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首都举行欢迎中国奥运健儿大会
党和国家领导人为获奖牌运动员颁发奖章
新华社北京八月九日电(记者高兴华、胡晓梦)拂去了满身的仆仆风尘,远离了亚特兰大的赛场烽烟,精神抖擞的中国奥运健儿们今天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为他们举行的盛大欢迎大会。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一遍又一遍奏响的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今天又一次在人民大会堂响起。这昂扬、雄壮的旋律,曾经寄托了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也凝聚了中国体育健儿的胜利豪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他希望运动员们认真总结经验,做出科学的计划,再接再厉,为体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为祖国争取更大的光荣。
他说,在第二十六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不负全国人民的期望和重托,取得了十六枚金牌、二十二枚银牌、十二枚铜牌的好成绩,列参赛国家和地区的第四位,出色地实现了在本届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计划。
他说,现代体育运动不仅仅是技术、体能的较量,还是意志、毅力、心理、品德和作风的较量。我国运动员能在这次规格最高、竞争最激烈的国际体育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集中体现了我国运动员勇猛顽强、无所畏惧、拚搏进取、迎难而上、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优秀品质和英雄气概。你们的表现,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扩大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起到了鼓舞士气、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铁映最后说,江泽民同志在接见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号召:各条战线都要向在奥运会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学习,发扬爱国奉献、艰苦创业精神,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好。这既是对体育战线同志们的鼓励,也是对全国人民的期望。让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努力,为实现“九五”计划和二○一○年远景目标而奋斗。
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也在欢迎会上讲话,他说,在这次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完成了预定目标。这些成绩的取得,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来自全国人民、海外同胞和华人的大力支持,来自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来自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荣誉属于祖国,功劳属于人民。
伍绍祖说,通过这届奥运会,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吸取教训,认真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学习全国各条战线的好经验,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及时调整队伍,抓紧训练,在大力发展群众体育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竞技体育的水平,争取在今后的大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运动员代表伏明霞说,最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没有辜负自己肩负的重任,没有辜负胸前的国徽。我们取得了成绩,我们让全世界看到了改革开放后新中国人民的风貌。
她说,亚特兰大奥运会已经成为过去,十六枚金牌已经成为历史。一切又将从零开始,在我们面前,还会有很多很多次的拚搏;在我们面前,还有二○○○年的悉尼奥运会。
她表示,从二十六届奥运会圣火熄灭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踏上了新的征程。请全国人民相信,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会努力拚搏,为祖国争取更大的荣誉。
教练员代表杨汉雄在发言中说,通过参加本届奥运会,我们全体教练员产生了一个共同的认识,要带出一支过硬的运动员队伍,必须永葆开拓进取的精神,注重提高科学素质,坚持“严”字当头,培养运动员不畏强手、敢打必胜、勇往直前的拚搏精神。
最后,出席今天大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为获得奖牌的运动员们颁发了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及体育运动一级奖章。
