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美梦成真
刘芬
生活环境的改善,是人民生活富裕、幸福的主要标志,鄙人在新加坡小住时,最大的感触是那里的生活环境美。无论是组屋群还是公寓区,到处是高耸的热带雨林和盛开的鲜花绿地,远远地望去,由林立的高楼组成的建筑群和由葳蕤的绿树装就的绿色林海,参差错落,交相辉映,成为一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色彩斑斓,景色迷人的彩色森林,彩色的氛围,彩色的景观……
在这个城市里,见不到一寸空地。凡是裸露的地方,不是建筑,就是绿地。那一座座横跨马路的过街天桥,在两边的桥栏处,都辟有一水泥槽,填上土,在上面种上兰花。那粉红色的花朵,一团团,一簇簇,编织成一道道艳丽无比的花环和彩虹,把宽阔的街道和城市的天空装扮得花团锦簇,使人感到不是徘徊在闹市,而是流连忘返于美丽的画廊之中。
我们住的公寓,叫翠林山庄,顾名思义,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个好去处。
我们在公寓的三楼,几株高大的槟榔树,常把它茂密的枝叶伸展到屋内来。一出楼门,就是绿莹莹的鲜花和嫩草。澄澈碧蓝的游泳池,镶嵌在花地上,犹如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托在绿衣天使的手中,闪闪发光,妙不可言。一群群叫不上名的鸟雀,在林间不停地鸣叫,那声音清脆悦耳,像是有人正在弹奏着动人的琴弦。
有时,一家人正在餐厅里吃饭,一只小鸟不期飞来赴宴,它大模大样地落在桌上,瞧着我们一家老小,眨动着水珠般的圆眼珠,上下打量我们每个人的面孔和杯盘中的食物,惊得一家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在惊喜的怔怔中,还是小孙孙最先有了反应,他咿呀着挥动着小手,像是在欢迎小客人,蹒跚着跑过去,想抱起小鸟亲一亲。不料这位仙客受不了太多的殷勤,还没有触摸到它的肌体,便“突”地一声飞走了。有时早上起来,因为夜间没有关窗门,小小的麻雀竟站在我的床头,歪着小脑袋,好像对我正在亲昵地进行交谈。使我立时童心萌动,其乐融融,充满了无限的喜悦和温馨……
新加坡只有630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可在这个弹丸之地,却有300多个公园。他们的公园分为七种,即国家公园、海岸公园、河畔公园、蓄水池公园、自然公园、市镇区公园,就连采石场劈开的石壁,也随形就势,修建成一座座建筑公园。可以说,凡是有空地的地方,都有公园,供人们休息和游玩。具有远见卓识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早在1963年就提出要建设新加坡,首先要从绿化和治理污染着手,他认为,“一个都市如果没有自然环境,就等于没有灵魂;一个都市如果没有古建筑,就等于没有记忆。”
“不能盲目地追求财富,不能让都市变成丑陋、不舒服、充满压力的地方。”
“人们除了要富裕,还需要有住起来舒服的都市,需要绿树,干净清新的空气……”
经过治理的新加坡河,流水清清,渔帆点点,像镜子一样,照射出这个城市的多姿多彩的丽影。每逢傍晚,一群群刚刚下班归来的男女青年,穿着漂亮,成群结队地在河边聊天,觥筹交错,怡然自得。沿河摆放的餐桌,燃起一只只蜡烛,跳动的火苗,闪闪烁烁,映在河中,像是舞起一条巨大的火龙。这时的新加坡河,又像一条长长的录像带,放映着新加坡人的欢乐和自豪。新加坡环境优美,并不是上帝赐予和施舍的,而是这里的政府和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得以成功的。即使在今天,为了保持这种优美的环境,人们仍在时时处处同不良行为作斗争。新加坡除了国家环境发展部主抓美化工作以外,还建立了花园城市推广委员会,制定一系列诸如保护公园及树木的法令。
我们的一个邻居,以为夜间从高楼上扔点垃圾不会被人发现,可第二天还没起床,就有人送来罚款单。他刚想去争辩,来人拿出录像带说:“是不是需要我放一遍呢?”他傻眼了,谁也不知在组屋或公寓的什么地方,安放着摄像机,你的一切不轨行为,随时有被录下的危险。这或许是高科技造福社会的另一种形式吧?
