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欲将心语付琴箫
——迎接97香港回归音乐作品征集活动纪事
朱翊晖
九七香港回归,华夏百年盛事。
迎接97香港回归音乐作品征集活动由文化部、广电部、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新闻办、新华社香港分社和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是九七香港回归系列文化活动中最早推出的项目之一。
为确保征集活动的圆满成功,组委会办公室本着“广泛发动,重点征约”的原则,先后在北京、香港、苏州等地召开创作座谈会。
在文化部港澳司的办公室里,笔者了解到此次活动的一些近况。
4月18日,在首都音乐界的创作座谈会上,20多位在京的词曲作家表示:“为‘九七’创作,我们责无旁贷。”
来自中央歌剧院的王世光、刘廷禹两位院长在会上主动提出,愿为新创作以“九七”为题材的管弦乐作品提供舞台。就创作上的一些具体细节,与会人士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许多词曲作者由于没有在香港的生活体验,在创作的形象性方面有一定困难。但他们跑书店,上图书馆,查询有关资料,不辞辛劳,表现出了极其负责诚恳的创作精神。著名词作家张犁说,他构思迎接香港回归有关作品已有三个多月,并非图名图利,只是觉得在香港回归这样一件大事上,作为一个音乐工作者,有责任用最优秀的音乐语言说出咱们中国人心中最想说的话,不论成功与否。
对于这次音乐作品的征集活动,香港音乐界人士表现出了一种“不讲钱讲名,讲爱国热情”的认真态度。
音乐家郭盖愆表示,音乐表现的是人的情绪,我只想通过我的作品抒发自己对香港回归的真实感受,获奖不获奖并不重要。香港音乐专科学校叶纯之校长表示,只要作品中能够表达出民族的情感,能多表现一些民族的旋律,则心愿足矣。
曾以一曲《我的中国心》为广大观众所熟悉的歌唱家张明敏在座谈会上说,“九七”临近,香港青年音乐人有责任创作出反映时代的作品。
在这次征集活动的组织工作方面,香港各界人士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特别是本次活动组委会委员、香港华人华侨总会理事梁思谋先生,积极为作词家和作曲家的合作牵线搭桥,并表示愿为创作作品联系提供试奏、试唱、合成的场地和条件。
在苏州召开的创作座谈会邀请了江浙一带20多位音乐界人士。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朱践耳及陆在易、黄准等知名人士都赶来参加。
一些创作人员在会上畅谈了自己的艺术构思,不少词曲作者说,他们初步写成的作品尚未成熟,正在斟酌修改,而这次座谈会上的热烈气氛激发了他们心中新的灵感。
是啊,情动于中而发于外,言语不足故歌咏之。1997年7月1日,在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华儿女也必将有足以流传后世的自己的歌!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迎接1997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意义深远
王叔文
“一国两制”方针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国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基本方针和国策。这一方针,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形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为新时期的三大任务之一。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同志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而且对“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作了科学的完整的论述。
“一国两制”方针形成的过程及其背景
这一方针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早日结束台湾同祖国大陆的分离局面,对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振兴中华,十分重要。1981年国庆节前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阐述了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其中明确指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这些方针政策,实际上已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正如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12月的一次谈话中指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还不是从香港问题开始的,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1981年国庆前夕叶剑英委员长就台湾问题发表的九条声明,虽然没有概括为‘一国两制’,但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两年前香港问题提出来了,我们就提出‘一国两制’。”这段话,指明了“一国两制”方针制定的历史背景。1982年制定的现行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把“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用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下来。
香港和澳门也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离的一部分。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定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这两个联合声明中,我国政府根据“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全面阐述了我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的基本方针政策。这些基本方针政策,是对“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并完整地规定在1990年制定、颁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1993年制定、颁布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
“一国两制”方针的涵义
