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刘华清考察河北时强调
军队要积极支持地方建设
新华社石家庄6月12日电(韩绍君、景如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近日在河北考察工作时强调,军队要积极主动地支持地方建设,要继续抓紧、抓实军民共建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6月7日至11日,刘华清先后深入到电子工业部第13所和第54所、葆祥河北国际服装中心实验厂、河北冀雅电子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和企业,实地考察了科研、生产情况,并听取了河北省“八五”期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双拥”共建情况汇报。刘华清对河北省“八五”期间两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
近年来,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积极支持部队建设,在保障日常粮油等生活物资供应、妥善安置军转干部、支持训练演习以及保证兵员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刘华清对此予以高度评价。他说,目前军政、军民关系很好。多年来,各地党委和政府对部队建设给予了大力帮助和支持,为部队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部队同样要把支持地方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积极主动地支持地方的两个文明建设,特别要在重点工程建设、社会公益事业、扶贫帮困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积极做出贡献。
刘华清指出,河北省驻军多、征兵多、军事院校多、优抚对象多、革命老区多。多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抓“双拥”工作,在全国首创了军民共建活动,有力地支持了部队建设,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军民共建活动是新形势下做好双拥工作的有效形式,要进一步抓紧、抓好。军地双方要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团结奋斗,真正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考察期间,刘华清还到驻石部队、武警和军事院校,看望了基层官兵。在与部队领导座谈时,刘华清强调,各级党委一定要抓住干部队伍这个部队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保证各项任务的落实。他指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必须始终抓紧,一刻也不能放松。刘华清反复强调,部队工作千条万条,关键一条就是要抓落实,各级领导一定要改进工作作风,扑下身子深入基层,逐项、逐件、逐单位、逐人地去落实。
解放军总参谋部、北京军区及河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领导陪同考察。


第1版(要闻)
专栏:

  不言崇高自崇高
本报评论员
模范气象工作者陈金水一生三次进藏,在雪域高原奋斗了33个春秋,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创业,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为发展西藏的气象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报今天发表长篇通讯《唐古拉山上的风云赤子——记敬业创业的气象人陈金水》,以朴实的语言记述了他的先进事迹,尽管通篇没有惊人壮举,也没有豪言壮语,却充分展现了党的好干部陈金水的崇高思想境界,具有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陈金水同志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学习陈金水的艰苦创业精神。他1956年在北京气象学校毕业后,以血书要求奔赴最艰苦的西藏去填补气象事业的空白。他忠实地实践了自己的誓言,在海拔4800多米的“生命禁区”——安多创办气象站,一干就是近16年;两次支援昌都达8年。正是在这块环境特别艰苦、工作特别辛苦、生活特别清苦的高寒之地,他创造了第一流的成绩。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我们要学习陈金水的敬业精神。在陈金水同志看来,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他自己的志向和事业,因而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干什么,爱什么,干好什么。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几十年的奋斗中,在任何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尽心尽力,成就优异,像一颗毫不松动的螺丝钉。这种敬业爱岗的精神表现了他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不图虚名、专干实事的思想境界。