新加坡能做到基本无蚊蝇、无垃圾、无痰迹、无污染,鲜花遍地,欣欣向荣,为啥我们不能呢?回国后我总在思考这个问题,久久不能动笔。可是就在前不久,从报上看到江苏省张家港的清洁和美丽,完全可以与新加坡相媲美的好消息,国内的报纸也把张家港作为文明城市的典型加以大力宣传,读了这些报道,真让人喜出望外,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张家港式的花园城市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环境美了,人心才会舒畅,社会才会安定,经济才会更加繁荣。新加坡就是靠这种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才建成世界的购物天堂的。张家港也因为投资环境好,才吸引外商纷纷前来投资的。
浏览着全国各大报刊有关张家港已变成文明城市的消息,我的梦幻似乎已变成了现实,国人企盼和祝愿的“美梦成真”,还会再遥远么?……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送你一个太阳
刘玉堂李学广
1995年腊月二十八,沂蒙山腹地费县方城镇仅有八户人家的西红峪村仿佛提前过起了春节。当家家户户亮起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电灯时,老人们端出了红鸡蛋,姑娘们穿起了新衣裳,小伙子舞起了火龙灯,孩子们放起了红爆竹……
这确实是个值得欢庆的时刻!小山庄的人们或许还不知道,他们是山东省最后一批通电的农户;山东人民点煤油灯的历史就结束在这里。至此,齐鲁大地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户户通电。
造一个“客太阳”
电力是人类创造的第二个太阳,是客太阳。
山东第一缕客太阳的光芒是1898年在青岛亮起的。德国人朴尔斯曼在青岛创造了一个“神话”。我们现在知道那是两台50马力的燃油发电机,它使一些类似玻璃制品的东西骤然发出吹不灭、浇不死的神奇的光亮,引起了人们巨大的惊讶与恐慌。那便是山东的第一盏电灯了。
从山东有了第一盏电灯始,到1996年春节山东人民与最后一盏煤油灯告别,经历了差不多整整一个世纪。近百年的历史有许多大事值得我们回忆与记载,而1996年春节前夕山东户户通电的喜讯,无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一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几乎就等于电力发展史。电力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基石。用电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家庭富裕和文明程度的尺码。有关电的意义怎么估价都不过分。
农民用不上电,贫穷落后仍困扰着偏远的山区、湖区、海岛和黄河滩区。“要想变,先办电”。从1985年开始,山东省委、省府将扶贫与办电结合起来抓,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电力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继1990年实现乡乡通电之后,1994年10月又实现了村村(行政村)通电。可是到1994年年底,全省仍然还有62万户农家没通上电。越是最后通电的农户就越穷,越穷就越盼电,农民盼星星盼月亮一般,渴望早一天能用上电。
临沭县大岱村有户人家,主人叫李相新,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说媳妇时,女方听说村里没有电,抬腿就走,临走撂下一句话:“人是不错,就是没电,俺娘家陪送的电视机怎么看?”轮到二儿子说媳妇,还是同样的原因,人家连面也没见,一听没电,免谈。因为没有电,村里的小青年都想着法“弃暗投明”去了,全村37户人家,后来走得只剩下了17户。
而在郓城的张辛庄村,村支书张正仁的儿子结婚时就买了电视机,到孩子六岁了还没看上。村里有的年轻人爱鼓捣,有时会从亲友家借来拖拉机发一会儿电,看看电视。有些年轻姑娘晚上结伴到外村看电视,次数多了,人家烦了,自己也不好意思再去了……
似这样农民无电之苦与盼电之切的事例,真是不胜枚举。
因此,户户通电,实是众望所归,势在必行。
1995年初,山东省电力局终于提出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全省户户通电,让文明之光照亮全省每一家农户的计划。我们采访省电力局长刘振亚同志,问他对此是怎么想的,他说,作为企业管理的电力部门,经济效益当然要考虑,但更重要的还是社会效益,我们做一点牺牲,在老百姓眼里那就是党的关怀,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不多做快做?我们是将它作为一个政治任务下达的。
这是一项造福全省人民的宏伟工程!计划一提出,立即得到省委、省府和电力部领导的支持,省府专门发文全面部署,并成立了由省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户户通电领导小组。各地市也都把它作为市长工程、专员工程,献爱心、送光明工程,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倾斜,整个工程在11个市地、64个县市全面展开。原计划1995年实现户户通电的泰安、济南、日照、莱芜四个地区提前半年通电了,没列入计划的德州、济宁、枣庄、滨州、聊城也先后提前一至二年报捷了,到1995年底,只剩下菏泽、临沂这两个欠发达地区的12万农户未通。
此时已渐近春节,户户通电的报捷之声频传,所剩不多的未通电农户上电的要求更加急切,刘振亚遂与这两个地区的电业局长商量:“咱能不能加把劲儿,让全省真正过个亮亮堂堂的春节?”
