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26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文化时空)
专栏:

  兴小康文化建新型农村
华辉
为了充分发挥文化工作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为农村、农民治愚、致富、奔小康架设文化“金桥”,河北省文化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总体部署,在全省农村实施“小康文化建设工程”。以小康文化建设总揽整个农村文化工作,并积极用文化的方式做好农村工作。
“小康文化建设工程”以“播洒文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与党的中心工作紧密挂钩,实施近两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与成就:
县乡两级国办文化的“三馆一站”硬件设施建设和村文化娱乐场所得到迅速发展。近几年全省先后投资5723万元,兴建了县级公共图书馆56座,新建馆中面积最大的达3400平方米。一批小城镇还新建了500平方米至2000平方米不等的文化中心楼。
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目前,全省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已全部列入国家编制,有效地巩固了这支基层文化工作队伍。该省在狠抓在职人员培训、提高的同时,严把进口关。
充分发挥文化的教化和导向功能,利用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动农村移风易俗;积极开展科技、文化下乡进村活动,帮助农村治愚、致富。全省组建了110多个小康文艺宣传队,自编政策、法制和典型宣传节目2000多个,走村串户演出9000多场,宣传农民1000万人次。
文经、文贸紧密结合,既搭台、又唱戏,为全省各县(市)数十个重大经贸活动的成功举办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狠抓了特色民族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工作,现在曲阳石木雕刻、衡水内画、武强年画、辛集农民画、蔚县剪纸等已经成为当地充满活力的支柱性产业。
提高了开放和旅游区域农村的文化格调和品位。指导上述区域农民兴办了大量健康、向上的文化产业,如山海关长城奇观园、环幕影院等,大大改善了河北对外开放的文化形象,优化了人文和投资环境。


第12版(文化时空)
专栏:

  儿童剧《瓜王旗》暑期播出
一部富有喜剧色彩的六集儿童电视剧《瓜王旗》,由北京电视台、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和北京化轻研究所联合摄制完成,暑假期间将与广大电视观众见面。这部电视剧通过瓜乡的孩子们在暑假中成立“爱瓜队”,为村里做好事、抵制违法行为的故事,充满儿童情趣和乡土气息。(文一)


第12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之旅

  走近测绘兵
秦方
不久前,一封特快专递送到了我的手里。我急忙拆开一看,原来是中央军委命名的“丈量世界屋脊的英雄测绘大队”——成都军区测绘大队邀请我帮他们收集文艺作品的素材、体验生活的公函。我高兴极了。久违了,英雄的测绘兵。
那是3年前的三伏时节,我们总政话剧团团长郑振环大校编写一部歌颂测绘兵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话剧《摸天》。作为戏中女主角的我与剧组其他同志,由郑团长带队一行10人深入到正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执行任务的兰州军区测绘兵的第一线体验生活。
进沙漠前,兰州军区测绘大队的万教导员给我们每人发了三根黄瓜、两个鸡蛋和一壶水。他告诉我们,这是一天的伙食。我连忙推辞。因为在北京我可以连着几天不喝水,是一位“旱鸭子”,这才一天算什么。万教导员神秘地笑笑说:“一会儿走进沙漠你就会知道了。”我很不情愿地接过了水壶。踏进了沙漠领地,我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那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那由沙堆积成的山层层叠叠,十分壮观。可惜,好景不长,刚走20分钟左右,头上的太阳像个大火球一样烤着,我开始觉得口干舌燥,浑身无力,两脚踩在沙漠里软绵绵的,一点也不给劲。空中空气就像热锅里的蒸气熏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一刹那,我头晕目眩,两眼直冒金花,好像身上背着千斤重担。这时我突然想起万教导员给我的水壶。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大半壶,好像才稍轻松一些。我在一位战友的搀扶下,迷迷糊糊、晕晕沉沉到达测区。夜间在沙漠里睡觉我是有准备的。但是当他们搭起帐篷,和我们在一个帐篷里休息,我一点准备也没有。他们把睡袋都让给我们,自己睡在垫子上。我们两位女同志睡中间,两边都有男同志保护。当我们刚要进睡袋休息的时候,旷野中突然传来令人毛骨悚然、凄凄惨惨的狼叫声。过去只是在电影里见过两眼放着绿光的狼,也听过狼嚎,但像现在这样近在咫尺还是第一回。我吓得浑身发抖,连喘气都不敢大声。我偷偷看了一眼身旁的女战友,她似乎也跟我一样把头埋进睡袋里。而这些对付狼群有经验的测绘兵,早就在帐篷周围点着了火,并且由四位男同志轮流值班,为我们守夜,一直守候到天亮……
这次,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成都军区测绘大队。跨进了这所英雄的大门,我分分秒秒抓紧时间,不放过任何机会,与38位测绘战线上的老、中、青三代人促膝交谈,收集素材。我不知道在交谈中为他们那种可歌可泣的壮举流了多少泪,也不知被他们共同的一种语言“已经习惯了”感动了多少次。
又一个漆黑之夜降临了,风沙摇撼着我的视线,我的情感。我的身边,是可亲可敬的测绘兵。一想到这些,我眼角的泪水就开始弥漫。但我没有让它们滴落,我要让这泪水成为力量的种子,播进日记、播在舞台,让他们的心愿变成祝福,洋溢在千千万万观众的心头。
野兽的叫声又起了,我大胆地走出门槛,走近为我们观星探月的测绘兵同志……


