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31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副刊)
专栏:

  延安二首
周克玉
枣园
吾心久仰枣园春,
窑洞灯光破夜深。
叩访千里恨来晚,
延河清流好洗尘。
延安窑洞
乍暖还寒晴朗天,
木格门开霞光艳。
默立窑洞读华章,
无限遐想心肃然。


第11版(副刊)
专栏:

  听军歌忆郑律成
——写在“八一”建军节前夕
丁雪松杨德华
有人说过:“一首好的革命战歌,胜过一个兵团的威力。”已故著名作曲家郑律成和著名诗人公木合作、于1939年完成的《八路军进行曲》(即现军歌)在历史上起过的作用,恐怕远非一个兵团的威力可比。抗日战争时期,人们唱着这支斗志昂扬的歌勇敢地奔赴抗日斗争前线,浴血奋战,直到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而在解放战争期间,我人民解放军又是高唱这支威力无比的歌勇往直前冲锋陷阵,消灭了国民党800万军队,迎来了新中国的黎明。直到今天,这支歌仍然响彻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在庄严的阅兵庆典场合,在边陲的军营、哨所,它仍然鼓舞着战士们保卫国家、激励着人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那么,这响彻半个多世纪的名曲是怎么诞生的呢?
1938年秋天,郑律成自延安鲁艺毕业后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宣传科任音乐指导。当时他谱写的《延安颂》已经在延安的山山峁峁间传唱,并且还传唱到了国统区。第二年春天,郑律成和新分配到抗大搞时事政策宣传的诗人公木一道去探望来延安养伤的光未然同志。光未然兴致勃勃地向他们讲到正在和冼星海合作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情况。郑律成听后很受鼓舞,并从中得到启发。访问归来,他激动地向公木建议:“咱们也合作写部大合唱!”“什么大合唱?”公木问。“当然是《八路军大合唱》啦!”年仅21岁的郑律成满腔热情一心想讴歌八路军,因为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才是坚决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中坚力量。他的建议正中公木的下怀,两个人击掌为誓。不过当时他们都很忙,郑律成忙于到抗大各个大队教歌;公木忙于到各个连队或大队去作时事报告,有时他们相偕同行。郑律成就像一粒火种,走到哪里,哪里就爆发出烈火般炽热的歌声。每次集会,总是由他领着先唱,唱得群情激愤了,才由公木开讲;讲完后又唱,唱得尽兴了,方始散会。
1939年7月,根据党中央的决定,抗日军政大学总校5000多人的队伍在副校长罗瑞卿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开往前方,延安留下一部分人另组抗大三分校。往日人声沸腾的抗大校舍顿时静寂下来。两个留在延安的年轻人就利用这段空隙酝酿写作《八路军大合唱》。此前郑律成曾为公木既成的诗歌《子夜岗兵颂》谱过曲,现在则由郑律成向公木提出命意,点出题目:“大合唱要写这么几个部分——军歌、进行曲、骑兵歌、炮兵歌,再写一篇《快乐的八路军》,加上已有的《子夜岗兵颂》,总共有个七八篇就行了。”郑律成还向公木提出具体要求。《骑兵歌》要写出嗒嗒前进的马蹄声;《炮兵歌》要写出轰隆隆震天响的气势;《进行曲》要长短相间,韵律谐和,节奏响亮,中间还要并排安插上几个四字短句,如此等等。富有才华为人又敦厚的公木立刻提笔创作,只要郑律成满意,就算拍板定案。
谱曲要比作词难些。公木每成一篇,郑律成立刻拿去作曲。当时的延安连一架钢琴也没有,郑律成只能浅吟低唱,摇头晃脑,边哼哼边打手势,或者围着窑洞里那张木桌踱步转悠。有时又走出窑洞爬上山坡,躲到岭畔上去“创作”。到8月底9月间,这部洋洋大观的大合唱终于谱成,郑律成一首一首唱给公木听,并高兴地说:“给词作曲,如同为虎添翼。”
