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6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美术)
专栏:

  历久弥新“钱封面”
——记钱君匋先生和书籍装帧艺术
舒文扬
91岁高龄的钱君匋先生是我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前辈。1927年,先生弱冠之年任上海开明书店美术音乐编辑,此后,他即以书籍装帧为缘,与“五四”以来的著名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郁达夫、巴金、郑振铎、丰子恺、陈望道等结下深厚的友情。当年由他装帧设计的首批文学新著问世之后,求者纷至沓来,先生由此声名鹊起,文化圈内有“钱封面”的雅称。
先生于书籍装帧,最先得到同窗好友、现代书籍装帧的杰出开拓者陶元庆的诱导,而在学习民族传统,努力开创时代艺术风格方面尤得鲁迅先生的启示和勉励。60年间,他积极探索,刻意求新,风格多变,作品多达4000余件,但历经劫难,存稿已不足1/10,近年则有商务印书馆的《钱君匋装帧艺术》,收先生历年代表作百五十图。
作为杰出的诗人,浓厚的抒情意味是先生书籍装帧的显著特色。他早年为茅盾的译作《雪人》所作的封面,借用写意手法,表现日光折射下的几朵雪花,简洁、含蓄而情趣盎然;巴金《新生》的书面则画出石砌上日光影射中倔强成长的小草,以象征新生历程的艰辛和苦痛。在广泛研究民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他的封面设计较多取法古代的青铜器和石刻纹样,力求呈现鲜明的东方美学的特质。他80年代为唐弢的《晦庵书话》作的封面,融入了汉代画像砖的神味,晚近之作,尤多将书法刻印直接引入封面设计,先生是杰出的书法篆刻家,对此自然是举重若轻了。
丰厚的学识,诗文书画和音乐方面的修养融汇于心,使他的作品别具韵致,更有一种震人心魄的穿透力。先生说过,书籍装帧等于歌剧的序曲,也应该有旋律,有节奏与和声;是以形象色彩等造型手法,向读者揭示作品的内容和精髓。优秀的装帧使人在阅读之前已准备好阅读的心情和态度,善于装帧的人能抉取书籍的内容或精神,通过形与色,构成能够表达该书内容或精神的艺术作品。他的精深造诣由此可见一斑。(附图片)
新生(封面设计)钱君匋


第11版(美术)
专栏:画坛走笔

  从书法展想到的
王春立
时下海内外华人各种书法大展在京城此起彼伏,其规模之大,参展人数之多,可谓盛况空前。难怪有人认为,当前是近几十年书法艺术发展得最好的时期。然书法艺术是否繁荣,除普及程度外,更重要的标志,在于艺术水准的高低。
在我看来,书法界除花团锦簇的一面外,所存在的某些问题,仍是不可忽视的。比如轻视法度。有的人还没有临写几天碑帖,没弄清楚书法的本质,就打出标新立异的旗号,“任笔为体,聚墨成形”,搞什么“味觉”书法、“画意”书法、“慵倦气”书法……急于开宗立派,大多事与愿违。其次是学养不够。有的人在临帖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文化素质低,只能“入帖”,不能“出帖”,作品缺乏创意,仅仅停留在书工笔吏的水平上。众多的书法展览会,除少数作品外,几乎都是清一色地抄录唐诗、宋词等等,缺乏自己的文采——前不久京城举办过一次“首届”自制诗词书法展,足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证这一点。
再就是心在名利。此条无需细说。有的人捞到一个“会员”称号后,揣着秃笔吃四方,忙于到那些附庸风雅、修养更低的圈子里弄取润资,就是其例。
目前已进入到可以用电脑取代书写汉字的时代,如能写好毛笔字,确实不易。但是我们把书法称之为“艺术”,就是因为用笔墨写出的汉字不仅仅是一种传达信息的符号,还可以在汉字的“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点画结构间,融入作者的激情,反映大自然的节奏和韵律,能够使人从中得到“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的美感享受。
如何才能达此境界?在书法论著中有着许多精辟的见解。杨守敬《学书迩言》就曾写道,除了“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之外,还要作到“二要”:“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他断言:“古之大家,莫不备此,断未有胸无点墨而能超轶等伦者也。”苏东坡的书法之所以被人们誉为以“意”取胜的“苏体”并且流传至今仍为人们喜爱,就因为他不仅是一位书法家,同时还是杰出的诗人、散文家、画家、文艺理论家、政治家,正如黄庭坚《跋东坡墨迹》所云:“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尔。”可以这样说,书法是人格与情感的表现——只有作到功、性兼备,才能创作出丰神谐鬯、体韵精研而又有着自己独特面貌的作品来。