第12版(文化时空)
专栏:神州采风

  井冈山上一书舍
邓惠清胡刚毅
革命摇篮江西井冈山市黄坳乡光裕村,有一个“石围文化书舍”。这是个乡亲们修心养性、交流信息的好去处。村里的男女老幼,一有闲暇,就在这里或聚精会神阅读书刊、或吟诵诗篇、或练书法、或下棋聊天……
这个书舍的创办者是一位名叫李彧的75岁的老汉。
他80年代初离休回到家乡,看到群众物质生活得到较大提高,但文化生活贫乏,地处偏僻的村民几乎没有书报可供阅读,村民精神世界严重“缺氧”,心里十分焦虑。他萌发了自费创办文化书舍的念头。于是,他克服种种困难,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完成了自己心头的一个梦想。
建在村口的“石围文化书舍”占地70多平方米,内设书报阅读、文娱活动、保健咨询、书法创作、抒情聊天五个活动室,备有各类书报2000多册,文娱活动工具20多种。书舍每天上午9时到12时,下午3时至5时30分准时开放。书舍从开办之日起,已成为当地群众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寻找致富路的理想之地,每天读者络绎不绝。
1993年,为了适应书舍读者越来越多的情况,李彧将原书舍拆除,再投入资金5000元重新建筑。当时他家里也在建房,资金紧张,他宁肯自己赔利息向银行贷款建书舍,将一层书舍改为二层书舍,总投入1.2万多元。新书舍大为改观,楼上为“文化活动楼”,备有书刊、报纸、棋类、扑克、文物等,供人学习、娱乐和参观;楼下为文化活动室。自开办8年来,书舍共接待求知娱乐者5万多人次。


第12版(文化时空)
专栏:

  小朋友张墨个人画展举办
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近日在北京官园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举办北京育英学校四年级学生张墨个人画展。张墨自幼从名师习画,在国内外获奖四十余次,曾作为文化小使者赴日访问。(白木)


第12版(文化时空)
专栏:

  洪文岭书法作品在京展出
由《书画艺术家报》社、中华名人书画院共同主办的青年书法家“洪文岭书法展”日前在北京当代美术馆展出,共展出作品百余幅。洪文岭自幼受其父洪健康先生教诲,学书颜柳,上追汉风,其作品洒脱飘逸,稳拙大度。(燕文)


