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党建百花园

山西壶关县选拔科技能人任农村党支部书记,全县出现了科技兴农、科技兴林的景象。图为大坪上村党支部书记王怀松(左)向果农传授果树夏管技术。王新江摄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风采瞬间

“治安书记”马荣福
云南省通海县纳古回族乡党委书记马荣福(回族),自1993年初任一把手后,便同时挑起了“保一方平安”的重任,认真抓社会治安问题,被人民群众亲切地称呼为“治安书记”。在外来打工人口逐年增多的情况下,当地的治安仍然较好,确保了一方安宁。图为马荣福(前右二)深入乡镇企业,向外来打工仔们宣传“严打”斗争的重要意义。
潘泉黄剑峰摄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平凡岗位上的共产党员

  号召力之源
——平山县柴庄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调查宗新福李春林河北平山县柴庄村位于平山县城西15公里,交通便利。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直到1993年,这个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人均拥有10多亩荒坡、就在县城眼皮子底下的小村,人均收入却不足300元,还有2/3的缺粮户,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村。
又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新的支部班子上任不到两年时间,柴庄村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5年,柴庄村不仅消灭了缺粮户,结束了吃返销粮的历史,还向国家出售余粮5万公斤。1995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1300元,彻底摆脱了贫困。
得民心就必须为民办实事
柴庄村过去是有名的老大难村,不仅穷,而且派性严重,侵占宅基,打官司告状是常事。群众骂干部,农业税和乡统筹一顶几年不交。新班子上任不久,村长柴白白家栽植一年多的60棵苹果树全部被毁了。新的支部班子工作举步维艰。
不得民心,就难以打开工作局面,开展工作;要得民心,就必须为群众办实事。支书柴新海和村长柴白白、副书记柴树芳等一起商量,一定要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要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就必须解决水源问题。支部作出了决定:打井,向村民承包。
对水的渴望并没有鼓起村民们打井的劲头,村党支部向村民承包打井的决定只热在干部,没有一个村民相信久旱的柴庄还能打出有水的井来。这时,村里5名老党员找到支书家里。支部研究后,决定由村长牵头,组织开挖第一口井。
就这样,村长柴白白带领他们一锨一锨地挖,一镐一镐地刨。两个月过去了,奇迹出现了,井终于打成了,3英寸的管子连抽8个小时都抽不干。
第一口井成功后,第二口、第三口、第四口井都顺利打成了。这一年,群众种的300亩麦子都破天荒地浇上了水。
4口井的打成,打出了新班子的威信,柴庄村的党员和群众开始对干部刮目相看了。
站到带领群众致富的潮头
柴庄村的新班子成员,在村里是出类拔萃的;在商品大潮中,也是算闯过潮的人。支书柴新海曾在县办企业上过班;村长柴白白在石家庄包过工程,修路、装修都干过;副书记柴树芳既是木匠,又是医生。他经过几年的商海磨练,自己富了,而柴庄的百姓却仍然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他们感到责任太大了。井虽然打了,但下一步该做什么?
柴新海和党支部的其他成员想到了那6500亩荒坡。多么诱人的数字啊,人均就有10多亩坡地。如果把荒坡开发了,就是种上五谷杂粮,柴庄村的小康梦还会远吗?何况还可以栽枣树、苹果树呢?
带着诸多的问题,党支部一班人逐个走访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结果让干部们感动,全体党员和老干部都同意支部的意见。大伙说,6500亩荒坡岭是柴庄村的宝,坡上的酸枣只要合理利用,嫁接后都是生金的树。
支部一班人心里明白,思路虽然明确了,但具体操作起来还需要科学安排。为开阔眼界,村里组织了40人到赞皇县大河道村参观学习。村干部还到市林业局、县林业局请来专家,针对柴庄村的实际给予具体的指导。
向荒坡宣战的炮声打响了。
全村男女老少都参战了。一幕幕令人感动的场面,一个个令人难忘的故事,诉说着柴庄人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向贫穷挑战的壮举。
从1994年冬季开始到1995年冬季结束,沉睡了千百年的荒坡秃岭终于被柴庄人治理了。6500亩荒坡除500亩准备建成高标准苹果园外,其它6000亩荒坡全部修成了梯田,旱能蓄水,涝能排水,栽植枣树19万棵,已嫁接了3万棵。
1994年冬天开发的2000亩荒坡,去年大部分种了花生,群众已初尝治坡的果实。
过去一提起村干部,柴庄人就骂;现在,如果谁说干部不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镇上的干部告诉我们,柴庄村的群众最护干部。
过去打官司告状闹纠纷的事在柴庄绝迹了,计划生育、教育集资、农业税、两季征购等农村老大难工作在柴庄不再难了。1995年该村征收公粮和农业税,只是在广播喇叭上喊了喊,农户就排队去交粮交钱,不到半天时间就完成了任务,在全镇是第一个完成的。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议论风生

