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15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不辱使命的共产党人
梁胜明
江泽民总书记去年年底深入甘肃中部干旱地区访贫问苦时,高度赞扬了当地干部群众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作斗争,改造山河、开发土地资源的艰苦创业精神,充分肯定了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改变生产条件、加强农业、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该台影视部与兰州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使命》,就是以史称“苦瘠甲于天下”的陇中干旱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转变传统观念,发展生态农业的斗争生活为原型而创作的一部七集电视连续剧。该剧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从几百年生态破坏所造成的山穷水尽的困境中开创出一条脱贫致富之路的历程,深刻地揭示了一代共产党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历史使命,气势磅礴地奏响了一曲高扬社会主义时代精神主旋律的凯歌。
《使命》在严峻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人文环境中,展现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编织了耐人寻味的戏剧情节,特别是塑造了意蕴深厚的省、地、县、乡四级和老、中、青三代党的领导干部的典型形象。
安陇地区恶劣的生产条件,农民群众艰苦的生活条件,使省委书记吴静人忧心如焚、寝食不安。他首先从调查研究入手,实事求是地决定工作方案。他上任伊始就到安陇地区访贫问苦,青年妇女兰子的身价竟与500公斤干草相等,张老二为了10公斤草竟逼得亲兄张老大拆椽抵债,这使他深深领会了草是安陇地区的命根。他在张老大家的炕灶旁,亲自拿瓢舀水、提秤秤草,试验烧开一锅水要烧多少斤草,进而计算一个乡的百姓一年做饭要烧多少斤草。接着他带领地、县干部踏遍荒山秃岭,在对安陇地区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生态农业工程的方案。他带领干部群众经过三五年的奋斗,终于使安陇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安陇地委书记周逊萍也是一位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的受人尊敬的老干部。为解决安陇这一方土地上老百姓的温饱问题而费尽心血,她既像慈爱的母亲一样时刻心系乡亲,但也像威严的家长一样缺乏民主作风,几十年抱定要吃饱饭就要多种粮食这种线性思维方式,听不进种草种树改变生态的不同意见,阻碍着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后来安陇面貌的巨大变化,使她心悦诚服地承认了自己的过失。
安陇县委书记谭存锋,是编导着力塑造的一位颇具新意的党的中层干部的典型形象。他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安陇贫瘠的土地和穷困的人民,顶着上下四方的压力试验和推行自己发展生态农业的新思维。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驱使下,极力克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把爱情、亲情和名利、地位统统置之度外,以致遭到上级反感、同事侧目、妻子误解和儿女埋怨,从中透视出一代共产党人为历史付出的代价和牺牲。
大湾乡乡长卢传基是新一代党的青年干部的典型形象,他除了具有一般青年干部易于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富于开拓和创新精神的共同特点之外,也不乏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忱和奉献精神。他积极协助谭存锋和谭晓宁实施生态农业工程,最后在曹家岭工地上以身殉职,为人民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使命》作为一部带有纪实色彩的电视剧,编导在编织情节和塑造人物的同时,融进了浓烈的抒情和议论成分,整部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和政论哲理。最后省委书记吴静人所说的:“我们这代人所肩负的使命,就是从脚下走出一条路来。……为了明天的孩子们,我们必须用躯体铺到路上,从而让后人走过去的时候,感到脚下是结结实实的土地!”这段诗化的政论,更是情深意长。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中国武警》开镜拍摄
一部由中国电影公司、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深圳凌空广告有限公司、北京送变电工程公司联合拍摄的,全面反映中国武警官兵工作和生活的22集电视剧《中国武警》,经过一年来的紧张筹划,近日在海南省开机拍摄。这是自1983年武警部队建队以来,我国第一次以电视剧的形式全方位地展现武警官兵,在保卫祖国建设,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忠诚勇敢、团结奉献的军人风貌。
该剧剧本创作者均来自武警部队,以生活为创作基础,真实地再现这支既不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又不同于公安干警的特殊兵种,是这部电视剧的创作主导。为此创作者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五易其稿,终于完成了剧本创作并得到了各方首肯。
该剧导演:姜戈,主要演员:巍子、赵亮、李强、程晓阳、史兰芽等
(雅山)


