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托克托的新曙光
黄传会
深秋。路边白杨树的叶子差不多都已经落光了,地里的玉米也都砍倒了,土默川平原上的风一阵硬似一阵。
我租乘这位还不知道姓名的小伙子的摩托车,前往黑山营乡采访。
事情是由中央电视台的一条新闻引起的。1994年9月1日,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播出:国家级贫困县——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在新学年里,全县第一次实现无失学儿童。托克托因此而成为我国第一个无失学儿童的贫困县。
对于一般的观众来说,或许这是一条一带而过的新闻。然而,它在我的心田中却撞击起强烈的波涛,因为我明白对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来说,实现无失学儿童意味着什么?
尽管已经事隔一年,我依然下决心到托克托去一趟。如果一年后还经得起检验,更证明这个典型的分量。
为了更客观、更真实,我没有向任何部门打招呼,自己悄悄到了托克托。
在县城的农贸市场前,我租了这位小伙子的摩托车。可是当他问我要去哪儿时,我只能说:“我要下乡采访,你带我到穷些的地方去。”小伙子笑了:“我们这儿九乡二镇都穷,您说去哪吧?”最后,我们商定去燕山营乡。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燕山营乡的西大??村。那些七零八落的低矮的土屋子告诉我:这里还不富裕。随便问了几位村民,孩子们上学不上学,他们都说:娃儿上学了!来到村小,王校长介绍说:西大??是个穷村,去年的人均收入只有300多元。今年由于春旱,地才种了一半。我问:“学龄儿童的入学率是多少?”“百分之百。”“这么穷,为什么孩子们还能全部入学?”王校长说:“我们这儿这几年教育抓得特别紧,再说,特别困难的还有希望工程呢,全校被希望工程救助的学生一共有13名。”
四年级被希望工程救助的有4名同学。我问钟乐义同学,知不知道是谁救助的,他点点头告诉我,救助他的是国家气象中心的赵鲁强。再问王金标同学,他告诉我救助他的是气象中心计算机二科的王荣。孩子们能回答到这种程度,应该说是令人满意的。
离开西大??,又到了相隔五里地的东大??自然村。该村46个学龄儿童,全部上学,其中被希望工程救助的有三人。村民杨双莉去年丈夫病故,家境贫苦,小女儿杨霞不得不休学,并送人家代养。后来听说希望工程可以帮助穷孩子上学,便又把小杨霞要了回来。
第二天,我又跑了永圣域乡的南淳县营村和太子营村,均未发现失学儿童。
采访中,我发现,希望工程在托克托县有着极高的知名度,你随便问地里的一个老乡,几乎都能八九不离十地说出它的内容来。
托克托县位于黄河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土地贫瘠,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全县18万人民生活水平一直徘徊在温饱线下,1994年人均收入仅为505元。经济落后,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全县中小学校舍破旧,许多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托县人把希望工程形容为春天里吹来的一股暖风。他们以此为契机,一方面努力争取外界的援助,另方面又充分发挥本地的积极性。为了摸清全县失学儿童的状况,县里组织了11个调查组,深入到329个自然村。其间,正赶上内蒙古下大雪,地上积雪达二三十厘米,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调查组成员不畏严寒,逐村逐户进行摸底调查。情况摸清了,全县广泛发动,积极筹资结对,开展“百万爱心”和“1(家)+1助学行动”。他们制定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各级都签订了希望工程的目标责任状。
县希望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县委副书记云子明激动地对我说:“托县希望工程的成果,不仅仅在于救助了那些贫困学生,修缮了一批校舍。更重要的是它唤起了各级领导和全县人民对教育的关注。对于一个贫困县来说,工作千头万绪,但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关键。这几年,我们以希望工程为契机,狠抓了教育。这是个长期效应,5年后、10年后,它一定会产生显著的效益。”
我想到了希望工程实施6年所走过的路程,海内外用爱心汇聚成的近7亿元善款,救助了百万余名失学儿童,援建了2000余所希望小学。这的确是一项充满着无限希望的工程啊!
在托克托县我看到了一缕曙光,一缕希望工程为贫困地区所带来的新的曙光。
曙光过后,必将托起一轮新的太阳!


