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躬身为人梯
——记我国著名创伤显微外科专家王成琪
蒋永武李大伟徐健
他,潜心军事医学事业52载,多次创造出断肢、断指再植的奇迹。
他,先后为军内外培养创伤外科人才600多名,高徒遍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全军各大单位,其中12人创造了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
他就是我国著名创伤显微外科专家、济南军区89医院副院长王成琪。“躬身为人梯”,这是人们对他的赞誉。
那是28年前的一天,89医院外二科接收了一名4个指头断离的急诊伤员。心脏欠佳的王成琪服下扩张血管的药片,上了手术台。因无人能接替手术,他连续工作36个小时,瘫倒在手术室里。
“自己一旦倒下了怎么办?”他想。王成琪拚搏几十年练就的“绝活”岂不要失传吗?只有哺育出大批后来居上者,科学之树才能常绿。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王成琪就把科里4名有一定基础的中青年医生组成“攀登显微外科高峰第一梯队”,一起做手术,一起搞科研,手把手传帮带。仅一年时间,这4名医生就掌握了王成琪的全部技术。
1987年7月,中日整形外科学术研讨会特邀王成琪担任执行主席,并做专题学术报告。可王成琪却力荐高徒张成进向大会作了《生物粘合剂在游离皮瓣移植中的应用》的报告。这个报告引起轰动,张成进一举成名。
其实,张成进研究的这一新课题,也浸透着王成琪的心血。过去中外植皮手术,都是沿着皮瓣周边缝几十针甚至上百针,缝不好容易坏死,缝好了也会留下碍眼的疤痕。王成琪试图用生物胶粘合皮瓣。他将自己的周密设想和盘教给医师张成进和王增涛,自己充当指导者和参与者。试验成功了,上报科技成果时,他却勾去了自己的名字。
何止一项生物胶粘合皮瓣研究!近年来,外二科取得的包括6项填补国内空白、10项世界领先水平在内的81项科研成果,每一项都饱蘸着王成琪的心血。1994年7月,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授予外二科“勇攀创伤医学高峰的先进科”荣誉称号。
王成琪就是这样,以无私的胸怀甘当“人梯”。在1993年济南军区后勤部知识分子代表大会上,他的许多学生都拿了万元的“突出贡献奖”,而王成琪因为许多重大成果都“只当攻关指导,不署本人之名”,只代表外二科领回了一个“先进科”大奖状。有人为他鸣不平,他却说:“战争年代,在几次攻城战斗中,我亲眼看到一些当人梯的人牺牲了,踩着人梯登上城头杀敌的人成了英雄。那时,当人梯的战士命都舍得,自己舍点名和利有啥亏的?”
王成琪多年探索总结出的“吻合微细血管手术手法”,被国际医学界命名为“王氏顺行缝合法”。而他的学生田万成,经过深入研究,却提出了“逆行缝合法”,与他唱起了对台戏。田万成担心有人说他“背叛师门”,不敢大胆公开这一成果。王成琪得知后,对田万成说:“敢于向老师挑战的学生更是好学生。”他主动帮助田万成总结和完善了这一新手术方法。
王成琪把自己这座“人梯”搭在跨世纪的门槛上,负载起一支浩浩荡荡的跨世纪人才大军。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有关专家呼吁——
纯洁语言文字需要全社会支持
本报讯日前,在北京大学召开的“语言文字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上,十多位资深教授呼吁,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与会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的语文生活非常活跃,社会语言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不容回避的是,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这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和学术研究领域都有表现。
专家们希望有关部门大力宣传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加大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文明化的管理力度,加强法制建设,积极发挥语言文字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洛阳牡丹盛夏开
本报讯日前,十多盆国色天香的洛阳牡丹在三十八摄氏度的高温下“喜笑颜开”。牡丹一般不在夏天开放,洛阳市加强了牡丹的开发研究,利用催花等技术成功地使牡丹在夏天开放,这样洛阳牡丹实现了四季开放。(尚勋兴)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方交大庆祝百岁华诞
据新华社北京七月七日电(江钱峰、殷快)今天,北方交通大学的万名师生与海外校友代表二百余人团聚在北京,共庆交通大学百岁华诞。团聚大会上,播放了江泽民总书记以校友名义发表的讲话录音,还举行了授学位仪式,北方交大应届毕业的博士、硕士和学士代表,从各位校友手中接过了鲜红的学位证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等出席了大会。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高考第一天
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开始了。7月7日,北京的最高气温是32摄氏度,晴空少云。上午8点,我们来到毗邻圆明园遗址的北京市第101中学。
这里是海淀区较大的一个考场。今年北京市共设了54个高考考点。校门口,人头攒动,但十分有序。校园里到处都是拎着透明塑料袋的考生。这个袋子是北京市统一发放的,供考生放考试用具和准考证。从考生们的脸上,看不出有什么紧张的表情。
校门口却是另一种情形,远远望过去,只见很多家长挤在铁栏杆前无声地却极为焦急地向里张望,家长们的担心可见一斑。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邸老师介绍说,现在很多考生和家长把报考理想专业作为高考的目标。因此,今年北京籍的考生报考外地院校的增多了。
据北京市高招办杜主任介绍,今年北京地区的报考人数有3万多人,最后招收的人数估计有2万多人,录取率在70%左右。也就是说三个考生中就有两个能上大学。(附图片)
图一:满怀信心赴考场 图二、图三、图四:沉着冷静应考
图五:考前再三叮咛 宋青竹文 本报记者 王忠家 孟仁泉摄影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麻将屋变为读书室打酒钱改成买书费
齐齐哈尔文化下乡乐农家
本报哈尔滨7月7日电记者武培真报道: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近两年大规模开展文化下乡、文化扶贫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经过调研,感到农村落后的诸多原因中,根本原因在于农民的文化素质低。由于相当一部分农民是文盲和半文盲,对一些科学知识似懂非懂,不易掌握,许多农业实用技术推广起来难度很大,使一些农村明明有资源优势却得不到转化,明明有产品却迟迟不能进入市场。扶贫最关键的是尽快帮其提高自身功能,自强自立。
齐齐哈尔市把实施“万村书库”工程,搞好各类文化上山下乡、进行文化扶贫当作培养现代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一环,列入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并层层下达具体任务,层层进行组织落实。
根据县、区、乡之间、农民之间不平衡的状况,齐齐哈尔市在文化下乡的方式、内容上,因地制宜、分类安排。对贫困乡村较多的区、县,在扶持力量上给予倾斜,在机关帮扶和企业帮建上有所侧重。对其他县乡,则更多地利用典型进行引导。不同的县乡,有的建立了文化大集,有的开展村村有图书、家家有书读活动,有的大搞各种创作演出活动,有的大张旗鼓地总结推广学文化奔小康的典型经验。