我们要学习陈金水的奉献精神。陈金水远离西子湖畔的家乡,顾大家,舍小家;弃安逸,择艰险。到西藏后,他几番出生入死,献青春,献才智,献健康,献余热,超期服役,奉献数十载。这种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我们要学习陈金水扎根边疆,视西藏人民为兄弟的博大胸怀。陈金水在困难时期的1960年,为了救人,给一位素不相识的藏胞献血200毫升。为了培养藏族气象科技人员,他教汉语、传文化、授技术,不遗余力。在昌都,他积极培养藏族年轻干部,言传身教,直到61岁才离开西藏。他以实际行动铸造汉藏团结的长城,在藏胞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人生常与雪峰伴,不言崇高自崇高。和许多先进人物一样,陈金水同志身上体现着优秀共产党员的品格,无论现在和将来都是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通过向陈金水等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加强对党员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使更多的共产党员能够像陈金水同志那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励、鼓舞和带领人民披荆斩棘,阔步前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第1版(要闻)
专栏:

  唐古拉山上的风云赤子
——记敬业创业的气象人陈金水
新华社记者伍皓朱幼棣本报记者宣宇才
中国气象报记者马高飞
这是一位气象工作者的人生历程:
1956年至1981年,初进西藏,从藏南转战藏北,整整25年;
1988年至1992年,再赴雪域,苦战藏东昌都,一干5年;
1993年至1995年,三上高原,再战昌都,又是3年。
从22岁到61岁,生长于浙江水乡的陈金水,有33年工作在西藏高原。从雅鲁藏布江畔的泽当,到雄伟的唐古拉山,再到横断山脉的三江流域,他把自己的赤子情怀献给了祖国的气象事业。
创建全球海拔最高的安多气象站,填补了世界气象史上的空白
青藏高原的隆起,改变了世界气候格局。在这片全球最高的广阔大陆上,横亘着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昆仑山等巨大山系。相汇在这里的印度洋暖湿气流和西伯利亚寒流,受到高原巨大山脉的阻挡,沿着条条深谷,奔涌而下。青藏高原的气候,早已成为国际气象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可是,直到本世纪中叶,西藏的气象科学还是一片空白。
1965年9月,陈金水来到藏北唐古拉山上的安多。此时,在浙江还是花木繁茂、气候宜人,而安多已是北风呼啸、白雪皑皑。9年前,从北京气象学校毕业的陈金水,主动要求进藏到泽当工作。这回,组织上调他去西藏的“北大门”,任务是在安多创建一个新的气象站。
站址选在县城后面的一个山坡上。这里荒无人烟,陈金水和同事滕建民搭起两顶帐篷,既是“家”,又是“办公室”。两人用铁镐刨开坚硬如石的冻土,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安多海拔高,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60%。他们每挥一次镐,都要喘好一阵子。陈金水的脸憋得发紫,嘴唇裂了口子。在几个民工的帮助下,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平整出了625平方米的标准气象观测场,安好了白色的围栏,装好了百叶箱,竖起了十米高的风向杆……
1965年10月,海拔4802米的安多气象站终于拔地而起。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高的一个网点气象站,它填补了世界气象史上的空白,“天下第一气象站”由此得名。世界气象组织的一位官员这样说:安多气象站是中国人为全世界做出的一个贡献。
安多,有名的风城、雪城。一个多世纪以前,一位欧洲旅行家在游记中写道:在这杳无人踪的唐古拉山区,不仅高山灌木不能生长,对人类的生命来说也是禁区。许多长年走青藏线的司机,宁愿赶夜路,也不愿在安多过夜。
可气象站建成后,陈金水留了下来。
这是一个人的世界。要是无人路过,陈金水有时几天都说不上一句话。他常常对着风雪喊叫。没有鲜菜,水烧不开,饭煮不熟。面对光秃的荒山,稀疏的牧草,见不到一棵树木。冬天,难以成眠的长夜,呼出的气很快在被头上结成冰,第二天起来被褥和床板能冻在一起。陈金水说:有一天夜里,实在睡不着,头很痛,胸很闷。起来一看温度表,帐篷里的温度是零下27摄氏度。“那时,常常面临死亡的威胁。可想得更多的是,气象站刚刚工作,还有很多事要做。我死了事小,可要留下气象数据的空白,损失可就大了。无论如何不能倒下。”
唐古拉风雪漫卷,伴着陈金水形单影只。陈金水告诉我们,那时候什么苦都无所畏惧,就怕日头落到草原下面。没有电,没有灯,每一个黑夜都那样漫长。唯一能带来欢乐的,是一台晶体管收音机。“每当我听到万里之外传来的北京声音,都会热泪盈眶,觉得小小帐篷气象站,和祖国的心脏紧紧相连。那滋味,现在都难以忘怀。”
一年之后,组织上给他派来一个助手:陈金水新婚不久的妻子刘晓云。夫妻俩工作、生活在这气候恶劣的高原,经常吃不到新鲜的蔬菜。有一天,陈金水路过山下的运输站,看到路边堆着一堆快要烂的菜,菜叶已枯黄了。陈金水上前扒拉来扒拉去,拣出了几根还勉强可以吃的小白菜。晚上,夫妻俩终于吃上了一顿“鲜菜”。
1967年初,妻子刘晓云怀上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不久,陈金水下乡,刘晓云独自留守气象站。一天,她下山挑水,走进帐篷时,忽然脚下一软,昏倒在火炉旁,怀着的两个多月的孩子流产了。炉中的火苗窜过来,烧着了她的棉衣,灼伤了她的皮肤,她苏醒过来,挣扎着爬起,扑灭身上的火焰。观测时间到了,她强忍着疼痛,揩干身上的血迹,一步一挪地走向风雪中的观测场。
一个多月后,陈金水从藏北牧区回到气象站。刘晓云流着泪说:“你都33岁了,我还没保住孩子……”陈金水忍着心中的酸楚,安慰妻子说:“谁让我们选择了世界最高的气象站,我们就要比别人承受更多的磨难!”
