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
地球也在“吐气”
曲直
我国科学家在通过对地球稀有气体同位素的研究后惊奇地发现,吐气和纳气并非人类和地球其它生物赖以维系生命的专利,整个地球乃至沉积岩、海洋都存在类似呼吸的吐纳状态。所不同的是,人类等生物呼吸的是氧气,吐出的是二氧化碳,而地球沉积岩层则以喷出和凝聚宇宙原始气体为主要特征。
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近年在中国大江南北的许多现场地质考察采样中,均发现地球“呼吸”的证据。他们在云南腾冲火山附近的温泉中,检测到从地底深处喷出的甲烷等宇宙原始气体,在南松辽盆地、苏北地区的黄桥、广东的三水地区均发现丰富的具有宇宙原始气体特征的二氧化碳气体,而这一带正好处在地质断裂带上。科学家们还在海洋深处的大洋地脊中,发现原始稀有气体氦,他们将地球的这种现象称之为“脱气现象”。
科学家们认为,造成地球“脱气”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地球在形成过程中凝聚的宇宙原始星云中的气体;二是地球等行星在形成过程中核反应运动的产物。此外,地球“吐纳”气体的节奏也与人类不同,她是在凝聚为行星时,吸集大量原始气体,然后在运动演化过程中,不断释放。
研究地球的“脱气”现象,有助于了解地球等行星形成的年龄和过程。中国和德国的科学家们对地球岩石和陨石标本内的稀有气体分析后发现,我们的太阳系在从原始星云凝聚为初期星系的时间远比人们想象的短,大约只用了500万年,而星云中陨石母体凝聚和冷却的时间,却长达大约2000万年,其间还经历多次加热过程。
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是在最近结束的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非生物成因天然气来源、特征》研究中获得的。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海南人的蓝色乐章
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魏红涛尚莒城
海南是南海上的一颗翡翠,有独特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光热充足,雨量丰沛,物种多样……。
海南人民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来持续、稳固地发展经济大特区?如何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最近,“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组”飞赴海南,进行了短暂的调研和采访。
在海南期间,我们所到之处,上上下下,无不谈“海”,“兴海利而富强,保护环境而兴旺”。
海南省的海岸线长达1754公里,人均海岸线是全国的16倍,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面积,有83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24个海南岛。广袤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据调查,南海海洋油气资源约630亿吨,天然气达58万亿立方米。
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南的海洋开发事业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相当落后,海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应起的作用远未发挥出来。森林、渔业和一些重要的旅游资源等,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海南大特区的建立,启发了海南人的思路,也为海南省的海洋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989年率先成立的全国第一个省级海洋综合管理机构——海南省海洋局,对海洋资源实施了行之有效的综合管理。从1992年起在全国第一家对海域使用实行有偿使用许可证制度,改变了我国几千年来在使用海域上“无序、无度、无偿”的局面;实施海洋倾废许可证制度,严肃查处了破坏生态环境事件300宗;为保护珊瑚礁和金丝燕资源,建立了三亚珊瑚礁和大洲岛海洋生态两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在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生长茂盛的红树林一望无际。据陪同的有关专家介绍,红树林是热带滩涂上特有的一种森林植被类型,有“海底森林”之称。红树林密集的支根和板状根,宛如一道绿色屏障,能抵抗猛烈风浪冲击,保护堤岸和农田不遭破坏。红树林本身的经济价值也很高,树皮可做染料,果实是生产啤酒的原料,木材纹理细微,颜色鲜艳美观,是上等家具用材。红树体形千姿百态,连片生长,气势磅礴,徜徉于蓊郁的红树丛中,海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据了解,从去年起,海南省海洋局又对环岛周围陆域排污口污染源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提出了治理措施,使全省的海洋环境基本保持良好状态。为了解决和治理污染问题,尽管省财政经费紧张,仍拿出年财政收入的1/7用于海口市的污水处理系统。海南有很多全国少有的速生林,引得不少造纸厂家纷纷前来要求建厂,但省里均不予允诺。最近才与一家大纸厂达成合作意向,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这家大纸厂具有解决污染的财力和条件。海南的气候不论春夏秋冬,都刮偏东风,省里从规划上就把工业区放置在西部。另外,对尖峰岭、猴岛等自然保护区都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