欢迎大会由国务院副秘书长徐志坚主持。出席大会的有王光英、霍英东、万国权、于永波以及有关部委的负责人。
欢迎大会后,举行了《壮哉!中华健儿》的大型文艺晚会,运动员们兴致勃勃地与文艺工作者们同台演出,歌声、掌声、笑声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第1版(要闻)
专栏:

  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第四次全会开幕
将审议行政区首届政府推委会产生办法建议稿等钱其琛致词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记者范丽青、方瑾)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副总理、筹委会主任委员钱其琛致开幕词。
这次会议将审议筹委会推选委员会小组、法律小组、庆祝活动小组分别提出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的具体产生办法(建议稿)》、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的意见、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使用暂行办法的建议等。
钱其琛在致词中说,自从上次在珠海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以来,各小组都先后开了会,工作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推选委员会小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几个月来的深入讨论,已就制订推选委员会的产生办法涉及的有关具体问题达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并形成了提交本次大会审议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的具体产生办法(建议稿)》。这就为如期完成筹组推选委员会的整个工作计划创造了条件。经济小组继续围绕对香港经济发展有长远影响的大型基建问题、港英政府的资产和债务的交接问题、预委会经济专题小组提出的有关建议和意见的处理问题都进行了研究,小组就香港新机场第二条跑道兴建计划、西北铁路兴建计划、港英政府的资产和债务交接问题等适时地提出了一些合理化意见和建议。法律小组集中讨论了有关基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的具体实施问题,也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的身份如何具体界定,就相关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处理办法,并提出了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的意见,建议筹委会全体会议就此进行审议,以便通过后供香港特别行政区制定有关实施细则时参考。庆祝活动小组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支持和协调拟在香港举行的有关民间庆祝活动上,由小组中的香港委员发起并负责筹组的香港各界庆祝回归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已于6月份成立。鉴于在庆祝香港回归的各项活动中将大量使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在1997年7月1日特别行政区成立之时也要使用区旗、区徽,小组认为有必要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之前,先由筹委会通过一个使用暂行办法,并提出了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使用暂行办法的建议。
第一任行政长官小组和临时立法会小组在上次全体会议之后也分别开了一次会议,讨论了第一任行政长官和临时立法会的产生办法所涉及的有关具体问题。
钱其琛指出,这次会议审议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的具体产生办法(建议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文件。推选委员会如何具体组建,直接关系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筹建工作。为了制订好这个办法,推选委员会小组先后召开了五次会议,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反复研究,并在今年4月份在香港举行了面向香港各界人士的大规模的咨询活动。筹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也对有关原则设想进行了充分讨论。对于香港各界人士在咨询期间以及在此前后通过各种方式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小组都给予了认真考虑。其中有许多意见,如推选委员会的大部分委员应通过差额选举的方式产生、应允许外籍人士参加推选委员会、提名团体的范围应尽量广泛等,在形成有关方案时都已加以适当吸纳。特别是办法规定的推选委员会成员的提名方式是很开放的。筹委会如何审定委员人选名单的方式也充分保证了每一位筹委会委员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应该说,在制订上述办法的过程中,是充分发扬了民主的,同时也根据实际情况,集思广益,针对我们要组建的推选委员会提出了不少有创造性的做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第一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和立法会根据体现国家主权、平稳过渡的原则产生。”这是我们筹备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各项工作的一个总的指导原则。这个决定的第三条还规定,推选委员会必须具有广泛代表性。希望大家在审议推选委员会的具体产生办法的讨论稿时,能够全面、正确地理解这些原则,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整个筹建工作创造一个好的开端。