两个局长当即表示,“决不拖山东户户通电的后腿!”
第109条好汉及其他
户户通电的意义主要在农村。而一个有着8200万农民的大省居住情况是何等的复杂!山高路远,“十里同村,隔山为邻”者有之;蛰居湖心孤岛,独门独户者有之;散落于荒原滩涂,须隔河架线者有之……而要将一个个灯泡拉到农民家里甚至炕头上,谈何容易!为了户户通电这一目标,山东各级政府和电力部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涌现出许多英雄业绩!
在水泊梁山,流传着一个“第109条好汉”的故事。
好汉实乃一儒将,姓李,名庆仁。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身板,说起话来总是慢悠悠的,有学者的风度。“文革”前曾在太原铁道学院当过教师,“文革”中因写过名为《红梅赞》实是赞扬女学生的诗,挨过批判,1970年回到原籍梁山。先是在电厂干技术员,后即沿着副厂长、厂长、电业局副局长、局长的路子上来的。
地处黄河滩区的梁山县是山东15个贫困县之一,1990年初,梁山县由菏泽地区划归济宁市时,行政村通电率仅有51%,全省倒数第一名。这年初,李庆仁来到当年刘邓大军曾经战斗过的黄河渡口调查农村通电情况,他看到老区的父老乡亲依然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地瓜干,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煤油灯。他看到线上有电输不到村户,河里有水却引不进大田,白天地里一片白茫茫,夜晚村里死寂漆黑一片。这位梁山好汉的后代,这位共产党人,心潮难平,感慨万千:解放40年了,脱贫致富,电力先行,再难也要让农民用上电!
李庆仁是个办事稳妥、工作细致的人,自己动手制定了个“一年上一百个用电村,一年上一座变电站,一年架100公里10千伏线路”的扶贫办电规划,从1990年开始,连续三年来个办电大战,从而实现全县村村通电。为解决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李庆仁教育职工“少要福利,多做贡献”,先后3次缓建职工宿舍楼,四次缓建电力调度楼,即使街道拓宽办公楼被削掉了一半也不盖新的,不买高级轿车,不添置高档办公用具,精打细算,节约挖潜,在自身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挤出415万元,无偿援助346个贫困村通上了电,平均每个村扶持资金1.2万元。
梁山最穷的一个村叫宋那里,为上电,村民们好不容易集了两万块钱,离整个工程所需资金8万元相差甚远。两位村干部抱着一线希望找到李庆仁,李庆仁早知这村是远近闻名的光棍儿村,人均收入只有170元,能拿出这么多钱已是不易,当即表示,“除按一般贫困村办电补贴之外,再补助4000元,局里还有部分旧高压线和线杆,再用20年没问题,你们拉去用,安装队义务施工。”
后来,宋那里村不仅用上了电,还用电力办起了面粉厂、饲料加工厂,搞起了食用菌栽培等项目。一年脱贫,二年致富,第二年就有40个小伙子喜结良缘。先前出了名的光棍儿村,如今成了姑娘们争嫁的凤凰窝。村里的群众自愿捐资,刻了一块“光明纪念碑”立在了村口。
在梁山,昔日一百单八将杀富济贫排了座次的英雄群雕光受香不显灵,而李庆仁则是个不受香也显灵的好汉。久之,人们便称他为“第109条好汉”。
而在海拔900多米的蒙山之巅,还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光明亭”,是蒙阴人民为颂扬电业职工而建的。当初为了给蒙山顶上的几户人家通电,蒙阴县电业局长夏吉仁曾六次登上蒙山,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反复进行勘测设计,选择最佳线路走径。可蒙山的地势是何等的险要,眼前的十八拐如同泰山的十八盘,绝壑万仞,断崖千尺,悬崖峭壁,矗立云端。仅有的一条盘山小道就像一条绳索缠绕在山腰,不要说抬着600公斤重的电杆上山,就是徒手攀登也会叫人大汗淋漓。30多名电业工人终日汗水和着雨水,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跃上九曲十八拐,攀上绝壁火石梁,跨过鬼谷碾盘沟,人力抬杆行程72公里,磨车牵引线杆5.4公里,奋战50天,立杆架线6公里,终于将电送上了蒙山顶。山民们感动了,联名向上级写信为电业局请功,蒙阴县政府根据群众的意愿,在蒙山的最高处修建了这座光明亭。
