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26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普通人的故事

  大山深处的母亲们
——“幸福工程”万里行采访手记
本报记者张善菊
6月13日至7月4日,我们一行10人在“幸福工程”组委会的精心组织下,行程万里,穿越陕西、贵州、四川、湖北和湖南5省的部分贫困山区,寻访了生活在那里得到“幸福工程”扶助的母亲们。
我事先并没想到,大山深处的那些母亲身上,有的不只是贫穷和疾病,更有一种柔韧、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尽管她们中的绝大部分从未走出过大山,也不认识自己的名字,却能用女人特有的韧性和执著,无怨无悔地承担起家庭责任。我虽然离开了她们,而那些贫困母亲的音容笑貌始终萦绕在心。
6月19日晴38摄氏度
(陕西大荔县)
我们早上5点半起床,原想早点儿到鲁安乡予安村和刘桂枝生活一天,却被车误到中午到达。
蝉噪蛙鸣。刘桂枝大汗淋漓,正坐在草棚前的板凳上喘粗气。她说,天一亮就上坡给牛割草去了,第三笼刚下背,水还没顾上喝一口。
59岁的刘桂枝有两儿两女,丈夫年前病逝,大儿参军,大女出嫁。7年前,她耗尽半生积蓄为老二娶了媳妇。谁知3年后的一个风雪夜,媳妇把一岁半的孩子弃在亲戚门外,便音讯全无,给刘桂枝留下一个精神恍惚的儿子、一个冻傻了的孙女。就这样,儿子、女儿、孙女,一家4口人的生活,全由她操持。
刘桂枝一家居住在黄土、麦草和树枝堆起的草棚里。棚顶如筛,遮风挡雨全靠用木棍撑起的破塑料布。炕上堆着破棉被,一口锅,两只缸,几只碗,窗棂竟是一把树枝。
今年,老天又不长眼。开春,麦子返青,一场凌汛,毁得3亩地只打了两袋子粮。初夏,油菜籽拉回家,就遭了连阴雨,沤得白毛盈寸,成了一堆废物。
我们问:“后半年的日子怎么过?”“不愁,河滩上一片一片的线菜、灰灰菜、扫帚菜、马齿苋,捡肉厚的挖回来,吃一些,另一些晒起来过冬。”
“日子过得委屈不委屈?”
“委屈了孩子。”
刘桂枝在与我们说话时,脸上始终有笑意。她说:日子过得苦是苦,却有人帮助。为女儿梅花复学,省上领导给钱,县上领导也给钱。孩子也争气,她的书法前年在中日书画展览会上获奖。想起孩子出息,这日子也不觉得多苦。“去年春上,‘幸福工程’贷给我2000元,让我养牛致富。真是时来运转了,那牛买回来不久就怀了小牛。小牛生下来就能卖700多元钱。用不了几年,我家里就能还上2000元款。再攒几年,就能盖几间瓦房,到时候再给老二娶个媳妇。”
6月24日阴27摄氏度
(贵州普定县)
骤雨初歇,山路泥泞,我们爬一步溜半步地到了高坡村苗族小寨。
正值插秧,罗桂英不在家。我跟着村长又爬了三道坡。村长朝水田指着:她就是罗桂英。罗桂英抬头,我发现她生活的全部艰辛已刻在灰暗的脸上和精瘦的躯体里。
普定县地处溶岩地带,土地石化,难种庄稼。罗桂英家种了一亩多水田,两亩旱地,年成好,收600公斤稻谷、150公斤玉米;年成差,只收350公斤稻谷,50多公斤玉米。
她一家7口这点儿粮,填不了几天肚子。于是罗桂英开始学养猪。她买来一头母猪,母猪每年能生七八头小猪,一头小猪能卖50多元钱。猪成了她的命根子。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喂猪;每天睡前最后一件事,喂猪。猪病了,她跑几里山路请医抓药。猪生仔了,她昼夜不合眼地守护。养到最后,猪都熟悉了她的气息。每次卖猪,不用绳捆车拉,只要她前边走,猪就跟着她到集市。
她和丈夫有编竹筐的手艺。尽管编一只竹筐搭上工夫才赚两元钱,可积少成多,一年下来,也算一笔不小的收入。
穷家难当。养猪、编织赚的钱,交完3个孩子的学费,已经买不了多少粮食。罗桂英一家还是不够吃。结婚十多年来,罗桂英总是最后一个上饭桌。多剩多吃,少剩少吃,不剩不吃。人毕竟不是铁打的。累月经年,她的胃严重损伤,发作时,腰都直不起来,可又无钱去治。
我问罗桂英,为什么总是最后一个吃饭。她说:“孩子们要上学,要长身体,婆婆老了,丈夫要干重活,就该我少吃点儿。”我们感叹说她太苦了,她却说自己高兴的事也不少。去年“幸福工程”贷给她2000元,让她多养几头猪。今年大孩子初中毕业考了高分。还有,婆婆身体结实,丈夫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乱发脾气了。
7月1日晴38摄氏度
(四川宣汉县)
火车换火车,两天一夜。终于从贵州普定来到四川宣汉。第三天一早,我们又钻进汽车,体验着蜀道的路转山回,直到天黑,直到大山把路斩断,才到了目的地——贴在山背上的落耳坡村。
村子很小,只有五六户人家。我们走过去,第一家门紧闭,第二家门开处,有火光闪出,一位年轻女子正在烧饭,孩子放在背后的背篓里。
我走进屋,她抬头朝我浅笑,并不惊奇,也不问我的来历。
她叫黄继美,两年前,结婚没几天丈夫就去山西挖煤了,留下22岁的她和9个月的女儿,以及四壁空空的家和3亩山地、一头猪。这几天,她家连买火柴的钱都没有了,烧饭要从别人家引火。
她家的3亩地散在五个地方,最远的一块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地里土豆挖了,她要背下山,红薯刨了,她也要背下山。每收一季,即使她每天背三次,每次背40公斤,也要背40多趟,用十几天。冬天到了,她还要到十几里外的山上砍一年烧的柴。这本是男人干的力气活,柴山势陡,又荆棘丛生,她要极其小心地稳住脚,拨开荆棘,将胳膊粗的柴树砍断,再劈下乱枝,截成一米五左右的棍子,然后打好捆,背回家。
“你愿意丈夫外出吗?”“哪个愿意?没得办法。地里收的不够吃4个月。”
在城里,许多22岁的女孩们还在父母的身边撒娇。在山里,22岁的黄继美却顶着太阳冒着雨,担起了一个家。“你觉得你命苦吗?”她摇头说:“穷没根,富没苗,年轻人只要勤劳,就有好日子。”同去的“幸福工程”组委会于秘书长问:“我们贷给你2000元钱,你打算干什么?”“改土。要不,养羊。”
我们要走了,她执意留我们吃饭,锅里的土豆刚刚煮了半熟。我们看了看她的家,一个土灶,一张床,一张旧桌子上边摆着半盆土豆,下面堆着一堆土豆。在这个家里,值钱的就是那堆土豆了。我们吃了,她就要少吃一些。
我们出门,黄继美跟出来,她的脸有些发红,看得出是由于激动,她反复说:“你们也没吃饭就走了。”我们含着泪,不知该对她说什么,只好朝她和孩子挥手,再挥手。
(附图片)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朋友信箱

