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1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札记

  “作秀”与作鬼
南南
西方传媒把领导人参加无实质内容的会议、集会等活动贬为“show”,意思是自我表演。有人取其谐音翻译为“作秀”。前不久在里昂召开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似应属于这一类,因为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七国领导摆好姿势拍照片”(《纽约时报》)。西方大国元首集体“作秀”,一年一次。
如果仅仅“作秀”,还没有多大意思,有意思的是在“作秀”的同时作鬼。
堂堂首脑会议如何作鬼?7月1日出版的《纽约时报》有如下现场描写:“人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疑神疑鬼,认为不管贸易谈判代表到何处去,都会有窃听器、小型摄像机和装有窃听器的电话在那里迎接他们。”美国官员私下说:“法国人之所以安排克林顿及其手下人员在罗讷河畔四四方方的索菲泰尔饭店里住宿,是因为那里已拉好了收集声音的电线。”这番披露恐怕也是点到为止,内幕细节外人无法知晓。
桌面上“作秀”,桌面下作鬼,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第6版(国际)
专栏:

  非洲国家渴求稳定与发展
非统秘书长萨利姆感谢中国支持
新华社雅温得7月8日电非洲统一组织第32届首脑会议于今天当地时间14时30分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开幕,一些与会人士在开幕式上就有关非洲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问题发表了讲话。
非统组织秘书长萨利姆说,本届首脑会议将讨论两大主题,即地区和平和社会经济发展。他在谈到利比里亚、索马里、布隆迪、卢旺达、塞拉利昂等国的内战时说,冲突和战乱仍然困扰着非洲大陆,“如果没有和平与稳定,经济就不会得到发展”。他呼吁加强非统组织预防、处理和解决冲突机制的作用。
萨利姆还指出了非洲目前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如沉重的外债负担、地区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严重障碍、食品供应短缺以及卫生保健和教育形势恶化等。
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发言中呼吁非洲国家领导人采取自力更生的措施,并制定面向21世纪的行动计划。在谈到3月份开始的联合国为非洲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集资100亿美元的10年计划时,加利说:“你们可以依靠我,但你们最好依靠自己。”
非统组织执行主席、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在发言中说,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是非洲拯救自己和建设美好未来的唯一途径。
本届首脑会议执行主席、喀麦隆总统比亚主持了开幕式。来自非统组织53个成员国中的30位国家元首和10位政府首脑出席了开幕式。
据新华社雅温得7月8日电(记者郑甦春、卢苏燕、郭铭)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萨利姆对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支持非洲人民的正义事业表示感谢。他说:“非洲需要中国的支持。”
萨利姆是在这里接受中国总理李鹏致非统组织第32届首脑会议的贺电时说这番话的。他向转交李鹏总理贺电的中国驻喀麦隆大使祝有容表示,他将向大会转达中国总理发来的贺电。
李鹏在贺电中表示,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非洲国家和非统组织为非洲的和平、发展所作的一切努力。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回归欧洲”之路
——波罗的海三国对外政策走向
本报记者唐进修许宏治
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领导人不久前同时访问美国。克林顿总统在会见他们时表示,支持三国最终加入北约。而叶利钦总统立即表示,坚决反对北约把活动范围扩大到波罗的海三国。由此,波罗的海三国的对外政策走向引起世人关注。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交通方便,战略地位重要,历史上多次遭受列强入侵。1940年三国先后被并入苏联。立陶宛于1990年3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于1991年8月宣布独立。1991年9月,当时的苏联正式承认三国独立。独立后它们拒绝参加苏联解体后成立的独立国家联合体。
独立后,三国领导人均宣称,对外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友好、互利合作”的总方针,其“外交重点在欧洲”,对外政策的三大目标是维护独立、繁荣经济和“回归欧洲”,争取成为欧洲所有政治和经济组织的完全成员国,希望尽快地最终加入欧洲联盟和北约,彻底实现“回归欧洲”之宿愿,以此确保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几年来,三国与欧美国家往来频繁,先后同美、德、北欧等国签订了各种政治和经济合作条约,并参加了欧洲委员会、欧洲复兴和开发银行、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等组织和机构。1994年2月,三国加入了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去年6月成为欧盟联系国。据报道,三国可望在1999年底以前正式加入欧盟。
在三国“回归欧洲”的道路上,如何处理与东方邻国俄罗斯的关系,是它们共同的重要课题。三国独立后与俄的关系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991年—1992年可谓第一阶段,它们与俄的关系相当紧张,双方在财产分割、领土等问题上争执不断,特别是在俄撤军以及三国境内的俄罗斯人的地位问题上矛盾十分尖锐。第二阶段从1993年开始。三国主要领导人更替之后,程度不同地调整了对俄政策,例如立陶宛提出“在东西方利益之间保持平衡”,并把改善与俄的关系作为其外交三个优先考虑方面之一。因此,三国与俄的关系有所缓和。