第12版(副刊)
专栏:

  沉默的力量
托拉克
七集电视连续剧《青山巍巍》是一部值得肯定的好作品。论题材,它是名副其实的发轫之作,在这之前,尚无相应的作品传达过战略导弹部队的军人生活,而《青山巍巍》则第一次以“荧屏故事”的方式,撩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从而使观众看到了她的真实存在:她的精神、她的长期沉默中所潜伏的惊心动魄的力量。在艺术上,这部作品拥有一种朴素的写实品格,它的故事以人的成长为线索,但最终实现的思情容量却突破了有限的情节范围;观众所可能感受到的,绝不止于几个具体人物的复杂而又简单的感情关系,而是一支部队几十年风风雨雨所走过的无比艰辛的道路。
电视剧是一种“荧屏故事”,实事求是地说,《青山巍巍》的故事营构既不曲折、也不离奇,甚至还有点儿平实及不完整,但人物刻画的充分个性化及命运感,则极大地弥补了故事设计方面的某些缺憾。
周东平无疑是全剧最富有思想意义及精神价值的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周东平的个性历程撑持了《青山巍巍》的寓意可能性。周东平的生存背景大致分四个阶段:即奔赴基层、带兵训练、守护阵地、实弹演习。这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正是这个富有表现可能性的过程(相对战略导弹部队的独特性而言),不仅保证了宏观生活面貌的有机展现,而且为人物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真实可信的环境。周东平是一个导弹学院刚刚毕业的“学生官”。他满怀理想及献身中国导弹事业的宏大志向,其中还包含着继承父辈遗志的坚定信念。然而,战略导弹部队的基层军旅生涯是严酷而充满挑战性的,而周东平个性刻画的光彩也正是在这里。作品没有回避军旅生活中的矛盾,尽管这种矛盾都是在“好人”之间展开的——特别是作品以更多的笔触揭示了周东平的内心冲突,以及这种冲突所可能呈现的生动而富有层次感的精神历程。他的痛苦是真实的,他的迷茫是可信的,他于两难境遇中的失落或动摇,也是一种无可怀疑的特别生存状态的折射——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作品突出展现的是他个性的变化与发展,最终走向精神世界的逐步成熟。也正是在这里,观众才感受到了导弹军人的艰辛不易,以及那种最初的理想融入现实时所发出的光芒:理想依然是理想,但它已被现实锤打与重铸过了。
赵汉成这个人物形象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是深刻的。他是工程连连长,具有火神一般的性格。他之所以令人难忘,固然是与他的拚搏精神及舍生忘死的朴实品格相关,但更具情感冲击力的是,他是那么热爱导弹部队,那么热爱自己的阵地,可他最终也没能看上一眼自己钟情的、为之奉献与奋斗了十几年的导弹(他只是在双目失明后才进入坑道摸到了它)。而另一个人物是肖玉荣。他的性格是含蓄而模糊的,他在剧中仅仅为情节的构筑起到了某种“穿针引线”的作用,因而很难给观众留下深刻的或鲜明的印象。这也是作品的难以弥补的缺憾。
为了传达与营造战略导弹部队的“气势”及与之相吻合的氛围,《青山巍巍》的创作倾注了自己独特的探索与尝试,大致实现了恢宏与细腻的和谐,或“以外寓内”与“以内扬外”的统一。尤其是在人物个性的刻画,即人的精神世界及丰富感情的细腻而内在的传达中,充分注意到了与“气势”相关的个性厚度的兑现,以致可以让观众感受到,周东平不仅仅是周东平,赵汉成不仅仅是赵汉成,晓燕、春梅所承受的苦涩也不仅仅是作为妻子的苦涩,他们的一切交织而互衬成为一种整体,一种艰难,一种既属于战略导弹部队、又属于当代军人的伟大与崇高。这,便是从《青山巍巍》中折射出来的“气势”。它不是“造”的结果,而是或主要是经由人物关系与人物个性的刻画——在自然而然地流露、升华、凝聚中逐步实现的。


