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开掘民族原生文化的宝库
吴晔
梳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风云变幻及国家强弱兴衰之演变轨迹,再现中国文化原生带的恢宏博大与灿烂辉煌,再现当年诸子百家和侠客名士的神采风流,将有助于我们在新的民族竞争面前,从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把握住变法强国、团结奋斗的主旋律。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充满活力的时代,是在社会整体上大转型的时代,即由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的转型,由隶农贵族经济模式向自由农地主经济模式的转型,由联邦制国体向中央集权统治国体的转型。
那是个深刻思索、产生思想、研究学问、铸造精神的时代,是中国文化的原生带,所以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早期的各种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灿烂辉煌的景象。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伟人中,有相当多的伟人属于那个辉煌的时代,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军事、文学艺术、科学、国际关系学(即外交)、行政管理学、神秘文化……几乎所有基本领域,都在那个时代开山立宗并且创造了我们民族的最高经典,不仅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源头,而且当之无愧地进入了人类文化的最高殿堂。
那个时代所构建的社会文化框架,直至今天仍然依稀规范着我们的生活;那个时代所创造的那种浪漫而又求实、严酷而又富于诗意的竞争精神,依然是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支柱。
原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这个民族生命精神的能源库。当我们被各种复杂纷乱的社会问题所困惑时,当我们在浮华喧嚣的历史泡沫面前迷失或不知所措时,当我们在西方文明面前感到底气不足时,当我们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错中难以取舍时,我们应该去向我们民族的原生文化宝库寻求再生的动力。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虽然没有忘记那个时代,却也在相当程度上淡漠了它,淡漠了构成那段历史的主旋律——全民族的勇气和创造力,以及那不可遏止的奋争精神。
终于,我们透过由封建末世的帝王将相嫔妃太监们在现代书刊出版和影视屏幕上搅起的漫天烟雾,看到了那个相隔久远但却生机勃勃的年代。至于刚刚出版的长篇小说《大秦帝国》(孙皓晖著,六卷本,已出三卷,人民日报出版社)、带有史传性质的《东周列国丛书》(光明日报出版社)等,则力图上溯到历史长河的上游,去探寻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源头,去发掘先祖们那种不屈不挠的奋争精神,在更积极的意义上反顾历史。
我认为:这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是一个辉煌高潮的前奏。理由: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跋涉到今天的民族,这黑头发、黄皮肤、讲单音节、写方块字、智慧而且坚韧的种族,决不该容忍过多的萎弱和庸俗!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金台文论

  简说“崇高”
潘凯雄
在差不多两千多年前的罗马,一位名叫朗吉弩斯的学者用自己的笔形象地记录了当时在实用与享乐盛行、技巧与形式风靡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精神风貌:“要知道,金钱的贪求和享乐的贪求促使我们成为它们的奴隶……人们一崇拜了自己内心速朽的东西……他们再也不会向上看了……他们灵魂中一切崇高的东西渐渐退色,枯萎,以至于不值一顾。”(见《西方文论选》上卷131页)针对这种时尚,朗吉弩斯发出了呼唤“崇高”的声音,并认为“崇高就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历史有时就是这样惊人的相似,当时光流逝到20世纪末的今天,朗氏笔下所描述的那种状态依然历历在目。在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一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也在时时侵扰着一部分人的头脑。于是,在为数不算太少的一部分文艺作品中,那种大气磅礴、深厚敏锐、真挚浓烈的思想与情感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则是微澜细波、浅尝辄止和夕阳下的小情感以及求功利、玩技巧、玩艺术甚至充斥着卑琐、平庸和铜臭。这种“把整个生活浪费在琐屑的、狭窄的思想和习惯中的人是决不能产生什么值得为人类永久尊敬的作品的”(朗吉弩斯语)。为此,呼唤崇高的声音不应成为历史的绝唱,反而更显出其紧迫和必要。
呼唤崇高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崇高。“崇高”二字对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实在并不陌生,而今天它之所以为人们所淡忘,除去某些畸形时尚的驱使外,还由于我们曾经历过一段“伪崇高”的惨痛历史,那种“高大全”、“三突出”、“假大空”、“主题先行”、“题材决定”的创作理论和样板作品无一不是以崇高的面目出现,这不能不极大地败坏了崇高的声誉和人们的胃口,以至于一些人在倒洗澡水时连同婴儿一起倒掉还误认为是一种矫枉过正。因此,当我们今天再度呼唤崇高的时候,既要摒弃这种误解,还崇高以本来面目;也要防止把浮夸当伟大,将虚假当崇高一类“伪崇高”的死灰复燃。
真正的崇高既需要庄严伟大的思想,也要有强烈而动人的情感,或者说,在文艺作品中,崇高既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宏大现象,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显现,在这里,博大和生命与力量的有机结合至关重要。屠格涅夫笔下的小麻雀为保护雏鸟而奋不顾身地与狂狗搏斗,物虽小而神大矣,这是一种崇高;灰色的天空、单调的大海,大则大矣,倘缺乏内在的精神力量支撑则不仅产生不了崇高感,反而会使人觉得厌倦和无味。两相比较,便不难见出我们时下的一些文艺作品之所以产生不出崇高感的原因了,要么囿于一己之得失,要么失之于大而空、高而假,如此这般,除去琐屑与空泛,又谈何崇高?
