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2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民办高校880所培养人才500万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异军突起
本报讯记者王娜梅从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日前召开的第二次会员大会上获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目前我国经过省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民办高等院校已达880所,其中经过国家教委审批备案承认国家学历文凭的民办高校已有18所。民办高等教育已为我国培养了数百万(面授函授约500万人)计的人才。改变了我国由政府包办教育,教育统得过死的教育体制,为国家解了难,为家长排了忧,为青年成才铺了路。
据悉,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成立于去年5月28日,一年来已在20个省市设立了联络机构,入会民办高等学校已达300余所。但是民办高校发展还很不平衡,在这次召开的第二次会员大会上,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现阶段仍以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重点,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职业教育。同时要规范办学,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树立民办高校的良好形象,保证教学质量和社会效益,维护民办高等教育的纯洁性和社会声誉。为更好地促进社会力量办学事业的发展,维护民办高校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应教育学校遵守政府的政策法规,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与会者一致呼吁,民办高等教育的法规建设亟待加强和完善,立法问题迫在眉睫,有关部门应尽早制定社会力量办学的各项具体法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灵钟杯”中学生计算机联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15所学校的100名中学生参加了联赛。北京灵钟公司计划在3年内义务对8000名在校教师进行计算机知识培训。刘振祥张悦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烛光在人们心中闪耀
新华社记者徐江善
不久前,在北京电视台四楼会议室里,一部反映我国民办教师生活和工作现状的纪实电视专题片《拨亮烛光》打动了大家的心。
耐人回味的是这部专题片拍摄经费是由一群普通人每人3000元钱凑起来的。
1994年夏末秋初,一位在美国做研究工作的海外游子把多年省吃俭用攒下的3万元人民币交给国内的老朋友武欣欣教授,请教授务必在那年春节前将这笔钱发到他当年做过民办教师的保定地区120名贫困民办教师的手里。
如同投入平湖中的一枚石子,在保定地区激起波澜。
满城县长角台乡民办教师臧永彬教的学生获得全国华罗庚数学竞赛奖。可他每月的工资才100多元。他流着泪双手颤抖着接过250元捐款。龙门乡北东峪村民办教师刘玉江收到捐款时为孩子交了学费和电费,偿还了一部分药费。
北京电视台国际部女编导赵燕英听了这个故事,并看到了100多位受捐助人写的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她热泪盈眶,决心拍一部反映中国民办教师的电视专题片。
拍一部60分钟的电视专题片至少也要六七万元。赵燕英和她电视台的朋友们在一起商量:每人掏3000元,凑齐这笔钱。
“我算一个。”“我也算一个。”节目主持人余声、国际部主任陈虎、教育新闻负责人艾力纷纷送来他们的心意。北京市第五建筑公司电教中心的鹿蕴君夫妇,在一个偶然机会听说这件事,他们找到赵燕英,激动地说:一定要算上我们一份!中国妇女报记者张晴闻讯也送来3000元钱。
消息传到了保定,原市长田福庭从退休金中拿出3000元,市教委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也分别送来捐款。
1995年冬天,《拨亮烛光》摄制组在保定的贫困山区奔波了数千公里,圆满完成了拍摄任务。
《拨亮烛光》首播后,在观众中产生极大反响。一位外企的中方经理捐款5万元,设立“烛光奖”,奖励10名优秀的贫困民办教师。保定太行民间教育促进会已经成立,全国性机构的组建和登记注册正在接洽、筹备中。
烛光拨亮了,那跳动的火苗,照亮了无数人的精神世界……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简讯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来世代国际财团主办、林业部和国家环保局协办的大型文艺晚会《献给世世代代的礼物》将推出,目前正在举办文艺作品征集活动,主题是“弘扬悠久中华文化,共创未来绿色家园”。(晓白)
河北省日前与其友好城市韩国忠清南道签定了开展经济、文化等领域合作的协议,确定于近期开展两地艺术团体互访、科研单位交流活动。(徐钟)
中央工艺美院雕塑系学生贾静茹雕塑作品展日前在北京当代美术馆举行。展览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三十二件作品,为其四年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举办学生个人作品展,在工艺美术类院校中尚属首次。(刘程)
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位学者日前聚会河北涞源县,举行“易学与科学”学术讨论会。会上成立了中国自然辩证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并讨论了研究意义、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等问题。(董光璧)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热心助学
慷慨解囊
富裕后不忘报国
企业家支持教育
本报讯记者毕全忠报道:浙江宁波华茂集团公司总裁徐万茂近日捐出他个人办厂多年的全部积蓄300万元,用以支持我国的师范教育事业。
6月22日,国家教委在京举行了徐万茂向师范教育捐款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等出席捐款仪式,赞扬徐万茂尊师重教的爱国热忱;国家教委向徐万茂颁发了捐款证书。
