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1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副刊)
专栏:一周一谈

  也说“反弹琵琶”
刘上洋
大凡看过《丝路花雨》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女主角那反弹琵琶的优美舞姿。据说,这一精彩独特的舞蹈艺术源自于敦煌壁画。艺术是生活的反映。由此可以推之,至少在中国的唐代,是存在着反弹琵琶之音乐艺术的。
琵琶反着弹,乍看起来违反常规。殊不知,其特色也就在“反弹”上。琵琶“反弹”,往往可以起到“顺弹”所难以起到的效果。有些音调,“顺弹”平平如也,而一“反弹”,那韵味,那意境,也就出来了。琵琶艺术是这样,工作和生活的艺术又何尝不是这样。不少事情,循着常规顺着次序去做收获甚微,而反其理逆其道而行之则不仅成绩斐然,而且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
这种“反弹琵琶”的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是经常运用的。过去我们曾多次提倡过。比如发展农业,有些地方就不是就农业抓农业,而是从发展工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入手,积累资金,反哺农业,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使农业不断登上了新的台阶。还有工作上的“倒计时法”,军事上的“围魏救赵法”,经营活动中的“人进我退,人下我上”策略,以及把困难当机遇,把压力当动力等,均属于“反弹琵琶”之类。就是一贯被人视为十分严谨的文学创作,有时也不免“反弹”一下。有篇资料介绍说,作家曹禺在写《雷雨》时,就不是从第一场开始动笔而是从第四场写起的。没想到创作上的“反弹琵琶”,产生了一出中国戏剧史上的不朽名著。
现在,我们仍要学会琵琶“反弹”,因为比之于“顺弹”,这是一种全新的弹法,墨守成规是弹不了的,必须有一种在前人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的精神。“反弹琵琶”是一项技术难度很大的艺术。不少人按常规的技法都难弹好,更何况“反弹”。乒乓国手刘国梁,原是打直拍快攻的,后来他“反弹琵琶”,改为直拍横打,起初很不适应,技术水平下降了不少。但他不灰心,在教练的指导下刻苦训练,终于娴熟地掌握了“反弹”这门乒球新技术,夺得了男子单打世界亚军。可见,要学好“琵琶反弹”的艺术,非得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不可。只有练得十指出血,练得腰酸臂疼,方能把“反弹”的指法和技巧真正学到手,从而弹奏出优美动听的乐章来。


第4版(副刊)
专栏:

  全国声乐比赛歌剧观摩演出相映生辉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在即
113名选手参加比赛8台歌剧亮相
将于7月18日至31日在哈尔滨市举办的第23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是由文化部与哈尔滨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一次全国音乐盛会,包括全国声乐比赛和歌剧观摩演出等多项内容。
已有来自全国16个民族、30个省市自治区的261名选手报名入册,113名选手通过声乐比赛预赛,将参加复赛和决赛。全国歌剧观摩演出已选出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江苏歌舞剧院的歌剧《孙武》、辽宁歌剧院的《苍原》、湖南郴州市歌舞团的《无手的军礼》、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的音乐剧《海风吹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歌剧团的维吾尔歌剧《木卡姆先驱》、总政歌剧团和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的音乐剧《芦花白·木棉红》、哈尔滨歌剧院的歌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届时,全国各地参演、参赛人员达2000余人。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黑龙江歌舞团、大庆歌舞团、哈尔滨歌剧院、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等将分别举行舞剧、交响乐、综合音乐、钢琴演奏等演出。罗马尼亚轻歌剧院也将出演音乐舞蹈。哈尔滨市七区五县(市)将推出百场群众音乐文化活动。
年初以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对这届“哈尔滨之夏”做了周密筹备工作,并加快了哈尔滨这座音乐名城的建设。


第4版(副刊)
专栏:

  毛里求斯艺术团将访华
应文化部邀请,毛里求斯艺术团将于7月27日晚在北京海淀剧院演出一台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晚会。毛里求斯是个多民族国家,因此演员中包括克里奥尔人、印度人和华人后裔。他们除了表演自己本民族的传统舞蹈外,也表演其他民族的作品。该团还将赴上海、广东演出。


第4版(副刊)
专栏:

  江南织造与御用丝绸
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共同举办的“江南织造与御用丝绸展”,7月5日至9月8日在北京故宫永寿宫举办。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历史可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江南地区则一直是我国丝绸的重要产地,人称“丝绸之府”。自宋以来,尤其是明清两代,官营丝绸生产基本集中在江南。江宁(南京)、苏州、杭州三地织造局更是闻名遐迩,并称江南三织造。至清代达到鼎盛时期,几乎全国所有上用或官用的高级丝绸产品都出自这里,皇家御用丝绸也主要来源于此。这次展览将展出江南织造的有关文物资料,各种标本、模型。其中有江南出土最早的丝绸文物,距今4750年的丝带和织有“南京局造”字样的明代南京织染局产品“团龙暗花缎清水头巾”,还有清代宫廷设计师绘制的织物衣料纹样稿以及各种图案精美、色泽鲜艳的绫罗绸缎的匹料与成衣。还展出收藏于故宫的各种精美的御用丝绸品80件,一半为皇家织绣服饰的精品。为增加展览的趣味性,给观众一种江南蚕乡机坊的真实感觉,特从江南请来了活蚕饲养表演和缂丝女工的丝织操作表演。(张毓燕)


第4版(副刊)
专栏:

  民歌合唱音乐会受欢迎
中国音协民歌合唱团在建团10周年之际,近日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中国民歌精选合唱音乐会”,受到观众好评。《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乌苏里船歌》、《茉莉花》、《茶山谣》和《澧水船夫号子》、《赶牲灵的哥哥回来了》、《四季对花》等表现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情的民间民歌,在指挥家王树人富有表现力的指挥下,处理得严谨、细腻。姜家锵、谢琳、魏金栋、龚七妹等一展歌喉。据悉,他们将于7月27日在北京音乐厅加演一场。


第4版(副刊)
专栏:

  爱国主义教育挂图受好评
根据国家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以我国历史为背景,以新时期建设成就为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挂图》和《中小学教室标语系列》彩图已出版发行,这两套彩图受到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好评。
把历史人物与事件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编排的《爱国主义教育挂图》,共分五个部分,由二百一十八幅精美的画面构成,包括许多文化名人名言在内。图文并茂的《中小学教室标语系列》挂图,从学前班至高中不同年龄分别编排,文字深浅适度,色彩淡雅适宜。挂图由河南省周口地区教委编写,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王尚林)


第4版(副刊)
专栏:经典唱片

  格里格的精选作品
耿纯
世界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格里格1843年出生于挪威的卑尔根,自幼随其母学习钢琴,后赴莱比锡音乐学院求学。
格里格1870年在罗马与李斯特相识,由李斯特演奏了他所作的钢琴协奏曲。1876年,由他配乐的易卜生名剧《培尔·金特》首演,得到了空前的成功。格里格的名字也从此名扬全国。
格里格一生中没有创作过交响乐、歌剧等大型的音乐作品,但他仍留给后人大量宝贵的艺术作品。格里格精选作品CD,选自各不相同的题材、类型的音乐作品中,反映出格里格如诗如画、温暖热情的创作风貌。该片浓缩了格里格最精彩的作品、选段。其中有完整的《培尔·金特》第一、第二组曲,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有挪威舞曲与进行曲,还有《心灵创伤与最后的春天》两首悲歌旋律等共16段音乐作品,总长度75’33”。演奏阵容强大,包括尤金·奥曼迪指挥的费城交响乐团、莱昂纳德·伯恩斯坦指挥的纽约爱乐乐团和奥斯陆合唱团、奥斯陆爱乐交响乐团等。
十分有意思的是,该片在格里格钢琴小品改编的管弦乐组曲中,第二段挪威进行曲选择的是尤金·奥曼迪指挥费城交响乐团的版本,而第四段进行曲选的是伯恩斯坦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的版本,使聆听者在欣赏格里格作品的同时,还能领略费城交响乐团的醇厚凝重与纽约爱乐乐团的热情奔放。
该片的录音质量很不错。不论是独唱、合唱,还是钢琴、管弦乐队,均甜润、丰满,层次与线条清晰流畅,是一张从艺术到技术都相当不错的CD唱片。
格里格精选作品CD由SONY公司出版。
片号是:MLK64064


第4版(副刊)
专栏:新作评介

  精神文明礼赞
木子
近日,空军政治部歌舞团排出大型文艺晚会“精神文明赞”。
晚会内容丰富多采,有的显示党中央号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如快板《精神文明赞》,歌曲《难忘的苦菜花》、《进京“赶考”》、《为人民服务》等;有的反映空军部队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如化装相声《异口同声》、“空军创作优秀歌曲联唱”、双簧《婚礼》、诗朗诵《林报瑜之歌》等;有的反映生机勃勃的军营生活,讴歌无私奉献的思想境界,如歌曲《军营卡拉OK》、《我用胡琴和你说话》等;有的抒发官兵热爱祖国,志在蓝天的豪情,如歌曲《金戈铁马唱大风》、《希望的中国》、《天兵》、《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走在前列》等。
晚会运用新颖的舞美手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使舞台上呈现的节目具有欣赏价值。几首声乐作品,寓意深刻,优美动听。观众还欣赏到该团在国内率先使用的大型舞台投影机投射出的场景,亦真亦幻,景象壮观。
空军的歌曲创作成绩近两年很突出,全军“90年代战士最喜爱的军旅歌曲”共评出四首歌,空军创作人员的《一二三四歌》、《说句心里话》、《长城长》三首歌榜上有名。此外,《父老乡亲》、《大黄河》、《五星邀五环》、《故乡是北京》、《兵哥哥》等歌曲,也广为传唱。这些在晚会中都有所表现。
希望空政歌舞团在舞台上有更好的成就。(木子)