文艺创作中真正的崇高还需要精巧的艺术作为保障。如果说物质与精神的真实博大是鉴别那种“假大空”式的“伪崇高”的试金石的话,那么,精心锤炼的技术、措辞和结构则有别于“题材决定”一类的“伪崇高”。现在一些文艺作品取材不可谓不大,不可谓不重,但由于少了自己的身心灌注,少了精心锤炼的艺术技巧,活儿太糙,自然也产生不了崇高感。
呼唤崇高并不排斥恬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它所摒弃的只是卑琐和平庸。春风拂面、碧波凝翠般的阴柔固然需要,但大江东去、金戈铁马式的阳刚同样不可或缺。特别是当社会处于一种深刻的转型期时,我们更需要能催人奋进、激起心灵强烈震撼与慑服的精神力量,而追求崇高的文艺作品不正是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吗?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和传播》
李建盛
正如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一种深刻的理论体系和行动指南,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从其诞生以来产生了世界性的革命影响一样,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作为这个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对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产生了世界性的革命影响。也正如如何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及其发展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样,深入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体系及其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的内在联系何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体系形成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其思想的深刻性何在?又是如何发展、如何传播、如何被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土壤所吸收所发展?究竟产生了一些怎样的革命性影响的?在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又有何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我们如何从今天的文化建设和文艺建设去理解去阐释去发扬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理论和精神?等等,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很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李衍柱等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和传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近50万字的著作对这些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系统研究和探讨。
作者把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放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思想体系中加以分析、理解和论述是该书的首要特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思想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必须首先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思想。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和阐发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和传播是该书的第二个特点。它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产生、形成和成熟的社会历史根源、合理性、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体系的构成、特点和思想观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俄苏的传播和发展及在中国的深入和接受等等都做了历史的理解和阐述。实事求是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与传播是该书的第三个特点。作者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发展变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以及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苏联和中国的发展和传播的理解和阐述都是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正由于此,《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和传播》一书关于马克思从其整体理论体系出发提出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关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理论,文艺意识形态性的重要思想,以及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现实主义文艺观,等等,等等的分析和研究都是深刻的,都是有作者的独到见解的。这是该书的第四个特点。该书的第五个特点是,作者能够从当代文化和文艺理论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在时代文艺和文化的理论视野中去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这充分体现作者的马克思主义当代理论视界。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和传播》是当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的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历史主义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重要著作。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笔谈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
