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专页)
专栏:

  共产党员的光辉群像
本报评论员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广大读者推荐管前根、匡宗仪、史作善、马永顺、林炳熙、李如刚等6位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这6位共产党员,有机关干部,有人民警察,有林业工人,有工厂厂长。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感人至深的业绩。这些业绩,映射着时代的光彩,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在此以前,我们曾向读者陆续介绍过徐洪刚、李国安、徐虎、吴天祥、陈金水、陈观玉等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这些在不同岗位上工作的共产党员,组成了光辉的群像。他们以自己第一流的成绩,给了我们巨大的激励和鼓舞;同时,他们又使我们感到那样亲近和普通,觉得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不是高不可攀,这就更加激发了我们学先进、赶先进的动力。
这6位共产党员身上有着共同的特点,值得我们学习。首先,他们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和人民作出了无私的奉献。这是党员观念和党员意识最为鲜明的体现,也是共产党员最重要的政治素质。6位同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鞠躬尽瘁,但他们却索取甚少,克勤克俭,过着朴素甚至是清贫的生活。曾长期主管经济工作的匡宗仪同志,终生恪守“一顶斗笠来,一双胶鞋去”的格言。公安警察史作善家庭生活困难,可他5年多为医治癌症所花的5000多元医疗费,没向公家报销过一分钱。国有大型企业包头糖厂厂长李如刚家中,最值钱的家当就是一台彩电。审批工程额达5亿多元的林炳熙家中竟没有任何装修。这些同志清正廉洁、一尘不染的高风亮节,感人肺腑。他们对自己如此苛刻,心里却时刻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为解决群众的困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有的同志还由于积劳成疾不幸早逝。在这些同志身上,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员为了人民幸福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精神风貌。广大党员一定要认真学习他们努力实践党的宗旨的精神,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这6位同志先进事迹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团结群众奋力开拓,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管前根同志怀着振兴国有企业的雄心,就任厂长之后认真研究市场,大胆采用高新技术,探索新的管理方式,终于扭亏为盈,根本改变了职工的困难处境。马永顺同志不但创造了全国手工伐木最高纪录,发明了五六个先进作业法,而且80多岁还带头植树造林,促进了林业生产的良性循环。林炳熙同志在工程建设中精心钻研技术,经他参与改进技术节约的建设费用达3000多万元。匡宗仪同志领导建设汉华纸厂比计划节约800万元。李如刚同志率领职工攻克新技术难关,终于将一个设备陈旧的亏损国有企业变为一个盈利大厂。这些成就,是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勇于开创新局面所取得的成果。他们的坚毅勤劳、勇于开拓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对于带动群众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实现党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具有极大的鼓舞作用。我们学习这6位同志,就要像他们那样,积极投身到现代化建设当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这6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人民,人民也对他们情深如海,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公仆。匡宗仪、史作善、李如刚同志辞世之后,大批干部群众、家乡父老前来诀别。一幕幕感人的景象,说明了我们党与群众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这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第3版(专页)
专栏:

  匡宗仪——清正廉洁留美名
杜若原李光荣
“春节前农场送来的鱼,我表示感谢!我称了鱼,共12公斤,现寄上110元。”汉南区乌金农场办公室主任王保和至今还保留着这张便函。那是1992年春节过后,匡宗仪写给他的。
张远汉,乌金农场的老农工,追忆几年前的一件事:他的儿子调到纱帽镇水厂工作,户口却没有解决。一天,他见到了老相识匡宗仪,央求帮帮忙。匡宗仪连连说:“我打听打听,行的话,我就办。”不久,事办成了。张远汉就从自家鱼塘里捞上5公斤鱼去看匡宗仪。匡宗仪一见,急了:“唉,老张,你怎么也搞这种事呢?”张远汉说:“我提都提来了,你总不能让我再背回去。”鱼便收下了。第二年3月,张远汉收到匡宗仪寄来的钱,一数,30元:这比到市场上买还要高。张远汉迭声后悔:早知如此,还不如不送鱼!
匡宗仪,武汉市汉南区原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1995年2月14日,在他积劳成疾离开人生之后,上千人涌到医院,为的是再看他一眼……
“一顶斗笠来,一双胶鞋去”,匡宗仪一生都在履行这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女儿们在清理匡宗仪的书桌时,发现了几封尚未寄出的交伙食费的信,分别写着“银莲湖农场”、“东城垸农场”、“邓家口镇”。区政协的一位同志说,这种信有一次他就替匡宗仪送过20封。
受礼,按价付钱;吃饭,照标准付款。匡宗仪恪守这条原则几十年,汉南的干部群众早已折服,有口皆碑!
清正廉洁,在匡宗仪看来不是一种炫耀的“资本”,而是共产党员应该遵从的美德。作为一位副局级干部,他常常将印坏了的纸和过时的文件简报收去,反叠装订后再用,上面甚至写着他给区直机关讲党课的提纲,以及汉南区农业管理、水利建设的建议原稿。
匡宗仪曾长期接触和主管经济工作,担任过诸多工程的指挥长。到政协后,还担任了投资3000多万元的筹建汉华纸厂的指挥长。汉华纸厂建成了,比计划节约800万元。厂里按政策兑现他奖金3000元,他拒绝接收。匡宗仪退休后,汉华纸厂再三请他去当顾问,他提出一不要顾问费,二不要聘书,三不要任何照顾。后来区委请他抓全区的多种经营,他仍是这三个条件!
匡宗仪并不是不需要钱。在他家里,跟随他老两口40多年的衣柜,已裂出指头宽的缝隙;一台30厘米的黑白电视机,天线是用旧铁丝拉的;床底下是一双旧大头鞋;一把藤椅用了几种颜色的尼龙绳绑着……这就是担任了28年县级、10年局级职务的匡宗仪的家当!(附图片)