第12版(副刊)
专栏:

  电视系列剧《邓小平的故事》开机
经中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小组批准,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温州阿信策划广告公司联合摄制的电视系列剧《邓小平的故事》,近日在浙江永嘉县岩头镇开始拍摄。
该剧今年拟拍三部六集,第一部《苏区沉浮记》,第二部《苦斗大别山》,第三部《情留大西南》。年仅27岁的邓小平被中央派往苏区工作,几经磨难仍坚持真理,与王明错误路线作顽强斗争;在解放战争最艰难的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邓小平从实际出发,灵活机动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1949年底,大西南的云、贵、川、康诸省解放,但国民党残余势力仍伺机叛乱。身为西南局第一书记、二野政委的邓小平,机智果断,指挥若定,很快平定了匪患,稳定了西南局势。这一段段不平凡的历史轨迹,昭现了邓小平这位伟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剧中邓小平由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的史鑫饰演,总制片人吴昊,编剧唐佩琳,导演赵谦、张瀚。(木土)


第12版(副刊)
专栏:

  “唐明皇”乡下当“村长”
建宁
灰蒙蒙的黄土塬上,刮着一阵紧似一阵的干风,地上的尘土被卷向空中慢慢飘洒。远处坡沟里,麦苗儿青青,眼前的油菜花正放着淡淡的清香。此刻,从羊肠土路上走来一位身材瘦削的汉子,他戴顶破旧的黄色软军帽,穿件蓝涤卡中山装。随着一声苍凉而略带沙哑的秦腔吼唱,人们才看清这位装束地道的关中农村小伙,原来正是那个以演唐明皇而闻名的刘威。
刘威没了昔日“皇袍加身”的风光,他披件黄色的军用棉袄,冲我们憨憨一笑,活脱脱一个黄土坡上“出品”的关中娃——这就是正在礼泉县九宗山下紧张拍摄的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黄土魂》中的男主人公杨天祥。剧中,他是位性格倔强、立志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退伍军人。名叫“吉祥村”的家乡并不吉祥,干旱、贫瘠,十年九灾。杨天祥退伍回来后不忍心家乡再贫困下去,他动足脑筋带村民们办起了养牛场、砖瓦厂、水泥厂等,使吉祥村人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然而,稍稍富裕起来的农民们并不安分,小小的村里风波不断。由村长到支书的杨天祥,又将面临一个又一个困境和选择。这部由陕西乡土文学作家、西影青年编剧杨争光编创的电视剧共二十集,讲的尽是黄土地上现代农民的生活故事。
一天上午,在礼泉县上韩村《黄土魂》拍摄现场,扮演退伍军人杨天祥的刘威,收戏后和记者盘腿坐在村头的碌碡上,聊起他的这个新角色时溢满喜爱之情:“我早就想扮演一位农民,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在陕西这块虽贫穷但神奇的黄土地上当一回农民,我感到很高兴。”说话时这位东北黑土地上的关东汉子,不时扯开大嘴爽快地笑着,两腮显出大大的一对“尖括号”。
演电视绝对没有看电视那样轻松愉快,剧组每天早上六时就得起床,到十几里外的塬上拍十多个小时戏,吃住行都相当艰苦。而其间,刘威作为一位名演员,认真、敬业的吃苦精神和工作态度却是有口皆碑。他说,十几岁时曾在农村当过几年知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酸辛,他早有感悟。这次在拍《黄土魂》这部农村戏中,他有空便走东家串西家,找农民拉话,了解农村的风情习俗,甚至学了不少土得掉渣儿的“稼娃话”,他把这些体验生动地用在了剧情中,令在一旁看热闹的农村大伯大嫂们个个咧嘴笑道:“这个演皇上的人,把农民演得像扎咧!”刘威要的正是这种效果。他对记者说:今天的农村需要更多的杨天祥,带领大伙儿改天换地过上好日子。我希望我塑造的新农民杨天祥,能被全国的电视观众认可、喜爱,尤其是对农村观众们有所启发,我就算对得起这块黄土地了!
今年三十八岁的刘威演农民是他从艺十多年的第一遭,他笑称:我希望以后走在街上,人们不再叫我“皇上”,而叫我“杨队长”。刘威坦言相告:作为一名演员,最重要的是对观众要真诚,角色塑造要认认真真,不要用虚假的东西去伤观众胃口。剧组人相告:刘威所言所行一致,这在如今的演艺圈中特别是有一定名气的年轻演员中尤其可贵。


