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科技杂谈

  讲科技普通话
陈祖甲
不用解释,绝大多数读者都明白普通话是个什么概念。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56个民族各有各的民族语言,方言土语更是难以数计。如果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语言,12亿人口便难以沟通思想感情,携手共进,齐奔小康。目前一些地方兴起学普通话、讲普通话之风尚,是热爱祖国,寻求共同富强的具体举动,无疑是值得提倡和称赞的。
笔者以为科技界也有一种普通话。科技界同行之间的交往、沟通、探讨,所用的语言总是带有科技术语,特定的定理或公式、数据的代号甚至洋文等行话。在外行人听来,这类行话就像听异地方言土语或不同民族语言一样不易明白,有时不得不靠“翻译”。即便在科技界,不同学科之间,有时也难以言传,不免产生隔行如隔山的感觉。
这种现象事出必然,可以理解。但存在的不等于是合理的。它妨碍着不同学科的科技界人士之间的交流,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对于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更似层峦叠嶂。去年,笔者听到一则小故事:一家大企业准备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这种高技术,改造传统技术。领导在对职工进行动员讲话中,讲了采用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英文缩写)。有的职工从来没听过这个名称,便产生疑虑:怎么我们要改行生产“席梦思”啦?笑话微不足道,却发人深省。
近日笔者购买一台家用电子计算机,多媒体功能齐全,随机附有两大厚本用户手册。打开看,里面写着密密麻麻的专用术语和数据,大多用的是英文缩写,读来诘屈聱牙,难以理解。听销售单位的技术人员辅导,讲的也是基本原理,大多用英文术语。听了只觉得脑子来不及急转弯,刚把听到的名词的含义省悟过来,辅导员早往前讲了许多内容,接不上茬口,只是目瞪口呆。虽说过去学过英语,直叹惜科技发展迅速,自己的这点素质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了。
唠叨这些,出点丑,目的是为了恳求科技界人士多看重些讲科技普通话,也就是使人明白的科技话。因为听者听不懂就难以理解,不理解又怎么掌握,掌握不了自然更谈不上自如地运用。我们国家正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而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才1000多万。因此,讲科技普通话,让科学技术在人民群众心中扎根,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前提。
当然,科技普通话只是科技原话的“翻译”,不论是“意译”还是“音译”,都不能违背原意,不伤害原话的科学性。长年进行科普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有这种专长。茅以升、华罗庚、高士其等前辈科学家都能用科技普通话同公众交流。华罗庚先生生前讲过:“深入固然不易,浅出更是困难。”科技工作者肩负双重历史重任,是否可以多多尝试。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电影:艺术和科学牵手
洪眉
不知人们是否想过,在这个电视称雄天下的时代,是什么一次又一次地把观众引入电影院那魔幻般的空间?灯光熄灭之后,是什么震撼着人们的灵魂,让他们或是默默流泪、或是纵情欢笑,或是深深思考?
是艺术和科学这两只神奇的无形巨手编织了这现代神话。可是谁能告诉我们,在电影里,艺术从哪里开始,技术到哪里为止……
一个世纪前,当艺术家们还沉浸在传统艺术的境界中时,科学家们的实验室里却已勾勒出了新的浪漫线条。一个无形的身影显露在聚光灯下——电影问世了。作为科技发展的直接产物,电影的身世决定了它以后的不同凡响。它不再只是借助自然原始的形式表现艺术,而是第一次自觉地运用人类文明的产物——光学机械作为艺术表现的工具。
回顾电影艺术的百年历程,每一场撼人心魄的美学革命都与科技发明密不可分。
“再现”是传统艺术的美学特征,而电影摄影机的出现将艺术由再现导入纪录,电影艺术的纪录特征改变了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
在电影发明时期的影片《火车进站》中,光影构成的活动物体是那么逼真,令观众惊恐万状,纷纷躲闪。一台放映机带给人们的真实体验超过了所有的传统艺术。
然而纪录决不是电影唯一的目的。在技术变革的支持下,艺术家们要充分挖掘摄影机制造运动幻觉的能力,激发起人们无穷的想象。最早热衷于电影特技的,是电影的创始人之一梅里美。他利用电影镜头的分切和摄影的多次曝光技术,将不同时空中的事物拼到一起,把电影引向新的道路。而移动轨和升降车使电影的视觉空间更为自由,它引导和代替观众的视线,成为电影导演营造气氛和铺陈场面的法宝。