1970年以后,安多气象站陆续调来了一些新同志。每调来一位新同志,陈金水都要同他们推心置腹谈心:“这里条件是很艰苦,但这里的工作需要我们。我们不能怨天尤人,应当动手改变它!”他带领大伙儿到10多公里外的申格里贡大山上开石头。站上没木工,陈金水就到安多县农机站干活,和他们换工。1972年8月,7间土石平房终于出现在山坡上。陈金水告别住了4年的帐篷和3年的地窖,与大家一起搬进了新房。
气象站饮水难,长年累月要到山下的安多河挑水。隆冬季节,河水结冰后要用钢钎砸冰,用麻袋背回冰块化水。为解决气象站的吃水问题,陈金水走遍山上山下,寻找水源。
1978年5月,陈金水和他的战友们,在气象站附近的山坡上,打下掘井第一锤。山坡上,满是砾石。每掘进一尺,都要付出巨大努力。他们留下女同志值班观测,其他同志夜以继日轮流掘井。井越挖越深,遇到了永久冻土层,钢钎砸下去,只有一个白点。在井底干活,严重缺氧,两脚泡在冰冷彻骨的水中,几分钟就冻得失去知觉。有一次,陈金水在井下干了两个多小时,被大家强拽上来,被别人架着都站不起来。一位同事哽咽着说:“老陈,你再这样拚命,我们真怕你累垮了。”这以后,每次下井,大伙儿都争着去。可陈金水说:“你们年轻,骨头嫩,我这骨头经碰。”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鏖战,井终于打成了。泉水清澈甘甜,其中流淌着多少创业者的汗水!
凡是到过唐古拉山的人都说,在安多,在唐古拉山,只要能坚持工作,就是一种牺牲,就是一种奉献。陈金水在这环境恶劣的“天下第一气象站”,一干就是16年!
安多气象站,从60年代到90年代,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气象站”。它就像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在世界屋脊上高高飘扬。
唐古拉山上的“百班无错情”,上万个数据化作对祖国气象事业的无比忠诚
风里来,雨里去,陈金水头顶唐古拉的风霜雪雨,日复一日地观测、记录着一个个气象数据:风向、风力、雨量、温度、地温、蒸发量……一天4次观测要收集上百个数据,一个月就有1万多个数据,一年就是10多万个。
专家说,一个气象观测员的一生,是和数字打交道的一生。正是这些枯燥的数字,汇成涌动变化的云图,昭示着风雨阴晴。遍布祖国各地的上千个气象台站,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个数据,汇聚到国家气象中心,变成天气预报走进千家万户。
陈金水说,当气象观测员,工作平平凡凡,环境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在西藏就更苦。但是,国家需要,人民需要。只要心中装着千万人的阴晴冷暖,再苦也心甘情愿。
准确无误地观测记录每一个气象数据,是气象员的职责。长年累月,数以万计的数据如果能保证不漏一个、不错一个,就是了不起的成绩,气象部门就会用“百班无错情”的荣誉称号来表彰。“百班无错情”,是一把衡量气象观测员敬业精神的尺子。人们未曾料到,西藏自治区的第一个“百班无错情”,会在唐古拉山上产生:1976年至1977年,陈金水连续值188个班,每班昼夜观测4次,记录数据数万个,无一差错。
安多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年平均气温零下3摄氏度,在内地炎热难耐的7月里,安多有时也会飘起鹅毛大雪。安多一年中有200多天是八级以上的大风天气,最大风速可达40米/秒以上。如遇沙尘暴,白天都得点蜡烛照明,观测时要打着手电才能做记录。
