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副刊)
专栏:乐坛盛事

  陈佐湟对前景充满信心
中国交响乐团组建工作紧锣密鼓
众所瞩目的中国交响乐团组建工作进展顺利,日前正在对报名的演奏员进行严格的考核。新任艺术总监的指挥家陈佐湟向媒体表示他对新团建设充满信心。
有意投效中国交响乐团的报名者已有200余人,来自海内外,仅中提琴首席就有17人报考。所有报名者均需经过技术、修养等方面的检验,乐团将择优录取。笔者看到,技术考核由资深专家任评委,并有外国艺术家参与,考场上评委与考员相互隔离,只闻其声不知其名。据说,在考试中已发现了一些过去不为人知的优秀人才。
陈佐湟为能有更多精力投入新总监工作,已辞去正任职的美国两个乐团音乐总监中的一个位置。他向文化部长签下四年目标责任书,保证将实现新乐团的改革设想。据他介绍,乐团施行总监负责制,一切工作围绕着音乐季进行。他认为音乐季是职业乐团的基本特征。乐团下设的行政部门均实行经理制,负责贯彻总监意图。所有演职员一律实行聘任制,签订三年以内的合同,必须遵从合同规定,严守管理制度。在酬劳方面,从首席到普通演员之间将有不同层次的收入,因职设酬。工作量也是固定的,多劳多得。新乐团将有110人的乐队编制,另有60人的合唱团,但相互独立。陈佐湟说,在乐团人员确定后,将强化训练,然后投入第一个演出季,9月6日在京首场演出,以后做国内或国外的巡演。新乐团的演出将分“交响乐”、“室内乐”、“亚洲音乐”、“推广表演”等系列进行,最后一种是为学生和各阶层青年做的免费介绍性演出。陈佐湟保证,新乐团在精神状态和技术上会有相当大的变化,给人耳目一振的感觉。第一个演出季有12至14套曲目出现,将聘请国际一流指挥家,演奏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作品,票价将让人们普遍都能接受。新乐团聘请现在国内颇有声望的青年指挥家李心草为驻团指挥。从前的创作室已撤消,但一些资深音乐家被聘为顾问或音乐小组成员,一些国内有才华的音乐家受到他们的委约,专门为乐团创作。陈佐湟希望创造出一个既不是西方的也不是中国旧有的乐团新体制。
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对中国交响乐团格外看重,早就酝酿出一个长远的赞助计划,最近已把价值75000美元的乐器捐赠给乐团。人们在一个有加拿大驻华大使和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参加的隆重捐赠仪式上看见了非常好的巴松管、定音鼓、大中小提琴的琴弦。
令陈佐湟感动的是,投考中国交响乐团的人都是在不明未来的酬劳和待遇的情形下报考的。其实,连陈总监的报酬至今也没有任何人提出,他在北京还没有家。他和未来乐团新成员只有一个目的:建立一个最出色的中国交响乐团!(文同)


第7版(副刊)
专栏:

  幼儿基本体操受欢迎
5月27日至6月2日,来自全国各地40个幼儿园的600名儿童在北京参加了一次体操盛会。
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单位举办的这项活动中,小朋友们做体操,练身体。他们做的全国幼儿基本体操,对改善儿童的形态和素质,培养健康的精神品格,有很大的作用。自1991年以来,一年一次,这种儿童体操表演已进行了5次,今年是第6次,全称为“希波智力碘杯”全国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会。小朋友和家长对基本体操和表演都很重视,认为符合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又富有趣味性,简单易学。(于明)


第7版(副刊)
专栏:

  陈复澄刀笔书法在京展览
一种集毛笔书法的多变、甲骨文的古朴、金文的凝重、碑版的遒劲于一体的刀笔书法艺术,6月5日至10日将在中国美术馆与观众见面。
刀笔书法的创造者陈复澄是位学者型书法家,曾师从古文字学专家徐中舒,潜心研究古文字演变的规律。他结合自己在书法艺术上30年磨砺的心得体会,终于使刀笔书法在我国书坛上大放异彩。
陈复澄的刀笔书法源于刻字,又高于刻字,既不同于古今的刻字刻碑,也不同于用刀去表现毛笔书法,而是在研究毛笔书法的前提下,吸取历代甲骨、青铜、碑碣、砖瓦文字的营养,按照书法艺术的创作规律去进行创作的。陈复澄的刀笔书法,曾在全国各地巡展,深受专家和观众的好评。(易凯)