第3版(专页)
专栏:

  李如刚——克勤克俭当家人
本报记者傲腾刘亮明
要给因车祸去世的李如刚厂长出殡,内蒙古包头糖厂2000多名职工,不约而同,肃立厂门口。伴着阵阵哀乐,声声哭泣,人们记起他掷地有声的名言:“干一番事业还是捞一把,这是企业家与败家子的分水岭”,如今厂长走了,他确实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在一次市里召开的厂领导大会上,有一位亏损企业领导嫌会议饭不好,另备一桌饭,李如刚也被生拉硬请去了,饭局还没开,几位厂长就开玩笑说:李如刚抠门,那么大的盈利大户不请大家,让一个亏损企业请你。东道主接过话头说道:企业亏损,但厂长宴请的钱还是有,不仅一顿,再请几顿也无所谓……这话一下子触怒了李如刚,他甩筷拍桌骂道:“工厂亏损,你当厂长的大吃大喝,亏你能吃得下,我咽不下。”拂袖而去。在场几位厂长现在想起这事都说,李如刚给他们上了一课。
1988年,全国制糖业全面不景气,包糖这个50年代上马的企业更是老态龙钟,设备老化,队伍老化,对外没有竞争力,对内欠帐多,负担多,步履维艰。李如刚一举中标从原来的厂党委书记变为厂长。有一位挚友不理解他,问道:“你这个大学学数学的高材生,怎么算不过帐呢?你何必冒这个险?”李如刚回答:“我就是想干一番事业。”所以他的就职演说就是“三不”方针:“一不怨天尤人,二不等待观望,三不向上伸手!”
李如刚不信国有企业搞不好。1992年,一家客户提出急需3000吨特制幼精糖的要求,是李如刚率全厂同志攻关克难,成功地生产出这一新产品,使糖厂成为国内唯一能够生产这一产品的企业,几年来靠这一产品创利税逾千万元。
李如刚是大型企业的厂长,可家人亲友从来未沾过他半点便宜。小儿子大学毕业分配到呼和浩特市炼油厂,因女朋友在包头,就求爸爸把他调回包糖,李如刚说:“因为你是李如刚的儿子,这件事不成。”每当食糖走俏、价格上调时,求李如刚批条子买糖的人踏破了门槛。李如刚与班子成员商定:批售的糖必须按上调价,并要经厂纪委监督检查。李如刚在包头工作的妹妹找他要买点糖,李如刚一指玻璃板下的价格表:“要买这个价。谁买都一样。”妹妹听了捂着脸哭着走了。
1994年,一个外地人来糖厂买旧轴承,晚上找到李如刚住处,将装钱的信封偷偷放桌上,他发现后勃然大怒,立即追到楼下把信封摔给了对方:“你立刻离开这儿,我们不想和你这样的人打交道!”
说起企业家,很多人都把他们和大款、大腕连在一起。可李如刚却被熟悉他的人称为“苦行僧”:吃的常是面条、疙瘩汤和咸菜,开水冲方便面是常有的事,脚上穿的一双颜色不一样的袜子,是他花一元钱买的便宜货;出差在外,总是住30元以下的床铺,坐最便宜的黄“面的”。他的办公桌几经油漆仍可见“华北糖厂205号”字迹,显示出40岁的“桌龄”。
他走后留下的全部家当是:一套70年代的家具,一台花1200元买的处理冰箱,一张铁管双人床以及上面铺着的补丁摞补丁的粗布床垫,最值钱的是一台53厘米“康佳”彩电。
他当厂长7年,人们从他勇于吃苦、甘心吃亏、克勤克俭的模范行动中,看到了一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看到了一位社会主义优秀企业家艰苦奋斗的高大形象。(附图片)