  “富了方丈穷了庙”小议
许煜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这是陈毅同志留下的警醒世人的名言。然而现实生活中恰恰有些伸手不被捉的咄咄怪事。君不见,当某些企业严重亏损乃至倒闭关门时,有些承包人却成了富甲一方的“大款”。企业死活似乎与他们毫不相关,他们照样盖洋房、买洋车,花天酒地,气派非凡,依然一副阔佬的派头,绝无惶恐愧疚之色。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富了方丈穷了庙”。
且看那些“富方丈”吧,他们大都能说会道,颇善钻营,“官瘾”十足。在极端利己主义私欲的驱使下,他们的官欲就是弄把厂长、经理的交椅坐坐。这些人一旦有了权,交椅坐稳之后,便不择手段地大捞特捞,视国家、集体财产为私有,随意挥霍、侵吞。与此同时,他们对那些他们认为用得着的人,刻意巴结逢迎。或以花言巧语邀宠;或以钱物馈送;或以色相引诱。
于是乎,当一些好端端的企业被某些“方丈”蛀空之后,千方百计为其开脱遮掩者有之;奔走说情者有之;通风报信者有之。如此一来,有的“富方丈”腰杆子硬了,气也粗了,以至于群众的监督、规章制度的约束、法律法规的威严对他们几乎都失去了效用。
“富方丈”们是混入企业承包人队伍的害群之马,只要治理及时有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迟,忽视抓,权钱交易不敢抓。若如此,“富方丈”一旦成了气候则将贻害无穷。一是助长了某些“方丈”不捞白不捞的侥幸心理,胆子将越来越大,手法越变越精;二是国家、集体财产的大量流失。一些企业被“富方丈”掏成了一副空壳,无法收拾;三是烂掉了部分干部。
由此可见,对某些“富方丈”的宽容,就是对人民的犯罪。但愿法律、正义、道德、舆论的力量一齐行动起来,使那些劣迹昭然的“富方丈”成为过街的老鼠,尽管他们只是极少数! (江苏《党的生活》供稿)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经验交流