第7版(副刊)
专栏:礼仪广场

世界礼仪巡礼(三十)
  摄影留念
我们出国访问或留学,总想用照像机拍摄异国他乡的风情并给自己摄影留念,但并非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摄影的,特别是军事设施,切不可偷偷拍摄。此外,每个国家都有独自的风俗习惯,有些是不能随意拍摄的,有些场合拍摄还会收费。在世界各国不征得对方同意而拍摄对方,特别是女性,都是失礼的。有些国家机场检查手提行李的X射线对胶卷有害,最好将胶卷封好交检查人员检查。
日本自由摄影。在日本一般都可自由拍摄照片,但在访问单位、企业或对人拍照时,应有礼貌地征得对方同意后拍摄。日本人喜欢拍摄,一般都不拒绝被拍照,还可一起合影留念。
韩国特别喜欢照片。韩国人可称得上最喜欢摄影的人,到韩国人家做客,几乎家家都挂着一张全家福,他们对被拍照也非常宽容。
泰国不可随意对僧侣拍摄。在泰国除有禁止摄影的表示板外,均可自由拍摄,但不可随意把镜头对着僧侣。
新加坡处罚严格。在新加坡原则上可自由拍摄风景,但应避免在别人家门前拍。在美术馆、博物馆要留意注意事项,如写有禁止摄影表示板时,千万不要拍,否则将被调查和处罚。在新加坡如违反法律或规定将受到严惩。
菲律宾要得到导游的认可。对工厂、办公室、高级住宅拍摄要取得导游的认可,对人拍摄遭到拒绝是常事。照集体像时,应让女性在前或在中央。
印度尼西亚拍人物像要征得对方同意。在城市中可较自由地拍摄,但拍行人要先解释并征得对方同意后方可。
印度拍摄经常会被拒绝。在许多公共场所,特别是在车站、机场、寺院等禁止摄影的地方很多。即便是拍摄人物,也常因背景禁止拍摄而惹来麻烦,严重的话,照像机和胶卷会被没收。在印度许多不让拍照的地方并没有禁止摄影的标志,所以要特别当心。印度的寺院门口有存照像机的地方,有些寺院可买摄影券,但不可把镜头对着佛像。(林南)


第7版(副刊)
专栏:经典唱片

  三谈入门唱片
耿纯
罗西尼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1792年生于佩萨罗,1868年在法国巴黎辞世。
在罗西尼精选CD片中,共收录了《塞维利亚理发师》序曲、《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利亚》序曲、《塞密拉米德》、《软梯》、《贼鹊》序曲、《威廉·退尔》序曲等声乐、器乐作品。《塞维利亚理发师》序曲由沃兹沃斯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音乐的处理错落有致,富有弹性。录音的质量也很好,清丽秀气。《塞维利亚理发师》序曲由女高音歌唱家巴尔查演唱,维也纳交响乐团伴奏,马林指挥。巴尔查的演唱韵味十足,富有激情。录音效果也不错,伴奏乐队层次清晰,配合默契。《贼鹊》序曲、《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利亚》序曲由塞尔指挥克利夫兰交响乐团演奏,同样是演、录俱佳。由沃兹沃斯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的全本《威廉·退尔》序曲,更为罗西尼精选CD片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乐曲开始时的大提琴声音浑厚,质感强烈,从弦乐逐步发展到管弦齐鸣,热情奔放。这虽是一张廉价版的集锦制作,却有试音片的制作水准。
罗西尼精选CD片由Sony公司出版。片号是:MLK46598。


