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教育决策的一个重大问题
——《高科技、效益、筹资与改革》评介
蒋映光
当今,人们日益重视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及与之相应的教育的发展,有什么新的问题需要及早注意和解决呢?美国史坦福大学教授亨利·莱文在人民日报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高科技、效益、筹资与改革》一书中作了具体阐明。他认为,高科技的发展,并不需要每个层次的职工普遍具有更尖端的技能。当代教育思想应当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公民教育和优良的通才教育,增强他们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的能力,这对未来更为重要。接着,他具体说明,过渡教育包含三个含义:一是劳动者相对于其受教育的程度经济地位下降;二是受教育者不能实现其相应的事业成就的期望;三是工人拥有比其工作要求较高的教育素质。这就会引发职工在生产中的种种消极问题,从而导致生产力下降。同样,技术的不恰当使用会妨碍职工运用技术和限制他们因受教育而具有的能力的发挥。针对这个情况,作者提出,建立一个适当的生产组织,便于职工参与决策、应用技术和发挥能力,是运用科技和教育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方法。
教育资金的紧张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因而在面对教育扩大、教育质量和教育技术的挑战之际,教育投资者和决策者应当重视教育资源的有效运用。作者提出了教育成本和效益分析方法,以及最有效的利用资源的教育方案。随着教育要求的扩大,教育资金筹集也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教育筹资是指教育资金的筹集和分配过程。从决策和管理的角度出发,筹资需要回答的问题包括谁应受教育,受多少教育,受什么样的教育,谁应支付教育的成本费用,建立什么样的学校管理制度,以及如何获取资源和分配资源。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多种教育筹资的模式。人们认为,莱文提出的模式和方法对教育和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如何制定适应中国国情的教育决策,如何提高中国教育管理水平与效益的问题,是中国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吸收、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洋为中用的方针,无疑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者论坛

  关于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战略思路
乌家培
内容提要:信息化是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加快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就是为了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要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联系起来,制定发展战略;要强化企业信息化,以增强创新能力;信息化意味着网络化,要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我国信息网络的建设与经营。
一、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抉择
加快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就是要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发展信息产业。这是同广泛采用先进技术装备社会生产各部门,重点改造国有大中型企业紧密相关的。关于发展信息化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已讲得很明白了。它把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同逐步实现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联系起来,将其作为与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相并列的经济建设第二项主要任务提了出来。《建议》把通信作为与农业、水利、能源、交通、科技、教育相并列的要重点加强的7个部门之一;把通信看作基础设施,与水利、能源、交通并列为要继续加强的4大基础设施之一;还把电子工业作为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在机械工业之后而在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建筑业之前需要振兴的5大产业之一,要求电子工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以增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信息化系统和装备的能力,促进信息产业发展;提出要把握世界高技术发展的趋势,重点开发电子信息以及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等其他6个方面的高技术,而电子信息技术是被列为第一位的高技术。按《建议》规定,它应在一些重要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应用于改造传统产业,并要求把信息咨询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加以积极发展,即国民经济信息化必须植根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人们应从多角度来认识和把握国民经济信息化。从技术的角度看,它是在经济领域推广与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首先是电脑化、电信化以及两者相互结合而出现的网络化过程;从知识的角度看,它是在经济领域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的过程,其实质是知识化、智能化的过程;从产业的角度看,它是信息产业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相伴而行的过程,同时还是产品的信息含量与产品成本的信息费用比重逐步提高的过程;从经济成长的角度看,它是反映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而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演进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现代化的主要标志,离开信息化就谈不上现代化。因此,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就是为了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但是,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必须从实际出发。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还不够稳固,工业化任务尚未最终完成,信息化条件仍然比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推进信息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不积极,就可能错过机遇;不稳妥,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我国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金桥、金卡、金关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电子工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信息咨询服务业蓬勃成长。当然,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如重复建设问题突出、组织协调工作跟不上等,需要及时研究解决。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务必注重调查研究,基本摸清对信息化的需求,基本掌握实现信息化的主要途径,基本确定推进信息化的规划和政策。