每遇飞沙走石的大风天气,陈金水几乎每个小时都要顶风冒雪到观测场检查自记仪和温湿仪等各种仪器的情况。还要随时记录天气现象的变化,包括几点几分开始刮风下雪,几时几分风息雪止,常常一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
最难的是填气象报表。在观测场做记录,用的是铅笔。正式报表,得用钢笔填写。可由于高寒,墨水常被冻住,写不出字。陈金水就坐到牛粪炉边,写几个字,把钢笔放到炉子上烤一烤。大风天,阵阵沙土从帐篷四处钻进来,报表上转眼就是厚厚的一层。
1973年2月的一天,安多遇到罕见的沙尘暴。情况紧急,气象站6位同志不约而同冲进值班室。这时外面一片昏黄,天似乎要塌下来。观测时间到了,陈金水毫不犹豫地说:“我去!”藏族气象员仓决和卓玛央宗,解下自己的头巾,围在站长的脖子上。陈金水像冒着枪林弹雨前进的战士,猫着腰,冲进观测场。狂风卷着沙石劈头盖脸打来,陈金水站都站不稳。他把记录本揣在怀里,每换下一张仪器中的“自记纸”,就赶紧掖进怀里,生怕被风刮走。陈金水裹着风沙,跌跌撞撞地跑回来,大家激动地围住了站长,像是迎接凯旋的英雄。
1974年隆冬的一天,刮起十级以上的大风。安多城家家户户紧闭门窗,气象站的门这时候却敞开了。陈金水曾对年轻的气象员们说:“我们气象员和别人有啥不一样?就是刮风下雨、电闪雷鸣,人家可以往家躲,我们不行。”眼看观测时间快到了,可风向杆上测风的仪器出了故障。耽误一次观测,就是一次事故,而且永远补不回来。陈金水冲出屋。迎面扑来的狂风夹杂着沙石,打了他一个趔趄,他摔倒在地上。他爬起来,继续往观测场冲,去爬那10米高的风向杆。这风向杆平时爬起来就特别吃力,在大风中,陈金水好几次都几乎把持不住,险些从杆上摔下来。他一寸一寸地往上蹭,与狂风抗争。仪器修复了,事故避免了。
为保证观测正常进行,陈金水付出了巨大代价。1974年的一天夜里,陈金水睡梦中突然下肢剧烈疼痛,痛得他大汗淋漓。经诊断,他得了脉管炎,双脚不能落地。可他每天还是咬着牙,一拐一瘸地往返在通向观测场的路上。安多医疗条件差,找遍全县也没有能治这种病的药,县委书记刘逸民特意做了一副拐送给陈金水。
陈金水得了一种“职业病”,每到凌晨一点钟,准会醒来。气象站的平房建成后,他就把自己的住房安排在值班室隔壁。夜深人静时,他倾听每一个值班同志走过房前的脚步,而且可以凭脚步声辨别出是哪一个同志。于是,安多站形成了不成文的“规矩”:值班的同志开始工作后,都会轻轻敲敲墙壁,唤一声“站长”,表示没有误班,站长下半夜可以安心地睡上一会儿。万一哪天值班观测员睡过了头,或身体不好,陈金水到点未听见敲墙的声音,他就会立即披衣起来,或是唤醒值班的同志,或是替那个同志上班。
陈金水常对同事们说:“对党和人民要忠,对国家和事业要爱。只要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干什么工作都要尽心尽力,在什么岗位都要尽职尽责。”陈金水和他的同事们,就是用这种对祖国气象事业的无比忠诚,换来了唐古拉风雪中的“百班无错情”。
不起眼的铺路石,铺就通向世界气象科学高峰的大道
气象观测,是气象学的基础,就像金字塔的基座。在观测和记录风起云涌、雨雪阴晴的平凡岗位上,陈金水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1979年元月,陈金水和妻子回内地休假。这是他进藏23年三次回乡探亲中的一次。谁想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的电报接踵而至,催他返藏。陈金水二话没说日夜兼程赶回拉萨,接受了“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考察”赴双湖无人区考察的任务,并担任科考队党支部书记。