第7版(副刊)
专栏:观察家

  不能让儿童“怕”字当头
肖峰
家庭,作为人最初的生存环境,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础。美国心理学家塞德兹曾指出:“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了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雏形。”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这种“独一无二”性使得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以致有了“小皇帝”、“小太阳”之类的称谓诞生。
面对着这一根根的“独苗”,现在的父母和上一辈在教养方式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比如现在的父母更容易担心和害怕了。他们担心孩子未来的前途,担心孩子生病,害怕孩子遇到什么危险,遭人欺负……现在的父母爱对孩子过度保护,爱对孩子包办代替,爱对孩子千叮咛万嘱咐,爱对孩子说要防这防那。
有人曾对万余名正在上幼儿园的独生子女做了调查,发现性格胆怯、畏缩的竟占55%。而对孩子的这种怯懦性,正是和上述所说的父母的害怕心态直接相关。
我曾看见过这样一个“镜头”:一位少妇带着她的宝宝在公园的草地上玩。一会儿,宝宝稍微离开了母亲一点,独自嬉戏,谁知一不小心摔了一跤,然而倒地之后他并没有哭也没有叫,或许他觉得这样挺好玩,或许觉得趴在这儿也挺舒服。不料此时妈妈发现了宝宝倒在了地上,她一边大叫着宝宝的名字一边飞奔而来,抱起地上的宝宝拚命地抚摸,嘴里还十分紧张地、心疼甚至有点凄厉地反复询问摔疼了没有,反复自我检讨看守失职。此时宝宝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觉得自己已受了天大的委屈和不幸,于是开始放声大哭。
孩子惧怕的东西、惧怕的心态和性格,很多时候都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
小民是个9岁的男孩,妈妈从不允许他独自一人上学或回家,每过一次马路,妈妈都要反复教育他被车撞了有多么危险。有一天小民自己回家了,本来还想和妈妈“自豪”一下,谁知妈妈好像觉得他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没完没了地批了他好几天,并警告他“今后绝不允许自己过马路!”渐渐地,每天到5点半下班时,小民总是不安地看钟,一旦妈妈5点半没回家就开始大哭,谁劝也止不住,因为他怕“妈妈被车撞了”。这种母子间的惧怕心理互相影响,形成了恶性循环。我记得歌德曾写过一首诗:
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
你若失去了荣誉——你丢掉了许多,
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
这首诗指出了勇敢这一宝贵的人格品质对于人一生的重要意义,然而遗憾的是,不少父母重视孩子的智力,重视孩子的营养,却忽视了对孩子勇敢精神的培养。他们总把孩子视为弱者,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和所有能使之“担惊受怕”的事情隔绝,结果培养出来的孩子胆小懦弱,时常表现出心理学上所称的“退缩行为”。等孩子长大后,这种恐惧心理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更为严重。他们处处害怕,怕竞争,怕承担风险,怕被人议论,怕社会的变化……这样的人轻则是碌碌无为的生活弱者,重则会成为严重心理疾病的患者。
以前我在咨询中碰到一个例子。一个上大学的男生,每天走读上学,中午在校吃饭。其母叮嘱他每天上学时都要带上一块肥皂,并反复教育他要增强对带肥皂意义的认识:如果一次不带肥皂,中午吃饭前就不能用肥皂洗手,就会导致病从口入,导致染上乙肝,导致休学,导致找不到工作,结果是一辈子全都完了。后来这个大学生就得了每天必须反复用肥皂洗手的心理疾病,后来这种强迫性的行为又发展到生活的其它方面,以至于最后不得不休学——不是染上乙肝而休学,而是因为怕染上乙肝而导致“预想”的实现。可见,对事物可能产生的后果做过于消极的界定,必然会引出消极的心态和消极的行为,最后也只能得到消极的后果。
怕这怕那的思想,比所要害怕的事物本身往往要更加可怕得多。有这种惧怕心理的人,事情还没有做,就先把自己吓怕了,打败了。
今天的孩子是21世纪的主人,迎接他们的将是流光溢彩的世界。应该看到,复杂多变、充满竞争和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要求每一位成员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适应本领和挑战精神。因而为父母者应从小培养孩子的“强者气质”,敢于向一切挫折困难挑战,具有一种无畏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样的孩子,才能真正成为我们时代的接班人和佼佼者。
本文作者系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学专家。今后,我们将请他就目前儿童的文化培养等问题发表一系列见解,也希望读者来函提出问题,请他解答。——编者


第7版(副刊)
专栏:

  共同的理想难忘的岁月
方掬芬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天的情景:一九五六年六月一日上午,在当时刚刚落成不久的首都剧场里,文艺界、新闻界以及少年儿童的代表欢聚一堂,文化部长沈雁冰向大家宣布: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正式成立。顿时,欢声雷动,乐声四起。作为这个新成立的剧院的成员,我们每个人都是那样高兴,那样激动,脸上挂着笑容,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从这一天起,我们不仅有了一个新的神圣的工作岗位,而且有了一个新的崇高的理想。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四十年。当初的那个理想一直在激励着我们前进。我们的理想朴素又宏伟,那就是为中国的少年儿童创造最美好的、为他们所真心喜爱的戏剧艺术。
回想四十年来,我们经历了一些坎坷,耽误了不少时间,但无论在何种境遇下,我们的理想都没有泯灭,都在支撑着我们进行创造。我们剧院在这些年里总共创作和演出了二百多个剧目。另外,我们还经常送戏上门,演出了许多台综合性的文艺晚会。
我们剧院的理想和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符合党和政府的要求,符合全社会的愿望。只有培养出身心健康、具有高度文化道德修养的新一代,我们的国家才会有光辉的未来。正因为如此,我们剧院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受到社会各阶层、各部门、各行业的大力扶持,受到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关心和帮助。每当我想起这些,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感激之情。毛泽东、朱德同志曾亲切接见我们剧院的同志。周恩来同志经常到我们剧院来看戏,谆谆教导我们,他曾说:“你们的工作很有意义。要多演出,让孩子们热爱你们,要做他们的老师和朋友。”我们原来的剧场在唐山地震时毁坏了,有许多文化名人撰文呼吁为我们建造一个新的剧场,文章作者有:茅盾、叶圣陶、谢冰心、夏衍、阳翰笙、曹禺、高士其、张天翼、严文井、袁鹰、金近、柯岩等。一九八一年初,党中央作出决定,在我们的新剧场没有修成之前,北京所有的剧场每年让我们演出一个月。尤其令我们感动的是,中央首先做出榜样,让我们到怀仁堂为孩子们演出。一九九○年九月十八日,我们美丽的新剧场终于落成了。来宾中有许多位领导同志和文艺界名人。使我们十分感动的是,几乎全社会都经常在帮助我们。我们只有更加热忱、更加努力地为孩子们服务,创造出更多优秀的儿童戏剧作品为孩子们演出,才能报答党、政府和社会对我们的关怀。
四十年前在剧院工作的同志,如今几乎全部都退休了。第一任院长任虹同志如今已经八十多岁,第二任院长周来同志如今也已经七十多岁了,我是第三任院长,花甲也过了好几年。我们都已经把我们的青春和才华全部献给了这个事业。我们不可能再有另一个四十年,但这个剧院却会长远地存在和发展下去。我常常想,我们一代一代的儿童戏剧工作者,培养了一代一代的儿童观众,今后还会继续这样延续,这个事业是没有止境的。在我们剧院里,新的作家艺术家、新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正一代一代地成长。(附图片)
左上图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演员在表演。


第7版(副刊)
专栏:新书架

  好书陪伴孩子
朱鹤年
有44年历史的少年儿童出版社一心一意为少年儿童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今年“六一”,地处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从众多的初版和重版书中,精选了256种(其中初版88种,重版168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低幼、文艺、美术、音像等各种精品图书。新出版的《徐虎的故事》用一些动人的故事,反映了徐虎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地奉献一切的精神。丛书《千百个祝福》(5册)、《新少年素养丛书》(6册)、《中国文学故事大观》,像带《儿童礼仪》,音带《中小学实用礼仪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等出版物,对青少年陶冶真、善、美的情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一定鞭策作用。《卡通先锋》是中国动画图书出版“5155”工程重点刊物之一,该刊创刊号问世,就受到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好评。《阿笨猫》、《大嘴蛙》、《毛毛猴》、《小魔豆》等幼儿卡通读物和《皮司令》、《鬼兄弟》、《小侠木瓜蛋》等儿童卡通读物等一直受到了小读者的欢迎。《少女的天空丛书》(5册)、《巨人丛书》(第三辑8册)、《世界动物故事名著》、《世界童话名著》以及《橙色童话》、《紫色童话》等文艺读物,在编辑出版的过程中,坚持时代性、文学性、可读性、针对性,这些书题材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活泼,引人入胜。
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名牌系列不断扩展丰富,“365夜系列”中的《365夜天天头脑操》、《365夜神童故事》、《365夜海陆空动物故事》和《365夜益智童话》对青少年拓展视野,启迪智慧带来好处。《故事大王》是老少皆知的名牌刊物,故事大王精选中的动物、惊险、民间、童话故事大王(4册)和《世界真奇妙故事大王》(2册),都能深深地打动少年儿童的心。《中国寓言世界》(10册),印制精良,每册有10多个寓言故事,既有思想深度,又有教育意义。《幼儿生日礼品书》是针对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编写的。
不少家长和中小学生都愿意买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工具书,这次推出《实用小学生作文大全》、《小学生必备辞典》等都是中小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第7版(副刊)
专栏:

  “英雄小八路”的今天
刘为华文徐鹏飞图
在福建厦门,1958年曾有几位“英雄小八路”闻名全国。38年过去,他们究竟如何?
38年前,厦门市何厝村常常处于战斗的前沿,1958年8月23日,全村老小纷纷撤往后方,可何厝小学有13位学生坚持留在最前沿,最大的16岁,最小的才12岁,整天穿行在炮火中。“英雄小八路”由此而诞生。他们出名后,曾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和前苏联、朝鲜等国家的慰问信、学习信12大麻袋,仅前苏联就有1万多封。他们的事迹编成课本,绘成连环画,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故事片《英雄小八路》,其插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被定为少年先锋队队歌。
当年“前线少先队支前活动大队”(即后来的“英雄小八路”)队长何明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1958年初,形势越来越紧张,上级进行总动员,老幼少弱统统撤往后方,但我们要求留下来,得到学校同意。可大多数同学的父母反对,说我们年纪小,不懂事。我们有的东藏西躲,有的还从后方偷偷溜回前沿。学校派吴潮注老师带领我们,炮战打响后便直接参战,修公路,擦炮弹,年纪较大的同学跟民兵一起站岗放哨。解放军的衣服脏了,帮助洗;破了,帮忙补;电话线炸断了,我们接上。一天中午,我们在山坡上查电话线路,突然,一串串炮弹落在前方,电话线被炸断了一大段,我们使尽全力,就是接不上,我们就卧倒在地,伸开两臂,手拉着手,接通电话。尽管电流通过人体,头脑“嗡嗡”直响,身上阵阵发麻,但一直坚持到电话兵到来为止。9月底的一天,厦门团市委慰问我们,送了一面绣着“英雄小八路”的锦旗,报纸也刊登了小八路的事迹。后来,“前线少先队支前活动大队”改为“英雄小八路”。1962年,刚20岁的何明全跨进了厦门公安支队,当了民警,现任厦门市开元区莲前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当我来到厦门集美镇政府,一打听,黄水发刚出去。一小时后,一位个子矮小的“老农”上楼,一问,他就是当年“英雄小八路”副队长黄水发。办公室门口挂了两块牌子:集美镇土地管理所、集美镇土地规划办公室,而这个办公室只有他一人。他并未因此而多拿工资,也没人要求他这样做。他曾是团中央九大候补委员,也在福建团省委工作过。
黄友春,厦门齿轮厂总务科科长。他1961年参军,勤学苦练,军事素质特棒,手榴弹一甩就是65米,因此经常到各地表演,后提升为连队指导员。1975年他解甲归乡。
黄网友说:“60年代我是民兵班长,常参加比武,还参加过军区大比武,那时就有些耳鸣。医生劝我去治疗,因整天忙工作,没得到及时医治,留下后遗症。1978年后我一直在公社妇联工作,1991年当选为厦门禾山镇副镇长兼镇妇联主任。”
1961年,何亚美参军,三年后成了一名护士,被分配在原福州军区司令部留守处工作,后来长期在军区直属门诊部上班,1987年退役。
何佳汝,当年“英雄小八路”5位女性中最出色的一位,曾在这个小集体中担任“后勤部长”角色,每个人家里从后方寄来的钱都交给她管理,存够了就拿去买线买针买肥皂,用来给解放军补洗衣服。她和丈夫一直在何厝小学教书。她曾当过团中央七大、九大代表。
不久前,由福建省拍的电视剧《跨世纪的选择》,有反映当年“英雄小八路”年纪最小的何大年在改革大潮中“弄潮”的一组镜头。196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5年后,这位政治经济系的学生被分配在中学任教。他现在一家合资企业工作。
说起他们的人生经历,要算何亚猪最坎坷。“英雄小八路”出名后,他也曾大红大紫过,后因养母是富农家属,“文革”期间受到株连,尽管学习成绩优异,但忍受不了经常被批斗的痛苦,不得不含泪辍学务农,1968年刚结婚就挂牌戴高帽游街。他曾想了却此生,但想到这个家,还是坚强地活下来。改革开放后,他在村里摆了个维修手表和自行车摊。娴熟的技术,合理的收费,给他的生意注入了活力。他义务为驻地官兵传授维修技术、修理钟表和自行车,闲时还拉二胡、吹笛子。
以种地捕鱼为业的郭胜源、何星赞、黄火旺以及挑起家庭主妇担子的林淑月、何锦治,活得也很知足、坦然。黄火旺的妻子过早离开人世,他既当父,又当母,含辛茹苦将3个小孩拉扯大。


第7版(副刊)
专栏:

  专题片《中国儿童》有新意
由天平实业总公司文化交流分公司、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特邀北京电视台一批优秀编导联合摄制的二十集专题片《中国儿童》,已经制成发行。
《中国儿童》主题歌写道:
爸爸牵着左手,妈妈牵着右手,在爸爸妈妈的手底下,我像一个小木偶。爸爸呀,妈妈呀,请你们放开手,爸爸呀,妈妈呀,我想自己走……
专题片选取了20位二至七岁在不同环境里生长的儿童,作为每一集的中心视点,其中有工、农、商家庭,知识分子家庭,明星家庭,残疾人家庭,单亲家庭,军人家庭等等。每一集里的孩子都非常自然地流露出心理上的优势和不足,心理学家对儿童成长过程的剖析穿插其间。年轻父母在观看后,能够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佳的教育方式。 (白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