钱其琛说,在本次会议以后,将广泛开展推选委员会成员提名的工作。这项工作涉及香港社会的各个界别、各个阶层、各个方面。在香港的历史上,这是港人第一次民主参政,所以这是香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希望筹委会全体委员尽心尽力把这件事办好。在致词后,钱其琛还就大家所关心的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外交形势向委员们作了简要介绍。
今天上午的大会听取了推选委员会小组、经济小组、法律小组、庆祝活动小组分别提交的小组工作报告,听取了筹委会秘书长鲁平就提交大会讨论的三份文件及大会日程所作的说明。
筹委会副主任委员王汉斌、安子介、霍英东、鲁平、周南、王英凡、李福善、董建华、梁振英,副秘书长秦文俊、陈滋英、邵善波及委员共144人出席了大会。


第1版(要闻)
专栏:

  叶利钦总统宣誓就职
本报莫斯科8月9日电记者许宏治报道: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今天宣誓就职,从而开始了他第二个总统任期。就职仪式于今天中午在克里姆林宫大会堂举行。叶利钦总统把手放在俄罗斯联邦宪法上宣了誓。
叶利钦是经过6月16日和7月3日的两轮投票,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的。
俄罗斯政府首脑、俄议会上下两院成员和社会各界人士3000余人出席了叶利钦的宣誓就职仪式。独联体国家的元首应邀参加了仪式。我驻俄罗斯大使李凤林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了就职仪式。其他国家的驻俄使节也出席了仪式。
就职仪式结束后,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招待会。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奋战在西藏中尼公路桥梁工地上。
新华社记者 索朗罗布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家三部门表彰云南一农村开发项目
据新华社昆明8月8日电(记者李自良)中国政府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在云南省曲靖地区实施的3893国际援粮项目,最近受到了农业部、林业部和水利部三部门的联合表彰。
这一项目涉及寻甸、宣威、罗平三县(市)五乡50多个行政村,包括水利、农业、道路、扫盲、基础技能培训等八个子项目。从1992年开工实施以来,共建设水利工程2000多件,完成土地改良8000多公顷,培训各类技术人员1万多人次,有近2000人拿到了脱盲证书。到去年底,项目区五个乡镇的粮食总产量已从项目实施前的48603吨提高到70366吨。


第1版(要闻)
专栏:

  7月份全国市场价格继续回落
编者按:7月份的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5.8%,涨幅继续回落;与上月相比,由于受鲜菜、水果等商品季节性降价影响,下降1.0%。目前,许多地区开始进入蔬菜淡季,部分地方遭受洪涝灾害,各地务必做好淡季和灾后“菜篮子”的生产供应工作,加强市场价格监督检查,保证城乡居民“菜篮子”货源充实,价格稳定。(附图表)


第1版(要闻)
专栏:

  集体的孔繁森
——“世界屋脊”上的奉献者之歌
本报记者宣宇才张忠
编者按:这篇通讯反映的是战斗在“世界屋脊”上的一批奉献者的群体精神风貌。几十年来,数以万计的进藏干部群众和解放军、武警官兵,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默默耕耘,无悔无怨。他们以常人之躯承受着超常的生存条件,以常人之情承受着超常的情感境遇,创下了光辉的业绩。他们身上广泛体现了孔繁森同志所具有的那种优秀品质,他们是“集体的孔繁森”。
孔繁森,一个光辉的名字,从西藏高原走向神州大地,走进亿万人民的心中。
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多年来,数以万计的中华各族儿女离开故乡来到高原,投身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们集中体现和发扬了江泽民总书记高度概括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在高原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奉献者之歌。
记者追寻这些奉献者们艰辛而又辉煌的足迹,探索着他们不倦奉献的精神奥秘。
忘我的人们无畏艰辛
在许许多多的进藏干部身上,人们听不到豪言壮语,却能时刻感受到他们对党和人民事业怀有的崇高精神。对于他们来说,艰辛是他们事业的一部分,仿佛已经融入生命之中。
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记者听到“孔繁森式好干部”倪惠康婚前“约法三章”的事。
1992年,倪惠康结婚前,向妻子提出“约法三章”:我不内调,我要履行“扎根西藏”的诺言;我工作忙,难以顾家,家里的事就全靠你了;我欠债多,无法给家里多少钱,你要耐得住清苦。