双湖距拉萨1000多公里。在它广阔的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度,把大部分地方变成了只有野牦牛、藏羚羊出没的无人区。
4月11日,他们开始观测、收集气象数据的工作。这里气候恶劣,变幻莫测。丽日晴空之下,忽然狂风骤至,沙石弥漫。
陈金水在安多工作十几年,40米/秒的风速对他来说已是习以为常,可这么大的风仍令他不寒而栗。风吹得睁不开眼,他只好背着风,蹲在地上,用一只手摊开观测簿,另一只手记录气温、气压……可是,4个自记仪,有3个经不住风沙的高速击打出了故障。唯一能工作的风速自记仪也已无法测得最大的风速,因为风远远超过了仪器测量的极限。
整个考察工作完毕,他在地面观测簿上“观测员”一栏郑重地签上了“陈金水”。作为无人区气象科学考察事业的开创者之一,陈金水的名字再一次写进了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史册。
西藏气象部门的同志告诉记者,1976年,陈金水在唐古拉山区第一次参加气象科学考察。队员中数他年龄最大,但他默默地干起后勤工作,为的是让科学家们能够精力集中于科学考察。返营那天,全队人马突然连人带车陷进了冰河。陈金水一声不吭跳进齐腰深的冰河,搬来石头,垫在车轮下。大家一起奋战3个多小时才脱险。
十几年过去了,当年和陈金水一起参加科学考察的气象学家们,对他依旧念念不忘:“陈金水这样普普通通的气象工作者,就像一块块毫不起眼的铺路石,铺就的是一条通向世界气象科学高峰的大道。”
陈金水常说:“西藏气象科学的希望在年轻一代身上,我们要多为他们铺路。”
1976年,藏族姑娘巴桑分配到安多气象站。姑娘文化程度不高,也不会说汉话。陈金水夫妇把她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手把手地教她学习汉文,学习气象科学知识。经过长时间的耐心帮助,巴桑终于可以独立值班,并成了站上的业务人员。当年安多气象站的一些年轻人,如今无论是职务,还是职称,都比陈金水高了,但他们依然清晰地记得老站长对他们说过的一句话:“我就是你们的垫脚石,你们在事业上攀升得越高越好。”
在安多那些艰难的岁月里,身为站长的陈金水为了让大伙潜心钻研业务,总把最繁重的活抢过来干。站上做饭、烤火用的唯一燃料是干牛粪,他时常背上几个麻袋,挎包里揣上几个干馒头,漫山遍野地捡干牛粪。
唐古拉的冬天是严酷的。开始,站上只有一顶可以挡风蔽寒的帐篷。站上来了新同志后,渐渐不够用了。1969年夏天,陈金水动手在山坡上挖地窖。天天挖山不止,终于挖出了一个深1米、大12平方米的地窖。他把帐篷让给了年轻人,自己就在唐古拉山上,在现代化的气象站旁,过起了穴居生活。在冰凉的地窖中,他一住就是3年,呼出的热气在油毛毡搭成的“屋顶”上凝成了一道道冰凌,天长日久,就像喀斯特溶洞里倒悬的钟乳石。
1978年,安多气象站作为全国气象系统唯一的代表,要去北京参加全国科技群英会。消息传来,全站沸腾了。但到底派谁去参加这一盛会?大家都说,该站长去。陈金水却找来主要的业务骨干次旦益西,对他说:“成绩是大家做出来的。这大草原离内地太遥远了,你出去看看吧。”次旦益西从北京回来后不久,陈金水又把他送到了云南大学深造。
陈金水每天默默无闻地工作,宿舍——值班室——观测场,“三点一线”往来穿梭,在一些人看来枯燥无味。但是他说:“党的事业,不是每个人都能轰轰烈烈。我奋斗过了,奉献过了,就问心无愧,终生无悔。”
作为科技工作者,陈金水没有显赫的研究成果,没有轰动的科学论文。他的“专著”,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观测、收集的数百万个珍贵的气象数据。他用心血、用汗水、用青春,在世界最高的气象站,在藏北无人区,在横断山脉的三江流域,写出了一篇出色的人生论文!