第12版(副刊)
专栏:

拥有众多技艺高深管乐演奏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近日在北京音乐厅成功地举办了世界名曲音乐会。音乐会由国家一级指挥、著名指挥家于海执棒,精选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20余首中外名曲,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刘铮摄


第12版(副刊)
专栏:

  画出心中的长城
——记青年画家刘长顺
于宁
一台老式挂钟高悬在斑驳的墙上,靠墙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农家老妇。她的脸上布满皱纹,挽起袖子的手臂上青筋暴露,她只是稍事休息,过一会儿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呢……
这幅题为《古钟》的日本画,今年1月被芬兰国立美术馆收藏。这是这家在欧洲颇有名气的美术馆收藏的第一幅东方国家画家的作品。作者并不是日本人,而是一位中国人,他的名字叫刘长顺。
生于大连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刘长顺,自幼酷爱绘画。“文革”期间,教材难觅,他借得一本《解剖学》,视若珍宝,把书中的文字连同插图全部抄了下来,认真学习研究。下乡插队,他经常给农民作画,打下扎实的生活功底和绘画功底。1978年恢复高考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后来转入新成立的壁画系,痴情于敦煌壁画神秘而优美的意境,为祖国这一古老的艺术瑰宝所深深震撼。他期盼着有一天,能够用自己的画笔创作出师承古人,走向世界,为国争光的新作品。
为了掌握更多的绘画技巧,丰富自己的创作手段,1987年,他偕妻东渡扶桑,研习日本画。所谓日本画,是古时候日本的遣隋使、遣唐使从中国学回去的一种中国古代的绘画方法,即用彩色天然石料磨成的粉作画。这样创作出来的画,可逾千年不变色。可惜,这种绘画技巧,在中国久已失传。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种画法重新回到她的母国——中国。
对于一个自费留学生来说,要一面学习,一面自己解决生活费来源。刘长顺也像其他许多中国留学生一样,到餐馆端盘子,打工,辛苦备尝。多摩美术大学大学院的一位教师看他勤奋刻苦、很有才华,慷慨解囊,一次就无偿赠送给他20多万日元的日本画颜料,助他学画,刘长顺十分感激。他听说,在东京银座一带有不少小型画廊,经常展卖各种绘画,便夹着自己的一些作品前去联系。他走了一家又一家,毛遂自荐。可是有些画商一听说他是中国人,看也不看他的画,说:“我们这儿从来不展出中国人的画!”他感到受了莫大的污辱,心想一定要给中国人争口气,给中国画家争口气。
1989年5月,刘长顺到日本后举办的第一个个人画展在东京都调布市的一个小画廊开幕了。前来赏画的日本朋友身着和服,彬彬有礼,有的还送来花篮,表示祝贺,刘长顺非常激动。30多幅画,很快就定购一空。第一次画展的成功,使刘长顺备受鼓舞,毕竟自己的作品得到了认可,毕竟有了立足之地,更重要的是结交了一批爱画、懂画的日本朋友。
在日本求学的一些中国青年画家,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往往努力迎合日本人的口味,他们喜欢什么就画什么,什么能卖钱就画什么。刘长顺认为,这是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现,也很难有大的作为;在画家多达5万余人的日本,作为一个中国画家,只有自尊、自信,坚持自我,画自己想画的东西,才能吸引人,也才能使自己的才华得到充分的施展。
在日本画坛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日本画由于受颜料的限制,表现力不像油画那样丰富、有力度,因而不适于写实,只适于表现比较淡雅的山水风景等。刘长顺原来习油画,擅长并喜爱画人物、人体。他把油画技法引入日本画,潜心钻研用日本画的手法来画人物和人体。经过三个春秋的努力,取得突破性的进步。《古钟》,这一蕴涵厚重、色彩丰富、远看酷似油画的作品即其代表。接着,他依据自己对敦煌壁画有深厚感情和深入研究的特有优势,又用三年时间,专攻既有敦煌壁画风骨又糅进了现代气息的佛教画,创作出一批日本画佳作。
进入创作峰期的第三个三年,刘长顺有什么打算呢?他说:“我要画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很多人都画过长城,所以人们都觉得要把长城画好、画得不同凡响很难。确实如此。但也正因为如此,我要画出我心中的长城。明年,香港将回归祖国,我要在东京银座举办‘中华——万里长城’画展,以表达一个炎黄子孙对祖国母亲的拳拳之情。”
在刘长顺北京的画室里,我看到他正在精心创作的一幅长城图:月色如水,映照着寂静无人的长城古堡,淡淡的流云,正从城墙上轻轻飘过,“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12版(副刊)
专栏:

  《茅盾作品经典》出版
为纪念20世纪文学大师、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茅盾诞生100周年,中国华侨出版社最近推出《茅盾作品经典》丛书。丛书在编选过程中,得到了茅盾亲属韦韬先生的全力支持,由他提供了没有发表过的或者大部分没有发表过的《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及《子夜》、《锻炼》的构想、提要、大纲、笔记等等,使得本丛书具有了与以往出版过的任何茅盾作品不同的特色。
本丛书共编为五卷,囊括了茅盾中、长篇小说的主要作品,短篇则按早、中、晚三个时期与中、长篇配合,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本丛书属文学精品,是为跨世纪青年读者准备的一份高品位的精神食粮,也为他们提供一个了解茅盾、认识茅盾、学习茅盾的机会。


第12版(副刊)
专栏:

  秦腔随笔
吴林
京剧是国剧,关注的人多。秦腔是地方戏,流传的区域又是闭塞的西北,人们对它的注视自然就没有像京剧那么关切。
我在西北生活了40多年,但至今没有和秦腔亲近起来,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西北人。真正的西北人,无论是听、唱、观,与秦腔都有些瓜葛。
讲人,早一点儿是李自成。李氏是陕西米脂县人,年轻时,在银川当过驿卒,以后起义,作了闯王。在他的部队里有一个戏班子。当然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文工团,而是一个秦腔剧团。李自成打仗随军还有这么个戏班子,也并不是为纯粹意义上的娱乐。一是他的士兵多是西北人,同时他自己也深爱秦腔,他把秦腔作为自己部队里的军戏。
再一个就是董福祥。这个人知道的人不多。其实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他是个人物。董氏,是现在的宁夏固原人。清末,他担任过提督、禁卫军首领。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他的部队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后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他被指为“首凶”而革职。同治年间,西北回民起义,清政府派左宗棠镇压。董福祥当时是一支义军的头领,战斗顽强,令左宗棠头痛,最后在镇靖堡投降。降自降,但左宗棠怕董福祥日后难以约束,还是要杀他。解了衣服,松了发辫,临刑之际,董福祥高声唱起秦腔来。唱的是《锁五龙》。待唱到“雄信本是奇男子”一句时,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英雄神态,叫左宗棠大为赞叹,松绑赐酒,并说:“我为单将军压惊。”收董福祥为副将。后董随左征战西北,屡立战功。董福祥得官,缘于秦腔。