倪惠康是怀着扎根边疆的心愿来到西藏的。1975年5月,24岁的倪惠康离开家乡江苏南通,携带着部队赠送的电影放映机和家乡人民赠送的手扶拖拉机,踏上了高原征程,到隆子县列麦乡这一遥远、荒凉的藏乡安下家来。
白天,倪惠康和乡亲们一起抬石头、筑堤坝,向乡亲们传授农机使用和修配技术;夜晚,他为乡亲们放电影,办文化夜校。祖祖辈辈没有出过大山的13户珞巴族乡亲终于看上了电影。
1981年,组织上调倪惠康到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工作后,他在检察院的陋室,成了列麦人的中转站。藏族老人才旦患病到拉萨求医,倪惠康腾出自己的住房给老人住,还为老人支付医药费。
1993年4月,荣获“全国检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的倪惠康离开拉萨,担任阿里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阿里,“世界屋脊”上的屋脊,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然而,对于倪惠康来说,再恶劣的环境也难不倒他。为了处理一件大案,方便联络和指挥,他在滴水成冰的办公室里度过了104个夜晚;为了方便同志们下基层办案,他用上级部门配给的一辆新车换了两辆旧车;为了改善干警的生活条件,他四处奔走,想方设法为检察院盖了两排新平房,而自己却住进了15平方米的旧土坯房里……
在海拔4800米、世界最高的气象站上住了7年帐篷、3年地窖,内调8年后又二度进藏,一生奉献给了西藏气象事业的陈金水说:“这片土地,令我眷恋一生。”
1956年,陈金水从北京气象学校毕业后来到西藏山南泽当气象站工作,一干就是9年。
1965年,上级调陈金水到唐古拉山南部的安多县筹建气象站,指定他为建站负责人。
海拔4800米的安多,一个“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的地方,年均气温零下30摄氏度以下,6级以上大风达200多天,无霜期仅一个月,空气含氧量不及内地一半,被称为“生命禁区”。没有宿舍,陈金水在帐篷里一住就是7年之久;没有值班室,白手起家,自己动手打土坯垒筑;没有饮用水,自己挖井。当年11月,“天下第一站”将第一份气象电报从唐古拉山传到了拉萨,传到了北京。
1980年,陈金水内调到老家浙江临安气象局工作,与家人得以团聚。然而8年后,陈金水又响应组织号召,再次踏上了高原征程。
这次,陈金水来到昌都气象台担任党委书记。职务变了,然而当年艰苦创业的精神没有丢。在基层县的气象站建设中,为了节省开支,不给站里增加负担,陈金水不住招待所,利用废旧木板自己动手搭简易住房,自备炊具、被褥,自己开伙。仅住宿费一项,陈金水就为台里节约开支近万元。
问及为何远离江南、再次进藏,陈金水这样回答:“我的心中装着对西藏人民的爱,对高原气象事业的爱,对在艰苦条件下默默奉献的新老同行的爱。西藏,实在令我眷恋一生。”
在孔繁森同志工作过的阿里地区,原普兰县委书记刘继华的事迹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自1973年起,刘继华在阿里的基层一直工作了21个春秋。在札达县香孜区,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找到了香孜发展农业的优势。在他带领下,香孜一跃成为全县的重要产粮区。1976年,刘继华调任札达县委副书记。为了札达的发展,他奔波在农庄、牧点。刘继华找到了制约札达发展的症结:交通落后。他从自己多年的积蓄中拿出6000元购置了一套公路测量仪器及有关公路建设的书籍和资料,边学边干,带领群众开山筑路。不久,共计200多公里长的四条乡村公路修通了,被群众喻为通向幸福的“哈达”和“彩虹”。
刘继华将县里分给他的住房让给了困难职工,自己却住在70年代修建的阴暗土屋里。
西藏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藏族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巴登珠说:“地质工作者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巴登珠时刻以这“三光荣”鞭策自己。
这位藏族优秀地矿工作者,出生在四川巴塘,1959年毕业于重庆地质学校。1975年,在甘肃、内蒙古干了16年地质工作的巴登珠以甘肃地质局援藏分队技术负责人的身份来到西藏。在20多年的工作中,巴登珠为西藏的地质矿产事业立下了功勋。尤其让他自豪的是,在全国最大的罗布莎铬铁矿矿床地质勘查中,几年的艰辛努力换来了令世人瞩目的硕果。
1980年,巴登珠的援藏期限到了,看到西藏地矿人才青黄不接,他便主动要求留藏长期工作。
巴登珠的妻子在江苏常州工作,结婚20多年来,夫妻俩在一起的日子不到6年。妻子生孩子时,他都不在身边,巴登珠为此深感内疚。但他说,是党和人民把我这个贫穷的藏族农民子弟培养成了光荣的地质工作者,为振兴西藏经济和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心血是我应尽的责任。
儿科医生刘仁俊,只要他在拉萨的大街小巷行走,总会有藏族老百姓热情地向他招呼。
刘仁俊是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1961年这位朝鲜族青年从大连医学院毕业后,报名赴西藏工作。
提起当时的情形,刘仁俊说,“哪里艰苦到哪里去,根本不考虑什么困难,权衡什么个人得失。”
当初说好干3年,然而刘仁俊一干就干到今天。几十年来,他把病房当成了家,无论白天黑夜,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病房诊室。多年来,他把工资外收入全部交给了科里,用于购置患儿自费药。1966年6月,刘仁俊为抢救一名患结核性脑膜炎昏迷一周的藏族儿童,竟一连几天吃住在病房。20多年后,这位儿童长大成人,当上了父亲。妻子生产时,他从产科急匆匆跑来找刘仁俊:“刘叔叔,刘叔叔!来帮忙看一看!”对于刘仁俊来说,这种急切的心情里包含着多少信赖啊!