到了这年的9月份,公木调到抗大三分校继续搞时事政策教育工作,郑律成则调回鲁艺音乐系任教。但是他还常回抗大教唱歌曲。于是无论在行军途中,或是在集会场合,到处都在唱《进行曲》:“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或是唱《军歌》:“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当年10月,在延安中央大礼堂组织过一次公演,由郑律成指挥举行专场演出,公木也被邀去参加。当时既未宣布谁写词,也没说明谁作曲。公木后来回忆道:“那时我们从不计较名利,在台下听听,听完就走了。也没认为自己写的东西有多么了不起。”此后,不只抗大学员唱,各机关部队、学校也都传唱起来。正像郑律成预言的,他的歌确实长了翅膀,不只在延安的山山岭岭间回环荡漾,又很快传到了前方。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著名记者爱泼斯坦曾讲过他到解放区时,第一次听到八路军军歌的情形:“我不知道这么美的歌是什么内容。我对一个同志说我想知道歌词。我们一路骑马,我就一路翻译并在一张折叠的纸上记下来。那天晚上我写消息时,就引用了几句歌词。”
不久,《八路军大合唱》即得到我军政机关的肯定和赞扬。1940年5月,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萧向荣把这两个年轻人请到文化沟青年食堂,吃了顿延安的美味佳肴——红烧肉和三不沾。同时告诉他们,这些有关八路军的歌曲已由抗大学员传唱到各个根据地,很受广大指战员的欢迎,为此特向他们祝贺并敬酒,祝他们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并期望他们更认真地向工农群众学习,再接再厉地写兵,为士兵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歌曲。后来这部大合唱中的进行曲和军歌正式刊登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表明军委正式认可了它们。
1940年,延安各界纪念“五四”青年节,筹备委员会发起“五四”中国青年节征文活动。征文评委的阵容相当可观,囊括了延安文化界的知名人士,有吴玉章、萧三、范文澜、艾思奇、周扬、丁玲、艾青、何其芳、萧军、江丰、吕骥等人。次年评出结果,郑律成谱曲、公木作词的《八路军大合唱》,以《献给八路军的军歌合唱集》为名,荣获征文音乐类的甲等奖。奖金是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吴玉章、董必武等人捐赠的,足见党中央对此次评选的重视。
《八路军大合唱》中的进行曲之能久唱不衰,是因为它气势雄伟,格调豪迈,富有一种阳刚之美。它塑造的是一支大兵团的形象,一支无坚不摧的铁流的形象。尽管抗日战争爆发时,我军才只有5万人左右的兵力,在数量和装备上,既不能和武装到牙齿的日寇相比,也不能和拥有百万兵员的国民党军队相比。作战形式也是以游击战为主,“三个五个,一群两群,在平原上,在高山顶”,和敌人周旋,集小胜为大胜,逐步扩大抗日武装和根据地。但是,郑律成以锐敏的政治洞察力,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看出敌人虽暂时强大,却终非正义之师,我军虽弱小,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必将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他坚信抗日战争必胜。正是这种理念,在他创作歌曲时,化为一种一往无前、排山倒海般的乐句。他解释说:“我们八路军那么大的一支队伍,开向前方和日本鬼子作战,得拿出点气魄来,就加上了‘向前,向前,向前!’……一下子抓住主题,气魄就出来了。这么写是因为生活里有那么一股激情。一个人熟悉生活,写出来的东西气魄就不一样。”
解放战争中,这支《八路军进行曲》,曾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建国初期又定名为《人民解放军军歌》,后来又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到1988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现予颁布。”这支进行曲之久唱不衰,以至最后被确定为军歌,是因为它体现了我军的性质、任务、革命精神和战斗作风,反映了我军光辉的战斗历程。1990年3月,在七届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的讨论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在谈到振奋民族精神时,曾提议大家唱两首歌,其一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他并且带头唱起来。高唱军歌,不仅会使我们更加振奋革命精神,激发战斗热情,增强革命军人的光荣感、自豪感和使命感,而且还会发扬光大我们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


