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副刊)
专栏:

  儿童片《我的朋友》获大奖
两年一届的第十七届慕尼黑国际青少年电视节最近在德国慕尼黑举行,共有六十一个国家的九十二个电视机构参加。中央电视台选送的儿童纪录片《我的朋友》荣获七至十二岁年龄段最优秀节目第二名。
《我的朋友》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中国四川省邛崃山脉的原始自然保护区,有一个十岁的孩子和爷爷相依为命地生活。一天,孩子在大雪山中忽然发现一只受伤的大熊猫,他告诉爷爷后,将大熊猫救回到家中。爷爷在深山中和大熊猫打了三十六年交道,救护过一百多只大熊猫。这次爷孙俩共同努力,经过救治的大熊猫渐渐康复,和从前一样活泼,爷孙俩要将这只大熊猫放回山里去了,可是小孩与熊猫的情感却难分难舍……(戈晨)


第4版(副刊)
专栏:

  张宏兵办吉他音乐会
最近,张宏兵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作品音乐会。张宏兵1967年生于新疆,8岁起学习小提琴等乐器,12岁始专心于吉他的演奏学习,多年运指不辍,16岁上大学时师从作曲家马辉教授系统学习传统和声与作曲技术,并在不久之后创作出吉他奏鸣曲《新疆》、《凯旋》等作品。这两部乐曲已崭露出他在作曲技法上的敏悟与过人的天赋。他撰写了《音乐快感假说》等五六篇论文,创造出被称为“潜序列”的技法。他创作了《吉他组曲第一号》,颇富个性。音乐会由《人民音乐》杂志社、北京JJ迪斯科体育娱乐有限公司等共同主办。


第4版(副刊)
专栏:

  京城出租车司机的卡拉OK大赛
一向注重与听众联系、强调听众参与感的北京音乐台“你好TAXI”节目,在6月末的仲夏之夜为奔波京城的出租车司机举办了第二届“你好TAXI”卡拉OK大赛。近200名司机和听众怀着极高的热情参加了这场专为普通人举办的文娱盛会。当作曲家和歌手组成的评委们为这些平凡的司机、听众评判、打分,当司机们听到自己的同行的歌声从电波中传来的时候,人们深感“你好TAXI”节目与平民大众的距离更加贴近了。


第4版(副刊)
专栏:热点回述

  走进人艺剧场
袁晞
我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剧场里度过了六月的几个夜晚。不少和我一样的“人艺”以至话剧艺术的爱好者观看了北京人艺为建院四十四周年新排演的大型话剧《红河谷》、小剧场话剧《在茫茫大海上》和《傍晚发生的小事》,感受着话剧艺术的氛围。
外国文艺作品能流传到中国,一般要经过多次优胜劣汰的选择,能搬上中国舞台,又经过导演等主创人员的精心选择,多半都是精品。波兰当代作家斯·穆罗热克的剧本《在茫茫大海上》、瑞士当代作家弗·迪伦马特的剧本《傍晚发生的小事》是两个小戏,但称得上精品。前者是一出荒诞剧,作者设计了大海孤舟中的三个漂泊者必须以其中一个作食物吃掉的情境,以此表现人性和社会,让人们得出不尽相同的理解。正是这种主题的多样性,使得剧作的意义更加深刻,也更具有普遍性。后者是典型的迪伦马特的“犯罪故事”:一个讹诈者想讹诈一个以作家为业的杀人犯,终被杀人犯所杀。虽然有“是罪恶的社会造就了罪恶的杀人犯”这样的社会内容,但舞台处理有些概念化,因而显得平庸。
《红河谷》是北京作者新创作的剧本,描写中国北方一个小村庄发生的事情,人们为脱贫致富而建工厂,工厂又破坏了生态环境使人们自食恶果……作者想以此表现人与自然的大主题,但越写越简单直白,几乎成了宣传环境保护的“行业戏”。尽管导演和演员费尽心力,也难以让观众满意。
值得一说的是,在以上剧中饰演主要角色的冯远征、濮存昕、梁冠华、张福元、孙星等中青年演员的表演日见功力,他们用自己的才气和心血继续着北京人艺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们的魅力留住了基本观众。
无场次话剧《冰糖葫芦》先后在民族宫剧场和中国儿艺剧场上演,由北京人艺退休老演员为主要阵容。郑榕、吕齐、李婉芬、牛星丽等人依然是出色的,但从全剧看却有因人设戏、只见角色不见戏之感,有点像看明星队踢球,每个人都有高招儿,却少见激动人心的场面。剧作写的是老年生活,主题是歌颂善良和真诚等传统美德。剧本另有一个副题,认为商战中的道德冲突你死我活,而“文革”中摧残人们灵魂和肉体结下的宿怨却可以轻易化解,这是不能让人接受的。剧中明显的轻商倾向也有悖社会进步的潮流。
行话说“剧本是一剧之本”,归结起来《冰糖葫芦》和《红河谷》剧本都有所不足,创作剧目还应在剧本上多下功夫。


