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在唐山考察工作
·祝贺唐山人民二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
·唐山人民的抗震精神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新华社唐山7月27日电(记者朱幼棣、王辅捷)在纪念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二十周年的日子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26日到唐山考察工作。他在听取汇报时指出,唐山抗震救灾的可歌可泣的事迹,新唐山的迅速崛起和唐山人民在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就,再一次向人们昭示着一个深刻的历史真理,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什么样的困难和风险都可以克服,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26日上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省长叶连松,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来柱,以及唐山市领导的陪同下,首先向位于市中心区的唐山抗震纪念碑献了花篮,接着参观了唐山抗震纪念馆。江泽民向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们和在抗震中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表示沉痛的悼念,向在抗震救灾中作出巨大贡献的广大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和广大干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并对二十年来唐山人民在新唐山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表示衷心的祝贺。
江泽民同志来到了“康复村”,看望在大地震中不幸截瘫的残疾人。王宝占、王小慧等是住进康复村的第一批村民。当总书记走进王宝占家时,这位代表中国在第六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上为祖国夺得3枚金牌的运动员十分激动。江泽民坐在他家的床上,关切地询问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你们生活上能不能自理?你们坐着轮椅上街,刮风下雪有没有困难?王宝占说,生活上没有问题,每个星期,还有青年志愿者来到这里帮助我们,刮风下雨天,我们可以坐电瓶车出门。总书记宽慰地笑了。坐在轮椅上的20多户康复村村民聚集在村口,热烈鼓掌欢迎江泽民总书记。江泽民勉励他们团结互助,战胜伤残,做生活的强者,并向每户村民赠送了康复健身器。
江泽民总书记在唐山还考察了河北理工学院地震遗址,走访了南里小区居民家庭,参观了幼儿园,会见了地震孤儿党育新、拥军模范魏淑香、抗震英雄郑荣祥等。
在听取河北省和唐山市的工作汇报后,江泽民说,二十年前发生的大地震,顷刻使唐山这个具有100年历史和100万人口的城市化为一片废墟,这是一场不可抗拒的、震惊中外的严重自然灾害。二十年过去了,唐山不仅没有消失,而且更加发展、更加繁荣。现在,一个新的唐山正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巍然屹立在祖国的大地上。英雄的唐山人民艰苦创业,顽强拚搏,重建自己的家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江泽民强调,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有了这种凝聚力和创造力,我们就能在前进的过程中经受住各种严峻的考验,包括严重困难和巨大灾害的考验,就能始终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断创造美好的生活。在抗震救灾和建设新唐山的过程中,在广大干部和群众身上充分显示出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这就是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唐山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唐山是一座有百年历史的工业城市。江泽民还考察了唐山陶瓷公司和冀东水泥厂等国有企业,了解了这些企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江泽民说,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要切实抓好它们的技术改造。要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一个重要环节和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要大力加强国有企业特别是老企业的技术改造,推进它们的技术进步,以利提高生产和竞争能力。
江泽民同志还强调,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既要继续引进和利用好外资,加强中外经济技术合作,又要十分注意保护和发展我们的民族工业。
在考察中,江泽民还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唐山某部,看望正在训练的战士,并视察了军官训练中心等。江泽民充分肯定了解放军在唐山抗震救灾以及建设新唐山中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并鼓励驻唐部队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大成绩。他还说,八一建军节快要到了,在这里向全军指战员、武警官兵、预备役部队和广大民兵,致以节日的祝贺!希望大家继续继承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加强军民团结,努力把我军建成保卫祖国、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钢铁长城。
随同考察的还有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曾庆红、陈锦华、王忠禹、侯捷、滕文生、陈章立、由喜贵等。
(附图片)
七月二十六日,江泽民同志在唐山考察工作。这是江泽民同志在看望唐山第四幼儿园的孩子们。新华社记者王新庆摄