在三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中,最突出的是三国要求加入北约的问题。谋求加入北约是三国的既定方针,特别是1993年底俄议会选举以来,俄国内民族主义势力抬头,甚至有些党派还主张恢复苏联。这使三国深为紧张和不安,因此更加积极谋求尽快加入北约,以得到安全保护。上述三国领导人同时出访美国,就是为求得美国支持而采取的一次重要外交行动。
俄罗斯反对北约东扩的立场是众所周知的。如果说对东欧一些国家加入北约,俄还可能采取某种灵活态度的话,那么,俄对三国加入北约的态度之强硬,则几乎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据透露,在波罗的海三国领导人访问美国之际,俄总统叶利钦曾致函克林顿总统。在信中叶利钦明确表示,让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在这方面采取的任何步骤都会被认为是对俄罗斯国家安全利益的直接挑衅。信中暗示,如果西方不顾俄的立场一意孤行,俄可能拒绝完全遵守欧洲常规武器条约。叶利钦对三国俄语居民的处境也表示关切,尤其指责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两国“极为粗暴地大规模侵犯人权”。他还对“某些国家”直接或间接地支持上述两国的做法表示不满。今年4月,俄罗斯《独立报》刊登了俄某研究机构的一份报告。该文件说,如果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俄武装部队将对三国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虽然克里姆林宫称此文件不代表官方立场,但有关人士认为,该文件反映了俄军方强硬派的观点。
波罗的海国家的外交官承认,在接纳他们的国家加入北约的问题上,他们的确期待美国总统更加明确的表态。但据透露,克林顿这次在会见三国总统时仍然只限于表示,吸收加入北约的候选名单并不局限于现有的几个竞争者(指捷、波、匈),看来态度并不明确。
北约东扩方针已定,波罗的海三国也决心要加入北约,而俄罗斯则坚决反对。这真是一个难解的结。事态究竟如何发展,人们很难预测。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即波罗的海三国“回归欧洲”之路将是不平坦的。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希拉克首访海湾
本报驻阿联酋记者安国章
本月6日至8日,法国总统希拉克对沙特和卡塔尔的访问,是希拉克就任法国总统后对海湾国家的第一次访问。舆论认为,希拉克此行意在使法国“恢复在中东事务中发挥大国作用”。
过去较长一段时期,法国在中东发挥着较大的影响。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法国的作用有所下降。希拉克执政后,重振法国在中东的影响,是其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以来,中东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色列4月对黎巴嫩发动的大规模进攻,使中东形势一度出现爆炸性局面。5月以大选后,新总理内塔尼亚胡开始执行以“安全换和平”的强硬中东政策,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而作为中东和谈的两大主持国美国和俄罗斯则忙于国内大选。这一新的局面为法国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希拉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他的海湾之行的。此前,希拉克等法国领导人曾出访了黎巴嫩和埃及等国,在解决黎巴嫩危机问题上法国起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来海湾前,希拉克还邀请埃及总统穆巴拉克、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和阿曼国家元首卡布斯访问法国,就中东局势和双边关系问题进行了会谈。据报道,本月底,希拉克将在巴黎与以总理进行会谈,今年秋季,希拉克将再返中东,遍访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自治区。
希拉克行前,法国政府发言人曾宣布,此次访问是法国“着眼未来的一次政治访问,而非经济性的”,重点在于加强与被访问国的双边政治合作关系,协调在国际事务上的立场。
据报道,访问期间希拉克与被访问国国家元首、外交、内政、国防、经济等大臣进行了广泛会谈和会见,通报了此前召开的欧盟会议和在法国里昂召开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情况,并与沙、卡领导人就中东和海湾局势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详细阐述了法国的“新阿拉伯观点”,强调在“土地换和平”的基础上全面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维护中东和海湾地区的稳定、安全以及打击恐怖活动的立场。双方还讨论了中东局势的前景、海湾合作委员会与伊朗和伊拉克的关系及波黑问题,并取得了广泛的一致和共识。沙特和卡塔尔高度评价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强调重视法国的大国作用,表示了使中东和平进程沿着马德里中东和会规划的道路尽快正常运行的强烈愿望,希望法国今后在“中东发挥更大和更积极的作用”,促使以撤出阿拉伯被占领土,实现中东公正、持久的和平。另外,希拉克还重点与被访问国领导人就加强双边政治合作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会谈,双方一致认为应采取具体行动和措施全面发展双边关系。法国与沙特就建立政治、军事、经济、安全、文化等全方位的“新的伙伴关系”达成了一致,并决定今后定期举行部长级会议,协调双方在国际事务上的立场,相互配合和合作;法国与卡塔尔一致同意将进一步具体磋商,使两国的合作关系步入一个“特殊的相互信任的新阶段”。
对于希拉克的这次海湾之行,海湾国家舆论认为,法国在中东的“声音将更响亮”,这将对中东和海湾局势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本报阿布扎比7月8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美欧协调立场不易欧洲小国心存疑虑
