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德国破产企业猛增
据新华社波恩6月3日电(记者杨华升)据德国联邦统计局3日公布的材料,去年德国的破产企业总计为2.9万家,预计今年将达到3.2万家。今年将是德破产企业数连续第5年增加的一年。
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德国破产企业就达到7555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8%,其中德西部破产企业数增加了6.6%,东部破产企业数的增幅则高达38.2%。
企业破产使不少人失去了劳动岗位。专家们估计,仅今年上半年德国因企业破产而丧失的劳动岗位将多达21.8万个,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马克(约1.35马克合1美元)。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国向莫桑比克赠送农用机械
中国政府向莫桑比克总统府赠送农业机械的仪式3日在马普托举行。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出席仪式并讲了话。他说,莫桑比克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友好表示。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科技发展启示录

  美国科技发展初探
武夷山
编者按: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无一不在加紧发展科技,特别是高新科技。科技水平已经成为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衡量一个民族是否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言,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世纪。21世纪的国际竞争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高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在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之际,本报从今天起,陆续刊登“国际科技发展启示录”系列报道。这组文章分别从科技发展战略、科技政策、科技管理体制、科研队伍建设以及配套环境等方面,对主要发达国家高科技的发展进行探讨,同时也分析它们存在的问题。希望这些报道能够对我国高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科研体制、队伍的建设有所借鉴。
近年来,尽管有些美国人在不断敲警钟,宣称美国在若干科技领域对日本和欧洲的领先优势正在缩小以至消失,但客观地说,美国仍然执世界科技之牛耳。美国著名思想库兰德公司附属的关键技术研究所去年发表的《国家关键技术报告》指出,在几乎所有关键技术领域,美国不是领先于欧洲和日本,就是与之持平。战后50年来,美国人共获得155项诺贝尔科学奖。
美国科学技术之所以如此强盛,大致可归纳为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重视培育和吸引科技人才。
美国社会鼓励创造发明,这种气氛是培育科技人才的肥沃土壤。同时,美国也鼓励人们从事技术转移,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今年3月7日克林顿签署的《国家技术转移与进步法》规定,联邦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发的技术若转让给工业部门,转让收入首先要拿出2000美元付给发明者,之后发明者再提成技术使用费的15%。
在科技人才培养上,美国不少大学十分注意让研究生甚至本科生尽早参与实际科研工作。笔者前不久参观了马里兰大学的一个实验室,遇到一位正准备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他在导师指导下,率领几位研究生和本科生正日以继夜地调试他们研制的太空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将于1997年搭载航天飞机去太空做实验。在这种培养方式下,美国有些学生刚毕业甚至未毕业就敢于自己开办高技术公司。
人才培养从小抓起。为了吸引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兴趣,美国非常重视科技中心和博物馆的建设。在这些场所,你见到的不是“请勿触摸”的牌子,而是千方百计鼓励孩子去摸索、试验的各种安排。
美国是一个主要由移民组成的国家,来自国外的科技人才对美国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的移民法也为技术移民大开方便之门。例如,1982年,美国全部科学家和工程师中,外国出生者占15.2%,但在科技成就突出者当中,生命科学领域有22.5%、物质科学领域有31%是外国出生者。1994年,美国共授予41011人博士学位,其中非美国公民占32%。
第二,政府长期大力支持科技事业。
美国联邦政府有着支持科技工作的传统。早在1842年,美国国会就曾拨款3万美元供无线电报码发明人塞缪尔·摩尔斯在华盛顿市和巴尔的摩市之间修建一条电报线,以检验用摩尔斯电码发报的可行性。二战期间,联邦政府的R&D(研究与发展)支出额增加了一个数量级。战后,由于范内瓦尔·布什撰写的报告《科学——没有止境的疆域》影响巨大,联邦政府继续稳定地支持R&D活动。1957年,前苏联率先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美国朝野震惊,联邦政府对R&D的支持规模再次扩大。50年代后期,联邦政府对卫生科研的支持迅速增强。70年代,能源部等新机构成立后,联邦政府加强了对环境和能源问题的研究。80年代,随着对竞争力问题的讨论,联邦政府特别抓了“政府—大学—公司”的合作研究。80年代至现在,联邦政府搞了一些刺激工业R&D的计划,例如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先进技术计划和制造技术推广计划。战后这50年,只有1966—1975这10年的民用R&D支出是下降的(主要由于越战消耗了大量财力)。
总的说来,美国历届政府都比较重视科学技术,1993年起执政的克林顿当局也不例外,克林顿总统和戈尔副总统的著名口号是:“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而科学为技术引擎加油。”克林顿当局目前特别重视的政府科技计划和政府与工业界的伙伴关系计划有:先进技术计划(ATP);技术再投资计划(TRP);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NH),其下包括一些小计划,例如国家电信与信息管理局的电信与信息基础设施援助计划(THAP)等。今年2月,克林顿又宣布了一项名为“技术普及挑战”的计划,目标是在2000年使美国公立学校的每间教室都配备联网终端;新一代车辆伙伴关系计划(PNGV);制造技术推广计划(MEP);平板显示器计划;高性能计算与通信计划(HPCC);美国纺织伙伴关系计划(AMTEX);技术为教育服务计划,此计划的目的是让计算机进入尽可能多的大中小学校课堂;建筑与建设计划。
第三,科技发展的配套环境好。
美国科学技术之所以能蓬勃发展,还由于美国经济对科技有强烈的需求,美国的法律和金融制度从整体上说对科学技术事业起到了保障和推动作用。例如,面对互联网络(INTERNET)迅速发展的新形势,美国各界人士已开始热烈讨论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1995年间,大量美国公司纷纷采取股票上市方式来筹集进一步发展的资金,高技术公司在这方面更不怠慢。据估计,美国1995年仅新上市股的销售额就达到290亿美元。相形之下,欧洲、日本也有不少很好的技术发明,但由于筹资渠道不如美国畅通,从而新产品开发和上市的速度往往就没有美国快,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配套环境还包括社会秩序这一因素。美国各地社会秩序的差异很大。地处内陆的犹他州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州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大企业和高技术企业来本州落户,以增加就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贫困儿童增至一千五百万
据新华社华盛顿6月3日电(记者范颂九)据美国凯西基金会3日公布的调查报告,美国目前1500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儿童中有560万来自工人家庭。
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凯西基金会的调查报告表明,1989年至1994年,美国经济虽然总体上有发展,但贫困工人家庭的境遇却不断恶化,而这些家庭的子女又增加了30%。
凯西基金会执行主任道格拉斯·纳尔逊认为,造成儿童生活贫困问题的原因是,从事技术程度要求不高的工种的劳动力贬值。