就在观众于无声电影的静默中变得越来越不耐烦的时候,电影终于开口说话了。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公司采用贝尔电话研究所发明的有声系统,推出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片中黑人的宗教歌曲、寂静南方风景中的鸟鸣和沼泽地里人物的喘息,令观众如痴如醉。
如果说有声电影解放了观众的听觉,彩色电影的出现则将人们的视觉感受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从1916年《海峡两案》使用双色法彩色工艺到1935年首次使用三色印片法的《浮华世界》,电影增添了愈来愈丰富的色彩修辞手法。好莱坞巨片《乱世佳人》色调明丽夸张,带着典型的美国式奔放与冲动,斑斓的色彩为19世纪的美国南方神话提供了一个豪华的外壳。195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我国第一部彩色影片《梁祝》问世。绿树花丛间的翩翩彩蝶勾起人们对纯真爱情的美好祝愿和向往,奏响了爱情世界七色的千古绝唱。
就电影创作所需要的准确影像而言,胶片本身无论在技术或美学方面都是最积极的因素。它的感光度、颗粒粗细、色彩反差等质量和性能决定了一部影片的风格特征和美学倾向。
感光度较低的细粒子胶片塑造柔和的色调,非常适合于创造抒情题材的视觉结构。而高感光度的粗粒子胶片则追求真实效果,用粗糙的自然主义色彩的明暗对比创造直接的真实感。重看黄建中1982年拍摄的《如意》,其中胶片色彩适用的巧妙仍让我们心跳。色彩的转变不仅象征着时空的转换,更抒发了一种对人间沧桑的无奈和感叹。
为了迎接电视的挑战,宽银幕及超大银幕从30年代到50年代逐渐走向成熟。它用大画框的银幕和电视争夺观众,一方面构筑惊心动魄的大场面,一方面更加敏锐地捕捉演员的每一个细微表情,更加强烈地冲击观众的视线。与此同时,立体声技术创造出宽银幕一样的立体空间声音感觉,覆盖了整个放映厅。
展开电影的百年画卷,是科学的巨笔为这多情的银幕铺上了浓浓的底色,电影史上的每一次危机与震荡也都是在科技的阶梯上找到支点才化险为夷。那么在电影走过它的百年寿辰,迈向新里程的时候,科技将给它怎样的活力源泉呢?
1993年,运用电脑技术转化物体造型的《侏罗纪公园》因为把机械模型和电脑动画完美结合,荣获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1994年,《阿甘正传》里的汤姆·汉克斯借助电脑与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握手言谈,“愚人”旋风横扫全球,再获奥斯卡奖;
1996年,第一部标准长度的全电脑动画片又捧走了一项奥斯卡特别奖。电脑技术正把电影变成新的“梦幻工厂”。
在我国,虽然许多导演觉得昂贵的成本使得进行很商业化的电脑高科技运用还有待时日,年轻导演胡雪华还是耗资百万在《兰陵王》中插入了一段数十秒钟的电脑特技。北京科影也尝试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全电脑动画科普片《相似》。中国电影终于向现代高科技迈出了试探的一步。
在电影跨入新世纪的时候,纵观电影发展的百年历史,我们既感到艺术观念的不断演化,更体会到科技成果的巨大影响。由电影艺术与科技构成的双声部已经唱尽了一百年的人间故事,这和声将跨越世纪,飘向更遥远的空间。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雨水集流——
灌溉农业的新思路
程序
到2000年,我国粮食产量要达到4.9—5.0亿吨,扩大农田灌溉面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但我国是水资源缺乏、水利用率较低的国家,开辟新水源和提高水利用率等是发展灌溉农业的关键所在。
建国以来,我国农田灌溉面积发展到7.2亿亩,农业灌溉年用水量约4000亿立方米,是头号用水“大户”,必须通过对广大半干旱地区水的开发来扩大灌溉面积。
我国发展灌溉农业面临的问题和我国发展灌溉农业的迫切性,要求我们在开发水源和提高水利用率上要有新的思路和技术。雨水集流灌溉技术是在人工创造集水工程(集水面、集水池等)的基础上,配套实施简便高效的滴灌微灌等技术,充分发挥工程节水技术与生物——农艺节水技术的耦合效应,最大限度地挖掘水资源生产潜力的一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体地说,就是在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将雨水集流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结合利用,发展灌溉农业,开辟向旱地进军发展新水地的有效途径,走出一条高效节水灌溉道路。
据国际先进节水农业技术资料表明,每毫米降水(折每亩灌水0.67立方米)生产潜力可达2—2.5公斤谷物或更多。照此计算,在我国北方年降雨量为250—550毫米的半干旱区,如能使降水70%得到有效收集,即可达每亩126—210立方米,在采用先进节水技术、尽可能减少灌溉过程中无效流失的情况下,可以满足作物的最低需水要求(按亩产250公斤计算,为我国北方一般生产水平)。这就为发展雨水集流灌溉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此看来,将降水收集起来有效利用,应是解决我国旱区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促进农业发展的良策。