目前,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既要为“两个根本性转变”服务,又要体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信息化应为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和通畅的信息网络。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导向的经济,必须有相应的信息制度,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在为增长方式转变服务方面,信息化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它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来革新技术和改进管理,进而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目的。信息化能促进集约化,通过生产要素提高效率或优化组合,来增加或扩大产出。
这就要求人们,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无论是信息设备制造企业还是信息服务企业,都应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技术进步机制。政府部门也要逐步理顺信息化所遇到的体制关系,为信息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序开放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同时,信息产业和信息企业的发展,必须讲求质量和效益,走集约经营的路子;信息事业单位同样要节约与开源并重,在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工作实践中注重费用效益分析,提高设备和资源的利用率,杜绝浪费和损失,用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较好的产出。
二、强化企业信息化
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需要信息基础设施先行。但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只考虑政府部门的需求,要更多地考虑和反映企业信息化的需求。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和主体。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技术进步的加快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在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流中,任何企业即使在国内市场也会遇到国外企业的竞争。企业在竞争中要赢得或保持优势,有必要走信息化的道路。竞争优势源于创新。而在当今世界,信息化是不断创新的主要源泉。信息化有利于企业实现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从这两个方面得到技术上、组织上、观念上创新的种种裨益。企业通过创新在竞争中实现规模经济,求得成长和发展。
企业的信息化有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的战略应用,二是把信息资源用于竞争目的。过去,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局限于生产的单一过程和管理的具体业务。现在,已从单一过程的应用扩展到生产销售全过程的综合应用,从具体业务的应用推进到现代管理的战略应用。这种应用创新的结果,不仅能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而且还能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并使企业赢得或保持竞争优势。过去,信息资源在企业的利用局限于辅助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现在,信息资源还被企业进一步用于竞争的目的。例如,了解竞争环境的变化,了解竞争对手的动向,制订出奇制胜的竞争战略。这就要求企业或帮助企业把信息工作的重点从内部信息转向外部信息,把信息工作从仅仅是信息部门的任务,提升到企业领导层必须亲自抓的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必须有本国政府作为坚强的后盾。这是当今信息时代企业竞争的一大特点。因此,国家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帮助企业提高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这就是说,在政府的支持下,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积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竞争中赢得或保持优势。否则,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三、发展信息网络
信息化意味着网络化。日本有的学者就把信息经济称为网络经济。信息网络是汇集和交流信息的最佳形式。它是多向的、交互式的,可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信息网络的建设与运行,不仅仅有技术问题,更复杂的是组织协调问题,而且还有众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信息网络,指的是电子信息网络,或与远程通信相结合的计算机联机信息网络。这类网络的建设与运行,我国已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主要经验有:从实际出发,借鉴外单位的先进经验,采取适当超前的发展战略,建设有一定特色的信息网络;争取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创造强有力的推进体制;要有统一的规划和总体设计,与各部门搞好协调;需求导向,用户驱动,提高用户的素质;业务管理与行政管理要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管理的信息流要同业务流相统一和相结合;加强人员培训和优化人员结构;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教训有:偏重信息设备的采购和添置,而忽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果是数据库的上网和信息服务的提供这两头弱,而信息处理设备这一中间环节较强,形成闲置或低效运转;只注重信息网络的一次性投入而经常性维护往往被忽视,使建成的网络难以正常运行;各自独立而相关的信息网络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合作,联网率低。
互联网络(Internet)把全世界的计算机联结起来,形成网络化。它是电子信息网络的典范,也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从1969年以来,它发展很快,至1995年1月,已连接160多个国家,拥有4850万用户,已成为各国企业开展世界商务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竞争力的有用工具之一。对此,我们既看到其成功之处,如实用方便、费用低廉、用户参与和受益等,又注意其问题所在,如信息泛滥、信息安全缺乏保障、信息犯罪活动猖獗、收费标准和方式亟待改进、引发信息与经济贫富两极分化等。既要发掘和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做到“为我所用”,又要借鉴其经验教训,来改进国内信息网络的建设与经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在发展电子信息网络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和适当发展人工信息网络。因为,有些信息如动态实时信息适宜于采用电子信息网络来汇集和交流,有些信息如不便于用计算机来处理和传递的信息,则适宜于采用人工信息网络来汇集和交流。人工信息网络的发展,还有利于为电子信息网络打基础,特别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基础。应看到,现代信息服务工作与传统信息服务工作的界限是相对的。随着信息技术在传统信息服务中渗透和推广应用,也就变为现代信息服务了。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动态

  全国税收理论研讨会综述
杜萌昆赵景华
中国税务学会前不久在北京召开全国税收理论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及税务部门有关领导就当前税收理论和税收实践上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研讨。现将讨论中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税收宏观调控的研究
