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1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摄影)
专栏:企业巡礼

  国旗在厂区升起
山东省华冠集团公司的干部职工每星期一和主要节日,都汇聚在厂区的旗杆下,参加升国旗仪式。这不仅使大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还增强了干部职工的使命感和凝聚力。
华冠集团是我国塑料橡胶机械制造行业的排头兵。三十年前这里还是名不见经传的集体小厂。正是由于公司以人为本,抓好人的技术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使全公司干部职工既掌握了熟练的技术,又具备了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和企业荣誉感,从而积极献身于公司的发展和建设。(附图片)
七月六日,华冠集团公司三十年庆典,公司的干部职工赶到厂区参加升国旗仪式。 (原水摄影报道)


第8版(摄影)
专栏:乡村新事

  荒坡竞投承包会
农家新事多。瞧!村里的荒坡竞投承包会不比城里的拍卖会逊色。今年年中,浙江省义乌市荷叶塘乡屋基村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综合开发荒地竞投承包会,村民们踊跃参与,不到两个小时,二十六个地块,一百六十五亩红土壤荒坡地全部发包一空。屋基村是个仅有一百多户农家的小村,办厂经商者居多,商品经济发达,红壤坡地一度无人耕作。今年乡村二级做好以工促农,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和向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这篇文章,并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富裕了的农民重新把目光投向了黄土地,昔日荒坡成宝地,出现了农民竞价承包荒地的喜人一幕。(附图片)
右图:起价二十元一亩的荒地,报价不断刷新。
下图:竞投承包会人头攒动,气氛活跃。
卢国良摄影报道


第8版(摄影)
专栏:经济纵观

  “加佳”,一个民族品牌
近几年来,合成洗涤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南京金陵石化公司烷基苯厂在经历了不断与外商的磨合和对合资得与失的理性分析后,本着保“加佳”牌子的原则,多次放弃了引资合作的机会,走自我发展的道路。由于它有合理的产品结构,产生了较好的综合效益;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和新产品的开发;具有现代意识的营销策略提高了“加佳”的知名度;工厂与洗涤化妆品公司联合成立的营销部也形成了良好的经营机制;保护民族洗涤工业的大气候,使越来越多的人欢迎“加佳”进家家。
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是产品质量、价格、市场营销等综合实力的竞争。“加佳”正是凭着一种对民族工业的自信和自豪,理性地步入商海大潮。(附图片)“加佳”进家家——“加佳”在南京的市场覆盖率已达80%。
争得一席地——由于烷基苯厂与南京百货站洗涤用品公司联合经营,今年1—5月,“加佳”在200多家营销部中的销售额占11.5%。
高工话“加佳”——高级工程师熊惠君谈起“加佳”,一往情深。
邓维汪永基马松江摄影报道


第8版(摄影)
专栏:文化驿站

  六百幅历史照片回故里
六月二十七日,一批记录本世纪初老北京城乡建筑、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的珍贵历史照片远涉重洋回到了它的故里北京,珍藏到首都博物馆。
这六百幅黑白和彩色照片是法国人爱伯特等于一九○八年至一九一三年间在北京拍摄的。经法籍华人邱治平先生的多方奔走,爱伯特·肯恩博物馆馆长杰·苞素蕾女士决定将这些照片无偿赠送给中国有关方面。(附图片)
图为首都博物馆接受邱治平先生(左一)赠送照片。
孟仁泉摄影报道


第8版(摄影)
专栏:凡人风采

  越陌度阡为万家
——记河北永年县农业技术员王赐芳
编者按:
老辈人知道,50年代亩产粮食百八十斤算不错了。现在亩产500公斤算不了什么。地越种越精,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西红柿、黄瓜……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农业科技,归功于千千万万常年默默无闻辛勤劳作在乡间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这里介绍的是他们中的一位——
苏固村一位村干部感慨地说:“为了俺村那140亩地膜棉花,她隔三差五来一次,不到20天来了四五次了。事先她也不打招呼,来了就直奔地头看棉苗,有问题找我们村干部说说,没问题村也不进就走了。大热天,水也不喝一口。唉,真是……”
她,就是河北永年县农业技术员、洺关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赐芳。1966年她20岁时从邯郸农校毕业,一开始就在永年县做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一干30个春秋,如今人到了50岁。
她的任务是试验、推广适于当地的优良品种、栽培技术、种植模式,观测、研究当地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给领导当参谋,教农民防治方法。
她每年都有300天以上终日骑着自行车在田野奔波。夏天秋天是棉田、麦地,冬天春天是蔬菜大棚和果园。一天的行程少则一二十公里,棉铃虫闹得凶的时候,一天四五十公里不止。一天晚归途中,车胎没气,她推着车一步步走回家时,夜已很深了。
王赐芳的事业背后有一个和睦家庭的支撑——买菜、做饭基本上是丈夫老程的事。儿子生活自理能力强,从小到大,没让她操过更多的心。一次做除草试验,因农药刺激,她眼睛肿得只剩一条缝,车是骑不成了,可心里还惦记着试验……老程说:“没有你,地球就不转啦!”气话归气话,说完了,他马上骑车带妻子下乡去了。如此一连数日,知妻莫如夫啊。
30年来,她积累有效数据20多万字,发表论文58篇,获科技成果奖17项。
别以为王赐芳体格有多么健壮。她体重只有46公斤,身高不过1.5米。平时,饥一顿、饱一顿,胃有了毛病。但她瘦小的身躯里却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如此执著究竟是为什么?她说,选择这一行,确实有过一番思想斗争。在基层搞农业科技,风里雨里……一个女人能行吗?为了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我最终还是决定走这条路。我这个人性格倔强,一件事情要么就不干,要干就干好。几十年啦,苦确实苦,但一见那丰收在望的庄稼,一见农民兄弟收获的笑脸,那快乐是只有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的人才能体验到的。
本报记者蒋铎摄影报道(附图片)
王赐芳为农民服务,常年在田间小路上穿梭。
已近黄昏,王赐芳还和农民在一起。她对东固村农民反复叮咛:“苗不齐,要移苗。记住,移小苗,小苗好成活……”
30年前从邯郸农校毕业时的王赐芳。
在家里,丈夫已习惯妻子每天晚上这样忙忙碌碌地整理资料,写工作日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