  合资企业党旗红
房本瑜王克明
山东烟台中策啤酒有限公司是1993年10月由原烟台啤酒厂与香港中策集团公司合资组建的,1995年成为中国500家综合评价最优企业,公司党委被烟台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企业发展得这样好,关键一条是公司党委在企业发展中抓住了关键、把稳了舵。
抓方向,积极参与并主导重大问题的决策。如对需要提交董事会讨论的重大问题,首先经过党委会酝酿和研究,党委取得一致意见后,再到经理办公会上统一思想,最后由总经理提交董事会研究通过。从而,把党委的意图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等重大问题的决策之中。合资前,啤酒厂兼并了牟平龙泉啤酒厂,那里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设计年生产能力只有2万吨,但是那里有宽阔的厂区,占地183.75亩,是烟台啤酒厂厂区面积的3倍,位于沁水河畔,有优质的水源。党委一班人首先认识到:啤酒行业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不发展壮大,就没有竞争优势。于是,党委就决定在分厂进行10万吨的扩建改造。这一方案确定后,经过经理办公会取得一致意见,中方主要行政领导在董事会上力陈良策,董事会愉快接受了这个建议,拍板定案。
抓用人,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他们制定的《干部人事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委负责各级干部的教育、培养、考察、选拔和日常管理工作,把党管干部的原则落到实处。在具体工作中,他们坚持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实行干部统一归口管理。政工、人事、党务工作部门,统一由党委副书记分工负责。各级干部的管理纳入党委工作序列。干部管理工作形成教育、培养不断线,考核、奖惩抓兑现。对干部半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重点对象长年跟踪考核。如1995年半年考核时,行政领导根据党委考核的意见,给予6名不称职的中层干部降低职务工资处罚,给予7名优秀的中层干部晋升职务工资的奖励。
二是坚持集体讨论干部的制度。全公司的党政群中层干部的任免,首先经党组织考察,将考评的意见提到党委会上讨论研究,然后在经理办公会上集体讨论通过,有效地避免了任人唯亲、私下许愿的用人不正之风,保证了用人的质量。
三是坚持干部的任免程序。借鉴国有企业的做法,行政干部由总经理或党委推荐,组织人事部门考察,联席会讨论后,由总经理任免;党群干部由党委任免。从而,保证了干部队伍的健康成长。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党建百花园

  新密开展“一结两帮”活动
本报讯为了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1995年初,河南新密市在全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一结两帮”活动。活动的核心内容是:每个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与一个贫困户结成“亲戚”,帮助提高素质,帮助脱贫致富。要求领导干部通过结亲帮贫,增强公仆意识、勤政意识和自律意识。目前,“一结两帮”活动已由当初833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帮带贫困户,带动起其他党员干部、企业厂长经理、劳动致富能手投入帮带活动,全市共有2130人和2150个贫困户结成“亲戚”,占应帮带对象的63.2%。
开展“一结两帮”活动一年来,取得了明显效果。截至去年底,第一批帮带的833个贫困户中,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的有86户;800元至1000元的161户;600元至800元的304户,贫困户脱贫率达66%。
(辛轩)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公仆心声

  保证主人掌大权
陆敬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本质要求。如何在企业落实这一方针呢?我的体会是,企业里最重要的是用人权,要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落到实处,关键在于要让职工群众有权监督以至选择企业领导人。形象地说,就是要把领导干部“乌纱帽”的一只耳朵交给群众。
权力需要监督,监督也是教育,而且是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领导干部的这种教育更为重要。监督有上级监督、同级组织监督、制度监督、群众监督。上级监督是必要的,但上级不可能老守着你;组织监督是必需的,但被监督者同时又是一级组织的负责人;制度监督必不可少,但制度要靠人去执行,而执行者往往又是他们自己。所以上述的监督虽然很重要,但都是从上到下的监督,仅仅如此,是不全面、不完整的,就像一根链条,从上到下,一节一节的,最上头和最下头却没有连起来,脱了节。如果群众这个“下头”能有效地监督“上头”,那么这根监督链就完整起来了,就可以防止权力因失去有效监督而产生腐败。“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所以群众监督是整个监督链条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要发挥群众监督的威力,既要疏通监督渠道,如坚持职代会制度、办事公开制度、信访接待制度等等,但更重要的是要使群众在干部任免升降中有发言权。上级组织可以任免你,职工群众也可以“休”你。所以,1994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把决定干部“命运”的“尚方宝剑”交给了职工代表,在干部管理中推行民主监督与组织考核结合,并以前者为主的做法,逐步形成了一套保证主人掌大权的制度和办法:一是在全局大力推行“自己愿意干,群众拥护干,组织批准干”;二是请职工代表到局处两级领导机关值班,职工代表在值班期间有权检查领导机关的工作,对办事不力、服务不好、能力平庸的干部有权亮黄牌警告;三是所有领导干部包括我和局长,每年要向下级和职工代表作一次述职报告,接受评议和测评,达不到60%信任票的,原则上就地免职或解聘,搬掉了干部的“铁交椅”。这个制度实施几年来,已有一名副局长和20多名处级干部因信任票低于60%而被解聘或降级使用。四是提拔干部首先要经职工群众推荐,群众不推荐的,原则上不予提拔。
从实践效果来看,油田各级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普遍得到增强,也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目前,全油田处级干部平均年龄45.5岁,比1992年下降6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76.6%,一批30多岁的年轻干部走上各单位主要领导岗位,一名33岁的处级干部经100多名处长投票推荐走上了副局长岗位。同时,使得广大职工从内心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气顺心齐,落实江泽民同志“发扬大庆精神,搞好二次创业”指示,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激发,促进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到1995年,企业连续7年保持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和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经济实力跃至全国500强第197位,经济效益列行业第7名,原油年产量突破100万吨大关,实现了邓小平同志1958年提出的“苏北如果找到油,年产100万吨,就值得大搞”的夙愿。
(作者为中共江苏石油勘探局党委书记)(附图片)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编者的话