刘仁俊的生活中有过不幸。“文革”中,他成了冲击对象,妻子因此受到牵连,落下心病,不久患了精神分裂症,几年后去世了。一儿一女长期在内地寄养,时间一长,与父亲淡漠了感情。
刘仁俊如今已是58岁的人了,依旧孑然一身在高原上默默奉献着。听医院的同事介绍,老刘独自一人生活,诸多不便,有时做一顿饭,温着热着吃一两天。可他总说:“也有好处,方便工作。”
是啊,数不清西藏到底有多少这样的奉献者,他们习惯了,真的习惯了。习惯了吃苦,习惯了忘我,习惯了奉献,甚至习惯了牺牲。
“高尚的生活常在壮丽的牺牲当中”
牺牲,对于“世界屋脊”上的奉献者们来说,不仅仅是青春和生命,还有家庭、亲情、天伦之乐,还有健康和最基本的物质享受……奉献者们的故事常常是流血的故事。
因为爱而奉献,因为奉献而爱。被西藏人民称为好门巴(医生)的蒋英在临终时对女儿说:“我死后,将我的骨灰一半留在内地,一半送回西藏。西藏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要留在那里。”
沿着曲折蜿蜒的雅鲁藏布江,记者驱车前往日喀则。提起蒋英的事迹,日喀则的百姓们泪上心头。
1953年,蒋英与丈夫余德钫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进藏工作。“文革”中,余德钫这名优秀的儿科主任成了“反动学术权威”冤屈而死。然而蒋英没有垮,一心扑在了西藏的医疗事业上。她连续3年多没回上海探亲休假,向家人隐瞒着丈夫去世的消息。
蒋英有3个孩子,出生在西藏的大女儿和小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可蒋英顾不上他们。蒋英有次哭着对孩子们说:“这些年,妈妈唯一对不起的就是你们呵!”
蒋英积劳成疾,1982年因患胰腺癌不幸去世,走完了她54年的人生旅程。
闻此噩耗的日喀则人悲痛万分,在日喀则人民医院的追悼会上,蒋英的遗像下,洁白的哈达堆成了小山。
王玉山,人称“王科学”,高原农业科技战线的一面旗帜。
1960年,王玉山离开河南家乡,来到西藏江孜县,一头扎进了高寒地区的冬小麦引种和高产试验工作。1975年王玉山带领同行们创造了冬小麦亩产805.5公斤的全国高产纪录,震动了西藏和全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专家纷纷到江孜考察。1977年,王玉山和助手们又创造了亩产836.5公斤的新纪录。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王玉山患上多种疾病,多次昏倒在试验田里。组织上催他去医治、疗养,王玉山却以“工作忙,离不开”为由婉拒了。
1992年6月,积劳成疾的王玉山因患恶性组织增生逝世。
人们说,玉山是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的,对于西藏这块土地和这里的人民他有着炽热的爱。1987年,作为江孜县副县长的王玉山调到自治区农业局当局长。临行前,江孜农民将他一圈圈围住,洁白的哈达挂满老王一身。
王玉山为高原留下了永恒的财富。他和同志们研试、推广的几十种粮油作物良种,为高原农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至今仍然造福着西藏人民。
1955年,卢耀增大学毕业来到拉萨农业试验场,开始了对西藏土壤的研究。5年间,卢耀增在野外单独采集土样1750个,在他参与指导下,化验出1.4万个有关土壤数据,并撰写了一系列重要论文,成了一位出色的土壤专家。
1975年6月,卢耀增来到江孜,帮助正在实施冬小麦高产计划的王玉山分析土壤成分。根据分析结果,土壤少磷,卢耀增立即建议对小麦实施根外喷磷。当年,江孜冬小麦创造了全国高产纪录。
1981年6月19日,卢耀增去林芝更张林场采集土样。10多米宽的更张河水流湍急,最后一个过独木桥的卢耀增因桥身晃动,跌入激流之中,再也没有上来……。