邓小平同志对“一国两制”的涵义作了科学的全面的论述。他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10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段话,高度地概括了“一国两制”方针的基本内容。
首先,“一国两制”必须坚持一个中国,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基本原则。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特别行政区行使主权,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特别行政区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们和中央的关系,是地方和中央的关系。
同时,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实行两种制度。一方面,中国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中国人民100多年来革命和建设经验雄辩地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在祖国大陆12亿人口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在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正如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的:“10亿人口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不会改变的,永远不会改变。但是,根据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不保证香港和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保持它们的繁荣和稳定,也不能和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实行两种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国两制”方针的重大意义
我国实行“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对于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保持特别行政区的稳定和繁荣;对于维护世界的和平,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完成祖国统一,这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神圣使命。但实现统一的方式,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非和平方式,或者说用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样才能争取和平解决问题呢?我们党根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路线,提出了尊重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在这些地区设立特别行政区,长期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高度自治,也就是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表明这一方针是完全行得通的,是充满生命力的。在台湾问题上,我们一贯坚持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主张并一贯致力于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第二,有利于特别行政区的稳定和繁荣,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在特别行政区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对保持这些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不仅无损于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而且可以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有益的补充作用。
第三,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实行“一国两制”方针,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符合包括上述地区在内的我国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因此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的拥护。同时,也受到国际的普遍关注和赞赏。这是因为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并为和平解决国际上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指出的:中英两国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应该大力提倡,这恰是我们在目前国际形势下非常需要的。正是这样,“一国两制”的构想,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香港繁华商业区之一九龙尖沙咀。新华社记者张瑞琪摄)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香港基本法问答

  中央各部门和省市区“九七”后可否在港设立机构
问:中央政府各部门、各省市自治区1997年7月1日后可赴港设立机构吗?
答:1997年7月1日后香港实行“一国两制”、“高度自治”,中央所属各部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相应部门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机关,都不得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务。
按照香港基本法规定,1997年7月1日后,中央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如需在香港设立机构,须征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同意并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如果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同意,中央不批准,任何部门都不能在香港设立机构,当然也不能派人驻港。派人驻港要经过严格审批,名额也有限制。