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税收中性和税收宏观调控的关系如何,在与会代表的讨论中主要有四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税收中性和税收宏观调控是对立统一关系。当市场运行状况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条件时,税收应当保持中性;当市场运行状况不具备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条件时,则必须用非中性的税收加以矫正。另一种观点认为,税收中性和税收宏观调控是矛盾的统一体,即使不存在市场作用的失灵区,税收宏观调控功能仍然是必要的。第三种观点认为,虽不排除税收中性原则在某些情况下对我国税制改革和经济建设会带来某些启示意义,但认为对其过分强调,有可能在理论上导致否定税收对经济的调控功能。第四种观点认为,税收中性原则要求的效率与公平,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税制的要求。因此,中性原则也应是我国税制建设的原则;但同时税收作为掌握在国家手中的经济杠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又要发挥它的调控功能。较多代表认为,在我国目前阶段,强化税收宏观调控功能,反映了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换的宏观要求。政府借助税收手段调控经济,是为了避免市场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及其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并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在税收实践中强化税收调控功能,要通过税种的设置、税率的设计,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有效地发挥税收宏观调控作用。
与会代表指出,既不能把税收看成是单纯的财政工具,对产业结构无所作为,也不能将税收视为万能的调节者。我国税收产业政策的取向应当是积极发挥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其它有关税种的作用支持农业、基础原材料工业和能源交通业的发展,鼓励对高科技、风险产业的投资;控制高消费产品、长线产品的生产,抑制“泡沫产业”和高档娱乐业的发展,鼓励发展生产性产业,限制非生产性行业;鼓励出口产品和扶持国内幼稚产业,适当节制非必需品进口。
二、关于税收法制和税收管理体制的研究
与会代表探讨了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中央和地方税收管理权限的合理划分和制定税收基本法的问题。他们认为,1994年我国实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是由“分级包干”体制向分级财政体制的重要转变,也是税收管理体制从“集中税权”向“合理分权”的重大转变。科学的税收管理体制,即税收权限的合理划分,要做到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有利于加强税收管理。讨论中,代表们就税收管理权限的合理划分,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与会代表认为,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都是单项的法律、法规,还没有一个综合性的在税法体系中占有母法地位的税收基本法,建议尽早制定税收基本法。
三、关于深化征管改革和完善税制的研究
与会代表认为,强化征管是实施新税制以后税务机关一项最主要的任务。代表们较为深入地研究了国外的经验,认为各国税收征管的经验可归纳为以下方面:健全的法律保障;合理的机构设置;规范的纳税申报制度;完善的税务代理;专业化的税务审计;程序化的税务诉讼;严格的税务违章惩罚以及电脑化的税收征管。鉴于此,我们在税收征管方面的改革应做到:1.建立透明度较高的税收法律体系;2.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相互协调的国、地税两套税务机构;3.建立以纳税人“自核自缴”为基础的申报纳税制度;4.建立税收司法保障体系,包括税务警察、税务检察和税务法庭;5.大力推广电子计算机在税收征管领域的应用。
与会代表对建立新的征管模式,以及如何使发票管理科学化、严密化等问题也做了认真的探讨。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专论

  把握民主与集中的辩证法
于迅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民主集中制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民主不够与集中不力的两种倾向同时存在,相互交错,相互影响,使这一制度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唯物辩证法,掌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这里,笔者仅以目前存在的几个突出的关系问题,略作评析。
1.顾全大局,照顾局部。随着改革的深化,出现了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增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中央和地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尤其是中央的几个大的宏观改革措施出台后,中央与地方的职责和权限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要考虑到地方的利益,又要维护中央的权威和全局的利益。因此,如何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就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处理不好,一方面有可能导致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倾向;另一方面,如果不保护地方的积极性,改革也可能会发生曲折。
正确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关系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也是事物本身的辩证法。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在全局与局部这一对矛盾中,全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23页)所以,人们不可平均地看待矛盾。有的领导者搞本位主义、地方主义,对中央的决定口头上执行,行动上不执行等,就是违反了事物的辩证法。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中,最核心的是全党服从中央。我们必须站在政治和理论的高度上认识这个问题,自觉地维护中央政策的权威性、统一性,确保政令畅通。但是,毛泽东同志强调,矛盾诸方面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会发生转化。所以,我们在具体处理全局与局部这对矛盾时,要注意调整其关系,保持事物本身——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协调、稳定。具体地说,要注意考虑地方利益,切实保护和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使党内生活和经济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全局与局部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协调发展。简言之,顾全大局,照顾局部,是我们把握该对矛盾关系的尺度。
2.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当前,在重大问题上,往往出现由“班长”一人说了算的倾向,这是需要纠正的职权错位和职责不清的问题。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是民主集中制在党的领导生活中的体现。凡属重大的问题,都应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包括方针政策问题、全局性问题、重要干部的任免和奖惩等,都要经过集体讨论决定。毛泽东同志指出:“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40页)目前,必须强调,书记要找准职权位置。书记是党委一班人的班长,有带好一班人的重大重要责任。但是,书记又是一班人中的一员。在表决重大问题时,书记应把充分酝酿协商同表决制度结合起来;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吸收其正确的成分,这可避免片面性、主观性。同时,必须维护集体决策的权威。领导成员要实行目标责任制,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且又要树立全局观念和高度的责任感。书记要加强协调、充分发扬民主,善于集思广益,努力调动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这样,一班人就会有凝聚力,形成强大的群体合力。
3.科学决策以决策民主为基础。有人认为,在改革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办事情讲究快节奏,个人说了算。诚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快节奏,但不等于个人说了算。事实正相反,因为形势千变万化,才更应重视民主决策。如果为了快节奏,就不要科学论证,这种决策难免不是主观主义的,难免是要失误的。