第3版(专页)
专栏:

编者按:今天本报集中介绍6位共产党员的事迹。在我们党内,优秀的共产党员是很多的。正是有了这样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我们党才保持了高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这同时也是对广大共产党员提出的要求。怎样才算是高素质呢?6位共产党员的事迹给我们作出了榜样。我们相信,广大党员同志一定会努力向他们学习,提高素质,以身作则,团结群众,担当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
  管前根——“凤凰家族”领头雁
本报记者龚永泉
“请大家都能留下来,就算留厂察看我半年!”5年前,管前根自荐当了江苏苏州缝纫机厂厂长,在厂职工大会上,他词恳意切,职工们心头一热:苏州缝纫机厂有救了!
1990年,苏州缝纫机厂累计亏损1500多万元。厂青工找对象,一说是苏缝厂的,对方连面都不愿见。这时,任分厂厂长的管前根“不忍心眼睁睁地看厂子毁掉”,自荐当了厂长。他赢得了职工的拥护,绝大多数人留了下来,决心跟他背水一战。
管前根上任后第一件事是停止生产曾经辉煌过的“凤凰牌”家用缝纫机,理由很简单:每生产一台缝纫机,厂里要赔14元,为什么还不停产?那么,如何解决“养家糊口”问题?管前根要求职工“撕掉大厂面子,端起找米盆子”,向其他企业,包括集体企业和个体企业承接各类加工业务,同时,与高校和科研单位挂钩,试制成功了电脑绣花机等。结果第一年就实现了“停止亏损、停借工资”的“两停”目标。在组织生产自救的同时,管前根研究市场,开发高附加值适销产品,看准了高速包缝机有良好前景,用了5个月时间终于试制成功,令同行刮目相看。接着又开发成功丝网印花机、干洗机等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工厂被江苏省评为“高科技企业”。
企业有了转机,职工脸上有了笑容,管前根却有件心事未了,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把前几年企业欠国家的债务给还上。1993年初,他毅然与市财政局签署了偿还任职前债务的责任状,3年归还300万,如完不成,管前根个人赔偿15万元。结果,当年就归还了288万元。
企业兴衰的关键在于决策正确与否。管前根借鉴三资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提议建立企业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由职代会通过无记名投票和差额选举选出15人组成,负责对厂长提出的企业经营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议,企管会对厂长的提案如有70%成员提出反对意见时,厂长必须重新决策。事实证明,这对完善厂长决策和保证决策实施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管前根从缝纫机厂的兴衰变迁中想到,企业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同样,一个人的劳动技能和贡献也不会一成不变,这就要求建立居安思危、以丰补欠的新机制。该厂建立了企业经营风险工备金制度,工备金由自积金和公给金两部分组成。去年底,全厂共积累工备金675万元,按人均年收入1万元计,可支付职工3年工资,为稳定职工队伍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子规夜半犹啼白,不信东风唤不回。苏州缝纫机厂停产了“凤凰牌”家用缝纫机,却生产了电脑绣花机、干洗机、高速包缝机等,形成了“凤凰家族”。工厂全面扭亏为赢,还清了欠债,累计实现利税1750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由5年前的1700元上升到去年的近万元。今年春节,厂里的退休工人自发商量,买了鞭炮和一人高的花篮,给厂领导拜年。鞭炮响了,带着全体工人的一片真情,响彻在厂区上空。(附图片)


第3版(专页)
专栏:

  马永顺——兴安岭上“化妆师”
本报记者
今年“五一”节,小兴安岭南麓,铁力市东北24公里处,一片已经遮天盖日的人工林旁,一座刻有“马永顺林”4个金字的大理石碑在热烈的掌声中落成。
马永顺,这个现年83岁,受过毛主席、周总理14次接见,被江泽民总书记称为“了不起”的工人采伐工程师,曾经在一个冬天一人干完6个人的活,创造了全国手工伐木之最;曾经创造了“安全伐木法”等五六个先进作业法,成为造林模范。凡植树季节,工前饭后、节假日,只要能挤出时间,他都要栽树。非种树季节,他常去苗圃义务劳动。到1982年退休时,他一共伐树36500棵,栽树28500棵。伐得多种得少,他说:“我一定把‘欠帐’还上。”
到1991年春天,他已超额“还”了“帐”,仍植树不止。今年4月20日,他因肺炎住进了哈尔滨的医院。身在病房心想植树。4月27日,病还没好,他便提前出院种树去了。别人劝他“该好好歇歇了”,他说:“我只要有口气,还是要种树。”
1991年5月5日,早6点,一辆东风卡车载着马永顺一家老少三代16口,驶向建设林场。他们是上山植树的。马老不止一次地讲过,林子不能光砍不栽,要是把树砍光了,子孙后代吃什么?国家建设靠什么?黑龙江气候湿润,风沙小,全靠这大森林。他的观点,老伴和儿孙们都赞成。茫茫林海,一支特别的队伍成为小兴安岭新的点缀。马老示范后,全家分头作业。下午4点收工时,一家共植树1500棵。
自此以后,每年5月上旬,马永顺都要带领全家上山植树。1993年5月的一天,全家到卫星林场植树,一天栽树2500棵。人们说:“这是家庭日义务植树之最。”
1995年5月8日,又是马永顺全家植树的日子,清晨5点多,30来岁的工人董玉奎同另外3个小伙子来到马永顺家:“马老师,今天跟你上山栽树。”从此,这支“马家军”又增添了新的成员。
人们崇敬马永顺,照相个体户杨健举办了“马永顺先进事迹展览”。人们纷纷学习他。老职工种树,请他当质量监督员;小学生种树,请他当指导员。近几年,铁力林业局出现了“模范林”、“公仆林”、“青年林”、“学生林”。全局职工家属,都把义务植树视为光荣,而且国营承包林和自费造林也大面积推开。据了解,这几年,这个局每年植树6.5万亩。除“还帐”1.5万亩,每年新增林地5万亩。马永顺,这个永不疲倦的“化妆师”,植树不止,不断为小兴安岭大森林增添色彩!(附图片)


第3版(专页)
专栏:

  史作善——忠于职守好警察
本报记者戴鹏
史作善,这个再普通不过的警察,在他去世后,他的家乡河南柘城县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殡仪馆内外,数千人为他送行。
史作善从军十九年,从警十三载,由副连长到一般干警,从防暴队指导员到看守所普通管教,不管是升是降,为官为民,心里都很坦然:“叫干啥咱就干好啥,咋着也得让组织放心。”做军人,他曾带出全军有名的技术“全能班”,三次受到毛主席的检阅。当干警,曾七次带病参加处置突发事件和抢险救灾。一九九○年患骨癌以后,仍拖着病腿坚持工作。到去年四月截去右下肢,五年多时间,老史没因病请过一天假,误过一班岗。五千多元医疗费,没向公家报销过一分钱。当管教员,他每天与在押人犯谈话作笔录,对人犯的情况了如指掌,不管哪家办案人员来提审,只要一说姓名,他就一口能说准其基本情况。谁的思想有波动,有异常,他也基本能把握。
曾与史作善同室做病友的周旺朝泪眼汪汪地说:“从没见过这么好的警察,也从没见过这么穷的警察。”
史作善第一次到郑州看病是被“吓”回去的。医生怀疑他是骨癌,开了份核磁共振检验单。面对一千元的检查费,老史偷偷将检验单揉烂,一瘸一拐地走了。第二次是去年被同志们逼去的。医生做脚板切片检查,切开后发现肉已腐烂。“你怎么还上班?!”医生瞪大了眼睛。老史截肢后输血每次都要求医生输规定的一半,给他开的营养药、贵重药,他全退掉。他对医生说:“我家里穷,局里也不宽裕,怎么省钱就怎么治吧。”
史作善去世后,妻子陈青兰泪眼凄迷:“老史,苦归苦,累归累,但你活得板正,死得无愧!”陈青兰记得,老史转业到公安局以后,没用他那点权力换过任何好处。有一位亲戚为犯罪的邻居来求他:“大事不为难你,所里的钥匙你拿着,见见人总行吧,就这点面子!”他拒绝了:“这可不是咱家里的钥匙,说开就开,国有国法,监有监规,如果给了你面子,不就丢了法律的面子?”
吊唁厅里,山东来的老张手提水果哭喊着老史的名字:“大好人啊!”他曾因涉嫌经济案件被关押在柘城看守所里。老史根据他的陈述多次向办案部门反映情况。后经查实,张氏被免于起诉。离所时,老史把仅有的二十元钱给了身无分文的他。他这次是专程来还钱的,想不到却赶上了老史的葬礼。
史作善既严守纪律,又注意对人犯的帮助教育。魏某犯罪后,家人拒绝送衣物,大雪天少被子没袜子,老史为他送来了棉鞋和袜子、被子。一个人犯因患脚气,老史亲自进监室,为其多次上药。
人们忘不了他。柘城县的公安干警和父老乡亲,用泪水为这个好党员好警察送行,为这个豫东汉子送行。(附图片)