  要不要合群
在我周围,有相当一部分人业余时间里聚在一起不是打牌就是喝酒,嘻嘻哈哈好不热闹。而我喜欢一人默默地看书或写点儿什么,与他们合不来,所以被一些人认为“反常”。有人对我说,现在是个关系社会,应把精力放在交朋友联络感情上,你不合群,就缺少朋友,必然没有关系。我真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合群。
湖南新化县油溪中学罗贵雄
所谓“合群”,我的理解是与他人保持交往和交流。这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是社会人,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这种帮助最多、最直接的来自家人、朋友、同事、同学。
其实,你现在面临的不是要不要合群的问题,而是怎样合群的问题。一起打牌、喝酒是合群,一起研究探讨问题是合群,共同做一件事情是合群,静静地认真倾听别人诉说也是合群。总之,合群的方式和内容很多,只要你有这方面的愿望,就能找到。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个平等的观念和一颗真诚的心。
你不喜欢喝酒、打牌,当周围的人聚在一起打牌、喝酒时,如果你装出喜欢的样子,凑上去喝、玩,套近乎,那完全是为了讨好别人,是一种虚伪的表现,这样建立起来的“合群”,更多的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如果你觉得他们粗俗、没文化、档次低,看不起他们,在任何场合都不与他们接触,那便是不平等心态在作怪,这只能导致相互间的隔阂、对立甚至敌视。
如果你虽然不认同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某种习惯,但仍尊重他们并平等相待,就会发现即使不喝酒、打牌,也能找到其他的交往方式,并在交往中看到对方身上的优点和优势,就会学到有益的东西。通过真诚、平等的交往,你会结交很多具有不同年龄、职业、地位、文化、性格、爱好的真正朋友。(心语)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