必须明白,科学决策是建立在决策民主化基础上的。我们的领导机关,就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这一方面说来,只是一个加工工厂。工厂没有原料就不可能进行加工。毛泽东同志强调:“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19页)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决策具有决策主体分散多变、利益关系多元化和市场经济法制性等多方面的特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更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集中全党的智慧,使决策建立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上,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实践证明,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决策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这种方法的决策程序概括起来是:调查研究、提出方案;征求意见、咨询论证;集体讨论、形成决定;督促检查、狠抓落实;信息反馈、完善提高。这种决策方法较好地把集中统一和民主决策统一起来,提高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防止和减少了决策中的失误,提高了工作效率。
4.解放思想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我们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4页)但是,有人却把闯政策的“红灯”、钻改革的“空子”,看成勇于探索、敢闯敢试。这种想法和做法的实质只能是一种极端的民主,即不要集中,只要民主;不要统一,只要分散;不要全局,只要局部。
勇于探索,敢闯敢试必须实事求是,遵循科学规律,既要讲原则性,又要讲灵活性,把严格执行纪律和坚持改革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改革必须解放思想,冲破束缚生产力的条条框框,按照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的思想原则的标准,大胆探索,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另一方面,改革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作保证,以保证决策的统一性和正确性。这对于领导者来说,不仅不是束缚,恰恰是对他们的最好保护。因为,只有把敢闯敢试的精神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把民主与集中统一起来,才能引导和推动改革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不断深入发展。
5.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对党员领导干部深入进行民主集中制的教育,使其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从理性把握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自觉地贯彻执行这一制度。可以肯定,强化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3页)当前,要认真解决制度不健全和执行不力的问题。一是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的制度。主要有常委向全委会、全委会向党代会负责报告工作的制度;下级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负责并执行工作的制度;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二是坚持集体领导的制度。主要有议事规则等制度。三是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关系的制度。主要有目标管理责任制,个人重大问题报告制度,互通情况制度等。总之,要根据新的任务和要求,对各级党组织及班子成员的职权、工作范围、决策程序等制度,不断进行充实和修订,科学规范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运作秩序,使其走上有序化的管理轨道。不仅如此,还要有一个完善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这就是要加强党内监督,发挥群众的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同时,要把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有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规范广大领导干部的组织、纪律行为准则,就可以促使他们真正把党的这项原则作为根本制度坚持下去。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

  《市场农业和农村建设》简评
余清楚
舒惠国著的《市场农业和农村建设》一书,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致力于中国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的研究,并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思考,写下了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文章,这本书就是作者研究成果的汇集。该书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关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发展农业的问题;另一个是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是一个整体,既反映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又反映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对这两个问题,作者提出了不少为全国农业理论界和实践部门所普遍接受的观点,也为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如作者提出的“三高”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并“以‘三化’促‘三高’,实现农业的持久稳定发展”,得到全国农业界的普遍采纳和运用。又如作者提出,“用好有形和无形两只手,加强对农业的宏观调控”、“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问题,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可。作者从政治的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建设,同时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来研究每一个问题。开卷有益,阅后不仅可以使人学到很多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使人深深感受到作者朴素而深刻的思想,以及更为可贵的敬业勤奋精神。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

  广开社会渠道繁荣史学研究
李伦
近年来,社会科学研究和出版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一些已完成的重要研究成果,由于印数少,不能及时出版。这种状况应尽快加以解决,以便推动我国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从最近召开的中国史学会“东方历史研究出版基金”汇报会上获悉,一批中青年史学者依靠自身的努力,广开社会渠道,迈出了可喜的探索步伐,取得了一批丰硕的成果。据基金会负责人沈志华介绍,他们通过自筹部分资金,组织起一批专家学者,把史学名著《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翻译成白话本出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后,他们利用所获利润在中国史学会设立了“东方历史研究出版基金”,资助历史学术研究和出版工作。近三年来资助金额已近一百万元,资助出版了一批中青年学者的学术专著,汇成《东方历史学术文库》,目前已出版十三种,约三百七十万字,今后将每年继续出版。
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史学专家对“东方历史研究出版基金”给予较高的评价。他们认为,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筹集一笔宝贵的资金,支持了史学研究和出版的多种项目,更在于通过“以史养史”的方式,向学术领域提供了一条依靠自身努力和广开社会渠道相结合、民间资助和国家立项相结合的探索道路,起到了对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进行补充的积极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