几次放弃调离安多的机会,迟暮之年两次请缨进藏。心中的天平永远向祖国的需要倾斜
气象界人士说,青藏高原和南极、北极是地球的“三极”,从这些极点地区获取的气象观测数据,对于揭开全球气候之谜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安多气象站就是有“高极”之称的青藏高原上最高的一个气象网点,它传出的气象实测数据,对于全球中长期天气预报和气象科学研究,意义尤其重大。因此,安多气象站自创建之日起,就为全世界气象工作者所瞩目。
为了这个气象站,中国的气象科学工作者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金水不是没有过调回拉萨的想法,他也指望有新同志来安多接替他的工作。1970年8月,家住拉萨的仓决调到安多。陈金水心想,我们夫妻俩这下可有了“接班人”,可以安心走了。可没想仓决头天来,第二天就提出要走。陈金水意识到,这时候自己不能再提调走的事了。他找仓决,和她拉起家常,聊工作的重要:“气象是个艰苦的工作,安多是个艰苦的地方。但是,再苦的工作,也是党的工作,再苦的地方,也是祖国的地方,总要有人在这些艰苦的地方、艰苦的岗位上奋斗、拚搏。”他讲建这个站的艰辛,讲采集气象数据资料的珍贵,讲气象站在西藏建设中的作用,讲身为全球最高站一员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感人肺腑的话,深深打动了仓决,她决定留下来。
气象站兴旺起来,人渐渐增多。陈金水想,自己当了站长,又是党员,要起带头作用。1972年前后,自治区气象局几次调他回拉萨,但为了稳住“军心”,他都主动放弃。
他对同事们说:“创业难,守业更难。这块气象事业的空白,好不容易才填上,如果我也想走,你也想走,这个‘天下第一气象站’还要不要?我们决不能给党和人民的事业留下空白。”
1981年,在西藏奋斗20多个春秋、身患多种高原疾病的陈金水调回老家——浙江省临安县。少小离家的游子,终于重返阔别多年的故土。可是不久,令他难以忘怀的西藏再次向他发出了呼唤。
为招贤纳才,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在报刊上刊登招聘广告。一年多过去,仍没人应征,只好转而从曾经在藏工作过的内地同志中寻找。陈金水是他们想到的第一人选。
1988年8月,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一位领导专程来到临安。能请动陈金水吗?他心里也没底。因为,几个月前,他们曾到过杭州,听到浙江省气象局的为难之言:“陈金水在藏工作过25年,年岁也大了,又刚刚任命了领导职务,再让他进藏,我们实在不忍心。”
没想到,那位西藏自治区气象局领导的一席长谈,却在陈金水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事业、家庭,世界屋脊、江南水乡,他心中的天平始终向祖国的需要倾斜。他说,那次,我又想起30多年前在泽当平叛前线的情景。我在党旗下宣过誓:把一切献给党!平叛以后,我到过北京,朱德总司令和邓小平同志、贺龙元帅接见我们,都亲切地勉励我们:西藏很需要人去,要把西藏建设得繁荣富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自觉地听从党的召唤。西藏是我的第二故乡,西藏有我的事业,西藏的土地和人民养育了我,西藏需要我,我也离不开西藏。
国庆节刚过,陈金水出现在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局长马添龙的办公室:“老兵陈金水报到来了。”组织上把他派到离拉萨千余公里之外的昌都——西藏最东部的一个地区。陈金水笑着对大伙说:“我这一辈子,就像个‘守门人’,安多是西藏的北大门,这回又到了西藏的东大门。”
昌都气象台是新中国在西藏建立的第一个气象台。上任后,陈金水多方奔走,为各基层站争取来了进行综合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开始“第二次创业”。
1989年,洛隆县气象站改造。陈金水在那里一蹲就是两个多月,直到改造工程全部完成后才回到地区。为节约费用,也为不给基层站添负担,陈金水自己带锅碗瓢盆,在工地上搭了个简易工棚,吃、住都在工地。
1990年,地区气象台综合改造。陈金水正忙于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自治区气象局转来了临安县气象局发来的电报:“刘晓云手术,速归。”等陈金水把台里工作忙出了头绪,急匆匆赶回临安,妻子刘晓云已住进医院十几天了。
1993年2月,昌都地区气象台年轻的藏族台长次仁顿珠考虑到自己和其他几位台领导都是刚刚走上领导岗位,而台里工作千头万绪,于是,他们向上级组织提出了请求:“陈金水再进藏工作一次。”刚刚结束援藏回到临安的陈金水,再一次担当起昌都地区气象台党委书记的工作。
1995年,是陈金水第三次进藏的最后一个年头。在昌都地区气象台他那间办公室兼卧室里,他提笔给远在千里之外的自治区气象局党组写信,表明自己的心迹:
“我一生中三次进藏,在藏工作了33年,一万多个日夜,现在身体已不如从前。听说局里想叫我再到藏北,我也愿意去,那里是我的老家……”
1995年9月26日,西藏昌都,邦达机场。
61岁的陈金水从这里启程回浙江老家杭州临安。从飞机的舷窗望去,雪峰、冰川、高山、深谷,熟悉的风景渐渐隐去,一行热泪从他饱经沧桑的脸上淌下,那是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壮丽高原。
杭州,陈金水的老家,八百多年前南宋的都城。那个朝代的著名诗人陆游曾赋诗抒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中国知识分子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至壮至美,千百年来,一脉相传。告老还乡的陈金水在自己小小斗室,吟诵起这首抒怀言志的诗句,他的心还留在那万山之宗、江河之源的地球之巅……(附图片)