第3版(专页)
专栏:

  林炳熙——改革开放铺路石
本报记者福建日报记者
盛夏的福州,骄阳似火,炎热难当。全身心扑在长乐国际机场建设上的林炳熙,在滚烫的机场跑道上和蒸笼似的简易工棚中,带病坚持工作,不幸因中暑高烧引起脑水肿,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995年9月2日去世,年仅48岁。
福建省福州市建委计划科科长林炳熙参加工作25年来,先后在江西煤炭局、福州市建委、福州道路工程指挥部、长乐国际机场建设总公司工作。不管在什么岗位,他都像一部开足马力的机器,拚命运转,年年被市里和单位评为先进,被福州市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去世后,福建省政府追授他“五一劳动奖章”,中共福建省委追授他“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林炳熙把为党为人民工作视为人生第一需要。他在福州参与修建了15条路、两座立交桥、已经成型的长乐国际机场跑道和停机坪。为了保证工期和工程质量,他长期深入施工第一线,几乎放弃所有的节假日,甚至连家里发生一些急事需他处理时,也无暇顾及。1993年,长乐国际机场筹建,组织上决定调他负责机场场道部工作,此时,尽管他儿子正要参加高考,妻子身体不好,双亲年事又高,家里非常需要他留下,可他二话没说,第二天就走。当他病重住院,处在生命垂危的昏迷状态中,嘴里依然念叨:“这里还要上两车土!”“绝对不能干砌!这会毁了机场。”
知识报国是林炳熙毕生的追求,他在长期的工作中,始终像蜜蜂采蜜一样不知足地学习,不仅学政治、学业务知识,还坚持每天读英语、俄语。要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他近年读过的100多册书中,有16本216万多字,是他用钢笔一个字一个字地抄,一张图一张图地绘,工工整整地复制下来的!同事们问他为什么不拿去复印?他说:“这样抄虽然累些,但抄一遍等于学十遍,还可省钱。”
林炳熙精于钻研,勤于思考,不断攻克施工上一道道难关。机场南进场路,原准备做震冲处理,林炳熙查阅了大量资料,果断提出不要做震冲。他的建议被论证采纳,优化了原设计方案,仅此一项就为国家节省了330万元人民币。据统计,经他参与修订、改进技术方案而节约的工程款和施工管理费达3000多万元。
1987年林炳熙担任福州道路修建指挥部指挥,手中有工程发包权、质量检验权、工程款审批权。在有些人看来,这可是个“致富”的差事,但林炳熙给自己定了“四不”规矩:不收红包,不收礼品,不吃请,不参加施工单位的娱乐活动。1992年,他家年久失修的祖屋被台风刮塌了一半。一个工头得悉,要帮他修好并加盖一层,当然也要求他给一条路的工程。林炳熙严词拒绝,自己请了几个小工,让年迈的老母守在门口,拉一车沙、运一车砖,给一车的钱,做一天工算一天钱,硬是自己掏钱修复了旧房子。几年来,他用过40多个施工队,没有一个和他家沾亲带故,经他签字审批的工程款达5亿多元,可他不曾得到一分钱的好处,他生活非常简朴,没到过他家的人谁也料想不到,手下有那么多工程队、手中有一定权力的他,50来平方米的房子,住了8年竟没有任何装修。他一生穿过的唯一一套西装,是他的妻子用自己的工作装改做的。
林炳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正确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范,一个建设者的精神风貌。(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