1962年,一位18岁的上海姑娘来到高原,30多年的从教生涯过去,如今,已白发双鬓。她就是拉萨市实验小学校长,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叶静。
叶静常说:“热爱教育事业的最好标志是看你爱不爱学生。”为此,频繁的家访、补课,“开小灶”总是少不了。学生家庭困难,她给学生买文具,替他们缝补衣服,留学生在家吃饭;学生病了,及时带到家里让他们服药。记者在叶静家看到,室内没有什么高档的家具、电器,甚至连一台普通的洗衣机也没有,但是由她丈夫亲手做的几个小板凳和一块黑板却很醒目,那是特意为学生们来家中补课准备的。
对学生,叶静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可对自己的孩子却顾不上。叶静只有一个儿子,一次休假中,儿子和父母算起“帐”来:“我23岁了,但和你们在一起的时间累计不超过3年。”叶静的爱人林道勋不久前因患肺癌去世了,年仅59岁。这位34年前进藏的西藏交通厅原总工程师,一生献给了西藏的公路桥梁建设事业,先后参与20多座大中型桥梁的设计、施工,足迹遍及西藏高原。他设计的大大小小桥梁加在一起,几乎每年一座。
按照林道勋的遗愿,叶静将丈夫的骨灰洒入雅鲁藏布江,让他常常看一眼那一座座用心血浇筑的“高原彩虹”。将“奉献”二字溶入血液的高原军人
在西藏,十八军几乎就是“老西藏精神”的代名词。人民子弟兵不仅担负着保卫祖国的重任,更是建设新西藏的生力军。战士牺牲岂止在疆场!在和平时期,他们谱写了一曲曲革命英雄主义的壮歌。
一位戍边墨脱的军人,婚后返回部队不久,妻子患了重病。一连17封家信却因大雪封山,第二年7月才送到他的手中,当这位军人匆匆赶回内地家中,妻子的坟头已长满了青草……
当我们记录下这个故事时,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可歌可泣!在采访的许多个日日夜夜里,我们思忖着“可歌可泣”的深刻含义,理解着“牺牲”的多重境界,竟至于彻夜难眠。
中印边防线的一处悬崖下,一块上书“将军崖”3个鲜红大字的纪念碑高高耸立。1984年1月15日,原西藏军区司令员张贵荣拖着马尾巴倒在了这里。1983年12月16日,张贵荣带领工作组从拉萨出发,到基层师、团、分区、人武部和边防点共近百个单位检查指导工作,历时30天,行程4500多公里。因劳累过度,心脏病发作,以身殉职在国防线上,英年49岁。
“七八九(月)最好走,十冬腊(月)皮开花。”同志们劝他选个好季节下边防,可张贵荣大手一摆,“边防建设不能等啊!”一个月行程近万里,多少悬崖峭壁,多少冰雪泥泞路,车不能行,马不能走,他同战士们一样在雪地里滚,在峭壁上攀。在海拔5300多米的查果拉哨所,他坚持上去看望战士们,并和战士们同宿一夜。
张贵荣倒下了。在共和国的边防史上,以这种方式献身的高级指挥员中,他可能是第一个。
谭冠三,原十八军政委。1951年10月,他同张国华将军一起带领十八军将士挺进拉萨。谭冠三以将军的胆识和气魄向官兵提出:“宁愿饿断肠,不食群众粮;宁愿宿帐篷,不住群众房。”带头严格执行政策,遵守纪律;他带领官兵军屯万里高原,亲自开垦并创建了“七一”农场,在沙砾中、沼泽地上种出了粮食和蔬菜。他提出的“爱国建藏,吃大苦、耐大劳,艰苦就是光荣,顽强就是胜利”的口号教育了整整一代人,为“老西藏精神”的形成写下了光辉篇章。
就是这位将军,积劳成疾,在内地医院弥留之际,喃喃地叮嘱亲人:“我死后……一定要把我的骨灰……运回西藏,让我……永远和高原在一起。”
永远和高原在一起!1986年6月,将军之子谭戎生捧着父亲的骨灰盒,从北京来到西藏,加入了戍边的行列。如今,他以胸前的一排军功章告慰着父亲:戍边自有后来人。
