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扎什伦布寺举行庆典祝贺十一世班禅受戒
本报日喀则6月3日电新华社记者多吉占堆、倪四义,本报记者张忠报道:扎什伦布寺今天举行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受戒庆典。西藏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部分领导,西藏和其他藏区藏传佛教界活佛高僧出席庆典,向十一世班禅表示热烈祝贺。
国务院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向扎寺民管会发来贺电,向十一世班禅受戒表示热烈祝贺,祝愿十一世班禅不断深造,健康成长,成为爱国爱教、护国利民的楷模。
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江村罗布在庆典上发表讲话。他说,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受沙弥戒仪式严格按宗教仪轨和历世班禅受戒惯例圆满完成。这是第十一世班禅宗教生涯中的一件大事,也是藏传佛教界的一大喜事,这说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扎寺民管会和各位高僧大德的积极支持下,十一世班禅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他希望扎寺进一步完善第十一世班禅提高学业和宗教修养的计划并保障各项措施的落实,使第十一世班禅早日成为具有渊博知识和佛学造诣,又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新一代爱国爱教的藏传佛教领袖,为西藏的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
他希望扎寺及广大藏传佛教界继承和发扬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爱国、团结、进步的立场,更加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和倒退。江村罗布强调,凡是正常的宗教活动,我们都给予保护和支持;凡是违反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行为,我们都坚决反对并将依法处理。
西藏自治区政府和日喀则地区行署向十一世班禅赠送礼品,并向扎寺僧众发放布施。
授戒堪布波米·强巴洛珠在庆典上介绍了第十一世班禅受沙弥戒的情况。
全国佛协副会长、西藏佛协名誉会长帕巴拉·格列朗杰和西藏及其他地区藏传佛教各教派活佛、高僧嘉木样·洛桑久美、生钦·洛桑坚美、噶玛巴·伍金赤列、桑顶·多吉帕姆、雍仲嘎瓦、喇嘛·次仁、策墨林、迪珠·江白格桑、赛多、西纳、次知木、丁科仓,还有西藏和其他藏区各大寺庙民管会的代表向第十一世班禅敬献哈达和礼品。他们已于昨日专程前往德庆格桑颇章朝拜了第十一世班禅,并行叩拜礼。
西藏自治区党政领导热地、李立国、桑珠、拉巴平措,中央统战部、国务院宗教局的代表出席了庆典。
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省佛教协会,青海塔尔寺阿嘉活佛、甘肃省拉卜楞寺贡唐仓活佛向扎寺民管会发来了贺电、贺信。
十世班禅母亲尧西·索朗卓玛的代表、十世班禅家乡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寺民管会主任专程前来祝贺。
今天的庆典由扎寺民管会名誉主任生钦·洛桑坚赞活佛主持。1000多名僧俗群众参加了庆典。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

  深山访劳模
本报记者潘帝都
地处闽南偏僻山区的永春县美岭村,原是全省闻名的贫困村,现是福建省农村奔小康、建新村的一面旗帜。5月17日下午,正在闽南基层调查研究的福建省省长陈明义,利用双休日,驱车前往美岭村看望村党总支书记、省劳模苏新添和村民们。
“省长来了!”消息不胫而走,美岭的村民们纷纷涌向村部大楼。陈明义一下车就紧紧握着苏新添的手说:“我早就想来了,你们真了不起,能把昔日的穷山村建成全省闻名的富裕村,我是来向你们学习的。”
省长与老苏肩并肩走上村部大楼。登高眺望,只见小山村四周森林茂密,穿村而过的小溪流水潺潺,山坡上、小溪旁座座新建的民宅,竹木掩映,灯光闪烁,悦耳的电视歌曲从屋里悠扬飞出;条条平坦的水泥村道,路灯明亮,人来人往,使人忘却自己是置身于密林深处的小山村里。
老苏告诉省长:美岭村85户人家,450口人,去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超亿元,人均纯收入7000元。去年以来,按照奔小康、建新村的规划要求,全村的旧房、破房几乎都进行了翻修或新建,过去的茅草棚、土房,如今已变成小洋楼和砖瓦房。水泥道通向各家各户,小学校、卫生所、俱乐部、灯光球场建在村中心,家家都安装了闭路电视,全村有70部程控电话,村民们不出门也能与外部大世界相联系了……
省长听了介绍非常高兴,询问老苏,美岭巨变靠的是什么?老苏回答说:“靠的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村党总支一班人的团结奋斗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省长补充道:“还有你这个好书记、好领头人。”老苏听了腼腆地说:“我个人算不了什么,但党和人民却给予我很高的荣誉。现在我虽已年过半百,但身体尚好,我决心带领全村人把美岭建成全国奔小康的先进村。”听着老苏朴素而充满信心的话,陈明义感慨地说:“美岭在交通极其不便、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能创出今天这样的业绩,这凝聚了美岭人的全部心血和汗水,也体现了美岭人敢想敢闯敢冒的精神,美岭党总支和您老苏都是全省人民学习的好榜样。”