  一心为民才能一呼百应
河北平山县柴庄村由贫到富,从乱到治;从群众告干部,到关心、保护干部;从村民与村里及国家的政策“顶牛”,到积极响应号召,这一巨大转变,令人深思。
柴庄村的新一届党支部,并不是能呼风唤雨的大能人;他们为群众所做的,也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只不过打了几眼井,修了一条路,开发了荒坡,栽上了果树。只因为他们心里想的,始终是广大群众的利益,他们做的,都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实事,因此就赢得了民心,不到两年时间,全村就摆脱了贫困,干群关系变得水乳交融。
事实说明,任何一级领导干部,如果不能为群众办实事,为老百姓谋富路,只为个人谋名谋利,群众都会看在眼里,怨在心上,那个地方的工作就难有起色。反之,那些为民办实事、一心为公、全心全意带领群众奔向致富之路的班子或干部,即使客观上遇到暂时的困难,也能集中起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克服困难,走上前进之路。柴庄村的变化,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党建百花园

  图们国税局党组抓基层见实效
本报讯吉林省图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认真抓好本系统党建工作,建立了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制度。他们在抓党建工作中坚持条块结合的方法,把功夫下在支部建设上。年初局党组对5个党支部的党建工作统一进行部署,年中进行一次检查,年末统一进行考核。本系统党建工作与地方党委、组织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及时沟通情况,共同抓好党的支部建设。
国税局党组书记金吉道、局长李盛泉经常深入到各科室、分局、所找党员、群众谈心,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通过谈心了解党员、群众对局领导班子的意见和要求。对提出的各种建议和意见,马上改进,这样一来,促进了领导班子建设。“领导自身正,不令则行;领导自身不正,虽令则不行。”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带出了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业务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自1994年10月市国税局组建以来,无一干部违纪。最近在全市22个行业测评中,被评为行业廉政建设第一名。(尹台贤朴永男李铉哲)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党建百花园

  蠡县选拔事业型村支书
本报讯河北蠡县以选事业型书记为突破口,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给全县农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蠡县县委采取民主推荐和重点选拔的办法,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企业领导队伍中择优选拔出一批有开拓精神、有致富本领和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党员到支部书记岗位上。今年以来,从县乡机关选拔到村支部书记岗位上的就有5人。这些支部书记上任后,努力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改变贫困落后的山村,在奔小康的事业中,发挥才干。大陈乡北大留村原来支部班子不协调,乡党委调查了领导班子,由副村长宋庆图担任支部书记,宋庆图上任后致力于加强村班子建设,创新务实,在较短时间内修路、办电、上蔬菜大棚,抓社会治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样样工作都走在了前头,受到村民的赞扬。
通过选拔事业型书记工作的开展,带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干部、党员队伍,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推动了全县皮毛、皮革、化纤纺织为主的特色区域经济和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的高效农业的飞速发展。(张如军贾永根)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廉政之光