鄄城县旧城镇在黄河北岸有17个自然村,6000多口人,跨河办电费尽周折。电线杆不易固定,他们请来了水利局打井队,每口井打到15米深,用铁笼子灌上水泥才能固定住。而董口乡在黄河对岸的三个小村属于河南省供电(河南省也有一个村归山东供电,早在1991年鄄城即无偿地为其架上电了),办电更是麻烦重重。县长、人大主任三次过河交涉,电业局长六次与之相商,终于取得河南方面的配合。鄄城为此投资20多万元,光电线杆就用小船摆渡过去600多根,架设高压线路近10公里。群众代表将一面绣有“黄河相隔,光明连心”的锦旗送到鄄城供电局。
而在微山湖区,实现户户通电就更加艰难,光是一个南阳镇,就有64个自然岛屿。为给群众架电,电工们常常深水作业,即使是浅水区,稀泥最深的也达1.7米。电线杆子难埋,他们还发明了深水船只立杆法,四方拉线固定法。三伏天,湖水蒸腾,电工们眼睛都给烤得跟得了红眼病似的;蠓虫多得一把能抓好几个,有的人被它们叮得溃疡化脓,再让湖水一泡,更是疼痒难耐。许多电工正干着活就晕倒了。60多个电工奋战33天,终于使64个岛屿通上了电。那悬挂于湖区上空的银线,被群众称为“大地的琴弦,湖区的灯塔”。
还有条件更恶劣的地方。在费县的马庄、石井、郝家村三个乡镇,有57户人家因居住得太偏远、太分散,长期未通上电。户户通电工程实施后,县供电局每户扶持现金2000元,乡里帮助给石材、木材,村里组织义务施工,使他们全部从山上搬了下来。搬迁户王怀岭说:“没想到电力部门不仅给我们拉电,还扶持我们搬家,这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儿啊!”
五莲县的黑石崖自然村有25个独立户分散在附近大小不等的几个山头上,县电力局的同志翻山越岭、实地勘察之后,认为架线送电,既不经济,也没必要,但又得让他们用上电,最后在日照边防局的同志们帮助下,组装了25台风力发电机给山民们架上。
像上述这样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在山东近13万电业职工、12万农村电工中可谓比比皆是,数不胜数,堪称是英雄的群体!
播撒光明的人们
这些年,许多部门也想为老百姓办好事,但结果却常常是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户户通电,当然是件顺民心得民意的好事情,但若操之过急,或超出了农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会事与愿违,引发矛盾。因此,从决策一开始,省委、省府及省电力局就强调: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宁愿自己作难,决不加重农民负担。为此,各级电力部门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直接投入现金4880万元,无偿投入材料、人力及减免各种费用折合资金达9260万元。还开展了东西部对口支援,烟台、青岛、威海、潍坊四个市的电业局援助菏泽、聊城、滨州、临沂四个地区。
还在1994年实现村村通电时,莘县电力局的领导就从自己做起,带头集资,垫付办电资金。而在户户通电时,全省电力职工个人捐款就达156万元。这些情况,一般百姓并不知道。阳信县河流镇北曹村有个叫程秀芝的妇女,一人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十分困难。当电工摸底勘察到她家时,还没等说话,她就疑惧地哭了:“你们看看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拿吧!”她以为是收提留的。当电工们说明身份,要无偿地给她安电灯时,她说什么也不信:“俺孤儿寡母的,别骗俺了。”而当电工们真的一分钱也没要即给她安上了电灯时,她又哭了:“如今还真有这种好事儿呀!”
单县丁楼乡成庄村有一个哑巴,当电工们为他家通了电之后于村外起火做饭时,哑巴提了一瓶酒来,非让他们收下,不收,他扬起胳膊作摔碎状,电工们只好收下了,临走按那酒的价格留下了钱让村干部转交。
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农民将给他们架电的工人看成是党中央派来的人。泗水县苗庄乡万兴庄的百姓还编了这样的顺口溜:“从中央到地方,全国扶持万兴庄,自带煎饼不管汤,与当年八路一个样儿。”
一位哲人说过,要撒播光明给别人,自己必先心里有光明。山东电业队伍以文明的姿态播撒着光明之火,以普罗米修斯的精神传递着党的温暖;齐鲁大地户户通电,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一个壮举,也是革命精神的一次显示。
早在30年代初,毛泽东在井冈山曾跟当地群众说,将来革命成功了,我要每家送给你们一个小太阳。到今天,齐鲁大地终于实现了毛主席的这一诺言,可喜可叹,可歌可泣!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源于绿色
彭程
你最喜欢哪种颜色?
