放进了床头柜。当晚,刘春灏翻身下床取烟,意外发现那尊玉佛在床头柜中熠熠生辉。刘春灏以为看花了眼,忙揉揉眼睛捧起玉佛再看,发现玉佛不仅闪闪发光,而且通体透明。透过佛身,连他捧佛的几根手指也清晰可见。刘春灏拧开台灯细看,谁知玉佛却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关掉电灯,玉佛重新熠熠生辉,而且更加光彩照人。刘春灏如获至宝,他带着这尊夜光佛回到部队。时逢驻地举办庙会,文峰山和尚闻知夜光佛奇事,当即赶到刘春灏家观看核实,随即恳求把夜光佛请到庙会供人瞻仰。15天的庙会,观夜光佛者如潮。一收藏家愿出万元巨资求购,被刘一口拒绝。
笔者素爱各类奇石,对有关古代文化方面的实物佐证更有浓厚兴趣。利用出差机会上门观赏了这尊夜光佛。它高330毫米,宽280毫米,厚180毫米,玉质细腻,呈翠绿色。日光下,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一放到暗处,整尊佛像通体生辉,透明耀眼。为证实有无放射性,还用防化连射线仪检测,未发现放射现象。
80年代初,中国宝玉石协会副会长、著名夜明石专家栾秉璈教授曾首次撰文证实世界上确有夜光玉的存在。他指出夜光玉主要是夜间能自行发光的特殊萤石、一种特殊的水晶和冰晶石、特殊的钻石、锆石等;其发光奥秘是因“三价稀土元素进入晶格,形成发光中心和电子捕获中心”而造成的聚散光现象。刘春灏意外获得的夜光佛,正是古已有之、现已十分罕见的夜光玉。由此推测,古人确用此玉制作过夜光杯,并且朝廷曾用此名贵之物作为犒赏将士的奖品或慰问品。随着岁月流逝,夜光玉开采殆尽或毁于战火,即或后来偶尔出现少量,也不为匠人悉心认识。夜光佛的发现,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确有夜光玉,古时确有夜光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