上图:陈金水在年近六旬时第三次进藏,任昌都地区气象台党委书记。这是他在研究昌都地区气候资源图集。新华社稿
左图:陈金水在西藏海拔4000多米的世界屋脊上建起了安多气象站。这是70年代他(中)和藏族气象员一起工作时的情景。新华社记者土登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尼泊尔客人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于海生)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上午在中南海会见了由下院议长拉姆·钱德拉·波迪亚尔率领的尼泊尔议会代表团。
江泽民说,中尼是亲密友好的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建交41年来,两国保持高层往来,中尼之间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江泽民指出,中尼关系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之上的,两国一向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互相信赖、真诚合作,中国愿与尼泊尔增加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往来,共同探索互利合作的新途径。江泽民表示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尼关系一定会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江泽民对尼泊尔政府在西藏、台湾和人权问题上支持中国表示感谢,并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议会之间以及其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波迪亚尔感谢中国方面给予代表团的热情款待。他说,尼中两国是老朋友、好朋友,这次代表团访华,亲眼看到了中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正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这对尼泊尔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波迪亚尔对中国在各方面给予尼泊尔的支持和援助表示感谢。
会见中,波迪亚尔转达了比兰德拉国王对江泽民主席的亲切问候,江泽民也请波迪亚尔回国后转达他对比兰德拉国王的良好祝愿。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西哈努克国王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高兴华)国务院总理李鹏和夫人朱琳今天晚上在钓鱼台国宾馆亲切会见了柬埔寨西哈努克国王和王后。
李鹏总理首先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对国王陛下的亲切问候。他说,西哈努克国王陛下与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现在的领导人有着非常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他说,柬埔寨历经战乱之后已经走上和平与重建的道路,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对此感到十分欣慰。柬埔寨是中国的友好近邻,发展与柬的传统友谊与互利合作是中国的长期政策。
李鹏总理祝贺西哈努克国王陛下迅速恢复健康。他说,“陛下是柬埔寨人民十分爱戴和尊敬的国王,衷心祝愿您为柬的和平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发展,为中柬两国人民的友谊与合作继续做出重要贡献。”李鹏总理夫人朱琳对莫尼列王后的生日表示热烈祝贺。
西哈努克国王对中国政府和人民向柬埔寨提供的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请李鹏总理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的敬意和问候。他说,几十年来,中国政府始终如一地帮助和支持柬埔寨人民的正义事业,直到柬埔寨实现了和平和重建的神圣目标。
西哈努克国王说,历史证明,柬中关系是真诚相待和友好合作的典范。柬埔寨将坚定地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衷心希望柬中友谊不断巩固和发展。
会见后,李鹏总理和夫人设宴款待了西哈努克国王和王后。有关方面负责人刘华秋、吕聪敏、陈健等参加了会见和宴请。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分别会见埃及和美国客人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今天在这里分别会见了埃及地方政府部长马哈茂德·谢里夫和由美国首任驻华大使伦纳德·伍德科克率领的美国人大会代表团。
美国人大会,是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于1950年创办的专门研究美国外交政策的智囊机构。代表团由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学者和原政府高级官员等组成。