其实并非西北人对秦腔情有独钟。现在北京人哼起京腔京韵的京剧,似乎很地道。但在清初,京剧这个剧种还没有形成。乾隆四十四年,秦腔艺人“魏三”(魏长生),在京演《滚楼》一剧,顿时轰动京城。以至于当时演唱“京腔”的“六大班伶人失业,争附入‘秦班’觅食,以免冻饿而已。”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政府颁令禁演秦腔。《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乾隆五十年议准,嗣后城外戏班,除昆、弋两腔仍听其演唱外,其秦腔戏班,现在本班戏子,概令改归昆、弋两腔。如不愿者,听其另谋生理。倘于怙恶不遵者,交该衙门查拿惩治,递解回籍。”这个禁令很严厉,无奈秦腔艺人只得改唱昆、弋腔。魏长生曾加入昆弋班,后愤然离京。但在嘉庆年间,秦腔又在京都的舞台上活跃起来。这其间,徽班已经进京。嘉庆三年、四年,清政府又连续颁布了包括对秦腔、徽调诸腔的禁演令,但没有什么效果。嘉庆六年(1801年),魏三又回到北京,仍演秦腔。翌年演《背娃入府》死于后台。
秦腔没有成为国剧,并且逐渐失去了生气勃勃的局面,最后在首都舞台绝迹,主要原因还在于自身的食古不化。徽班也曾在禁演之列。但是徽班不但没有离京,反而促成了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件大事,即京剧的诞生。徽调吸收京腔、汉调的一些音乐表现形式,在声腔演唱中以皮黄为主,话白采用了京白和韵白两种表现方式。这样,不但为北京市民所接受,同时,以昆、弋之声为雅乐的清宫廷也接纳了这个新的剧种——京剧。当然徽调也不存在了。
可是秦腔还存在。
秦腔,曾经走向了全国,它或者融合、消亡;或者仍执拗地留着自己独特的唱腔,以及叫外地人难以接受的陕白,而不肯迎合当地人的口味,犹如一个游子,最后又回到自己的故乡——西北。
明朝中末叶,秦腔形成以至成熟,至今也有近400年的历史。在这近400年间,秦腔的保留、流传,主要是靠艺人们的口授身传。这些没有什么文化的艺人,竟然使一种艺术载体延续了近400年。这其中的原因,仅从艺术本身来说,是讲不清的。
京剧艺术,也是一些文盲与半文盲的艺人们创造并保留下来的。京剧艺术的成熟,不到200年。然而就在这么一段时期里,就出现了“小荣椿班”、“富连成班”、“三乐班”、“崇雅班”、“斌庆社”等许多著名的科班。
秦腔在400年间,有影响的科班就是一个“易俗社”。但“易俗社”也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科班,它还兼有演出剧团的性质。“易俗社”在秦腔发展的历史上,实在是一座里程碑。它不仅培养了许多有影响的演员,还创作了大量的戏剧脚本,在全国产生了影响。一些剧目并被其他的戏种移植过去。像《柜中缘》就是。
“易俗社”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有了文化人的参与。像“易俗社”这样的戏曲团体,秦腔比起京剧来,就少得多了。京剧当初在北京城应运而生,以后这个剧种波及外省,培养了一些观众。而秦腔是观众培植了这个剧种。
在中国戏曲发展的长河中,许多戏曲形式都已绝迹了,或者正在消亡。杂剧、南戏,我们已经见不到它们的模样了。昆曲,也只能听到那极为微弱的音响。然而,过去消亡的只是一种戏曲样式,而戏曲并没有消亡。一种戏曲样式不存在了,同时其他新的戏曲样式又出现了。但是现在却似乎不是这样,几乎所有的戏曲都在静止或衰亡。
秦腔也是这样。
回响着金元的余音,载负着黄土高原的积淀,在历史的空间中,秦腔还能走多远?
也许它走不远,因为它太沉重了;也许它还能走远,但这需要它轻松之后。可是它扔掉什么才算轻松呢?扔掉了一些还能是秦腔吗?