海南是我国唯一拥有海洋管辖权的省份。今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为了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海南省确定了30个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照目前这样的发展速度,再过几年,海南将大变样。目前,要大力发展渔业生产以及海洋旅游业,要组建船队进行远洋捕捞作业。西沙、南沙有大量的名贵鱼种,如金枪鱼、石斑鱼等,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有了较强的经济实力,才能更好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和行使对海洋的管辖。去年中华环保世纪行报道了海口罐头厂的污水处理问题,他们马上进行了治理。
在海南短短的9天采访,尽管只走了东线,但海南之行给采访组全体成员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我国不仅是农业大国,而且是一个海洋大国。在陆地多数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把目光投向海洋,开发新型的海洋资源,也是人类寻求解决目前正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的重要出路之一。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思路,是海南人蓝色的乐章。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自然之窗

  让受伤的白天鹅重飞蓝天
仇洪林孙立章
4月29日上午,一个急促的电话由内蒙古宁城县城关镇包古鲁村委会打到县林业局办公室,电话称:该村村民朱瑞在老哈河边捡到一只受伤的白天鹅……
林业局公安股与林政股工作人员立即驱车前往包古鲁村。村民朱瑞介绍说:4月28日下午他正在老哈河边拾掇耕地,突然看见几个小孩在河边追逐3只大白鸟,其中两只腾空飞走,而一只却只跑不飞。朱瑞见状,抢在小孩前面救起了这只大白鸟,当他发现这只鸟与家里养的鹅子模样相近、比家鹅大时,心里就明白了这是一只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白天鹅。经细心检查发现,天鹅的一只翅膀断了,他立即把天鹅抱回家来,用双氧水给天鹅洗伤口并简单包扎,又想法弄来天鹅喜欢吃的油菜喂食,精心护理,并把情况向村委会做了汇报。
“感谢你对白天鹅的保护,我们把天鹅带走进一步治疗,有关情况及时向你通报。”林业局的工作人员说。朱瑞说:“保护野生动物是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白天鹅被带到宁城骨科医院做了接骨手术后,林业局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白天鹅的安置问题,最后决定将天鹅送到朱瑞家饲养,由朱家定时向林业局报告天鹅伤愈情况,待痊愈后放归大自然。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自然之窗

  中日共绘我国《东北鸟类图鉴》
本报讯识别和了解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鸟类,无论对专业还是业余鸟类爱好者都是件好事。中日鸟类专家最近合作完成的《东北鸟类图鉴》,终于为人们提供了一本鸟类野外识别指南。东北林业大学常家传教授和日本野鸟之会的桂千惠子等中外鸟类专家,历经多年野外调查和查阅资料,终于弄清了我国东北地区的这个“家底”。该图鉴收录了这一地区发现的431种鸟,准确地介绍了它们的习性、特征和分布区域等,展现了各种鸟类展翅、静立和游泳时的姿态特征。(陈凯星)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保健食品:从无序到有序
本报记者黄振中
卫生部颁布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已从6月1日起生效。从此,我国保健食品将从无序到有序,结束混乱的昨天,纳入法制的轨道。它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宝库的优势,增加科技含量,为人类健康服务。
保健食品曾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掀起了一个个竞争的冲击波。1980年全国保健食品厂不到100家,而到1992年时已超过3000家,增加了近30倍。到了1994年已能生产3000余种保健品,产值达300亿元。应该说这是一个飞跃。一个多品种、多层次、多功能保健食品工业构架已在全国形成。保健食品生产逐渐向工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推出了一些拳头产品。然而,由于缺乏卫生监督,同时又产生了负面效果。在“蜂王精大战”、“鳖精大战”、“减肥食品大战”中,伪劣产品乘虚而入,以各种惊人的广告词,披上漂亮的外衣乔装打扮进入市场。什么老少皆宜,孩子吃了聪明,老年喝了益寿,妇女服用美容等等,充斥市场。把运动员夺取世界冠军、学生考上大学、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功劳都归于保健食品。然而,当消费者在服用中发现不少保健品虚假时无不大呼上当,纷纷弃之而去。随之而来的是保健食品逐渐在人们心目中丧失信誉。去年国产保健食品销售额减少100亿元就是明证。它给保健食品企业击一猛拳。
人们再也不能对保健食品的混乱状态熟视无睹了。查封假冒伪劣的产品,打掉“一只大锅两口缸,三个农民搞灌装”的黑窝点,惩治谋取不义之财之徒。卫生部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为依据,成为一项重要的规章。净化保健品市场将从此开始。