内地所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的机构和人员,均须遵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自觉按法律办事。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
——台湾少数民族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侧记
新华社记者王炽本报记者徐运平
日前,数十位从事少数民族研究的专家、学者聚集北京,成立了一个全国性学术团体——台湾少数民族研究会,同时举行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对世居台湾的少数民族即高山族的历史、语言和现状等进行专题学术探讨。
研讨会上,大多数学者、专家认为,生活在台湾的少数民族,主要是世居台湾的高山族和迁居台湾的蒙古、藏、满、回、维吾尔等民族。后者人数相对较少,而高山族人口去年逾34万人,约占台湾2100万人口的1.8%。台湾少数民族研究会的任务除了加强与台湾的蒙古、藏、满、回、维吾尔等民族的联系外,主要侧重于对世居台湾的少数民族即高山族的研究。北京学者张崇根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认为,早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高山族的先民经过当时还是一片平原的台湾海峡,从祖国大陆来到台湾,自此就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他说,六七十年代在台湾发现的“左镇人”化石和长滨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证明那时生活在台湾的古人类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极其相似,“左镇人”和“山顶洞人”被考古学家称为“有如堂兄弟之亲”。到了新石器时代,台湾大坌坑文化、凤鼻头文化、圆山文化以及十三行文化,都有有肩石斧、有段石砖和印纹陶,这些都是源于祖国大陆,从而更加充分说明台湾的史前文化与祖国大陆文化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来自福建的学者分析闽台“地缘——人缘”的密切关系,认为,台北大坌坑遗址、金门富国墩遗址和福建平潭壳址头遗址年代相近,文化特征接近;稍晚的台北圆山文化和高雄凤鼻头文化“应是福建昙石山文化(闽侯)等的影响下产生的”。他们说,在闽台两地世居的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分别是畲族和高山族。遗传学家经过严密的定量分析,证明高山族和祖国大陆的苗、瑶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畲族与苗、瑶族文化相通,关于畲族起源有著名的“畲瑶同源说”。
近些年来,台湾岛内“台独”分子重拾日本殖民统治者牙慧,竟称高山族祖先是“马来亚人”,为他们分裂祖国寻找依据。对此,与会的专家、学者给予了严正的驳斥。福建学者赖永彩等指出,不少台湾学者都认为高山族祖先来自于祖国大陆。台湾学者许和平所著的《台湾采风录》一书认为,高山族的祖先是从祖国大陆“迁来居住的一宗族”,批驳日本殖民主义者关于岛内少数民族是马来亚人后裔的说法。
关于台湾高山族同胞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现况,与会的学者、专家批评台湾当局对岛内少数民族缺乏应有的尊重和重视,致使高山族同胞对他们所处的现实不表满意。厦门大学教授陈国强等人今年5月曾赴台中县,对高山族的姓名进行实地调查。他们向研讨会提交的论文说,世居台湾的少数民族没有文字和姓氏制度,只有自己和父亲的名字联名制。50年代初,台湾当局在高山族中强制推行汉化姓名,有些人的姓名甚至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由户政单位“赐予”的,有的子女和父母不同姓,给高山族同胞姓氏和血缘关系造成混乱。福建学者郑素文、傅寿坤等认为,台湾当局长期禁止高山族使用本民族语言,不设置高山族历史、文化课程,忽视少数民族文化特点,推行错误的文化教育政策,致使台湾高山族学生升学率低,辍学率高;台湾当局还不加区别地实行有关经济政策,给高山族经济发展带来许多困难。此外,台湾当局很长时间没有管理高山族事务的专门机构,直至80年代末才在“内政部民政司”下设一个科处理有关民族事务。在台湾中高级“行政官员”中,高山族同胞人数更是极少。
参加研讨会的学者、专家指出,台湾高山族同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采的独特的精神风貌,富有爱国、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我们应通过对台湾少数民族的研究,加强两岸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以增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台湾幼教专家在燕郊创办幼儿园
本报讯台湾幼教专家许春梅女士与其丈夫陈永昌先生热心幼教事业,最近他们在祖国大陆多次观光考察后,投资800多万元人民币,在京东燕郊兴建了一所“幼幼”幼儿园,并于7月9日举行了开园仪式。柳倩、阿老等著名书画家应邀前往幼儿园与艺术班的儿童们同桌挥毫泼墨,传授技艺。
这所占地24亩的幼儿园,设有一座5层高的主楼及附属楼舍,能同时容纳400多名儿童。幼儿园配有花园、儿童游乐场、图书馆、影院、琴房等设施,楼内设有一个600平方米的礼堂以及多种进口设备、器械和玩具。
据介绍,“幼幼”幼儿园是台湾基隆“幼幼”幼稚园的姊妹园。陈先生表示,今后将尽全力投入幼教事业,努力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精心培养下一代。
(王连伟蒋建华)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百余位书画印名家在厦门聚会
本报讯海内外百余位书画印名家日前在厦门聚会,研讨中华民族文化,交流书法、绘画技艺,并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心与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事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万国权出席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海峡两岸书画印名家联谊会和厦门市经协集团联合举办。(钱守仁)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展现世纪之交香港之命运
鲁远
一九九七年,我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迎来“一国两制”下繁荣、稳定的新香港。中国社会出版社不失时机地出版了新作《告别港英:两个世纪之交的两个香港之命运》,展现了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历史、方式、心态和结局。