第4版(副刊)
专栏:天南地北

  武强年画
河北省武强县是驰名中外的年画之乡。武强年画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遗产。据文字记载,武强年画源于元代,盛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经过历代艺人的苦心经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流派。改革开放以来,武强年画这一传统艺术得到了很大发展,走上了大规模,快速度,手工与机械相结合的生产道路,除保持传统的木版印刷和丝漏印刷外,还采用新技术,进行木版年画胶印和胶印历画,有中堂、挂历、日历等100多个品种,有1000多件年画在国内外获奖。
省地县联合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一家博物馆——武强年画博物馆,举办了两届年画艺术节。去年,在故宫博物院建院70周年之际,600多件武强年画及其系列工艺品,在故宫永和宫内“落户”展销。
(孙守忠)


第4版(副刊)
专栏:艺与人

  神州一绝
黄中柱肖志华
在宜昌市召开的全国首届巴楚文化理论研讨会上,武汉交通干部管理学院副教授魏安民在60多位专家面前,把两个手指放入口中,在电子琴的伴奏下吹出优美的旋律,时而如鹤鸣长天,激越高亢,时而如溪水潺潺,柔和舒缓,博得一阵阵掌声。专家们认为指啸起源于先秦的巴楚绝技,现已濒临灭绝,魏安民使这一奇葩重吐芬芳。
童年时代,魏安民常去位于蛇山上的黄鹤楼玩耍,那时黄鹤楼下,云集了众多的民间艺人,说书的,唱戏的,玩杂耍的,煞是热闹。为吸引看客,艺人把食指和拇指放在嘴里,撮口一吹,发出清亮悠扬的呼哨声。魏安民觉得好奇,也在避人之处模仿着学吹,时间不长就掌握了这种技巧,吹出的呼哨可以达到声振林木的境界。魏安民一日突发奇思妙想,能否把这种明亮和单调的哨声改造成悦耳动听的音乐呢?于是他慧心独运,不久就吹得像回事了。第一次登台颇有几分戏曲性。那是1968年的一天,魏安民在四川省渡口市第十九冶金公司工作,在一次联欢会上,前台正在表演笛子独奏《社员都是向阳花》,魏安民用手指随声附和,碰巧被人发现,硬被人拉上台露一手,不料一曲终了,大受欢迎,观众要求再来一首。魏安民那时只会吹奏这一首歌,盛情难却,他只好把这首歌重奏一遍。此后他在不同的场合作过多次表演,但多为应景之举。1991年5月1日他从中央电视台上看到有人用树叶吹歌,使他联想到自己的指啸绝技在社会上也定有用武之地,但他觉得自己的技艺还很粗糙。为此他曾去拜访武汉歌舞剧院有“笛王”之称的孔建华。孔建华听了他用手指吹奏的“北风吹”后说:“以前只是在史书上读到过有关指啸的记载,我也曾到许多国家访问过,从未见有人吹。这是第一次见到用手指吹奏歌曲。指啸很有特色,大有发展前途,你要多听多练,提高音准,达到演出水平。”魏安民受到鼓舞,开始严格训练。他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坚持两小时训练,不论春夏秋冬,不管逢年过节从不中断。
魏安民经一番勤学苦练,渐入佳境,他能用十个指头随意吹奏100多首中外名曲,如吹奏“纤夫的爱”时,他能用拇指吹奏出高亢之音以刻画纤夫粗犷豪爽的性格,用小指吹奏出柔和之音以表现乡姑娇柔含羞的情态,令人拍手叫绝。近5年来,他先后应邀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表演了100多场。1995年春节,中央电视台特邀他在“曲苑杂坛”特别节目中演出,这位江城奇人名声越来越大。
最后,我们还要告诉大家,艺术家魏安民是位残疾人。
(附图片)
魏安民正在吹指啸


第4版(副刊)
专栏:

  约瑟夫·冯将在京演奏吉他
世界著名吉他演奏家和作曲家约瑟夫·冯,应文化部邀请,将于7月21日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一场独奏音乐会。约瑟夫·冯出生于1955年,曾先后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举行音乐会。1987年他率领由他创办的大师级“北欧合奏团”来中国演出。终场时,热情的观众久久不肯离去。此次音乐会除有他创作的《空幻》外,还将演奏巴赫的《夏空舞曲》等。