北约防务“欧洲化”实施难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张宝祥
北约柏林外长会议6月3日通过了关于改革北约机构、建立多国多兵种联合特遣部队和在北约内确立欧洲防务特性的决定。6月13日,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批准了外长会议的决定,并责成北约常设理事会和北约军事委员会等机构研究实施方案,以提交今年12月的外长和国防部长会议批准。一个月来,北约盟国对防务的“欧洲化”问题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多数舆论认为,想用半年时间解决北约防务“欧洲化”问题,未免操之过急,不太现实,因为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确立防务的欧洲特性,本质上是一个北约领导权的重新分配问题,是北约内部美欧关系的平衡问题。美国承认欧洲防务特性,是想让欧洲对本地区的安全承担更大的责任。美国强调,虽然法国决定重返北约军事机构,但美国并不会放弃统帅北约部队的军事作用。美国助理国防部长克雷默在6月13日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人们普遍接受这样的看法,即需要美国继续发挥跨大西洋的联系作用。”而法国则想通过改革北约,谋求建立欧洲防务和加强欧洲的战略行动能力,以同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欧洲受到军事行动能力的限制,可又希望美国继续为保护欧洲安全与稳定做出军事和经济方面的贡献。可以预见,在改革北约机构方面,欧美的立场不容易协调。
在改革北约司令部的问题上,欧美有重大分歧。法国主张任命一位欧洲将军为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副司令,兼任西欧联盟军队司令,赋予其指挥欧洲军事行动的职权。英国支持法国的意见。美国军方特别是欧洲盟军司令、美国将军朱尔万则认为,这会导致北约分裂和削弱他的权力,因而极力反对。德国因担心法国将来担任欧洲防务司令,因而主张在大西洋两岸建立两个战略司令部,并建议两个司令的职务都由美国人担任。
小国强烈反对大国操纵欧洲安全与防务事务。近来,在欧洲一些国家,特别是在法国和英国有一种传闻,说欧洲几个大国打算成立一个类似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设机构,负责管理欧洲安全与防务事务。比利时外交和合作发展大臣德里克针对上述传闻发表讲话说,比利时积极支持建立欧洲安全与防务特性,并准备为此放弃一部分国家主权,但主张在做重大决定时采取多数表决制,反对由几个大国操纵欧洲安全与防务事务,反对以双边、三边或所谓的“联络小组”形式就上述问题做出重大决定。据传,有些北欧小国支持比利时的这一立场。
美国虽支持北约组建可供西欧联盟指挥的多国多兵种部队,但其前提是在经过北约理事会讨论和一致同意后方可使用。这意味着美国拥有否决权。此间舆论还说,美国只是在欧洲支持美国的立场时才支持欧洲,一旦欧洲采取的行动有损美国利益,或者不合美国的意愿,欧洲将得不到美国的支持,因而也就无法使用主要属于美国的北约的军事手段了。
有关北约机构改革的具体技术问题非常复杂。北约现在共有大小65个司令部。这些司令部是冷战时期为防范华约集团“入侵”建立的。现在需要对上述65个司令部进行逐个审查,以确定哪些应取消,哪些应保留,哪些应改组,如何重新确定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采取什么样的运转机制,以及还应新建哪些司令部,以应付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这些问题非常棘手,解决起来相当困难。关于计划组建的多国多兵种部队问题,它的规模、编制、驻地、机构、司令部人选的确定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运转程序等,也都是相当复杂的问题。此外,现在欧洲各国,其中包括法国,都在削减军费,这对确立欧洲防务特性也不利。
此间舆论对实现北约防务“欧洲化”大多不抱乐观态度,认为问题刚刚提出,要完全实现柏林会议制定的目标,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
(本报布鲁塞尔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同波海3国联合举行军事演习
新华社华盛顿7月8日电(记者周锡生)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伯恩斯8日宣布,美国同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三国当天开始在波罗的海地区举行为期10天的陆地军事演习,以提高美军同这3个波罗的海国家军队在协同作战和维持和平行动方面的协调能力。
伯恩斯说,参加这次代号为“波罗的海挑战”的陆地军事演习的部队主要是美国的300名海军修建大队官兵、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加强团以及由波罗的海三国组成的“波罗的海营”。
伯恩斯强调,这次较大规模的陆地演习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为训练美军和波罗的海三国军队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机会”,“显示了美国对波罗的海国家的安全和前途的严重关切”。
这次演习是最近1个月来美国第二次同波罗的海国家联合举行以维和目的为主的军事演习。上个月,美国曾同波罗的海国家以及部分北约国家联合举行了海上军事演习。这两次演习都是以强调加强北约“和平伙伴关系”的名义举行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波总统讨论北约扩大问题
据新华社华盛顿7月8日电美国总统克林顿8日在白宫会见了来访的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双方讨论了波兰加入北约的问题,并重申了推进北约扩大战略的决心。
克林顿在会见中向克瓦希涅夫斯基保证,美支持波兰申请加入北约,但拒绝为此设定一个时间表。克林顿说,北约将扩大是不容置疑的,但这将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他还建议将于12月召开的北约部长会议在向新成员开放其防务联盟方面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第6版(国际)
专栏:

  叙再次要求以归还戈兰高地以总理称将扩建犹太定居点
据新华社大马士革7月8日电叙利亚今天重申,如果以色列不将戈兰高地归还给叙利亚,中东地区就无法实现全面和公正的和平。
大马士革电台播发的一篇评论说,叙利亚一贯认为和平是一种战略选择,它将在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和“土地换和平”原则的基础上继续中东和平进程。
大马士革电台是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前往美国访问的当天播发这篇评论的。
内塔尼亚胡曾表示反对将戈兰高地归还给叙利亚。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8日电(记者王玉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今天在会见来自戈兰高地的犹太社团领导人时表示,以色列新政府将扩建戈兰高地上的犹太人定居点。
内塔尼亚胡说,戈兰高地上的以色列犹太人可以继续安全地生活在那里;以色列政府将投资在高地上建设更多的住房,并尽一切努力促进戈兰高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第6版(国际)
专栏:

  车臣战事又起
俄军向车臣反政府武装发出最后通牒
本报莫斯科7月9日电记者许宏治报道:俄车臣共和国西南部今天发生了俄联邦部队和车臣非法武装之间的大规模军事冲突。
据来自联邦部队司令部的消息,今天上午,在车臣西南部乌鲁斯—马尔坦地区的格希村开始进行护照检查,俄联邦内务部及车臣共和国内务部所辖部队的战士参加了检查。当他们来到村中心地带时,非法武装向他们开了火。俄联邦部队随即进行反击,并封锁了格希村,双方均有伤亡。车臣政府还提供了关于这起冲突的另一种说法。
驻车臣俄联邦部队司令季霍米罗夫中将说,是车臣非法武装违反了停火的条件,从而迫使联邦部队不得不进行反击。他强调,联邦部队将以最坚决的方式和武装匪徒作斗争。“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和手段这样做。”据驻车臣联邦部队副司令沙曼诺夫少将宣布,到今天下午3时,在格希村消灭这股武装分子的战斗实际上已经结束。参加战斗的有内务部队、空军和炮兵。据初步统计,战斗中有6名联邦部队军人阵亡。非法武装分子伤亡人数尚待确定。
据新华社莫斯科7月8日电俄罗斯驻车臣联合武装力量司令季霍米罗夫8日向车臣反政府武装发出最后通牒,限其在9日18时前交出所有被非法扣押的俄罗斯军人和车臣政府的官方代表。
据俄通社-塔斯社报道,季霍米罗夫在最后通牒中说,如果不执行上述要求,俄军将坚决消灭反政府武装。季霍米罗夫指责车臣反政府武装违背莫斯科协议。他说,自该协议签署之时起,车臣反政府武装已580次破坏停火协议,在铁路上进行了两次大的破坏行动,32次破坏公路,致使47名俄罗斯军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第6版(国际)
专栏:

  就代办美军征用土地手续事宜
冲绳县知事拒绝执行首相命令
新华社东京7月9日电日本冲绳县知事大田昌秀今天决定拒绝执行首相桥本龙太郎下达的关于代办驻冲绳美军征用土地手续的命令。
驻冲绳美军楚边通信所的部分用地租期已满,需要续办土地征用手续。7月4日,桥本发布公文,命令大田在7天之内根据日本有关法律,代替土地所有者办理驻冲绳美军楚边通信所的土地强行征用手续。
今天下午,大田昌秀召开由冲绳县有关负责人参加的会议,讨论是否执行桥本的命令。大田在会上正式决定拒绝执行这项命令。
桥本曾于6月24日建议大田昌秀代办美军用地手续,遭到大田的拒绝。据报道,桥本将于本月内向法院起诉大田,指控他犯有不履行公务罪。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理会审议克罗地亚局势
本报联合国电记者何洪泽、周德武报道:安理会7月3日审议了克罗地亚东斯地区局势和克罗地亚境内的人权状况。会后发表了两项主席声明,敦促有关各方与联合国东斯过渡当局合作。
东斯拉沃尼亚是克罗地亚境内最后一个塞控区,安理会主席声明对该地区非军事化进展顺利表示赞赏,但提醒有关各方不要采取可能引起关系紧张的行动。声明还敦促克罗地亚政府通过全面大赦法,声明对克罗地亚政府未采取足够措施,保障当地塞族人的权利和确保他们的安全表示深为关切和遗憾。


第6版(国际)
专栏:

  古一客机被劫持到美军基地
古巴要求美国引渡劫持者
新华社华盛顿7月8日电(记者周锡生)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伯恩斯8日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证实,一名古巴人7日将一架古巴民航班机劫持到古巴关塔那摩岛上的美国海军基地,劫机者被美国军方当场扣押,现正在接受美国司法部门的审讯。
伯恩斯说,这架古巴民航班机是在从古巴圣地亚哥市飞往关塔那摩市途中被劫持到附近的美国军事基地的。劫机者自称是古巴军队的一名中校,要求到美国避难。除劫机者外,机上共有14名乘客和3名机组人员,他们都要求返回古巴,美方随即同意他们乘原来的班机离开美军基地,飞往原定的机场。
伯恩斯说,目前美国对于劫机者的真实意图尚不明确,在司法部门结束审查之前,美国政府将暂不作出是否将其引渡给古巴的决定。
据新华社哈瓦那7月8日电古巴今天要求美国将古巴民航班机劫持者交还给古巴。
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主席里卡多·阿拉尔孔在提出上述要求时说,美国当局应该履行古美两国签订的有关条约,把劫机者引渡给古巴。
他强调指出,古美两国移民条约明确规定,凡非法进入古巴关塔那摩岛上的美国海军基地的古巴人,美国方面都必须交还给古巴。1995年5月2日签署的两国联合声明也表示:“古巴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重申,双方共同参与制止一切带有危险性的逃离古巴的行动。”


第6版(国际)
专栏:

  意敦促美考虑赫—伯法影响
本报罗马7月9日电记者罗晋标报道:意大利外交部长迪尼表示,欧洲期待美国政府考虑赫尔姆斯—伯顿法案对其盟国的影响。
迪尼外长在7月8日说,欧洲对将于8月1日生效的赫尔姆斯—伯顿法案的发展情况表示“最大的关注”。迪尼表示,“我们期待美国政府考虑该法案对盟国的影响,并争取缩小对我们企业的经济和财政产生的后果”,否则,后果将“极为消极”,对此欧洲将作出“协调一致的回答”。


第6版(国际)
专栏:

图为朝鲜人民政治活动的中心——平壤万寿台议事堂。新华社记者朱克川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