第4版(要闻)
专栏:

  《一九九五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本报北京6月3日讯记者白剑峰报道:国家环保局今天发布的《199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表明,去年我国的环境状况从总体上看,由于人口基数较大,经济增长较快,加之技术与管理水平较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与上年相比,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去年我国大气污染仍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重。酸雨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其中心区域酸雨年均PH值低于4.0,酸雨频率在80%以上。由于城市交通的发展,汽车尾气的污染加重,氮氧化物已成为广州、北京冬季的首位污染物,这表明我国一些特大城市大气污染开始转型。
去年我国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呈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黄河、珠江、淮河、松花江、辽河、海河等流域有机污染严重。我国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近海海域水质恶化日趋明显。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没有根本改善,突发性污染事故经常发生,渔业资源和水产养殖业受到明显影响。
城市地下水供需矛盾较上年有所缓和,哈尔滨、昆明、大连等城市地下水位有所回升,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城市地下水超采严重,如西安、太原、南京等。
农村环境污染不容忽视,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农业化肥施用量、农用塑料薄膜和农药的使用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乡镇工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快速增长。去年全国辐射环境状况良好,耕地净减少数比上年下降。
去年各地积极稳步地推行各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措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局部地区的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城市公共绿地面积由上年的8.2万公顷扩大到10.2万公顷。全国已有1.25亿居民用上了燃气,用气普及率由上年的61.7%上升到68.4%。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普遍实行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制度。各地严格执行限期治理制度,共完成限期污染治理项目4527个,关停并转企业2459个。


第4版(要闻)
专栏:

  钱其琛同牙买加副总理会谈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记者罗辉)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今天上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与牙买加副总理兼外交和外贸部长西摩·马林斯会谈时强调,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发展同牙买加的关系,愿本着平等互利和共同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政治、经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牙长期友好、互利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会谈中,双方就双边关系和共同感兴趣的国际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钱其琛说,中牙建交24年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双方高层交往不断,经济技术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双边贸易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中方对此感到满意。
在谈到中国同加勒比国家的关系时,钱其琛说,加强同包括加勒比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中国同加勒比国家有许多共同点,是可以相互信赖的朋友,中国关心加勒比地区形势的发展,赞赏该地区国家通过区域合作实现地区和平与发展的努力。我们衷心祝愿加勒比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振兴民族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他指出,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中国和加勒比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同迎接21世纪的挑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马林斯说,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为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说,牙买加高度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关系,他此行的目的是进一步推动牙中两国在各个领域互利合作关系的发展。
马林斯介绍了牙买加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赞扬中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在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政策和经验。他强调,牙买加希望进一步拓展牙中两国的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以造福于两国人民。
马林斯表示,牙买加政府将继续积极鼓励加勒比地区的其他国家发展同中国的政治和经贸关系,他表示充分理解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牙买加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美洲开发银行。钱其琛对此表示高度赞赏。
会谈结束后,钱其琛和马林斯分别代表本国政府正式签署了中牙两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和中国政府向牙买加政府提供一般物资援助的换文。马林斯一行应钱其琛邀请于2日抵京开始对中国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除北京外,他们还将赴深圳、珠海和上海参观访问。