第4版(副刊)
专栏:江山万里行

  亚布力
一个在中国地图上难以找到的东北小镇,1996年2月作为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举办场地而一举成名,它就是亚布力。
亚布力,原名亚布洛尼,俄语“果之园”之意。清朝时曾是皇室贵族的狩猎场。而今,在这里人们想象中成片的苹果园很难见到,昔日皇家贵族的踪迹亦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人们面前的是一座滑雪度假基地——风车山庄。
从哈尔滨出发两个多小时,一条高等级公路将我们引到山峦叠嶂、森林密布的林海雪原亚布力。这里雪山海拔1374米,以雪质优良、硬度适中、滑雪期长达120天以上而被中外专家们视为我国目前开展竞技和旅游滑雪的优良场所。一进亚布力,首先撞击眼帘的不是远处雪山上一条条瀑布一般飘下来的滑雪道,而是风车山庄里,随山坡延伸起伏的风车建筑群。在晚上,那110座具发电泛光功能的风车网阵像一支支被点燃的巨大蜡烛,把山峦点缀得神奇壮观;再往前走,那一座座构造独特、风格各异、展示了各国风车造型的风车别墅,更让人恍如置身异国他乡。
作为一座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型旅游滑雪场,风车山庄除拥有高中初级15条滑雪道外,还设有1条总长30公里的越野滑雪道和从德国引进的夏季滑道、三条滑雪缆车,可以进行越野、雪橇、雪地摩托等项目。在这里还有滑雪学校,在教练指导下,可很快掌握一些初步的滑雪技巧。(啸君)


第4版(副刊)
专栏:音像天地

  王茜的荷花梦
王茜,继一九九三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演唱会之后,数次获得文化部、中央电视台的大奖。
她的第一盒演唱专辑磁带《荷花梦》由中国唱片总公司推出。《荷花梦》有十二首歌曲,收录了王志信、徐沛东等作曲家的作品,也收录了流传久远的民歌,还有甘肃民歌新编歌曲。这些歌曲体现了王茜的声乐功底和把握作品的能力。她的演唱甜美、清新,外表朴实自然。特别是对作品注入了许多地方色彩。王茜现为甘肃金川有色金属总公司职工艺术团演员。(大传)


第4版(副刊)
专栏:

  听呼啸山风
陈玉胜
凡写意山水的画家,都应有一番云游四海、遍览名山大川的学艺经历,否则不可能在山水画上有所造就。
青年画家米文杰像一位与山水结缘的苦行僧那样,只要他认为有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秀的地方,不管多么荒野,他都一路寻去,将所见山川湖泊,收纳进自己的画幅。特别与众不同的是,别人见山是临摹山形,以还其“庐山真面目”的写生,而米文杰则不然。他是用耳朵,用心灵去听,去感悟四周的大山。有时你问起他见到的山是什么样子,也许都回答不出来。即使在他画幅中所表现的人们都熟悉的名山大川,或许你也找不到一丝一毫那座名山大川的所谓典型特征。当暮霭苍茫,岚烟腾起,继而夜色四合,山风呼啸的时刻,他独自一人,抱着一瓶烈性烧酒,在陌生的深山老林中闭目静坐,倾听四野,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在这个时候,你终日受烦扰的灵魂能不豁然冲出躯壳,在浩渺的宇宙间驾风而去,和天地日月融为一体,与山神女仙共游一处,化作大山荒野中永恒的一抹色彩。
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形下,独步山川的米文杰才感到心神合一,激动不已,畅快淋漓,艺术的激情勃然而发。
当年四五岁的他,和父亲一起来到河北一个荒僻的小山村,但他很快适应了这里宁静平和的“田园”生活。白天放牛山坡,晚上在油灯下跟父亲学画佛像。他小小年纪就爱骑在牛背上,闭目听着山风呼啸、松涛合鸣而发奇思异想……长大后的米文杰所画的许多作品,都是在描绘他儿时的生活,也形成了他感悟山水内在魅力的独特方式,有了他与众不同的泼墨泼彩的画作风格。彩中有墨,墨中有彩,解决了多年来没有突破的彩墨互不相融的难题。这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奇伟,更显厚重,更有气韵。一幅幅山岚云烟,意境回味无穷。


第4版(副刊)
专栏:天地一瞬

相濡以沫 高占祥


第4版(副刊)
专栏:

武汉市汉口饭店几年来注重开展职工文化活动,利用他们自己创作的节目来反映饭店变化和职工生活。图为最近举办的饭店开业40周年庆典时职工的文艺表演。袁丽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