会见时,朱镕基应客人的要求介绍了中国的经济情况,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乔石会见日本客人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邹春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日本东芝集团最高顾问、前社长渡里杉一郎。
乔石对东芝集团在过去十多年与中国进行的卓有成效合作表示赞赏,并希望该集团在今后继续加强与中方的合作,为促进中日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乔石介绍了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设想和引进外资的政策。他说,中国有12亿人口,市场潜力很大,外国企业在华投资大有可为。
渡里杉一郎介绍了东芝集团在华经营情况,和进一步增加在华投资,特别是加强与中国在医疗器械方面合作的计划。他表示,东芝将不断拓展中国市场。
据悉,渡里杉一郎是来京出席第五届中国国际先进医疗器械设备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和出席第19届国际放射学大会。
卫生部长陈敏章会见时在座。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留一方空地给孩子
陈洪锦
关于城市学校的体育用地,国家教委几年前就制定了最低标准:小学,每个学生六点四五平方米;初中,七点一五平方米;高中,七点一二平方米。按照这个标准,一个中等规模的学校,就应当有一个四百米跑道的标准操场。但在不少城市,这个标准几乎等于一纸空文,无论是老学校还是新建学校,体育用地被不断挤占和蚕食。据报载,某市一所新建小学规划配套的操场先后两次被挤占,一千多名学生连做早操的地方也没有。
被挤占的体育用地,绝大多数是用于商业、半商业性开发,有的单位和个人因此大发其财,孩子们却深受其害。体育活动要么被迫取消,要么被逼到马路上,不但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汽车喷出的废气和扬起的尘土也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危害。
中小学生正逢身心成长的黄金时期,没有体育活动场地将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健康,损失实在太大了。愿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予以高度重视。


第1版(要闻)
专栏:人物介绍

  黎巴嫩总理哈里里
今起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
应李鹏总理的邀请,黎巴嫩总理拉菲克·哈里里将于6月13日起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他是自中、黎建交后访华的第一位黎巴嫩总理。
哈里里1944年生于黎巴嫩南部赛达市的一个农民家庭,1965年高中毕业后入贝鲁特大学高级商业学院攻读企业管理专业。他于1966年去沙特阿拉伯后,曾从事过教员、会计和经理等工作,1971年创建了自己的公司西库尼斯特建筑公司,1978年创建了“沙特奥吉公司”。80年代,他又创建了“黎巴嫩奥吉公司”,并在其它阿拉伯国家和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建立了公司。
哈里里是著名的阿拉伯金融家、实业家,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后,他曾捐献价值1200万美元的食品和药物救济黎战争难民,并成立哈里里基金会资助贫穷学生。黎内战结束后,他积极参与黎战后重建工作,向首都贝鲁特中心商业区等多个重建和开发项目投资。哈里里1992年受命出任黎巴嫩总理,1995年5月21日再次受命组阁,续任总理。(新华社发)
(附图片)
哈里里总理


第1版(要闻)
专栏:

  “看到这么珍贵的展览太好了”
“近代中国”陈列开放第一天观众踊跃
据新华社北京六月十二日电(记者王黎)今天上午八时三十分,中国革命博物馆“近代中国”陈列迎来了第一批观众——北京一六一中学初二(三)班的四十七位学生和他们的历史老师李奕强、侯玮。侯老师说,初二年级的历史课正好讲中国近代史部分,“近代中国”陈列的开放为孩子们提供了生动的第二课堂。
才科是来自青海湖东种羊厂的一位藏族妇女,她看展览时非常认真。她对记者说:“我是第一次来北京旅游,能看到这么珍贵的展览太好了。我们过去的历史苦难太多了,而我们今天的生活很幸福。我真的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新中国。”
一六一中学初二(三)班学生张珍珍看过展览说:“我特别喜欢历史,但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的卖国历史却叫我很难过。今天面对这么多的照片和实物,我觉得比看历史书时更激动,理解也更深一些。”李奕强老师说,这次“近代中国”陈列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好教材,给学生们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国情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据了解,今天共有二千一百人参观了展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