  “幸福工程”
简介
“幸福工程”,是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等单位联合发起并实施的一项以贫困母亲为救助对象的社会扶贫工程。
这项“工程”的运作方式为:向海内外募集资金,然后以无息和低息贷款的方式,直接到户。并通过当地专设的管理机构,指导农户发展家庭经济、普及文化教育、普及医疗知识,宗旨是为广大贫困母亲治穷、治愚、治病。
“幸福工程”于1995年2月启动。目前,已在12个省市设立项目点19个。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事中有法

  小孩也有著作权
袁希利
哲哲8岁,很有绘画天分,他画的儿童画多次在省市参展。去年6月,他的3幅作品被编进了一本少年儿童美术作品选。父亲在给他买书时发现了这一情况,便找到出版社索要样书,并要求支付稿酬。一位年轻编辑听完后说:“你的儿子才8岁,连选举权都没有,还有著作权?我们出版儿童画选,是为了鼓励儿童们画画,能把你儿子的画选进来,已经很照顾你们了,别再想入非非了!”哲哲的父亲想不通,回家后便写了一份诉状,请求法律保护。法院经过审理,依法判决出版社向哲哲支付了稿酬,付了样书。
我国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我国公民,不论其民族、性别、职务以及文化程度等有何种差别,也不论其年龄大小,他们的民事权利能力是一律平等的。同时,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享有该作品的著作权。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和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并支付稿酬。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哲哲虽然只有8岁,但他享有对自己作品的著作权。同时,他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请求法律保护。出版社擅自使用哲哲的作品,不付稿酬,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

买东西,不妨“慢半拍”
孙传新
几年前,一只防风打火机卖二三百元,一副人造水晶眼镜上千元,一件裘皮短大衣上万元。现在,这些红极一时的“高档”商品有的削价幅度较大。性能比较先进、并未过时的486家用电脑,年平均降价近两千元。漫步市场,起步价高得出奇而后狂跌的商品比比皆是。对这种现象,普通消费者应有一定的认识,准确把握购物时机,不要头脑发热。
首先,这是厂家、商家采取的定价策略,市场营销学称之为“短期价格策略”,西方经济学家俗称“撇奶油策略”。这种策略利用新产品的新颖性,一开始就高位定价,力求在竞争对手还没有进入市场之前大“捞”一把,然后迅速放弃,就像喝牛奶先撇最有营养的表层奶油一样。这种定价策略,迎合了高收入阶层的“自尊消费心理”。市场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高收入阶层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不太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注重追求精神上的某种满足。一些人受这种消费心理驱使,购物馈赠亲友时宁肯花110元买一件质量并无把握的新产品,而不肯花99元买一件质量过硬的“旧面孔”,从“猎奇”和“档次”两方面满足“自尊”心理。再加上社会腐败现象推波助澜,少数挥霍公款的高消费者,购买新品送礼行贿往往不讲价钱。厂家、商家看透了这一点,“不赚白不赚”,高位定价。
其次,任何产品不管使用价值多高,都要经过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和衰退期。投入期和成长期出厂的产品价格虽高,质量却不会尽善尽美。一般来讲,“自尊消费心理”极强的高收入阶层的购买欲望得到满足之后,新产品也进入了成熟期,不但质量有可靠的保证,而且因为产量的增加、竞争对手的介入而不得不大幅度降价,使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比较贴近。
了解了以上两点商战规律,工薪阶层购买新产品不妨“慢半拍”,大可不必为赶时髦、争新潮而用“血汗钱”打“水漂”。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世相百态

害人不浅
四川南充市杨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