有一个时期,有一种心理测试似乎很流行。这是测试中每次都要问到的一个题目,足见测试者对其答案十分看重。我记得,每次自己都是这样回答:绿色。
头上,脚下,身边,周围,都是一片奇异醉人的绿色,绿得浓酽,绿得幽深,绿得恣肆。眼睛好半天才习惯过来,想寻找词汇描绘一番,立即觉察到这个想法可笑,唯一适宜的是凝神屏气,把自己从身到心都浸漫在这一片梦中都不曾见过的绿色中,去体味那种难以言状之美——由凤尾竹、大青树、芭蕉丛,更由无数叫不出名的藤萝枝蔓编织成密密层层的绿网,笼天罩地,将一切都收容荫蔽。它就是天地宇宙,在它之外,什么也没有。
这是西双版纳的密林。像一粒水珠落入大海,几年前我曾淹没在它的无边蓊郁中。
鸟啼虫唱,草叶,密林中响动着千万种生命的声息,化成一片天籁,仿佛轻轻的剥啄,它们不足以惊扰这个绿沉沉的梦境,却能使它显得更富有生气,更亲切可人。澜沧江切开密林平稳地流过,一江绿波在拐弯的地方冲刷出一处优美的江湾。岸上一簇簇凤尾竹连绵逶迤,甘心给一种美丽充当陪衬——夕照里,波光中,三五沐浴的傣女在洗濯她们的长发。
心情异样的安静,能听到心跳的声音。真愿意就这样坐下去,让浓浓的绿意渗入身体内每个最细微的褶皱。不知不觉中,分明感到自己已融进这一片绿色,不可分离了。健康、自由和愉快的感觉,什么时候起也在胸间涨满并漫漾开来。听见自己对自己说:这有多么好。
我明白为什么会是这样。在最迷醉的瞬间我也清楚,这一切都源于绿色,源于这种质朴而奇异的颜色。心理学认为绿色使人心境平和安宁,科学的解释无需怀疑。但泛泛的了解容易,要真切地感受她的最本质的、属于诗的范畴的一面,物理特性之外而与心灵结缘的品质,却需要一些特殊的时刻,悟性将在那时降临。
对我来说,版纳正是这样一处启示之地。绿色彻底敞开了自己,我得以进入她,解读她全部的美丽。
谁的眸子若是曾给版纳密林般的浓翠染绿过,在以后的日子里,他迟早会像患了怀乡病一样渴想绿色。
都市人在日渐富足奢华的同时也日益遭受剥夺。交通拥挤,空间逼仄,空气污浊,已经并且越来越引起追求物质生活质量的人们的抱怨。可是,当推窗不见一抹绿色,路旁难寻几株绿树,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也是一种贫困,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匮乏?
绿色不再是色彩学的一种分类,她已然成为心灵的测试剂。绿色的有无浓淡也绝非环境美化好否的单纯指标,而直指人的境况。如果视野中不复是一片青翠葳蕤,又怎能想象心中会湿润鲜灵?