第4版(要闻)
专栏:

  云南召开抗震救灾表彰会
据新华社昆明6月3日电(记者杜奎昌)在滇西北丽江地区抗震救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113个单位和515名个人,今天受到了云南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奖励。
省委书记高严在今天的表彰大会上说,今年2月3日丽江地区发生7级强烈地震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关怀下,省及有关地州县党委政府、驻滇人民解放军部队和武警部队立即行动起来,全力投入抢险救灾战斗。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15000多名伤员迅速得到救治,309名遇难者的善后工作得到及时处理;受灾群众的生活得到妥善安排;所有学校都在简易帐篷或经过维修的教室内按期开学;受到破坏的交通、供电、通讯设施,通过抢修重新投入运行;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工业企业恢复生产的各项准备也已基本就绪。整个地震灾区社会稳定,全面重建的工作正在逐步展开。
在今天的大会上,云南省委、省政府对国内外及港澳台地区社会各界的慰问、捐赠表示感谢,并表彰了省内在这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22个单位。


第4版(要闻)
专栏:中华儿女

  霍锦国——痴心打井梦成真
谭永丰唐向志刘世清
河南省郏县宜村乡张村塬,有位名叫霍锦国的二等乙级残废退伍军人。他历尽艰辛,耗资12万元,为乡亲们打出了一口梦寐以求的水井。
1973年,霍锦国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当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幸受伤致残。1982年,他谢绝组织照顾,揣着一个二等乙级残废军人证毅然回到故乡。看到乡亲们仍过着种庄稼望天收,甚至吃水都成了“老大难”的苦难日子时,他落泪了,一种难于言状的激情强烈地撞击着他的心扉,打井自救的念头从此在他心里形成。
祖祖辈辈过惯了缺水日子的张村塬人,对井的渴望,仅仅是在酣然的梦境中,打井在这里史无前例。“如果一个人能在人生旅途上选择一项、两项对你对我、对社会都有益的事情而坚持不懈地努力完成,那样生命才会更有意义。”霍锦国把这句话付诸行动。打井需要钱,而他一贫如洗,钱从何来?捡破烂,推人力车,做生意,戒烟戒酒戒肉,他开始了“井梦”成真的劳碌,终于凭血汗积攒了5万元钱。家资过万,这在张村塬是绝无仅有的。人们琢磨着霍锦国会盖一栋小洋楼,买台大彩电,而他却坦然地告诉乡亲们:他要在村里打一口井。此言一出,村民们议论纷纷。妻子对他的打算极力反对:“过日子,谁不图个舒坦,天旱就把咱一家旱死了?打井操心劳神,吃苦受累,还得花很多钱,咱住都没个住处,还打个啥井,咱要盖房。”妻子说的是实情。为大家打井,为自家盖房,都需要,但是又不能同时进行,霍锦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打井!井址就选定在他家的责任田里。
备料、立井架、破土动工,打井的初期工程进展十分顺利,1991年11月,人们渴求已久的地下水终于从井底冒了出来,许多人赞叹不已。可是,霍锦国还没来得及品尝一口井水的滋味,由于经验不足和施工不慎,井筒发生倾斜导致坍塌,成功的喜悦瞬间又被深深地埋入井底。霍锦国不忍心看着井就这样“夭折”,以后的日子里,他又进行了四五次修复,次次都以失败告终。而且井塌陷面积越来越大,最大直径达9.35米。面对这样的惨状,人们非常惋惜地说:“废了”。至此,霍锦国辛辛苦苦挣来的5万元“血汗钱”连同借贷的3万元钱全部填进了那个“黑窟窿”,人们估摸霍锦国该歇手了。
然而,霍锦国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四处奔波,请教老农,拜访内行,勘察地况,分析井情。通过一年的奔波求教,一套完善可行的修复方案——混凝土砖拼圆自然沉降法拟定了。他那矢志不移、孜孜追求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妻子,感动了周围所有的人,在村民们的帮助下,他又一次对废井进行了修复,1994年7月29日,废井修复成功,11月份圆满竣工。面对成功,霍锦国显得有些茫然,竟好久不敢相信。当清醒地意识到,井确实是打成了时,他欣喜若狂,满村子地跑着、喊着:“我胜利了,我成功了。”
井成了,霍锦国的家穷了。
为了打井,霍锦国借贷、赊欠,先后投资12万元。1995年,他向邻居借了100公斤小麦,勉强过了个年,孩子过年穿的是从箱底翻出的旧衣裳,村里人给他家写了这样一副对联:“身无分文家无粮,吃粗穿旧度时光”,横批“痴心打井”。提及这些,霍锦国总是压抑不住那一行行酸楚的泪水,但看着井水为村民们带来了出人意料的收益时,他又不止一次地说:“累得值,苦得值。”修复成功的井,下直径为5.14米,深38.5米,出水量为100立方米/时,在旱情严重时,可灌溉小麦800余亩,亩增产150公斤之多;浇西瓜地200余亩,每亩收入3000元左右;浇苹果园1000余亩,每亩增收2500余元——这是乡亲们统计出的一组数字。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军分区)
四川省达川市开小吃店的邹朝碧,用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办起了一所孤儿院,抚养了12名孤儿。她用一腔挚爱,精心照顾孩子们吃饭、穿衣、学习……孩子们说她“比亲妈还亲”。《中华儿女》下期刊登第14篇《邹朝碧——倾其所有抚孤儿》。——编者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冰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据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记者高兴华)财政部长兼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刘仲藜今天下午与来访的冰岛财政部长弗·索菲松分别代表各自的政府正式签署了中冰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索菲松在签字仪式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冰岛与欧洲及北美以外的第一个国家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索菲松表示希望两国企业界加强合作,在两国设立合资企业,增加贸易往来,实现贸易平衡。他说,冰岛在地热利用及捕鱼业等方面具有先进的技术,这些对中国都很有用。