第4版(副刊)
专栏:名人艺踪

  《雷雨》“改头换面”
黎俊
在话剧舞台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雷雨》,曾数次被改编成电影,如今在曹禺先生的支持下,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将其改编为20集电视连续剧。
此剧导演是李少红,首次涉足电视剧便是“啃”这样一个大部头的戏,勇气可嘉。她声称会拍电影并不一定就能够拍好电视剧,但力争成功。为了把好剧本关,在6月2日开机的前一天,她还在与编剧一起改编剧本。
王姬饰演繁漪。自从《北京人在纽约》一炮走红之后,王姬趁势回到阔别已久的北京东山再起。王姬早年在北京人艺的时候,演了不少电影,曾被人看好,此番重新披挂上阵,扮演一个备受封建礼教蹂躏和束缚的女性,不知结果会如何。从她的扮相上来看,与繁漪那种落落寡合的形象还有差距,但王姬很自信,她觉得演这个角色很合适,而且导演李少红与她是二度合作,对她很了解并认定她是最合适人选。
观众熟悉鲍方是缘于电影《屈原》,这部香港电影曾轰动一时。今年74岁的鲍方,从事影视表演50多年,在1958年导演过电影《雷雨》并饰演周朴园,38年后重新演周朴园,感到很高兴。他认为长篇电视连续剧用较广的空间来演绎名著,观众会感兴趣。他觉得剧本很不错,与原来不同。周朴园这个角色过去是个大反派,然而此人也可能有另一面,这部戏中的周朴园有点人情味。刚在香港拍完电视剧《天地男儿》的鲍方宝刀不老,拍起戏来精力充沛,充满活力,鲍方笑称奥妙在于:热爱运动!
演鲁妈的是台湾的归亚蕾,自从她在1969年凭借电影《烟雨濛濛》获奖以来,先后7次获得各种表演大奖。她说自己曾经组织演出过话剧《雷雨》,扮演鲁妈,曾经发誓再也不演这个苦命的角色了,可经不住赵文煊的“游说”,还是走上了这“苦难的历程”。在拍她和周朴园在厨房见面的一场戏时,只见她的眼泪在眼中打转,就是不流下来,分寸掌握得很好。导演在监视器旁不禁感叹道:“演得真棒!”
以《喜宴》而当红的赵文煊,出演周家大少爷周萍。短短3年,赵文煊就演了13部电影,《雷雨》是他拍的第一部电视剧。他说:“首先是剧本好,其次还有一个很好的导演。演电视剧跟演电影是两码事,演电影我还可以应付,演电视就需要另外一种表演方式,我要踏出第一步,这是个最好的机会,尤其是一个名著,有很好的基础。如果我去接一个别的戏,就不能保证它的品质,这是我接这部戏的初衷。”在来北京的第二个星期,赵文煊迎来了36岁的生日。6月9日下午,李少红率领众将赶拍完鲍方和归亚蕾的一场戏后,在片场为赵文煊过了一个生日晚会。生日蛋糕上写着:祝赵文煊生日快乐,事业大成!(附图片)
74岁的鲍方演周朴园


第4版(副刊)
专栏:

  北京舞蹈学院推出新作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将于7月9日、10日在北京保利大厦国际剧院推出新作“我们一同走过”舞蹈晚会。晚会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由本科四年级学生在指导教师高度的指导下探索创编的民间音乐舞蹈剧,表现了土生土长的中国民间舞如何在艺术殿堂中提纯、完善、升华的历程,后一部分为新创民间舞剧目,从《村口》到《游牧一族》、《旅程》,色调明快。