第7版(国际)
专栏:

  朝副总理会见我经贸代表团
据新华社平壤6月4日电(记者郭全有)朝鲜政务院副总理洪成南今天下午在此间会见以外经贸部副部长石广生为团长的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朝鲜政府经贸代表团团长、对外经济委员会副委员长李成禄和中国驻朝鲜大使馆临时代办隋旭东会见时在座。今天上午,朝鲜对外经济委员会委员长李成大也会见了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
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是5月29日抵达平壤开始访问的。


第7版(国际)
专栏:述评

  安得广厦千万间
——联合国第二次人类住区会议展望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许世铨何洪泽
目前,全世界城市人口约25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45%。他们每4人中即有1人生活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中:住房不足、缺少洁净的饮用水、没有基本的卫生设施……全世界有1亿多人无家可归,每年造成1000万人死亡。这种状况在亚非拉贫穷的发展中国家里尤为突出,半数的城市人口居住在贫民窟中。展望未来,前景也不容乐观。现在,世界城市人口每天以17万人的速度在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50亿,占人口总数的2/3。人类将如何面对和应付自身居住问题的巨大挑战?6月3日至14日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召开的联合国第二次人类住区会议就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而举行的。来自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的代表聚会一堂,交流信息、切磋经验、共商对策,制定出解决21世纪人类居住环境问题的行动纲领。
联合国第一次人类住区会议是1976年在加拿大的温哥华召开的。有人把第二次会议称为“超级城市”会议。所谓“超级城市”就是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大城市。他们显然认为,研究和解决这些大城市今天和明天的问题是当务之急。但是,更为确切的说法可能是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所说的“首脑会的首脑会”,就是说,这次会议的议题是对联合国许多高级会议所讨论过的重要问题的概括与综合。人类住区问题涉及到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这次会议所确立的目标包括:提高人们对于城市在生产、就业、贸易、文化、教育各领域中可发挥积极作用的认识;通过促进政府、民间、企业等方面的合作,增加对住房和城市发展的投资,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发挥地方政府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第一线作用,确立国家和地方的当务之急;通过《人居议程》并听取各国关于1996年—2000年第一阶段实施计划的报告;讨论解决21世纪人居问题的设想和技术问题等等。
人居问题的核心是住房问题,这也是在起草《人居议程》时争论最多的问题。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居住权是否属于基本人权。各国几乎一致认为,为所有居民提供充足的住房是重要的国家目标。但有些国家强调,住房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发展权、不受歧视权、享有卫生的环境权,以及享有最高水平的身心健康权等,都离不开住房,因而享有住房是一项基本人权。另一些国家则认为,接受“住房是人权”将给各国带来沉重的负担,国家将不得不把很大一部分的资源用于住房方面,这不一定是切实可行的。把“住房是人权”列入国际法也需慎重考虑。无论伊斯坦布尔会议在这个问题上最后得出什么结论,人们通过辩论对住房问题无疑将更加重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应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联合国第二次人类住区大会秘书处人士指出,大会将发挥联合国各机构、各政府代表团、各地方政府代表、非政府组织、民间企业以及专家学者各方面的作用,集思广益,使联合国本世纪举行的最后一次高级会议获得成功。会议期间,还将同时举办名为“好主意、好城市”的国际贸易博览会,展示在发展住房、人类住区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事例,以及先进的建筑技术等。大会秘书长恩多博士多次赞扬中国在解决居民住房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指出,中国在过去8年中,共建造了120亿平方米的住宅,明显地改善了人民的居住条件。中国人口几乎占世界人口的1/4,它的这一成就是对世界人类的重要贡献。中国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将受到会议的高度重视。(本报纽约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国航增加北京-纽约货运航班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3日在纽约宣布,国航将于6月4日起开通北京-纽约的第二个货运航班。


