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举办全国小小说大奖赛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是一张在全国很有影响的文艺副刊,著名老作家郭小川、方纪、孙犁等曾任该刊主编。在近五十年的办刊历史中,不仅形成了一种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而且先后培养出了如刘绍棠、从维熙等一批很知名的作家。
为了繁荣文学创作,发现并扶持文学新人,该副刊与天津市群众艺术馆、武清县文化局联合举办“天津飞鹰杯”全国小小说大奖赛。作品要求主题鲜明、贴近生活、形象生动、艺术性强,征文小说已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上陆续刊出。
(宋曙光)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立言杂文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金王营养补品有限公司日前在北京联合召开“立言杂文创作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作家、学者就何立庠(笔名立言)的杂文集《立言走笔》、《立言论语》等展开讨论。
大家认为:立言杂文为时代而歌,因而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他充分调动文学的想象、哲学的思维、政治的判断和学者的知识,来把握大千世界,并能在一事一物中提炼主题。这是应予充分肯定的。(文阁)


第12版(副刊)
专栏:

  用社会全面进步的尺度衡量特区
——深圳南山区区委书记虞德海一席谈
常莉
今年4月,在文化部组织的“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特区与老区心连心”演出活动中,深圳南山区委作为东道主,把瑞金的10位老红军代表请到深圳,用热情的掌声和鲜花,表达深圳人对革命老区和来自老区的革命老前辈的深深的敬意。他们请老红军参观特区,介绍特区10年来的发展变化,和老红军在一起座谈,请老红军讲革命传统,谈对特区的观感。南山区没有把这次文化活动停留在演出本身,他们利用这次演出的机会,以到瑞金考察,瑞金和南山区互访等形式,增进两地的互相了解,寻求特区与老区在文化、经济等领域更广泛的合作和交流的途径。
几年来,南山区在社会公益和文化活动中投入了许多人力和物力。南山区不仅与瑞金,还与井冈山吉安地区挂钩。为了使支援老区建设的工作更有实效,他们开展对口支援,南山区教育局与吉安的学校挂钩,南山区的医院与吉安的医院挂钩……南山人民90%以上都参加了“1+1”和“希望工程”等活动,捐款达695万元。不仅如此,南山区还筹集4000万元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续修四库全书。
为社会公益和文化事业做如此大的投入,深圳人有自己的想法。南山区委书记虞德海同志说,深圳的第一个10年与第二个10年不同,第一个10年深圳人以拓荒牛的精神,创造了深圳速度,深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直在抓文化教育和人的素质的提高。深圳的第二个10年,要用社会全面进步的尺度来衡量。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文化和教育。
南山区在教育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是抓儿童教育,二是抓成人教育。虞德海说,教育要全社会来办,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搞教育不是一阵子的事,为了保持教育法规和措施的连续性,南山区设立了教育基金;规定教师待遇比公务员高10%—20%,教师不称职的要更换,真正做到尊师重教。由于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目前南山区的一级一类学校占全市的40%。为了使孩子们能面向21世纪,面向世界,全面发展,他们实行双语制教育试点,同时,选出20名儿童到江西吉安,让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互相交流,受到教育。南山区投资4000多万元建党校,把党校当作全区成人教育的培训基地,职大、夜大都办在党校,保证成人教育的师资和教学质量。现在,仅南山区机关就有几十个在职研究生。在成人教育开办的第二课堂成果展览会上,计算机、英语等方面的教育成果非常显著。
南山区现在有自己的区艺术团,区画院,藏书50万册的图书馆即将落成,文化交流中心已经立项。虞德海同志说:“我们要体现文化艺术的特区窗口作用,给文化艺术一个好环境,政府要做的,就是打好基础的工作。文化也是一项工程,要用抓经济的手段抓文化教育,逐步形成大文化、大教育的格局。文艺要开辟市场,通过我们的精心组织,把文化艺术工作搞好。”
虞德海同志表示,南山区委要继续遵照广东省委和深圳市委“虚功实做,注重实效”的一贯要求,争取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等项事业的同步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12版(副刊)
专栏:

水乡(水彩画) 金毓清


第12版(副刊)
专栏:文化广角

  周庄的魅力
秋石
驳岸、拱桥、水巷,齐整、光溜而又狭窄的石板街面,构成了千年水乡古镇江苏周庄的特有风貌。缓缓地穿行在有着诸多明清建筑的静谧街巷里,人们恍若置身于一个古老的年代。
四面环水的周庄,犹如泊在大湖中的一片绿荷。南北市河、后港河、油车漾河、中市河四条呈井字形的河道,将古镇分割成八条窄窄的长街,粉墙蠡窗的房舍就这样依水而筑。在如今镇上的近千户民宅中,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物保存完好的达半数以上。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第及60余个砖雕门楼,还有过街骑楼和水墙门。周庄历来人文荟萃,西晋文学家、大司马东曹掾张翰(季鹰),唐刘禹锡、陆龟蒙,清龚自珍等都先后寓居于此,至今部分遗址尚在。本世纪初的著名文学社团“南社”社员住宅保留达30余处,有叶楚伧、王大觉、费公直及柳亚子堂弟率初先生的旧居,有陈去病先生的祖居遗址,还有当年“南社”社员饮酒吟诗集会的“迷楼”,至今完好如初。
那一年的仲春,多愁善感的三毛冒着霏霏春雨前来寻访。隔着车窗,看到雾茫茫天地间若隐若现的阡陌、村舍、湖水,她不由得一扫多年的阴霾,为平生第一次领略烟雨江南的万般秀色而感叹。在镇边下车时,路旁的油菜正沐浴在潇潇春雨中,开得那样的清纯迷人。痴情的她弯腰伸手摘下一朵金珠连串的油菜花,放在嘴中嚼着,喃喃地说道:“在台湾,几乎看不见油菜花了!”那壮观的花景,竟使她忘情地溢出了眼泪……
多少年来,各个门类的艺术家们一个接一个地走入古镇,各择一隅,操起笔,端起镜头,锤炼精美的文字,调弄缤纷的色彩,捕捉活生生的影与像,企图从剥蚀的老墙和伛偻的石拱桥边,窥尽古镇密密匝匝的年轮和沉甸甸的内涵。
早在《吴越春秋》中,周庄地域便有摇城之说,相传吴王少子摇和越摇君曾受封于此;而在数载前于镇郊太史淀中发掘到的良渚文化遗物,则令古镇的文明史显得更为灿烂悠久。
国画大师吴冠中先生撰文赞道:“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则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周庄不仅是江苏省的一个宝,而且是国家的一个宝。”
1984年金秋十月,在美国纽约,一位名叫陈逸飞的旅美华人画家,以建于明万历年间最能展示古镇神韵的周庄双桥为素材,创作了一幅题为《故乡的回忆》之油画,连同他的其他37幅作品,在美国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创立的哈默画廊展出,一时引发全美轰动效应。尤其是那些运用油画和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技法创作的作品,描绘了姑苏小桥流水和江南田园风光,从而将一批一批的西方观众带向了神话般的境地。同年11月,哈默访华时,出重金购得《故乡的回忆》,并以此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被广泛传为佳话。
1985年,这幅油画经陈逸飞再加工,成为首日封。陈逸飞以其卓有成效的努力,不仅使自己跻身于世界丹青沙龙,也使千百年来默默无闻的双桥走向了世界,使越来越多的世人领略了中国水乡古镇的旖旎风情。
从那时以来的12年中,古镇周庄共接待了中外游客近400万,一成以上来自海外,最高时日游客量可达万余。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读“捕蝗谣”
杨洪立
弄虚作假,谎报政绩,是旧时官场一大顽症。有一首《捕蝗谣》便传达了这一信息,揭露了这一痼疾。
《捕蝗谣》是清代沈云尊所作,词曰:“急捕蝗,令如火;事关官黜陟,小民焉敢惰。东村西村办酒浆,胥吏杂沓来捕蝗。蝗兮蝗兮驱不去,禾稼转受蹂躏伤。……官今报蝗不为害,大府交章荐治最。”
请看,捕蝗明明是一件好事,却在那些不求实效、专意弄虚作假的官吏那里,变成了一场扰民害民的闹剧。“东村西村办酒浆,胥吏杂沓来捕蝗。”这哪里是来“捕蝗”,搞“助民劳动”,分明是“肚里没有油,基层走一走”,到下边吃喝玩乐来了。就这样子瞎折腾一通,回去却可以吹嘘上报“捕杀”了多少公斤蝗虫,“驱净”了多少亩或多少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蝗灾了!“蝗兮蝗兮驱不去,禾稼转受蹂躏伤。”多么辛辣的讽刺,多么有力的控诉!
据说,《捕蝗谣》的作者就曾当过知县,难怪他对吏情如此熟悉,对大轰大嗡、劳民伤财的做法看得如此透彻,解剖得如此深刻!
今天这样的事儿还有没有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前不久,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曾就一些地方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耍花架子、挖“碟子塘”,搞“典型形式主义工程”的问题,大发了一通脾气,就是一个例证。还有前些年沸沸扬扬了好一阵子的“肥城数牛”事件,上级派下去那么多人一头牛一头牛地数,结果却愣是没算计过弄虚作假者,还是让借牛凑数、制造假政绩的官员给蒙了一回,着实令人慨叹不已。
所憾者,《捕蝗谣》作者所处年代,不像今天这样有形形色色的大赛评奖。不然,若让这个作品参加讽刺诗或杂文一类的评奖,那么我是愿投它一票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