徐国安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不是社会文化的简单分解,而应该是一种管理思想,就是以人为本,把职工作为实现一切目的的源泉。良好的企业文化是职工发挥积极性的前提因素和环境条件,有了企业文化的正确的运作和实践,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共同前进。我想结合我们企业的情况谈几点看法。
一、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大发展为目标模式,塑造现代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它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发挥着重要主导作用。一个企业从它组建开始,乃至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中都孕育、锤炼和塑造着自己的企业精神,这种“精神”一旦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升华,就会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成为激励职工不断前进的动力。我们公司这几年的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领导统筹总管,党政工团齐抓共建,职工主体积极参与下,经过上上下下共同努力,总结提炼出了“团结、求实、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并把她贯穿生产经营实践全过程。我们把倡导的这一精神与爱岗位、爱总厂教育相结合,组织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现身说法,讲体会,举办“奉献在岗位”演讲会等竞赛活动,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
二、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为载体,塑造现代企业价值观。现代企业价值观的树立,要通过培养先进的群体意识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来实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当其绝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积极向上时,就能够使职工把维护企业利益,促进企业发展看作有意义的工作,从而激发出劳动热情和工作主动性,使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内部协调能力得以加强,这是塑造现代企业文化的根本。两年来,我们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系统教育,专题辅导,集中培训等传统方式,向职工灌输在新的经济竞争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价值观,使广大职工树立起企业应为社会创造出真正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崇高目标;通过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越来越少地靠他们的体力,越来越多地靠他们的智力,使他们充分了解并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使广大职工确立了企业的共识;通过系列教育,搞社会调查,企业内部算帐对比,努力创造一种“求新求变”,“永不满足”的文化环境,使每个职工都能不断求上进;通过重新设计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次,下放权力,打破工人干部界限,抓领导作风和表率作用,在职工中造成了企业的一体观;通过组织竞赛,举办企业成就展,讲历史,忆传统等活动,强化灌输,强调职工自我教育,使职工对企业的成效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在行为上自觉遵循。在新的企业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也在塑造企业文化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有了作为,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三、以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为努力方向,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建设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结合企业的实际,我们以塑造企业形象为突破口,挖掘文化对企业的潜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着力培养造就一支一流的企业管理者队伍。在对厂属单位实施模拟法人,对资产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权利、利益责任方面进行全方位调整的基础上,注重所属单位领导人素质的提高。其次,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倾听社会公众,尤其是服务单位的意见,使职工在树立自己形象中深刻地意识到其一言一行都是在雕塑企业的形象。再次,通过制度化规范职工的行为,树立企业形象。实践证明,我们建立的一整套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使职工形成了较高的民主素质与民主意识;我们推行的一系列奖惩制度,激励了职工的士气,弘扬了队伍正气,提高了职工的道德水准,我们组织实施的福利制度,增强了广大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使职工牢固树立了忠于企业的价值观,促使每一个人都在争做出色的企业形象的代表和典范。
(作者为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总厂党委副书记)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罗兰作品研讨会召开