中国水利科学院北京燕山滴灌技术开发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水窑(窖)法基础上,结合北方地区降雨集中的特点,较有效地收集降雨。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应用他们开发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滴灌技术,走出了一条全新意义上的“雨养农业”之路。
河南省卫辉市道士坟村在科技人员的帮助下,于1992年利用一个蓄水180立方米的水窖搞了10亩滴灌田,在一无地下水、二无地面水,连人畜用水都要到10里之外去驮运的情况下,每亩投资不足200元,依靠水窖加“燕山滴灌”,使10亩小麦浇上两遍水,亩产360公斤,比原来增产1至2倍,实现了初步的水利化,使当地干部群众在几乎山穷水尽的境地中看到了光明的前途。这种富有中国特色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是源于群众的经验和切合生产实际的科学技术,反过来用于生产,在节水农业上迈出可喜的一步,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作者为农业部科学技术与质量标准司司长)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当心室内氡危害
金磊
氡,是自然界中一种放射性惰性气体。1924年人们发现铀矿山中氡及其子体对人类及环境的危害。70年代以来,人们才进一步注意到人类周边环境中的氡危险源。
在瑞典等北欧国家已发现居民住房中氡浓度高于室外空气中氡浓度,有的高达上千倍。在今日美国至少有800万所住宅受到氡侵入,每年使2万人死于肺癌。因此人们称氡为“隐形杀手”。我国一些城市的调研结果也不乐观,不仅一些岩洞、水洞及地下工程氡浓度超标,在某些城镇的新建筑及旧有住房中也发现氡气体及潜在危险源。
氡是人类所受放射性照射的主要来源,很容易被呼吸系统截留,并在局部区段不断积累,因其半衰期短,全部在原处衰变,肺癌便由此产生。普通住房中氡来源有如下途径:(1)直接来源于房间所接触的岩石或土壤;(2)主要来源于房间附近存在的断裂构造;(3)来源于各种水源。
氡虽相当危险,但只要措施得当,是可以使室内氡浓度降到合理水平的。其一是堵塞和密封地热缝隙和水电管道的孔隙;其二是改善居室用房的通风条件。当然,希望国家及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及环保部门建立进行氡调查及城市分布的机构,使从建房开始便避开铀矿区,尤其是应在室内装饰选用建材时考虑环保要求和指标。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创新是正途
张玉峰
在活字印刷术发明近千年后的今天,汉字出版印刷技术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在无数报社、出版社、印刷厂的排字车间里,笨重的铅字架正被一台台便捷的电脑所取代,一大批蓝领工人放下捡字盘,坐到了键盘前,换上了整洁的白色工作服;在民航,以往每天都有的报纸版型空运业务已逐渐消失,计算机远程传版技术把这一繁重的工作交给了无形无影的电波;一张又一张的彩色报纸以清晰的图像和逼真的色彩吸引着读者的目光——这些在20年前连想都难以想象的事,因为以北大方正为代表的中文出版系统的出现,已经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北大方正,这家以40万元投资起家的校办企业,在创业10年之后,迅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中文出版企业,8年间资产增值250倍。
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北大方正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实力顶住了长驱直入中国市场的众多国外厂商的巨大压力,不但保住了国内市场,而且以攻为守,向外迅猛扩展。今天,无论是在东南亚,还是在北美、澳洲的报界、印刷出版界甚至广告设计部门,只要碰到非罗马拼音文字,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四个字:北大方正。
在高度市场化、没有丝毫情面可言的香港股市上,方正发行的1.625亿支股票平稳中保持着强劲的上升势头,发行市盈率达9.17倍。方正创造了一个新的起点。
进取无止境,创新是正途。方正的成功得益于战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在市场中,产品的生命周期线滞后于技术的生命周期线,只有创新的科研成果才能形成有竞争力的商品去占领市场。1976年,王选教授当机立断,作出直接研制激光照排系统的决定,使我国的报业和印刷业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经过二代机和三代机的历程,并在较短时间内大面积推广,占领了技术制高点。在电子出版系统研制中,方正作出了数十个重要技术决策,使方正在中文电子排版领域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方正成立10年来,“培养有市场意识的科学家和培养有科技意识的企业领导者”这一人才培养创新意识,使方正人才辈出,事业受益匪浅。在集团总裁、副总裁的名单里,20多岁的年轻人已不属凤毛麟角,其他的领导岗位就更已成为年轻人的天下。