第7版(国际)
专栏:

  保加利亚成立保中经济关系促进会
以发展保加利亚和中国经济关系为目的的保中经济关系促进会3日在索非亚成立。保中经济关系促进会章程规定,该组织是非经营性的经济友好组织,主要目的是促进两国企业和公司之间的相互接触和了解,为扩大两国经济关系而努力。


第7版(国际)
专栏:

  海洋每年吸收约20亿吨二氧化碳
东京大学气候研究中心最近研制出一种有助于了解大气及海洋中二氧化碳循环机制的计算机海洋模拟装置。通过这一模拟装置的计算得知,人类燃烧煤炭、石油等燃料每年所产生的约50亿吨二氧化碳中约有20亿吨被海洋吸收。
(据新华社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法明年改革税收
本报巴黎6月3日电记者王芳报道:酝酿数月的法国税制改革方案终获出台,朱佩总理今天晚间宣布了政府有关方案的总体方向。
朱佩表示,改革将从1997年启动,为期5年,将注重降低个人所得税和疾病保险分摊金,更定现今有碍企业增加投资的职业税,取消部分新增税。据认为,朱佩提出的税制改革,目标在于通过税收体制的简化和调整,提高其经济效益,以利于控制庞大的公共赤字,重振就业市场,为不景气的法国经济注入活力。


第7版(国际)
专栏:

  侯捷在联合国人居大会发言强调
《人居议程》应反映发展中国家利益
据新华社伊斯坦布尔6月3日电(记者谷利源、王强、毛磊)出席联合国第二次人类住区大会(简称“人居二”)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建设部部长侯捷今天上午在大会上发言时说,中国政府希望本次大会能够进一步唤起国际社会对人类住区的关注,通过一个能够充分反映各方利益,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并为各方接受的《人居议程》。
侯捷指出,人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是人的最基本权利。在人类迈进下世纪之前,如何实现“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日益城市化世界的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大目标,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重大的问题,也是“人居二”的根本目的所在。
他说,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关键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人类住区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发展问题,造成发展中国家人类住区状况恶化的主要根源是贫困和经济的不发达。只有保证经济持续和全面地发展,才能逐步消除贫困,为最终从根本上解决人类住区问题奠定基础。他还指出,解决人类住区问题要实行城市与农村并重的方针,在改善城市人居条件的同时,也要努力改善农村的人居条件。
侯捷在发言中还介绍了中国政府为改善人居环境所做的艰苦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侯捷说,1979年至1995年,中国建成城乡住宅129亿平方米,全国城乡约有1.6亿户居民迁入了新居。中国政府已将城乡人居建设纳入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在制订《中国城镇住宅发展纲要》。


第7版(国际)
专栏:

  “阿丽亚娜5型”发射失败
本报巴黎6月4日电记者王芳报道:欧洲第一枚“阿丽亚娜5型”火箭于今天下午2时35分左右(巴黎时间)在位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发射基地首次发射失败。火箭升空30秒后,在4000米处起火爆炸,碎片散落基地附近,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次发射失败使耗资70亿美元的研制费和上万人的10余年心血顷刻间化为泡影。
阿丽亚娜5型是迄今为止欧洲制造的最大火箭,高51.4米,重量700多吨,火箭助推系统的力量高于阿丽亚娜4型的20倍,腾空时的推动力达1300吨。该火箭从设计到发射历时约11年,工程由欧洲宇航中心牵头,有欧洲12国参加,总耗资近400亿法郎。按照预定方案,阿丽亚娜5型应在这次发射中将4颗相同的卫星组成的“克勒斯特”太阳风观测卫星群送入地球同步轨道。
按设计,“阿丽亚娜5型”火箭可发射载人航天器,平均约每发射70次可能出现一次失败。不料,约70次发射中的一次失败竟发生在首次发射上。


第7版(国际)
专栏:

六月三日,正在智利访问的中国民航局局长陈光毅(左二)同智利交通邮电部部长伊鲁雷塔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航空运输协定。图为双方签字后交换协定文本。
新华社记者 韩晓华摄(传真照片)


第7版(国际)
专栏:

俄罗斯库尔斯克市至今仍保留着春季吸收儿童加入少先队的传统。图为老战士和老劳动模范与新加入少先队的小学生们在祖国青年保卫者博物馆前合影。      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