第4版(要闻)
专栏:

  钱其琛会见巴拉圭客人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记者罗辉)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今天上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以主席卡洛斯·阿尔韦托·冈萨雷斯为团长的巴拉圭参议院外委会代表团,双方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钱其琛首先代表中国政府对远道而来的巴拉圭贵宾表示欢迎。他说,尽管中巴两国尚未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但双方议会外委会已有多次接触,议会间的交往对增进两国人民间的了解是重要的。尽管中巴两国地理上相距遥远,但是两国人民间的交往可以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钱其琛还向巴拉圭客人介绍了中国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并重申了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以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
冈萨雷斯说,巴拉圭注意到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巴方对此表示钦佩,他此次访华带来了巴拉圭人民希望进一步密切同中国人民之间友好感情的愿望。他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用自己的智慧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与其他国家分歧的做法表示钦佩。
代表团应全国人大外委会邀请于1日抵京,他们还将赴上海和江苏参观访问。


第4版(要闻)
专栏:

  政府与公共管理先进信息技术国际研讨会召开
据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记者孙杰)来自发展中国家和我国有关部门及科研机构的100多位专家今天聚会北京,参加“政府与公共管理先进信息技术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由联合国发展支持与管理服务部主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信息协会、国家信息中心协办。国家计委副主任王春正向与会者介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奋斗目标和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措施。联合国发展支持与管理服务部司长圭多·贝图西代表联合国副秘书长金永健致词。


第4版(要闻)
专栏:

近日,昆明市中心工人文化宫广场附近建成一个长320米的公共阅报栏——博览信息走廊。这个大型阅报栏能张贴近300种报纸。   
   新华社记者 孙本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