第1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专家街头话防震
本报记者贾西平
7月27日一早,大雨过后的北京大街上还是湿漉漉的,国家地震局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就忙碌起来了,他们分赴全市12个宣传点,与北京市人民政府一道开展“勿忘‘7·28’唐山大震灾,努力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街头宣传活动。
上午9时30分,记者来到民族文化宫宣传点。
“北京有地震吗?”一位女士高声问了起来。
国家地震局副局长何永年说,现在没有任何迹象证明北京近期会有破坏性地震发生。但小震有没有?有。北京一年有记录的2—3级无感地震有上千次,全世界一年有上千万次。今天我们上街向大家讲地震,并不意味着要发生地震了,而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如何预防地震。
一位40多岁的男同志对记者说,这几天从报纸、电视上看到了关于地震的报道,但还是想亲耳听听专家是怎么讲的。中科院院士陈颙接待了他:你住的高层建筑楼顶是充气混凝土,很轻;地板是水泥浇筑的,很结实,万一有震,只要你关掉煤气,不要跳楼,肯定出不了事。他听了之后来到路边,把陈院士的话向自己的儿子复述了一遍,父子俩满意地走了。
西城园林局的李英杰以为这次宣传活动是有针对性的,要研究员李裕澈给他交个底。李说,地震发生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常识。与同样是多震国的日本相比,我们的群众地震常识太少,因此要通过宣传使大家提高防震减灾的意识,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针对性。
据了解,北京地区是地震烈度8度区,新的楼房和市政设施一般都按8度设防,有的还更高,大部分建筑物均有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


第1版(要闻)
专栏:

  校园服务田园
黑龙江农村学校成为农业发展先导
本报讯记者武培真报道:黑龙江省农村所有中学和部分小学目前普遍设立了良种培育田、科技试验田、作物丰产田和生物园、菜园、果园以及机加工、木工、建筑、铸造、电器装配维修等示范基地。这些田园和示范基地,依靠学校的知识优势率先引进科研成果,为农民进行实验,并向农民传播先进种植和饲养方法,成为广大农民效仿的榜样。
黑龙江省农村学校为了适应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学校体制和办学方向上,他们把过去应付考试教育改为同时为发展农村经济培养实用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方向,相应增加种植、养殖、机械、驾驶、建筑、服装、食品、手工编织、电器维修、农副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课程;在师资配置上,选聘一批生产和经营管理能手和科技人员担任兼课教师。而且学校普遍与科研单位挂钩,使校园成为引进、消化、推广新技术的试验基地。


第1版(要闻)
专栏:

  乔石在辽宁考察时强调
改造老工业基地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新华社沈阳7月27日电(记者牟丰京、石庆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近日在辽宁考察工作时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充分发挥优势,努力克服困难,大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老工业基地改造,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争取现代化建设的更大成绩。
7月20日至26日,乔石在省委书记顾金池,省委副书记、省长闻世震,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全树仁等同志的陪同下在辽宁考察工作。考察期间,乔石听取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以及沈阳市、大连市的工作汇报;参观了沈阳重型机械厂、电缆厂、电机厂和东北制药总厂、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大连造船新厂、大连运城制板有限公司、中国华录·松下录像机有限公司、大窑湾港、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区内的东陶有限公司,还到后石村看望了农户,察看了果园。
“八五”期间,辽宁改革开放有新的进展,经济有较大增长,城乡人民生活质量有新的提高,科技、教育等事业也取得了成绩。乔石为此感到高兴。他说,沈阳、大连等地的变化很大,看了很受鼓舞。沈阳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成就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大连近几年发展较快,城市建设、港口建设、造船业等有较大进步,对外开放明显扩大,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成效显著。乔石说,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对我们加快现代化建设总的说是有利的。辽宁农业条件比较好,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比较雄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发展的潜力是大的。虽然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只要充分发挥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国家和各有关方面的支持下,“九五”期间一定会发展得更好。乔石指出,把辽宁的经济进一步搞上去,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大连,作为我国北方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建设好了,对东北以及附近其他地区的发展,都很有好处。
这些年,辽宁农业发展较快,今年的收成也看好。乔石对此表示满意。他说,对农业,始终要抓紧,任何时候都不能丝毫放松。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农业必须长期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对粮食等基本农产品,首先要抓好。要切实保护农田,如果因基础设施建设不得已占掉一些,就要尽可能想办法予以弥补,比如多改造一些中低产田,多开垦一些荒地、荒山等。多种经营要努力提高水平。种植业、养殖业等都要逐步产业化,并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改良品种,有条件的要努力创造名牌。乔石强调,现在发展乡镇企业,起点和要求都应更高一点。辽宁有良好的条件,要充分利用农业基础好、工业实力强的优势。搞乡镇企业,可以同农产品的加工联系起来,也可以同国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配合起来。要注意吸收其他地区的经验,在现有的基础上搞得更好,上一个新的档次。在发展乡镇企业的基础上,合理规划,逐步把小城镇建设搞上去,使小城镇成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信息和服务的中心。在后石村,当了解到村干部带领群众搞多种经营,发展村办企业,村子的经济实力增强了,农民富裕了,乔石很高兴。他祝愿农村经济获得更大发展,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情况,乔石非常关注。他强调,思想要更解放一点,改革要更抓紧一点。企业改革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时不我待。要下大决心,不要顾虑太多;要加大力度,真抓实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晚抓不如早抓。已经明确的各项改革措施,要落到实处,不要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中。已有的一些经验,无论是本地的还是其他地区的,都要认真加以总结,实践证明方向对头、效果比较好的,就应该结合实际积极推广。十全十美的成套经验,是不可能等到的。他对辽宁在企业改革上的探索和进展予以肯定,相信通过进一步的艰苦奋斗,辽宁会干出更大的成绩。
乔石说,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要知难而上,敢于竞争。只要善于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不仅在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企业也不怕挑战。乔石强调,企业要增强竞争力,不抓技术改造是不行的。必须努力赶超先进水平,根据市场需要增加产品的种类,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相当多的企业,尤其是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的任务很重,很紧迫,确实不能再拖了。要下大力气,也要舍得花一些钱。可以多想一些办法筹集资金,包括积极发展金融事业。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企业,以及技术上起点比较高的新企业,也不要满足,不要放松。技术进步,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向前,才能经得起国际国内市场的考验。乔石对大连等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表示赞赏,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7月23日,乔石再次来到他50年代曾经工作过的鞍钢,参观了去年建成投产的10号高炉,听取了鞍钢情况的汇报。乔石请陪同考察的负责同志转达他作为一个老职工对鞍钢全体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的问候。他充分肯定鞍钢长时期内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和近年来改革和技术改造取得的成绩。他还说,我们国家正处在“两个转变”的过程中,鞍钢也处在改革和改造的关键时刻。希望新的一代鞍钢人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更勇敢一点,更不怕困难,使改革开放和技术改造的步子更大一点,更快一点,积极进取,扎实努力,鞍钢是很有希望的。乔石还勉励鞍山市和鞍钢继续加强合作,相互支持,共同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最好与最差,差别在管理
王杰
最近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看到了这样一条新闻:记者在抽查全国邮电部门“114”查号台工作情况时,发现上海的“114”服务质量最好,而北京的“114”服务质量最差。
如此差距事出有因。记者在调查两地情况时发现,最好与最差,差在管理上。北京“114”每天有10万人次拨打,却只有50位工作人员查询;上海“114”每天只有5万人次拨打,就有120位工作人员为用户查询;上海“114”有专人负责电话号码变更登记工作,随时更改号码库,而北京“114”没有这项工作,用户改了号码也不知道;北京“114”对“服务忌语”缺乏严格规定,上海“114”则把“服务忌语”贴在每个台上,而且规定服务小姐不准使用上海话的拖音。正是管理上如此大的差距,导致了服务质量上的差别。
在分析原因时,北京“114”负责人称是查询人次太多,上海“114”负责人说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让用户更加满意,而是不断在想怎样让用户更加满意。如此看来,最好与最差,差别还是在管理意识上。


第1版(要闻)
专栏:

  杨凌刷新奥运纪录夺得冠军
比赛第七天我选手获两金两银列金牌榜第三
本报亚特兰大7月26日电记者刘小明报道:当第26届奥运会赛程接近一半时,今天中国运动员再次高奏凯歌,夺得两枚金牌和两枚银牌。另外,我国两对乒乓球女双选手打入半决赛,已稳获至少一枚奖牌。
今天在射击赛场,继上午女将李对红夺冠后,下午杨凌在男子移动靶比赛中,以685.8环夺得金牌,并刷新奥运会纪录。他的队友肖俊以679.8环荣获亚军。游泳女将乐靖宜在50米自由泳比赛中,仅以百分之三秒负于美国选手,屈居亚军。
到今晚为止,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7金7银6铜20枚奖牌,超过法国暂居金牌榜第3位。(附图片)
下图:夺冠后的李对红。新华社记者 张燕辉摄
站在领奖台上的杨凌。本报记者 陈昭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共筑长城凝深情
——珠海特区新时期“双拥”活动纪实
本报记者赵京安
珠海,一个由边陲小镇神话般崛起的经济特区。在经济腾飞的同时,特区军民用血肉之情,同样谱写出新时期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辉煌篇章,两度荣获“双拥模范城”称号。
“有军队驻扎在特区,就是不放一枪一炮,也能稳定人心,安定社会”;“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军人也是生产者,生产‘和平’。我们在享用和平时,决不能忘记了为我们‘生产’和平的人们”。这是享有“拥军书记”美誉的珠海市委书记梁广大的名言。正是有了这种对人民军队在和平时期作用的认识,推动了珠海经济特区的拥军优属工作历久不衰。
几年来,珠海市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人民军队宗旨教育;开展“双拥”系列活动;树立一批“双拥”典型;在全市形成了拥军热、学军热、参军热,珠海市已连续15年被评为“征兵工作全优单位”,拥军优属的社会氛围愈加浓烈。
今年春节前夕,有“百岛之市”美称的珠海市人民再一次为自己的拥军义举奔走相告:为解决子弟兵长年驻守万山群岛一线岛屿交通不便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为万山群岛每个驻有部队的边远海岛修建直升机应急起降场。至此,一个具有珠海特色的“空中辟有拥军航线,陆上建有拥军路、拥军车,海上有拥军船,岛上有拥军店”的群众性立体拥军网络开始形成和运作。
“八五”期间,生产力飞速发展的珠海市,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同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与部队官兵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原则,时刻关心着部队的战斗力成长。3年前,珠海市领导决定对驻珠部队的“干打垒”营房实施“海岛安居工程”,先后拿出一亿多元,已完成改造海岛连队的所有营房,总面积达数万平方米。得知南沙守礁部队每人每天只有几十公斤淡水供应,珠海市领导们的心痛了,他们将刚刚研制生产、价值80万元的7台海水淡化器送到了南沙守礁部队官兵手中;珠海人民赠送给广空部队和粤北山区空军飞行员500多台“格力”牌空调机的佳话,早已在全国传颂。前不久,珠海市领导得知万山空军雷达站和海军观通站官兵生活艰苦单调,黄龙云市长亲自率慰问团送去了电热毯、抽湿机、干衣机、不锈钢桌椅和篮球架、乒乓球台等一批办公和生活设施。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珠海拨款3亿元,用于改善驻珠官兵的生活条件和训练设施。
“我们碗里有的,子弟兵碗里不能少”。梁广大书记这句深情朴实的语言,正是珠海人民对子弟兵厚爱的真实写照。市委、市政府每年对部队粮油、燃料、水电等供应实行“高进低出”,给予上千万元补贴。连队官兵的伙食补助由前几年的每人每天5角增加到现在的2元;今年3月,市人代会通过的地方财政预算中,安排了给驻珠部队干部和军队离退休干部按地方同级干部待遇发放特区津贴,仅此项加上伙食补贴,市财政每年要拿出4000多万元。
在珠海,军转干部安置率达100%,满意率达90%。在安排就业面临很大困难情况下,珠海人再难,也不难军嫂。去年,符合随军条件的91名军嫂全部得到了妥善安置。
珠海人民殷殷拥军之情,激发了特区子弟兵爱军精武的报国之志,先后涌现了数百名军事训练尖子和“南海前哨钢八连”、“红色前哨连”、“北尖岛海防连”等一批在军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先进连队和标兵连队,部队战斗力跃上了新的台阶。
珠海市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呈现了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特色。目前全市建立共建对子178对,有596个单位参建,参建人数达25万多人,共建点遍布机关、学校、街道、工厂、乡村、边防、口岸、海岛以及各级民兵组织。参建单位中有78%被评为本系统、本行业的先进集体和文明单位。
到过珠海的人,首先透过珠海的“窗口”行业和单位领略到这里的文明新风。珠海市以拱北口岸、九洲港、珠海宾馆、拱北市场等单位为重点,开展军民共建“文明窗口”活动。拱北口岸连续两次被国务院评为“文明口岸”;拱北市场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市场”,带动了全市的军民共建活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港澳同胞、外国友人的称赞。
情系特区热土的陆、海、空三军和武警官兵,积极主动发挥部队优势,支援特区“两个文明”建设,出动大量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援珠海九洲港防波堤、珠海机场、珠海港等47个重点工程建设,为特区经济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附图片)
珠海市粮油特需公司高价买进优质大米,平价供应部队,仅此一项,政府每年补贴千万元。王红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