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1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美术)
专栏:画坛巡礼

画坛巡礼
7月30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海军政治部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9周年《第六届万里海疆画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本届画展以鲜明的主题,崭新的内容,独有的特色,突出反映了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展现了当代海军官兵新的精神风貌。
由莱芜书画院主办的韩跃进中国画展览近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受到首都美术界及群众的称赞。他先后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和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主攻中国花鸟画。作者多年来不懈地学习、探索与追求,逐渐掌握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用笔、用墨、用线造型的艺术规律,他笔下的山村风物、农家景象,既表现出传统功力,又具时代新气象。现为莱芜画院专职画家的韩跃进先生是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莱芜市美协秘书长。近年来,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及省市大型展览。出版了《韩跃进画集》、《韩跃进画选》等。(附图片)
庄严时刻(油画·选自《第六届万里海疆画展》)蔡景楷
荷塘秋色(中国画)韩跃进


第11版(美术)
专栏:

作者为青年画家,北京人。北京画院中国画研究生班毕业。现在廊坊市群艺馆工作。一些作品被中国奥委会和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先生等收藏。
爱我长城(书法)邵华泽
旭日映碧峰(中国画)马良中
庭院深深(中国画)张万峰


第11版(美术)
专栏:

  画家独白
刘国辉
在中国绘画史上很早就有了“以形写神”的理论发现,可惜的是这种“形”“神”的辩证关系在一二千年的人物画历史上并非一以贯之。相反,关于“形”“神”的争论直到今天还缠绕着我们的理论家们。古代的许多理论,由于过于简约,常常显得博大精深,又那么朦胧含混,以至千载之下还得为寻觅文词的原意而耗尽心力,犹如那记载着关于顾恺之的名言“传神写照”的文字,至今还很难确切地说明他本身对于“以形写神”的命题究竟是肯定还是否定。我们从对传统美学的研究可以发现,“形”“神”理论的提出和“得意忘形”的美学思想不无关系。无庸讳言,那种“略形重神”的美学观对中国人物画发展进程的影响是深刻的。然而,自汉唐至宋人物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作为助政教的工具(所谓“成教化”,“助人伦”)因而得以发展。正因为如此,画家必须采用比较写真的方法,认真地对待他所表现的内容,真诚地表现人,表现人的活动,相当真实地去反映生活。这客观上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因此产生了那么多堪称为人类瑰宝的艺术珍品,完全是合乎逻辑的结果。
(作者系我国优秀画家,浙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第11版(美术)
专栏:

  方塘一鉴天光云影
贲庆余
辽宁老画家王逸,1933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市,一生酷爱美术。本来他生在一个勤俭的中医世家,子承父业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他对《药性赋》、《汤头歌》没有一点兴趣,却对《芥子园》、《点石斋》、《六书通》爱不释手。50年代就以漫画、连环画出名,曾参加全国青年美展,获好评。后被噩运夺走了他的青春,一去20余年。可是王逸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反而利用这段时间,广泛收集八大山人、扬州八怪、任伯年、潘天寿等清代和近代花鸟画大师的书画、论著,潜心研究,走进中国画的艺术世界中留连忘返,待到获得平反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已是一位学有所成的国画家了。
王逸是辽宁中国画研究会的理事,热心于辽宁中国画的研究,通过艰苦的实践,做出了很好的贡献。他的画,关东味、乡土气息浓郁,《关东野韵》就是一例。关东画风重视生活的启迪,笔墨当随时代,笔墨为生活传神,是关东画家们的审美理想,王逸身体力行。辽阳的山区是他经常去写生和带学生进行教学的最好课堂。他钟情家乡山水,寻隐探幽,常常发现具有特殊魅力的地方。大山深处,一条小山沟——孤家子核伙沟,质朴自然,韵味浓烈,是一个国画世界;类似的地方还有瓦子峪、鸡冠山等处,这里就是王逸师法自然的理想圣境。生活激发了画家的创作灵感,经年酝酿,反复构思,以核伙沟的景物为蓝图,终于画成了巨幅画卷《关东野韵》。这幅长卷不受特定时空的局限,春、夏、秋、冬四季的景物融为一幅,山水、花鸟随着不同意境的变化安排在一处,互相陪衬、对比,丰富的表达了生活的诗意,真实强烈感人,在构思构图上迈出新的一步。
悲鸿大师论画,要崇德性、尊文学、尽精微、致广大……这是一种把艺术与人生结合起来的高品位的艺术方法和艺术观念。王逸在花鸟画的创作上也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从生活的真实出发,以真情实感做画,从源头汲取活水,然后表达自己的性命之情,纯真的感情,从精微的形象塑造之中,揭示出生活的底蕴、生活的精神。
王逸一生没有进入艺术学院学画是件憾事,但是,他常年做群众艺术的启蒙工作,天性又热爱生活,从民间中汲取艺术的营养,这又是他艺术生涯中的幸事。当然生活不等于艺术,专业的技巧、修养还是要靠多年的学习,广阔的眼界和一定的书本理论来掌握的。这些方面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说是自学成材,好像很容易,其中的艰辛,只有亲历者才能知道,所以王逸的成功,也令人感动。(附图片)
关东野韵(中国画·局部)王逸


第11版(美术)
专栏:

  金石之花春不老
——记钱君匋先生和他的篆刻艺术
舒文扬
钱君匋先生是当代才情卓绝的艺术家,从艺70余年,在书画、篆刻、诗文、音乐、书籍装帧各方面均成就卓著,耄耋之年,精神矍铄,时有新作见诸报端。
钱老艺兼众美,诸艺以篆刻为第一,70年间,治印逾万,犹余兴未尽,壮心犹存,一心开拓新境界。
钱老刻印由晚清追溯秦汉,尤以长跋巨印饮誉印坛。印面气雄力厚,泼辣生动,边跋真行草篆隶毕备,以狂草入石,气势磅礴,达前人未臻之境,有《钱君匋长跋巨印选》、《钱君匋印跋书法选》、《钱君匋精品印选》行世。先生为艺坛耆宿,广交当代书画名家,又以书籍装帧为缘,二三十年代即与“五四”以来的文坛前辈鲁迅、郭沫若、茅盾、叶圣陶等情同师友,为之治印甚多。近年有《钱君匋刻书画家印谱》、《钱刻文艺家印谱》编集出版,这为钱老的艺术生涯增添了特有的色彩。
60年代,钱老以红军长征历经地名为题材,创作百钮组印,为传统艺术反映现代文化史实作了大胆的尝试。他在艺术上受鲁迅先生启迪甚多,遂发愿搜集鲁迅笔名,创制印谱。十年动乱中形势艰危,目疾日深,仍刻印不辍。横遭政治迫害,印石拓本被藉没后,又秘密刻制第二套印谱,“文革”后遂分别由湖南、广东两地出版,已成为艺林佳话。
这里所列的数印,是钱老70至80年代的代表作,尽管只是先生篆刻艺术的沧海一粟,但刚柔浓纤,各尽其妙,读者由此可一窥其多彩多姿的艺术风貌。(附图片)
鲁迅
茅盾
门外汉
与君一别十三年
(篆刻)钱君匋


第11版(美术)
专栏:芥末坛

渔家乐(漫画)常铁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