第11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历史在发言
——读《李德生征程忆怀》
柯岗
好像是巧合。党的75岁生日前夕,我读到了《李德生征程忆怀》。这是一本文如其人、朴素诚实、实事求是的回忆录;是一位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的穷苦农民的儿子、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教导下,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无私无畏,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从士兵到将军的战斗成长历程;是一段会说话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武装革命反对武装反革命,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共和国的辉煌史诗中发光的篇章。如果说,“一滴水可以映照大千世界”,这本《李德生征程忆怀》尽管仅仅写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却可以看到我党75年来前仆后继、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到胜利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奋斗之一斑。
李德生上将深知人民军队最需真正做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才能真正达到“士兵兼统帅、统帅兼士兵”的境界。从而他深切体会到在人民军队中,将军的威力不只是命令,更主要的是将军和士兵政治上的一致、无间的团结和信任。他深刻理解革命战争是阶级斗争最集中、最激烈的表现形式。战斗、战役的组织和实践过程中,敌我双方时刻都在运动着,因而必须密切注意情况的变化,不失时机地以己之长击敌之短,保持主动和机动。即使事先侦察再详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然而不管情况怎样变,勇敢冲杀夺取胜利的信心是不能变的。他确信勇敢不是战术,却是战术的基础。没有勇敢,任什么战术都是不能实践的。李德生将军从当连长开始就是攻得开、守得住的指挥员。他经常完成刘伯承元帅的“掏心”战术,带领小部队利用夜色潜入敌人纵深腹地,配合主力、里应外合夺取胜利。
1948年7月,攻克襄阳、全歼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部队的战役中,李德生同志还是17旅旅长,在纵队司令员王近山同志一反历史上攻取襄阳者必先清除城外诸多山头据点的敌人之后,以疲惫残军去攻城的老套,仅以一部兵力攻占城外枇杷山制高点,迅速命令17旅直攻西门。当时李德生旅长身先士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门而入,协同兄弟部队在城内和敌人展开了巷战,结果几乎是以一比一的兵力,彻底歼灭了敌人三个旅,打开了大巴山的门户,活捉了罪恶深重的蒋记特务头子康泽。
1947年强攻汤阴,全歼国民党惯匪孙殿英部,活捉匪首孙殿英的战役中,万事齐备,尚未下达总攻令的时候,李德生旅长在前线指挥所里,忽然听到了敌方枪声大作,他立刻预感到可能是某团那些沉不住气的小“张飞”们,心急手痒,动作起来了!电话响了。他抓起听筒,果然一点也不错,就是那些人看到敌人外壕里没有水,心想争先突破,登城,不等命令就跳进了外壕。结果,敌人外壕有暗堡,冷不防增加了一片伤亡。一时部队撤不出来,李德生当机立断,命令炮兵提前攻击,把城墙打开了一个大缺口,部队随即冲进了城里。他对于自己部属的习性就是这样了若指掌。
在淮海战役双堆集战场上,李德生率部镇守马小庄,敌十二兵团集中飞机大炮和坦克,向南坪集突围,被陈赓将军打得鼻青脸肿,第二天他们翻身扑向了马小庄,集中4个师的兵力,加上飞机大炮和坦克,昏天黑地干了一整天,马小庄屹然不动。有一位战士,被敌坦克压断一只手,仍然爬上坦克用另一只手把手榴弹塞进坦克里,宣布了:“此路不通!”到这时,敌十二兵团司令黄维才真正明白了中国共产党确有比钢铁更坚强的部队。他的突围念头破灭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不得不束手就擒。
跨过扬子江,千里追击到达徽州的时候,李德生师长带领师直勤杂人员,大吼一声,国民党军一个整师在他面前放下了武器。
1949年岁尾,成都战役将要总攻的时候,国民党胡宗南部企图逃窜,在川西邛崃,李德生师长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于是他们乖乖就歼了。
抗美援朝在上甘岭,李德生军长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二军,亲自同美帝国主义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交了手。虽然疯狂的美国炮火把597.9和537.7高地削低了几尺,可是美、李军死伤累累,始终不能攻占这两个小高地……
就这样,从土地革命战争,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60多年的戎马生涯,弹指一挥间,征尘悄悄染白了李德生将军的鬓发,至如今他仍然钟情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将军的理想正灿烂地开花!