宁波华茂集团公司是一个民营综合型企业集团,以研制、开发、生产中小学、幼儿园教具、学具、课外科技活动和教学仪器为主。这个公司一直以“育人为本、支教为荣”作为自己的宗旨,产品质量高、更新快,因此深受少年儿童欢迎,目前全国有近一半的中小学生和幼儿用这个公司的产品。10多年来,该公司向教育事业捐款已达950万元。
农民出身的公司创办人徐万茂,深感教师队伍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研究的重要,因此对师范教育尤为支持。他决定将他个人办厂多年所得的全部积蓄捐献给师范教育事业。这笔捐款将用于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的改革实验和研究,并设立实验研究优秀成果奖。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他从田埂走来
李子顺
浙江黄岩一个农村医师陈理森去年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之后许多国家出巨资要购买他的治牛皮癣专利药,均被其拒绝。他说,我的根在中国,我是一个退伍老战士,懂得应如何为大家服务。陈理森把为农民和广大职工服务当作自己的宗旨,坚持始终。为了便于给各地患者服务,他受浙江省卫生厅领导的邀请,来到杭州岳王路皮肤诊所。不仅精湛的医术受到大家的尊敬,其良好的医德医风更受各界的好评。
陈理森规定凡属家庭困难的农民可减收医疗费,有的减免一半,有的甚至全部不收。一位来自浙南农村的患者,皮肤溃烂,十分痛苦。他身无分文来找陈大夫治疗,诉说自己的状况。陈大夫对此十分同情,不但未收其医药费,而且拿钱帮助他安排旅馆。这位患者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终生不忘。”像这样的例子很多。
陈理森把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认为是应该的。他说:“我是一个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党抚育自己成长,解放军教给自己文化和技术,理应好好为人民服务。”他转业回乡后,踏遍黄岩的青山,像神农一样尝百草,终于研究出一种治疗“牛皮癣”的良药。这个乡医数年在农村为农民服务,现在继续以白求恩精神激励自己,热心为人民服务。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技术创新激发活力传统产业焕发青春
高新技术在河南国有企业中唱主角
本报讯新华社记者赵德润、闻有成,本报记者李新彦报道:河南工业正在改变封闭落后的形象,一大批工业产品正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名牌产品:安阳彩色显像管玻壳公司开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年人均实现利税26.5万元;新飞电器集团在我国率先大规模生产节能型无氟冰箱,以规模和效益两项指标成为国内同行业“巨人”;仅用10多年时间,河南莲花味精集团就建成了迄今世界上第一个味精生产大厂,产销量和出口量稳居全国第一。
大量事实表明,国有大中型企业成为河南高新技术创新主体,是全省工业经济增长呈现勃勃生机的动力源,使全省工业经济创出振奋人心的业绩:1995年全省工业完成增加值1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120多亿元,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河南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经济运行长期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不高、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低等问题。河南省领导深感农业大省的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的工业,而技术创新则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动力,更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关键。为此,河南省注重引导企业走发展高新技术的道路,在全省具有高新技术优势的企业中培育重点优势产业。各地利用丰富的天然石墨、沥青焦等人造金刚石原材料,发展超硬材料及制品生产,这方面的企业已发展至100多家,使河南成为国内人造金刚石主要产地。全省企业开发出了上百种高档优质耐火材料新产品,实现年销售收入25亿元,形成了国内耐火材料生产基地。一大批具有较强高新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大中型企业,还相继开发出了2000多种技术先进、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品。彩色巨型显示屏是世界电子技术的高新科技产品,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美国等少数国家能制造。由郑州中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彩色大屏幕,采用新型高密度发光管制成的显示面面积达100—500平方米,且质量高、可靠性强,这一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产生出很高的经济效益。
国有企业大规模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农业、机械等传统产业焕发青春。河南过去长期调出“原”字号产品,对此,在向传统产业移植高新技术和进行技改中,河南省重点加强了产业和结构的调整力度,以扶持大企业、大集团和“名、优、特、新”产品为重点,择优扶强,先后组织实施了500家重点企业、300个重点产品系列工程,使高新技术嫁接重点逐步突出、资金投向不断集中,收到了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效果,全省一大批国有企业提升为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河南省许多企业运用先进的发酵技术,开发生产了谷氨酸、柠檬酸、乙酰螺旋霉素、肌苷等10多种生物技术产品,肌苷年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使原粮增值20多倍,促进了莲花味精集团、郸城乳酸厂等一批国内重要生物制品企业的发展。目前,全省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263家,经认定的高技术产品已达733种,其中96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河南省还注重在大中型企业中培育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国有企业真正成为高新技术开发的主体。