第4版(副刊)
专栏:荧屏动态

  一股清风扑面来
沈培新
电视连续剧《乡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后,博得了观众,尤其是农民兄弟的好评。作为一部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乡亲》从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总方向上去破题,使全剧的主题和思想内容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那就是我们党怎样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之路。退伍军人广仁是全剧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他退伍返乡后,放弃当国家干部,在乡党委的支持下,自愿回村和乡亲们一道艰苦创业,终于改变了家乡的面貌。广仁的道路就是中国农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乡亲》给我们的启示,并不只是这一点,它用艺术的形式,道明了劳动致富、共同致富、科技致富的道理,反映了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已在向更加成熟的阶段迈进。
《乡亲》围绕农村改革破题,不仅对如何引导农民共同富裕的前途方向作了昭示,还通过剧中6个家庭的悲欢恩爱,在父子情、母子情、兄妹情、男女情、朋友情之间,展现了当今农村的精神风貌和新老两代农民的价值观、人生观。导演赵焕章别具匠心,正中有谐、谐中蕴喜的导演手法,使全剧个性鲜明,叙事自然,编剧和导演把当代中国农村改革事业艺术地融于农民的语言、行为、情感之中,因而,它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实实在在的农民生活,朴朴实实的农民兄弟的心里话。


第4版(副刊)
专栏:艺与人

  孙丽英演新角色
陈大鹏文并摄
音乐剧《芦花白·木棉红》搬上舞台,受到了军内外观众和专家的好评。人们在赞扬这台音乐剧的同时,高度评价了剧中主人公芦花的扮演者孙丽英。这是她从戎3年来塑造的第三个艺术形象,也是她艺术生涯的第三个台阶。
3年前,孙丽英从中央民族乐团调到总政歌剧团后,塑造的第一个形象是歌剧《党的女儿》里的桂英———一位生活不幸,但对党赤胆忠心,对姐妹同胞充满深深柔情的女性。
孙丽英塑造的第二个舞台形象是小歌剧《克里木参军》里的阿娜尔罕。“阿娜尔罕”是个维吾尔族姑娘,她的性格和“桂英”截然相反:活泼、奔放,有着新时代的朝气。熟悉孙丽英的人都知道,她平时是个好静而不好动的姑娘。为了演好剧中的角色,她仔细揣摩维吾尔族少女的生活习性,并且努力学习维吾尔族歌舞,使自己表演的角色接近维吾尔人的特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终于又成功了。由她饰演的阿娜尔罕,朴实、活泼,歌声清脆、舞姿优美、表演细腻。
音乐剧《芦花白·木棉红》里的“芦花”,孙丽英把这一角色看作是“桂英”、“阿娜尔罕”的延续。为了演好这个跨世纪的“党的女儿”,她放弃了许多高报酬的商业性演出,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去体验角色的转换。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揣摩,她体会到要演好芦花这个新一代军嫂,必须以平凡事、平凡心、平常情去表达,以细节真实和情节真实,去再现一个勇于奉献的新女性。
孙丽英是满族人,出生于梨园世家,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期间,曾师从张君秋,获得了学士学位,1982年又入中国音乐学院深造,在声乐教授金铁林门下学习。这一切都为孙丽英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她内心永远不忘记的是军队,是部队的舞台拓展了她的艺术天地,她说她唯有塑造更多更好的艺术形象才能报答军队对她的培养。(附图片)