台湾著名女作家罗兰作品研讨会近日在天津市宁河县举行。
现年77岁的罗兰女士,原名靳佩芬,1948年赴台湾。至今她已著有《罗兰小语》五辑、《罗兰散文》七辑、长短篇小说五部、自传体《岁月沉沙》三部曲以及诗论、游记、诗歌等31部作品。
罗兰女士曾12次回大陆访问探亲。与会人士认为,罗兰女士以她饱蘸感情的笔,写出了许多对家乡、对蓟运河畔人民赞美的力作,充分体现出她的故土情。罗兰女士也专程从台湾赴会。(王锦鹄)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历史与现实的交汇
李国文
一部上乘的小说,它在给人感动的同时,还应该使人忍不住地思索。只有感动而无思索的作品,如同插在瓶中的花枝,不会有太长久的艳丽。同样,只有思索而无感动的作品,像离水的鱼,便少了生命的鲜活之气。在文学中令人感动的,是形象的魅力,是美学的享受,是作家笔下营造的世界,造成读者心绪的波澜起伏。而引起思索的,则是作品的内涵,在反映的生活层面上所能开挖的深度,以及作家在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哲学意境、文化积累、知识构成和对于阅读者心灵的撞击力。
就在这种感动与思索的共鸣中,读完了龙志毅的作品,我感觉到了一种阅读的愉快。
龙志毅不算一位专业作家。这些年来,他发表的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散文,只是他作为领导干部工作之余的爱好,但他的这种爱好,使他比起一些专业作家来,甚至可以说创作出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也出色的作品,这真是令人赞佩的事情。
掩卷之余,同样也是写小说的我,马上想到的,不是作品本身,竟是一长串与龙志毅作品题旨相关的语汇:人生啊,旅途啊,历史啊,现实啊,往昔的岁月啊,时光的回味啊,感情的缱绻啊,命运的波折啊……还不仅仅是这些,他的笔下,还能使我触类旁通地联想到更具体的词组:聚散啊,离合啊,沉浮啊,跌宕啊,温馨的往事啊,难忘的旧情啊,沉重的生活啊,无可选择的归宿啊,时代风云的变幻啊,意想不到的结局啊,无可奈何的去向啊,一唱三叹的悲欢啊……总而言之一句话,那就是如同书中的小说题名《冷暖人生》、《四十年来家国》一样,是一种伤逝的感情、难忘的惆怅,是一种追今抚昔的沧桑之感。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阅读体验。
在这一点上,和龙志毅作品中的被革命浪潮和政治风云推动起来的青年男女,经历50年代,60年代,直到文革,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在中国特定的社会生活中的那些恩恩怨怨,爱爱仇仇,亲亲疏疏,争争斗斗的艰难历程。作家构思的精心之处,通过这些人和这些故事织成的历史,富于时代特色与典型意义,能令读者唤起个人的这多年的遭际,读着读着,好像自己也进入作家的笔下了。
由此,不难看出龙志毅细腻的笔触,独特的叙述魅力,只有把握生活到熟如指掌的程度,才能绘出这幅历史与现实交融的真实画面。
龙志毅的作品,平实、遒劲、稳重、恬淡。也许他的工作岗位,使他能高屋建瓴地综观全面,充满思辨色彩,但他的艺术才华,又能具体而微地深入人物形象之中。所以,在他笔下,不求先声夺人的强烈,而是娓娓道来的亲切;不玩弄技巧,哗众取宠,而是以朴实无华的风格,慢慢感染读者的心灵;他不趋时追潮,也不保守偏执,而是烘托出几个人物,几段故事,令人沉浸到他建造的文学氛围之中。他的小说中,那些少数民族的人文背景,洱海滇池的风月,边城山寨的特色,本可做出不少惊绝奇险的文字,但他不追求这些外在效果,更下力在情感上,在思想上,在解剖人物的性格演化中,在回顾以往岁月里,人们失去的一切和承受的历史负载中,写出他独特的感觉。求真、求实、求深,这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精髓所在,龙志毅的小说,也正是这种真情流露的结果。
龙志毅把镜头对准时代的变迁,构成他作品的经。在他笔下描写的一个个对象,则是他作品的纬。尤其那些卷入社会利害,现实冲突,生活矛盾,政治漩涡中去的人物,则更是龙志毅着力刻画的主体。从小说中,我们看到这些分野为善恶良莠的各色人等,或卑劣,或崇高,或无耻,或磊落,或背叛,或慷慨,或含辛茹苦,出污泥而不染,或为情势所迫而作违心之举,无不有其入木三分的刻画和精彩闪光的表现。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加强基础文艺理论研究
陆贵山
新时期以来,西方现代文艺思潮大量涌进,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开掘日新,当代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空前活跃,文艺理论研究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但在这样一个发展态势中,文艺理论研究的强音和主调还应进一步加强,使其更加宏亮、更加鲜明。为了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使之成为主潮,占据主导的地位,必须加强和推进基础文艺理论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托,强化和优化对基础文艺理论研究是一件重要而迫切、艰巨而光荣的学术工程。应当打开视野,用战略眼光看待基础文艺理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基础文艺理论研究有新的突破,才能促进和带动各种形态的文艺理论,特别是应用文艺理论的发展。基础文艺理论研究应注重从“根基”的意义上寻找和发现文艺理论的新鲜的生发点和坚实的支撑点。必须树立基础文艺理论研究的精品意识。有深度的基础文艺理论研究必然使各种形态的文艺理论研究和应用文艺理论研究达到高品位,得以避免以量压质的低效低能的低水平的简单重复,以期形成文艺发展的态势的良性循环。
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思潮移植中国本土后,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极其丰富的思想材料,从诸多层面填补和充实了我们过去所忽视和疏漏了的因素。然而,外域的文艺理论思潮的兴衰、利弊,取决于其本土的国情和文情,依赖于它生存的土壤和条件。运用现代西方的文艺观念和范畴来套释和演绎当代中国的文学现象,尽管在一些层面上有新的开掘和拓展,但毋庸讳言,在思想内容、价值观念、精神意向和文明特性上,从总体和全局上看,同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人情和文情存在着明显的历史错位和现实反差。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思潮对我们只有局部的合理性。我们应当清醒地加以鉴别和选择,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中吸取和接纳有价值的思想因素,充实和发展自己,从宏观的大视角,对各式各样的“片面的深刻的真理”进行审慎的辨析、梳理和整合,着力解决文艺理论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问题,达到“洋为中用”的目的。