近年来,全省先后开展了“科技先导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创建活动,先后认定、评审、验收科技先导企业100余家,科技型企业500余家,筛选出了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大中型企业作为全省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的试点,确定重点抓“铝硅钛多元合金及制品”等10个高新技术产业重大项目,“语言自动传呼机”等1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逐步形成全省“十大十重”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或企业群体)。参与实施“十大十重”项目的单位中,全省大中型企业占85%以上,国有企业撑起“龙头”作用。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疏通人才渠道充实农业一线
东北农大培养新一代北大荒人
本报哈尔滨6月23日电记者武培真、董伟报道:最近,东北农大学工处处长金长城教授又带着20多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赴农业生产第一线考察,让他们真切地感受自己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将大有作为。10多年来,东北农大全力疏通人才流向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渠道,80%以上的毕业生走向农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东北农大坚持改革招生制度,疏通农业人才通往农村的渠道。限招城市考生,一般不超过10%,坚持面向县和县以下考生中录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对口招生并举,为农业职高培养师资,招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学生。尤其在定向招生方面,从1983年以来,该校已累计招收4000余人,对缓解老、少、边、穷县市对高等农业人才的需求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地区农业的振兴和经济发展。
他们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教育学生学农、爱农、务农。从新生一入学就进行“教师与新生、老生与新生,一对一的谈心”活动,并通过校长、老教授讲献身农业教育和科研的体会。在校期间,学校安排教学生产实习、劳动实践课都结合学生思想教育,并通过往届毕业生的亲身经历,对学生进行典型教育。在毕业期间,学校总要为到边远农场同学举行隆重的戴光荣花、授奖仪式,使他们强化光荣感和使命感。
他们还坚持社会实践教育,了解国情、乡情、民情,坚定学生为农村服务的信念。从1989年以来,东北农大连续6年利用寒暑假时间,大规模组织全校学生参加以“科技支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为振兴地方农业做贡献的同时,主动接受社会大课堂的教育。6年来,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达7.4万多人次,足迹遍布3000多个乡镇,学生们运用炕头办班、咨询服务等形式,向农民讲授玉米、水稻、甜菜等农田作物高产栽培技术,使直接受益农民达20多万人次。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不毛之地种菜蔬戈壁沙漠变良田
西北沙产业大有可为
本报讯沙产业正在为我国西北干旱荒漠区带来勃勃生机。
沙产业的核心思想是在荒漠戈壁地区运用全部的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这样的基础学科,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在“不毛之地”上搞农业生产,建立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基地。
沙产业已经在西北荒漠区展示出巨大潜力。沙区人民在沙产业的“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产业思想指导下,利用温室大棚技术及相关技术的结合,在沙漠戈壁区建立起一种充分发挥阳光优势发展沙区经济的好模式。内蒙古赤峰市1994年温室大棚发展到6500亩,生产超时令鲜菜9750万公斤,除供应当地市场,还销到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创产值1亿元。他们不仅用温室大棚种菜,而且养畜禽,解决了以往畜禽越冬难的问题,改变了“一年养畜,半年不长肉;常年养鸡,冬春不产蛋”的落后养殖方式。
沙产业思想打开了人们的眼界。西北地区利用温室大棚技术,闯出了一条冬春两季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新路;最近又在利用节水技术及相关技术,探索提高夏秋两季每一立方米水的粮食产出。目前在试验地上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有望使过去每方水的产值提高3至5倍。这一试验给西北粮食生产展示出新的希望。
我国西北不少沙漠区的冬春温室大棚每立方米水的蔬菜种植利润达到10元以上,夏秋粮食作物试验地的每立方米水的产出利润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新疆南北疆盆地、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宁夏北部和内蒙古西部阿拉善高原等地,70%以上是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的沙漠戈壁,土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是以色列的100多倍,水环境优于以色列沙地。目前这些区域的农林用水量为600亿立方米,如果我们到本世纪末做好沙产业这篇文章,使其1/5的农林用水每立方米的价值由现在的1元左右提高到10元左右,沙产业的产值就能超过1000亿元。
倡导沙产业的钱学森同志去年把给他的奖金捐赠出来建立促进沙产业发展基金。去年基金对15名沙产业实干家、5名品学兼优的治沙专业学生进行了首次表彰和奖励,今年还要对北京林业大学、西北林业大学、内蒙古林学院的15名品学兼优的治沙专业学生进行表彰。(谢联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