  清正廉洁树旗帜
——记宁夏银川郊区纪委书记杜成挺
马爱忠
近几年,银川市郊区经济发展很快。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越权批地,不批就占,征少占多,土地被征用后税费长期拖欠;乱摊派、乱收费随处可见;公费旅游此起彼伏,干部欠公款长期不还……
就在这个时候,组织决定,由杜成挺担任银川市郊区纪委书记。
“共产党的干部,要把群众的疾苦时刻挂在心上”
面对每天摆在案头的厚厚一摞来信,看着一批又一批来访的群众,杜成挺的心情十分沉重,愧疚和责任感紧紧缠绕着他。纪委会上,他激动地对大家说:“共产党的干部如果不把群众的疾苦时刻挂在心上,还算什么共产党员!”
土地,是最敏感的问题,它直接涉及农民千家万户的利益。
杜成挺组织人员,立即着手对1990年以来在郊区征用的土地进行全面清查。一亩亩丈量,一宗宗核实,绘制平面图,计算征地费。短短时间内,收回1430万元,同时,废止了23宗共51.9亩的违法征地批复,收回了土地所有权。违法用地的现象遏制住了,土地管理走向了制度化。
1993年春节前夕,杜成挺了解到,郊区农村有些人家冷冷清清,特别是一些贫困户,一点肉也买不起,原因是:这些人家劳力少,只靠种田,一年下来,卖粮的钱把各种费用一支,也就所剩不多了。杜成挺深入下去,走访了一些群众,许多人家都说:“现在,这费那费太多,真没办法!”
杜成挺在向郊区党委、政府汇报的同时,立即率全班人马对全郊区9个乡57个村近三年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的清查。
由于纪委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清查工作,郊区农民负担人均减轻12.17元。
“宁可得罪几个违法乱纪的干部,决不能失去郊区11万人民”
通贵乡一农民的妻子遭原郊区一副局长欺辱,他到几处告状无人过问,万般无奈,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了郊区纪委,声称如再无人管,就要和那个局长以死相拚。
杜成挺毫不犹豫地决定:受理此案。
风雪之夜,异常寒冷,杜成挺率人连夜奔赴20多公里外的通贵乡了解情况。一些知情人闭口不谈,案情无人对证,困难重重。但杜成挺一刻也忘不了农民那含泪的神情,那分明是一个普通农民在绝望时,最后对纪委抱着一线期待和信任。此时,他只有一个信念:为民伸张正义。
杜成挺率人奔波了两个多月,先后走访了70多人次,经过内查外调,案件终于彻底查清,那位副局长受到了留党察看和撤职的处分。
在纪委常委会上,杜成挺态度坚决地表示:不管什么人,谁欺压百姓谁就应当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我们宁可得罪几个违法违纪的干部,也决不能失去郊区11万人民!
“共产党员应该是一面廉洁的旗帜”
杜成挺在要求别人的时候,也常常提醒自己:我的权力是老百姓给的,官小权小,责任不小;若是滥用,也不得了。
这些年,杜成挺当乡书记,当组织部长,当纪委书记,怎么说,都多少掌握一定的实权,这在别人眼里,都是发财的机会。
一次,一个包工头受别人的指使,来到杜成挺家要求给他装修房子。包工头说:“看你这房子窄小,地面都高洼不平,哪个领导像你。”杜成挺知道这背后隐含着一笔什么交易,便冷冷地回答:“谢谢你的好意。”来人走了。儿子不理解,对爸爸说:“你也太认真了,你看人家……”“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看着孩子委屈的神情,想想这些年家里的光景,他深情地对孩子们说:“爸爸无能,但我想做一个好人。”
就这样,杜成挺全家在几间平房里一住就是10年。
“共产党员应该是一面廉洁清正的旗帜,只能凝聚老百姓的希望,而不能让老百姓失望!”杜成挺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这一诺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