按照《保健食品管理办法》,3000家工厂要重新登记。无论是将来研制的,还是已经生产和销售的保健食品,都必须获得卫生部批准证书。进口保健食品也不例外,同样要经过审查。规定是严格的,它像卫士一样严格地保护人们的健康。《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中还提出四个基本条件,牢牢地把握着保健食品的命脉。它规定标签、说明书及广告不得宣传疗效作用,配方和组成等必须具有科学依据,要说得清,道得明。各种原料及产品对人体无危害。产品要经动物和人群各种功能试验,等等。一条一项具体明确,均可操作。法制的尊严将把我国保健品的发展纳入健康的轨道。
告别昨天的保健品应该会复苏的。世界正在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呼唤绿色。在这个背景下功能性食品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功能性食品在我国常称之为保健食品。日本在60至70年代,功能性食品消费量增加了30倍,美国增加了10倍。进入80年代势头不减。不少学者认为21世纪将是功能食品的世纪。
功能食品起源于我国的食疗,源远流长,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我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现已批准的药食同用的资源有69种,而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草药远不止此。如人参、冬虫夏草、首乌等等,自古以来民间就有作为保健品食用的习惯。我们只要加强科学研究,增加科技含量,进行现代化的生产,我国保健品不仅会复苏,而且会迈上一个新台阶。悲观的论调是没有根据的。
保健食品的消费,已形成世界性的新潮流。中华民族的“药食同源”学说及“食疗养生”方法,不仅是中国的瑰宝,而且是全人类的福祉。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当外国人注视中国诸多保健品时,我们要特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据说某些国家将我国的一种保健原料,稍加改变和加工,就成为畅销世界的珍贵保健品,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对此,有关部门应予重视。可以深信,我国的保健品将带着东方文化的特色为人类健康和改善生存质量作出重要贡献。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健康城

  免疫学治疗法用于抗癌
段政明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抵抗外来或自身致病因素的重要屏障,它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大部分。肿瘤的免疫学治疗是指临床上用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它是继手术、化疗、放疗、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之后又一新的治疗手段。
实验证明,肿瘤的免疫学治疗是通过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加强癌细胞对机体抗癌机制的敏感性,以利于杀伤肿瘤细胞;作用于肿瘤血管,影响肿瘤的营养血供,导致肿瘤坏死,而正常组织不受此损害;刺激病人抗肿瘤的免疫反应;刺激造血功能促进骨髓抑制的恢复,而使大剂量化疗或放疗后的骨髓抑制得到恢复,并增强对肿瘤治疗损伤的耐受力。
目前,肿瘤的免疫学治疗的种类有重组的细胞因子和过继转移免疫活性细胞,后者包括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和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等。
80年代初,国外应用白介素Ⅱ治疗恶性肿瘤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对肾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疗效尤为突出。但由于白介素Ⅱ发挥其治疗作用需要很高的血药浓度,使用剂量很大而且价格昂贵,加之大剂量使用引起皮肤粘膜出血、低血压、高热等毒副作用,因而限制了白介素Ⅱ的应用。1985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首先于体外研究成功了白介素Ⅱ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与比单独应用白介素Ⅱ小10倍剂量同时应用,仍能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而且明显减少了毒副作用。但由于它的“爱憎”不大分明,对正常细胞也有微弱损害,致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于是人们极力寻找一种更有识别性的治疗手段。
90年代,经大量研究,用单克隆抗体刺激脾细胞或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一种新型杀伤细胞。其特点是:对肿瘤的杀伤力强;效应细胞增殖率高;毒副作用极小。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是从病人的胸水、腹水或术中切除的肿瘤组织中分离出的抗肿瘤杀伤细胞,它对肿瘤细胞有较强的识别性,所以疗效特异,对实体肿瘤术后防止复发、转移有确切的疗效。对晚期肿瘤患者也能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肿瘤的免疫生物学治疗应用于临床还刚刚起步,但作为肿瘤的一种治疗手段,随着对肿瘤的发生、发展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免疫学的进一步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作者为北京市红十字新华医院院长)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糖尿病患者可不忌食