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说,汉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不管是方正的产品、方正的人才,甚至“方正”本身这一名称,都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这种文化底蕴的大背景,便是方正的母体——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北京大学。北大是方正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北大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是方正企业文化的源泉。有人曾经问我,方正那么多优秀的人才,为什么就能抵御住国外的优厚的物质科研条件的诱惑,植根于祖国的土地,把方正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原因有许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以王选教授为代表的一批方正的元老都是党和国家长期培养的知识分子。他们任劳任怨,对自己要求严、奉献多、索取少,他们坚定的信念使他们成为了年轻一代的榜样。他们把北大的传统,把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传统变成了方正的传统。
有着这样一种传统的方正成员,把振奋民族精神当作自己的庄严使命,它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坚实的基石。在许多大大小小的场合,王选教授等人反复提到这样一个事实:在世界100强企业中,有韩国、有墨西哥、有委内瑞拉,为什么就不能有中国的企业?单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就应该把方正当作一项事业,一项爱国主义的事业,一项实现个人最大价值的事业。有了这样一个大前提,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就成为了方正成员自觉的要求,无论是在什么岗位,只要能对集体的事业有益,都会尽职尽责地把它做好。有了这样一个大前提,大家就会发扬当年“两弹一星”攻关组合中的团队精神,不管发生什么变化,都会义无反顾,矢志不移。
(作者为北大方正集团公司总裁)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节水型农业的有益探索
——《华北地区节水型农业技术》评介
田园
农业节水问题,是农业生产和农业、水利科技领域的一项恒久的研究课题。但是,已往的研究多侧重于单项技术,未能形成节水型农业技术体系。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华北地区节水型农业技术》一书,内容丰富,包括水资源合理利用、工程节水技术、农业节水技术和管理节水技术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是今后不同类型地区发展节水型农业的方向。
1990年6月,国务院李鹏总理视察了水利部,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下达了“华北地区节水型农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的任务,并颁发了专项基金。该项研究课题由农田灌溉研究所主持,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所和土壤肥料研究所参加;选择了河南省清丰县、山西省夏县与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等三个不同类型区,开展研究与示范。参加工作的中央和地方的科技人员有80多人,经过三年多的辛勤劳动,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与示范任务。在此基础上,集体撰写了《华北地区节水型农业技术》一书。
关于农田灌溉节水的工程技术和灌溉制度,过去国内外都有许多研究和实践成果。农田灌溉研究所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研究项目居国内领先地位。本书对上述研究成果在三个典型区的应用,结合实际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和总结。特别是关于“坡地多种灌溉技术联合运用”等内容,具有创新意义。