第12版(副刊)
专栏: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诗歌征文

  一支歌
张光杰
那是什么时候一支歌
像一粒种籽
全世界的喉咙都在
唱锋芒
在风中颤动
踏着《国际歌》的音谱
那些金子般的颗粒
活跃在心脏深处
围追堵截是一柄铁锤
将革命砸璀璨了
没有路就到
草地去就到雪山去
世纪的光就从那里迸放出来
那一条条绑带沉埋的是我们
至今背负的血脉呀
记述不起那一堵堵
正义的胸膛是怎样
扑上冒着硝烟的枪口的
今天我们怀抱母土
旗又一次迎风招展
唱吧英特纳雄耐尔
就一定要实现
让我们把这支歌唱成
嘹亮世界的太阳路


第12版(副刊)
专栏: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诗歌征文

  关于长征
肖红
关于长征
我所感受到的
这是红色岁月最悲壮的部分
这是旷古空前的艰苦历程
一队叫做夸父的先辈
他们握别瑞金握别洪湖
握别娇妻与乡亲
沿着太阳的足迹追寻光明
举着穿满弹洞的红旗
逶迤向北如长缨
这支队伍衣衫褴褛
疲倦流血并且饥寒
从苦难中生出坚强性格
磨难与艰辛
磨不掉不屈的天性
从血泪中走来
向理想走去
这群执著而自信的先辈
穿过草地和雪山
前仆后继浩气如虹
历史一开始就认定
这是中华民族史上
要永远保留的章节
她的被花朵包围的各种故事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长成一个世纪的根基
让整整几代人
在这根基上吸取营养
生根开花
结出红色果实
我常在远离长征的岁月
感受这段历程
深刻体会我与这段历程
的血缘关系
先辈的血液、沉淀
一脉相承为我的血性
接过种子誓言和枪
从历史的回音中
吸取执著和坚韧
热爱真理守护爱情
用终生的赤诚
强化责任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把儿童“心灵的白丝”染红染美
戴子聪
闲来无事,踱进电影院看《断刀客》。邻座一个学龄前男孩唧唧喳喳向父母问这问那,我被传染上了好心情。然而,很快,我为这男孩着急了,银幕上杀得惨不忍睹,脚被一刀砍断,鲜血淋漓,还有男女在床上滚的镜头。我真忍不住想劝这对年轻夫妇:赶快退场,别害孩子!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苗,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但是,许多做父母的并不真懂教子之道。人之初,性本“?”,孟子说:善;荀子说:恶;墨子说:如白丝,染红则红,染黑则黑。看来墨子说得最有理。俗话说:“庄稼看苗,三岁看老。”人的一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时代“心灵的白丝”染上什么颜色。现在电影电视上良莠混杂,色彩各异。当心,千万不能让黑的黄的也染到孩子心灵的白丝上。所以,筑起一道严密的屏蔽网,把“儿童不宜”的东西阻挡在孩子们的视线之外,绝非小事。
但是,这仅仅是对孩子负责的一半。说到另一半,使我想起了童年时代的早早场电影。那是近40年前的往事,我家住在上海音乐厅附近,那时候叫北京电影院,每个星期天的早晨都放映儿童场,票价一角钱。小伙伴们像过节一样高兴,熙熙攘攘地来,嘈嘈杂杂地看,这是孩子们的天下,没有谁会指责他们搅乱了秩序。从银幕上映出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五星闪烁开始起到散场止,议论声、鼓掌声不绝于耳,都是童言无忌,都是旁若无人。看到坏人逞凶,日本鬼子、美国强盗害我同胞时,气愤、仇恨;看到好人出来了,解放军胜利了,激动得噼噼啪啪直拍手。几百个孩子的感情波澜随着剧情而跌宕起伏。那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让儿童们激动流泪。散场之后,还久久地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复述着电影里的情节,模仿着英雄的动作。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就这样走进了广大儿童的心中。
也不知道早早场是从什么时候起销声匿迹的。很多年了,附近的孩子们都没有享受到这种乐趣和熏陶。现在的孩子们到了寒暑假也有爱国主义电影看。但我总觉得不如早早场好,它“长流水,不断线”地告诉孩子们祖国的昨天。
真想向教育、文化、共青团等部门提个建议:联手办好早早场,每个星期天的早晨,让未来的接班人聚在一起,看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电影,把儿童“心灵的白丝”染红染美。


第12版(副刊)
专栏:

夏天的故事(选自桂林风光摄影艺术展)李寿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