然而现实无情。摩天高楼切割了天空,水泥沥青禁锢了地面,本来就少得可怜的一点绿意还在日复一日地被蚕食着。每家阳台上盆栽的花草和假日公园里熙熙攘攘的游人,再鲜明不过地昭示了短缺与需求的关系。绿色正日益成为奢侈品,成为交付货币购买的东西,而她本应是我们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
可以使我们感到慰藉的是,这样一种思想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回响。
就在身边,从什么时候起,变化悄悄地发生了,虽然是缓慢的。如果我们放大时间的尺度,让记忆作为背景,去映衬眼前之所见,就会承认,不知不觉中,绿色在生长、壮大,用她那明亮轻柔或幽深浓郁的色调,清爽我们的眼光,更抚慰我们的心。
在品尝了漠视和践踏自然权益导致的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的苦果后,绿色在东方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正重新成为一个梦想,一种信仰。一个几千年来信奉天人合一的智慧的民族,一旦从迷误中走出,会以加倍的努力去把事情做好。一系列旨在复苏绿色之梦的行动,在踏实诚笃不事张扬地进行着,劳动者们用双手和汗水,合力绘制一幅绿满天涯的巨幅画面。这其中,那个全民性的、被称作“植树节”的日子,无疑是最鲜亮酣畅的一笔。它寄托了这片土地上的信心和希望。
十几年前,在那个刚刚诞生的日子里播种下的一抹绿色,今天已化作三北防护林带的阵阵涛声,融入昔日濯濯童山上的片片绿荫。即便在都市楼厦之间,它的蓬勃生发的气息也无法阻挡和遮掩——那是多风的春天里越来越澄清的天空,是越来越生疏的尘沙扑面的感觉,是越来越多的街心花园和道旁绿地。所有这些都在印证着同一个信念:栽种下一片绿色,就是给生命增添一份荫蔽,佑护我们精神的健康,不受虚热焦灼的扰攘。这种精神的健全是生命最好的形式,它缘于绿色也源于绿色。
这依然只能说是开始。与期望到达的目标相比,与眼下还随处可见的荒芜枯黄相比,绿色毕竟还太稀少,太微弱了。何况,依然有贪婪的目光在觊觎,依然有愚妄的念头蠢蠢欲动。但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绿色,因为这是无数心灵的取向。
长久地凝望一片绿色吧,还有什么比她更美丽呢?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街巷踏春
峭岩
去冬无雪,自然缺少“飞雪迎春到”的景观。但只要走出门户,总会让人感到春的气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此时,我正行走在京城的闹市街巷,左顾右盼春的风光,一种激情便涌动在心,脚板也有了力量,我认真思忖,这种激情的原动力来自何方?
我留心过街道旁的杨柳、松柏,在寒风与阳光的日日打磨滋润下,渐渐由灰暗变青变绿,我也留心过街上匆匆的行人,他们的眼光蕴含着几多温柔,几多安详。这种昂然的激情,首先来自人群中行走着的巡警队伍,那英姿勃发的气质,刚健有力的脚步,如踏响一支支春歌,激起人们心中的浪花。在交通路口,交通警规范的指挥动作,使车流人流杂而不乱,来往有序。人们从他们的指挥棒上,得到了尊严与神圣的同时,也得到了生活的真、善、美的享受。街巷因为有了他们,才显得生机盎然,社会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和平的秩序和安宁。
我急步走在繁华喧闹的大街上,穿越一切虚幻,穿越灯红酒绿的诱惑,穿越寒冷的冬季,追赶春天的脚步。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首都机场候机大厅,一条醒目的标语:“志愿服务者”,透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映入眼帘。标语下边摆放着一排桌子,身披“志愿服务者”绶带的男男女女伫立在那里。我好奇地走过去,还没站稳,一位身穿蓝色服装的女士走过来温和地问我:“同志,你需要帮助吗?”我立即回答:“谢谢!”那女士关怀道:“若渴了的话,请您喝茶水,是刚刚沏好的。”我顺女士的手势看去,只见桌子上摆好了一杯杯淡黄色的茶水。左侧的桌子上还放着一个血压计,指示牌上写道:“免费为您量血压”。
此情此景,只有从五六十年代过来的人,才有历史的回忆和感应。那时,可以说社会上到处吹拂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助人之风。虽然没有什么“万元户”、“百万元户”,但人们以助人为乐,以能为国家、为集体做一份贡献而自豪。我不知道人们怎么看“志愿服务者”的行为,也许还认为这些青年人有点“多此一举”或有“标新立异”之嫌。其实,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相互依存的,谁都会有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更何况出门在外。假如你为别人拾起一件丢失的包裹,而对方投来感激的目光道一声“谢谢”时,你的心里一定会产生难言的愉悦。我想,这就是对道德行为的反馈,这种回报可以使人净化,也可以使人年轻。
我的思绪飞腾的时候,一幅“志愿服务者”助人的画面出现在面前:两位身佩“志愿服务者”绶带的姑娘,手提箱子夹杂在人群中向候机厅走来,一位带小孩的妇女尾随其后,两位姑娘从容地将那女人和孩子安顿好,找好座位,又叮嘱了登机的时间,之后才匆匆卷入人流里。当人们以敬慕的目光去看她俩时,发现她们一样的个头,一样的漂亮,一样的干练,无形中,敞亮而熙攘的大厅里,本来温暖怡人,又增添了几分春意和温馨。
在京城,在料峭的寒风中我行走着,留神身旁的一切事物,像雷达天线一样张开磁场,收集、感应这个世界。
寒风逐渐减弱了。夹杂着的醉人的春意也逐渐弥漫开来,弥漫开来,匆匆来去的人们哟,你感觉到了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