农作物良种选育和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是农业节水的重要方向。工程技术与农业技术相辅相成,才能取得节水、增产、低耗的综合效果。本书介绍了该研究领域中的最新成就和在本课题三个典型区的应用效果,对生产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最亮的行星——金星
李元
前不久,人们为了看百武彗星引起了一阵天文热。毕竟那颗彗星不太明亮,加上对星空不太熟悉,不少人由于没有看见彗星而遗憾。然而,金星却在夜空中向你闪耀。
金星是一颗最明亮的行星。在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亮以外,就数她最亮。今年春天是看金星的好季节,五月上半月,是她最亮的时候。在晴朗无月的夜晚,她甚至能照出物体的影子。如果用一架较好的不太大的望远镜观察,还会发现她好像一弯新月。
一年四季,我们都有机会看到金星,不是在黄昏之后的西边星空,就是在黎明以前的东边天上。夜晚出现时她叫晚星(我国古代叫“长庚”),黎明出现时她叫晨星(我国古代叫“启明”)。从今年1月份一直到5月底,金星都是晚星。6月份她靠近太阳不易看到。7月中旬,她又展现在黎明时的东方天空,一直到年底,她都是晨星。金星出没的规律就是这样。虽然出现的月份年年不同,但按照这个规律,总能看到她。可以说是一朝相识,终生为友。
金星是地球的近邻,大小和地球相似,好像一对孪生姊妹。但是它们的面貌大不相同。地球是海陆交错,万物生长。金星是昏暗酷热,环境恶劣。金星是被浓云密雾笼罩着的世界,大气中几乎全是二氧化碳,氧气极少。阳光照射的热量只进不出,表面温度近500摄氏度!再加上金星自转缓慢,地球上的一年等于金星上的两天。假如人类能在金星上生存,那真是度日如年。
近年来,美国发射的麦哲伦号宇宙飞船用雷达对金星表面详细扫描,大大提高了人类对金星的了解。金星看起来虽然光明美丽,西方国家更用爱神和美神维纳斯来称呼她。可是金星世界既不美,也不可爱。有些人认为,我们应该着眼于改造金星,使它成为将来人类迁居的地方。这种看法至少现在看来是奢谈妄想。人类当前的任务是把地球治理好,保护好,让地球成为全人类的乐园。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电脑与生活

  不解之缘
于国兴
作为现代科技重大成果的电子计算机,以不可阻挡之势大踏步地向各个领域进军,使越来越多的人亲身感受到信息时代的气息。生活在这样一个现代社会的人,特别是中年人,如果对电子计算机全然不知或不屑一顾,甘当“电脑盲”,实在是一种遗憾。回顾一年多来自己与电脑打交道的经历,可以说是困难与进步同在,烦恼与乐趣伴生,迈过沟沟坎坎,初步尝到了运用电脑的甜头。在此,我想和同龄人——中年朋友们交流一下学习计算机的感受。
首先要克服的是思想上的障碍:一是“岁数不小了,学它有什么用”。且不说人要有点精神,应活到老、学到老,就是从知识更新、不落后于时代来说,也应掌握它。更何况计算机对促进工作的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以至更新观念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呢。二是“电脑很神秘,掌握起来非常困难”。我们单位早在10年前就配备了一台电脑。我之所以近一二年才学,就是神秘感在做祟。后来真的一学,才感到电脑并不神秘,只要下些功夫,初步掌握和应用并不困难。现在看来,由于当时的那种误解,使我接触电脑的时间迟了一个“八年抗战”,真是可惜。三是“浅尝辄止”、“遇难而退”。电脑的初步应用虽不是什么很难的事,但它毕竟是一门技术,不可能随心所欲,企图一朝一夕就“立竿见影”。而应该遵循学习电脑的规律,扎扎实实,切不可半途而废。计算机的学习,实践性很强,所学的知识如果不亲手上机操作是很难真正掌握的。
开始学习电脑后,我坚持做到四个“一”:1.比较系统地学习一套教材,既能了解计算机的知识,又便于在使用中及时查阅,解决出现的问题。2.经常看一些计算机方面的报纸、杂志,这对丰富计算机的知识,了解一些应用技巧,确实大有好处。3.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汉字输入方法。目前,汉字输入方法呈“万马(码)奔腾”之势,都要掌握是不可能的,也没有那个必要。为了及早应用电脑于写作,本着简便易学、符合规范的考虑,我选择了自然码输入法。我对汉语拼音还比较熟,经别人一指点,马上就用起来了,并且越用越熟练。4.结交一位懂电脑的朋友,对进一步的学习也大有益处。我就从单位中的“电脑专家”那里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得不到的东西,获益匪浅。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与电脑结下了不解之缘,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我真诚地希望尚未使用电脑的同龄朋友早点行动,亲身体会电脑带来的乐趣。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皖北矿务局加大技术装备投资力度,去年耗资百万元完善了通风试验室设施,对全矿区井下瓦斯检测仪器定期严密调试,确保工作精度,促进了安全生产。去年全局七对生产矿井全部获得“部级通风矿井”称号。
图为试验室工作人员在调试仪器。 孟明摄


返回顶部