第4版(副刊)
专栏:观察家

  艺术教育应成为社会话题
不久前,我们邀请专家畅谈了艺术专门人才的培育问题,引起很多读者的兴致,纷纷来信,抒发己见。他们还认为,国民艺术教育也应该成为全社会关心的大问题,希望展开议论。为此,我们特请几位同志谈了看法,现发表如下。
——编者
仇春霖(北方工业大学校长):
艺术教育,这是目前受到各方面关注的话题。艺术教育从感性入手,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们的感情,提高审美情趣,是任何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途径有三:家庭、社会、学校,但比较系统的艺术教育应该通过学校来进行。学校教育必须对全社会的状态有所研究。我们说的艺术教育和专业教育不同。专业教育是培养专业艺术人才,而艺术教育强调的是提高人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建立审美理想,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人才。目前大学教育的薄弱环节是,认为高等教育就是技术、专业教育,这是一种短视的功利主义在教育上的反映。高等教育也是育人,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过去学校比较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对形象思维不重视,不认识科学创造是两种思维结合的产物。这是大学教育存在的弱点。须知,只有两种思维结合才能培养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现在提出加强美育,切中时弊。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教育中,艺术教育占的比重很大,占到1/4,有的占1/3,而我们将艺术教育列入教育计划的却很少,多数学校作为选修课,有的只是课外教育。因此加强艺术教育应该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重新建立教学体系。
面向21世纪培养人才的规格应该是:懂得艺术的科学家,懂得科学的艺术家。
谭斌(北京图书馆常务副馆长):
艺术教育在一个国家的文化教育里,在一个民族文明素养的培植过程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艺术不仅有审美功能,有认知功能,还有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作为京剧爱好者,我的历史知识的启蒙,传统道德的教化,文学语言的入门,民族美学的陶冶,许多都得益于京剧观赏。
北京图书馆是国家图书馆,是搜集、加工、存贮、开发、交流和传播知识信息的文明载体,历来重视利用信息集散地的优势主动对读者进行艺术教育。特别是今年以来,5月份开展了“读者服务周”活动,北图技术服务部音像组又推出“高雅艺术欣赏系列活动”,定期免费播放经典作品,并举办芭蕾舞、古典歌剧、交响乐等由专家主讲的系列讲座。许多参与者赞不绝口,留言簿上写满了“太精彩了”、“好极了”、“万岁”等赞语,生动地体现出社会及公众对艺术教育的需求与呼唤。我认为,艺术教育,社会要管,学校要管,家庭也要管。代表祖国未来的青少年,尤其不应缺漏这一课。
乔建中(中国音乐研究所所长):
如何进行艺术教育是个难度很大的问题,过去主要处于一种自然传承状态,老百姓靠惯性的认同来接受。这种方式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比如在京津冀地区,农民自发成立的乐队有100多个,还在活动。
首先是传媒很重要,给全民一个什么样的导向,特别是电视台影响力更大,但是很遗憾,有些电视编导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又受到经济效益、收视率等大趋势的影响,因而引导不力。
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小学生做起,进行全面的美育教育,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的系统教育,而目前教材、师资都很缺乏,观念上也认识不够,很多小学生学习乐器、美术,是奔着向专业人才发展,只是个别行为,如何把它变成教育行为,是今后的课题。国外有些国家做得非常好,比如新加坡一个中学100多人的华乐团,演出接近我们的专业水平。
王世光(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院长):
艺术并不神秘,不管有意识无意识,艺术始终伴随人的一生。一个孩子从降生的时候起就生活在母亲的摇篮曲中,日常生活人们听到、看到的周围事物,使用的各种东西,都包括人的创造以及对美的追求,比如各种文化课知识、音乐、美术、服装、电视等等,我们都很自然地接受了,并在接受过程中进行了选择。所以作为社会来说,是如何向人们提供最好的东西,作为个人,是如何提高选择能力。
为人们制造生活美提供精神食粮的人们,不仅是艺术家,包括娱乐场所的从事者,都面临着如何把最好的东西提供给大众。比如我们院,就承担着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介绍给人们的任务。我们到大学的礼堂给学生们演出《茶花女》,条件很简陋,但演员和观众都很投入,我们就是要给大学生这种艺术的享受。他们当中有的人可能来自边远地区,毕业后又要回到那里奉献他们的一生,也许只有这样一次看歌剧的机会,至少我们的行为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人们对艺术的接受有两个方面,一是欣赏,二是娱乐。从娱乐角度看,娱乐和市场盈利操作往往是统一的,非文化人仅从盈利的角度出发,大量引进低级趣味的东西。一些文化水准低的人不加选择地接受。这些不健康的东西甚至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所以我们必须更多地弘扬我们优秀文化传统,使欣赏和娱乐统一起来。
王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古代提倡礼乐治国,礼是行为规范,乐是精神陶冶。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不能只靠主观的自我修养,而必须在外界的影响与教育中去实现。在外界的诸多影响中,理论的说教不能没有,感性的默化同样不可缺少,把行为规范——理性的规定和艺术的陶冶——无形的感召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道德教育的一种传统。放弃国民艺术教育就等于放弃这种传统,就会减少社会教育的力度。
越是在高科技的现代化社会中,越是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艺术的陶冶越不可缺少。否则,高度自动化带来的苍白乏味,商场竞争引发的自私残忍,利益角逐强化的人情淡漠,将会不知不觉地腐蚀人的灵魂,扭曲人的性格,摧毁人的理想,而艺术的陶冶正像防腐剂,使人们从内心去抵制、抗拒低级与庸俗,这对铸就一代把美作为理想,又懂得美之所在的品德高尚的人,实在是太重要了。
尹宁(怡泰房地产公司总经理):
艺术教育,这是一个全社会都应关注的话题。目前关键的问题,不是群众欣赏水平的高低,而是观念、意识,全社会要建立起自觉意识,有了这个意识,才能做到全社会都努力去做。
北京市组织的学生免费音乐会,形式就很好,每次对演出的曲目,作曲家都有简介,对推广高雅艺术确实起到促进作用。要艺术院团免费演出不大可能,经济实力达不到,但企业可以做,我们下属的怡宁书店曾与总政歌舞团合作举办了中国电影精曲主题音乐会,1000多张票全部送给北京市几所重点中学。演出时,全体起立,台上台下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场面非常动人。学生们从中既接受了艺术的熏陶,又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很好。对老百姓来说,一台晚会是比较具象的,服装、道具、舞台、灯光、音乐等是全方位的艺术感受,这些对人们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阎慧光(北京延静里中学教师):
艺术只有具备一定文化素质的人才能接受。现在很多孩子学习文化知识不那么迫切,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风气对学校教育也有干扰。还有家长素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一些家长逼着孩子学乐器、书法、绘画,并不是为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也很少考虑社会的需要,动机是多种多样的。现在十几岁孩子的家长都是40岁左右那一代人,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失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因此便想在孩子身上找回自己,拚命地要求孩子学这学那,和自觉进行艺术教育是两码事。
强调艺术教育当然应该,让人们从小就受到艺术熏陶,对各方面发展都有辅助作用,但从目前状况看人们接受起来难度太大了,应使人自觉接受文化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总体水平。(刘治平)