第11版(副刊)
专栏:

  孤岛耐冬花
刘水清
我家有一盆耐冬花,是从一个无名小岛上采来的。刚采来那阵子,我非常高兴,日日为它施肥浇水,悉心照护;然而让我扫兴的是我朝盼夕,冬盼春,就不见它开花,眼看一腔热血付诸东流。其实它那花朵并不见得怎样雍容华贵,仪态万方,只是那么一种素淡温馨、很朴实很端庄的小花。也许自谓风雅的人们对它,怕是不屑一顾吧;然而,我对它却怀有深深的敬意。
那年春天,我去黄海一无名小岛上采风。岛上礁石嶙峋,土地硗薄,涛声澎湃,震耳欲聋。比独生子女还珍贵的一种绿色植物,全都苦苦挣扎在悬崖石缝间。它们那丰润黑郁的叶子,亮丽耀灿,像抹了一层釉子。小巧宁馨的花朵,孤独寂寞地开着,煞是讨人喜爱。我被岛上这唯一的绿色深深吸引,顾盼流连,久久不肯离去。一位战士身背钢枪,雄赳赳、气昂昂地走来。我清晰地看到他唇上生着毛茸茸的胡须,就像这些细小的花蕾一样淡而稀薄。他仿佛看到我喜爱上这种植物了,就耐心地对我说:“这是耐冬花,一种喜酸耐寒的植物。如您喜欢的话,我可采一株送您。”我说:“当然喜欢了。”于是这位小战士极为爽快地采了一株送给我。战士很细心,他还把耐冬根部沾着的可怜巴巴的些许泥土用塑料袋封好。至今,他那莞尔的笑容,星星点点、稀稀落落如耐冬花一样分布的唇髭,历历如在目前。
那时这座方圆不足0.2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只有一座高达87米的灯塔和一条蜿蜒似蛇的凿道。小战士告诉我,起初岛上本无路,是战士用一锹一镐,一锤一钻,在仅能容膝的悬崖峭壁上生生凿出来的。战士们就是沿着这条曲折逼仄的凿道,背粮抬水运武器。他们所用的淡水和粮食,都是从远在百里外的陆地一船船驳来的。于是战士们对从陆地运来的甜水备加珍惜。他们每人每天只分得一盆水。这盆来之不易的水呀!战士们用它刷碗、洗脸、洗手、洗脚,精打细算,比油还金贵。一次,这位小战士偷偷用一杯甜水,浇了一棵耐冬,恰恰被连长看到,被狠狠训了一顿。说到这里,这位小战士耳根都红了起来。
我们沿着这条崎岖险峻的凿道,向上苦苦攀登。耳畔风声如雷。但愈往山顶,那一簇簇、一丛丛坚贞不屈的耐冬却愈见葱茏。蓊蓊郁郁的,就像灰色的画布上点着的块块绿苔,鲜艳如拭,象征一种生命的勃郁和昂扬。就在接近岛顶的时候,那风声喑哑了。人就像罩在一块巨大的毛玻璃里,惟见水天交接处,帆影如一痕眉黛,海浪如一群小鱼轻噬船舷。无边无际的空阔,无边无际的寂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就在这沧海一隅,却突然升起一种极为熟悉亲切的声音——一种哼哼唧唧、嗡嗡嘤嘤、斯斯文文的猪叫声。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我觉着这猪叫,远胜一切田园牧歌。世界上只要有了人,一切死板的风景,都可变活;一切荒凉的地域都可化作人间天堂。那些丰硕臃肿的肥猪,在开阔的天街上威风凛凛、潇潇洒洒神话般滚动着,却是我们的战士一箪食、一瓢饮渐渐喂肥的。小战士告诉我,原先他们吃的猪肉,都是农民伯伯摇着船儿,攀上天梯,历尽坎坷辗转运来的。战士是人民的子弟兵,为人民减轻负担义不容辞。他们一面荷枪实弹,高度警惕,一面挥锹铲土,自力更生。买来猪崽,在苍凉的山顶围起猪栏,像珍爱自己的眼睛一样,在这块弹丸之地上白手建起了美丽的家园。他们岂止是共和国的卫士,也是中华大地当之无愧的拓荒者和开路先锋!
然而,就在我离岛的那天夜里,月黑风高,塔灯突然熄灭。还是那位机灵的小战士第一个攀上去,然而一脚不慎……
连长告诉我,小战士入伍3年没回家一次。出事那天,他在他兜里翻出一页写好的信:妈,明年春暖花开时,我定采岛上的一株最美丽的耐冬花给您。妈,您准能高兴,在咱们南方,儿还从未见过这么茁壮强悍的植物呢……
是的,暖房里育不出参天松柏,火炕上孵出来的只能是细弱的豆芽。耐冬花生在荒岛,开在荒岛;只有荒岛这贫瘠的土壤,坚硬的岩石,恶劣的环境,才使它根繁叶茂,才能造就出它那朴实无华的优良品质。离开荒岛,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纵然放在温床,植入沃土,怕也要枯萎凋谢,甚难苟活。
我双手把小战士赠我的一盆耐冬郑重地送给连长,他眼含泪水把它重新栽到了小战士的墓前。
翌年春天,战士们来到墓前,看到耐冬花毛茸茸亮晶晶地绽开了。