告别港英,体现了中国的大国风度、中国人民的成熟的心态。尽管香港被英国割占,是不平等条约下的产物,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尊重历史与现实,坚持维护国家主权的严正立场,与英国政府通过谈判,使香港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香港在近几十年来一跃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经济竞争力在世界名列前茅。出现这一奇迹最主要的是祖国内地的支持与香港人的努力。可以讲,香港的繁荣,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干出来的。既然如此,告别港英的香港人在经济上、政治上一定会干得更出色。
邓小平同志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以惊人的洞察力和超人的思维,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一创举,奠定了告别港英政府、确保香港平稳过渡的基础,更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和“高度自治”做了实事求是的安排。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宁河举行罗兰作品研讨会
本报讯台湾著名女作家罗兰作品研讨会,最近在她的家乡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举行。
罗兰,原名靳佩芬,1919年出生于宁河芦台镇,1948年赴台湾,一直做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罗兰著有《罗兰小语》五辑,《罗兰散文》七辑,长短篇小说五部,并有诗论、游记、诗歌等多部著作。去年夏季,罗兰出版了她的力作——自传体小说《岁月沉沙》三部曲,从蓟运河畔写起,在赴台度过与亲人40年隔绝的生活后,她犹如“风雨归舟”人,回到了阔别的故乡。
罗兰女士对家乡的热土充满感情,对家乡的发展也非常关心,她曾12次回祖国大陆访问探亲。(王锦鹄)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皖港合作大有可为
——访安徽省省长回良玉
本报记者陶世安
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之际,如何抓住机遇,加强皖港两地经济合作,促进安徽经济持续发展?这是安徽省省长回良玉近来思考颇多的一个问题。日前,他就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回良玉省长说,安徽省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2年至1995年,经济平均增长19%,增幅居全国前列,去年国民生产总值登上了2000亿元的台阶。经济实力的增强不仅为发展安徽同香港及海内外的合作,也为安徽跨世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安徽省在中西部地区具有相对的地理优势。境外的投资者和香港制造业者为获得成本优势和更高的利润,正把目光投向内陆地区,无论投资区域由南部沿海向北扩展,还是由东部沿海向西扩展,或是沿长江而上,安徽省都是交汇点、过渡带,处在承东启西、承南启北的有利位置。此外,皖港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经济结构不同,生产要素互有长短,互补性很强。在这个经济融合过程中,安徽需要香港这个国际“窗口”,香港也需要安徽这样一个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的腹地。
他兴致勃勃地谈到,为了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皖港间的经济合作,近年来安徽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全省建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兼备的综合运输体系。目前,安徽的铁路密度居华东首位,公路建设和内河航运分别居中部地区第二和第三位。全省拥有6个机场和5个对外开放口岸,辟有两个国家级和19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设施装备均已具备对外合作的条件。与此同时,全省还根据对外开放的需要,制定了一批符合国际惯例的法规,最近省政府颁布的《关于加快利用外资的决定》,在本省的权限范围内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境外资金尤其是港资颇具吸引力。
他高兴地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境外客商,尤其是港商看好安徽这片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热土,来这里投资,寻求合作。全省已批准的3409家三资企业中,港资占56%。皖港间的进出口贸易额在安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占有重要的份额。一批港澳台知名实业家和大财团驻足安徽,已取得良好的业绩。在日前召开的安徽省1996年合肥招商会上,安徽省推出了362个省级重点招商项目,引起了客商浓厚的兴趣,三天内就有108个项目签订了合同、协议,其中利用外资超过千万美元的有16个项目。
安徽经济发展正进入关键时期,全省上下正在积极推进科教兴皖、外向带动、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为在“九五”期间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资源大省向加工业大省、人口大省向经济大省的跨越而努力。
回省长满怀信心地说,随着香港回归祖国日期的临近,皖港经济合作会愈加密切。国家支持中西部发展的战略已开始实施;京九铁路已经建成即将投入运营;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流域的开发势头强劲,都为安徽扩大开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我们将抓住机遇,发挥优势,采取更加灵活务实的政策,进一步扩大全省对外开放的步伐。我们希望通过香港这个“窗口”,架起安徽走向世界的桥梁。在加快引进外资、扩大资金投入的同时,注意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还要通过香港来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安徽经济的外向度。香港制造业正在再次北移,需要提升投资结构、扩大投资空间,我们将为香港投资者提供资金安全、回报率较高、适宜中长期投资的投资环境,对港资企业坚决执行国家对投资中西部地区实行的优惠政策。他深信,皖港合作,大有可为。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澳门中国银行大厦(图中右侧)和葡京酒店(图中左侧)是澳门颇具特色的两座大型建筑,也是不断发展的澳门金融业和旅游娱乐业的标志。1992年5月落成的中银大厦有38层,高160多米,为澳门最高建筑。
本报记者王荣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