现在,齐齐哈尔市农村已广泛掀起借书、买书、读书、用书的热潮。人们看到,麻将屋变成了读书室,打酒钱改成了买书钱。
齐齐哈尔文化扶贫的突出特点是把文化与科技普及和“教科农一体化”紧密结合,去冬以来,市、县科协和文化扶贫部门结合农民读书活动,共举办科技知识报告会和讲座3000多场,推广农业新技术319项。农民通过读书和向示范户学习,对许多实用技术,掌握得更快、更准、更有效,使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西沙群岛考古成果丰硕
采集到唐代以来文物标本1800多件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周笑雪)我国考古工作者于今年四五月间在西沙群岛采集到自唐代以来文物标本1800多件,发现水下遗物点8处。
从4月27日到5月24日,考古队对西沙群岛所属的22个岛屿和沙洲、4个环礁进行了考察。从陆上采集了自唐代至清代的大量陶、瓷碎片,器形主要有罐、瓶、壶、钵、洗、盆、盘、碗、杯、碟等。在甘泉岛唐宋遗址,考古队发掘了15平方米,出土元代陶研钵一件,并在遗址附近树立了文物保护标志碑。
这个遗址,是目前中国最南端的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泉岛唐宋遗址是1974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对西沙群岛的部分岛礁作调查时发现的。遗址曾出土了陶、瓷、铁锅残片、当时居民吃剩抛弃的鸟骨等100余件文物。
最近的文物普查还在西沙海域首次进行了水下考古,发现水下文物遗存8处,打捞上来自宋至清代的一批重要遗物。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气象局发出紧急通知
抓紧抓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
新华社北京电中国气象局近日向各地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团结协作,连续作战,切实抓紧抓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
通知说,目前,梅雨季节尚未结束,长江流域汛期后期的防汛抗灾形势不容乐观。随着主要雨带北移,淮河、黄河、海河及松辽河流域等广大地区已面临着更为严峻的防汛抗灾形势。沿海地区还有遭受台风袭击的危险。
通知要求各地各级气象部门要充分认识防汛形势的严峻性,紧急动员起来,把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上下配合、团结协作,切实抓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要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对现有的各类服务产品进行综合集成和再加工,准确、及时、主动地为各级领导防汛、抗灾、抢险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系列化服务,同时做好跟踪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级领导对汛期气象服务的需求。
通知强调,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级党政领导喜闻乐见的节目。各级气象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级电视台准确及时地传播气象信息,宣传气象服务作用、气象科普知识,充分运用气象信息,趋利避害,进一步扩大和提高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要同时做好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工作。各级气象部门要确保天气雷达、卫星云图接收、通信网络、计算机等大型设备的正常运行,要确保重要气象信息不仅在气象部门内部畅通无阻,而且能及时传送到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和防汛、抗灾、抢险指挥部门。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京纪念闻一多殉难50周年
本报北京7月6日讯记者毕全忠报道: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英勇战士、著名的诗人、学者、教授闻一多的亲属及学生、战友、当年的老同事等100余人今天在北京大学聚会,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殉难50周年。
王汉斌、彭珮云等出席了今天的座谈会。
闻一多是湖北省浠水县人,早年赴美留学学习美术,同时进行文学研究和诗歌创作。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战士、民盟早期领导人李公朴惨遭杀害,闻一多处境极端危险,但他置生死于度外,参加7月15日为李公朴举行的追悼会,并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几个小时后,闻一多也悲壮地倒在敌人的枪声下,为自己所热爱的祖国和人民洒尽了最后一滴血,年仅47岁。
王汉斌在今天的座谈会上说,闻一多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他不断追求进步、走向革命的一生,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走过的道路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道路。这是他自觉地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走出书斋,走向火热的斗争生活的结果。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有一个难能可贵的优点,就是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顽强地“上下求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闻一多正是将这种传统美德和民族优秀传统相结合的典范。他的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在社会实践、革命实践中不断提高、得以升华的。
王汉斌说,在闻一多身上,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无私无畏、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精神。我们今天缅怀他,就要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赤子情怀,为祖国为人民无私无畏地献出自己的一生。民盟中央副主席丁石孙也在座谈会上发言。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泰日三国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首播成功
本报讯日前,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多媒体研究所内,三部大型电视接受机屏幕上,中国、泰国、日本三国的首播现场的映像完美地交割在一起,至此,三国共同研制实施的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首播成功。多媒体教育系统的网络技术,是通过卫星双向传输的交互式教学系统。一九九五年底,日本国会通过了日本邮政省为实施这一计划项目提出的预算,同意拨款十三点五亿日元进行启动。(方延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