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对建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梳理和概括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形态,多半停留在用常识范围内的普通基础理论和外国文论的观念与范畴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比附、套释和描述上,尽管也取得了有益的学术成果,但因疏离当代文艺实践,尚有隔膜之感,没有鲜明突现中国古代文论独特的意蕴和内涵。传统的东西不一定都具有现代性或当代性,但其中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合理内核必然存在着历史的连续性。作为被历史积淀起来的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总会对当代的艺术家和评论家产生这样那样的驱动和影响。令人不解的是,有些学者往往脱离当代文艺实践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几乎是封闭式的孤立研究,表现出明显的分离、隔膜和断层,产生不衔接和两层皮的异常状态。这种境况必须改变,数洋典而忘亲祖的倾向应当得到必要的有效的纠正。
在深邃的层次上探讨中西文论的关系是基础文艺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中西比较文论或比较诗学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那种用西方文论取代中国文论,或用中国文论拒斥西方文论的极端化观念有所克服。大多数学者开始形成共识,食洋不化或食古不化均不可取,崇洋媚外的虚无主义或拘中泥古的国粹主义都不正确,必须立足本土,以我为主,走中西融合的路。在中西文论或诗学的撞击和交汇中,由于受到“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影响,西方文论或诗学的势头和走向较为强劲。建构中国文论或诗学的呼吁尽管十分热烈,但从总体上看,“东方文化中心论”的预测和构想显得虚脱、空泛和乏力。中西比较文论或诗学尚处于初创阶段,以致操作中带有生硬牵强的痕迹,往往陷于简单的比附,流于平面化和浅层化,因缺乏对精湛的文化精神意蕴的挖掘,没有显示出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理论深度。我们应当是人类一切先进文化和文论遗产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必须花大气力,吸取和接纳中外文论或诗学中一切有价值的合理因素,从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承袭、转换和创新中体现文艺理论的民族性,从对外域文论的辨析、梳理和整合中强化文艺理论的世界性和当代性,从而对创立和建构具有世界意义、中国特色和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发展的源流关系。基础文艺理论的建设,既要以我为主,从文艺实践的需要出发,承接和吸纳前辈们的有价值的先期成果,但更为根本的是,必须面向当代的文艺实践,对新历史条件下的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文艺思潮作出富有时代感的深刻的理论概括。任何一种文艺的主张、观念和理论都不可能是以往文艺思想的本然的伸延,而主要是从所属时代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土壤产生的文艺实践中总结、抽取、概括出来的。自觉不自觉地脱离当代的文艺创作、文艺批评和文艺思潮,必然使基础文艺理论的源泉枯竭,生命萎缩,从而陷于贫瘠和尴尬的困境。文艺界确实存在着厌烦理论、消解理论的心态和追求浅层化和庸常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本原理,特别是恩格斯倡导的“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方法受到冷落,中国古代文论的话语和诗学范畴的当代化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用西方现代的文艺观念和批评模式套释和演绎中国当代文学现象几乎成为一种时尚,选取个别的文学事实作为印证,宣扬自己所信奉和崇拜的西方现代的文艺观念和批评模式,特别是以后现代主义的文艺观念和批评模式阐释当代的创作和作品,以致产生误读和误导现象,甚至据此提出告别革命、躲避崇高、毁灭理想、淡化政治、削平价值、消解深度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主张。一种非理性化和非理论化的思潮开始滋生并弥漫开来。这对基础文艺理论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忽视、缺乏和拒斥理论思维的艺术家和批评家是可悲的,是没有出息的。从文艺理论对文艺创作的意义而论,它有利于提高作家的文化理论素质,促使他们成为有真知灼见的“学者型”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增强他们作品的思想深度,以期达到教育人鼓舞人的目的。从文艺理论对文艺批评的意义而论,文艺批评作为“运动着的美学”,缺乏理论思维的解析和穿透能力,必然降低文艺批评的水准和品位。诸如消解、调侃、文字的玩耍和游戏乃至基于钱文交易的庸俗捧场,都会败坏和玷污文艺批评的形象和声誉。这势必使文艺批评的功能退化,加剧自我的“失语症”和“贫血症”,无异于自我戕害,从而丧失对文艺创作的疏引和指导作用。以灵性的形象思维见长的艺术家和批评家也应当自觉确立丰厚坚实的“理论情结”,少一点浮躁和喧嚣,多一点现实和反思,多一点理性的郑重和庄严。只有从战略的意义上认清基础文艺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才能使文艺工作者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素质和文化道德情操,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强化和优化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自觉意识,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历史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动力和舆论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