一位军人,从当团参谋长、团长到牺牲的33个月里,下连队蹲点的时间,有据可查就有500多天。1986年6月,这位军人带着小分队在茫茫的原始森林里冒雨行进了10多个小时,终因病累交加,一头栽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这位军人叫高明诚,原西藏军区边防某团团长。为了边防工作和部队建设,高明诚30岁才结婚,婚后极少顾及家庭,连妻子生小孩时都没回去照顾。为了表达对祖国西藏高原热爱之情,他给女儿取名高雪莲。
西藏军区边防某营长年戍守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高原孤岛”墨脱县。这里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官兵们时时面临着巨大的牺牲。一次,战士焦大银执行巡逻任务时,被毒蛇咬伤致死;副连长张洪万带领新兵前往墨脱时遭遇雪崩,他不顾个人安危,帮助6名新兵脱离险区,自己却被埋在雪里。副排长廖文强和4名战士协助国家科考队考察途中,在多雄拉山突遇暴风雪,他们手挽手在雪地里探索前进,不幸坠入冰湖,全部献身。副教导员张继品带领小分队巡逻途中,遭蜂群袭击,当即休克,战士们从他身上拔出了74根蜂针。
30多年来,这个营官兵艰苦创业,在荒无人烟、野兽出没之地开辟了新天地。他们在墨脱建成了第一座钢绳桥和86座大小桥梁;他们办起了第一所小学和各类学校。现在的墨脱县干部有2/3上过部队小学。为改变墨脱人长期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他们组织群众找水源、修水渠、开荒种地,手把手地传授插秧、施肥等农业技术,无偿支援种子、化肥,使墨脱由过去人均年产粮不足百斤,增至350多公斤。
40多年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藏部队为西藏的建设事业立下了卓越功勋。西藏2万多公里公路中80%以上的工程是部队完成的;以部队为主力建成的飞机场,填补了西藏航空事业的空白;上千公里的输油管道,是解放军参加建成的;正在施工的西藏最大的羊湖电站和藏北查龙电站是武警部队承包建设的。最近15年间,驻藏人民解放军还为支农投入400多万个劳动日,植树418万多株,抗灾抢险2300余次,免费为群众治病6000多万人次。人民解放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受到西藏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是呵,这就是高原军人的精神写照!这就是为“老西藏精神”奠基并且发扬光大的高原军人!
在我们的采访本里,还记录着许许多多感人事迹。还有数以万计的默默奉献者,还有奋斗在世界屋脊的各族人民……是中华各族人民的双手托起了西藏今天的文明和进步。我们倾情描述的只是璀璨银河中的几颗明星,因为繁星的衬托他们才显得明亮;因为他们的耀眼,银河才变得更加美丽!
一代代奉献者,一曲曲动人的奉献者之歌!
是什么精神使他们以常人之躯承受着超常的生存条件,以常人之情承受着超常的情感境遇,创下了光辉的业绩!
是什么精神使他们不畏牺牲、前仆后继而又无所索求!
是什么精神使他们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一片赤诚,燃烧着自己而无悔无怨!
这是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精神的自然流露;这是共产党人奋斗哲学在西藏的又一具体体现。
是无私奉献的“老西藏精神”。(附图片)
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奋战在西藏中尼公路桥梁工地上。
新华社记者 索朗罗布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