张泽全
糖尿病是一种疑难痼疾,也是一种多发病,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以至寿命。在发达国家中,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患糖尿病人数达一亿多,北美国家患病率达5%,我国达2%,因而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成为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糖尿病内因是人体脏腑柔弱,功能低下,再生不足;外因由不良环境因素,饮食结构失调,精神因素导致,并不单纯是胰岛功能的问题。有些人一直认为糖尿病是终身疾病,这是片面的。研究的结果和数万病例跟踪证明,糖尿病不是终身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治不好的原因是没有把病、症分开,只单纯重视血糖、尿糖的治疗,这样往往引起血糖或高或低,重生并发症,加速病变。如果这样治下去,不但治不好反而会不知如何下手。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通过细心观察,对不同病人的病、症进行辨证施治、对症治疗,才能得心应手,最终从本质上治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运动、饮食和治疗三结合是攻克糖尿病的良策。这里也有些偏见。如认为多吃豆腐和青菜有益于治疗。其实不然。豆腐吃多了,蛋白增多反而对治疗不利。青菜亦如此。糖尿病人由于糖的代谢失控,机体所需糖量和氧分不足,如果严格忌食,就会造成营养不良,体质下降,引发多种并发症。正确的办法应该是各种食物都要吃,但要根据人体状况适量吸取,以满足人体所需营养。有的糖尿病人什么也不敢吃,那么人体所需糖分从哪里来?如果每天吃的饮食含糖量入不敷出,长期下去血糖下降,就会产生乏力、头晕、健忘、心烦、气短、四肢麻木、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糖尿病到了晚期,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进而出现尿中毒、酸中毒、昏迷等症。而化验时,血、尿糖均不高,容易漏诊,延误医治,加重病情,危及生命。令人痛心的是一般糖尿病患者往往是死于并发症。
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已有很大的进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聘10名中医药专家进京,组成全国专科疾病治疗中心。中医研制出的脂糖消系列等,已在许多患者身上见效。(作者为全国首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人物

  风尘十万里
——陕西省计生委主任宋海源下基层纪事
王国钧
陕西计划生育工作路在何方?省计生委主任宋海源的回答是:路在基层!他把下基层视为吸“氧”,这个“氧”含义深刻。
早春的残雪,罩着渭北塬上的麦田和村落。大清早,凛冽的寒风中,宋海源来到据乡上汇报是“没有超生”的新城村。踏着村巷乱溅的稀泥,他随意走进一家小院。
坐在土炕上被窝里的老太太看见进来了人,挪挪身边孙子让出地方,招呼这群不速之客:“冷呀,坐炕上来暖暖!”宋海源把皮鞋一脱,盘腿在炕的另一端坐下,与老太太像多年不见的亲戚。这样随和可近,乡下人谁会猜出他是省上的官?所以家常话中吐真言。老太太说她有两个孙子一个孙女,怀里这个是二孙子,三岁;她儿子是村支书。宋海源从老太太不设防的话里得到了第一手真实材料。
宋海源下基层,绝不到当地事先安排好的地方去“就范”,而是随机走进农家小院与农民“闲侃”。从中他发现干部汇报中听不到、统计报表中看不到的基层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从而采取措施,紧急制动,在不断的扬弃中逐步完善政策、法规。全省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螺旋式上升,1993年起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下,每年少增加22万多人,减轻了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口重负。
两年多时间,他走遍了陕西107个县区中的80多个县区,计程十万里。宋海源省情熟、点子稠,他的不少提案已成为省委省政府计生工作的重大决策,从而推动全省计生工作大跨步前进。
要让群众自愿少生,重要问题是要帮群众尽快富裕。陕西是中国西部欠发达的省份,贫困人口数量相当大。今年全省帮扶5万户计生家庭脱贫或达小康,这样,“九五”期间全省80%以上约30万户计生家庭率先致富的宏伟目标将可实现。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优生优育多健康   吴名摄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北京市广大适龄健康公民踊跃参加全市第十四次街头无偿献血活动。在蓝岛大厦采血站里,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青年说:“我是第一次献血,明年我还献,这是我们青年应尽的社会义务。” 本报记者 王忠家摄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自然之窗

上图:今年,广州动物园进入“繁殖丰收年”,5个月来繁殖成功珍稀哺乳动物43只,鸟类7种43只。这只正在吃奶的小金丝猴5月13日才来到这个世界上。
新华社记者 潘家珉摄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自然之窗

左图:22年前落户杭州动物园的大熊猫“迎迎”近日肺部出现病变,有关医务人员正对它进行昼夜特别监护和悉心治疗。按照常规,大熊猫年龄超过20岁,即属长寿。而“迎迎”年已25岁,属目前世界上为数很少的“老寿星”。新华社记者蔡志培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