第11版(美术)
专栏:画坛巡礼

  沃土(中国画)叶其青
由广东画院和佛山画院联合主办的“叶其青画展”前不久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受到首都美术界较高的评价。作者从小爱好美术,多年来不懈地学习、探索与追求,逐渐形成一种清新秀润、乡土气息浓厚,雅俗共赏的个人艺术面貌。现为佛山画院专职画家的叶其青先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协理事,佛山市美协副主席,其作品先后在第六届全国美展、第八届全国美展以及巴黎国际艺术节等国内外重大展览中入选并多次获奖。


第11版(美术)
专栏:画家独白

  思考与选择
卢沉
没有创造就没有传统。无数创造的环连成传统的链。今天的传统是前人的创造,今天的创造就是将来的传统。传统的代表是一群伟大的创造者,而不是因循守旧者。
我主张融合中西,在现代的基础上发展。
提出在现代的基础上发展,并非否定传统的价值,也不是故意要做出激进的姿态,强调某种所谓新观念,只是强调了早已存在的事实。
我说的“现代基础”,既包括几千年的国粹和近几十年来中西结合的“新国画”,也包括全人类业已创造的文化财富,包括那些我们正在接触、学习、研究的还不太理解的东西。
艺术创造,首先是观念和意识的改变。
(作者系我国著名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第11版(美术)
专栏:画坛风景线

  画坛风景线
▲徐崇嘉自幼爱好书法艺术,其书法日前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次展出的60余件作品,以行草为主,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徐崇嘉作品曾在首届中国市长书法大赛获奖,并多次入选国内和国际书法大赛。
▲应韩国美术家协会邀请,我国青年画家、北京广播学院青年教师李宽近日在韩国全州市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中国风情水墨画展”,展出的40余幅水墨人物画作品,包括陕北、西藏、新疆、苗族等四个系列。
▲世界重要的收藏家、德国彼德·路德维希教授夫妇日前向中国美术馆无偿捐赠欧洲82位艺术家89件117幅现代艺术品,中国美术馆将在本馆内建立一个“路德维希国际艺术陈列馆”。中国美术馆将在今年下半年的适当时间举办“德国收藏家路德维希捐赠欧洲现代艺术展”。
▲中国书法教育研究会跨世纪长城工程有新成就——中等师范《书写训练》教材审定通过。
▲日前,第一冶金建设公司工业版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这次展览的近百幅作品,全部出自基层职工之手,这些饱含着生活气息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浓烈的时代特色。
▲郭味蕖山水花鸟画精品展开幕式暨铜像落成典礼前不久在潍坊市郭味蕖纪念馆举行。这次展出了馆藏和家藏的郭味蕖先生精品50余件。


第11版(美术)
专栏:

  书法李鑫华
李鑫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研习北魏碑书体。对《龙门造像记》一路下过功夫,其他魏碑如《郑文公碑》、《张猛龙碑》及许多墓誌,均多涉猎。并对汉碑《曹全》、《张迁》等亦多临习。


第11版(美术)
专栏:

  秋天的小院(版画) 赵进武


第11版(美术)
专栏:

  花鸟精神风光满眼
——全国花鸟画研讨会侧记
石田
江南春日,千花竞艳,百鸟争喧,正是艺坛画苑萌发勃勃生机的大好季节。由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花鸟画研讨会,四月中旬在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马山啤酒花园饭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十四个省市的画院、美协的三十多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画家们共聚一堂,为的是系统研究花鸟画领域中的问题,以期分析创作现状,加强艺术交流,提高画家素质,推动中国画艺术的健康发展。
与会画家就中国花鸟画的传统表现方式和如何创新、花鸟画的内涵是什么,以及花鸟画家应重视自身的素质和修养等问题展开无拘束的讨论。来自美术院校担负教学和创作双重责任的画家更侧重花鸟画理论方面的思考和阐述,他们思维活跃,比较善于接受新思潮和面对新问题。而来自画院的画家对花鸟画的创作现状以及创作实践中的种种形态有比较细致的观察和认识,他们更重视具体创作问题的探讨和自我完成。与会代表还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办好美术院校、画院,大家畅所欲言,最后达成共识。与会画家都认为,由于整个社会环境的宽松和艺术思想的活跃,在中国画整体发展中,花鸟画呈现出繁荣的局面。花鸟画正处于一个继承、发展,由古典型态向现代型态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中,画家有着更多的成功机遇,也需要注意和警惕商品经济大潮所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
一批有成就的画家,基于各自对传统和现代的理解,正在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探索花鸟画发展的新途径,这是最值得称赞的。


第11版(美术)
专栏:

秋愤(中国画) 郭石夫


第11版(美术)
专栏:

故乡的回忆(油画) 杨钧


第11版(美术)
专栏:

别梦依稀(中国画)    兰铁成
兰铁成,青年画家。吉林省人,自学成才。现在哈尔滨市群众艺术馆工作。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出版有《兰铁成画集》。


第11版(美术)
专栏:芥末坛

比阔(漫画)   毛铭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