第4版(副刊)
专栏:

  谢东推出《为你再等候》
经过了近两年的酝酿和操作之后,谢东在近500多首曲目中选出了9首原创歌曲,合成了一张新专辑。其中大部分作品为年轻词曲作者之近作,如《太阳伞》、《孩子他爸》、《像风一样自由》等。


第4版(副刊)
专栏:一周一评

  传统与现代兼得
冯双白
现代舞大师保罗·泰勒和他的舞团的名字,对于中国舞蹈界来说,早已是如雷贯耳。所以,当剧场大幕刚拉开的几分钟里,面对着脚跟站立不稳、肩部有些僵直的演员和多少有些沉闷的演出空气,许多人产生了怀疑。这是我们心中那久已向往的泰勒大师吗?
的确,许多中国观众是带着对外国现代舞艺术曾经有过的特定经验来看演出的。奇绝的造型,怪诞的姿态,冷漠的内心冲突,以及特殊的服饰,构成了人们对现代舞的一般认识。但是这一切在泰勒舞蹈团的舞蹈空间里全然不见了,在瓦格纳、巴赫、亨德尔的充满理性的音乐声中,在简洁而富于人体动感的服装陪衬下,舞蹈动作里没有古典芭蕾的典雅却有某种芭蕾的韵味,没有足尖鞋的华丽却有许多动人的舞步,没有夸张的情绪宣泄却有出人意料的幽默和情调。
当第一个演出的剧目《空气》结束的时候,你能够感到,泰勒大师渐渐地在剧场的空气里向你走近了……
大师是非常自信的,所以他在《玫瑰》中,静静地开场,舒缓地创造出黑色衣裙和赤裸的男性身躯的艺术对比,勾勒一种肃穆与纯情兼得的意境。
大师是兼得传统与现代之精髓的。所以他在《B团》里用最常见的自娱舞蹈动作表达人心中最隐秘的冲动,直接表达最真实的人体感受。我们已经看过其它舞团演出同名作品,相比之下,这是一次全新的享受,如同面对一个全新的作品。
大师是巧妙而善于运用象征手法的。《海浪飞花》里极为大胆地模仿着什么,又轻轻过渡到对人世间情态的表现,最后在大自然的浩大之力前,让人类跳起了象征性的圆圈之舞。在作品里,我们会见到日常熟悉的生活场面或是习惯动作一闪而过,但它们都已经融合在一个对自然之和谐和上苍之伟力的膜拜之中。巧妙的是,他们本国文化中的进取精神和多少带有欧洲文化高妙品位的空间构图和色调,竟然最终地统一为一种只属于泰勒的艺术风格,一种只属于大师的舞蹈风范。
所以,当北京的观众们在演出大幕落下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掌声和欢呼。也许人们还不能全然理解泰勒,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今后在任何时候的任一舞蹈上,他们都会立即认出泰勒大师的作品。6日和7日晚在上海美琪剧院的观众是否也有同感呢?


第4版(副刊)
专栏:

老元奇遇记(四十)十八和实发   方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