第12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巡礼

  霓虹灯下“新哨兵”
曲志红
杨浦大桥的钢索勾勒出今日上海的雄姿;童阿男、赵大大、陈喜组成的“雕像”,凝聚起沉甸甸的历史;少先队员徜徉在雕像旁,仿佛抚摸着还在烫手的昨天;武警战士巡逻在南京路上,心中仍充满艰苦创业、为国奉献的激情……军艺戏剧系93级师生重排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以别开生面的场景将今天的观众引进了30多年前诞生的这部话剧名作之中。
《霓》剧是建国以来的优秀剧作之一。它生动地再现了建国初期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保卫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不朽业绩。它通过不同角度的矛盾和斗争,深刻揭示了在夺取政权后,如何警惕和战胜“糖衣炮弹”袭击这一具有深刻意义的重大主题。
然而,《霓》剧所叙述的故事,距今已近半个世纪,即以剧本问世、上演的1963年而论,也过去33年了。难怪听到军艺要复排此剧时,许多人不由自主生发出一连串的问号:90年代的观众能够接受这部“革命历史剧”吗?一批20岁上下的学员能够理解并演好陌生的“老哨兵”吗?那些当年被此剧及同名电影深深打动过的老观众,会认可这些“新哨兵”吗?
60年代曾在军艺排演此剧时扮演陈喜的军艺副院长郑邦玉,对此有自己的理解。他说,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仍面临反腐蚀、反腐败的斗争,仍要警惕并战胜“西化”、“分化”以及腐朽思想文化的入侵。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高度赞扬的《霓》剧,它所展示的主题至今仍具有发人深省的现实意义。正因为如此,傅庚辰院长和其他院领导在纪念建党75周年和长征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选定这部戏对学员进行专业训练和学习总结。
为了排好这部颇有经典意义的作品,军艺组织主创人员专程赴上海,与剧本作者沈西蒙座谈,访问“好八连”和已接替“好八连”在南京路上值勤的武警某部十中队干部战士,对参加演出的学员进行党史、军史教育,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复排《霓》剧的导演、军艺戏剧系副教授王敏谈及自己的体会时说,重排《霓》剧,实际上比排演外国名剧更难,这不仅因为它是一部具有浓郁喜剧色彩的正剧,更因为它是在表演一段很多人熟悉而演员却不熟悉的历史,是在排演一部演员很陌生而许多老观众却记忆犹新的戏剧。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启发这些年轻人演兵、爱兵、了解兵,指导这些90年代的青年把60年代青年演过的50年代的战士重新演活。
军艺的导创人员,为了适应当今观众的审美需要,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他们在脚本里增添了老年林媛媛、童阿男和两个少年的线索,以“过去”为主干,以“现在”作“间离”,用今天的视角去观照历史,为这部“历史剧”融进了时代感。导演还大胆进行艺术探索,多次用“定格”的手法使行进中的人物化做具有“历史感”的雕塑,使雕塑成为流动于全剧之中“力量”和“精神”的象征。全剧结尾时,当年霓虹灯下的哨兵,时而定作雕塑,时而又行进在今天的战士行列,现代军营歌曲《一二三四》和《解放军进行曲》互相穿插,两个时空的融会传达出一个新的历史主题——先辈的革命精神和传统仍然引导我们的队伍勇往直前。
现在,新的《霓》剧已经为各界观众演出十多场次,赢得了老、中、青三代人的掌声。这掌声表现出当代观众对“新哨兵”的认同,也显示着这样一个事实:真正的精品自有其长久的艺术魅力,贴近大众、认真严肃的创作演出自会获得心灵的回应。
(附图片)


第12版(文化时空)
专栏:艺海泛舟

  生活的魅力
本报记者杨柏青
一台话剧,引来缤纷的泪水,引来摇醒泪水的如潮掌声,这就是《搭马架子的人》,北国边陲一个只有15年历史的小小剧团——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话剧团的最新奉献。
还在数月前,该剧编剧匡子亮、副团长卢发随呼盟文体广电局副局长王平来京出差。为了省钱,他们住在内蒙古宾馆的地下室,记者还曾调笑:“你们真是奋斗在生活的最底层。”看完这台五场现代话剧,记者方感当时语言的唐突和轻率。因为生活底层的故事,通过艺术凸现出来,即是摄人心魂的艺术魅力。
《搭马架子的人》讲述的是20多年前发生在大兴安岭一个“盲流”点儿四位年轻人之间的故事。青梅竹马的情侣黄炎杰和苗青箐为躲避政治迫害远逃东北。在大兴安岭深处的一个盲流点,他们受到何大拿、何敏兄妹的收留。不幸的是,何大拿爱上了苗青箐并且在一个酣醉之夜占有了她。悲怆的黄炎杰在清山队的搜捕和感情的巨大折磨面前,远走俄罗斯。苗青箐独自抚养起她和何大拿的孩子苗小青,并且执著地拒绝着何大拿。何大拿坚定地爱着苗青箐,20年如一日,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忏悔着那不该发生的一幕。直到大地回春,直到花满人间。苗青箐已是首屈一指的乡镇企业家,何大拿当上了“种粮大王”,黄炎杰也在改革开放之年以富商的身份西装革履归来。四个人物的命运被时代生动地改变了。没有改变的是,他们对生活的真诚,对真善美的执著。
应该说,该剧的情节并不复杂,它表现的是四个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乍看上去,似显“单薄”。可喜的是,该剧的妙处亦恰在此。它通过画面,通过音乐,通过浓郁的生活气息,浓浓的真情,震撼着观众的心灵。故事在这里已不重要了,故事在这里只是一条红线,它穿起的是一个个洋溢着强烈美感的画面。这种美感即是真诚之美,善良之美,即是生活之美。
无论是20多年前旧山庄的凄惨,还是改革开放后新车站的热闹,无论是昔日悲凉的袅袅炊烟,还是今天人们脸上忙碌的笑容,该剧都在告诉我们,对真善美的渴望,就是对生活的渴望。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之美是一切美的源泉,一切魅力的源泉。
事实上,该剧就是紧紧环扣生活之美来拓展情节的。它通过时空的跨度,通过场景的转换,通过主人公现实处境的变异,把生活的感悟,生活的真谛,深刻而深情地展现出来。那悠扬的马头琴声里,包含着一个民族苦涩的脚步。
演员成功的表演,有效地升华着这一主题。饰演苗青箐的王颖刚从艺校毕业,是位年轻的演员,但她对角色性格的分寸却把握得精确而独到。何大拿的扮演者张国忠原是名舞蹈演员,他把舞蹈艺术的许多基本功应用到该剧中,使得何大拿的形象丰满而厚实。几位演员的刻苦、刻意,使得剧情跌宕而富有张力。
优美的舞台布景有效地衬托着主题。那山岗,那草屋,那木栏,那炊烟,甚至那木墩,那远山,无不充溢一种现代美感。而这种现代美感在具体的剧情里,又弥漫着一层浓郁的生活气息。配上悠扬的音乐,它使得剧情更富有立体感,更能感人肺腑。
仅有50余人的呼盟话剧团在话剧不太景气的年代,却矢志不渝,不断推出话剧佳作。从《渥巴锡汗》到《追梦兰河谷》,再到今天的《搭马架子的人》,无不体现了一种精品追求,精神追求。这一台台场景独特、背景奇特的话剧背后,蕴含着活跃在呼伦贝尔这个大舞台上的全团演职员工对生活的独到理解。
(附图片)