第11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李真书法展在兰州举办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由兰州军区政治部、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国书协、中国美协、中华书画艺术促进会联合主办的《李真书法展》日前在兰州举行。
李真同志60年前随红六军团长征,在甘肃会宁地区与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1949年参加了解放兰州战役。这位近80高龄的老将军重回故地举办书法展,旨在讴歌红军长征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抒发对革命先烈无限缅怀的深厚感情,表达一个红军老战士对祖国新长征胜利的坚定信念。展出的80余幅作品中,有李真同志书写并经过百名中央领导同志、部队老将军、文艺界知名人士题字签名的10多万言毛泽东著作、诗词巨幅长卷,有自己创作的纪念长征胜利和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诗词作品,还有与当代数十位著名画家合璧的佳作。


第11版(副刊)
专栏:

  韶山火种
李丹平
今年夏天我去韶山
在一个伟人的旧居
我与万千中外游人
瞻仰过一盒火柴
那盒火柴敞开着
样子十分普通
火柴盒一侧的磷片已被用过
另一侧却完好如昨
这是毛泽东
点过纸烟的一盒火柴
站在这盒火柴面前
我依稀听到了那句
浓重的湖南话
——人民的血汗
一点一滴都要珍惜
在毛泽东众多的遗物当中
这盒火柴似乎最不起眼
它却不懈地向人们
诉说和昭示着什么——
在历史的荒野上
伟人毛泽东分明
就是用信念和智慧的火柴
点燃起熊熊的燎原烈火
烧掉了一百年
苦难屈辱的枷锁
照亮了一个民族再生的路
和这个民族不屈的天空
那沉思的纸烟仿佛
依旧在江山阴霾的季节里
迎着风雨
时暗时明……
离开那盒火柴
我在泥墙青瓦间久久伫立
我在苍松翠柏前苦苦思索
那仅仅是一盒火柴吗
那仅仅是一个伟人
崇高品格的写照吗
(那盒火柴里面分明藏
有一颗不朽的太阳)
而在今天
在我们中间
又有多少人
有多少平凡或不平凡的生命
多么需要一盒
这样的火柴啊


第11版(副刊)
专栏:

  高扬文学“为人生”的大旗
张洁宇
正当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茅盾诞辰100周年之际,黄侯兴的专著《茅盾——“为人生”派的大师》出版面世。
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长篇小说的奠基人之一,又是“为人生”派的代表作家,其创作思想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分析和研究他的思想成因和演进及其在创作中的反映,对于理解“五四”时期形成并影响深远的“为人生”派作家群的思想和创作,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书对茅盾思想形成的探讨自其幼年开始,并对其后来的经历和思想发展一一加以分析。作者指出:茅盾早年就积极地进行社会批评,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并“接近文学”,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因而形成了一种“文学与政治交错的现代文人现象”。他把文学创作当成一种在不能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情况下而采取的间接为政治服务的方式,用文学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他主张文学要“为人生”,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文坛风气,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影响的。也正因此,茅盾的文学创作始终没有脱离社会现实和政治斗争的需要。本书作者分析了茅盾从事文学创作的社会背景和作家的主观动机,揭示了茅盾的创作风格形成的必然原因。
既然茅盾的创作是以这种思想为指导的,那么,如何对他的作品给予客观的、历史的评价就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了。茅盾的小说采用的都是及时反映社会现实的重大题材,这使他的创作不可避免地带有深刻的政治色彩的烙印。本书的作者将之归纳为“政治与文学的一体化”的风格特点。对茅盾小说创作的成绩,本书放在文学史发展中进行分析,实事求是评析不足,既肯定了茅盾“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实践,又没有回避其艺术上的不足和局限。
本书还披露了1964年茅盾给黄侯兴先生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茅盾谈到自己对过去一些作品的看法,特别说到他的成名作《蚀》有不少“错误与缺点”,“曾想改写”。这封信的披露,真实地揭示了茅盾晚年的思想变化,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位能冠以“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不但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爱戴,也历来被现代文学研究者所重视。黄侯兴的这本书,不但显现了一位长期耕耘于现代文学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学者的智慧和胆识,也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历史的演进,反映出了后人对前人成就的继承和思索。


第11版(副刊)
专栏:

呼龙耕烟种瑶草(书法)李準


第11版(副刊)
专栏:

海军北戴河疗养院十分重视拥政爱民工作。几年来,为希望工程和贫困山区捐钱捐物2万多元,为地方经济建设出动车辆200余台次,上街下乡为群众医疗咨询4万多人次,被秦皇岛市评为双拥共建先进单位。图为他们上街为群众和旅游者义务医疗咨询的场面。孙刚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