第12版(副刊)
专栏:

  “’96中泰国际电视风光片”开赛
为迎接“九七中国旅游年”,由中华名人协会、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泰国联邦集团、泰国华欣贸易展览有限公司等主办的“’96中泰国际电视旅游风光片大奖赛”即日开赛,10月在泰国结束。大赛评出的优秀节目将在中泰两国国家电视台播出。(晓王)


第12版(副刊)
专栏:

  军歌嘹亮荡气回肠
——九六“军神杯”军旅歌曲电视大赛侧记
宗军
1996年6月21日下午,一封标有“急”字的信送到了’96“军神杯”军旅歌曲电视大赛承办单位——中央电视台军事部,落款是“北京女大学生艺术团”,信中写道:“紧急求援,请中央电视台军事部向北京的大学生和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伸出援助之手……”这封信在大赛组委会的其他同志手中传阅,看信人感慨万千,心潮难平。
女大学生与国旗卫士的心愿
写信人是北京女大学生艺术团的指导老师,名叫李爱娜,在信中她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北京女大学生艺术团的大学生们,一年多来坚持到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接受种种熏陶和锻炼,同时,利用课余,教战士唱歌、识谱,提高战士们的文化素养。部队指导员提出,需要一支鼓舞战士士气的队列歌曲。于是艺术团老师找到了部队的词曲作家李幼容、孟宪斌……
半年来,为了国旗护卫战士的需要,大学生和军队词曲作家费尽苦心,一首《敬礼·国旗》终于定稿。但是大学生和战士们都没有钱,无法将歌曲拍成MTV参加军歌大赛,他们四处求助。身患绝症的“国旗之子”陶维革听说要为国旗拍MTV之后,想要用自己的医疗费支持这个活动。大学生们说,这笔医疗费是全国人民支援您看病的,无论如何不能动。就在这紧锣密鼓的筹备过程中,陶维革不幸去世了。
李爱娜老师写道:“陶维革的去世,我们心里都很难过,因此,我们更感到有必要做成这件事。我们不见得要参与评奖,只要军事部支持我们的活动,助我们一臂之力完成这支歌的创作,我们觉得就已经达到了参与‘军歌大赛’的目的。”
收到这封信的时候,离军歌大赛的截稿日期只有九天了。李爱娜老师的求援信及信上所讲述的那个动人的故事,使组委会的编导们下决心破例,再苦再难也要帮助女大学生艺术团和国旗护卫队完成这支《敬礼·国旗》的音乐电视的创作。也许这支歌真的无法赶上大赛的评奖,但是如果一支军旅歌曲的音乐电视作品有那么多人的参与,它牵动了从军队到地方、从普通战士到年轻大学生、词曲作家乃至许许多多热爱军营、热爱祖国的人们的心,那么,这不正是举办这次军旅歌曲电视大赛的意义和作用吗?
英雄三岛与“OK政委”的故事
’96“军神杯”军旅歌曲电视大赛活动的高潮,是在8月初播出的一台100分钟的颁奖晚会。为了使晚会内容更贴近生活,贴近基层部队,5月23日,大赛组委会组织了一个外景摄制组随总政歌舞团慰问演出队赴南京军区。厦门警备区的同志给摄制组介绍了一位“OK政委”的经历。