第12版(文化时空)
专栏:金台文谈

  漫话“家庭书架”
陈新
目前,我国的图书发行方式较前几年有了一些进步和改善,比如出版社可以直销,新华书店送书下乡;图书展销会面对面洽谈,二渠道的不断完善等,这些进步是可喜的,也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从根本上说,图书发行依然没有摆脱“守株待兔”或曰“姜太公钓鱼”的被动态势,无论是出版社还是新华书店都是静候顾客即读者主动上门,自己挑选。至于读者如何选书,会不会挑选,挑选的书好不好……这些问题,都很少有人关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经过广泛调查,我们发现,目前有相当一批读者怀揣一笔购书专用款,却苦于不知道该购何书,更不知道同样一种书购哪种版本为好,至于对图书的实用价值、收藏价值以及译著的优劣更是缺少识别能力。如何为这一批读者排忧解难呢?最近出现的一种“家庭书架”销售方式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和好途径。这就是出版社和新华书店不仅把图书一本一本地摆好等读者来买,而是根据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把图书挑选好、搭配好,整架整架地向读者推荐,有的根据读者的要求“送货上门”,直接送到家中。许多人认为,“家庭书架”是图书发行的一个带有变革性的大胆设想和崭新途径。
“家庭书架”出现以后发生不少趣事。例如有一位“大款”请一位学者为他开了一份2.5万元的购书单,当他接过书单时高兴得直搓手,当场拿出酬金,向那位学者表示由衷的感谢;一位家长请一位编辑为他上初中的孩子开列一个“儿童书架”的书单,他得到的报答是千恩万谢和一束鲜花。
这两件小事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目前确有一批整架购书意向的读者,而且心情相当迫切。其基础便是许多人有了钱。他们不愿意乱花,而想用在正道上,于是想弄一架高档次的精装书,以弥补其“穷得只剩下钱”的精神空虚。总之,有了钱的人们已经把眼睛转向了图书市场,只是不知道如何买、买什么罢了。“家庭书架”在这个阶段及时推出可谓最佳时期,我们为什么不引导他们把乱花的钱用来买书呢?
“家庭书架”的种类应不拘一格,可分高、中、低多档;可分综合、专业两大类;专业类又可分政经、文艺、少儿、科技、教育等多种;可分干部、工人、农民、军人、教师、知识分子等不同职业书架。至于定价可按档次高低、类别不同,考虑购买能力大小,分别定出不同价格。当然这种“家庭书架”售书方式,也有一个商德问题。出版社决不能把销售不出去的或劣质品“搭配”卖出去。这是应该防止的。可以相信,“家庭书架”是一个值得提倡的好的图书促销形式,愿它能进入千家万户。


第12版(文化时空)
专栏:

  《中国大众创作文艺丛书》问世
面向现代化建设第一线广大业余文艺创作大军的大型文艺创作出版工程——《中国大众创作文艺丛书》,经过两年多的紧张工作,已经开始同读者见面。《丛书》第一辑(1978—1995)的第一集《神州大动脉·京九铁路建设报告文学集》已经出版,其他各集《拥抱太阳·中国核试验基地风采录》、《中国煤炭短篇小说精品选》、《立体交响曲·中国建设建材文学作品选》和《长鸣集·河南省驻马店市文学作品选》等已付梓,不日即可陆续面世。张爱萍、林默涵等为《丛书》总顾问,贺敬之、高占祥、管桦等为《丛书》总主编。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丛书》,旨在通过以出书为主的形式,推动、扶植基层业余文艺创作活动,鼓励文艺反映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火热斗争,倡导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开创我国文艺创作的新局面,使文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张万象姜志洁)


第12版(文化时空)
专栏:人物剪影

  大禹的信徒
——访电视剧《水困古城》编剧李伯宁
本报记者李舫
明丽的阳光筛过繁茂蓊郁的葡萄叶在庭院里投出斑斑驳驳的影子。他站在门口,伸出双手迎接我,精神矍铄、和蔼可亲,平静中透出一股执著和锐气,不由使我想起我刚刚通宵看完的11集电视连续剧《水困古城》中的主人公解永清。对水利事业的共同关注和追求使他们具有了某种精神上的相似,或者说,这位78岁的老人在塑造他的主人公时,自觉不自觉地把他46年水利生涯的憧憬、爱恋和他的甘辛苦辣渗透进去,并以此丰满作品的血肉。
房间里很暗,桌上堆着厚厚的一沓书稿,有些已经泛黄,有些已经缺损,填满主人各个时期的不同笔迹。这是《水困古城》剧本最原始的资料,话题便自然而然地从这里开始。这部电视剧从1964年开始酝酿,30余年中五易其稿,不断被充实和修补,可谓一部中国水利事业的艺术编年史。作为编剧、策划,更作为老水利人,李伯宁在其中倾注了他对中国水利事业的全部深情和体验、全部忧患和思索。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遥远的故乡。人类托庇于水的滋润,也往往受制于它的喜怒无常。”这段开篇不凡的片头词一开始便奠定了整部电视剧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沉重基调。“中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而深重的国家。据1949年前2155年的统计,共发生旱灾1056次,水灾1092次,平均每年都有一次灾害……”李老的声音深沉而舒缓,有些涩滞,仿佛时光倒转,历代百姓因水而饱受的痛苦历历在目。
“新中国建立之日,也是我们的水利事业大发展的起步之时。建国46年来,我国水利建设规模之大、数量之多、速度之快、质量之好、效益之高,是前所未有和举世瞩目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就国计民生的需要和发展来说,我国的水利设施部分已经老化,对频频威胁着我们的特大洪水仍然没有防御能力。”他的谈话完全靠那些生长在他头脑中的史料、数字来把握和表达,几乎不用什么表情和手势,讲到这里,却兀自点了点头,将桌上的那沓文稿一一摊开,忧虑重重,心事重重。“联合国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虽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李老很善谈,但他的谈话几乎三句离不开一个“水”字。在他看来,治水就是他的生命,他的一切,他为此而喜而忧。不用多问,这些也正是他创作《水困古城》的动机和宗旨所在——将新中国水利事业的点点滴滴浓缩在一部电视剧中,用一种轻松而清晰、较易被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阐释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以增加人们对水的忧患意识、责任感与使命感。
我问他:“在经过了种种艰辛与磨难之后,如果生命再有一次选择,您是不是还愿意走这条风风雨雨的道路?”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没有犹疑,没有追悔,没有动摇。“每一项事业的进步都建基于前人的努力和牺牲,水利尤其如此。为了子子孙孙的风调雨顺,我想我们这一代人对任何付出都会心甘情愿。挫折也好,苦涩也好,失落也好,毕竟都是短暂的。”
李伯宁,1918年出生于河北高阳县。少年时投笔从戎,转战南北。1949年,随同李葆华参加了傅作义共同组建共和国水利部的工作,自此孜孜矻矻,“衣带渐宽终不悔”,后历任水利部副部长、三峡省筹备组组长兼党组书记、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主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往事,是一个人生命的底色,李伯宁却不愿更多地停留于此,他的所想所谈所感所愿都是中国水利工程的利弊、南水北调的可行与否、三峡的开发和移民、“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期望和梦想……
愿他和中国的水利梦早日成真。


第12版(文化时空)
专栏:

山东省长岛县十分注重和关心渔民富裕起来后渔村群众文化活动,通过常年文化下岛加快渔村两个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县文化中心利用渔闲时间分批定人定点到渔村辅导渔民业余文艺创作和民间业余艺术小组。图为县文艺工作者与渔民同台演出的情景。
石其鹏沈荣民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