几年前,上校军官林治被调到驻守在称为“英雄三岛”的部队担任政委。“英雄三岛”即大嶝、小嶝、角屿三个海岛。1958年在炮击金门的战斗中闻名。“英雄三岛”上的部队虽属厦门警备区,但海岛毕竟是海岛,训练之余长时间的孤寂。“用什么简单有效的办法可以改变这种状况?”林政委后来介绍说:“唱歌,唱热情奔放,雄壮有力的军旅之歌!”于是,林政委不论走到哪个连队,甚至是只有几名战士的哨所,总把一台卡拉OK机带在身边,走到哪里,歌声就会在哪里回荡。战士们干脆送给林政委一个雅号“OK政委”。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OK政委”最终调离了“英雄三岛”。可军歌大赛摄制组的同志们听完了这个故事后,执意要追寻“OK政委”的足迹,到岛上看一看。在凌晨四点钟,摄制组登上了距离大金门只有2000多米、方圆0.19平方公里的角屿岛。指导员听说摄制组的来意后,当即表示要给摄制组一个惊喜。
清晨,朝霞将海水染成一片辉煌。指导员一声令下,呼啦啦一百多号战士手捧吉他站满了海边的礁石。指导员告诉摄制组,这就是“OK政委”在任时诞生的战士吉他队,每个战士都能自弹自唱。又是一声令下,一曲《说句心里话》唱得叫人荡气回肠!
歌声与朝阳同时升起。
范春梅的敬礼
中央电视台举办这次’96军旅歌曲电视大赛,旨在立足军营,面向社会,通过电视屏幕,对新老军旅歌曲进行浏览和检阅,并以此推动新歌创作,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因而它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军队歌唱家彭丽媛、董文华、阎维文、郁钧剑、宋祖英等均报名参加。为了参加这次具有特殊意义的比赛,彭丽媛专门录制了《我的士兵兄弟》,刘斌重拍《当兵的人》,歌坛上许久没有露面、正在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埋头进修的空政歌舞团演员范春梅,也拿出了自己喜爱的歌曲《让军旗告诉国旗》投入音乐电视的拍摄,而且竞技状态极佳。正当范春梅为拍摄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时,噩耗传来,她的父亲不幸去世。范春梅匆匆赶回老家唐山,又匆匆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四天之后,《让军旗告诉国旗》在空军南苑机场按时开机。
这首作品的导演高曦曦介绍说:“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家里遇到了这么大的不幸,能很快地调整自己的情绪,真不简单!尽管拍摄中途有几次她的感情快不能自制了……”
范春梅的歌曲录像带连同她的这段经历被一同送到了大赛歌曲征集组,编导们看到荧屏上的范春梅正微笑着放飞一群白鸽,向国旗敬礼:
“今天是个好天气,/国旗飘扬在蓝天里。/迎着她亲切的微笑,/我们把军旗也高高升起。”
悦耳的歌声传出,编导的鼻子禁不住一阵酸楚。(附图片)


第12版(副刊)
专栏:

  华人戏剧大交流
1996年8月23—28日,北京将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戏剧盛会——’96中国戏剧交流暨学术研讨会。届时祖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的戏剧家以及世界各地的华人学者将在古老的紫禁城下,献演十余台代表各地区艺术水平的剧目。并进行学术研讨。
此次演出的剧目是:香港话剧团的《次神的儿女》;香港演艺学院的《少女梦》;香港沙田话剧团的《苦山行》;台湾绿光剧团的《领带与高跟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北京大爷》;广东省话剧院的《火红的木棉花》;成都话剧院的《死水微澜》;山东省话剧院的《布衣孔子》;大连话剧团的《勾魂唢呐》;佛山话剧团的《新居》;总政话剧团的《女兵连来了男家属》;北京艺文演出有限责任公司的《冰糖葫芦》。
这次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广东省文化厅、香港辉煌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香港艺术发展局,香港戏剧家协会,台湾中华戏剧学会,世界华文戏剧研究学会(香港),澳门艺穗会都予以大力支持和协助。
曹禺、刘忠德、高占祥担任本次活动的名誉主席。(晓纪)


第12版(副刊)
专栏:

  徐霞客走上银幕
展现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不凡业绩的故事片《徐霞客》,日前由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拍摄完成。
影片真实地再现了这位世界近代地理学之父的旅游探奇生涯,以浓重的笔墨刻画了徐霞客在经年累月跋山涉水的考察中,不畏艰险的求实的科学态度,充分展示了这位中华民族的千古奇人对祖国山河及大自然的真挚情感。影片在昂扬的基调上,以主人公旅途中遇盗、僧死、仆逃等经历,构成了曲折悲壮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同时,珠影公司还与广东制糖造纸工业总公司合作,摄制成八集电视剧《徐霞客游记》。
两部作品中的徐霞客均由徐东方饰演,这位曾在《烈火金刚》、《伏虎铁鹰》、《情满珠江》等十数部影视剧中有过出色表演的珠影演员,为了塑造出徐霞客生动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再现徐霞客的献身精神,拍摄中不用替身爬行乱石滩、徒手攀悬崖,险些献身于摄影机前。
这两部作品由李云飞、杜云萍、赵荣编剧,杜云萍执导,艺术指导于得水。 (西央)(附图片)


第12版(副刊)
专栏:

  电影频道开设新栏目
最近,电影频道推出一个专门播放海外优秀影片的栏目“海外剧场”。每周二、四、六晚二十一时四十五分各有一部首映的海外佳片播出,今后还将辟出一晚播放英文原声、中文字幕的电影。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观众的收视品味,电影频道将在香港华信传媒有限公司的协助下,从八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每月举办一次“看海外剧场,评最佳影片”活动,请观众从当月播出的影片中选出一部自己喜爱的最佳影片。
同时,由嘉禾电影(香港)有限公司和北京市中人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联合录制的《影星茶座》,近期也将在电影频道开播。由牛振华主持的《影星茶座》分为三个板块:“每周一星”介绍当今观众关注的电影艺术家,并通过喜剧小品等形式展现他们银幕后的风采;“影视沙龙”邀请各界人士,探讨影视创作的艺术美学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力求用电视手段填补我国电影评论在群众普及方面的空白;“影视高速路”向观众展示出新片的拍摄动态、拍摄花絮、海外影视、高新技术等内容,力争为观众提供较丰富的信息。(文一)


第12版(副刊)
专栏:

  “新进杯”影片评奖暨征文比赛揭晓
为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联合七大军区、二炮、国防科工委政治部文化部、武警总部政治部、杭州安华电器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新进杯”中国反法西斯战争优秀影片评奖暨全国影评征文比赛,于最近在京揭晓。
参加这次评奖和征文的影片为30年代以来至1995年底我国拍摄的表现反法西斯战争的故事影片。共有10部影片荣获“中国反法西斯战争优秀影片”的称号。它们是:《八百壮士》、《八千里路云和月》、《松花江上》、《中华女儿》、《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归心似箭》、《血战台儿庄》、《七七事变》、《红樱桃》。
同时展开的征文比赛紧密配合广电部举办的“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影视展映、展播活动”进行。历时10个月,全国34个赛区共收到全国观众、影评作者征文稿30万篇以上。经过反复遴选,最后共评出一等奖22名,二等奖120名,三等奖348名。发奖大会定于9月上旬在北京隆重举行。(柏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